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为破坏机场群,敌发动浙赣作战
浙赣铁路:支撑抗战的钢铁动脉
浙赣铁路:支撑抗战的钢铁动脉作者:何广华何明圆来源:《红岩春秋》2020年第10期1937年9月,總长1231公里,横越浙赣湘三省的浙赣铁路建成贯通,成为当时长江以南唯一的东西向跨省铁路,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时人著文评论:“吾国铁路,自京绥路而后,以中国资本中国人材完成之者,当推浙赣铁路。
”抗日战争时期,浙赣铁路是部队给养、物资、兵力运输及安全撤离、转移的大动脉,它也因此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咽喉要道。
在浙赣铁路建成83周年之际,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揭开这条百年老路虽尘封已久但不曾被忘怀的历史。
浙赣铁路的巨大战略价值浙赣铁路虽然全线贯通于抗战之初,其历史却可上溯到清朝末年。
甲午战争之后,英国人曾向清政府提出修建杭州至广信铁路计划。
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修筑闽浙赣铁路计划,其中有自南昌经衢州至杭州的线路。
稍后,立宪党人汤寿潜提出了上海与广州连接在一起的东南铁道大计划中的乙线,包含了杭(州)衢(州)之间共212公里。
这是国人第一次明确提出建造浙赣铁路的计划。
民国时期,孙中山在《东南铁路系统》一书中列有东方大港广州干线,途经杭州、桐庐、严州、衢州,抵达江西广信。
以上这些铁路计划,均因时局动荡而束之高阁。
1927年,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张静江十分崇尚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主张优先发展铁路,声称要按孙中山的铁路计划,先修筑杭州到江山的铁路,命名为杭江铁路。
鉴于此前国内多条铁路建设计划因经费短缺而胎死腹中,张静江对线路进行重新规划,新的杭江铁路将在钱塘以东,沿浦阳、金华两江而行。
这里地处两江之间的分水岭,地势较低,容易穿过,可以节省工程造价。
他又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从中国银行贷款270万元,并以此为担保募得公债400万元,随后又向杭州“四银行团”借款360万。
1928年2月25日,浙江省政府委员会第207次会议决议通过浙江省杭江铁路筹备处组织大纲,杭江铁路拉开了浙江省自筑铁路的序幕。
抗日战争军事史研究中的问题及可能突破的路径
了 ①㊂或许伪局长礼葬萧区长的举动只是收买人心,但他在祭奠萧区长时动用的中国话语,还是显示了 中国 这一概念在当年所具有的影响力,这是研究者不应忽略的㊂战时民族观念的生成及整个国民意识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还非常薄弱㊂关于战时中国的研究,可以做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㊂呼吁加强对默默无闻的个体的研究,绝不是说大的宏观性研究就可以忽略,更不是说政治㊁军事的研究无足轻重㊂实际上,和前者相比,后者仍然是研究的基础㊂只是说就研究的现状言,前者更为薄弱,更需要众多研究者入手和重视㊂何况在战争和灾难中,那些弱小的人们最容易被摧毁,也因此造成更多的无法发声者㊂倾听这些静默的声音,是后人无可回避的责任㊂我们踩踏了无数遍的基石,有时,正是历史的灵魂所在㊂(本文作者㊀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抗日战争军事史研究中的问题及可能突破的路径袁㊀成㊀毅㊀㊀抗日战争史研究存在两种理解:一是对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的研究,二是仅限于对这场战争本身的研究㊂前者涉及很宽泛的领域,但凡这一时期的政治㊁经济㊁军事㊁外交㊁文化㊁社会等均属于研究对象;后者则偏重这场战争的具体过程,属于军事史研究范畴㊂无论从哪个层面研究抗日战争,学界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亦即战争时期的问题多由战争引起,战争本身无疑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从抗日战争史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军事史研究其实最为薄弱:一是抗战军事史的研究成果明显少于其他领域;二是抗战军事史研究成果的军事史学科属性不够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足,有些方面甚至还很少有人问津㊂针对这些现象,不少学者在相关论著中呼吁,抗战史学界应更加重视抗战军事史研究㊂当然,如何加强和深化抗战军事史研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仅就当下抗战军事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梳理,并就可能实现突破的路径略陈管见㊂一、正面战场的研究视野有待拓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弥补以往正面战场在抗战史叙事中的缺失,学界从不同层面持续开展了正面战场军事史料的整理工作②㊂同时,台湾地区战后编纂的各类战史资料也得到较多利用㊂此外,随着民国档案的刊布与开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正面战场军事史研究受到关注,产出了一批有分量的学术论著㊂但从深化正面战场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视野似有进一步拓宽的空间㊂(一)正面战场初期作战,战争形态的变化未受到足够关注在近代世界军事变革的历史上,陆海空三军立体作战早已成为战争常态,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则是第一次经历这种立体作战的战争形态㊂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由于经济实力等原因,国防建设的重点集中到陆军,海军和空军建设虽也采取了多种举措,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严重滞后㊂尽管如此,毕竟还是初步奠定了三军协同作战的基础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在国民党军队承担作战的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兵种是陆军,战史研究突出陆军作用本是应有之义,但国民政府有限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及其作用的发挥,主要还是集中在这一时期,现有研究则鲜有对陆海空三①②王林:‘抗战日记“(1940年10月16日),‘王林文集“第5卷,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第197页㊂关于军事史史料整理与利用问题,可参见笔者‘中国抗日战争军事史史料整理与利用“(‘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7期)一文,此处不再展开㊂军配合作战的关注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国民党战场战史编纂的分工大有关系㊂在抗战还在进行的时候,国民政府即开始了战史编纂,陆海空三军各自编纂了本系统战史,其中陆军战史所占比重最大㊂抗战胜利初期,国民党军界的陈诚㊁何应钦㊁白崇禧等人所著战史也主要是叙述陆军作战经过,对海军和空军的作战只是简单提及㊂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其 陆军 海军 空军 以及 地面防空部队 仍然由本系统独立编纂相关战史㊂ 三军 史料相互独立的呈现形式直接影响到战史研究,无论是战时还是在战后,学界对陆海空军抗战的研究,很自然形成了三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其中陆军地面作战成为战史叙事的主体,海军㊁空军抗战史事只体现在专门研究海军和空军的相关论著中,而在全景式抗战军事史著述中,很少看到对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的整体考察㊂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例,关于地面部队的作战已研究得相当深入和细致,海军和空军在战役中发挥的作用却未得到显现㊂就海军而言,虽然未在沿海与日本海军展开大规模正面作战,主要是在长江口将大量军舰和民用船只沉入江底,设置起阻塞线,以此阻挡日本军舰溯长江西上,其中江阴阻塞线使日本海军滞留上海一带近四个月时间,不但打乱了日本海军预定作战计划,而且为国民政府陆海军在长江中游的部署赢得了时间㊂对1938年武汉会战的研究,也存在类似情况㊂南京沦陷前后,国民政府海军沿长江一线构建了层层阻塞线,其中马当阻塞线的阻敌效果尤为突出,迫使日军不得不推迟大举进犯武汉的时间㊂诚如陈绍宽所言: 马当的阻塞,直把敌人军舰压迫在芜湖方面,达半年之久,其间不知道给我们争取了多少有利时间,来从事保卫大武汉的军事配备,到了二十七年六月,敌人运用陆军力量,向马当采取迂回战略的时候,敌舰才勉强在其陆军护翼下,向我沿江正面海军要塞阵地活动,但没有法子突破,反给我们炮队击伤了几艘军舰,终要等待到它们的陆军施展出很大的兵力,把我们要塞包围,我们奉命放弃了之后,敌人的军舰才慢慢地扫着雷,一步一步挨进来,但我们消耗战和持久战的目的,已经达到了㊂ ①国民政府空军在淞沪会战期间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㊂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国民政府空军能用于实战的飞机不到300架,基本上全部部署在南京以及周边的南昌㊁句容㊁蚌埠㊁广德㊁杭州等空军基地㊂会战爆发后,日军不但动用了在上海地区的全部航空兵力,而且还不断从国内增调航空队来华,作战预案就是在开战数日内完全消灭上述空军基地的国民政府空军㊂尽管双方实力极为悬殊,但争夺制空权的作战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为之后持久抗战格局的形成作出了贡献㊂由此可见,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也是中国初次经历有别于传统战争形态的新式战争㊂无视战争形态的这一重大变化,就很难对正面战场初期的抵抗作出全面评判㊂(二)正面战场中后期作战,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未作打通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㊂这一论断主要强调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中国战场是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使其无力北上进攻苏联,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国战场的艰难抵抗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英美等国争取了更多备战时间㊂如果仅仅从这三个层面理解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起码在军事史层面上是不够的㊂就东方战场而言,也存在着两个战场:一是中国战场,二是太平洋战场㊂大体上说,中国战场承担着对日本陆军作战的主要任务,太平洋战场承担着对日本海军作战的主要任务,两个战场共同构成了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㊂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虽然在地域上有所分隔,但两个战场密切关联,互为战略支持㊂而现实的研究情况是,日本方面的战史将在中国战场的作战和在太平洋上的作战,分别称为 中国事变 作战和 大东亚战争 作战,有意割裂了两个战场的关系㊂实际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的抵抗和战局演变,深刻影响着日军对英美开战的时机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方面,日军不得不①陈绍宽:‘三年来海军抗战工作之检讨及今后发展之方针“,海军司令部编译处编:‘海军抗战事迹“,1941年印行,第26页㊂动用相当多的兵力到太平洋战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它在中国战场的军事布局;另一方面,美军在太平洋上的作战并非孤立为之,有些战事直接依赖中国战场,有些则间接依赖中国战场㊂因此,中国抗战军事史理应重视对太平洋战场的研究,重视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在军事上的互动关系㊂但长期以来,学界较少将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作打通研究㊂应当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当美军与日军在太平洋海面和海岛作战的同时,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军事动向很多与太平洋战场的进展紧密关联㊂就中日陆军作战而言,1941年12月至次年1月,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作战目的主要是防止中国军队利用广九铁路策应英军香港作战;1943年11月㊁12月,日军发动常德会战,目的是牵制中国军队向云南㊁印度调动,防范中国军队对太平洋战场和印缅战场的策应㊂1944年5月至12月,日军在中国战场发动了空前的豫湘桂战役,目的是摧毁设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美军空军基地,打通中国大陆内部以及大陆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交通线㊂对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发生于中国战场的这些战役,研究视野若仅限于中国战场,就很难看到中国军民付出巨大代价的战略意义㊂以豫湘桂战役为例,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这场战役中国军队失败的一面,但如果将其与太平洋战场联系起来,就会发现这场即使是失败的战役,也仍然发挥了部分牵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作用㊂1942年以后的缅甸战役更是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联动的作战,既往研究较多注意到中国方面打通国际援华通道的单向诉求,较少关注美英对中国责任的期望㊂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是极其重要的作战内容,美军实施这一战略更与中国战场密不可分㊂美军对日本本土空袭不但凭借了中国战场的基地,而且也让中国承受了日本在中国战场大规模地面作战的代价㊂1942年4月,美军以中国东南浙赣境内机场作为实施对日本本土空袭的返程基地,在太平洋上实施了 杜利特尔空袭 计划㊂日军为了中止美军这一作战方式,很快在中国战场发动了浙赣战役㊂1944年,美军欲将B-29轰炸机部署于中国西南地区,由此出动空袭日本本土㊂当年四川省发动了50多万民众,在成都附近的新津㊁邛崃㊁彭山㊁广汉等地为美军修筑大型机场㊂①国民政府防空部门也在大巴山㊁米仓山㊁秦岭㊁汉水等地布置了防空监视哨,这才有力保障了美国B-29飞机的出击㊂罗斯福总统在致国会报告中曾评价道: 驻华美空军的成果多赖中国防空情报网对敌机作迅确报告,此项情报网竟延伸至敌军占领区内,中国最缺乏最新式之通讯工具,但仍为世界上最快且最有效之情报网㊂ ②美军从中国基地出发实施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成为此后对日本大规模本土空袭的预演㊂但现有研究较多地关注到美军在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上频繁出动机群对日本本土的 地毯式轰炸 ,而较少关注美国早先从中国大陆实施对日本本土的出击㊂若将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打通研究,自然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㊂二、敌后游击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待充分展现敌后游击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㊂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是对日游击作战的主战场,对敌后战场游击战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对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研究㊂此外,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也在众多地区开展了对日游击作战㊂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敌后游击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有待更充分展现㊂(一)中共敌后战场游击作战的复杂性展现不足㊂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也称解放区战场,早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和朱德的‘论解放区战场“就对敌后战场的开辟㊁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概括,这也成为指导后来研究的重要理论㊂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研究,比较集中的成果是关于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的基本战略方针㊁敌后战场的形成时间和标志㊁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及何时成为主战场㊁敌后战场是否存在战略反攻等较为宏观①②‘蒋委员长电勉川临参会:川省同胞肩负抗战重荷,最近修筑机场贡献尤伟“,‘大公报“1944年6月18日㊂黄镇球:‘防空在今后国防上的新估计“,‘河南省政府公报“1945年第4期㊂的问题㊂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指出,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和需要深化的问题,如日军在敌后战场的战略与政略㊁敌后战场的政治动员和民众作用㊁扫荡 与反 扫荡 战㊁局部反攻阶段的重要战役㊁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武装建设问题㊁民兵组织与民兵作用㊁敌后游击战与敌后城市关系等①㊂但从近些年发表和出版的研究成果看,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还有很多没有受到抗战史学界的关注,即使仅就游击作战的经过而言,目前的研究也主要限于八路军和新四军对日作战的一些重要战役,如平型关战役㊁百团大战等,缺乏对更多经典战役的挖掘;对敌后游击作战形式的研究多偏重敌后军民与日伪军的直接军事对抗,对游击战的多种形式如山地游击战㊁平原游击战㊁河湖地带游击战的共性与差异性等缺乏比较研究㊂此外,对非直接军事对抗形式,如破袭战㊁信息战㊁交通战㊁情报战㊁ 锄奸战 