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 台阶 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新人教版

11.台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分析“父亲”性格特点。

3.悟读课文,领会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和作者所寄予的社会希望和梦想。

教学重点、难点1.小说主要内容的梳理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2.作者情感的把握与小说主题的理解。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进行了半学期的初中语文学习,稍微有了一些自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阅读习惯,对于记叙类文章的阅读,能够较准确地把握记叙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但作为小说阅读,还只是初步接触,为了做到衔接过渡,将本文定位为记叙文学习会更切合学生的实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家”公益广告)这则广告,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责任,在家里父亲是顶梁柱,为我们撑起遮风挡雨的伞,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也可能是平凡的,而恰恰正是他们这份朴实无华的平凡,却深深的触动着我们的内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上李森祥的“台阶”,走近那位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

检查预习1.出示学习目标。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指导辨音识意。

凹( āo )凼( dàng )硌( gè )尴尬 (ɡān gà)涎(xián )水揩(kāi)嘎(gā)过瘾(yǐn )筹(chóu )划黏(nián )撬(qiào)微不足道: 微小而不值一提。

大庭广众: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3.作者简介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

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

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生字词。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 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难点: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父亲》的音乐视频,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思考问题: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深入研读
1. 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手法。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讨论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对自己的启示。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像父亲一样的人。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父亲的人物形象。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

2. 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学习了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手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1 台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1 台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1.提示(屏幕投影):最难忘的是父亲 的时候,他
。面对父
亲,我要说:“______________
1.这样一个老实厚道,谦卑而又要强的农民,你认为父亲要一栋有高台阶的
房子仅仅是为了显示地位吗?若不是,那又为了什么?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父 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清水县第五中学__语文_ 学科导学案
课题:11、台阶
课型: 综合 备课者: 周玲萍 分管领导评价:_______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了解故事情 节。 2.研读重点语句, 抓住父亲这个人物 形象的特征。 3.理解“台阶”的 深刻内涵,学会理 解父亲,感恩父 亲。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到人们的重视。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
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
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传
世之鼓》等。作品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艺术特色是文字简洁、善
抓细节。
2、生字注音:
凹凼( ) 尴尬( ) 嵌( )着
在乡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性格:要强(有志气,有理想,有追求)。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品质?
明确:捡砖、拾瓦、砍柴、存角票、编草鞋、踏黄泥。
性格:勤劳(吃苦耐劳)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从中可见“父亲”怎样的性格?
明确:他感到不自在,不对劲。
性格:谦卑
(二)小结父亲的形象:“父亲”是一位很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亲情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帮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回顾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还有待提高。有时讲解过于细致,导致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调整课堂节奏,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主要围绕一篇描写父爱和家庭生活的记叙文展开。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文章作者简介,重点词汇解释,课文朗读与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探讨,以及课后习题的讲解与练习。具体内容包括:
1.作者简介:介绍本文作者李森祥的生平及其作品特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庭亲情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和传递亲情。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亲情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台阶》教案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台阶》教案
2.详略合理。
本文凡是与台阶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写得都很详细,与台阶关系不密切的内容作者则略写,有的甚至点到为止。如上山砍柴的艰辛、捡卵石的劳累、塞角票的节俭情景,都没有细描精写,而只是一笔带过。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二、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年出生,当代小说家,著有小说集《台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2.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11*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3.引导学生自读,并抓住细节适当做些批注;
4.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落后、有长远目标、有愚公移山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3)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角度看:
课文中写到父亲为了建造一幢高台阶的房屋,他的确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分一文积攒,起早贪黑,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卵石,剩下半月过年、编草鞋,安排得非常紧凑。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拼命硬干、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

11.台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教学中主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

