中考数学重难点和二轮专题复习讲座第1讲 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讲座线段角

中考复习讲座线段角

件箱P处取零件,将零件箱放在何处,才能使机
器人取零件花费的总时间最少?
. .. . .
A1 A2 A3 A4
A5
解:显然,P点应在
.. . .
A1与 . A。5之.间
A1PA 2 A 3 A 4
A5
若 点 P在 A1与 A2之 间 , A1、 A2、 A3、 A4、 A5
到 点 P的 距 离 之 和 为 : PA1+PA2+PA3+PA4+PA5
A直线公理
B直线公理或线段最短公理
C线段最短公理 D平行公理
例2、在墙上钉木条需要两根钉才能钉牢,根 据的是例1答案中的( A )条。
例3、如图A、B、C、D在同一条直 线上,图中共有 10 条线段, 2 条 直线, 9 条能用图中字母表示 的射线。
O
A BC D
例4、已知直线上有2个点,则有 1
例11、在时刻8:30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 针之间的夹角为( B )度。 A 85 B 75 C 70 D 60
例12、一节课45分钟,钟表
时针转过的角度是( C )
A、1 5
B、2 2。
C、22.5 D、3 0
例13、如果 1与2互余, 1与3互补,
2 与 3 的 和 等 于 周 角 的 三 分 之 一 ,
2.6m
5.8m
2.65.8230504(元 )
知识要点4:
(1)理解角的概念和分类;会比较角的大小, 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掌握度、分、秒的换算,会计算角度的 和、差、倍、分;
(3)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画角的平分线;
(4)掌握几何图形的符号表示法,会根据几 何语言画图,并会用几何语言来描述简单的几何 图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线段与角》考点专题讲解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线段与角》考点专题讲解