等也缺乏深入探讨㊂(二)中共敌后游击战对正面战场的战略配合,多以宏观结论代替实证研究㊂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对正面战场形成了强有力的战略配合,虽然一些重大的战役由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承担,但中共领导的八路军㊁新四军及各地民众武装,在华北㊁华中㊁华南等广大地区开展的游击战,极大地制约了日军的部署与调动㊂中共领导的每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存在,差不多都起到了对正面战场作战直接或间接的配合㊂对这种配合的关系,仅限于宏观上的结论或认知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证研究加以诠释㊂如抗战初期八路军进入山西后,形成了对进犯山西日军的极大牵制,其中的平型关战役既是八路军对日军的首次作战,也是八路军对第二战区正面战场作战的重要配合,而既往研究往往忽视了后面这层作用㊂如果能以中共领导的某支武装力量或某个根据地为个案,具体探讨其对正面战场的影响,可能会更加突出中共敌后游击战的价值和意义㊂(三)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研究,存在以省域代替根据地的 碎片化 现象㊂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主要依托敌后抗日根据地展开,而敌后抗日根据地基本上处于数个省域的交界地带㊂因此,只有将根据地作为地域单位开展研究,才能真正揭示中共敌后抗战的面貌㊂但近些年来,区域史研究在各地不断受到重视或强调,各省区均出版有本省区抗日战争的史志著作,无论是区域史还是地方志,往往有 越境不书 的要求,因此很容易导致将敌后战场的历史 碎片化 地呈现于不同省域的结果,这对深化敌后游击战历史研究非常不利㊂以华中根据地新四军的研究为例,由于涉及江苏㊁浙江㊁安徽等多个省份,各省分别叙述所在省的史事,显然很难揭示新四军华中抗战的整体面相㊂(四)中共敌后游击战研究的史料来源不够丰富㊂档案资料本为战史研究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但由于目前档案开放较为滞后,研究者基本无法利用㊂好在战后不同时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系统编纂了众多的八路军㊁新四军㊁华南抗日纵队等游击作战的战史资料,加之众多人物的回忆资料等,成为研究敌后战场最主要的史料㊂由于史料编纂本身具有选择性和局部性,研究者在无法利用档案资料的情况下,只能利用已刊战史资料,从而造成了史料来源的单一,这就很难对游击战这种特殊作战形式作出深入细致的分析㊂当然,史料运用在客观上存在的困难是,游击战多数是小规模作战,日方大型的战史资料也很少有反映,作战过程多反映在一些联队作战记录或中下层官兵的阵中日记,研究者一般很难利用到这些资料,这就使得作战双方的史料无法得到相互印证,影响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㊂(五)中共武装力量对日作战与 反顽 作战存在相提并论的现象㊂从军事史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共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对日作战应成为中共抗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体现战时中共 中流砥柱 作用的重要佐证㊂虽然中共武装力量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来自国民党方面的武力压制,双方甚至多次发生武装冲突,迫使中共部队不得不在对日作战的同时展开 反顽 作战,但对日作战与①杨圣清:‘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研究述评“,杨青㊁王旸编:‘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 2004)“,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㊂反顽 作战性质有别,若将其相提并论,无疑会淡化中共武装力量在对日作战中的巨大历史贡献㊂(六)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研究,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兼顾不周㊂国民党在敌后的游击战主要有两方面的力量:一是国民党正规军,二是国民党在各地的地方武装㊂早在淞沪会战结束后,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部分国民政府军就在苏浙皖边区开始了游击作战㊂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正面战场战事的减少,国民党正规军多在敌后开展对日游击,学界对国民党正规军的游击战已有较多探讨㊂相对而言,对国民党在敌后游击战的另一方面力量 地方武装的研究则明显不足㊂如在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十分重视游击战,他认为 必须将游击战与正规战互相配合,巧为运用,然后方可以发挥其本身之最大效能,以收克敌制胜之效果 ①㊂基于这种认识,浙江省战时组建的国民抗敌自卫团,在对日游击作战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其他各省也有类似地方武装,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研究似有重视这些武装的必要㊂三、抗战军事领域一些薄弱环节有待加强军事史是一个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领域,它包括军队统帅部及各战区的指挥运作㊁战略方针和部署㊁战术运用㊁军队状况㊁军事训练㊁政治工作与动员㊁作战能力㊁后勤保障㊁战区与后方关系㊁军政关系㊁党政军民关系㊁军事动员㊁供给支援㊁军种协调㊁战区配合等等②㊂以上这些方面当然是军事史研究的基本内容,除此之外,还有涉及抗战军事史的诸多领域,值得深入探讨㊂(一) 敌情研判 与决策机制㊂全面抗战爆发前,中方对日本发动战争的时间㊁可能采取的战略战术都有过研判㊂同样,日本方面也对中方可能采取的抵抗作过预判㊂中日双方都是在互相研判的基础上,通过各自不同的决策机制形成作战方案㊂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作战双方都十分重视对对方的研判,并根据研判的结果谋划下一步军事行动㊂既有研究对战前中日双方的互相研判和决策较为关注,对战争过程中的相互研判与决策则关注不够㊂近年来,随着‘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的出版,为研究日本方面的研判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㊂同时,蒋介石档案㊁日记以及战时国民政府高级将官回忆录和日记的广泛利用,为研究国民党方面的研判和决策也提供了便利㊂此外,借助诸如战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编‘敌情研究“以及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整理的 日本问题 沦陷区问题 等资料集,有关国共双方的 敌情研判 也有望产出新的研究成果㊂(二)战前国防建设㊂一㊃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即启动了应对日本侵略的国防建设㊂江海防方面,主要是对沿海的虎门㊁厦门㊁镇海㊁江阴等要塞进行了整理;空防方面,重点是通过组建航空学校和防空学校,培养了急需的航空防空专业人才㊂对于这些建设内容,学界有比较多的探讨㊂相对而言,国民政府战前投入最大的是陆上国防工事,1935年国民政府军方在制定‘1936年度国防计划大纲“时,将全国不同省份分别划分为 抗战区 警备区 绥靖区 预备区 ③㊂国民政府军方认为,京㊁沪一带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日军进攻的重点㊂基于这一判断,国民政府开始了 以首都为中心,逐次向国境线推进 的陆地国防工事建设④㊂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已完成的国防工事主要集中在以南京为中心的江浙地区㊂由于国防工事属于机密工程,除档案资料外,一般很难利用其他文献开展研究,相关的研究因此还不够充分㊂此外,对于战前国防工事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也缺乏实证性的研究成果㊂(三)国防地理与作战地域分布㊂中国国防地理的态势决定了日本对华发动战争的区域格局,抗战军事史的研究必须关注中国抗战的国防地理或军事地理㊂早在全面抗战前,学界和军政界就有①②③④黄绍竑:‘游击战之理论与实际“,金华‘浙江潮“1938年第14期㊂曾景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述评“,杨青㊁王旸编:‘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 2004)“,第262页㊂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2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1 362页㊂何应钦:‘对五届三中全会军事报告“,‘何上将抗战时期军事报告“( 民国丛书 第二编32),上海书店(据1948年版影印),第6页㊂。
大会战
历史的记忆,淡去的记忆—抗日战争国民党正面战从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的八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败退,国民党在抗战中所表现出名族大义似乎在淡忘,国民党在所领导的,所付出的血的代价也在逝去。
消极避战不能一言蔽之国民党的一切。
八年之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共22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此外还有一个滇缅会战,派遣远征军出征缅甸。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底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是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其口号是以空间换取时间。