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1.教师示范如:“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2.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掌握生字词及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与评价,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强化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家乡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1.加强对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熟练地运用到写作中。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从文本中挖掘深层含义的习惯。
3.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突破学习难点。
4.在小组讨论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深度和逻辑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促进班级内的交流和互助。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台阶》这篇文章,还学会了如何通过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希望大家都能够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如果课后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台阶》这篇文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尝试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效果还不错,大家都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对家乡台阶的印象。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重点讲解了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让学生们明白了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这些修辞手法还不是很熟悉,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关注,加强个别辅导。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升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台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台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1课《台阶》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台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了解作者毕飞宇及其创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如“阶”、“踏”、“砌”等;分析课文主题,探讨父辈的奋斗历程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品味精彩句子,如“他在台阶上坐下来,仿佛一尊石像”;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练习,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其次,关于修辞手法的教授,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增加一些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修辞手法。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实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为了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参与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讨论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句和实际操作来指导。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哲理,如对父辈生活态度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教师应提供有效的指导策略。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意识到学生们对于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针对学生们的疑问和不解,我认识到课后辅导和答疑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1 台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1 台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11、《台阶》教学设计李森祥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品味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把握课文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学生免不了要对父亲的行为与观念做些评价,提醒学生,这种评价要建立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不能随意“贴标签”,不应脱离人物无法摆脱的时代、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自读,并抓住细节适当做些批注。

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在教学方式上有所不同,虽然同样需要教师指导,但教师只是指导阅读文章的策略、角度和注意事项,或提供相应资源,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时关注的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台阶》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以极其自然的口语化语言,展示了一个农民家庭的经济状况、奋斗历程,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渴望得到尊重的农民形象,常见的事物、简单的叙述、不经意的举动流露出对父亲浓浓的深情。

学情分析:本文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教学设想: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通过自己查词典,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把握小说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快速浏览课文,梳理小说情节,初步感悟父亲形象。

针对旁批里的问题做好批注,之后把学生分为情节组、人物组、主题组对自己的探讨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作家作品1、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小说,一篇讲父亲的小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6.增进团队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人际沟通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运用: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如“突兀”、“竣工”、“门槛”等,并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用法。
-文章结构:分析课文的整体结构,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文章结构:通过分析课文的起承转合,让学生学会如何构思一篇生动的记叙文。
2.教学难点
-情感理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的复杂情感,包括他的执着、挫折和喜悦。
-修辞手法运用:理解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奋斗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物形象:深入剖析父亲的形象,理解他的性格特点、内心情感和动机。
-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并能举例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口语交际: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举例:
-重点词语:“突兀”在文中的运用,表达了父亲形象的变化之快,使学生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表现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偏题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应当在活动前给出更明确的讨论要求和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从讨论成果来看,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仍有待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启发和引导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通过提问和反馈,帮助他们深入思考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象征手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象征的意义、分析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
-学生能掌握课文中“勤奋”、“坚韧”等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对比、象征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深入理解文中“台阶”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
(3)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2)分析课文《台阶》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绘来表现主题。
(3)感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台阶”的象征意义。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台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台阶

11 台阶【学习目标】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3.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学习重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凹凼.( ) 尴.尬.( ) 烦躁.( ) 涎.水( ) 门槛.()啃.()黏.性()蹿.()撬.()磕.()揩.()茬.()筹.划()晌.午()微.不足道()大庭.广众()2.整体感知本文围绕“”记叙了父亲为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美。

学习研讨3.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把握文意。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本文中“我”家乡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4.讨论下面问题。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解?5.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拓展学习6.比较一下,《台阶》与《背影》在命题立意上有何不同。

一课一得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

【答案】2.台阶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精神3.(1)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2)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

往瓦罐里塞角票等(3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

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4.(1)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课堂同步教案《11 台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课堂同步教案《11 台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课堂同步教案《11 台阶》一. 教材分析《台阶》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回忆儿时跟随父亲在田地里劳作的经历,通过描述父亲艰辛的劳动过程和作者内心的感悟,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分析一些简单的文章。

但同时,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内涵可能无法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敬业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深入分析文章的主旨,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劳动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课文重点词语的解释4.课堂讨论的问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标题《台阶》。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台阶代表了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劳动。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同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朗读结束后,教师提问:“请大家说一说,课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找出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 台阶 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 台阶 教案

11《台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自渎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投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

