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课
1、内阁的由来
(1)内阁的原意为密室,早期 是国王与顾问和助手开会的地 方。(2)多数党实际控制政权 后逐渐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 政机关。
(3) 1714年即位的乔治一世出生于德国, 不懂英语,对英国的事务也不感兴趣,甚 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 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 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国王也就 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 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有
总统 首相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总统 议会
相同点:
经济基础
国家性质
政党制度 议会制度
行政制度
私有制 资本主义国家 两党制 两院制 内阁制
课堂巩固:
1,独立后,美国邦联制最根本的缺 点在于不能 ( )
C
A、协调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B、控制欧洲列强的经济入侵 C、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D、偿还巨额国家债务11
大法官由 最高法院 (司法) 总统任命
除非犯罪 终身任职
最高司法解释权
辩论赛
辩题:到底谁的“官”大?
总统内阁 行 政
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 则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
参众两院 即国会立法
可宣布法律不符合宪法
最高法院 司 法
美国联邦政府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
参 (议 切院 尼议 )长
( 布总 什 )统 联 (邦 罗首 伯席 茨大 )法 官
“……骚乱,我们商业上的 不景气以及笼罩在全国各地 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 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 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 构的无权。……” ——华盛顿于1787
美国国父——华盛顿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怎样才能解决困境?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共20张ppt)
2020/6/10
13
1、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 通过了被总统否决的法律。
√
2、美国情报局局长当选为美国
国会议员。 ×
3、由于克林顿的生活作风问题,
美国众议院对其提出弹劾,并 由参议院审判。
√
2020/6/10
14
1、奥巴马总统任命希拉里为美 国国务卿,并取得了参议院
的同意。√
2、2003年,奥巴马总统不经国 会同意就下令对某国发动战
2020/6/10
11
2.两党制的作用
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 地方选举。
3.两党制的特点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 体的一大特色。
4.两党制的本质
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具体政策有别,
根本立场一致。
2020/6/10
12
驴子:民主党,1828年正式成立,代表“聪明,勇 敢”
大象:共和党,1854年成立,代表“尊严,力量,智
争。× 3、奥巴马总统对国会颁布的某项法律予以否√决。 4、林肯被刺之后,由副总统接任√。
2020/6/10
15
1、美国最高法官可以对在美 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 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有最
高审判权。√
2、美国总统认为某最高法官 不合格(该法官也没有犯 罪记录),就下令解除该
法官职务。×
2020/6/10
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 1781年生效,实行邦联制。
1776.7.4 大陆会议通过
《独立宣言》 2020/6/10
2
美国建国初面临的问题(邦联制的弊端):
政 治: 邦联政府几乎无权,各州权力很大。
经济:
巨额债务无力偿还(无钱);国内关卡 林立;对外无统一关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8课 百家争鸣
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
垄断教育的局面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阅读课文,总结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理念?
贵族子弟:蒙德子 司马牛 穷苦子弟:子路 颜回 家境富裕:子贡 冉有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教无类 注重道德教育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难—— 易 世
长—— 短
间 的
高—— 矮
事 物
强—— 弱 都
前—— 后
有 其
生—— 死
对 立
面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子“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大道无形,道在口中。
——要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其余垒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是一视同仁的 博爱。这种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源于人性本善的大爱。
墨子像
尊为“科圣”
“非攻”墨子反对战争。他的兼爱理想太高贵,卑微时代根本没有准备好迎接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体现了坚守信念, 矢志不渝的精神。
孟子主张不过分 捕捞鱼鳖、要 按时令进山伐树
苏格拉底等
释迦摩尼
孔子、老子等
犹太先知
北纬30°线
神奇的北纬30度,神奇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至今影响全世界的几位 思想家相继出现在了北纬30度上下, 人们把这一 时期称作“轴心时代”
为 什 么 天 才 总 是 成 群 而 来 ?
