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史 十

合集下载

中国制度史

中国制度史

2016届高三历史拓展资料02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中国制度史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

秦朝是古代有开创性的时代,它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历代沿用,并不断加强完善。

一、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②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③形成完备的分封制与宗法制④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①源于夏②备于周③建立中央、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②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央制度演变特点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①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兼理全国监察事务;地方-监御史 西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13个州监察区东汉:中央—御史台;地方-刺史,逐增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隋:同汉朝唐:中央-御史台;地方-(道台史),10道监察区北宋:中央-御史台;地方-(监司),改唐朝“道”为“路” 明:中央-督察院地方-按察司,掌管地方监察事务清:中央-督察院作用: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

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它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

特点:1、从中央(皇帝、君主)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单线联系、单线领导)的相对独立体系。

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包括中央、地方、甚至是基层)的相对独立与分离,中央、地方的监察机构与政府机构的相对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

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机构的上下一体,监察官员的高效行使权力。

2、为了保证监察机关工作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又一显著特点。

清明 元 宋唐 隋 汉 郡县制 秦 地方 中央特点 朝代 汉承秦制 传承开创 承前启后 进一步加强 有新发展 空前加强 发展顶峰 发展完善 中朝尚书台外朝 郡国--州郡县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 道州县三级 二府三司参事 文臣路州县 一省二院 行省制 皇帝、三公九卿 废省设三司 废中相分六立阁康设南书房 雍设军机处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3、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通常遵循“以法理官”的监察原则,在行使监察权力之时,监察机关与监察官员依法监察,以法律为准绳。

先秦_中国政治制度史

先秦_中国政治制度史

商代礼仪与宗教
商朝礼仪制度分日常礼仪和朝堂礼仪,依照各自的 等级而配有相应的规制、礼器和礼乐,据孔子所说, 周礼是由殷礼损益而成。
商人天神上帝与祖先神鬼崇拜并行。上帝和祖先鬼 神都是人类的主宰,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人的行为 必须合乎它们的意志才行。政务的处理、战争的进 行、刑罚的施用都必须占卜请示。
意识形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各种礼器的制作与赐予。 由于只有夏王室才能够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这 些冶炼和工艺技术,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王室通过定 期的会盟赐予礼器,受赐的诸侯通过参观和受赐礼器而 感受神秘的力量,进而转化为对王朝的敬畏与崇拜。传 说禹做九鼎,作为王权的象征,原因正在于此。
第三节 奴隶制的健全 ——商
员和从事战争机制的建立,军事贵族和宗 教贵族的地位日益突出
第二节 奴隶制时代的开创 ——夏
一、国家形态 二、王权 三、服内与服外 四、阶级与阶层 五、宗教与意识形态
国家形态
夏王朝是中国奴隶主阶级建立和运用国家机器, 确立阶级统治的开端。
夏属于一邦占统治地位的城邦联盟,统治者是 各个方国的共主。
服内与服外
服内是夏后直接控制区,而服外则是 依附于夏的其它方国。服内设官统治, 有六卿、六事、牧正等,由族内贵族 担任。
服外分同族方国与异族方国,所有方 国均需参加宗主国组织的会盟,交纳 象征性贡物,必要时提供军事援助。 某些诸侯还需到宗主国担任官职,而 宗主国则有援助方国以及维护诸侯秩 序的责任。
田任卫尹
尹,保,师(傅) (三史、三公)
(
相内) 服
太寮
卿事寮
}
诸侯
御 史





小 史

大 史
作 册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行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保持将近三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形态,它涉及到生产、经济、以及社会组织的问题,以及社会的整体结构发展。

整个行会制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发展了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行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最早被记录的例子出现在当时的战国时期。

“行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由孔子提出,他将它定义为一种传统、自我调整的社会组织形式。

从此,行会制度开始不断演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汉朝以前的方腊聚落制。

这一阶段,行会以居民之间的方腊聚落为基础而形成,被称为“非正宗”行会,主要涉及人口、财产、土地保护,以及一些社会性质上的统治活动。

第二阶段,汉朝行会制度的建立。

汉朝时期,行会演变为以宗族为基础的行会,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汉朝政府也加强了对行会的监督,并对违法者进行了制裁,以维护它的完整性。

第三阶段,三国到隋朝的行会制的形成。

在这一时期,行会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不仅在政治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经济、文化领域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阶段,唐宋到元朝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行会更加明确和完善,不仅为宗族之类的社会组织,而且还为政治决策、经济管理、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提供了支持。

最后,明清时期的行会制度发展。

明朝通过建立取消宗族行会制度,实现了行会制度的彻底分解;清朝则通过加强行会制度的监督,规范了行会的经营和活动。

从此,行会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行会制度的发展为行会成立者提供了便利,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持久的保障。

这一制度已经被保存了两千多年,今天仍然在中国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进,从君主制到共和制,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一部分,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可以追溯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王朝。

在这一制度下,中国的政权由一个皇帝和一系列贵族统治。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通过封建制度将土地分配给贵族,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其优势,比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社会稳定。

