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1.1《线段、射线、直线》导学案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1.1《线段、射线、直线》导学案

6.1.1 线段 射线 直线班级: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1.会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2.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

难点:掌握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的方法.三、【自主学习】自习课本P146---P147页内容,完成下面内容。

1、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联系: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区别:2、平面上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____个交点,最多有____个交点。

3、一条直线上取三个点,最多可以确定______条射线。

4.掌握“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四、【合作探究】1、如图,点B 、C 在线段AD 上.(1)图中以A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B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C 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D 点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若在线段上有n 个点,以其中一个点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2、画图: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1)过点A、点B画直线AB(2)过点C、点D画线段CD(也叫连结CD)(3)以E为端点过点F画射线EF。

(4)点A在直线l上,而点B在直线l外。

(5)三条直线a,b,c都经过点M。

五、【达标巩固】1、在线段AB上再添加____个点,能使线段AB上共有15条不同的线段。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只有两个端点;B、以过两点的直线有无数条C、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D、直线AB与直线BA表示同一条直线。

3、如图,以点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以点B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请分别表示这些线段.4、如果,A,B是公路i两侧的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上修建一座仓库P,使它到A,B 两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试在i上画出仓库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AjB。

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植物和动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2.能力方面:(1)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培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感受科学家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

二、学习过程:(一)任务一:植物的分类1.知识回顾:(1)能产生种子的植物是,包括植物和植物。

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包括、、。

(2)根据种子外有无包被,将种子植物分为和。

(3)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

2.观察思考:观察图片,并对下列六种植物:葫芦藓、水绵、肾蕨、向日葵、玉米、油松进行分类。

(1)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

(2)请把上述植物所属类群按一定的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排列:→→→→(3)分类方法: 。

(4)分类的意义: 。

(二)任务二:动物的分类1.知识回顾:(1)动物按体内有无脊柱分为_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

其中有脊柱的动物可分为、、、、。

(2)动物按体温是否恒定分为动物和动物。

体温恒定的动物包括、。

2.观察思考:尝试将课本第98页观察思考中的动物:螳螂、白尾海雕、岩蜥、蜗牛、蚯蚓、蝴蝶、鱼、涡虫、雨蛙、虎进行分类。

(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____ __特征,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______特征。

(2)把上述动物所属的类群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列。

→→→→→→→→(三)其他的生物的分类其他生物分类也要根据他们的特征进行。

例如:(1)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以将细菌分为、、。

(2)根据真菌的形态结构可以将真菌分为、、。

(3)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

三、巩固练习1. 植物分类主要依据是哪方面的特征()A.数量B.大小C.形态结构D.营养方式2. 检索《植物志》你会发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依据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B.种子外面有果皮C.营养方式是自养D.有根、茎、叶3. 蚕豆、玉米和大豆三种植物中共同特征较多的两种植物是()A.蚕豆和玉米B.玉米和大豆C.蚕豆和大豆D.没有共同特征4. 某同学在调查校园植物的过程种观察到一种植物有如下特征:子叶一片,叶脉平行,花瓣为3的倍数,则可以确定该植物不属于()A.单子叶植物B.种子植物C.被子植物D.双子叶植物5下列生物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的是()A.哺乳动物B.爬行动物C.鸟D.两栖动物6.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田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柱;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D.①或④7. 下面有六种动物:蜘蛛、鹦鹉、家兔、蜜蜂、青蛙、水母。

七年级6.1.1有序数对导学案

七年级6.1.1有序数对导学案

6.1.1 有序数对导学案备课组: 七年级数学组 主备人: 审查人: 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2、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学习重点:1、利用有序数对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2、有序数对找出位置。

学习难点: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

一、学习准备:阅读课本P38-P40“练习”前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只给一个数据如“第3列”,你能确定在我们班里是哪个同学的位置吗?如果能,请答出这个同学是谁?答: (2)给两个数据如“第3列第2排”, 你能确定我们班里是哪个同学的位置吗?如果能,请答出他是谁?答:(3)你认为至少需要几个数据才能确定教室里的一个位置?答: 二、探究活动:问题1:如果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例如下列座位表中(1,2)表示A 在第一列第二排,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教室找到以下用数对表示的位置,将数对填入相应的格子。

