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苏州园林(非常好用)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
13、苏州园林叶圣陶教学目标:1、积累“镂空、轩榭”等词语,2、本课为第一课时,仅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理清说明顺序。
3、学会写简单的导游词。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学对联导入,自然引出对《苏州园林》的学习。
二、探究促学1、作者简介。
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预设两个问题:(1)划出生僻字或易错字。
如: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丘壑(hè)镂(lòu)空轩榭(xuānxiè)(2)为课题加前缀。
三、演练固学1、大家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2、插入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3、合作探究: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亭台轩榭的布局主要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主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花墙廊子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细微门窗的图案美次色彩的搭配美四、延展拓学我来当导游……示例: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旅游胜地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人杰地灵,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园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课后第三题。
附: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结构形式:总——分——总整体——局部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次要《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三师第一中学封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 《苏州园林》教案
13、苏州园林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积累本课新词,并能掌握和运用。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艺术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4、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说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照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1、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园林艺术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步骤一、导入1、请您欣赏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
[展示课件(一)1、2] [展示课件(一)3——8]2、作者及相关资料简介。
(1)简介叶圣陶;[展示课件(二)] [展示课件(三)](2)导语设计:叶圣陶是苏州人,青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苏州。
当年课余时间他常和同窗好友游园林,赏美景,他与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
让我们跟随叶老的笔迹,一起去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吧!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播放录音。
2、多媒体显示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3、用文中的词语写一段话。
4、朗读课文,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三、课文内容研讨1 、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 、课文第2 自然段中的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这四个方面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用文中相应的语句加以说明。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
竹节人(节选)①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hào hǎo)___ 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hòng hōng)___ 作鸟兽散。
②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jiāng jiàng)___ 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③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④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⑤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mòméi)___ 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1.给文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文中画“"的句子属于(正面侧面)描写,描写出“我们”在斗竹节人时,斗争的激烈,表现出“我们" 。
3.“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
”这句话中“眼巴巴"突出了“我”的心理。
4.文中画“"句子塑造了同学们和老师怎样的形象?用自己的话写一写___ 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初中语文_13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⑤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七、布置作业:
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校园、教室、一件工艺品等等,要求说明顺序条理,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相对于记叙文和散文要枯燥的多。如果导入方式不当,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导入中,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和音乐,是为了最大限度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为下面做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能在课外进行一定的预习。图文相结合,显得形象化,这样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从多个器官上刺激大脑记忆层,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分类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掌握“轩榭、丘壑、嶙峋、镂空、蔷薇”和“鉴赏、斟酌,说明顺序和“总说——分说”的结构,能说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3、体味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4、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学习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2段与第3--9段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从全文看,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的。
从各部分看,是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来写的。本文准确地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把事物说明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201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教案 新人教版
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3 、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重点:1、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2、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清说明顺序教学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现存近一百多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把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
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
全国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留园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
园中分四个风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网师园——网师园占地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怡园是苏州园林中建筑最晚的园林,因而得以博采众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
13苏州园林
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作引用
运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诗歌说明苏州园林讲究 假山池沼配合景色优美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没有修剪的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 作比较 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里的树木和别 的地方的树木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里树木符合中 国审美观的特征,使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 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摹状貌 千态万状。
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生动描摹, 说明卢沟桥石狮雕刻精美特征,表现了卢沟桥 形式优美。
表达方式:
议论
表达某人的某种观点和看法,一般有提示性的 词语,如:我想、我认为、觉得……
描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 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
一、温 故
1、本文的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2、苏州园林给人的总的印象:
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 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 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4、苏州园林总的特征:
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眼前总是一幅完 美的图画。
5、苏州园林的具体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图画美;图案美;色彩美。
二、知 新
1、 第2段与3—9段是什么结构?