第8课
百家争鸣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知识点:一、全面认识和理解美国近代的政治制度1.目的:(1)直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保护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2)根本: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
2.理论来源:启蒙思想,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3.原则:(1)分权制衡原则(最主要)(三权分立的原则,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代议共和制原则。
(3)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都由民选产生。
(4)“联邦与州分权”的原则(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
(5)法治原则。
4.特点: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实行分权制衡。
5.作用:(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确立了联邦制,有利于巩固统一,又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3)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了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对以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它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为美国的强大提供了制度保证。
6.局限:(1)没有及时写入人民的民主权利。
(经过几年斗争后以修正案补充进了宪法)。
(2)允许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不能和白人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
(后发修正案加以修正)。
二、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练习题:1.美国宪法在1787年制定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①允许奴隶制存在②没有表明人民拥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③自由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不能拥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④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有总统任命受制于总统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这种政体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最大不同是( )A.政府对总统负责B.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C.政府和政府首脑都有全体公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D.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3.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B.美国的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C.美国的政府首脑是民选的,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D.美国贯彻“分权制衡”原则,而英国不是4.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成功当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人教新课标)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A
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
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答案:B。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一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课件(共22张PPT)
但是两党历史和具体主张有所不同。
2020/6/10
16
四、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两党对峙的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 2、发展: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后,两党轮流执政
2020/6/10
10
材料一: 华盛顿纪念碑
碑文(中文):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 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见其画像, 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 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2020/6/10
1
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
松散的 邦联制
内忧:社会动荡 各地骚乱 关卡林立 经济困难 方 案
外患:没有制定 统一关税 外贸处于 不利地位
建立统一而强 大的国家: 制定宪法
建立一个强有 力的中央政府: 联邦政府
2020/6/10
2
二、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四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 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787年宪法 的看法。
2020/6/10
9
二、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
探究 2 古代中国法律与罗马法的比较 史料:中国法律是集体本位,西方法律为个人本位。中国法 律日益集团化,“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 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集体主义、义务第一、息讼无 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 向……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个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发展 充分,主张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法律至上,权力服从于法律,公 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和规定在唐代中后期得到遵循,对当时的国家礼仪生活发挥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 3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宋元至明清法律的发展演变 (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 援引唐律。 (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大__明_律____》,在司法实践中又特 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 ,制定了 《___大_清__律__例__》。
表现
唐朝政府颁行的《_大_唐__开__元_礼____》,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 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知识延伸】 《大唐开元礼》是汉魏以来礼仪的规范和总
结,是礼的一般性原则规定,在唐代受到尊崇。尽管《大唐开元
礼》中一些礼仪如“养老礼”在唐代并未推行,但它的基本原则
(4)诸法合体:中国古代法律最早表现为礼刑并用,之后形成 诸法合体的封建法典。从战国李悝著《法经》始,至秦、汉、唐、 宋、明、清诸律,都是以刑法为主,兼有诉讼、民事、行政等方 面的内容。这种诸法合体混合编纂形式,贯穿于封建社会各朝代。
部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一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16张PPT)
▲《孟子圣迹图·扩充仁心》
课程标准: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 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 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 用的统治手段。
概念解析
法治:中国古代法治有着“法自君出”的特点,突出君主的 无上权威,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所以,法家的“法治”是 “君权之上”、“国权至上”的法治。
《唐律疏议》颁布的历史意义
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
➢ 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 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
➢ 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母、父母者,流。 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
➢ 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
➢ 成为以后历代王朝创制自己法律的蓝本。 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1)自成体系:中国古代法律自成体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3)礼法结合:中国古代的法律深受宗法观念影响,礼占有重要地位,
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 (4)法定特权:中国古代的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以各种 特权; (5)诸法合体:中国古代历代的法律都是以刑为主,民刑不分,诸法合体混 合编撰。
法治
①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 《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 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成文法。
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
德法之争
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
高一上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
高一上册历史第8课知识点高一历史课程的第8课,我们将学习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点。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着重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历程、传统价值观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王朝时代。
在这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文化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1.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古代王朝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商王朝和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字、礼仪、音乐、艺术等方面的传统开始形成。
2.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继承了先前的传统,并且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创新。
例如,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衰落(唐宋时期)在唐宋时期,中国古代文化达到了巅峰时期。
诗歌、绘画、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文化逐渐衰落,尤其是在近代历史的动荡和变革之后。
二、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人民长期形成的一套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些价值观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1. 孝道孝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凝聚力。
2. 礼仪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强调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规范和礼节,提倡尊重、谦和、诚信等品质。
3. 仁爱仁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心。
它教导人们要善待他人,推崇道德和善良。
4. 忠诚忠诚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它要求人们对国家、家族和君主保持忠诚和奉献精神。
三、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1. 文化传统的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它对于当前的社会和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8课 课件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 有九名,由总统提 名,参议院批准, 除非犯罪,终身任 职。
总统 (行政权)
三 权 分 立
分权与制衡
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可以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
国会 (立法权)
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国会确认
联邦法院 (司法权)
情境:中新网电 :美国总统布什10日 晚上宣布,美国政府调整对伊拉克新 政策,将向伊拉克增21500名军人。 布什增派驻伊美军的计划,将需向国 会要求增拨军费56亿美元 ……
你 知 道 吗
?