(1,3),(3,1),(6,4),(2,5),(5,2)(2)在这里,(1,3)和(3,1)它们表示的位置相同吗?为什么? 答:(3)在这里,“约定”起了什么作用?答:归纳: 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问题2:你能再举出一些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吗?答:三、例题评析:例1、如下图:○1如果点A 的位置为(3,2),那么点B 的位置为 ,点C 的位置为 ,点D 和点E 的位置分别是 , ○2分别在图中标出F (3,5)和G (5,3)。

例2.如右上图,方块中有25个汉字,用(C,3)表示“天”那么按下列要求排列会组成一句什么话,把它写出来。

(1)(A,5 ) (A,3) (C,4 ) (E,5 ) (B,1) (C,2) (B,4)(2)(B,4) (C,2) (D,4) (C,5) (A,1) (D,3) (E,1)例3、如图6.1-1,甲处表示2街与5巷的十字路口,乙处表示5街与2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处的位置,那么“(2,5)→(3,5)→(4,5)→(5,5)→(5,4)•→(5,3)→(5,2)”表示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请你用有序数对写出其他两种从甲处到乙处的路线. 答:1 2 5 A23654176四、初步训练: 1.如图1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A 的位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3,4),那么B 的位置是 ( )A.(4,5);B.(5,4);C.(4,2);D.(4,3) 2.如图1所示,B 左侧第二个人的位置是( ) A.(2,5); B.(5,2); C.(2,2); D.(5,5) 3.如图1所示,(4,3)表示的位置是 ( )A.AB.BC.CD.D4、如果把3排6号的电影票记作(3,6),那么(6,3)表示的电影票是5、在阅兵方阵中某人在第7行8列的位置,记为(7,8),他左边的为(7,7),那么他右边的应该记为6、如图2所示,进行“找宝”游戏,如果宝藏藏在(3,3)字母牌的下面, 那么应该在字母 的下面寻找.(2)A B C D E FGH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VWXY8、如图3所示,如果点A 的位置为(3,2),那么点B 的位置为 , 点C 的位置为 ,点D 和点E 的位置分别为 ,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数的认识14-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数的认识14-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数的认识14-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进行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感受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

2. 掌握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

2. 掌握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教学方法1. 实物演示法:通过展示具体的物品,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转换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物品,如苹果、铅笔等,让学生数一数,导入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

2. 讲解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3. 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数的类型,进行数的转换练习。

2.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练习结果,并进行讨论。

4. 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数的转换方法。

2. 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总结(5分钟)总结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数的转换练习,让学生回家完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数的转换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转换方法。

同时,我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在小数和百分数之间转换的掌握情况。

6.1.1 从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导学案

6.1.1 从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导学案

6.1.1 从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学习目标】1、认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关系;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并运用加权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加权平均数的运用,体会数学来源于数学,又服务于数学。

【体验学习】一、知识链接1、什么叫做平均数?2、如何求你期中考试各门功课的平均成绩?二、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147“观察”,探究下列问题:1、比较这两组数据,甲组数据中有相同数据么?乙组呢?它们有什么不同?2、甲、乙两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米?3、一组数据有n个数:x 1,x2,x3,…,x n,想一想如何求这组据的平均数?请你归纳出计算方法。

三、合作交流1、在上述问题中,计算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还有别的方法吗?重复出现的数相加,怎样计算较为简单?2、乙组的8个同学中,身高为1.60米的有几个?所占的比率为多少?身高为1.64米的有几个?所占的比率是多少?1.68米的呢?3、阅读教材P148“动脑筋”,与同学交流如何理解权数的概念?权数有什么性质?注意:理解权数的性质要抓住两个方面:非负性与归一性。

4、什么是加权平均数?它与普通平均数有什么不同?在一组有n个数据的数组中,x1出现了f1次,x2出现了f2次,x3出现了f3次,…,x k出现了f k次,其中f1+f2+f3+…f k=n,如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数?5、比较下面两种说法:它们有什么区别?1.64是1.60,1.60,1.60,1.64,1.64,1.68.1.68.1.68的平均数;1.64是1.60, 1.64, 1.68分别以38,14,38为权的的加权平均数。

四、实践应用例1、用两种方法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35,35,35,47,47,84,84,84,84,125 例2、求21、32、43、54的加权平均数:1)以14,14,14,14为权;2)以0.4,0.3,0.2,0.1为权。

例3、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在一起,求混合后的什锦糖售价应定为多少?友情提示:混合后什锦糖的定价即为甲、乙、丙三种糖果混合后的平均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例1、例2》导学案1-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例1、例2》导学案1-2