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缺点,如皇帝权力过于集中,贵族享有特权,民众的权益受到压制。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民生的不满。

第二部分,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封建制度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政治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朝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一种新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共和制。

它的特点是国家主权属于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然而,在中华民国建立后不久,国内就陷入了动荡和分裂,政权频繁更迭,导致政治不稳定。

第三部分,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由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各个地方的代表组成。

代表们通过选举产生,负责制定法律和大政方针。

此外,中国还采用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通过党的领导来保证政府的稳定和效率。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封建制度和民国时期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然而,人权和民主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也是中国政治制度亟待解决的难题。

总结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封建王朝到共和制,再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1 、总理衙门的设立及其性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在晚清的外交事务以及推动现代化事务上发挥了作用,是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

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1901年据《辛丑条约》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其设立是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2 、清末官制改革的内容与影响1901 年春,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机构。

7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903年设练兵处,主持编练新军事宜。

至1905年,先后设立了财政处、商部、巡警部、学部,裁撤了詹事府、通政使司、东河总督与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当年改革中央官制,次年改革地方官制。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预备立宪”期限为9年。

次年10月各省咨议局成立,1910年10月中央成立资政院,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颁布宪法《十九信条》令袁世凯重组内阁。

3 .《钦定宪法大纲》与宪法《十九信条》的颁布及其意义《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1908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23条中,其中维护君上大权的就有14条,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从清政府统治等义务,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

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的封建性。

《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君上大权,意味皇权由法定,再把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为附则,表现了清朝统治者重军权、轻民权的一贯性,但它在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这对于开启民智,培养近化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宣统三年九月八日(1911.10.29),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等联名“兵谏”,提出政纲12条,要求立即改革政体。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1制度,政治制度,隐性规则概念分析制度时为了规定人与人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政治制度指人类组织发展到国家阶段后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政治游戏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隐性规则指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交往中无意形成的不易成文形式表现各种规则约束俗称非正式约束或者潜规则2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官政治文化官僚体系(选拔平衡)重文轻武3制度史研究范围政治组织框架,政治文化变迁;政治运作规则机制变迁;社会权利结构变迁4论述中国国家起源政治上上:随着部落的发展使得氏族成员内部发生了分化,某些强武和掌握巫术的氏族或者氏族首领逐渐占据了聚落权利中经济上:随着生产发展,使得这部分人拥有更多剩余财产,贫富分化军事上:随着社会制度的进化氏族制度逐渐瓦解,被宗族制取代军事与宗教贵族开始形成富裕和握有权利的家族将权利世袭化,依权势的大小形成权利金字塔的雏形,频发的自卫和扩张战争需要拉动了动员和从事战争的机制建立5国家起源学说有哪些,试谈谈自己看法契约说冲突说贸易说水利灌溉说战争说圣人造福说;六说各有道理,历史是复杂的,国家产生原因也是复杂的导致国家起源的因素也就不同6夏朝的行政体系具体构建如何服内(夏后直接控制区):分为内廷和外廷,内廷设疱子,御龙氏,臣外庭设六卿六事牧正;服外:同族方国和异族方国7夏制历史地位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保障生产力发展的继续发展;创立王位世袭制保证最高统治的连续性稳定性为后世提供参照标准;逐步确立分封制影响巨大8结合商周实际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夏商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相辅相成,由于实行分封制需要而实行了宗法制,前者是后者的具体体现,分封以宗法为基础,是其内核和纽带。

商代王配偶分正庶,嫡长继承,嫡庶之争导致大族小族分野形成王族树根状宗法结构,把同姓诸侯分在京周围,其余为异姓诸侯设方伯。

周代更严格,采取一嫡数庶,庶妻数量等级根据贵族等级而定,继承以长为贵原则,从天子到士大夫形成树根状结构宗庙祭祀与宗法相对应嫡长所在,就是宗庙所在按宗法网络形成政治与血缘相互扭结的分层治理结构9从夏到周君权与神权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是什么?夏王神权高于王权,形成宗教贵族掌握占卜,商代王君权与王权平行,设置巫参与决策但是史分割了巫的职能比前代巫地位下降但仍世袭,周代王权进一步加强,神权的巫地位下降,原因是教育的在贵族中的普及生产力进步10简述西周的分封制所有土地名义上归属王室,并根据亲缘政治关系分封给诸侯,一经分封就是固定的。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王朝的建立时期。

以下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历史的主要阶段:
1. 夏、商、周时期:在夏、商、周三代,司法权通常由君主行使,君主往往自任为“天子”,被认为是天命所在的最高法则。

司法制度注重君主的仁德和公正,下设刑徒、御史等职位来执行刑罚和监督司法。

2. 秦汉时期:秦朝的法律制度以法家思想为基础,推行法家法律体系,包括普遍使用法典,定罪刑罚公示等。

汉朝时期,司法制度采用刑律并重的惩罚原则,强调法律的公正和保护人民权益。

推行了县、邑、乡、里四级法院的地方司法组织。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逐渐向地方权力下放,强调官员的公正和责任,地方官僚开始主持审判。

