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别挤啦》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别挤啦》第二课时优秀学案(精品)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别挤啦》第二课时优秀学案(精品)

《别挤啦》第二课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理解作者所说的“别挤啦”的含义,培养尊重人、宽容人、平等待人的观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独立识字学词,写摘录笔记。

二、学习过程
1.大声朗读诗歌第二小节,思考:
2.“丑恶”指什么?
(丑恶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猜测、自私、妒嫉、贪占、不道德等不良心理、丑恶心态。


3.我们怎样做才能问心无愧?
(只要善良、严防丑恶、有道德、做好事、对每一天负责……就能问心无愧。


4.面对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你问心无愧吗?
5.作者为什么一再呼吁“不要挤,千万不要挤”?
(作者希望人们摒弃不道德的行为,以形象的语言启发我们不要为了获取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要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和别人平等和谐地相处。


6.第二节诗告诫我们要善待别人,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要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对待别人。

7.作者通过本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启发人们,不要为了获取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要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和别人平等和谐的相处。

8.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
9.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行为,使用手机拍照或录像,分享给全班同学。

1。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别挤了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别挤了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别挤了》优秀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描述车厢里的拥挤现象所表达的情感。

1.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2.2学会通过观察生活,发现并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他人的情感。

3.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2.2学会观察生活,发现并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拥挤的公共场所的感受。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三、品词析句1.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拥挤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四、朗读感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速、语调。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二、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三、观察生活,描绘细节1.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拥挤现象,尝试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1.学生谈谈通过本课学习,自己在观察生活、描绘细节方面的收获。

教学反思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拥挤的公共场所的感受,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注重朗读感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你遇到过拥挤的场景吗?你是如何处理的?(2)引入课文《别挤啦》,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

3. 精讲细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重点解析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们为什么会出现拥挤的情况?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别挤啦》所描绘的拥挤场景,学会了生字词,并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处理拥挤的场景,并将你的想法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教师也应思考如何在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七、课堂评价:1. 对学生的朗读、生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别挤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别挤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别挤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课文《别挤了》中的生字词,如“拥挤”、“熙熙攘攘”等,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讨论。
5.学生在写作方面,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别挤了》中所传达的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情感,并能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和讨论。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写作中。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包括生字词填空、修辞手法运用、课文内容理解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2.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课堂练习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c.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品质?
6.课后实践:请学生观察身边的拥挤现象,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下节课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7.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关于环境保护、公共道德等方面的作品,拓宽视野,提高素养。
作业布置旨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家庭作业和课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助力学生成长。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中生僻字词的意思。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表达的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别挤啦》的内容,理解寓意。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2 生词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中生僻字词的意思。

学生能够在课文中找到生词,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拥挤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查找生词,理解生词意思。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3.4 口语表达学生通过讨论、表达的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通过总结,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学生通过作业,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点评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评语、打分等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故事推荐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寓言故事,供学生阅读。

学生通过阅读拓展材料,进一步理解寓言故事的内涵。

7.2 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互相谦让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别挤啦》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别挤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别挤啦》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别挤啦》。

2. 朗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记忆。

(2)学生进行生字词拼写练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的故事。

(2)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5. 角色扮演(1)教师分组,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型进行表演。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

(2)家长监督学生完成生字词拼写练习。

六、教学拓展1. 课文延伸(1)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对比分析(1)教师出示其他类似题材的文章,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2)学生讨论并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

七、情感教育1.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的主题思想。

(1)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这些主题思想的经历。

八、课堂互动1.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别挤啦》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编)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别挤啦》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编)

《别挤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现实生活说出对“别挤啦”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表达出对人与人之间真、善、美及和谐相处的向往。

教学重点能联系现实生活说出对“别挤啦”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表达出对人与人之间真、善、美及和谐相处的向往。

教学方法探究法、综合型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师: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学生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接这学习这篇课文。

二、新课学习(一)朗读诗歌,把握内容。

(过渡)通过课前预习,你能读得正确、流利就不错了,能读得有感情那就更好了!1.朗读诗歌,或读得正确、流利,或读得有感情。

(1)自由朗读。

(2)抽生分别朗读第一、二节,学生评价。

(3)齐读这一首诗。

2.交流阅读视角,交流个性阅读,把握诗歌内容。

(过渡)丁丁和冬冬在预习这首诗时有了他们各自的不同发现,请看“我的视角”栏目。

(1)冬冬的视角……(生读)(2)丁丁的视角……(生读)(3)抽生交流自己的阅读视角、评价。

(二)精读理解,感悟表达。

1.初步理解“挤”的含义。

(过渡)“不要挤,不要挤!千万不要挤!”狄更斯在诗中所说的“挤”指的是什么?(1)抽生交流。

(“挤”指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不道德的行为。

)(2)狄更斯写的这首诗都来自生活,丁丁说“诗中的每一句话都能使我们联想到生活中一些现象。

”我们分男女生分句来朗读诗,边读边想:你从哪句诗中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道德或不道德的例子?①分组分句读。