6.1.1分数乘整数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5个12是多少?10个232.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103+103+103二、自主探究(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9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2.方法一:方法二:3.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区别:小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 )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怎么计算?分母( ),( )和( )相乘,所得的积做分子。

(三)练一练。

出示P2做一做第1题。

一袋面包重310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出示P2做一做第2题。

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你是怎样约分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先约后乘的简便:分数乘整数,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四)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例2(出示情景图)独立思考,然后在课本上完成。

三、课堂达标1.想一想,填一填。

58 +58 +58 +58 =( )×( );27 ×4=( )×( )( ) =( )( ); 5个56 列式为( ),213的4倍列式为( )。

2.计算。

215 ×3 14×421 1217 ×34 42×7123.爸爸和小红都感冒了,妈妈要给他们买3天的药。

(1)爸爸和小红一天分别要吃多少袋?(2)妈妈需要买多少袋药?四、知识拓展。

一袋糖果共有63块,笑笑每天吃这袋糖果221 ,吃了一个星期。

剩下这袋糖果的几分之几?【学习评价】。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数的概念,并能够辨别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能够用数轴表示整数,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

3.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4.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包括整数运算和比较。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运算来认识整数,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体验到整数的应用,提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并互相帮助。

3.培养学生对整数运算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整数的概念和分类。

2.数轴的表示和运用。

3.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三、教学难点1.掌握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并能准确辨别。

2.灵活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并利用数轴展示他们的位置。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轴来感受整数的位置关系,并引领他们思考整数的加减法规则。

2. 学习新知识1.教师讲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进行示范演示。

2.学生进行跟随练习,练习整数的加减法计算。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3.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整数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整数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展开讨论。

4.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知识点。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展示解题方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分类,能够使用数轴表示整数并进行加减法运算。

同时,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了互相合作的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数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数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1 数的认识 - 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分类和性质。

2. 培养学生对数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数的概念和分类。

2. 数的性质和运算。

教学难点1. 数的概念的理解。

2. 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2. 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展示数的概念。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数的认识。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数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数的分类。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符号。

2. 讲解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等。

3. 讲解数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判断一些数的类型。

2. 让学生运用数的性质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2. 强调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2. 提问检查学生对数的认识。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讲解数的运算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数的运算练习。

2. 让学生运用数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数的运算方法和运算性质。

2. 强调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学生能够运用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教学延伸1. 让学生探讨数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2. 让学生进行数的运算比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数的性质和运算”部分。

数的性质和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至关重要。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导学案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导学案
达标检测 拓展性检测: 将下列动物按要求分类。 ①豹 ②鹰 ③猩猩 ④蟾蜍 ⑤鳄鱼 ⑥青蛙 ⑦鲨鱼 ⑧蚊子 ⑨沙蚕 1、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横线上写出动物的名称: A B 2、将上述动物继续分类,将所属类群名称填入下图中横线上。反思) D.青蛙
2、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 ( ) A.两者都有翅膀 B.两者都有羽毛 C.两者都有汗腺 D.两者都是恒温动物 3、爬行动物与哺乳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 A.体温是否恒定 B.身体是否有四肢 C.是否用肺呼吸 D.口腔中是否有牙齿 4、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 A.大小 B.数量 C.等级 D.形态结构 5、在被子植物中,哪些器官的形态结构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 )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叶、花、果实 D.花、叶、种子 6、动物分类的依据是: ( ) A.动物数量的多少 B.动物内部复杂的结构 C.动物外部形态 D.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构造,生理功能 7、身体表面有坚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的动物是: ( ) A.青蛙 B.蛇 C.鲸 D.褐马鸡
任务一:阅读课本 98—99 页正文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 要仔细观察植物的 在被子植物中, 、 和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
自主学习
, 从而确定它们的 和
。 。
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要依据。 ,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 来进行。例如根据不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3、细菌和真菌的分类也要根据他们的 可以将真菌分为 、 等类群。
生物导学案
课题: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课型 新授 知识目标:1、能根据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学习目标 3、说出生物分类的依据。 能力目标:学会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 点、难点