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

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2.检测字词字词略,详见投影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幸劳,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2.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几十级,自己家的台阶只有3级,被人家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配套教案台阶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配套教案台阶

11 台阶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2.深入体会文中“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一、导入新课播放《农村老父亲》导学视频。

同学们,看到画面中那一张张刻有岁月印痕的沧桑面容,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眸,我们仿佛看到了在困顿中前行的父辈们坚强的身影,今天我们将学习李森祥的《台阶》,它将为我们生动展现父辈们的现实生活画卷和深沉的艰苦创业精神。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自读指导,根据文体特征把握文章内容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文本,分析本文与前两篇课文的差异,明确本文文体。

明确:本文是一篇小说。

前两篇文章都是叙事写人散文,围绕中心事件叙述零散事件,详略得当,表现文本的思想感情。

本文乍然一看,以第一人称叙事,语气似散文一样自然亲和,极似叙事性散文,但仔细分析,文中所叙人事皆围绕“台阶”这一主题并有一个发展过程,主题寓于情节之中,因此本文是一篇小说。

2.请说说本文围绕什么展开故事情节,并根据小说文体特征,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给课文划分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明确:小说以浙东乡村为背景,围绕“父亲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展开情节。

3.请根据已分析的结构内容,用一段简练的文字概述本文内容。

明确: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对别人家的高台阶总是羡慕不已。

在他家乡有这样一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因此父亲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吃苦耐劳,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心愿已了的父亲却觉得坐在新台阶上不自在,挑水又闪了腰,恍然觉得自己年岁已大,多了种莫名的失落感。

目标导学二:细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父亲的形象始终贯穿于各个情节之中,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父亲形象”的语句,并作适当分析。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1 台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1 台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及背景音乐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 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研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合作探究,分享合作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喜悦。
4、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有利于 理解本文主旨,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1
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 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 导语旨在配合着课件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 情绪与本文合拍,自然引入本课。)
台阶 李森祥
心愿 准备 建造 熬不住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要强 尊重 坚韧 谦卑
3
三级台阶
九级台阶
崇敬怜悯双重感情
坚忍不拔
失落无助
4
Hale Waihona Puke 台阶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积累部分词语。 2、能谈谈父亲形象的含义。
教学重点: 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和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认真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
的思想内涵,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下已安排了朗读,课堂上在阅读中诵读,让学 生自己在读中感悟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复述 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课下已经安排了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扫除了文字障碍,熟 悉了课文。为了能对文章有更明晰的认识,我给大家提供了三个要点,作为复述这篇文 章的提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几句较完整的话,包括这三个要点,来概括、复 述本文。 (通过复述,学生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 而且通过课下、课上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特别是在复述过程中抓住重点的读,学生对课 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问题研讨——读懂人物 通过复述,我们再次熟悉了课文,同时也对文中的主人公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 知,接下来的问题研讨环节中,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让父亲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1、 台阶在父亲心中意味着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 明确:地位,受人尊重 延展:为什么父亲造的台阶是九级,而不是其他数字呢? [明确:从中国传统的建筑物的文化底蕴角度看: “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认为: 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 的象征。所以民间百姓的门槛一般是三个台阶以图吉利而且也是地位级别的写照。再如 “紫禁城”的建筑物有 9999 座,标志着最高皇权的象征。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父亲把 我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就是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 (引入中国传统建筑的习俗,开阔视野。) 2、 明确了这个问题,找到了这句话,我们也就抓住了本文的“文眼”,这对我们 理解文章内容和任务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大家对抓关键句理解全文这个方法有更 深的体会,我们将全文分成几个小问题来研讨,在研讨中体会文章的情感。 ①、父亲为什么觉得我家的台阶低? [明确:因为家乡有个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从这一点,你能勾勒出父亲的什么形象? [明确:自尊、不甘人后、上进……] ②、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父亲付出了哪些努力来准备?请找到文中具体句子流畅的 读出来,如果可能,请同时谈谈由此感知的父亲形象。以下几个问题要求相同。 [明确:节俭、勤劳、有远大目标、吃苦耐劳、用劳动兴家立业、坚忍不拔、辛苦] ③、艰苦的准备后,新屋开工了,父亲无疑是兴奋的、幸福的,尤其对于造台阶, 文中如何描写的?父亲是什么形象?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1 台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1 台阶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台阶》教学设计茶亭中学:刘潮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赏析人物形象,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3、学会去关心父亲,热爱父亲,尊重父亲,仔细聆听他内心的声音。

