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女性小说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张大民苦中作乐,表现出“忍”和“韧”的人生智慧
(二)刘恒小说的特色 1.对人类生存现实及其困境的深切关注。
2.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探讨人物心理。
3.把温情的悲悯和苦涩的幽默糅为一体。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二、刘震云的小说
(一)创作概况与特色 着眼于被“体制”或日常生活所挤压 的普通人压抑自我、泯灭个性的过程,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二)成名作《烦恼人生》 1.凸现人生: 真实的生活层面:奔忙 内在的人生本质 :无意义;不可变更 ;循环反复
2.透析人生:“网”与“梦”的矛盾
3.认可人生:“忍”与“和”的生存哲学 4.意蕴参悟: (1)赞美普通人身上“达观而质朴”的生活观, “受挫而不馁”的坚 韧性格。 (2)呼唤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3)呼唤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四、方方的小说
(一)创作阶段
1.初期(80年代初): 充满学生时代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
色彩,格调明快清新,如《十八岁进行曲》
2.过渡期(1986年以前):
理想色彩减弱,更加关注现实人生,如 《看不见的地平线》《闲聊宦子塌》 《七户人家的小巷》等。
3.新写实时期(1986年以后):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白嘉轩:代表着乡土文明的“白鹿精魂”的具体承担者:遵循“耕 读传家”的祖训,敬重文化人,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克己自律,治 家治族守正不阿,将村里家家温饱、人人仁义作为人生的目的;但 又是一个封建正统的卫道士。
白孝文:族长接班人—堕落—国民党保安—人民政府县长
白 黑 灵:国民党—共产党 —死于“整肃” 娃:不安的雇农—农运领袖—红军战士—土匪头目—
《简爱》读后感精选15篇_2
《简爱》读后感精选15篇《简爱》读后感1今年暑假,我与朋友闲聊时,她给我推荐了《简·爱》这本书。
看完书后,我被她的独立自主深深地吸引了,随之有了很多感触。
《简·爱》由夏洛蒂·勃朗特所著,被称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作者塑造了一个坚强,朴实,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角色——简·爱。
整本书讲述了女主人公与男主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和女主在面临曲折的生活时主张维护独立人格的高尚品质。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当她受到舅妈的歧视和虐待时,她选择去孤儿院;当她误以为罗切斯特想让她做情妇时,她大声抵抗,选择转身离开;当她听到圣约翰对爱情的看法时,她嘲讽似的说:“我看不起你!”独立自主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独立”是我喜欢这本书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也尝试过独立生活,我也有切身实际的感受。
妈妈每年暑假都会去爸爸身边帮他干活。
但这次因为一些原因,我不能一起过去,一想到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就如一条脱离水面的游鱼,不知如何过活下去。
妈妈经常皱着眉头说:“你说小也不小,说大也挺大的了,该学会独立了。
”每每听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了简·爱,鼓励自己也可以像她一样独立自主。
可是面临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这么多天,我还是心中发怵,对一个人的生活即期待又害怕。
之前我认为“独立”只是一个人在家照顾好自己,后来才发现并不是。
那几天家乡天气阴雨连绵,洗好晒干的衣服散发出一股臭了的死虾味。
这意味着我需要重新手洗,而且晚上还经常出没一种没壳类似于蜗牛的软体动物,俗称鼻涕虫。
我每次看到它都会全身汗毛战栗而起,可还要忍着难受和害怕,将这种软塌塌的虫子处理掉。
过了几天,家中黄豆正好生虫,阳台上面乌黑一片,地上一片黑虫死尸,因为杀虫剂用前没有摇,喷出的水顺着手流到胳膊肘上,一股浓烈刺激的味道充斥了我的鼻腔,熏得我大脑发蒙。
我赶紧走到洗手台边,看着上面由于不常清理留下的黑色污垢,一种无力和疲惫感从心底升起,我顺势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闭上眼睛,不想再动弹。
2哦_香雪
• •
你觉得香雪花40个鸡蛋,夜里走30多里山 路,换取一个小小的铅笔盒值得吗? 从不撒谎的香雪,为了铅笔盒,要骗娘, 你对此怎么看?
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 自动铅笔盒:淡绿色的,盒 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 莲…“哒”的一声,便严严 实实……
笨拙、陈旧
文化和知识、现代 文明的象征
.如何认识香雪和她所追求的铅笔盒?