②同桌交流。

③抽生交流:A读诗句。

B举例子。

C带着感受读诗句。

2.领悟作者意图,表达自身情感。

(1)出示“阅读理解建议1”:请用心朗读第一节的每一句诗,用“只有……才……”说出狄更斯想表达的意思。

①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别挤了2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别挤了2

别挤了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朗诵时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拍等体味作品。

2.能联系现实生活明白得诗歌中的道理。

3.使学生受到感染,心灵取得净化。

重难点:体会诗中所蕴涵的人一辈子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挤”,谈自己在生活入耳过、看过或亲自经历过的“挤”的现象,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1.你对狄更斯了解多少?2.狄更斯是一个如何的人?依照课前资料介绍狄更斯:(1812—1870)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以后对文学界产生庞大阻碍的小说家,代表作者《匹克威克别传》《双城记》等。

狄更斯生活的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展迅速。

经济繁荣的同时,现实的阶级矛盾也慢慢加深,剥削阶级疯狂追求利润,想发横财,工人们失业无家可归,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动身,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的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利,劝诫统治者要讲道理,有良心。

3.自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严峻.(jùn)问心无愧.(kuì)4.指名分节读这道诗世界那么大,什么缘故作者一再呼吁“别挤啦”?(不回答)三、精读课文,体味诗意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联系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2.重点指导:a.你能够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世最好的一切。

只是你得保证,保证你自己不使他人受到压抑。

师:在生活中有无人在尽情追求人世最好的一切时却使他人受到压抑的呢?这句诗事实上是告知咱们什么?(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时,不要侵犯他人的权利,要容纳他人,不要使他人情感受到压抑。

)齐读第一句“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

”师:世界能容纳我和你的什么?(思想、行为和心灵上的“挤”)“你”指的是谁?“挤”又指的什么?b.“给道德以应有的地位,给每一件好事以适当的鼓舞;让每一天成为一项严峻的记录。

”师:你们平常如此做过了吗?结合你们自己的经从来讲说你对这几句诗的明白得。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别挤了》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别挤了》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社会道德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为什么小男孩会让座?”“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社会道德观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别挤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别挤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男孩在公共汽车上的经历,揭示了社会生活中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道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和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文中的人性光辉。
5.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境教学为主线,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这些亮点体现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也彰显了教学案例的人性化和实效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课文《别挤了》的基本情节,理解文章结构,把握人物形象。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4.学习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公共汽车上的拥挤场景,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3《别挤啦》北师大版(第2课时)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3《别挤啦》北师大版(第2课时)
5.实践活动与课后作业的巧妙设计
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家长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教育,实现家校共育,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自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价值观。
3.教师强调:语文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提高道德素养,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作业小结
1.课后作业:仿写课文中的一个场景,运用所学的句子、段落,表达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主题。
2.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拥挤场合,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关爱他人的情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3.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心得,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道德行为,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3.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4.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本案例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现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学中,我们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如:“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应对拥挤的场合的?”“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别挤啦》精品学案第二课时(精编)

最新审定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别挤啦》精品学案第二课时(精编)

《别挤啦》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能联系现实生活说出对“别挤啦”的理解。

2.难点:能表达出对人与人之间真、善、美及和谐相处的向往。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诗中所说的“挤”指的是什么?
2.从哪句诗中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道德或不道德的例子?
四、参考资料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种种弊病的暴露,由于人们的浪漫热情和“理想王国”的幻想破灭了,于是形成了一种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现实主义文学就是这种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心理在文学上的反映。

在思想方面,辩证法、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自然科学的新成就,都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文学优良传统,而十八世纪的启蒙文学又为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勃兴做了直接准备。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
特征是:①反映生活的真实性;②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③人道主义思想;④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别挤啦》北师大版(第2课时)

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别挤啦》北师大版(第2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3.课堂互动:提问、分享、点评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主动性;
4.写作实践:设计富有创意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2.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探究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理论依据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主题,关注社会现象;
(2)分析文章结构,掌握论证方法;
(3)学习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深入理解文章主题,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公共道德意识;
2.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
3.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深入分析学生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3.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与同事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7.3《别挤啦》|北师大版第2课时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7.3《别挤啦》|北师大版第2课时

《别挤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临泽县平川镇中心小学单雯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并模仿写一节。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理解诗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感受“真善美”的重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塑造良好的人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理解“挤”的含义和“别挤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味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

教学准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畅言教学通电子课文、高拍仪、ppt、视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挤”)这个字读什么?去请大家急速的读三遍。

在我们的生活中,“挤”是时刻存在着的,那么有谁能说一说,你都见到哪些“挤”的现象呢?“挤”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这样一种环境、状况下人们需要什么?2.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大声呼吁什么?(别挤啦)二、交流资料,感知课文1.狄更斯大家可能不是太了解,现在请看资料。