线段与角考点图解技法透析1.与直线、射线、线段有关的知识(1)直线:①直线的概念,一根拉得很紧的线,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②直线的表示方法:如图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l 记作“直线l”.③直线的性质: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射线:①射线的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射线,这一点叫射线的端点.射线向一方无限延伸.②射线的表示方法:如图记作“射线AB”;l记作射线l,注意必须把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3)线段:①线段的概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不延伸.②线段的表示方法:如图记求“线段AB”或“线段BA”或“线段a”.③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①联系:直线、射线都可以看作是线段无限延伸得到的;反过来,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可以看作是直线上两点及这两点间的部分,射线可以看作是直线上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②区别:如下表(5)线段的画法:①用直尺可以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画时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②“连接AB”的意义就是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③线段的延长线,如图,延长AB是指按由A向B的方向延长.延长BA是指按由B向A的方向延长.(也可说反向延长AB)(6)线段的比较①度量法:测量线段的长度后比较大小,②叠合法:用圆规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比较大小.(7)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如: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a,有两种画法:①先画射线AC,再在射线AC上截取AB=a.②先测量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AB即可.(8)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的概念①如图①点O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O与OB,点O叫线段AB的中点,显然有AO=OB=12AB(或AB=2AO=2OB)②如图②点O1,O2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AO1=O1O2=O2B,则点O1,O2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显然有:AO1=O1O2=O2B=13AB(或AB=3AO,=3O1O2=3O2B)③如图③,点O1,O2,O3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四条线段,则点O1,O2,O3叫做线段AB的四等分点,显然有:AO1=O1O2=O2O3=O3B=14AB(或AB=4AO1=4O1O2=4O2O3=4O3B)(9)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2.与角有关的知识(1)角的概念:角既可以看成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又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组成的图形.(2)角的四种表示方法:①一般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且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图①,记作∠AOB(或∠BOA);②当角的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来表示这个角,如图①可记作∠O;③可以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如α、β、γ等)表示,如图②∠BOC记作∠a;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图②∠AOC记作∠1.(3)特殊角及角的分类:①平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转到与起始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所成的角.②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转到与起始位置重合时所成的角.③直角:等于90°的角叫直角.④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⑤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钝角.(4)角度制及角的画法:①角度制: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1°=60',1'=60".②借助三角尺和量角器画角.(5)角的和、差、倍、分的关系①每的和、差,如图所示:∠AOC=∠AOB+∠BOC,∠AOB=∠AOC-∠BOC②角的倍、分: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图所示,若∠1=∠2,则OC是∠AOB的平分线,此时有∠1=∠2=12∠AOB(或∠AOB=2∠1=2∠2).同理,还有角的三等分线、四等分线……等.(6)余角和补角:①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②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7)方位角: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具体表示时.是南(或北)在先,再说偏东(或偏西)3.钟表上有关角的问题(1)钟表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分钟,如果与角度联系起来,每一小格对应6°;(2)秒针每分钟转过360°,分钟每分钟转过6°,时针每分钟转过0.5°.(3)时针与分针成一直线必须成180°的角,两针重合必须成0°的角,名题精讲考点1例1 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_______个,最多为_______个.【切题技巧】可以通过画图来探求,先从简单情形、特殊情形考虑,再进行归纳,得出结论.①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时交点的个数最少为1个,②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5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第6条直线与前面的5条直线都相交,此时交点的个数为1+5=6个,③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4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第5条直线与前面的4条直线都相交,第6条直线再与前面的5条直线都相交,此时交点的个数为1+4+5=10个……,因此为使平面内两两相交的直线的交点个数最多,则要使任意两直线相交都产生新的交点,即任意两条直线相交都确定一个交点,且任意三条直线都不过同一点,于是可得交点数最多为:1+2+3+4+5=()1552+⨯=15(个)【规范解答】分别填1个,15个.(1)本例可进行如下推广:若平面内有两两相交的n条直线,其交点最少为1个,最多为1+2+3+…+(n+1)=12n(n-1)个交点;(2)一般地,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任意三条直线都不共点,那么这些直线将平面分成12(n+1)n+1个互不重叠的部分.(3)-般地,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这条直线上的不同线段的条数为(n-1)+(n-2)+…+2+1=12n(n-1)条;共有2n条不同的射线.【同类拓展】1.如图,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不同的线段,多少条不同的射线?考点2 线段长度的计算例2 如图C、D、E将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且MN=42,求PQ的长.【切题技巧】先根据比例把AC、CD、DE、EB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意义可得到相应的方程,从而求得PQ的长.【规范解答】∴【借题发挥】几何问题本身是研究图形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准确地画出图形,能使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化.本题的分析要着眼于找出未知线段的联系,使未知向已知转化,求线段的长度要充分利用线段的和差与线段的中点、等分点的意义,其解题方法与途径不是唯一的,需要我们根据题意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类拓展】2.已知三条线段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他们有共同的起点,a 的终点是b的中点,c的中点是b的终点,且a+b+c=7cm,求a、b、c的长.考点3 角的个数及角的度数的计算例3 如图已知OA、OC是∠AOD内部的两条射线,OM平分∠AOB,ON平分∠COD.(1)若∠AOD=70°,∠MON=50°求∠BOC的大小;(2)若∠AOD=α;∠MON=β,求∠BOC的大小(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角的和、差之间的转化,先找出∠AOD,∠MON与∠BO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方便角的表示,可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所求的角,也可设未知数,把几何问题代数化,通过整体变形、列方程,从而确定出角的大小.【规范解答】【借题发挥】(1)对于求角的度数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用已知量来表示未知量,直接求未知量;二是通过设辅助未知数,把几何问题代数化,根据图形中角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或方程组,从而求解,应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的条件,适当转换.(2)一般地,同一平面内,在平角∠AOB的内部引以O为端点的(n-1)条射线,则图中共有:n+(n-1)+(n-2)+…+3+2+1=12n(n+1)个小于平角的角.【同类拓展】 3.如图,∠AOB=100°,OM平分∠AOC,ON平分∠BOC,则∠MON=_______.考点4 钟表上有关的角度问题例4 时钟在下午4点至5点的什么时刻:(1)分针和时针重合?(2)分针和时针成一条直线?(3)分针和时针成45°角?【切题技巧】4点整时针已转过4大格,每大格30°,这时可看成时针在分针前面120°,若设所需时间为x分钟,则有6x-12x的值等于1200时,两针就重合;当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角度为1200+180°时两针成一条直线;当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角度差等于120°-45°(时针在前)或120°+45°(分针在前)时,两针成45°角.【规范解答】【借题发挥】钟表上时针和分钟问题实质是数学中的追及问题,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每个大格为30°的角,每个小格为6°的角.如果把单位时间内,分针和时针转过的度数当作是它们的“速度”,那么分针的速度为6°/分,时针的速度为0.5°/分,因此,分针速度是时针速度的12倍.在时针与分针的转动过程中,总是分针追及时针,然后超过时针又转化为追及时针,【同类拓展】4.王老师在活动课上为学生们讲数学故事,他发现故事开始时挂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恰好成90°角,这时是7点多;故事结束时两针恰好也是90°角,这时是8点多,他还发现,讲故事中,两针成90°角的有趣图形还出现过一次,求王老师讲故事所花的时间多少分?考点5 与线段有关的实际问题例5 摄制组从A市到B市有1天的路程,计划上午比下午多走100千米到C市吃中饭,由于堵车,中午才赶到一个小镇,只行驶了原计划的三分之一,过了小镇,汽车赶了400千米,傍晚才停下来休息.司机说,再走从C市到这里路程的二分之一就到达目的地了,问A、B两市相距多少千米?【切题技巧】题目中所给条件只有路程,而没有给出时间与速度,所以可以画出线段表示各段路程,借助图形,思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利用形数结合思想解决问题.【规范解答】如图,设小镇为D,傍晚汽车E处休息,令AD=x,则AC=3x,DE=400,CE=400-2x ED=12(400-2x)=200-x,于是有:AB=AC+CE+EB=3x+400-2x+200-x=600(km)答:A、B两市相距600千米,【借题发挥】利用“线段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借助图形,利用“形数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的常用方法,如:A、B、C、D、E、F六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当比赛到某一天时,统计出A、B、C、D、E五队已分别比赛了5、4、3、2、1场球,则还没有与B队比赛的球队是哪支队?此题用算术或代数方法求解容易陷入困境,此时可考虑用6个点表示A、B、C、D、E、F这6支足球队,若两队已赛过一场、就在相应的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这样用“线段图”来辅助解题,形象直观,如图所示,则还没有与B队比赛的球队是E队.【同类拓展】5.某公司员工分别在A、B、C三个住宅区,A区有30个,B区有15人,C区有10人,三个区在同一条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A.A区B.B区C.C区D.A、B两区之间参考答案5 5 11分钟. 5.A1.(1)21(条) (2)14(条) 2.1cm,2cm,4cm. 3.50°4.1小时零。