期间爆发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共六次大规模的会战。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6个旅30万余人,死伤7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60余万人,伤亡达15余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江阴保卫战开始。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南京保卫战,是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上海淞沪会战中失利后展开的一次保卫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南京的作战。
该战役由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指挥15万国军与日军抵抗作战。
粟裕出击天目山的战略背景
粟裕出击天目山的战略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半年后,美军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由此太平洋战争发生逆转,美军处于进攻地位。
1943年,美军开始对日本本土全面实行海上封锁,使得日本南洋派遣军处于孤立、困难境地。
日本为补给南洋军,试图打通从中国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同时摧毁沿线地区的美空军基地。
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
8个月中,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多万人,丧失拥有的146座大小城市、6000万人口的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
日军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虽然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始终也没能全线通车。
但这场战役让中国国民党政府大跌眼镜。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党军尚能同日军独立进行正规作战,无论是淞沪战役、徐州战役、还是武汉会战,虽然败了,仍能保存主力,重新组成新的防线与日军对峙,直至日军成强弩之末。
而1944年,形势大好,国民党军获大量美国装备,且中国上空日军已经完全丧失制空权。
在这种情形下,国民党军仗打的反而不如以前,这让国内外各方面很难接受。
所以美国将目光移向不受国民党政府控制的中共抗日武装。
有这样一种说法:由于日本本土被封锁,工业生产没有原料,而且遭到严重轰炸破坏,无法维系战争。
为此,日本将放弃本土,以中国大陆作为顽抗的据点与盟军对抗。
由此美军必须在中国登陆开辟对日战场,方能彻底打败日本。
然而,在中国登陆,则需要中国的全力配合,不仅需要中国政府的配合,也需要中国政府控制之外的中国抗日武装配合。
由此美国政府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派出军事观察组,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华北日军和中共方面的情况,分析共产党对战争所能做出的贡献及其战斗力的价值和最有效办法,并为海空军作战提供气象资料。
目的是争取日后军事上的合作。
美军观察组深入华北、华中敌后抗日前线考察,向上峰报告:“在长城和扬子江之间,中共已经强大得可以指望在敌后至少能控制华北。
中共不仅也可能保持扬子江流域目前中共统治下的若干部分,并且也可能保持华中、华南的新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学习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整个八年抗战,国军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双方投入几十万的兵力。
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兵,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0000余人。
来源华夏历史网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此时国民革命军兵力凋零,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开始了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0000多人。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国民革命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0000余人。
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5月21日日军打通了津溥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鬼子10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
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国民革命军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而结束,但国民革命军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0000人、近100000名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了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转载注意来源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20日武汉会战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国民革命军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省枣阳地区发动进攻。
跪在“布施坟”前
跪在“布施坟”前作者:孙平来源:《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5年第11期原浙江游击纵队副政委、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邱清华在谈《乐清市军事志》时说:乐清“3.15” 抗日战役中牺牲的李觉庵,虽然属于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个头目,但他率领部队英勇抗日而几乎全队阵亡。
为爱国而死的知名骨干,是可以入传的。
“3.15” 抗日战役是乐清县境内历次抗日中最大的一次战斗,在乐清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题记1955年4月5日,清明节。
淫雨霏霏,山岗上哭声连连。
虹桥镇石埭山凹口坦,杂草丛生,老枫树上秃鹰啼血,一条竹叶青蛇穿过好几个石头。
大队长林松桓长得熊腰虎背,脸黑唇厚。
他久久地跪在这里,没有哭声,只是长时间的哽咽,许多路过的人都纳闷,这个人怎么会跪在块荒芜的草地上。
可谁会知晓,这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会想起那天下午收到的那封信。
1945年3月16日,林松桓带着国民党浙保第七大队剩余人员深夜撤走,未能带走牺牲的官兵尸体。
虹桥镇里的士绅倪吉甫、金惺史、朱承熹,在石埭山凹口坦建造“布施坟”,并与民众一起,用船将死难烈士运到那里去埋葬。
三名士绅还致信驻临海的林松桓,告知他们将准备为抗日英烈“筑墓建碑”,希望能提供牺牲官兵的名单。
在那场战斗中,林松桓曾向驻芙蓉的浙保第二大队求援,该队以为是对付共产党周丕振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遂派所部和乐清县自卫独立队前去,至瑶岙岭,见他们在与日军交战,就掉头返回芙蓉。
事后,他们反而诬告林松桓消极“剿共”,去打日本人,是狗叼老鼠——多管闲事。
结果导致损兵折将,消耗弹药,使当地人民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浙江省保安处当即饬令他停职反省。
林松桓一直呆在家里,想起这么多死难的战友、老百姓;想起虹桥三百间房屋被烧的景象;想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战友,因受伤而无法医治的情形;想起自己被如此冤枉后,又收到士绅们的安慰信,林松桓怎能不潸然泪下。
林松桓想马上回信,但每当拿起笔时,又放了下来,此时他手中的笔像一根几十年浸泡埋在泥潭里的木头,总是那么地沉重。
飞虎队在重庆的战斗轨迹
飞虎队在重庆的战斗轨迹作者:***来源:《红岩春秋》2022年第11期1945年8月1日,“飞虎将军”陈纳德返美前,在重庆求精中学美军总部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
抗战期间,他曾频繁出入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但通过记者招待会与众人话别,还是第一次。
回溯重庆大轰炸,陈纳德说:“1939年至1941年的3年间,我曾在重庆。
当时,重庆为全世界遭受轰炸最烈的城市。
我亲见房屋毁于烈焰,死伤塞途。
今再来渝,见渝市人民安居乐业,不复为空袭所扰,实引以为快。
我自觉对解除重庆及其他的中国城市空袭的威胁,略有贡献,甚感荣幸……”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由于资料缺失,陈纳德及其领导的飞虎队于抗战期间在重庆的战斗历程,现在已经很难完整地还原。
一支特殊的队伍1939年5月3日,日本海军航空队出动45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空袭重庆。
当天,陈纳德刚好在重庆,他拿出望远镜和摄影机,在与主城一江之隔的山坡上,观察和记录日机编队飞行和投弹的全过程。
这是他作为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养成的一个习惯,即每到一个地方,但凡遇到日机来袭,他都会用摄影机拍下日机轰炸的过程,用于事后研究日本空军作战的特点。