隋朝时期,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

4.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的司法制度相对健全,成为中国司法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设立了大理寺、刑部、吏部等中央司法机构,各级官员严格按照法律进行司法活动。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法律家和法律著作,如唐代的《隋书》、《刑统》等。

5. 元明清时期:元朝时期,设立了御史台等监察和司法机构,实行行使严格的法制统治。

明朝时期,明太祖颁布了《大明律》,加强了官员的选举和监察制度,并设立了各级法院来处理诉讼案件。

清朝时期,采用了满洲族的“八旗法”,修订了明代的法律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存在着变化和发展,也受
到各个王朝和政权的影响。

司法官员的选拔、职权和判决程序等方面有所变化,但基本的原则仍然是依法审判,保护人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秩序。

中国古代史政治制度整理

中国古代史政治制度整理

中国古代史政治制度整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社会的最早时期,政治制度比较简单和原始,基本上是以家庭和部落为单位。

没有统一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主要靠社会规范和习惯来维持。

2. 奴隶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开始于商代,政治制度出现了大的变革。

奴隶制逐渐形成,先商后周逐渐统一中国,历史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商朝政治制度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部族联盟制”和“王室中心制”。

在“部族联盟制”时期,商朝是一个由多个部族和家族联盟组成的国家,各部族、家族各自为政,商王则担任一种协调者的角色。

在“王室中心制”时期,商王逐渐成为国家的主宰,设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周朝建立之后,逐渐形成了已知历史上的最早的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对分封制、官制、土地所有权、祭祀制度等进行规范,并逐渐确立了天子为中心的政治制度。

天子设置中央官制,与地方派生出的诸侯国构成中央与地方政治结构的最初奠基。

由于周朝时奴隶所有制未被完全取代,也出现过以奴隶主为统治者的奴隶制国家,如楚国。

3. 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即西周和东周时期。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制、官制、地方制度、祭祀制度、财政制度和法律制度。

东周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战国时期,大量诸侯国相互争夺,并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创新。

4. 帝制时代战国结束之后,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

秦始皇推崇法治,规定行政区划及法律条文,制定了全国一律的法律;而汉初则在秦制的基础上加强官僚管理制度,设立了律令制度和阶级制度,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地方官制的变革,也为政治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最发达、最完备的时代之一。

唐代建立了中央与地方相互支持的制度,方便政府对全国的管理和控制及资金、物资的供给和征调。

隋朝和唐朝尽令举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国际交往,制度逐渐完整,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

世界政治制度史

世界政治制度史

世界政治制度史1、城邦制度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先决条件。

正确2、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

正确3、盎格鲁-撒克逊人时代的政治制度是专制君主制。

错误4、法国封建三级会议与英国封建议会在内容和性质上相同。

错误5、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封建专制君主制发展到顶峰。

正确6、雅典城邦民主制是古希腊政治制度的一个典型代表。

正确7、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形成经历了三次社会政治改革运动。

错误8、罗马法是奴隶社会最发达和最完善的法律体系正确(7)美国总统选举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制。

错误(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是议会内阁制。

正确(10)德意志帝国的政体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帝国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正确(11)德国法西斯极权体制的理论基础是"领袖原则”。

正确(2)英国国会由上院、下院构成。

错误(1)现代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正确(3)英国文官制度的显著特点是按品位分类。

正确(4)美国总统内阁制与英国责任内阁制完全一样。

错误(5)美国国会与英国议会一样有倒阁权。

错误(6)英国和美国都有稳定的资产阶级两党制。

正确(8)法国近代政体的特点是君主立宪制与共和制交替更换。

正确(1)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1924年苏联宪法。

错误(2)苏联的行政区划分为5级。

正确(3)苏联的行政机构是苏维埃最高主席团。

错误(4)1990年苏联修改宪法后,苏联共产党放弃一党制,允许实行多党制。

正确(5)按《邦联条例》建立的美国是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

错误(6)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是美国的一种政治现象,它只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所以没有合理性。

错误(8)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是《基本法》。

正确(9)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的前身是原东德的德国统一社会党。

正确(10)德国"总理民主”制是指建立一套以总理为权力核心的议会内阁制政府体制。

正确(11)战后《日本国宪法》宣布"放弃战争”,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正确(7)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半总统制半议会制。

我国国家制度发展的历史回顾

我国国家制度发展的历史回顾

我国国家制度发展的历史回顾2023年是中国国家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回顾过去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国家制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从最初的贵族统治到现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路走来,写下了中华民族的一篇辉煌篇章。

中国的国家制度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就存在一些原始部落和酋长制的政治形式。

但是,直到夏朝的建立,中国才开始有了形式上的统一。

自此之后,封建王朝的统治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政治形态,从商周至明清,中国一直是以封建王朝为基础的,这个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也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封建君主制度。

这个制度的缺陷在于,虽然制度表面上非常完善,但是内部却存在非常大的腐败现象,因为权力过于集中,皇帝的个人权力就成为了这个制度的致命缺陷。

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政治制度的不稳定和内部腐败,加之外来侵略,中国的国家制度开始逐渐走向瓦解。