SX-7-017第六章6.1.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SX-7-017第六章6.1.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跟踪训练] 1、1.非负数 a 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 的算术平方根 225 是____, 0.64 的算术平方根____,0 的算术平方根是 ____ 1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 4 1 1 1 1 A. B. C. D. 16 8 2 2 3.若 x 是 49 的算术平方根,则 x =( ) A. 7 B. -7 C. 49 D.-49 2 4.小明房间的面积为 10.8 米 ,房间地面恰好由 120 块相同 的正方形地砖铺成,每块地砖的边长是 . [变式训练]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 们的值吗? ⑴ 0.16 ⑵ 1
11 25
⑶ ( 3) 2
⑷ 0.25
[跟踪训练]
3.如图:
0 a b
16 121 ____, _____ 25 81 2. 16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3.若 x 4 7 ,则 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49 B. 53 C.7 D 53 . 【活动 3】思考:-4 有算术算术平方根吗?为什么? 总结:1.正数有 的算术平方根 0 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2.对于 a :a 0 0 a 具有双重非负性 [跟踪训练] 1.下列哪些数有算术平方根? 1 0.03, 16 , π , 0, (-3)2, (-1)3

题 目 学 校 设计 来源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学习 方法 星火 一中 教 者

刘占国





课时 七年 学 科 1 数学
6.1.1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 ) 3.3 的算术平方根可表示为 ,4 的算术平方根可表示 为 ,你还能表示出那些数的算术平方根?写在下面, 和同座交流一下 4.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 12 2 =144 说出 144 的算术平方根 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活动 2】例: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49 (1)100;(2) ;(3) 0.0001 ;⑷ 0; 64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1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1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16-人教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数的读、写、比较、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是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1、2、3、4、5等。

- 整数的概念:整数包括自然数和它们的相反数,如-1、-2、-3、-4、-5等。

-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的数,如1/2、1/3、1/4等。

-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表示整数之间的数的数,如0.1、0.2、0.3等。

- 数的读、写、比较、加减乘除运算:使学生掌握数的读、写、比较、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情景,引出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3. 活动:设计一些数学活动,如数的读、写、比较、加减乘除运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4.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教学资源- 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练习题:教师自编或者选用教材配套的练习题- 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教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6.1.1数的意义和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6.1.1数的意义和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4.团队精神: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6.1.1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我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情境创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入数的意义和性质。例如,通过讲述购物时找零钱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问题导向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三 Nhomakorabea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1.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确保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6.1.1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我首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我讲述了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一次宴会上发现,屋子里所有椅子的数量是3的倍数,于是他预测当天会有客人到来。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数的性质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讲述了数学家欧拉在研究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时,如何运用数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的故事。这个故事引发了学生对数的性质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自主探索数的性质。我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思考题、探究任务等,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我让学生通过找出生活中的奇数和偶数,自主发现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6.1.1 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数的理解和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如卡片、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问题。

进而引入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分数线的画法,分子、分母的含义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方法解决。

5.拓展(10分钟)讲解分数的一些性质,如分数的简化、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6.1.1 数的认识》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和小数的认识,理解数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和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的深层次的理解,以及数的运算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规范,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和小数的认识,理解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数运算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的认识,特别是小数的认识。

2.数的运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素材3.学习任务单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认识整数和小数,理解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运算规律。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体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练习。

以上就是我对《6.1.1 数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数的认识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数的认识6-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1 数的认识6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数的认识,这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对数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数的各种性质,并能运用数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6章,第1节,第1点,包括数的认识6的各个方面。

具体内容有:了解整数和分数的关系,掌握有理数的分类,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相反数和倒数的性质,以及掌握实数的定义。

在教学目标上,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数的各种性质,能够运用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主要是数的各种性质的理解和运用,重点是数的各种性质的掌握。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数的各种性质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展现出来,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作业设计上,我准备了一些关于数的认识的题目,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会让学生们思考数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的认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的关系,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对数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数的各种性质,并能运用数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数的各种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是学生们后续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础。

数的各种性质的掌握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这些性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我会用一些实际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对数的认识有更直观的理解。

例如,我会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找零、测量长度等,让学生们感受到数的重要性。

我会详细讲解数的各种性质,并通过一些例题进行讲解。

我会逐一解释整数和分数的关系,让他们明白整数和分数之间的转化方法。

6.1.1平方根导学案1

6.1.1平方根导学案1

6.1.1平方根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重点和难点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自主探究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扎西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一)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答:因为52=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