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系统复习第一节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系统复习第一节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6题图
第7题图
7. (2019陕西3题3分)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l∥OB.若∠1=52°,则∠2的度数 为( C ) A. 52° B. 54° C. 64° D. 69°
8. (2016陕西副题4题3分)如图,AB∥CD,若∠1=40°,∠2=65°,则∠CAD=
(C) A. 50° B. 65° C. 75° D. 85°
第4题图
5. (2014陕西7题3分)如图,AB∥CD,∠A=45°,∠C=28°,则∠AEC的大小 为( D ) A. 17° B. 62° C. 63° D. 73°
第5题图
6. (2019陕西副题3题3分)如图,在△ABC中,∠A=46°,∠B=72°.若直线l∥BC, 则∠1的度数为( C ) A. 117° B. 120° C. 118° D. 128°
三线 八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垂线的性质 线段垂 性质 直平分线 逆定理
平行线
平行公理及推论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命题
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互逆命题
考点精讲
直线的基本事实: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 和直 线
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的和与差:如图1,在线段AC上取一点B,则有:AB+ BC AB= AC -BC;BC=AC- AB
的大小为( B )
A. 36°
B. 54°
C. 64°
D. 72°
第1题图
拓展训练 2. 若∠1=47°40′,则∠1的余角的度数是__4_2_°_2_0_′_,∠1的补角的度数是__1_3_2_°_2_0_′.
命题点 2 利用相交线与平行线性质求角度(10年8考)
3. (2015陕西4题3分)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直线AB、CD于点E、F.若∠1=

第一讲 线段与角的计数问题

第一讲  线段与角的计数问题

第一讲 线段与角的计数问题教室 姓名 学号【知识要点】一、定义在直线上任意取出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所取出的两点叫做该线段的端点。

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角。

角有一个顶点,这两条射线都称做角的边,一个角有两条边。

二、线段与角的计数方法仔细观察,寻找规律。

有条理、有次序地计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线段的计数方法:线段总数=1+2+3+…+n 。

(n 为基本线段数)基本线段就是指内部不含有其他线段的线段。

2、角的计算公式:角总数=1+2+3+…+n 。

(n 为基本角数)基本角就是指内部不含有其他角的角。

【例题精讲】★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A B C D E F★例2: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例3:下图中有几个锐角?★★例4:5个同学打乒乓球,如果每2个人打一盘,一共要打多少盘?★★例5:乘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共经过9个火车站(包括北京站和上海站),那么有几种不同的票价(不同的车站之间的票价都互不相同)?有几种不同的火车票?A B C D E F G O A B C D【为了掌握】★1、右图中共有( )条线段。

A B C D E F GH★2、右图中有()条线段。

★3、某班有21名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4、右图中有几条线段?★5、放暑假了,三年级(2)班的王老师要求小朋友互相用电话联系,如果每两个小朋友要通一次电话,那么全班24个小朋友一共要通( )次电话。

老师也加入进来的话,要通( )次电话。

(写出过程)★6、图中有几个锐角?【为了优秀】★★1、右图有几条线段?★★2、右图中有几个角?a1 a2 a3…a7 a8A FB EC D★★3、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4、右图中有多少条线段?【温馨提示】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图形计数问题,请作好预习。

例1: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例2:图中分别有几个三角形?B C DE。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攻略第一节 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攻略第一节 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一节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知识点一:直线、线段、射线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1)直线的概念一根拉得很紧的线,就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2)射线的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这个点叫做射线的端点。

3)线段的概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变式练习:在墙壁上固定一根横放的木条,则至少需要2枚钉子,依据的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

一条线段可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4.直线的性质(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它可以简单地说成: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5.线段的性质(1)线段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也可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变式练习1: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 C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垂线段最短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变式练习2: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若AB =10 cm ,BC =4 cm ,则AD 的长等于( B)A .2 cmB .3 cmC .4 cmD .6 cm变式练习3: 如图所示,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个部分,2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4个部分,3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7个部分,4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11个部分.现有n 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56个部分,则n 的值为__10__.知识点二:角、角平分线1概念: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考点学习课件PPT之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学习PPT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考点学习课件PPT之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学习PPT
3.线段的和差运算如图,点 是线段 上一点,则有:
<m></m> ①____ <m></m> ; <m></m> ②____ <m></m> ; <m></m> ③___ <m></m> .

+
4.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考点2 角及其平分线
1.度、分、秒的换算: , ,度、分、秒之间的进制是60.
(2)性质:对顶角⑨______.
相等
2.三线八角(如图(1))
(1) 同位角有: <m></m> 与⑩____, <m></m> 与 <m></m> , <m></m> 与⑪____, <m></m> 与 <m></m> .
(2) 内错角有: <m></m> 与⑫____, <m></m> 与 <m></m> .
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考点学习课件PPT 第四章 三角形
第一节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学习
考点1 直线与线段
1.两个基本事实
(1)直线的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线段的中点及性质如图,点 把线段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与 ,点 叫做线段 的中点,即 .
(3) 同旁内角有: <m></m> 与 <m></m> , <m></m> 与⑬____.