他还有一个笔记本,里面记滿了他对日机实施攻击、轰炸等战术的评述。
在重庆期间,陈纳德走访了当时正在保卫这座城市的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发现他们采用的“俄罗斯战术”(即在敌机后面50英尺处,用所有火力开火)难以击落日军的轰炸机。
一名中国空军飞行员告诉陈纳德:“我们在1万8千英尺的高空飞行,日军飞机以1万5千英尺的高度前来侵犯,我们垂直俯冲下去向敌人开火,并在5千英尺的高度拉起。
”陈纳德告诉他:“你们用那种方法,打不下轰炸机的。
”对方回答:“是的,但他们也打不到我们。
”陈纳德在回忆录中写道:“这种情形,使我大伤脑筋。
中国战斗机居高临下的攻击不奏效,中国防空部队队员只能射击到1万5千英尺,而敌人的轰炸机却能安详地游弋在1万6千英尺以上的高空。
”陈纳德曾描述1940年9月13日的璧山空战:“1940年初秋,首批日本零式飞机以2万7千英尺的高度进犯重庆,就像盘旋在鸡群上空的老鹰一样,中国战斗机还未搞清楚怎么回事便纷纷被击落……”正是在重庆的这段经历,让陈纳德发现和掌握了日本空军作战的特点与规律,并针对性地发明了“打了就跑”的空中游击战术。
浙赣会战简介 日军力主扫除浙赣两省飞机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浙赣会战简介日军力主扫除浙赣两省飞机场导语: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
1942年4月18日,美军16架B-25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美军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横须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
1942年4月18日,美军16架B-25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美军航空母舰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横须贺、横滨、名古屋、神户等城市后,飞往位于我国浙江省的空军机场降落。
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到美机轰炸,朝野震惊。
为此,日军大本营于4月21日决定进行以摧毁浙赣两省飞机场为目标的浙赣作战。
5月15日,浙赣路东段方面日军第13集团军分别由奉化、上虞等地,沿浙赣铁路及其两侧向西南实施进攻。
第3战区第25集团军及第28军一部,在新昌、安华等地逐次抵抗后,以一部转入敌人后方游击,主力向金华、兰溪撤退。
25日,日军向金华、兰溪攻击,中国守军以第79师固守金华,第63师固守兰溪,依托既设阵地,顽强抵抗,与日军形成对峙。
27日,日军攻陷龙游,金华、兰溪守军愈显孤立,遂于28日放弃该地转移。
中国军队在金、兰地区的防守作战,使日军遭受严重损失。
日军第15师师长酒井直次中将被地雷炸得血肉横飞,日军哀叹:“现任师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6月3日,日军集结兵力向衢州发起进攻,守军第86军与优势日军浴血奋战4昼夜后,衢州失陷,守军向南突出重围。
11日至14日,江山、玉山、广丰、上饶等地连续失守。
7月1日,日军打通浙赣铁路,遂转取守势,大肆破坏机场,拆毁铁路,掠夺物资。
在日军从东面的奉化、绍兴、余杭向西发起进攻后,西面驻南昌的日军于5月31日出犯,并于崇仁、宜黄一带与中国守军发生激战。
6生活常识分享。
史地复演练45:了解金华人民的抗日斗争历程
二.金兰战役
提 纲
3.战役分析:金兰保卫战最后虽然失利 了;但应勇抗战的将士们及所有为抗战作出 过努力的人们,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怀念。
三.八大队奋勇抗日
提 纲
1.组建:金兰战役后,金华城及所属各 县相继沦陷,日本侵略军到处烧杀淫掠,无 恶不作,金华人民深受其害。为抗击日军, 金华地区中共党组织于1942年5月在义乌柳 村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织抗日武装,以义 乌西乡为中心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建立敌后 抗日根据地。7月7日,金东义西抗日自卫大 队在义乌成立,不久取得国民党政府“钱南 军别动队第一支队第八大队”的番号,一支 后来被金华人民简称为“八大队”的人民抗 日武装诞生了。
一.义乌兵抗倭:
提 纲
2.戚家军:1555年,抗倭名将戚继光被 明政府派到浙江防倭。1559年,戚继光到义 乌招兵,组成新军。对新军进行了严格的军 事训练,并根据江南的特点创造了“鸳鸯 阵”。这支军队行动迅速,作战勇敢,纪律 良好,被人们称为“戚家军”,又名“义务 兵”。
一.义乌兵抗倭:
提 纲
3.节节胜利: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 江,戚家军迅猛出击,在花街、白水洋之战 中,几乎歼尽台州沿海的倭寇,为台州抗倭 画上了句号。1562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又 转战福建、广东进行抗倭斗争。至1565年, 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金华、义乌的子 弟兵战功赫赫,对驱逐倭寇的斗争作出了重 大贡献,为家乡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八大队奋勇抗日
提 纲
2.典型战例:“八大队”成立后,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金东义西抗日游 击根据地,并积极寻找战机,主动出击,痛 歼日本侵略军。1942年10月14日,萧皇塘 战役取得胜利,全歼了在萧皇塘作恶的日军。 1942年12月,粉碎日军对金东义西根据地的 第一次扫荡。1944年取得塘西桥战斗的胜利, 1945年的潘村伏击战全歼日军。
日军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毙命经过参考资料
日军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毙命经过陈澜涛罪恶盈盈地雷索命1942 年4月18日,美军16架B-25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地后,降落在浙江衢州机场。
这是日本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其本土首次遭盟军飞机轰炸,引起全国极大震惊。
日军大本营为摧毁浙江的衢州、玉山等机场,打通浙赣线,决定发起浙赣战役。
1942年5月15日,浙赣战役开始。
日军东路第十三军出动58个步兵大队,近9万人分三路从杭州出发,向衢州进犯。
国民政府军计划在金兰线给予顽强阻击,在衢州进行决战。
因此,日军进军速度很快。
日军东路第十三军主力第十五师团由有侵华“急先锋”、“虎将”之称的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率领,从萧山出发,经诸暨,渡过浦阳江南下。
19日晚,第十五师团进入义乌西南地区。
于22日到达兰溪以北马涧等地。
经休整后,继续向兰溪县城进犯。
25日,酒井直次指挥所部在重炮及航空兵的支援下,向兰溪城发起疯狂的猛扑。
国民政府军第八十八军二十一师和第四十九军六十三师等守城部队,依托工事,进行坚决的抵抗。
激战三昼夜,日军毫无进展,损失惨重,双方形成对峙状态。
酒井恼羞成怒,遂亲临兰溪前线指挥督战。
28日10时,酒井直次行进到兰溪以北1.5公里附近时,骑马踩到地雷,身负重伤,下午14﹕13分死去。
日军第十三军军部立刻指派南京的警备司令官步兵团长石川少将,接任酒井的职务,在石川到达之前由第十五师团资格最老的川久保参谋长指挥。
这是日本陆军创建以来第一位现任师团长战死。
酒井直次,1911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192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第32期,毕业后曾被派往苏联考察研究军事。
1935年8月晋升为步兵大佐,12月任第二师团第三旅团第四联队联队长。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酒井以第二师团第三旅团第四联队联队长的身份到中国参战,并被派往哈尔滨,指挥所部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
在几天内破坏共产党联络站十余个,逮捕地下党员四五十名。
空袭东京
B-25米切尔型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起飞目录[隐藏]∙ 1 前期准备∙ 2 执行任务∙ 3 空袭效果∙ 4 营救美军∙ 5 空袭之后∙ 6 参见及外部链接日本本土。
任命詹姆斯·哈罗德·杜利特负责改装飞机、训练飞行员并执行此次行动。
B-25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装,加装副油箱载油量增加一倍,尽量拆除不必要的设备减轻重量。
此次行动出于保密的原因并没有向中国方面具体通报。
[编辑] 执行任务大黄蜂号载了16架B-25B型轰炸机,于4月2日低调地离开旧金山港口,准备与从珍珠港出发担任掩护的企业号会合。
每架轰炸机都载了500磅(约230公斤)的炸弹及额外的燃料,并且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以起飞顺序摆开。
4月14日,大黄蜂号在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与中途岛之间的一个指定地点同企业号编队会合,两艘航空母舰就在14艘军舰的护航下由威廉·哈尔西统一指挥开往轰炸机的起飞地点。
美军的原定计划是在4月19日(由于疏忽没有考虑国际日期变更线,实际发起空袭的日期是4月18日)距离日本约450海里的海域让轰炸机升空。
16架B-25飞机将在下午起飞,在傍晚时分轰炸东京及横滨一带的几座城市。
具体分配是10架轰炸东京,3架轰炸横滨,其余3架分别轰炸名古屋、大阪和神户。
然而事与愿违,日本人已经事先在距其本土650海里外的海上布署了由50艘装有无线电的渔船组成的预警监视网络。
1942年4月18日清晨美军在距离日本约650海里的海域被其中一艘日东丸发现。