这个时期,有很多思想家觉得迫切地需要对国家制度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改革的成果并不显著。

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终于摆脱了清朝的统治,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国家制度正式进入新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革命先驱们,积极倡导着民主和自由的理念,走向了胜利的道路。

在此基础上,中国正式进入了中华民国时代,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变得更为民主,也开始了一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改革。

虽然民国时期的改革成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它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后,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开始采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加以改进和完善,这个制度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6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家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政治体制的改革也是核心的一部分。

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家制度不断试图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改革,包括增加现代化宪法、合理设置权力机构、改革选举方式等各个方面。

这个制度的改革,使中国政治制度更加民主、法治、科学、规范、透明和高效,也增强了中国的社会稳定性和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性。

政治制度史

政治制度史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代表工农革命人民的工农民主政权――人民民主政权..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组成了领导全国苏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朱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建立全国性政权的一种尝试;为后来人民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2、领主封建制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种发展形式..周人灭商以后;建立了领主封建制..领主制是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人身而占有劳动者的成果;农奴在社会生产以及阶级关系中的地位;高于奴隶;低于地主制下的农民..3、政事堂唐初三省议事的地方..唐初;为了协调三省的关系;三省长官或宰相在门下省议政;议政之所谓之政事堂;后迁至中书省..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开元间;改为中书门下;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标志三省制解体..宋代亦有政事堂;为宰相执政议政之所..4、宗法制度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它产生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内容包含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续、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承继规则以及祭祀制度等..宗法制度维护了贵族的权力与利益..5、军机处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是维护绝对君主制的工具..6、行省制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的行省是仿照金朝的模式而建的;到元仁宗时;共设立了11个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明清时期;继续实行省制..行省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7、世官制度夏商周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基本含义是"官爵世及”..国家的官爵由贵族充任;并在这些家族内部世代相袭..这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利的国家制度的体现..8、总理衙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的专门办理洋务、涉外事务的机构..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任务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海防、军务、关税及其他与"洋”有关的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9、皇族内阁清末成立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关..1911年;清政府为应付"立宪”运动;正式成立了责任内阁;作为国家最高政府机关..但是; 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占9名;汉族4人;其中皇族7人;因此被讥讽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显示了清政府借"立宪”集权于皇室的目的..10、城市军事管制军管会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简述题1、古代国体经历了哪些演化阶段夏商:奴隶制国家阶段;西周东周:封建领主制阶段;秦汉――明清:地主封建制阶段:其中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其发展阶段;隋唐宋元是成熟阶段;明清是最后阶段..2、先秦贵族君主制的特点有哪些第一个特征;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君主制度诞生以来;自夏代就形成了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且在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及越来越神秘的外衣..这与古代西欧有些国家君主由诸侯选举产生确实大不相同..第二个特征;君权受到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这种限制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君权受到来自贵族长老的制约..第二个层面;是分封制对君权的分割..3、隋唐时期国家组织模式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影响1国家中枢机构分权制衡的原则、观念;对以后各代产生很大影响;分权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皇权..2国家组织机构多被后代继承..三省制在宋代有一段时间仍然实行;中书门下、枢密院枢密使被五代宋代继承;自隋开始的政事堂宰相议政制度延及宋代;六部是以后各朝国家主要行政职能部门..4、中国古代郡县制与采邑制有何区别1郡守县令或大夫、长由诸侯国君直接任免..2郡县长官不享有世袭的封邑;按职务领取俸禄;为中央尽守土之责..3郡县长官虽有独立处理军、政、财事务的大权;但要接受中央统一指挥;接受中央的监督、考核..5、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唐朝历史可以安史之乱为界;此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重外轻;之后演变为内轻外重..唐前期在行政和军事方面都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地方州县政府长官及其僚属;都由中央直接任免..军事方面通过府兵制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四方..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以使中央的各项政策能顺利地贯彻到地方..这使得唐朝前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表现为内重外轻的情况..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节度使又兼观察使;使藩镇成为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些节度使;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相互勾结;各自割据一方..他们既有兵权;又掌握其割据地区内的政权;在割据地区内;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节度使死后;子孙世袭;兵将拥立;唐中央政府不得不予以承认..这些说明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轻外重..6、明清时期绝对君主制的特点是什么明清时期;中国专制君主制度发展到第三个时期;即绝对君主制时期..绝对君主制的基本特点是1君主最大限度的总揽了权力;不受任何制约..绝对君主制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不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成为国家行政首脑;直接处理行政事务..2丞相制废除后出现的内阁、军机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但从制度上看;其本身没有决策权;与汉唐宰相对一定范围内的政务拥有决策权不一样..3绝对君主制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但也极大地暴露了君主制的弊端:自我调节的功能严重削弱..7、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什么隋朝创立、唐朝确立的科举制;在清末以前;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1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科举制的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清时期考试答卷的形式规定必须用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试形式与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的个性;销蚀了人的创造力..