专题复习—线段和角

专题复习—线段和角

3.方位角定义及其应用定义:轮船、飞机等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称为方位角,如下图所示.4.角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画相等的角(尺规法)6.角的和、差、倍的画法7.角平分线的概念及画法概念: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8.余角、补角(1)余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2)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3)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4)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9.角的度量单位、角的换算及角的分类(1)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2)角的换算:160,160''''==(3)角的分类: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二、练习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__________最短.2、如图为同一直线上的A、B、C三点,图中共有_______条射线,_____条线段.(第2题)(第3题)3、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如果AC、CD、DB长之比为3:4:5,则AC=________AB,AC=___________CB。

4、如图,O为直线AD上一点,∠AOB=45º,OC平分∠BOD,则∠COD=_____度。

南偏西25北偏东20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北西南东5、 如图, OC ⊥OA ,OD ⊥OB ,则∠AOB=∠_________.(第4题) (第5题) 6、 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差为22º,则这个两角分别为______度和______度. 7、 如图,∠AOB=72º,OC 平分∠AOB ,OD ⊥OC ,则∠AOD=______度.8、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AC 、CD 、DB 的长度比为1:2:3,又M 为AC 的中点,DN :NB=2:3,已知AB=30cm ,则MN=______cm.(第8题)(第7题)9、计算:28º46´+57º32´-60º15´=___________.10、α=(x+10)º,∠β=(x-30)º,且∠α和∠β互余,则∠α=______度.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若OA=OB ,则O 是线段AB 的中点; B 、 若O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OA=OB ; C 、 B 是线段AC 上一点,AB :BC=2:3,则AC BC 53=;D 、 延长线段AB 至C ,使BC=AB ,则B 是线段AC 的中点. 2、右图中线段的总数是( ) A 、4条. B 、5条.C 、6条.D 、7条. 3、如图,线段AD=90cm ,B 、C 是这条线段上两点,AC=70cm ,且CD=31BC ,则AB 的长是(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8cm .4、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线段CB 上任意一点,则下列表示线段关系的式子中错误的个数为( ) (1)CD=21(AD-BD ). (2)CD=2BD AB -.(3)BD=21(AB-2CD ). (4)BD=AD-2C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如图,∠BOC=2∠AOB ,OP 平分∠AOB ,已知∠AOP=12º,则∠POC=( ) A 、60º. B 、72º.C 、78º.D 、84º. 6、∠α的余角是40º,则∠α的补角为( )A 、100º.B 、110º.C 、120º.D 、130º. 7、有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1)只有补角而没有余角的角是钝角; (2)锐角既有余角又有补角;(3)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小90º;(4)互补的两个角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线段和角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

线段和角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

线段和角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线段和角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几何学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有限直线段,而角是由两个射线共享一个端点而形成的图形。

在本文中,将介绍线段和角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如何进行相关计算。

一、线段的基本概念线段是指由两个端点和着连结两个端点的直线所组成的有限部分。

线段可以用字母和横线表示,例如AB表示一条由点A和点B连接的线段。

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测量直线上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来获得。

长度的测量单位可以是厘米、米等。

计算线段长度的方法是使用坐标系下的距离公式,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二、角的基本概念角是由两个射线共享一个端点而形成的图形。

共享的端点称为角的顶点,而两个射线则是角的边。

角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BC表示由射线AB和射线BC所形成的一个角。

角可以分为几类: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锐角是小于90°的角,直角是等于90°的角,钝角是大于90°但小于180°的角,平角是等于180°的角。

三、线段的计算1. 线段的加法线段的加法是指将两个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长的线段的操作。