1、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 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 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 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 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象在 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2、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 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 挡着,封闭保守,就象世外桃源一 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 是个什么样。
凤娇及其他姑娘们和香雪的表现同异
相同:对山外世界的好奇 对美的热烈向往和追求,向往现代文明(新生活) 物 质 层 面 香雪超越了一般姑娘 不同: 精 神 层 面
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 表现呢? 点拨: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 初中生,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 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比别人的 追求更高,也正是这样,显得比别人更勇 敢、更突出,原本胆小的她才能成为第一 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 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的姑娘。
•
思考:标题中“哦”字到底读什么? 为什么题目要加上这个字?去掉行不行? (1)读四声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 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著的女 孩子! 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用一篮子鸡蛋 换来一只铅笔盒这一举动的理解与肯定,并由 衷地赞叹了香雪的纯朴自尊以及对现代文明的 向往。 (2)读二声是叹词,表示惊奇:哦,香雪, 真是个执著的女孩子啊!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 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 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压抑的情感与现实的折磨——试解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14践行•动态/教研动态压抑的情感与现实的折磨—试解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巩佩丽(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甘肃陇南746000)摘要:本文以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为研究核心,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女主人公爱情理想的产生和压抑及其遭受的现实折磨,进行了个性化分析和阐述,致力于使读者在感知小说情感意蕴的前提下,关注女性爱情意识、女性心理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爱,是不能忘记的》;钟雨;爱情理想;社会现实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0)11 -0014 -01女作家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发表于1979年,从表面内容上来看,这部小说叙述了珊_从已去世的母亲钟雨留下的笔记本上一些残缺的文字,拼凑出了母亲在一生爱而不得,在现实道德和自我定位下压抑自身情感而备受心灵折磨的故事。
小说发表后,一时之间在文坛引起轰动,推动作家和读者从婚姻伦理和个体精神需求、爱情理想的角度出发,反思作品中“钟雨”这一人物的婚恋观念中所彰显的女性意识;反思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性是否能够从内心生发出冲破传统道德伦理阻隔、直面“心之所向”的勇气;反思世态人情、悠悠众口与爱情理想之间无法避免的冲突与矛盾。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小说,会发现其中不只有钟雨笔下文字透露出的有关爱情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有对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发展和思想现状进行的映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情感意蕴。
一、创作背景:女性婚恋观的转变“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众多女性作家的笔下。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以 清新脱俗的笔触、新颖的笔调和视角,描绘了女主人公钟雨一生怀揣对真挚感情、真诚爱人的向往,却求而不得的故事。
其中,钟 雨在自身压抑的情感与苦难现实双重折磨下的复杂心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篇小说作于1979年,在这一时期,党中央做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决议,人民思想得以解放,更加关注个体内心发展和需求;与此同时,女性地位有所上升,在父权社会下的话语权有所增加,女性尊严得到凸显。