它也浪费了大量人才;消磨了众多人的时光;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8、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机关有何调整1建立集中党、政、军权的国防最高委员会..2国民政府主席职权的变化及各部、院的调整..3设立国民参政会..9、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为什么不能遏止腐败1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在监察制度上做了一些些改革;形式上完善了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但实际上形同虚设;监察组织却未能承担起监察的责任;惩治贪污和腐败..2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不能遏止腐败;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的腐败;因为制度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一个腐败的群体与政府难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纠正;监察制度并不能解决国民政府的腐败问题;问题的解决;与国体和政体的解决一样;最终只能由中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来实现..10、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变化;逐步完成了由抗日民主政府向人民民主政府的转变..1 专政对象和政府任务的变化..2 参加政府的成分发生变化..3 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转化..4针对管辖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1、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或为相;或相、将并立;协助国君治国..3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体是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4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组织突出变化是三省制的初步形成;三省诸部制逐渐取代三公九卿制..5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是"三省六部制”..6宋元国家组织的核心由"二府制”变成一省制..7明代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内阁――六部制度与宦官制度..清朝国家组织的中枢是军机处、内阁..2、明清地方政府与元朝地方政府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1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多级制;但各行省之下层级并不完全不统一..行省具有很大的权力;行省的权力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2明代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一、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层级规范统一..省下有道;为监察区..二、省一级权力分散;由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司法、军事行政..明中叶以后;地方设巡抚、总督;巡抚、总督的性质、职责当时还不确定;主要是监察地方官吏;但必要时也可以集中一省或数省的权力以处理地方事务;显示分散的权力又开始集中..但省级又形成三司、总督、巡抚的分权与牵制;并受到中央的严格监督..三、地方自主权比元代减小..3清朝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一、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府州、厅、县四级制..二、省一级实行总督、巡抚二元化的领导体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成为督抚下属..三、省级督抚的权力集中;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督、抚互相牵制、监督;又受中央的控制..3、为什么说秦汉时期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一秦朝全面建立起了御史监察制度..中央监察机关称御史府;各郡设置监御史;隶属于御史府;简称郡监..在军队里设有军监..二汉代在秦朝基础上;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1汉代建立了多元化的中央监察机构..分两个系统;三大组织机构:御史府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2监察机构独立性增强 ..西汉后期;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台实际上从行政系统分离出来..司隶校尉名义属司空;行使监察权却是独立的;与司空没有关系3建立完整的地方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形成..郡以下的监察由郡守负责;具体执行监察职能的官员是督邮 ..4制订了监察法规..汉初有"察辞诏凡九条” ;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 ..是汉代监察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5形成监察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制度..4、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从1928年10月到1948年5月;是国民政府所谓"训政”时期;在"训政”时期军机处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在清朝政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是绝对君主制的工具..;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五院的构成……起初;五院之上设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五院制渊源于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学说..从政治体制上讲;五院制有其一定合理性..但实际上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工具..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转入战时体制..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形成了军事独裁体制.."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名存实亡..从1948年5月到1949年;是国民政府所谓的"宪政”时期..五院之上设立总统和副总统..总统权力广大;可提名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各院院长人选;对行政院重要政策进行"核可”;实际上不受宪法的约束..故政体的实质依旧是个人独裁与专制..5、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抗日民主政权;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因而它除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一;"三三制”原则.."三三制”主要是指:在抗日根据地的民意机关和政府机关的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政权建设上的一个创造;这样配备政权机关人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坚持抗日战争;促进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第二;抗日民主政权是"地方性的联合政府”..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性;是指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之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处于平行地位;而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之上没有再高一级的革命政权机关..这时;国民党所掌握的中华民国政权;还是对外代表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而抗日民主政权;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在中华民国领土内的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地方政权..抗日民主政权是联合政府;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选举的共产党人和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由于各革命阶级、阶层、党派;参加到抗日战争的行列;因而在政权中亦有相应的地位;共产党必须与他们合作..这种合作是以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为前提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抗日民主政权方针路线的正确实施;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这个联合政府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形式..。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史