这可以通过线段的端点进行连接而实现。

例如,给定线段AB和线段BC,我们可以通过将A和C连接来得到更长的线段AC。

2. 线段的减法线段的减法是指将一个线段从另一个线段中减去的操作。

这可以通过线段的端点来实现。

例如,给定线段AC和线段BC,我们可以通过从AC中减去BC来得到线段AB。

3. 线段的乘法线段的乘法是指将一个线段的长度与一个数进行乘法运算的操作。

例如,给定线段AB,如果要将其长度扩大2倍,可以将线段的长度乘以2。

四、角的计算1. 角的加法角的加法是指将两个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角的操作。

这可以通过角的顶点和边进行连接而实现。

例如,给定∠ABC和∠BCD,我们可以通过将射线AB和射线CD连接来得到更大的角∠ABD。

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23---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23---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❹角的平分线 (1)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 _相__等__的角的射线, 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_距__离__相等.
(3)判定: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_相__等__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知识点三 相交线
❶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1)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之和等于__1_8_0_°_.
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 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点一 直线、射线与线段
❶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 直线__没__有___端点,射线有__1__个端点,线段有__2__个端点.
❷基本事实 (1)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 _两__点__确定一条直线. (2)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__线__段___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❸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__长__度___,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❹线段的中点:如图,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 做线段AB的中点.这时AM=BM= AB(或AB=2AM=2BM).
1 2
知识点二 角
❶角的定义 (1)有公共端点的
_两__条__射__线__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
A.25°
B.35°
C.115°
D.125°
考点二 与平行线有关的角度计算
例2 (2015·河北)如图,AB∥EF,CD⊥EF,∠BAC=50°,则∠ACD= ()
A.120° B.130° C.140° D.150° 【分析】可延长DC交AB于G,然后借助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内外角关系 求解.
【 自 主 解 答 】 如 解 图 , 延 长 DC 交 AB 于 G , ∵ AB∥EF , CD⊥EF , ∴CD⊥AB, ∴∠AGC=90°,∵∠ACD是△ACG的外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D=∠CAG+∠AGC=50° +90°=140°.故选C.

中考数学重难点和二轮专题复习讲座第1讲 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

中考数学重难点和二轮专题复习讲座第1讲 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

第一讲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前言】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 难题了。

大家研究今年的北京一模就会发现,第二部分,或者叫难度开始提上来的部分,基本上都是以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开始的。

城乡 18个区县的一模题中, 有 11个区第二部分第一道题都是标准的梯形, 四边形中线段角的计算证明题。

剩下的 7个区县题则将线段角问题与旋转, 动态问题结合, 放在了更有难度的倒数第二道乃至压轴题当中。

可以说,线段角问题就是中考数学有难度题的排头兵。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 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 军心的影响。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对各区县一模真题进行总结归纳 , 分析研究,来探究线段,角计算证明问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部分真题精讲【例 1】 (2010,崇文,一模如图 , 梯形 ABCD 中 ,A DB C∥ ,9038BD CD BDC AD BC =∠===, °, , .求 AB 的长.【思路分析】线段,角的计算证明基本都是放在梯形中,利用三角形全等相似 , 直角三角形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进行考察的。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梯形的性质有很好的理解, 并且熟知梯形的辅助线做法。

这道题中未知的是 AB, 已知的是AD,BC 以及△ B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所以要把未知的 AB 也放在已知条件当中去考察 . 做 AE,DF 垂直于 BC, 则很轻易发现我们将 AB 带入到了一个有大量已知条件的直角三角形当中 . 于是有解如下.【解析】作 AE BC ⊥于 E DF BC ⊥, 于 F .DF ∥ AE ∴,AD BC ∴∥ , 四边形 AEFD 是矩形.3EF AD AE DF ∴===, .BD CD DF BC =⊥, , DF ∴是 BDC △的 BC 边上的中线. 19042BDC DF BC BF ∠=∴===°, . 4431AE BE BF EF ∴==-=-=, . 在 Rt ABE △中, 222AB AE BE =+AB ∴=【例 2】 (2010,海淀,一模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AD ∥ BC , 90DCB ∠=︒, AC BD ⊥于点 O , 2, 4DC BC ==,求 AD 的长 .DCB A【思路分析】这道题给出了梯形两对角线的关系 . 求梯形上底 . 对于这种对角线之间或者和其他线段角有特殊关系 (例如对角线平分某角的题 , 一般思路是将对角线提出来构造一个三角形 . 对于此题来说 , 直接将 AC 向右平移 , 构造一个以 D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 这样就将 AD 转化成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被高分成的两条线段之一 , 而另一条线段 BC 是已知的 .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EDCBA【解析】过点 D 作 //DE AC 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E . ∴ BDE BOC ∠=∠. ∵ AC BD ⊥于点 O , ∴ 90BOC ∠=︒. ∴ 90BDE ∠=︒. ∵ //AD BC ,∴四边形 ACED 为平行四边形 . ∴ AD CE =.∵ 90, 90BDE DCB ∠=︒∠=︒, ∴ 2DC BC CE =⋅. ∵ 2, 4DC BC ==, ∴ 1CE =. ∴ 1AD =此题还有许多别的解法,例如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关系,证明△ACD 和△ DBC 相似,从而利用比例关系直接求出 CD 。

线段与角度知识点总结

线段与角度知识点总结

线段与角度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线段和角度是基本的几何概念,它们对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和实际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线段与角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定义、性质、测量、运算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几何概念。

一、线段的基本概念1.1 线段的定义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及它们之间的所有点组成的有限部分。

其中,端点是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线段上的所有点都位于这两个端点之间。

线段通常用字母表示,如线段AB,其中A和B分别为线段的两个端点。

1.2 线段的性质线段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 长度:线段的长度是用来衡量线段的大小的重要指标,通常用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来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两个端点的坐标计算得到。

(2) 延长性:线段可以延长成无穷大,即线段的长度是可变的。

(3) 独一性: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确定唯一的一条线段。

(4) 有序性:线段的两个端点是有序的,即线段AB和线段BA是不同的。

1.3 线段的运算在线段的运算中,常涉及到线段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操作。

这些运算通常都是建立在线段长度的概念上的,可以通过比较线段长度来进行计算。

二、角度的基本概念2.1 角度的定义角度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构成的几何图形,通常用度(°)来表示。