虽然美军巡洋舰迅速地将其击沉,但是舰队截获到无线电警报已被发出,杜立特中校决定让全部轰炸机起飞,进行空袭东京的任务。
全数的轰炸机成功的飞抵日本并且超低。
【优质文档】寻找身边的英雄600字作文-word范文 (2页)
【优质文档】寻找身边的英雄600字作文-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寻找身边的英雄600字作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当中华民族陷入危难之际,总会有众多英雄人物,家乡的电视台滚一动播出了系列专辑“ 寻找身边的英雄”。
英雄不问出处,身边处处都有英雄。
他们都是我们最可亲可敬的人。
在近期播出的一集中,我发现了村里90多岁的谷爷爷竟然参加了70多年的抗日战争,让我兴奋不已。
于是,我和同学买了点小水果,专门去谷爷爷家拜访他,让他和我们聊一聊那激一情燃一烧的岁月。
随着谷爷爷那略带沙哑的声音,我似乎重新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是在1941年,日军占领宁波后,对浙西南的飞机场进行了大轰炸,意图切断这条海内外华人的补给线。
谷爷爷当时是部队里的一名警卫员,他的职责就是保证首长的安全,传达首长的命令。
当时红军士兵的装备不是很好,五花八门,绝大多数是靠缴获而来,谷爷爷手里拿的就是一把一毛一瑟步槍,象宝贝一样的寸步不离,睡觉时都搂着它。
首长开玩笑说,“小谷啊,以后可以不娶媳妇直接和槍就可以过日子啦!”“俺还就认这把槍,还指望它打跑日本人呢”当时的谷爷爷一脸坚毅。
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从宁波一路打到丽水,沿路烧杀抢掠,无恶不做。
1942年,日军发动浙赣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丽水飞机场连续12此遭遇轰炸。
谷爷爷所在的部队在首长的带领下打起了游击战,在缙云方向袭击过敌人的后勤补给站,在遂昌打过皇协军,敌人在后面追,他们就带着敌人在山里面转,“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牵着敌人鼻子转。
说到那段时光,谷爷爷仿佛年轻了许多,颇有当年首长指挥部队作战的英勇风范。
爷爷说,首长可厉害了,敌人连他们部队的尾巴都摸不到。
1945年,抗战胜利了,谷爷爷的手里也多了一份战利品:一把日本军刀。
谷爷爷笑呵呵地对我们说,这可是首长给他的奖励,在一次战役中他多次冒着槍淋弹雨帮首长传递命令、保护指挥部安全,为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做出了重大贡献才得来的,可是个宝贝。
国军22次大会战
美国《LIFE》杂志记者拍摄的国军照片「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八年之间进行了22次正面战场的大会战。
抗日战争上的22次大会战,是中华民族用鲜血书写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1.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冯玉祥、顾祝同、陈诚、张治中「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战前日本曾嚣张的说,三个月可以灭亡中国,结果光在上海战场就打了三个月,虽然日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中国军民浴血苦战,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唐生智、孙元良、宋希濂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中国首都南京。
由于国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
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万余人。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阎锡山、卫立煌、孙连仲、傅作义、郝梦龄(殉国)、王靖国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此时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
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
其中忻口战役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忻口战役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4日~5月21日)参战的国军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庞炳勋、王铭章(殉国)徐州会战包括滕县血战、临沂之战、台儿庄大捷和徐州突围4部分。
川军打的滕县血战,为台儿庄布阵争取了两天时间。
与江西相关的抗日会战
与江西相关的抗日会战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1日-1938年10月25日)抗战初期一场横跨安徽、江西、河南、浙江及湖北等广阔地域,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战役。
1938年6月11日,日军在海军支援下攻占安庆市。
日本第11军主力沿长江南岸进攻, 7月26日攻占九江,后沿长江西进, 8月10日于瑞昌东北登陆并进攻该城,8月24日瑞昌被占领。
9月底,日军第106师第123团、第145团、第147团和第101师第149旅团孤军深入,意图从庐山附近德安西面万家岭一带穿插突破中国军队阵线,被侦察队发现,第4军、第66军、第74军等部将其包围。
日增援部队在万家岭西面白水街地区被中国军队阻击溃退。
10月7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激战三昼夜,战至10日,歼日4个联队,击溃一个联队,共歼敌一万余人。
史称万家岭大捷。
武汉会战虽以日军攻占武汉三镇结束,但此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成为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转折点。
此战,中方伤亡400,000人,100名苏军;日方伤亡100,000人。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7日-1939年5月9日)1939年3月17日始,日军先后从星子、武宁、永修等地向南昌进攻,在南昌附近修水防线遭受重大伤亡后,使用毒气突破中国防线,23日占奉新、安义,26日占乐化、蛟桥、生米,当晚从生米附近渡过赣江。
27日,日军占领南昌。
此后,日军向西追击中国军队,于4月2日攻陷重镇高安。
4月17日,中国军队开始反攻南昌,第58军新编第十师刘正富部反攻高安,经过两昼夜激烈战斗,一度迫使日军败退,夺回西城。
但后因应援部队未能及时赶到,在日军增援部队反攻情况下,退回原驻守阵地。
4月23日,74军俞济时部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攻克高安。
4月24日,日军遭受高安失败后,复增援反攻激战,高安复陷。
4月26日,中国军队夺回高安,并收复祥符观。
5月1日攻占璜溪、5月2日收复向塘,5月5日中国军队攻克飞机场、南昌车站,与日军展开自刃战。
抗战中的衢州机场 美军战时相当重要的前线机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中的衢州机场美军战时相当重要的前线机场导语:衢州机场多灾多难,从抗日战争一开始就成为日军的靶子。
它不仅是我军英勇作战的见证,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奉献和深重灾难。
衢州机场多灾多难,从抗日战争一开始就成为日军的靶子。
它不仅是我军英勇作战的见证,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奉献和深重灾难。
机场始建于1933年,当时未作国防之用,时修时停,规模不大。
抗战开始,淞沪会战中杭州笕桥机场失守,衢州机场的作用立时显露出来。
于是,第一次加工赶修,在赶修中,受到日军轰炸,五十余名民工在机场伤亡。
次年2月,日军乘漫天大雪之时,渡过钱塘江,占领萧山,有沿浙赣线西进。
值此,我统帅部恐日军占领机场作为基地,乃下令破坏。
三战区连夜征集结民工七千人,在机场跑道纵横挖沟数千公尺。
1941年6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拥有空中力量的美国人参战,衢州机场战略地位再次上升。
三战区长官顾祝同、浙江省主席黄绍竑亲来衢州,专门为再修机场召集专员县长会议。
要求机场规模以停留五十架美国重型轰炸机为标准。
顾祝同还宣布,要在六个月内完成,违者以贻误戎机论处。
参加会议的各专员、县长听了均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黄绍竑心里也清楚这是一顶极其艰巨而又不得不拼力完成的任务。
见会上如此情况,也只有含着泪动员:“我们负地方责任,固然有我们的困难,但军队方面的困难,比我们还厉害。
长官的命令要怎么办,就得绝对去做,流血牺牲,就是我们最后的责任。
”各专员县长见省主席如此说,也就立下军令状,纷纷表示拼死以赴。
生活常识分享。
浙赣战役回忆(顺求国军100军军长刘广济将军生平)
浙赣战役回忆(顺求国军100军军长刘广济将军生平)浙赣战役回忆岳星明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三战区的战略地位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此时,第三战区统辖苏南、皖南、赣东及浙闽两省,处于长江南岸、抚河东岸、浙闽沿海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日军南下政策得势。
针对日军的军事行动,军事委员会从抗战全局着眼,于一九四一年底从第九战区抽调第四十九军和第十九师转用于第三战区;一九四二年春,又从第九战区抽调战斗力较强的第二十六军和第七十四军转用于第三战区,以增强第三战区的兵力。