邦联------13个州的松
散联盟。
国家权力
< 各州权利
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的问题
政 治: 邦联政府几乎无权,各州权力很大
且各地经常发生动乱。
经济:
各州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 畅,经济混乱。
军事安全: 无力维持常备军,内忧外患。
无权征兵。
对外 :没有统一的关税,不能保障本国的利益。
提问:根据材料指出孟德斯鸠 在政府权力分配方面主张应遵 循什么原则?
一、美国民主共和制建立的背景 (独立之初美国的形势)
1.前提: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成 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2.必要性:邦联制的弊端,要求美国建 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革政治体制。
3.理论来源: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 立思想,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联邦 政府
各州
中央集权:政 治、经济、军 事、外交大权 地方分权:有 一定的自治权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宪法的主要内容
(1)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 家。 (2)确立三权分立的体制:宪法把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 三部分。
联邦政府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走进教材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从儒学独尊到“三教合一”(1)汉代儒学独尊: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①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在________广为传播,外来宗教________在中国盛行。
②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③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________”和“尊道”,佛教也吸收________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3)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____________”,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________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其中________的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启思助学1.【名师】三教合归儒和三教并行“三教合归儒”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
“三教并行”即主张尊道、礼佛、崇儒。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虽受到冲击,但仍占据统治地位。
2.从佛教“盛行”“灭佛”到复兴儒学(1)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____________。
(2)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南朝________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3)统治者四次灭佛①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四次灭佛。
②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4)韩愈提出复兴儒学①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________也受到挑战,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②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________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共23张PPT)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
• 2020/8/10
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
(1)、积极意义: ①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 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并对以后资本 主义国家制度起示范作用; 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又突出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 一定的民主精神,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③地方自治权与 联邦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有利 资本主义发展;
(2)、局限性: ①当初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对妇女、印第安人、黑 人歧视严重; ②•允20许20/黑8/1人0 奴隶制度存在。
【问题导引】
3.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位同时拥有黑白血统的非裔 总统,据此你如何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是一部 活的宪法”?
答:1787年宪法制定初期允许奴隶制和种 族歧视存在,具有局限性,但是200多年 来,它通过“修正案”方式维持国家稳定 又适应新的需要,一直适用至今,因而是 一部活的宪法。
• 2020/8/10
政府有能力控制
(二)1787年宪法的内容 (1787年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1、联邦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 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地方有一定 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 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2020/8/10
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的局面持续至今。 (二)认识 ①两党控制了 _国__会__ ,左右着 总__统__选__举__和 _地__方__选__举__。 ②两党对垒, _交__替__执__政_,成为美国 共__和__政__体__的一大特色。 ③两党虽然有很多差异,但在本质上都是 资__产__阶__级__政__党__。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边塞诗:王昌龄《出塞》、岑参《逢入京使》
唐
盛唐
山水诗:王维《竹里馆》、孟浩然《春晓》
朝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中唐
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
晚唐
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一)文学 重点探讨 1、不同时期的唐诗风格为何差异如此之大?
《将进酒》节选 李白(736年)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越。……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
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
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
(三)儒学式微 重点探究 1、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 相关史料
(1)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
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
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 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
书法
绘画
雕塑
舞蹈
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艺术;东晋顾恺之提
魏晋 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 出 “ 以 形 写 因佛教广泛传 乐舞受西域和 南北 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 神”,代表作 播而修造的石 周边邻国的影
朝 书体均已完备;代表王羲 《女史箴图》 窟,如山西大 响,风格多样,
之“书圣”
《洛神赋图》 同云冈石窟、 具有壮阔欢腾
农学 北朝贾思勰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地理学 西晋裴秀 建筑 隋李春
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印刷术 隋唐
唐朝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
火药
唐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3.突破难点,注重方法:
a.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文献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法治与教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b.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避免受到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法治与教化在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2.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古代法治与教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3.通过学习古代法治与教化的历史,认识到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积极参与法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4.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责任与义务,自觉遵循法律法规,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的现代公民。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古代法治与教化在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b.不同历史时期的法治与教化制度有哪些特点?