第五章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第一节近代教育的起步与新式学堂的出现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

中国的教育也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中国教育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1840年前后,中国教育的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三种新教育,中国近代教育的起步是在这几种教育的相互影响下开始的。

一是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老的封建帝国,教育仍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各种矛盾加深。

主要表现在:1、科举制度腐败。

清末科举流弊百出。

“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于是便硬编出很多偏题、怪题,甚至把经书上毫无相关的词拼在一起命题作文,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

士子即使是刻苦读经,考上了进士,亦多无真才实学;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

清末在教育制度上,中央设国子监,国家设立了官学,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还有义学、社学、私塾。

但这些学校,大多徒具其名。

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形式的私塾,虽是士子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地方,但教育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士子苦读多年,同样无真才实学;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

在学术上,极力推崇义理学,考据学、辞章学,把这些定为学术正统,其他黜为异端。

清末的教育制度、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都表现了非常空疏腐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碍,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二是外国人开始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

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国大陆,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

西方政治制度史

西方政治制度史

爱琴文明(Aegean Civilization)地中海东部南欧和小亚间青铜文明的总称。

因围绕爱琴海区域而得名。

约开始于公元前第3千纪中叶,持续至前第2千纪末,在希腊文明之前,是最早的欧洲文明。

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

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

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一、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1、早期的希腊社会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文明始于爱琴文明,它又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荷马时代以相传盲诗人荷马的《荷马史诗》为代表,大约在BC11-BC9世纪。

3、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二、希腊奴隶制民主政体的逐步形成1、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产生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公共权力机关和公共职务。

2、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斯巴达社会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奴隶国有制。

国王、长老会议(后为元老院)、民众大会三者为国家机构。

斯巴达人全民皆兵。

3、奴隶制民主政治:雅典(1)雅典国家的初步形成;相传公元前8世纪提修斯改革(2)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3)克里斯提尼改革(4)伯利克里改革积极影响:主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无论贫富均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因此,公民的政治使命感很强,愿意为自己的城邦贡献个人才智和力量。

雅典公民在城邦中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能当家作主。

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存在着明显缺陷。

因为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

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

第二章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罗马国家的王政时代二、罗马共和时代1、平民与贵族的早期斗争及12铜表法BC494年、BC471年、BC449年的三次平民斗争。

2、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继续及政治制度的发展共和国早期主要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以后是自由人与非自由人之间的矛盾。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填空A1.皇帝制度创建于公元前221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中枢。

2.(察举制)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3.(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人才选体制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B1.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2.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海军的诞生的是近代化海军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C1.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郡县制)的出现。

G1.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6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H1.汉代仍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23岁以上56岁以下皆需服兵役2年。

同时,也实行募兵。

2.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廷尉、尚书台、御史台三足鼎立的中央司法机构布局。

3.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J1.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2.将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是元朝,省以下有路、府、州、县。

3.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台。

K1.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遵循“(三三制)”的原则。

M1.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是其首席衙门,其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2.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3.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它和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4.明朝评论官员任期内的工作态度叫考满,针对需要处理的官员的审查叫考察。

5.明朝是中国宦官政治最严重的时期,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的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6.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大理寺),它和(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7.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都察院),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

从原始社会到秦统一,再由汉代的官僚制度到唐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1.原始社会与部落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生活在部落社会中,部落长老担任着部落的首领,负责协调内部事务和处理外部关系。

这种部落制度是最早的政治组织形式,基于血缘和族群的关系。

2.封建制度的兴起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加深,封建制度逐渐取代了部落制度。

封建制度以封建君主拥有天命来统治全国,君主授予诸侯土地和封号,而诸侯则向君主效忠。

这种等级制度中,封建王朝与诸侯国之间形成了稳定的政治关系。

3.官僚制度的推行汉代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官僚制度在这个时期被推行起来。

官僚制度以中央政府为中心,设置一系列官职来管理国家事务。

官员通过考试选拔,并按照明确的等级制度进行管理。

这种制度在整个古代中国政治史上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4.科举制度的兴起唐代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科举制度在这个时期兴起。

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官员,提倡文治,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优秀人才加入政府。

这种制度为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平等参与政治的机会,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封建王朝的衰落与变革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王朝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并最终被推翻。

新兴的市民阶级崛起,开始追求民主与自由,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实行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千余年的演变,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影响。

这些政治制度的兴衰变革,不仅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现代中国已经不再沿用古代的制度,但是这段历史仍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完整)古代中国制度史

(完整)古代中国制度史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讲义商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内外服制度。

特点是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将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分封制目的: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控制,以巩固统治。

内容: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区域,促进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国家政权机构趋向严密,维持了西周政权的长期稳定。

弊端: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2、宗法制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特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是“家”与“国”的统一。

影响:对当时而言,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与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后世而言,形成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有益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也对中国现在的民间继承方式有较大影响,但也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森严,家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重男轻女,任人唯亲,妨碍了近现代民主、法制的发展。

3、礼乐制度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礼乐制度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家国一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体现了族权与政权相结合,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的有机统一,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3、带有浓厚的原始部族色彩,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什么是制度史

什么是制度史

什么是制度史什么是制度史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运行的规则和规范。

制度史是研究社会制度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学科领域。

制度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变迁过程,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它关注的是制度背后的规则、制度机构和制度运行的演变。

制度史的研究范畴极为广泛,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古代社会的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包括君主制、贵族统治、农奴制等。

这些制度对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逐渐走向了历史的舞台。

中世纪的制度史主要关注封建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封建制度在中世纪欧洲占据主导地位,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黑死病的蔓延、封建领主的剥削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动荡和崩溃,也孕育了现代国家体系的出现。

现代制度史主要关注的是近代以来社会制度的演变和变革。

近代社会的制度变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的变革,比如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民主制度的兴起等;二是经济制度的变革,包括农业向工业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等。

这些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现代社会的新篇章。

制度史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理解社会变革的规律和原因。

通过研究制度史,可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了解制度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作用。