在这期间,第三战区的部署概要如下:(一)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李觉指挥的第八十八军何绍周部三个师,担任钱塘江南岸诸暨、萧山、绍兴等地域的警备,防制杭州方面的日军;暂编第九军冯圣法指挥所属三个师,控制浙东武义、永康、丽水一带地区,针对向浙东、浙南蠢动的日军,作好战斗准备。
(二)由浙江保安处长兼金兰警备司令宣铁吾指挥的浙江保安团队,负责曹娥江南岸、宁波、温州等处的江防海防任务。
(三)第十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指挥的第四十九军王铁汉部三个师和第八十六军莫与硕部第七十九师以及第六十三师,控制金华、兰溪及其以东富春江南岸一带地域,作好对付杭州方面之敌的战斗准备。
(四)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指挥的第二十五军张文清部三个师和苏浙闽赣边区游击总指挥陶广部第二十八军两个师,警备苏南、芜宁铁路和浙西方面的日军,并派出部队游击袭扰苏南、浙西敌后。
(五)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指挥的第二十一军和第五十军,共六个师,担任皖南和赣东自荻港到湖口长江南岸防务,并乘机炮击、布雷,阻断日军航运。
(六)第八十六军莫与硕指挥的第十六师、第六十七师,驻衢州、龙游地域,加强既设阵地工事,进行作战准备。
(七)第七十四军王耀武部三个师控置于龙游以南及遂昌一带地域。
(八)第二十六军丁治磐部三个师控置于江山、玉山一带地域。
(九)第一百军刘广济部两个师及预备第五师担任抚河东岸、临川的防务,警备南昌和抚河西岸的日军。
10482873_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的最大规模毒气战
2015年第9期侵华日军在中国实施的最大规模毒气战柳秋荣中国抗日战争在进入旷日持久的战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企图借助化学武器,巩固并扩大在华的势力范围。
1938年12月,日军参谋总长给华北、华中方面军和华南第12军下达了“在华各军可以使用红弹、红筒和绿筒”的命令。
因而,日军在1939年正面战场的各次战役和敌后战场的各次“扫荡”作战中,都频繁地使用了化学武器。
这一阶段也是日军使用毒气作战的最高峰时期。
为了攻占南昌,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日军在强渡修河的进攻中,使用毒气炮弹3800余发、毒气筒16000个。
它不仅造成中国军民的极大伤亡,而且对修河沿岸百姓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中日双方隔河对峙1938年,日军在进攻武汉时,就有攻占南昌的计划。
后由于日军第106师团在江西德安万家岭一战遭到毁灭性打击而作罢。
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后,又考虑进攻南昌,目的是为了巩固对武汉地区的占领,切断浙江、安徽、江西经浙赣铁路至大后方的交通运输,占领南昌机场,以缩短向中国南方空中进攻的距离。
10月30日,蒋介石飞抵南昌视察防务,批准薛岳兵团退至修河南岸,与日军隔河对峙。
修河发源于幕阜山脉,流经九江境内的修水、武宁、永修等县,向东流入鄱阳湖。
河流进入永修一带,河宽约300米,河水很深。
为确保南昌的安全,中国军队在箬溪以东、修河南岸到鄱阳湖西岸,正面并列部署第70军、第49军、第79军和第32军等进行防御,统归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总部设在南昌。
其中第79军防守吴城、涂家埠至五谷岭地段,第49军防守五谷岭至张公渡地段,第70军防守张公渡以西地段。
1939年2月6日,日军“华中派遣军”下达《对南昌作战要领》,确定进攻南昌计划。
侵华日军进攻南昌作战图2015年第9期的斜坡构筑起来的,纵深达数公里。
攻击的正面限制在鄱阳湖与险峻山地包围着的十几公里的宽度。
因此,必须集中力量攻击这一狭窄的正面地区。
”因此,南昌战役是从日军强渡修河开始的。
江西抚州东乡县抗日历史
江西抚州东乡县抗日历史一、日军飞机空袭,县城民房被烧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
1939年3月28日,侵华日军占领江西省会南昌。
随后,日军战机便多次对周边县、市进行轰炸。
东乡因与南昌较近,地势相对平坦,地处浙赣铁路线,且为浙江、上海等东南地域的必经之路,因而被日军侵扰的时间较之抚州的其他县份更早,遭受日军飞机轰炸的损失尤其惨重,东乡县城的古城墙等设施先后在日军飞机的炮火下塌陷和损毁,市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惨状触目惊心。
《东乡县志》记载:民国28年(1939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昌后,大批背井离乡的难民扶老携幼沿浙赣铁路线逃难到东乡境内。
日军得知情况后,多次派飞机轰炸东乡县城所在孝岗镇。
4月7日(农历二月十八)上午7时许,日军9架轰炸机云集县城南门,狂轰乱炸,先后投掷炸弹10多枚。
炸毁房屋几十栋,炸死80余人。
其中,南昌难民近70人。
当时,县城的南郊火车站附近尸横遍地,血肉纷飞。
哭声、喊声、呻吟声此起彼伏,声声刺耳,呼救声更是摄人魂魄。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其场面可谓惨不忍睹。
谁知,伤员和遗体尚未完全处理,11时许,又一批日军战机从南昌方向窜至而来。
这批战机先绕县城四周低空飞行了一圈,显然是在侦查情况,然后分别在城南的火车站,城中县政府所在的中心位置各投放燃烧弹一枚。
同时,伴与机枪扫射。
两个地方顿时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这次袭击共烧毁房屋90余栋。
县政府被日军飞机轰炸后,各办事机关只得临时迁至今长林下市村一个祠堂理办公。
同月,国民政府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进犯,下令破坏南昌至东乡段铁路;10月破坏东乡至邓家埠(今余江县县治所在地)段铁路。
1941年2月2日,日本侵略军飞机再次袭击东乡县城。
这一次的空袭造成的损失更加惨重。
据统计仅房屋就烧毁了422栋。
期间的三年间,日本侵略军的轰炸机先后袭击东乡县城20余次,这是日军完全侵占东乡之前犯下的恶行。
二、日军占领东乡,人民生灵涂炭1942年5月下旬,进驻南昌的侵华日军第11军团为配合浙江日军作战,企图打通浙赣线,摧毁浙赣走廊美中两国军用机场,消灭浙赣铁路沿线的中国军队,陆续调集第3、34、13师团和第106旅团以及竹原、平野、金井、井手支队约3万人兵力,编为3个兵团及预备队,在第11军团司令官阿南惟戬的统一指挥下,兵分3路向赣东地区进犯。
高二作文:高中小论文范文
高中小论文范文【篇一:析汉族传统服饰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内涵】田源“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这一名字,即是由此得来。
其中的“服章之美”,便是指古老的汉族传统服饰——汉服。
汉服的服章之美,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不仅是舒适与美观的统一,而且也折射出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汉服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儒家文化相连相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世界观。
对于汉服最普遍、最基本的款式“上衣下裳”,古人如是解释:“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
”上衣盖住下裳,如同天盖地,乾盖坤。
同时,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寓意一年有十二个月份。
古人以此来表达顺应天地四时,休养生息的理念。
再比如“云肩”,它是妇女的一种日常饰物,穿戴时围在肩头,外观雍容、赏心悦目,打开后整体造型却是外圆内方的形状,恰好照应了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天地观。
还有,汉服“交领右衽”的基本特征也与阴阳观念相符。
汉服的右衽为阳,左衽为阴,所以穿着时应右盖左,阳盖阴。
而死者的衣服恰与此相反。
汉服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人与天地相呼相应,从而为服饰平添了一份恢弘洒脱,包容万物的气概。
汉服的种种细节也蕴含了人们对于美好人格的追求。
汉服的背后有一道从头贯穿到尾的中缝。
无论何时,穿戴汉服都必须把中缝摆正摆直——这象征着为人中正,品行端庄。
比如深衣,它是一种把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服饰。
它在春秋时出现,在后世逐渐成为儒生的专属。
深衣的寓意内涵则更为深刻,《礼记》中说它“应规、矩、绳、权、衡”。
深衣袖口如规,象征举手合规;领方如矩,象征品行方正;背缝如绳,象征刚直不阿;下摆似权,象征进退权衡。
一件衣服,可以修身,可以治国,可以习文,可以练武。
汉服所体现的内涵博远广大,可见一斑。
玉佩作为穿汉服必不可少的配饰,也成为了国人眼中集美德品质于一身的祥瑞之物。
《论语》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把随身携带玉佩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足可见古人对于美玉的看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为破坏机场群,敌发动浙赣作战(一)敌之防空措施(二)增补在华兵力(三)日本首次遭到空袭后的外交与军事处置(四)敌进攻浙、赣地区的准备(五)第三战区防御部署(六)敌军进攻(七)情报活动(八)第3战区在衢州作战的计划(九)敌进攻衢州(十)敌11军由南昌向东,进行策应(十一)丽水、温州失陷(十二)敌破坏机场、拆走铁路(十三)萤石矿藏与敌军撤退终点(十四)敌在中途岛之海、空战(1942年4月)日军于1941年12月8日对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进行侵略后,第二年的3月21日,我国与美国签定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的协定。