《现当代文学2》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现当代文学2》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7222学时:44学分:2-5课程类别:限制性选修课面向对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2)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系统学习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主要社团、流派、代表性作家作品,使学生能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有深刻认识,进一步明确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
目的:满足21世纪对新型小学教师素质结构的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读作家作品的评论鉴赏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性质、分期和发展概况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和发展概况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性质、分期和发展概况(二)十七年文学(1949-1966)1.文学史概况(1)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2)创作综述教学重点和难点: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教学要求:了解十七年文学概况2.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1)概述(2)赵树理的《三里湾》(3)周立波的《山乡巨变》(4)柳青的《创业史》教学重点:十七年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教学难点:理解在政治以强劲之势渗透文学时,作家创作中的茅盾状态教学要求:了解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3.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1)概述(2)梁斌的《红旗谱》(3)杨沫的《青春之歌》教学重点:梁斌的《红旗谱》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十七年文学中革命战争题材对战争“史诗性”和“传奇性”审美特征教学要求:了解十七年文学中革命战争题材对战争“史诗性”和“传奇性”审美特征,明确十七年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的局限性。
4.主题与风格多样的短篇小说(1)概述(2)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3)茹志鹃的短篇小说教学重点: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教学难点:十七年短篇小说对革命历史的叙述和对现实的关注教学要求:了解十七年短篇小说对革命历史的叙述和对现实的关注,把握作家“干预生活”和“人道主义”的可贵的探索精神。
第二章 丁玲
(一)文学转向的成就——新的小说 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说: “《水》引起读者的赞成,无疑义的是在:第一,作者取用了重大 的巨大的现时的题材。但是,最主要的还在:第二,在现在的分析 上,显示作者对于阶级斗争的正确的坚决的理解。第三,作者有了 新的描写手法,在《水》里面不是一个或二个的主人公,而是一大 群的大众,不是个人的心理的分析,而是集体的行动的开展。” 《水》的最高价值,是在最先着眼到大众自己的力量,其次相 信大众是会转变的地方。这些,在知识分子的作家是往往不能办到, 因为他们最会蔑视大众。小说的开始,就是大众英勇的和洪水抗斗 的一幕,大众用原始的巨力和自然斗争,小说结尾的时候,则是灾 民大众和饥饿斗争,用开始向于组织的力量和剥削者及其机关枪斗 争。每一个地方,却显示灾民的农民大众的自己的伟大力量,只要 这个力量将能救他们自己! 新的小说家,是一个能够正确地理解阶级斗争,站在工农大众 利益上,特别看到工农劳苦大众的力量及其出路,具有唯物辩证法 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所写的小说,总算是新的小说。
●左翼阶段的创作一:《水》 《从夜晚到天亮》, 1931-4-23作, 5-15《微音》1卷3期 《一天》, 1931-5-8作,1931-9-10《小说月报》22卷9号 《田家冲》, 1931-7作,1931-7-10《小说月报》22卷7号 《水》, 1931-8作,1931-9-20《北斗》创刊号 《年前的一天》,1930-6作,《小说月报》1930-6-10-21卷-6号 · 《水》,1931年出版,上海湖风书局 ●左翼阶段的创作二、:《法网》与《夜会》 · 《法网》, 1932-3作,4-21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单行本(一角丛 书) 《某夜》,1931-7——1932-6作,1932-6-10《文学月报》创刊号 《消息》, 1932-6作,1932-7-10《文学月报》2期 《诗人亚洛夫》, 1932-9作,11-1《东方杂志》29卷5期 《夜会》, 1932-9作,10-15《文学月报》3期 《给孩子们》, 1932作,1933-1-1《东方杂志》30卷1期 《奔》, 1933-3作,1933-5《现代杂志》3卷1期 · 《夜会》日记》:十二月二十九日: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
第三节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 一、作家介绍
• 柔石,原名赵平复。浙江海宁人。 1921毕业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期 间参加晨光社,开始发表作品。 1928年任《语丝》编辑,并组建朝 花社。1930年初,发起成立自由运 动大同盟。1930年3月加入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成立,并与鲁迅创办“朝 花社”,任执行委员、编辑部主任。 1931年1月被捕,2月被秘密枪杀。 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 其他四人分别是:殷夫、冯铿、胡 也频、李伟森。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917—2000)--2