制度史的研究还可以为我们评估和改革现行社会制度提供参考,为建设更加公平、和谐、繁荣的社会提供思路和借鉴。

总之,制度史是一门研究社会制度演变和发展的学科,关注的是制度变迁的规律和原因。

通过研究制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变革的规律,为建设更加公正、民主、繁荣的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制度史

中国制度史

中国制度史中国制度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经历了不同朝代的更迭和演变。

尽管各个朝代的制度存在差异,但一直都以中央集权的特点为主要特征。

中国的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了最早的政治制度。

夏朝的政治制度以权力的继承为核心,由贵族进行世袭统治,并以君主为核心,进行集权统治。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商朝和西周时期。

商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相对于夏朝有些许变化,出现了诸侯国的形成,君主可以授予贵族以世袭权。

西周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显著的世袭制朝代,国家的地方行政权力逐渐下放到各个封侯国。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典范。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基础,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重新划分行政区域。

然而,秦朝过于严厉的统治和剥削政策导致了民众的反抗,最终秦朝在短短几十年内灭亡。

随后出现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

汉朝的政治制度基于儒家思想,强调礼乐教育和君臣关系的和谐。

汉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但也存在着腐败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公元220年,汉朝灭亡,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混乱不堪,三国鼎立的局面并未出现真正的中央集权。

随后的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割据势力,政权更迭不断。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成为中国制度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

唐朝继续保持了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繁荣了中国的社会文化和贸易。

唐朝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但在后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稳定的中央集权制朝代。

宋朝积极推行科举制度,强调文化教育和礼法道德,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宋朝在面临外族入侵和政治腐败的同时,逐渐丧失了对国家的控制,最终灭亡于1279年。

随后,中国进入了元朝、明朝和清朝时期,这几个朝代都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代表。

而到了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变动和制度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史十(一)名词解释1、察举制: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中制度荐举的一种。

察举,即经过考察后进行荐举,是在先秦乡里荐举选士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

此制盛行于两汉,中衰于南北朝,而在其后历代王朝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春秋时期已经有通过基层逐级察举,由地方官向国君推荐入才的制度。

在战国时期则规定地方官在年终上计的时候,必须向中央推荐一定数额的人才,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授予宫职,后来则演变为察举。

汉代察举的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的科目,由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相等按科目的要求进行考察和荐举;应举者按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或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远相、御史二府(东汉改为尚书)及九卿策试;根据对策的成绩高下,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郎官继续深造;从制度看,国家对察举的管理还是比较重视的,但由于察举的标准过于笼统,也缺乏严密的考试,再加上政治昏暗和公卿守相举荐的多是门生故吏,所以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弄虚作假,造成风气日坏,使虚名伪进之徒经过钻营进入公门。

此制在东汉后期已经败坏不堪。

2、三互法:是我国古代职官任用限制中籍贯和亲属回避限制方面的内容。

"三互法"的基本内容: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目的是防止这些人在家乡徇私舞弊;婚姻之家不相互监临;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如果选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其中一人要申明回避,一般是职级低者回避职级高者,辈分晚者回避年尊者。

自此以后,历代不断完善回避制度,除涉及回避籍贯、亲属之外,还包括师生、同乡等。

3、军机处雍正继位不久,正值西北用兵,为紧急处理军务,雍正初年在皇宫内隆宗门内设立军需房,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军需房后改军机房,再改为军机处。

军机处设首席军机大臣一人,另有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章京等若干人,不设书吏等具体办事人员,以保证办事的机密程度。

它的主要工作是草拟皇帝的谕旨,特点是密、简、速,雍正创建军机处,乃是中国古代官制史的一大发展,论者多给予较高的评价。

军机处不设衙门,不颁发关防,不准以军机处的名义独立发文和直接指挥各级军政部门,军机处只是一个力求准确贯彻皇帝意图的御前机要处,不是有权威的宰相府。

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

4、猛安谋克制是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中"因俗而治"的政治管理机构的一种。

猛安谋克制原来是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

完颜阿骨打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

金代进入中原以后,在地方行政中保留这一制度,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施用范围除女真族之外,还有归附的契丹和部分汉人所在地区。

猛安相当于防御州,谋克相当于县,主管休整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地方行政三位一体的组织。

5、三省六部制隋代在前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这套制度基本上为唐、宋所承袭,一直影响到明清。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省。

中书省掌管草拟诏令文书,设中书令、侍郎、舍人等官。

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封驳",设侍中、黄门侍郎、给事中等官。

尚书省综理全国政务,设尚书令(不常设)、左右仆射、左右亟、左右司郎中等官,下辖六部。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各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吏部掌管官吏的铵选、考课、勋封等事务。

户部掌管户口、田土、财政、赋税等事务。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事务。

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后勤供应、武服铨选等事务。

刑部掌管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事务。

工部掌管水利土木工程及工匠等事务。

每部各辖四司,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管各项具体事务,三省六部是行政事务的核心,6、四格八法这是清代的考课标准。