四个“讲究”的顺序能不能调换? 不能,四个讲究是与下文中的四段 内容是一一对应的 ,且与下文是总 分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常见的说明方法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分类别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 的图画的特征,使说明的事物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
13 苏州园林
假山的堆 叠,是一项 艺术而不仅 是技术。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 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 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苏 州 园 林 每 个 角 落 都 注 意 图 画 美
琢园 磨里 工的 夫门 都和 是窗 工, 艺图 美案 术设 的计 上和 品雕 。镂
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运用准确的特点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 ,名绍钧,字圣陶。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冼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
代表作品: 散文集有《脚步集》,
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古像》, 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总说、分说的结构,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 园林的特征。
列数字
对过列举数字说 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 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 座、房屋9000多间。
用具体的数据对x事 物的特征(事理) 加以说明,使说明 更科学、准确、具 体地说明了…的… …特点。 将××比作××, 生动形象地说明该 事物的……特点,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把××和××加以 比较,突出强调了被 说明……的……特点。
说明作用及答题模式 用简明严密、准确的语言 说明的……的……特点, 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 概括地提示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
按一定标准,把要说明的 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 类说明的说明方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 绘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风沙进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 称为“陆地战”,另一种称为“游击战”。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的追求是:务必使…… (句中红色的字是否可以去掉?) 2、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 究对称。(句中红色的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13苏州园林
台
轩
有窗的廊子或小室
建筑在台上 的敞屋
榭
池沼或河道的边 沿很少砌齐整的石 岸,总是高低屈曲 任其自然。
假山的 堆叠,是 一项艺术 而不仅是 技术。
重峦叠嶂的假山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 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 其自然。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课后作业
从下列两题中选做一题: 1.以“美”为话题,写一段话,谈谈你喜
欢的美。 2.运用总—分的写法,写一篇文章,介绍
你游玩过的一处景点,300字左右。
者无论站在 2.假山池沼的配合 (成一幅画) 如
哪个点上, 3.花草树木的映衬 (着眼画意) 在
眼前总是一 4.近景远景的层次 (意境优美) 画
幅完美的 图画。
5.角落的点缀 (图画美) 6.门窗的琢磨 (图案美)
图 中
7.色调的搭配 (色彩美)
苏州园林绝不
讲究对称,好像 故意避免似的。
讲究亭台轩榭
苏州园林
叶圣陶
作者简介:
叶圣陶,名绍钧, (1894——1988)现代 作家,著名教育家。著 作有长篇小说《倪焕 之》,童话集《稻草 人》。他还是语文教育 家。有“优秀的语言艺 术家”之称。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略有删节。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1979年 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 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欣然允诺。后 因故摄影集未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题为 “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这正是叶圣陶 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
学习目标:
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特征 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
13、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中学——张晓玲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课,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同时,也让学生学会感悟美与欣赏美的特色。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词语,感知我国园林建筑的美与特色;学会欣赏。
2、过程和方法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了解说明文及其特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教学难点: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和问答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和把握文章主旨及其写作特色,品读与感悟苏州园林的美,学会欣赏。
(一)导入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我们所处在4000多海拔的高原对苏州可能还很陌生,可不同的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新的课文《苏州园林》,大家要知道它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二)学情诊断1、自读课文2、认读字词,理解字词轩榭(xuān xiè)丘壑(qīu hè)嶙峋 (lín xún)镂空 (lòu kōng) 蔷薇(qiáng wēi)斟酌(zhēn zhuó)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心中的设计、构思。
指诗文、技艺等的独特构思。
13 苏州园林
13 苏州园林李家营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2010.11.22【目标点击】1.理清文章的结构,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课文的说明顺序。
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预习导学】●走近作者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
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著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
●知识回顾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
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3.常用的说明方法有:、、、、、、、等。
●自主预习4.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轩.()榭斟酌..()阑.()干相间.()着.()眼丘(hâ)(lín xún)(lòu)空重峦叠(zhàng)自出心(cái)5.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①自出心裁.()A.用刀、剪把东西分开B.把多余的去掉C.控制、抑止D.安排、取舍②别具匠.心()A.巧妙的B.木工C.工匠D.指在某一方面很有造诣的人③因地制.宜()A.制定,规定B.限定C.制造D.用强力约束●整体感知6.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7.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什么?园林设计者又是如何实现这一特点的呢?【课堂探讨交流】●自主学习1.速读课文后,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那么,它的各部分具体的分特征是什么?亭台轩榭假山池沼配合美花草树木近景远景局部角落门窗雕镂建筑色彩淡雅美●语言品味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运用的是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合作交流4.课文的3~6段,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得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10段呢?去掉行吗?●归纳提升5.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部编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鄂教版
《苏州园林》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初步学写说明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把握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整体特点和本文的结构、顺序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教学难点初步鉴赏美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问答式教学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学习说明文有关知识(幻灯片展示)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教师板书课题二、欣赏苏州园林:幻灯片展示苏州园林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学生谈感受:简直就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是怎样来介绍苏州园林的三、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儿童文学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四、指导阅读, 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幻灯片展示: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了解说明的结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2.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点勾画幻灯片展示问题:(1)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明确: “标本”(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本文的结构、顺序怎样?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十三 苏州园林
十三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3.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标题直接点明了所要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2.走近作者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
3.相关资料《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
作者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镂.空()轩.榭()斟.酌()对称.()阑.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13.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8、读第4自然段回答:苏园中是否都 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 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 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 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 虽由人作,宛自天工”的效果。
遵循的原则: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 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作比较: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村的 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 “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 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打 比方,又是作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 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 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杜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 的颜色”。
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 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 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
11、“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 意思?