河南教育学院文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黄明智
第一章 现代小说(2)
• 第一节 现代小说(1928——1949)综述
•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 1、20年代白话小说的兴起、发展。(1918——1928) (1)写实派:问题小说、乡土文学(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 • 代表作家:冰心、许地山、叶圣陶、王鲁彦、王统照、 彭家煌、许杰、许钦文等。
• 小说充分揭示了春宝娘在面对不幸和屈辱的 心灵痛苦,围绕着被典前后的事件进展,详 细描绘了她的情感发展、变化轨迹和最终归 属:她不爱丈夫,但对儿子春宝难以割舍和 从一而终的潜意识以及女性的羞辱感使她不 自觉地抗拒着被典的命运;当生活无法维持、 又不能抵抗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她只有无奈地 成为有钱人借腹生子的工具;在秀才家的三 年,她受到相对较好的照顾,在抚育秋宝的 同时又时时想念、操心着春宝;幻想破灭后 只能再次抛弃儿子秋宝回到一贫如洗、没有 温暖的家。
• 大家除鲁迅外,茅盾、老舍、巴金等先后 发表了长篇巨著,一大批青年小说家锐意 登上文坛。
• 按小说创作者分: • 左翼作家、京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 东北作家群等。 • 整体上看,30年代的小说社会时代感 增强,社会生活的包容量增加,现实 主义倾向加大,创作手法呈现出多样 化,地域色彩浓厚。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2)
、丁玲、萧红、张爱玲等。
❖ 代表作:冰心《斯人独憔悴》、《繁星》、《春 水》、《寄小读者》等;庐隐《海滨故人》、冯 沅君《春痕》、凌叔华《花之寺》。尤以1930 《莎菲女士的日记》大胆表现“五四”后“解放 了的青年女子性爱的矛盾心理,产生了惊世骇俗 效果。张爱玲创作引起了“张爱玲热”。
❖ 随着社会的变化,女性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50-1970年代:杨沫、茹志鹃、刘真等
第六页,课件共有258页
❖ 二、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三次高峰
❖ 中国女性文学形成于现代,是中国新文学的组 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文学同步, 但对我国女性文学的研究较晚,始于90年代初 ,1995——1996年形成高潮。
第七页,课件共有258页
❖ 1、 1920-1940年代:“人的觉醒”。 ❖ 代表作家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
世界,坦白赤裸,惊世骇俗。
❖ 《独身女人的卧室》女人“做人”与“做女人”的梦想
是一致的,希望通过借助于自己的女性躯体来确认自己的 性别、身份与为人的价值。 艺术与自我融为一体,“我 创造了艺术,艺术也创造了我”
第二十四页,课件共有258页
哦香雪优秀课件 (2)
香雪的人生哲学
人生目标 香雪认为人生目标在于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通过不断学习和努 力实现自我价值。
积极心态
香雪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敢面对, 不轻易放弃。
自我反思
香雪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保持正确的方向。
香雪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诚实守信
香雪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和诺 言。
展望
未来,香雪研究有望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一是深 化对作品主题和意义的理解,探究其与当下社会的联系 和启示;二是拓展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借鉴心理学、社 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香雪进行多维度 、深层次的研究;三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 推动香雪研究的国际化发展;四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 课件制作水平,丰富传播手段,扩大香雪作品的影响力 。
随着阅历的增加,香雪的作品逐渐深 入人心,涉及的主题也更加广泛。
PART 02
香雪文学作品分析
香雪小说的主题和风格
主题
香雪小说主要关注的是女性的命 运和心路历程,以及她们在社会 变革中的角色和困境。
风格
香雪小说以其细腻、感性的笔触 ,深入探索人物内心世界,展现 出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文学魅力。
香雪诗歌的意象和语言
2023 WORK SUMMARY
哦香雪优秀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REPORTING
目录
• 香雪的生平简介 • 香雪文学作品分析 • 香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香雪作品的艺术特色 • 香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香雪研究综述
PART 01
香雪的生平简介
香雪的出生和家庭背景
01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困境之二——女性主义小说中的性描写及享乐主义
集
宁
师 专
学
报
Vo . 3 No 2 1 . . 3
J un. 20l1
J u n l o Jn n T a h r Co l g o r a f i i g e c es le e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 困境之二
— —
女性主义小说 中的性描写及 享乐主义