其中,两条射线称为角的两边,它们的公共起点称为角的顶点。

角度通常用字母来表示,如∠ABC,其中B为角的顶点,而A和C分别为角的两边。

2.2 角度的性质角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 角度的度数:角度的度数是用来衡量角度大小的重要指标,通常用角的两边在单位圆上所对应的弧长来表示。

在直角坐标系中,角度的度数可以通过两条射线的方向和长度计算得到。

(2) 有向性:角度有方向性,即角度的起始边和终止边是有序的。

(3) 直角度:度数为90°的角称为直角,它是最基本的角度单位之一。

(4) 余角:与角度相加为90°的角称为余角,即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90°。

中考数学复习——线段、直线和角 PPT课件 通用

中考数学复习——线段、直线和角 PPT课件 通用
1.在平面内有n个点(n≥3),其中没有任何三 个点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过任意两点画一 条直线,这n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2.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两部分,两条直线将平 面分成四部分,那么三条直线将平面 最多分成 几部分?四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n 条直线呢?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1)∠ABD与∠ABC
A
是同一个角吗?
(2)能用一个大写字
母表示的角有几个?
B
C
(3)以点A为顶点的角有哪几个?
D
以点为顶点的角呢?
(4)图中共有多少个角?是哪些角?
思考题:数一数下面一共有几个角?
一共有 6个角
⑵角的度量: 1周角 =360° 1平角 =180°
1直角 =90° 1°=60’
1’=60”
⑶角平分线定义: 从角的顶点出发把角分成两个相等 的角的一条射线叫做角平分线。
OC是∠AOB 的平分线 <====> AOCBOC1AO
2
⑷互为余角: 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互 为余角。
∠A 、∠B 互为余角 <====> A B90
⑸互为补角: 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互 为补角。 ∠A 、∠B 互为补角 <====> A B180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中考数学点、线、角考点总结PPT

中考数学点、线、角考点总结PPT
角的计算
中考中常考察角的加减运算,以及利用角度和公式进行计算 。
角的平分线与性质
角的平分线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 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 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角的平分线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 距离相等。
角的和差与计算
角的和差概念
两个角如果它们的非公共边构成一条直线,则称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两个邻 补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
直线的性质与应用
直线的定义
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没有端 点,向两端无限延伸的图形。
直线的性质
直线具有一维性,即只有长度, 没有宽度和厚度;直线具有方向 性,即可以表示方向;直线具有 连续性,即任意两点之间都可以
连成一条直线。
直线的应用
直线在几何作图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如作平行线、垂线等;直线 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线的应用
如利用直线的平行、相交 等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路径规划、建筑设计等问 题。
角的应用
如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 决实际问题中的角度测量 、方向判断等问题。
点线角的拓展与延伸
点线角的深入探究
01
如对点线角的性质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几何定理和性质。
点线角与其他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02
如将点线角与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点相结合,解决更复杂的
03 线段的计算
线段的长度可以使用刻度尺或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线段的和、差、倍、分等运算可以转化为数的 运算。
射线的性质与应用
01 射线的定义
射线是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 。
02 射线的性质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射线可 以表示方向。

中考数学点、线、角考点总结PPT

中考数学点、线、角考点总结PPT
直线的性质
直线具有一维性,即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厚度;直线具有方向性,即可以表示方向;直 线具有连续性,即任意两点之间都可以连成一条直线。
直线的应用
直线在几何作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作平行线、垂线等;直线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如测量距离、定位等。同时,在解析几何中,直线是研究图形的基础工具之一,通 过直线的方程可以研究图形的性质和位置关系。
角的计算
中考中常考察角的加减乘除运算,以 及角度与弧度的转换。
角的平分线与性质
角平分线的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 分线。
角平分线的பைடு நூலகம்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 上。
角的和差与计算
角的和与差
点线角的作图
根据已知条件,作出符合 要求的点、线、角图形。
点线角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利用点线角的关系,研究 三角形的性质,如三角形 的内角和、外角和等。
在四边形中的应用
通过点线角的计算,探究 四边形的性质,如平行四 边形的对角线性质等。
在多边形中的应用
运用点线角的综合知识, 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外 角和等性质。
点在直线上
当且仅当点的坐标满足直线的方程时 ,点在直线上。
点在直线外
当点的坐标不满足直线的方程时,点 在直线外。
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点在平面内
当且仅当点的坐标满足平面的方程时,点在平面内。
点在平面外
当点的坐标不满足平面的方程时,点在平面外。
点的运动轨迹
01
点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曲线 或其他形状,取决于点的运动方 式和约束条件。

中考数学考前辅导点、线、角

中考数学考前辅导点、线、角

中考数学考前指导点、线、角2019 中考数学是历年拉分科目,很多学生与自己心仪的高中失之交臂,主要原由就是数学失手。

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 中考数学考前指导。

一、线1、直线2、射线3、线段【二】角1、角的两种定义:一种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叫做角。

另一种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地点旋转到另一个地点所形成的图形。

2.角的均分线3、角的胸怀:胸怀角的大小,可用度作为胸怀单位。

把一个圆周分成360 等份,每一份叫做一度的角。

1 度=60 分;1 分=60 秒。

4.角的分类: (1)锐角 (2)直角 (3)钝角 (4)平角 (5)周角5.相关的角:(1)对顶角(2)互为补角(3)互为余角6、邻补角:有公共极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做互为邻补角。