出示小资料(老师读)2.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视频边读边欣赏一下这首诗歌,(出示朗读)三、深入探究,理解课文(一)谁再来读一下这首诗?(出示全文)1.两个学生一人一小节。

2.请全班同学一起读一下。

3.现在我们来深入学习这篇你文章,下面请声音比较甜美的女生齐读第一小节。

(你,不要挤,做什么都不要挤,因为世界很大,能容纳一切。

)这里的你,我分别指的是什么?4.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

5.作者说“世界那么大”,(你认为这个世界大不大?)这个“世界”指的是什么?(人的内心世界)那你觉得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6. “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

”出示课件——“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这里没有(国界、种族、肤色、阶层……) 之分,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说话、高歌、玩耍……) 。

7.同学们你想过自己要尽情追求什么美好的东西吗?(1)完成填空:我在尽情的追求,追求那——自由的天地里,我们都在尽情地追求,享受这份尽情的快乐,然而别人的追求伤害了你,你还快乐吗?那如果你在追求是你妨碍了别人,别人会快乐吗?所以作者告诉我们?(保证你。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别挤啦》2教学设计教案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别挤啦》2教学设计教案

《别挤啦》《别挤啦》创作的年代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的时期。

经济繁荣的同时,现实的阶级矛盾也逐渐加深,统治阶级疯狂追求利润,想发横财,工人们失业无家可归。

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利,劝诫统治者要讲道德、有良知。

学习本文要结合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明确其写作用意。

【知识与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性学习;2、掌握生字、生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现实生活,正确理解诗歌中的道理,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启示和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味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2、学会用宽容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

【教学重点】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难点】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联系现实生活,正确理解诗歌中的道理。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挤”是时刻存在着的,那么有谁能说一说,你都见到哪些“挤”的现象呢?(生自由回答,各抒己见),听了这么多同学的诉说,你觉得“挤”好不好?(不好)那它是道德的行为吗?(不是)那谁来总结一下“挤”是怎样一个行为呢?(不好,不道德的行为)当你在你的身边看到“挤”的现象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要挤,别挤啦)好,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别挤啦》。

二、作者介绍:狄更斯(1812—1870年),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家。

代表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雾都孤儿》等。

三、初读诗歌:1、我会读:容纳敞开压抑丑恶道德恰当鼓励严峻尽情善良潜入权利问心无愧2、解词: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

追求: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鼓励:激发;勉励。

严峻:严厉,严肃。

3、形似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挤啦》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理解作者所说的“别挤啦”的含义,培养尊重人、宽容人、平等待人的
观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独立识字学词,写摘录笔记。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所说的“别挤啦”的含义,培养尊重人、宽容人、平等待人的观念。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景感悟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
课件小黑板作业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课
1.有这样一位作家,他渴望生存空间的宽松、和谐,渴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宽容和理解,所以他呼吁别挤啦,这位作家是谁呢?对,是狄更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别挤啦》,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吧!
2.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看视频,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2、新授
(一)复习上课所学内容。

1.背诵第一小节。

2.认读生字词。

3.小组内听写生字词,相互纠错。

(二)大声朗读诗歌第二小节,思考:
1.“丑恶”指什么?
(丑恶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猜测、自私、妒嫉、贪占、不道德等不良心理、丑恶心态。


2.我们怎样做才能问心无愧?
(只要善良、严防丑恶、有道德、做好事、对每一天负责……就能问心无愧。


3.面对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你问心无愧吗?
(生:若无愧[赞赏] ,若有愧[人无完人,谁能无过,改了就是好样的。

] 4.作者为什么一再呼吁“不要挤,千万不要挤”?
(作者希望人们摒弃不道德的行为,以形象的语言启发我们不要为了获取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要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和别人平等和谐地相处。


5.第二节诗告诫我们要善待别人,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要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对待别人。

(三)拓展思维,总结课文
1.作者通过本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启发人们,不要为了获取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要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和别人平等和谐的相处。

2.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怎么做?(生交流)
3.朗诵诗歌。

让我们用严肃的、有力的朗读诗歌,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受到净化。

朗读时注意突出“应有,严峻,问心无愧,千万”等重点的词,语气加重,速度稍慢。

让人觉得像是劝诫又像忠告。

3、练习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上拼音。

()() ()()
容纳压抑严峻尽情
2.填空。

本文作者,
国19世纪著名作家,一生创造了多部长篇小说,他的作品有、、等。

4、总结
不要挤,千万不要挤!和谐的社会,需要我的奉献,需要你的努力!让我们一起来高声呐喊:“我们不挤”,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吧!
5、作业
在生活中,你还观察到哪些“挤”到别人的不文明现象?请你模仿本诗的写法,仿写一首小诗来提醒那些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

6、板书
别挤啦
狄更斯
世界大不要挤尽追求问心无愧
讲道德不要挤想他人给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