c.你认为古代法治与教化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
2.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1.设计习题: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的习题。
2.学生作答: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与反馈:教师对习题进行解答,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历史故事、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法治与教化在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总统 (行政权)
国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阅读下列材料, 分析各机构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材料3: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时期,在罗 斯福总统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国会于1933年6月16日通过 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工业复兴法”重整企业和 市场秩序,为工业复兴奠定了基础,但1935年5月27日 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工业复兴法”违宪,并宣布予以 废除。 材料4: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最高法院抛出一 个接一个的改革性判决,不少判决现已成为美国司法 史上经典,影响深远。 其时的最高法院带头大哥是阿尔·沃伦大法官。 沃伦系由艾森豪威尔总统推举,但其所作所为却使这 位总统很不满意。艾森豪威尔曾不无感触地说:“在 我任职期间提拔的人当中,他的表现是最差劲的。”
国 王
世 袭
总 统
选 举 任 期 制 有
终 身 制
无
首 相 议会产生 议 会
总 统 总统任命 总 统
1、独立之初,美国邦联制最根本的缺点在于 不能 A、协调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B、控制欧洲列强的经济入侵 C、维护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 D、偿还巨额国家债务 2.约翰是一名来自美国内华达州的参议员,按 美国法律规定,他的任期最多是 A.4年 B.5年 C.6年 D.2年 3.下列对1787年宪法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巩固了国家政权 B.确立了共和体制 C.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D.废除了奴隶制度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 以以2/3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 述条文所体现的是 A、联邦制原则和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D、联邦集权原则和分权原则
1787年宪法起源 于哪位启蒙思想 家的观点
A、孟德斯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 张国焘 刘仁静 广州 长沙 毛泽东 何叔衡 旅日 共产 武汉 董必武 陈潭秋 国际
马林(列席)
中共一大代表
毛泽东
董必武
何叔衡
陈潭秋 邓恩铭
李汉俊
王尽美
李达
包惠僧
刘仁静
张国焘
陈公博
周佛海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且登上历史舞台 ①内部: 组织基础: 早期党组织的成立 思想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 ②外部: 共产国际帮助和指导 2.意义 ①新的领导阶级: 中国共产党 ②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新的革命前途: 社会主义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0万 30万多 50万 3万多 7万多 8万多 约10:1 约 4: 1 约 6: 1
三大主力 胜利会师 过草地 爬雪山 强 渡 大 渡 河 巧渡金沙江 红四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结束长征
遵义会议
红二方面军 穿越四道封锁
四渡赤水
四、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3.红军长征 直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①原因: 根本: 王明“左倾”路线影响 ②时间: 1934.10—1936.10 ③结果: 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革命中心转移: 东南(瑞金)—西北(延安)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 背景: 第一阶段: 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时间 中心 先锋 口号 要求 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①国内: ③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 ②国际: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二阶段: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③导火索: 时间 中心 主力 内容 结果 2.过程:
2.过程: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 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共爬过18条山 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 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 从瑞金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是仅剩6500人,平 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且登上历史舞台 ①内部: 组织基础: 早期党组织的成立 思想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 ②外部: 共产国际帮助和指导
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
单位 上海 李 代 表 单位 代 表 达 李汉俊 济南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包惠僧 周佛海
不同点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纲领不彻底 彻底的革命纲领 发动群众 发动群众不充分 广泛动员群众 广度深度 未解决土地 土地改革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范畴 相同点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①国内: ①性质: 1.背景:②国际: 3.评价:②特点: (各阶层) ③导火索: ③影响: 2.过程: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阶级基础: 共产国际帮助和指导 ①内部:组织基础: ②外部: 思想基础: ①新的领导阶级 2.意义:②新的指导思想 ③新的革命前途
第一阶段: 时间 中心
先锋
5.4—6.3 北京 青年学生 第二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外争主权 废除21条
要求 惩办 卖国贼
结果
内容 学生罢课 6.3日始 上海 工人阶级 商人罢市 曹汝霖 陆宗舆 工人罢工
章宗祥
释放罢官 拒签和约