注意: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目关系,与两个角的地点没关,而互为邻补角那么要求两个角有特别的地点关系。

7、角的性质〝师〞之看法,大体是从先秦期间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 说文解字 ? 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此刻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教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专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不是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问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先见于? 史记 ?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合用。

不过司马迁笔下的〝老师〞自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不过〝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必定是知识的流传者。

今日看来,〝教师〞的必需条件不但是拥有知识,更重于流传知识。

宋此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呼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当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流行,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前言】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大家研究今年的北京一模就会发现,第二部分,或者叫难度开始提上来的部分,基本上都是以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开始的。

城乡18个区县的一模题中,有11个区第二部分第一道题都是标准的梯形,四边形中线段角的计算证明题。

剩下的7个区县题则将线段角问题与旋转,动态问题结合,放在了更有难度的倒数第二道乃至压轴题当中。

可以说,线段角问题就是中考数学有难度题的排头兵。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对各区县一模真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研究,来探究线段,角计算证明问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部分真题精讲【例1】(2010,崇文,一模)∥,如图,梯形ABCD中,A D B C,°,,.求AB的长.=∠===BD CD BDC AD BC9038【思路分析】线段,角的计算证明基本都是放在梯形中,利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直角三角形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进行考察的。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梯形的性质有很好的理解,并且熟知梯形的辅助线做法。

这道题中未知的是AB,已知的是AD,BC以及△B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要把未知的AB也放在已知条件当中去考察.做AE,DF垂直于BC,则很轻易发现我们将AB带入到了一个有大量已知条件的直角三角形当中.于是有解如下.【解析】作AE BC ⊥于E DF BC ⊥,于F .DF ∥AE ∴,AD BC ∴∥,四边形AEFD 是矩形.3EF AD AE DF ∴===,.BD CD DF BC =⊥,,DF ∴是BDC △的BC 边上的中线. 19042BDC DF BC BF ∠=∴===°,. 4431AE BE BF EF ∴==-=-=,. 在Rt ABE △中,222AB AE BE =+AB ∴=【例2】(2010,海淀,一模)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90DCB ∠=︒,AC BD ⊥于点O ,2,4DC BC ==,求AD 的长.ODCB A【思路分析】 这道题给出了梯形两对角线的关系.求梯形上底.对于这种对角线之间或者和其他线段角有特殊关系(例如对角线平分某角)的题,一般思路是将对角线提出来构造一个三角形.对于此题来说,直接将AC 向右平移,构造一个以D 为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这样就将AD 转化成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被高分成的两条线段之一,而另一条线段BC 是已知的.于是问题迎刃而解.OEDCBA【解析】过点D 作//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 ∴ BDE BOC ∠=∠. ∵ AC BD ⊥于点O , ∴ 90BOC ∠=︒. ∴ 90BDE ∠=︒. ∵ //AD BC ,∴ 四边形ACED 为平行四边形. ∴ AD CE =.∵ 90,90BDE DCB ∠=︒∠=︒, ∴ 2DC BC CE =⋅. ∵ 2,4DC BC ==, ∴ 1CE =. ∴ 1AD =此题还有许多别的解法,例如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关系,证明△ACD 和 △DBC 相似,从而利用比例关系直接求出CD 。

有兴趣的考生可以多发散思维去研究。

【例3】(2010,东城,一模)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90B ∠=︒,=25AD BC =,,E 为DC 中点,4tan 3C =.求AE 的长度.EDCBA【思路分析】 这道题是东城的解答题第二部分第一道,就是我们所谓提难度的门槛题。

乍看之下好象直接过D 做垂线之类的方法不行.那该怎样做辅助线呢?答案就隐藏在E 是中点这个条件中.在梯形中,一腰中点是很特殊的.一方面中点本身是多对全等三角形的公共点,另一方面中点和其他底,腰的中点连线就是一些三角形的中线,利用中点的比例关系就可以将已知条件代入.比如这道题,过中点E 做BC 的垂线,那么这条垂线与AD 延长线,BC 就构成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且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正切值是已经给出的.于是得解.FEMDCBA【解析】过点E 作BC 的垂线交于BC 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M . 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是DC 的中点, ∴M MFC DE CE ∠=∠=,在M DE ∆和FCE ∆中, M MFCDEM CEF DE CE ∠=∠⎧⎪∠=∠⎨⎪=⎩∴MDE FCE ∆∆≌ . ∴EF ME DM CF ==,∵25AD BC ==,,∴32DM CF ==. 在Rt FCE ∆中,4tan 3EF C CF==, ∴2EF M E ==.在Rt AME ∆中,AE【总结】 以上三道真题,都是在梯形中求线段长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是要靠做出精妙的辅助线来解决.辅助线的总体思路就是将梯形拆分或者填充成矩形+三角形的组合,从而达到利用已知求未知的目的.一般来说,梯形的辅助线主要有以下5类:过一底的两端做另一底的垂线,拆梯形为两直角三角形+ 一矩形平移一腰,分梯形为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延长梯形两腰交于一点构造三角形 平移对角线,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连接顶点与中点延长线交于另一底延长线构筑两个全等三角形或者过中点做底边垂线构筑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以上五种方法就是梯形内线段问题的一般辅助线做法。