教学设想:1、本文是一篇自渎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学生体会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劳动人民不畏困难,永不放弃追求的精神。

《台阶》中的父亲在某种程度上与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书课题——台阶本文是一篇小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小说的基础知识。

二、课前预习检测(1)正音释词凹()凼()涎水()黏()揩()撬()倔强()硌()微不足道大庭广众低眉顺眼(2)作者简介(3)围绕“台阶”为线索,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

三、明确小说的结构: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说,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本文的结构: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集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四、与文本对话——讲故事问题探究: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2、父亲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阶作了哪些准备?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

《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五、与人物对话——赏人物小说通过人物描写突出父亲在造台阶过程中体现的精神品质,试按下列提示分析父亲的形象。

请以“父亲是一个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

(可以是概括叙述,也可以是文本中最让你感动的语言或最能表现父亲个性的细节)为话题仿例填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1台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11台阶

11台阶教课目标课题 台阶 课型 新讲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课时 建议本课依照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响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分配时进行课文详尽感知的交流显现及当堂检测。

可合适调理。

1. 理解累积“尴尬、烦躁、不足挂齿、青天白日”等词语。

知识与技术能复述故事,培育阅读记述类作品的能力。

教 2.1.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学 过程与方法掌握课文的表达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拜和同情的两重感情色彩。

目 2. 1.标感觉父亲性格中艰辛创业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培育对待人生的踊跃感情、态度与健康的心态。

价值观教育学生去关怀父亲母亲,认真倾听他们心里的声音。

2.课前准备作者 简介写作 背景文体 知识课 前 预 习读准 字音辨清 字形理解词语李森祥, 1956 年生,浙江衢州人。

今世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其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一般人,特别是农民的朴素形象。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 ,短篇小说集《台阶》 ,中篇小说《村野子弟》 《屋脊丘陵》等。

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 (作家第一版社 1992 年版)。

有删省。

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平和、真实的回忆。

这类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

他带着美学的思虑,沉着而艺术地审察故乡的人和事。

李森祥以《台阶》为代表的先期小说,基本上重视于“家族圈”的表现。

小说 小说三因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1. 人物是小说的第一因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响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2. 故事情节平时包含:初步、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方还有序幕,后边还有结尾。

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好的故事情节,用以显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

3. 环境包含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

凼:方言,水坑。

低眉顺眼:不见经传,不辞劳苦。

不足挂齿:特别渺小,不值得一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自渎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投影: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

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

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2.检测字词
字词略,详见投影
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吗?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幸劳,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2.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几十级,自己家的台阶只有3级,被人家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觉得自己没有地位”,想有地位却没有地位,所以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

3.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师: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的尊重。

也是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

4.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造台阶、赢得尊重)父亲做了些什么?
师: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而现实可能性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它必须经过漫长的、艰辛的奋斗。

事件详见投影
四、走进人物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个性表达1: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个性表达2: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

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个性表达3:敢想敢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朴实厚道、和善谦卑、倔强
个性表达4:请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谈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性表达5:请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来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2.读懂作者。

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你能感悟出作为农民儿子的作者对父亲的那种浓浓深情吗?
师:歌颂了父亲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那不变的追求.但在文章中,我们更可感悟到的是一种凄楚、辛酸与同情。

五、佳句赏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明确: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第一人称叙事,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样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特色?
明确: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了,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

作者抓住了他的个性特点微妙的写出了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

六、比较分析:《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同: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异:《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七: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

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

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八、拓展延伸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

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投影图文
九、布置作业
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许话想对你的父亲说,请用笔记下你最想对你父亲说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