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 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把景致分开。
12、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 何又写了7、8、9三个自然段?这三段主要从哪几 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 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 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 苏州园林特征的再次强调。
13、说说第七7段中“栽”、“蔓延”、“补” 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 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音调为色彩。
14、说一说苏州园林的角落设置。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 (共39张PPT)
“似乎”表示估计、猜测,在文中指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设计者和匠师们一 直追求的这一结论是作者根据事实推测 出来的, “一致”表示范围,是没有分 歧的意思,表明设计师和匠师们的追求 相同。这样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
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 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再读第四段,“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 水”一句中,“大多”一词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呢? 不能去掉。因为“大多”表示范围,是数 量上的限制,在文中指大部分的池沼是引 用活水的,并不是全部都是这样的。如果 去掉了,就表示所有的池沼都是引用活水, 这与事实不符,就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 确性。
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 多是无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 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这是怎样的情形呢?)
花墙和廊子似乎把景致分开了,实 际上没有被完全隔开,只是缓冲了一下视 线,逐层展开,使景致更有层次的展现在 游览者眼前,营造了图画美。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又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一切”表示范围、“决不”则表示程度 上的限制,十分肯定的语气,在文中指 苏州园林的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构成完 美的图画,语气肯定,突出说明了苏州 园林的总的特征。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一句中 “似乎”与“一致”能否去掉?为什么?
“标本”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 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福建省漳州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3《苏州园林》校本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13.苏州园林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形近字注音、组词。
()榭()谢() ()鉴()签()()沼()昭() ()嶂()障()()峋()殉() ()墙()蔷()1 2 3 4 5 6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寂寞 映衬 镂空 玲珑 自出新裁B 、标本 赞叹 池沼 蔷薇 因地治宜C 、轩榭 雷同 鉴赏 嶙峋 重峦叠嶂D 、藤萝 依傍 琢摩 芭蕉 任其自然3.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阅历:(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
斟酌:(4)那些门和窗尽量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别具匠心: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 、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5.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则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B、尽管那么只有才C、如果那么只有才D、如果但是只要就6.选词填空:(1)谁如果要()我国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玩赏欣赏鉴赏观赏)(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
(技术艺术)(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建筑是()画,而不是()画。
(美术图案)(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依赖依靠依傍)(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另外一点。
苏州园林拙政园建筑
苏州园林拙政园建筑拙政园是江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作,拙政园面积不大,门票价格偏高,也许是控制游人的无奈之举吧。
到苏州旅游,走进拙政园,观赏园林建筑风格特点,也是不错的选择。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拙政园建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园林拙政园建筑1. 拙政园概况拙政园位于苏州市的东北部,古城区娄门内东北街178号,南临东北街,北接平家巷,东起道堂巷,西止萧王弄,占地面积约4. 13公顷。
拙政园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明代弘治进士、御史大臣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胃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取名为“拙政园”。
拙政园大约五分之三为水面,可见园主人的江湖之志。
自建园以来的近五百年间,拙政园沧桑变迁,屡易其主,几度兴废。
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现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
现在全园包括东部(原“归田园居”),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三部分,占地62亩。
东部面积约31亩,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
中部为全园精华之所在,面积约为18. 5亩,其中水面约占1/30。
西部面积约为12. 5亩,有曲折水面与中区大池相接。
清代学者俞越曾以“吴中名园惟拙政”、“名园拙政冠三吴”来赞誉拙政园。
拙政园的地位非同一般,1961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与北京颐和园、天坛一起被国家计划委员会、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
1997年12月4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 建筑的分布、形式和处理在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建筑具有两重作用:使用作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
建筑不仅是休息场所,也是风景的观赏点。
建筑常与山池、花木等组成园景,构成风景的主题。
13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州园林》。
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完成今天的说课任务。
一、说教材《苏州园林》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教学本单元,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大千世界的自然美和人工美,另一方面要着力帮助学生领悟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次序、运用怎样的方法和语言来说明事物特征的。