3.评价 ①性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特点: (各阶层) 青年学生—先锋(前期) 工人阶级—主力军(后期) 先进知识分子—领导作用 ③影响: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标志 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周作人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辜鸿铭:一代狂士怪杰作者:沈嘉蔚 材料 材料 1. 4. 6. 7.1917 北洋政府,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 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推动和一战爆发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爆发了一场 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产生 1. 背景: 1. 画面上有“太阳”标 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 原名: 《宽容》 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 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 1912 — 记的骷髅脑袋象征哪个 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①国内: 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在列强操纵下,尔 1919 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 年,新建厂矿 470 --余家,新增资本达 新文化运动,它促使人 1.3 亿元 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 国家? 现名: ③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吞我并,争斗不已。 相当于辛亥革命前 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 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因 50 年投资总额。 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获 13个博士学 2.它口中衔着“山东”、 《北大钟声》 思想的先导,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道路。 而走俄国的路……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 材料 2.1912 年 --1919 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 5.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 50 万 --60 万人; ②国际: “青岛”代表什么意思? 位, 6 国使节翻译。首次将《论语》 材料 8. 日本前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 1916-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三倍;印花税增加六倍。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919 年工人达 200 万;工人阶级受压迫和剥削最 3. 画面上中国的国民 陈独秀 蔡元培 《中庸》用英、德文译介到西方。 1918 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十 材料 3.1916 年 --1919 年 5 月,北洋政府借外债 100 循思想自由原则 重,罢工斗争频繁发生。 1912--1919 年的 7 年间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③导火索: 正用绳索套着“山 倍于《二十一条》; 沈尹默 马叙伦 钱玄同 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 罢工 130 次,仅 1919 年的前 5 个月就达 19 次。 取兼容并包主义 东”、“青岛”奋力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4.9亿日元,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直系 皖系 2.北伐战争 ①时间: 1926.7-1927.7 ②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③目的: 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 ④成果:
奉系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直隶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 南 广西 广东 安 徽 浙江
北伐 战争 形势 图
江苏
上海
江
西 福建
本课小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个开端: 五四运动 一个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一次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次高潮: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 一条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实现 ①背景: 国民党是较为“民主”的党 必要性: 中共弱小,须建立统一战线 共同的反帝反封要求 可能性: 孙中山要求与中共合作 共产国际的帮助 ②基础: 新三民主义 ③方式: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实现 ①背景: 国民党是较为“民主”的党 必要性: 中共弱小,须建立统一战线 共同的反帝反封要求 可能性: 孙中山要求与中共合作 共产国际的帮助 ②基础: 新三民主义 ③方式: 党内合作
蒋 介 石 四 一 二 政 变
汪 精 卫 七 一 五 政 变
·
·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直系 皖系 奉系 2.北伐战争 四 • 一二政变 ①时间: 1926.7-1927.7 ①标志: 清党反共 七•一五政变 ②对象: 右倾:过低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强调客观条件。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②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表现:机会主义、保守主义、投降主义。 ③目的: 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 客观: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④成果: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中共缺乏经验 主观: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3. 国民大革命失败 左倾:过高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
表现:关门主义、冒进主义、教条主义。
四、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1.发动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四、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武装斗争 (主要形式) ①思想内涵:土地革命 (根本内容) 根据地建设 (战略依托) ②成功实践: a.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b.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 c.粉碎了敌人四次“围剿”; d.建税收、国库 黄侃 胡适 朱希祖 鲁迅 梁濑溟 往外拉,不让日寇吞 1919 年增至 15.8 亿; 1914 年输华货值 1.6 亿日元 券为担保。 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刘师培 辜鸿铭 刘半农 1919 年增至4.47 亿。 李大钊 马幼渔 下肚去,这指什么事
四、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 “左”倾军事表 3. 红军长征 现: 次序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国民党军队 中央军队 比例 直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①原因: 第一次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10万多 4万多 约2.5:1 根本: 王明“左倾”路线影响 第二次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20万 3万多 约 7: 1
吴佩孚
兵力 20万
广州国民政府 兵力20万 兵力约10万
孙传芳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直系 皖系 奉系 2.北伐战争 ①时间: 1926.7-27.7-28.12 ②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③目的: 消灭帝国主义支持北洋军阀 ④成果: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 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