解 脱 自己 ,又 是孩 子 的降生 ,让女性 躁动 的 份符码 ,而 ‘ 人 ’的物质 构成 则是身体 , 个 心 灵走 向 了平 伏 ,也让女 性生 命中本 能 的冲 是个 体生命 的意 向和 感觉 。 这 一时期 的女 ” 动 和欲求 在母 爱 的圣 洁情怀 中得 到 了涤荡和 性 创作 带有 明显 的观念 实践 的痕迹 ,义对 人的性 意 识 的冲 动和 要求 。王安忆 含 蓄地写 出 了性 爱不
的禁钢 和压抑遭 到解 构 ,而性压 迫作 为 男性 仅 带给人 肉体 的欢娱 ,而且 带给 人精神 上 的 中心 文化 的一个组成 部分 , 自然遭 到 了女性 幸 福感 ,即使 这种幸 福感在 现 实环境和 传统 主义 者激烈 的反抗 ,于 是 “ 大胆 表现 女性 长 文化的 挤压下 那样 短暂 ,却也给 了女 性拼 却
收 稿 日期 :2 1-30 0 1 —6 0
作 者简介 :刘彦华 ( 9 O ) ,汉族 ,内蒙古乌兰察布 市人 ,集宁师范学院中丈系副教授,研 究方向 17 一 ,女 中国 当代女性文学。 基金项 目:内蒙古 自治 区高等 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 目-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 “ 困境”研究 ( 0 2 7) NJ9 0 。
对性 的开放 性描 写受 到了西方 女性主 义理 论 和个人 化 的性爱体 验甚至 更为 刺 目的 自慰行 中 “ 身体 写作 ”的影 响 ,作 为一种 反抗性 很 为 ,是不少 女性 主义作 家一种 自觉 的价 值追 强 的理论 ,法 国理论家 埃莱娜 ・ 苏 的 “ 西 身 求 ,并 已成 为女性 主义 文本艺 术审 美 的一个 体 写作 ”理 论 旨在 通过 女性 的身体获 得 女性 突 出特 点 ” 。中国当代 女性主 义 小说 中的性 的 意识和 女性 的话语 ,从而破 坏男性 的中心 爱描 写大致经 历 了三个 阶段 ,从性 意识 的觉 话 语和 中心文化 。中国女性主 义小 说在接 受 醒到 性意识 的张扬 再到 性意识 的放 纵 。
论宫本百合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伸子》为中心
论宫本百合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以《伸子》为中心宫本百合子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女性作家之一。
其小说作品以揭示女性心灵,突出女性形象为基调,展示出小人物身上的音容笑貌,亲切而真切。
其中,《伸子》是一篇典型的代表作品。
一、人物简介伸子是一个出生在贫苦家庭的女孩,因家庭贫困而没能上学。
她渴望知识,勤于自学。
阿吉虽不是贫苦家庭出生,但为人却十分懦弱。
原为伸子的同学,后为她的婚姻破裂尝到了爱情的滋味。
当他爱上伸子时,却因害怕未来而退缩。
二、个性特点1.伸子渴望知识,勤于自学,不愿因为没受过教育而被人小看,因此努力提升自己的才华。
2.伸子热爱自由,对婚姻保持着一种充满独立精神的态度。
婚姻对她而言不是必须,生命中有多彩的色彩。
3.阿吉懦弱胆小,却向往着伸子的自由独立的精神,却不敢付诸实践。
三、神经质情结与性格冲突1.伸子不愿受到社会的束缚和强制性的婚姻,导致她在情感和生活中产生了叛逆和紧张,这样雄厚的神经质意识贯穿于整篇小说之中。
另外,她的不信任感也与其神经质特征有关。
2.阿吉所表现出的恐惧,对伸子的自由生活模式感到无力承受,而这种矛盾与其自身想追求的爱情冲突,导致他其实更愿意与伸子分道扬镳。
3.两人的神经质情结各有特点,再加上差异较大的个性差异,进一步深化了两人在感情上的裂痕。
四、亲密关系的演变1.阿吉并没有真正了解伸子,他们的感情关系的开端是建立在缺乏真正了解对方的基础上。
2.阿吉对伸子的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完整的感情动力,他们之间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
3.伸子因性格本身的冲动性,一时之间选择阿吉来反抗社会的不公,对爱情婚姻抱有过于理想化的幻想。
然而最终,爱情显然是不能让他们长久在一起的。
五、两性关系的分析1.这是一篇关于女性自由独立的探讨之作,因此宫本百合子在描写两个主要人物时显得非常刻意。
可以看出,她更侧重于揭示女性在爱情、婚姻和自由中的价值取向2.阿吉在这里担当了一个典型的“无能男性”的形象,尤其在婚姻问题上极度懦弱和退缩,以致不能体现出真正的男性形象。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高(2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高《爱弥儿》是一部相当有深度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爱弥儿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震撼和思考,下面是我对《爱弥儿》的一些读书心得和体会。
首先,《爱弥儿》的主题可以说是关于人性的探索。
小说中,主人公爱弥儿是一个身世复杂的女孩,她被一个富有的商人收养,但却经历了各种不幸的遭遇。
通过对爱弥儿的描写,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爱弥儿既有纯真、善良的一面,也有嫉妒、报复的一面。
她经历了欺骗、背叛,最终反过来伤害了她最亲近的人。
小说中的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被定义为好或坏。
这让我深思人性的复杂性和相互影响之间的关系。
其次,《爱弥儿》还揭示了社会的残酷性。
小说中描绘了19世纪法国贵族社会的丑陋面貌。
爱弥儿的养父母对她只是一种工具,用来满足他们的欲望和好奇心。
她被迫去做一些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最终被社会所摧残。
而那些在社会底层的人,更是受尽了压迫和剥削。
小说中描述的众多社会底层的人物,他们因为贫穷和社会地位的低下而被迫接受现实的残酷。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残酷。
同时,《爱弥儿》也传递了关于爱与人性的一些深刻思考。
小说中的爱弥儿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着爱和被爱的关系。
她对她的养父母充满了爱,但最后却因为得不到爱的回报而变得冷漠和报复心重。
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角色,他们对爱的追求带来了一些悲剧,比如她的情人宝拉,她为了爱而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和身份,最后却失去了一切。