对于角度问题,其实思路也是一样的。

通过做辅助线使得已知角度通过平行,全等方式转移到未知量附近。

之前三道例题主要是和线段有关的计算。

我们接下来看看和角度有关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例4】 (2010,延庆,一模)如图,在梯形CD AB 中,AB DC ∥,DB 平分ADC ∠,过点A 作AE B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E ,且2C E ∠=∠,30BDC ∠=︒,3AD =,求CD 的长.ABDE【思路分析】 此题相对比较简单,不需要做辅助线就可以得出结果。

但是题目中给的条件都是此类角度问题的基本条件。

例如对角线平分某角,然后有角度之间的关系。

面对这种题目还是需要将已知的角度关系理顺。

首先根据题目中条件,尤其是利用平行线这一条件,可以得出(见下图)角C 与角1,2,3以及角E 的关系。

于是一系列转化过后,发现角C=60度,即三角形DBC 为RT 三角形。

于是得解。

【解析】:13AB∵ AE BD ∥∴13∠=∠,2∠=∠E ∵12∠=∠ ∴3∠=∠E∴32∠=∠+∠=∠ADC E E ∵ 2C E ∠=∠∴60∠=∠=︒ADC BCD ∴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 ∴3==BC AD∵230∠=︒,60∠=︒BCD ∴90∠=︒DBC 在Rt DBC △中, ∵230∠=︒,3=BC ∴6=CD【例5】(2009,西城,一模)已知:PA =4PB =,以AB 为一边作正方形ABCD ,使P 、D 两点落在直线AB 的两侧.如图,当∠APB=45°时,求AB 及PD 的长;【思路分析】这是去年西城一模的压轴题的第一小问。

如果线段角的计算出现在中间部分,往往意味着难度并不会太高。

但是一旦出现在压轴题,那么有的时候往往比函数题,方程题更为棘手。

这题求AB 比较容易,过A 做BP 垂线,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将△APB 分成两个有很多已知量的RT △。

但是求PD 时候就很麻烦了。

PD 所在的三角形PAD 是个钝角三角形,所以就需要我们将PD 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试试看。

构筑包含PD 的直角三角形,最简单的就是过P 做DA 延长线的垂线交DA 于F ,DF 交PB 于G 。

这样一来,得到了△PFA △AGE 等多个RT △。

于是与已求出的AB 等量产生了关系,得解。

【解析】:如图,作AE ⊥PB 于点E . ∵ △APE 中,∠APE=45°,PA =, ∴sin 1AE PA APE =⋅∠==,cos 1PE PA APE =⋅∠==. ∵ 4PB =,∴ 3BE PB PE =-=.在Rt △ABE 中,∠AEB=90°, ∴AB =.如图,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与DA 的延长线交于F ,设DA 的延长线交PB 于G . 在Rt △AEG 中,可得cos cos AE AE AG EAG ABE ===∠∠,(这一步最难想到,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高分成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的角度关系)13EG =,23PG PB BE EG =--=.在Rt △PFG中,可得cos cos PF PG FPG PG ABE =⋅∠=⋅∠=,FG .【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涉及到角度的计算证明问题时,一般情况下都是要将已知角度通过平行,垂直等关系过度给未知角度。

所以,构建辅助线一般也是从这个思路出发,利用一些特殊图形中的特殊角关系(例如上题中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高分三角形的角度关系)以及借助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达到求解的目的。

第二部分 发散思考通过以上的一模真题,我们对线段角的相关问题解题思路有了一些认识。

接下来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些题目。

希望考生先做题,没有思路了看分析,再没思路了再看答案。

【思考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CD AB =.若AC ⊥BD , AD+BC=310, 且︒=∠60ABC , 求CD 的长. 【思路分析】 前面我已经分析过,梯形问题无非也就那么几种辅助线的做法。

此题求腰,所以自然是先将腰放在某个RT三角形中。

另外遇到对角线垂直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平移某一条对角线以构造更大的一个RT 三角形,所以此题需要两条辅助线。

在这类问题中,辅助线的方式往往需要交叉运用,如果思想放不开,不敢多做,巧做,就不容易得出答案。

[解法见后文]【思考2】如图,梯形ABCD 中,AD//BC ,∠B=30°,∠C=60°,E ,M ,F ,N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已知BC=7,MN=3,求EF【思路分析】此题有一定难度,要求考生不仅掌握中位线的相关计算方法,也对三点共线提出了要求。

若求EF ,因为BC 已知,所以只需求出AD 即可。

由题目所给角B ,角C 的度数,应该自然联想到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解法见后)【思考3】已知ABC ∆,延长BC 到D ,使C D B C =.取AB 的中点F ,连结FD 交AC 于点E .⑴ 求AE AC的值;⑵ 若AB a =,FB EC =,求AC 的长.【思路分析】 求比例关系,一般都是要利用相似三角形来求解。

此题中有一个等量关系BC=CD ,又有F 中点,所以需要做辅助线,利用这些已知关系来构造数个相似三角形就成了获得比例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