《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风格的带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是作者为介绍《苏州园林》写的序文。
这篇文章显示了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以及我国园林艺术水平的高超,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佳作。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根据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标本,轩榭,败笔”等词语,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对说明文的知识点有初步了解,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有关说明方法。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正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她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是有待形成的时期。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念的形成,又要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
四、说教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课标》,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及学情,我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情境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品读赏析法等诸方法之长,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四 个 讲 究
捎 带 说 明
⒋近景远景的层次 ——景致美
⒌每个角落
——图画美
——图案美次
⒍门和窗
⒎极少用彩绘
——色彩美
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 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 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 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 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 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 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课后小结
3、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 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 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举例子 )
B、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 作比较 ) 使用彩绘。 ( C、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 一张弓。 ( 打比方 )
D、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 中部略窄,宽9米。( ) 列数字 E、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 画的一景。 引资料 ( )
2、作为苏州人的叶圣陶认 为苏州园林有一种怎样的 美?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图画美
为体现共同点设计者是从哪几 方面设计的?
亭台轩榭的布局
角落的修饰
假山池沼的配合
图画美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色调的处理 门窗的图案
自读课文3-9段,划出能具体表现图 画美的句子,再读一读.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是典范和样本的意思。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 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 “技术”有什么区别?)
明确:“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的活 动,其成果给人以审美愉悦,并无法 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 的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 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解释下列词语 因地制宜: 课文指根据具体地形,设计各
不相同的园林。因,依照、根 据。宜,适当、适宜。
重峦叠嶂: 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雷同: 不该相同而相同。
阅历: 由亲自体验、经历而得来的知识。 别具匠心: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 是否适当。
整体感知
1 、读了课文后,苏州园林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请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苏州园林 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 似的。
池沼或河道的 边沿很少砌齐整 的石岸,总是高 低屈曲任其自然。
假山的堆 叠,是一项 艺术而不仅 是技术。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 绿树相间,花 时不同的多种 花树相间。
讲 墙壁上有砖 究 砌的各式镂 近 空图案,廊 景 子大多是两 和 远 边无所依傍的, 实际是隔而不景 隔界而未界,的 因而更增加了层 景致的深度。 次
作者简介
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 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 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 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 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给绿色的字注音: 轩榭 ( xuān xiè) 池沼 ( zhǎo ) n 对称 ( chè ) nɡ 重峦叠嶂 ( zhà ) 丘壑 ( hè ) n n 嶙峋 (lí xú ) 镂空 ( lòu ) 斟酌 ( zhēn zhuó ) n 阑干 ( lá )
磨园 工里 夫的 都门 是和 工窗 艺, 美图 术案 的设 上计 品和 。雕 镂 琢
•
• 苏 州 园 林 每 个 角 落 都 注 意 图 画 美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来鉴赏 下面的图片(任选一张)。 说说:美在……
总说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⒈亭台轩榭的布局——自然之趣 ——自然美 ⒉假山池沼的配合
江 南 园 林 甲 天 下
苏 州 园 林 赛 江 南
作业
以”美”为话题写一段话,
介绍学校或你熟悉的一处 景物。(小作文)
人们
常说 “上有天 堂,下有 苏杭”。 那么苏州 的美在于 什么呢?
根据图片印象,试用一句话说你眼中的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美在,美 就美在……
(要求说出自己的感受)
叶圣陶
苏州园林 简介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因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 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南”之美称。1985年,苏州园林被评 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将近200处,为全 国之冠。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 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被称为 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 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 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