此后,美国援华的军事物资尤其是空军作战飞机和器材,逐步开始进口。
作战飞机经常由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印度新德里东南恒河岸边的阿拉哈巴德,以及印度东部的丁苏卡起飞,抵达我国的昆明和其他机场。
(一)敌之防空措施由于盟国逐步增强远东战场作战能力,因而在我国后方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亦扩建、增修空军基地,除了完善这些基地的油料、弹药供应,加强夜航照明、无线电导航设备及飞机的维修,加强对空防护外,主要是延长和加宽机场跑道,使之能适合各种重型飞机使用,适应对日进行大规模作战的需要。
日军通过各种情报手段,掌握了芷江(湘西)、衡阳、遂川(江西)以及近海的建瓯(闽北)、丽水、玉山(赣东北)、衢州等机场的扩建情况,其中对衢州机场已建成长达1800公尺的水泥跑道尤为重视,因为当时对使用螺旋桨的飞机来说,这样的跑道,可称之为一级机场,能保证各种高速、重型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敌中国派遣军的航空参谋人员对我国机场建设、沿海机场所处的位置,特别是衢州机场的长跑道,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从我国赣、闽、浙地区机场的布局看,主要是为了攻击、轰炸日本本土。
B-17,B-24轰炸机,从后方起飞经这些近海机场着陆、加油、载弹之后,对日本构成了很大威胁。
因为按飞机性能,活动半径可达1760公里,这样日本关西地区的京都、名古屋、大阪、神户都在其范围之内。
中国派遣军根据参谋人员研究的结果,于3月间一面指示秋山丰次的第1飞行团,进行连续侦察和准备轰炸这些机场,一面派担任航空参谋的长尾正夫少佐回国汇报这一情况与商讨、请示对策。
日军大本营对我国增强了航空基地这一情况也极为重视,并同意中国派遣军集中一定的空军力量,攻击轰炸近海地区的我国空军机场。
此外为引起其国内民众的注意,令本土防卫总司令部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于3月21日在电台上向全国进行广播讲话,要求国民注意防空,注意美国空军对日本进行空袭。
小林的这次广播讲话,还在第2天即3月22日,东京朝日新闻报的第2版上刊登。
图5-30 美空军由中国基地起飞轰炸日本时,可到达之地区图(1942年4月3日,日本朝日新闻第一版揭载)4月3日,东京朝日新闻在第1版上又刊登了一幅远东地图,题为:“英、美企图利用中国基地轰炸日本略图。
”在这幅地图上,标出了中美空军从昆明、四川地区。
飞至衢州、丽水的沿途各个中间机场,沿海各机场的具体位置,并以丽水机场为中心点,划出两种重轰炸机可能活动的半径。
第1个半径为700公里,包括台湾及其以东的先岛群岛;第2个半径为1600公里,包括菲律宾北部、琉球群岛、日本中部的京、阪、神、名古屋一带,朝鲜及我国长春以南地区。
为轰炸浙、赣地区的我国机场,敌中国派遣军于3月下旬将侦察飞行第44战队、独立侦察飞行第83中队、独立战斗飞行第10中队(由广州转来)、战斗飞行第54战队一部,于3月31日在南京大校场基地集结,准备转至杭州,然后对上述机场进行连续3天的轰炸。
执行轰炸任务,通常由轰炸机担任。
因此时日军原在我国关内战场的轰炸机已全被调至东南亚,参加太平洋作战,留在我国关内战场的陆空军,仅有秋山丰次少将的第1飞行团所辖的两个飞行战队(第44、第54战队)和4个独立中队,所以这次轰炸浙、赣机场,全由侦察机、战斗机部队去执行。
敌第1飞行团按计划于4月1日开始轰炸,对衢州机场主要是轰炸了跑道、停机坪上的飞机,弹药库,共投50公斤类型的爆破弹31枚,燃烧弹9发。
2日,因下午天气不好,敌机从杭州起飞后,仅对玉山机场进行了两次轰炸。
3日,独立第83中队10架飞机、54战队9架飞机,从7时30分开始由杭州起飞,再次对衢州机场的跑道、飞机库、停机坪、油库、弹药库、修理厂及衢州车站进行了轰炸。
独立战斗飞行第10中队10架飞机、44战队10架飞机,于10时30分对丽水机场的跑道、附属设备地区、市街南侧瓯江江岸堆积的军需品进行了轰岸,军需品中弹起火。
4日,第44战队对桐庐、宁国进行轰炸后,中国派遣军认为:衢州、丽水、玉山这3个机场,已暂时不能使用。
因而令第1飞行团暂停轰炸。
(二)增补在华兵力敌为组成寺内寿一进攻东南亚的南方军,在1941年底及1942年初,从我国关内战场调出第5(驻上海、宁波)、第18(驻广州)、第21(驻正定)、第33(驻徐州)、第38(驻广州)、第4(驻湖北应城)共6个陆军师团。
为补齐这6个师团的缺数,日军大本营于2月3日下令新组建第58师团;4月1日又下令组成第59、第60、第68、第69、第70、第71师团。
至1942年,日本陆军已达58个师团。
刚成立的7个新师团,全是由原来的独立混成旅团和驻屯队扩编而成,编成后仍驻于原地。
其具体情况是:第58师团师团长下野一霍中将原为独立混成第18旅团仍驻应城第59师团师团长柳川悌中将原为独立混成第10旅团仍驻济南第60师团师团长小林信夫中将原为独立混成第11旅团仍驻苏州第68师团师团长中山惇中将原为独立混成第14旅团仍驻九江第69师团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原为独立混成第16旅团仍驻汾阳第70师团师团长内田孝行中将原为独立混成第20旅团仍驻宁波第71师团师团长远山登中将原为珲春驻屯队仍属关东军这些独立混成旅团,扩编为师团后,只作为新师团的1个旅团,另1个旅团由国内的新兵编成,所以其战斗力参差不齐。
4月1日,第1飞行团长秋山丰次被调至东京附近的下志津侦察飞行学校任校长,由下志津飞行学校的干事(类似教育长)今西六郎少将继任第卫飞行团长。
(三)日本首次遭到空袭后的外交与军事处置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上校率在北太平洋“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6架B-25型轰炸机,飞行了约1280公里之后,到达了日本,投下了炸弹和燃烧弹共16吨。
这次轰炸之目的,主要是想收到政治和心理上的效果。
该机群本来预定在当天18时以后起飞,夜间轰炸日本,使日军的高射炮、战斗机失去作用,然后继续向西,预计19日天明后,到达我国的东海舟山群岛转入目视飞行,从明显地标杭州湾入陆,再参照富春江和浙赣铁路的线状地标,飞至衢州机场着陆(美方为了保密,飞机起飞后,才临时通知我国,该机群将在衢州降落)。
但杜立特的轰炸机在起飞前,其舰队在航行中先后发现了日军的潜艇和巡洋舰并进行了海战。
美军怕计划泄露而更改了时间,随即起飞,于12时15分以小编队低空通过房总半岛(千叶县),到达东京地区进行了轰炸之后,仍以低空轰炸了名古屋、大阪、神户而继续西飞,于当晚飞达杭州湾入陆。
当日,日本东京附近地区正进行防空演习,不少部队及民众刚看到飞机时,以为是演习的日本飞机;在投下炸弹后,才发现是美军飞机而惊慌失措。
日本在4月18日遭到轰炸后,其参谋本部于14时将此情况通报给在南京的中国派遣军。
18日晚间驻杭州的敌第22师团,向派遣军报告:在傍晚发现两架国籍不明的飞机,从杭州上空通过西去。
当夜,中国派遣军又接到驻武汉的第11军报告:1架美军的飞机,在南昌西北的长江中着水,机上5名飞行员事先跳伞,已全部被俘。
后来日军根据多方面的情况综合,得知这16架飞机中,有1架飞至苏联海参崴地区,15架飞向我国,其中1架在浙江的象山、1架在南昌附近迫降,8名飞行员被俘;1架在江西省宜黄县迫降,机组5人中1人重伤,其他4个无恙,并均被送至大后方。
此外12架飞机分别在衢州、赣州、长沙等地迫降,无一完好。
被俘的美军8名飞行员,后来全部被日军杀害。
日本投降后,美军为此逮捕了当时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畑俊六元帅及有关罪犯。
45岁的杜立特上校所率之飞行队,包括他自己大部降落在第3战区,计为45名;另有19名降落在其它地方,这些尚存的飞行员全被送到我国的大后方。
轰炸日本的美军另一架飞机,因油料不足,无法飞抵浙江的衢州机场,便右转在新泻县的上空通过而入日本海,经过两个多小时和约800公里航程的飞行,在苏联的海参崴附近机场落了地。
此时,日本并不知道这架飞机的真正下落。
苏联为了表示对反法西斯同盟者——美国的友好,授权塔斯社于4月22日,广播了美国空军这架飞机已在苏联境内着陆及送机上驾驶员爱德华·约克等五名飞行人员回国的消息。
对此,日本驻苏大使佐藤尚武向苏联提出了抗议并请示国内,下一步应如何处理。
按参谋本部第一部长(作战)田中新一中将的意见,必须向苏联提出严重抗议;要求苏联将这架飞机引渡给日本。
但日本政府与大本营及陆军省、外务省经研究后一致认为要求引渡飞机,这实际无法达到,并使日、苏关系恶化。
最后,外务省起草了一份文件,对苏联政府提出如下之要求:18日轰炸日本之美国军用飞机1架,经新泻县故意遁入苏联。
苏联政府理应将该机及其人员予以扣留,以履行中立国之义务。
美国如此故意采取上述方法,今后可能更大规模的从其本国起飞轰炸日本,而再次使用贵国领土作为军事基地。
对此,帝国当然不能默认。
但这对日、苏从来之关系,恐将带来很大之影响。
苏联政府屡次言明,对大东亚战争严守中立,并保持日、苏之间的和平关系和不向第3国提供军事基地。
如今后再发生美机轰炸日本而迫降于苏联,希望采取有效适切之措施。
这次轰炸,对日本的陆军、海军、政府、皇室的冲击很大。
他们开始感到本土已不安全,并对其本国航空、高炮部队的作战能力产生了疑问。
因为这16架轰炸机并无战斗机护航,居然在昼间对日本主要城市进行轰炸后,即直线西飞,且通过不少空军基地的上空,而1架都没有被击落。
第2天,即4月19日日本国内还又发生了一场虚惊:据报,发现美军机群又沿着昨天的航线飞来,于是本土的战斗机部队,都组织升空拦截,高炮部队也进入了战斗准备;各城市鸣放防空警报。
因昨天已遭美机轰炸,所以这次警报,市民都皆相信,结果一些大城市顿时秩序混乱,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中国派遣军19日13时也接到了这一通报,于是令第1飞行团在杭州、绍兴、舟山群岛、杭州湾等地轮番升空警戒,但直至傍晚也未发现任何空中目标。
敌第1飞行团为了抗击美国空军可能再由海上进至浙、赣地区的机场着陆,依照指示于4月20日开始,主要执行以下三项任务。
(一)进行要地防空。
(二)侦察我国各地机场的兴建和恢复情况。
搜索、炸毁美军在江南各地迫降的飞机。
(三)再次轰炸我国浙、赣地区的机场。
日军大本营对美军的这次轰炸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军机群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日本,然后西去至中国浙、赣地区的机场着陆,这种在欧洲战场上使用过的穿梭式轰炸方法,今后还会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