通过这些角色的故事,作者似乎在暗示着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爱是复杂而不可预测的,它可能会带来幸福,也可能会带来痛苦。
另外,我觉得《爱弥儿》对于女性的描写也是非常深刻的。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多样且鲜明,她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从爱弥儿这个角色来看,她是一个矛盾而又复杂的女性形象,她有着柔弱和坚强、天真和狡猾的两面性。
她经历了各种的苦难,但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幸福。
幸福苑2_8_6_号(短篇小说)
1我早出门,并不是要公干。
我有什么公干?我一富商家的唯一的少爷需要什么公干?我一天玩得舒服了,就是公干!可是偏偏这罕见的连续了差不多五个月的一波接一波的寒潮让我极不舒服。
我天天宅居室内,腻透了,憋透了,烦透了,我得出门去透透气。
尽管我按二十八星宿娶了二十八房可以说是美若天仙的妻妾,以护佑我,而这二十八房妻妾也整天或与我琴棋书画、歌舞诗赋,或与我吃喝玩乐、犬马声色,她们换着花样尽心尽力伺候着我,博取我开心,可时间久了,我厌了,我开心不起来了!有时,我那些狐朋狗友也找我吟诗填词、写字作画、饮酒骑射,名义上他们是来相助我长进技艺、愉悦心情、康健身体,实际上他们是来打秋风、愉悦他们自己的,我有时就懒得见他们,我厌烦他们,我也小瞧他们,这样,我的心情就好不了。
所以,当大地刚一解冻,我便急不可耐地要突破宅院的圉圄,奔向广阔的天地去。
我是在二十八房妻妾和众仆从的簇拥下走出辉煌而威武的大门的。
要在往日,我是威风而自豪的,飘飘然,幸福感满满的。
可现今,我却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我被仆人搀扶着走进了豪华马车。
坐定后,我掀开帘门,见众妻妾及一干随从都各自上了自己的马车,守门人也将厚重的、布满铜钉的、霸气十足的朱漆大木门缓缓地闭合了起来,而门楣上突然怪异出现的“幸福苑286号”的门牌号却闪着寒意的光,强劲地不由我有丝毫抗拒地向我飞奔而来,强势地钻入了我的脑中,让我心中无来由地猛地一颤。
可我不管这些,却是急着催喊车夫扬鞭策马。
车夫问我何往。
我不耐烦地斥责道,何须多问?只要让本少爷尽兴,哪里皆可!车夫还是不知所往地、缺少脑子地望我一眼,见我木着脸,便迟疑着扬起了鞭。
我见了,不由火起。
飞身过去,夺过马鞭,将车夫掀下马去,又三下五除二将马车上那些缚住马儿的羁绊粗野地去掉,便跃上马背,两谭成举,男,土家族,湖北来凤人,当过教师、纪检监察干部,从事过水利水产工作,现供职于宣传部门。
《小说选刊》 《民族文学》《长江文艺》《长江丛刊》《芳草》《四川文学》《西北军事文学》《边疆文学》《滇池》《今古传奇》《章回小说》《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散文选刊》和《文艺报》《中国民族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多家报刊刊发、转载其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共百余万字。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现代小说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现代小说研究在当今社会,文学作品作为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
而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现代小说进行研究,为我们理解文学作品以及社会现象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女性主义是一种旨在推动女性权益和平等的理论和运动。
它关注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不平等和压迫,并努力寻求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
当我们将女性主义的观点应用于现代小说的研究时,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且发人深省的现象。
首先,许多现代小说描绘了女性在传统社会规范下所受到的束缚和限制。
在一些作品中,女性被描绘为家庭的附属品,其主要职责是照顾家庭和生育子女。
这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女性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例如,在某些小说中,女性可能因为追求自己的事业或兴趣而受到社会的指责和批评,她们的梦想和追求被视为不符合女性的“本分”。
这种描写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
其次,现代小说也展现了女性对自身权利和地位的觉醒和抗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并努力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在一些小说中,女性主人公勇敢地挑战传统的性别规范,追求自己的爱情、事业和人生目标。
她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这种觉醒和抗争不仅体现了女性的自我意识的增强,也为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者,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现代小说,我们还可以关注小说中女性之间的关系。
在一些作品中,女性之间的友谊和互助被描绘得十分生动和感人。
她们在面对共同的困境和挑战时,相互支持、鼓励,共同成长。
这种女性之间的团结和互助,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寻求力量和支持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争取平等权利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
然而,在现代小说中,也存在一些对女性形象的歪曲和误解。
有些作品可能过于强调女性的外貌和性感,将女性视为男性欲望的对象,从而忽视了女性的内在品质和智慧。