(二)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算术平方根.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说说6和36这两个数?说说1和1这两个数?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5和25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还是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三)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请大家把算术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生默读)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为了书写方便,我们把a a .(指准上图)看到没有?这根钓鱼杆似的符号叫做根号,a a 的算术平方根.(四)、自我练习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4964; (2). 根号被开方数a(要注意解题格式,解题格式要与课本第40页上的相同)2、填空:(1)因为_____2=64,所以6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2)因为_____2=,所以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3)因为_____2=1649,所以164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__. 3、求下列各式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填空并记住下列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记住没有,教师可以利用卡片进行检查,并要求学生课后记熟)5、辨析题:小明认为,因为(-4)2=16,所以16的算术平方根是-4.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五)、自我小结:。

6.1.1导学案

6.1.1导学案

( 6..1.1数列的定义 )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引出数列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重点:认识数列会判断什么是数列难点:会正确表示数列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任务一:数列的定义1.数列的概念:按照一定的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数列的项.从开始的项起,按照自左至右的排序,各项按照其位置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3项,…,第n 项,…,其中反映各项在数列中位置的数字1,2,3,…,n ,分别叫做对应的项的项数. 注意:数列的“项”与这一项的“项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数列23452,2,2,2,2,.中,第3项为32,这一项的项数为3.2.只有有限项的数列叫做有穷数列,有无限多项的数列叫做无穷数列.3.由于从数列的第一项开始,各项的项数依次与正整数相对应,所以无穷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作123,,,,n a a a a ,.()n N简记作{n a }.其中,下角码中的数为项数,1a 表示第1项,2a 表示第2项,…. 当n 由小至大依次取正整数值时,n a 依次可以表示数列中的各项,因此,通常把第n 项n a叫做数列{n a }的通项或一般项.任务二:目标检测1.说出生活中的一个数列实例.2.数列“1,2,3,4,5”与数列“5 ,4, 3,2,1 ”是否为同一个数列?3.设数列{}n a 为“-5,-3,-1,1,3, 5,…” ,指出其中3a 、6a 各是什么数?任务三:提升练习1.场地上堆放了一些圆钢,最底下的一层有100根,在其上一层(称作第二层)码放了99根,第三层码放了98根,依此类推100,99, 98,97, 96,……,3,2,1以上述数列为例,首项是 ,第二项是 ,项数 ,是 数列我的疑惑:教师寄语:不要学花儿只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把春天衔来。

1a 2a 3a 4a 5a。

有序数对导学案

有序数对导学案

有序数对导学案有序数对导学案6.1.1有序数对学前准备预习疑难:设问导读1、观察思考:观察下图,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你是如何发现的?2、想一想:你看过电影吗?在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为什么?(1)如何找到6排3号这个座位呢?(2)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有什么不同?(3)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4)(5,6)表示什么含义?(6,5)呢?3、结论:①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②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

4、概念:有序数对:用含有的词表示一个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5、做课本40页练习:答案如下:自我检测1.根据下列描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红星电影院2排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度D.东经118度,北纬40度2.若(2,5)表示室内第2排第5列,某同学的座位号为(5,2),那么该同学所坐的位置是( )A.第5排第2列B. 第2排第5列C.第5列第2排D.无法确定巩固训练1、如图是某城市市区的一部分示意图,对市政府来说:(1) 北偏东60的方向有哪些单位?要想确定单位的位置。

还需要哪些数据?(2) 火车站与学校分别位于市政府的什么方向,怎样确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方法学生尝试描述位置定他们的位置?2、课间操时,小花、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花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怎样表示?拓展延伸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1) 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2) 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案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更多初一数学教案请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完成教材 P4 –2、3 题
1、 教材 P4---1 题 2、补充练习: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 (x=3,x=-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互助 共进 和谐 发展
心动不如行动 , 让我们一起进步!
2
宜宾县凤仪乡初级中学校 互助 共进 和谐
(2)2y(y-1)=3 (y=-1,y= 2)
宜宾县凤仪乡初级中学校 互助 共进 和谐
凤仪乡初级中学 7 年级数学导学案 执笔人:_ __ 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 课型: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难点 自主 学习
1、 预习教材 P2-4,完成 P3 练习题 1、2 题 (分小组展示)
发展
发展
(3)5(x-1)(x-2)=0
(x=0,x=1,x=2)
课堂 小结 评价
互助 共进 和谐 发展
心动不如行动 , 让我们一起进步!
2
宜宾县凤仪乡初级中学校 互助 共进 和谐
发展
互助 共进 和谐 发展
心动不如行动 , 让我们一起进步!
2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 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
学生笔 记栏
合作 探究 拓展 延伸 检测 反馈
1 、P3 第一个云框图(学生小组内讨论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