清代在"三等八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四格八法"。

"四格",即守(操守)、政(政绩)、才(才能)、年(年资),守分廉、平、贪,政分勤、平、怠。

才分长、平、短,年分青、中、老,以守廉政勤才长年青为一等,守平政平才平年中为一等,以守贪政怠才短年老为一等。

"八法",即贪、酷、罢软无力、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涉及违纪违法或不称职,按情节给以惩处和降调处分。

形成了明确的完整的官吏考核制度。

7、十通《十通》包括:(1)通典系列:《通典》《续通典》《清通典》三书并称"三通典"。

(2)通志系列:《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三书并称"三通志"。

(3)通考系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合称"四通考"十部政书的总称,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8、道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道,最早出现在秦汉。

是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一种地方制度。

唐代的道,最初以地方监察区出现,后演化为地方行政区。

唐太宗贞观10年,分天下为10道,派遣黜陟使或观风俗使分巡。

10道是依据山川地理形势划分的,是监察区,还算不上一级行政区。

开元二十一年,唐玄宗李隆基改10道为15道,置采访使、观察使常驻,道开始向行政区转变,最终又回到三级地方行政区划。

明及清初的道是监察分区,道的长官又分两种:守道、巡道。

这种有固定辖区的道,应该算是行政区划。

道在制度上虽没有得到认可,但从州县行文都要送一份给道备查来看,道在行政运作上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已经变为一级行政区。

清代乾隆时期,守道和巡道不但有了固定的辖区,也有了固定的治所,而以"道员"为专称,并明确规定守道主管民政和财政,巡道主管司法和监察,成为省级以下行政单位。

(二)简答题1、简述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及意义这是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中制度荐举的一种。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

220年,三国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开始实行,亦称"九品官人法",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取士制度。

具体的做法是:任用"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来评定人才等级,然后由小中正上报大中正核查,大中正再上报司徒核实,再交吏部尚书选用。

九品中正制使荐举之责不再属于中央和地方长官,改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负责。

选用的标准除因循汉代察举所要求的经学、德行、乡间清议之外,又增加了家世、才实等内容。

除划分九品之外,还有根据士人德才表现所写成的评语,称为"状",选用人才要将"品"和"状"结合起来,这样就比汉代较为严密了,曾经"儒雅并进",收到过一定政治效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中正官全由土族豪门所把持,品评人才也着重于门第,而被选用者也限于士族,推荐人与被推荐者之间又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以门阀士族为统治核心的背景下,很自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的反常格局。

官职成为高门华族的垄断物,在人才选用上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

因此,九品中正制很快便成为维护门阀政治、阻塞寒素人才人仕的壁垒。

再加上"士人皆厚结姻缘" 的社会风气,更促使九品中正制的社会基础日益狭窄,导致政治上的腐败。

由于加强了荐举与被荐举者之间的连坐和考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特别是在一个政权初建之时,团人才不足,官吏缺员,往往使用荐举的方法以应急。

2、简述古代皇位继承人的选定标准条件及保护防范措施条件:第一,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

按照儒家的政治理论,皇权既然是由天授予,当然是终生的、世袭的,皇统是不能随便改变的"万世一系"。

"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这是家天下的根本原则。

这种原则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便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如北魏初期的皇位继承采取八部大人推举制。

满族入关前,汗位由固山王、贝勒等亲贵公推。

第二,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从王朝本身存在和发展上考虑,择立堪任政事和胜任统治的继承人。

有些比较明智的统治者,能着眼于本王朝的根本利益,为维护"祖宗基业",有时能够打破传统的继承顺序,在诸子中选择才能较为出众、堪任政事、胜任统治的皇子为继承人。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间有出现。

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煮,册立太子晃之后,经常带领他参加征战,经过多次考查,才最后确立他的继承地位。

第三,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

在皇帝诸子当中,有的曾经佐助其父夺取天下,或曾经帮助其父平定内乱外患,他们在未被确受为继承人之前,就已经参与或主持军国大事,建立了引人注目的功勋,这样的皇子往往会被"认定"为继承人。

如李隆基在诛除韦后、平定内乱等大事上建立了功勋,掌握军政大权,当时的太子知道无法与之抗衡,被迫让位于李隆基。

第四,"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承人的主要标准。

在几个国家政权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经常以婚姻的形式结成盟好。

继承人固有母家势力为后盾,其他要争夺继承地位但缺乏强大背景的话子,就不得不考虑实力对比悬殊的不利因素,不敢持续对抗。

例如,汉高祖刘邦欲改易太子,改立宠妃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以代替早己确立为太子的刘盈,但受到重臣们的一致反对,在掌握有军政强大实力的功勋集团的支持下,太子刘盈终于保住嗣君的位置措施:第一,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和培养,为太子选定师、傅,设立东宫官属,并给以一定从政实践的机会。

师、博的职责在于辅导教育太子,传授知识和"治道"原则,提高其素质,以期使之成为理想的继承人。

设置东宫宫属的目的,是为了让太子熟悉政情,掌握为君之道。

一旦继位,这套班子往往很快地转为新皇帝的重要辅助亲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