《理智与情感 》读后感(2篇)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理智与情感》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之一,也是我最近读完的一本书。
这本小说以克里格与艾莲诺姐妹为主线,讲述了她们在不同环境中的成长经历,以及她们在爱情与婚姻中的抉择。
通过对两位女主角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作者巧妙地描绘了理智与情感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并提出了她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思考。
小说开始时,我们见到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姐妹-艾莲诺冷静、理智,而克里格开放、感性。
在她们家的经济状况急剧下滑之后,她们不得不离开舒适的家庭环境来到伦敦寄人篱下。
在陌生的环境中,她们开始面对现实的残酷,并展开新的生活。
无论是在婚姻还是在社交场合,克里格更加注重感性与情感,而艾莲诺则更为务实和实际。
小说中的一幕我印象深刻。
在一次社交活动中,克里格遇到了会弹钢琴的查尔斯先生,两人很快萌生了感情。
然而,查尔斯并不能为克里格带来财富或社会地位,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克里格的母亲却希望她能够嫁给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人。
面对母亲的压力,克里格内心的挣扎可想而知。
然而,在妹妹的帮助下,克里格最终选择了理智,拒绝了感情。
尽管如此,她仍然为此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但她坚信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通过这一情节,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理智与情感的思考。
艾莲诺和克里格的选择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艾莲诺相信理智与现实,她以经济与现实为依托做出了她的选择;而克里格则更注重感性和个人情感,她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心声。
无论是哪种选择,都需要勇气和智慧。
然而,相比于那些盲目的追逐感情的人,我更倾向于艾莲诺的态度。
她的理智与现实是建立在经验和思考的基础上的,她会更加审慎和深思熟虑地做出决策。
这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她曾经在生活中历经了许多困难,因此她开始更加珍惜现实的价值,并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选择和思维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面对各种选择,有时候是感性的,有时候是理性的,而这些选择会决定我们未来的路。
在我看来,理智与情感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需要平衡和调和的。
小妇人读书笔记范文(2篇)
小妇人读书笔记范文《小妇人》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成名作,是路易莎以自身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
小说通过家庭日常生活和对主人公们各自的感情经历的细腻描绘,塑造了四个性格鲜明的“小妇人”形象。
乔活泼开朗、热爱文学,梦想成为作家;梅格漂亮温柔、善理家务,梦想拥有漂亮的房子和幸福的家庭;艾美纤细端庄、喜欢绘画、梦想成为出色的艺术家;贝思生性腼腆、多愁善感、酷爱音乐,梦想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小妇人们的母亲——马奇太太对女儿们的爱。
在乔因为自己的性情急躁而害怕、自责时,马奇太太会安慰她:“不要以为你的缺点不可征服,千万不在气馁”;当梅格对自己在莫法特家轻浮炫耀的事感到羞愧时,马奇太太与她倾心交谈,让她不要烦恼,并温柔地说:“在学会辨别和珍惜真心实意的有价值的赞美话,用谦虚和美丽的气质来激发高尚的人对你的敬慕!”姑娘们都想在假期大玩特玩不干活,马奇太太竟然答应了,不过她们得到了教训:光玩不干和光干不玩是一样难受的……马奇太太用自己独特又慈爱的方式,让四个小妇人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在艰难中仍有坚定的信念去实现理想,使她们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自己的女儿们。
《小妇人》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乔。
因为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像劳里所说的一样“一分钟前掉眼泪,转眼又笑了!”不拘小节的她,会双手插进衣袋,吹起口哨,会穿红灰两色的划艇衣,再戴顶又破又旧的大帽子;她对姐妹们的嘲笑从不在乎,因为她非常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自己。
当妹妹贝思受理病痛折磨时,乔伤心地失声痛哭,令我感动:真是姐妹情深! 我最敬佩的是乔的坚强,她从不一味地抱怨生活的艰难,而是一次次鼓足勇气,勇敢面对重重考验。
她很少把懦弱的一面表现出来,使大家心情沉闷。
当母亲要去看望病重的父亲时,乔把自己一直引以自豪的满头秀发卖了____元钱,并说“现在剪掉这头乱发,我还可以健脑益智,我的脑袋变得又轻便又好使”,可是晚上她又在被窝里为自己的头发而伤心。
80年代小说
、对于知识分子命运的反思、对于人性的 深刻剖析。
反思小说
► 《绿化树》
章永璘(右派)——马缨花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章永璘——黄香久 ► 在苦难的肉体磨难中所经受到的灵魂洗涤 的心理历程。 ► 回忆的方式反思阶级斗争给人带来的苦难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两个典型 பைடு நூலகம் “小流氓”宋宝琦 性格特征是愚昧无知、精神空虚。 ► 团支部书记谢惠敏
显露部分:
穿着朴素、品行端庄、正直无私、积极上进
隐藏部分:
头脑僵化、教条古板、愚钝盲从、循规蹈矩 ► 思想被‛四人帮‚用残酷的愚民政策打下的黑色烙 印,四人帮不仅糟蹋了中华民族的现在,更残害着 中国民族的未来——救救孩子!
