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聊斋志异》与南派三叔《盗墓笔记》中的尸变现象

其实一直觉得《盗墓笔记》好像不那么能登大雅之堂,因为网络小说毕竟还不是主流,但是作为一名小说爱好者,我觉得不管什么小说,存在即是合理,南派三叔的红,是跟千千万万小说迷分不开的,所以在此郑重写下这个题目。

小学的时候就看过《聊斋志异》,但真正让我惊心动魄的,是拍成电影后的作品,在炎热的下午独自感受背脊发凉,这种印象至今历历在目。所以细想一下,他们也是可以联系上的,虽然前者一直是以志怪小说亮相文坛,但我宁愿认为它是中国恐怖小说的鼻祖,而盗墓笔记,则是非常成熟的带有强烈中国风的恐怖小说了。

先来看看《聊斋志异》里面的尸变,短短120多字,现在读来,仍然会觉得恐怖,这可能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阳信某翁者,邑之蔡店人。村去城五六里,父子设临路店宿行商。有车夫数人,往来负贩,辄寓其家。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则翁家客宿邸满。四人计无复之,坚请容纳。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当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厦宇,更不敢有所择。”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逝者。又观寝所,则复室中有连榻。四客奔波颇困,甫就枕,鼻息渐粗。惟一客尚朦胧,忽闻床上察察有声,急开目,则灵前灯火照视甚了。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色,生绢抹额。俯近榻前,遍吹卧客者三。

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犹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不如着衣以窜。才起振衣,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裤,遽就着之,白足奔出。尸亦起,似将逐客。比其离帏,而客已拔关出矣。尸驰从之。客且奔且号,村中人无有警者。欲叩主人之门,又恐迟为所及,遂望邑城路极力窜去。至东郊,瞥见兰若,闻木鱼声,乃急挝山门。道人讶其非常,又不即纳。旋踵尸已至,去身盈尺,客窘益甚。门外有白杨,围四五尺许,因以树自障。彼右则左之,彼左则右之。尸益怒。然各?倦矣。尸顿立,客汗促气逆,庇树间。尸暴起,伸两臂隔树探扑之。客惊仆。尸捉之不得,抱树而僵。道人窃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负入,终夜始苏。饮以汤水而问之,客具以状对。时晨钟已尽,晓色迷蒙,道人觇树上,果见僵女,大骇。报邑宰,宰亲诣质验,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遣役探翁家,则以尸亡客毙,纷纷正哗。役告之故,翁乃从往,舁尸归。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赍送以归。

这是我看过小说中最早的尸变,也是活死人的前身了。而在《盗墓笔记》第四十三章蛇沼鬼城中,同样的,女主角阿宁也是出现了尸变现象,文章中是这样描述的:“阿宁的脸上还凝固着死亡那一刹

那的表情,现在看来有点骇人。尸体给雨水打湿了,潘子蹲下去,把她脸上的头发理得整齐了一些,我们就看到阿宁被咬的地方的伤口,已经发黑发紫,开始腐烂了,身上的皮肤也出现了斑驳的暗紫色,这里的高温已经开始腐蚀这具尸体了。”

其实要说起来,尸变就是指死尸受了某些外间因素而突然复活,但这复活的死尸已失了人性,只是一具没意识的行尸而已。而尸变通常发生在雷电交加的时候,这可能因雷电刺激起死尸体内,还未完全散去的静电所致,于是那死尸便像通了电一样,在毫无意识下活动起来。还有一种原因是猫或狗从尸体旁经过,也会导致尸变的发生.猫狗身上的静电刺激了尸体的阴极。之所以每次尸变的形象都是选择女性,我认为原因如下: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尸变容易,上面已经提到,尸变是极阴之物遇到静电原因造成的,女性代表的就是阴性,反之与男性的阳刚,所以固然有男尸发生尸变,但是毕竟是少数。其二,女性一般心灵柔弱,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难免死后会产生怨气(当时人的看法),所以不仅是在尸变中运用女性,在其他的鬼怪故事中也多用女性形象。

同时尸变形象的物象处理也是一个很值得商讨的话题。一般来说,尸变的角色都是物象与人像的结合体,它既有动物的性质,比如盗墓笔记里面阿宁的尸体后来像蛇一样的变化,并且能像水蛇一样在水中自如的活动,这些都是尸变的物象,甚至有人说道后面阿宁压根还会像蛇一样蜕皮复活。而在聊斋的尸变这个故事中,虽然我们没有看到明显的物化现象,但是最后女子的手深陷入树中,这种情境在现

代影视中出现过太多次了,不就是猫的附体么?还有吹气,我们是不是很熟悉?在大话西游中也出现过,当时也是一个妖怪的幻化体。同时,他身上也有很多人的本质,比如身体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相当于一个没有灵魂的活死人。

另外,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对于尸变形象人性的深度挖掘也是十分到位的。《聊斋志异》中女子从一开始的诈尸,向劳累的旅者吹气,再到她追赶旅人,最后抱树而终,我都理解为她对人世间的留恋,对于一个才离开人世不久的女子,她需要现世的关怀,她不愿意离开,这是她尸变的根本寓意,也许她本无意索命,只是刚好巧合碰上这几位旅人。再来说《盗墓笔记》中阿宁的这个形象,书中虽然说她像水蛇一样闪进沼泽的确,尸变后的她被物化了,但是作者不忘在最后的话语中加入她人的一面:“她从水中钻起,向陆上的人们露出一个古怪的微笑”。虽然微笑很古怪,但毕竟蛇是不会像人一样有笑容的,这是只属于人的微笑。

归根结底,这些尸变形象都是幻想出来的,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分析,他们无一不是来自于普通的自然界或者是我们真实的社会,他们的产生,给了我们很多填充我们想象力的空间,让我们在惯常的生活中,找到一些新鲜感,甚至是来自未知世界的挑战。

后续:我也不知道写的到底是什么形式,其实感觉也没写出太多东西,但是这毕竟是我自己对于小说的一点看法。中文系,特别是当代的中文系,没有小说,将会失去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