4、卢新华的《伤痕》
► 1954年出生,江苏如皋人 ► 1978年发表《伤痕》,时为复旦大
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 ……盼到今天,晓华还没有回来。看到 小林,我更想她了。虽然孩子的身上没有像 我挨过那么多“四人帮”的皮鞭,但我知道, 孩子心上的伤痕也许比我还深得多。因此, 我更盼望孩子能早点回来。我知道,我已经 撑不了几天了,但我还想努力再多撑几天, 一定等到孩子回来…… ——卢新华《伤痕》
《班主任》、《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 绿叶》、《爱情的位置》
► 市井小说、自叙体小说、纪实小说等:以市
民生态和文化人的心态为主。80年代初期到 90年代
《钟鼓楼》《公共汽车咏叹调》《5·19长镜头》 《风过耳》《四牌楼》《栖凤楼》 《钟鼓楼》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班主任》——伤痕文学的滥觞之作
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 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
《蝴蝶》 张思远——张主任、张书记、张老头、张部 长——究竟哪一个才是张思远?
鲁侍萍人物形象分析 (2)
鲁侍萍人物形象分析引言鲁侍萍是中国作家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她是小说中的女主角之一,也是故事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
本文将对鲁侍萍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从她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剖析她在小说中的形象塑造。
外貌特征鲁侍萍是一个美丽的女性,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婀娜的身材,眼睛深邃而又有魅力。
她的外貌可以说是传统的东方美女形象,给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感觉。
在小说中,作者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鲁侍萍的外貌魅力。
例如,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她的眼立刻沉下去了,(好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是个自命不凡的人,自许为有人生追求的人,却不敢去追求,却总爱留恋那痛苦的心情。
她拖着长裙子闲一闲”这段描写不仅展示了她的儿女情长,还表达了她优雅迷人的外貌特征。
性格特点鲁侍萍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她的深情与冷漠,独立与迷茫形成鲜明的对比。
首先,鲁侍萍是一个富有深情的女性。
她对爱情非常执着,尤其是对阮文良的深爱。
她在思念阮文良的时候,表现出无尽的痛苦和哀伤,她把对阮文良的思念深深地埋在了心底,无法忘怀。
其次,鲁侍萍又是一个冷漠的女性。
她对待身边的人冷漠无情,总是保持着一种疏离的态度。
这种冷漠的特点也体现在她对自己的感情的处理上,她常常选择了逃避和放弃。
此外,鲁侍萍还是一个独立而坚强的女性。
她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所束缚。
她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愿意独立面对生活的一切挑战。
心理活动鲁侍萍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她在外表坚强独立的同时,内心却是软弱和无助的。
她经历了很多的打击和伤害,导致她在情感上变得不信任和冷漠。
鲁侍萍的心理活动也丰富而复杂。
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使她陷入了痛苦和矛盾之中。
她努力追求爱情的幸福,但又害怕受到伤害。
她对阮文良的深爱和思念,与她对自己内心的抗拒和逃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结论鲁侍萍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她以美丽而迷人的外貌、深情的性格和矛盾的内心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染,1962年生于北京。1982 年考入大学中 文系,毕业后做过大学教师、报 社记者和出版社 编辑。出版有小说集《纸片儿》 、《嘴唇里的阳 光》、《潜性逸事》,散文集《 断简残篇》,长 篇小说《私人生活》。另有《陈 染文集》。
一、概述
二、90年代女性小说
林白,1958年出生于广西一个小镇。80年代中期开始发 表小说,80年代末90后代初的《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和《子 弹穿过苹果》,确立了她此后写作的女性主题和独特的个人 特征。她对色彩、温度、气味感觉细腻。特别是对女性的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有尖锐、甚至诡异的敏感。她的小说常以女性独白语调,
子、宽展的肩骨以及慈祥可掬的神态,非常符合我想象中
父亲的模样,我迷恋父亲般地拥有足够的思想和能力来‘ 覆
盖’我的男人,这几乎是到目前为止我生命中的一个最为 致
命的残缺”。
自1990年的《与往事干杯》起,她的创作转向现代都市的
女性生活和
女性经验,尤其擅长表现独居的知识女性的生活历程和情绪 体验。由于小说采取的叙述方式带有自传色彩,而表现的内 容往往是女性个体成长经历中的涉及性别问题的部分,陈染 的小说被称为“私人写作”。
“在我的少女时代,我只看到一个男人除外,他就是美 国前总统尼克松,这个既漂亮有深邃并且富于成就的男人 ,所以令少女时代的我迷恋。只是因为我发现他高大的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