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论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论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论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摘要:阐释通识教育涵义,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现状中得出通识教育需作为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切实落实到大学教育实践中的结论,并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需求以及改革我国现行教育现状三方面强调了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教育,通识教育,必要性一、通识教育的涵义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教育要使公民在道德上和智慧上都具有美德,使其既能辛勤劳作又能享受生活,既要使其能应付政治和军事上的事务又能够从事研究、追求真理。

在我国,不同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界定。

哲学大师牟宗三认为,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把人培养成“百科全书”,而是“应该让一个人或学习者了解自己及时代”1。

台湾的黄俊杰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解放的教育”2。

等等。

一般来说,现人们在使用通识教育一词时,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定义,一种是广义的定义,指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或观念,即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教育的内容即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另一种是狭义的定义,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

笔者倾向于把通识教育既当作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广泛基础知识,以此启发学生的心智,使其成为有道道、有修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将该理念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实践中。

二、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一)我国目前的大学现状1.我国大学教育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功利化现象严重。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的教育理念逐渐变得功利,大学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

近年来,由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高校则打出高就业率的旗号吸引学生报考,一切教学计划和目标均向提升就业率看齐。

并在大学中推行起“考证教育”,鼓励在校大学生报考四六级、计算机一二级、托福雅思、注册会计师考试、司法考试以及公务员考试,不少学生在此氛围下形成了错误的观念,认为拥有了相应的含金量较高的证书便可以高枕无忧的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成为了证书的奴隶。

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反思与借鉴

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反思与借鉴
人 ”】。“ 生 从 大 学 获 得 的 , 是 零 碎 知 识 的 供 给 , 是 职 _ ] 学 不 不
全 球化 的大 背 景 下 参 与 国 际 化 竞 争 )这 种 教 育 模 式 也 亟 待 , 改 革 。 自一 九 九 五 年“ 化 素 质 教 育 试 点 工 作 会 ” 后 , 国 文 以 我
通 识 教 育 进 行 反 思 与 深 化 仍 是 大 学 特 别 是 理 工 科 大 学 的 未 竟 之 业 。因 为 理 工科 大 学 是 通 识 教 育 开 展 的 难 点 , 而 理 工 因 科 大学 通 识 教 育 的 成 功 开展 , 我 国 通 识 教 育 取 得 实 质 性 进 是 展 的最 重 要 的 判 断 标识 , 当然 也 是 提 升 学 校 自身 品 质 的必 由
美 式 三 种 大 学 理 念 。德 式 大 学 理 念 以 洪 堡 ( v n Hu W. o m—
教 育 的弊 端 。十 多 年 来 , 取 得 的成 果 并 不 尽 如 人 意 , 专 其 对
业 化、 职业 化 的强 调 可 谓 有 增 无 减 。 因此 , 新 的世 纪 里 , 在 对
第 2 卷第 l 3 1期
( 0 8 2 0 )
内江 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NEII JANG NORM AL UNI VERSI TY
NO 1 1 2 . 1 V0 . 3
( 0 8 20 )
理 工 科 大 学 通 识 教 育 : 思 与借 鉴 反
本 建设 已完 成 , 今 的主 要 任 务 在 于 深 化 改 革 , 快 发 展 , 现 加 在
西 方 传 统 的 文 教 理 念 都 相 违 ”_ 。大 学 应 该 坚 持 这 样 的 理 l _ 念 :大学 不应 该 仅 仅 培 养 关 注 局 部 知 识 领 域 的 狭 小 专 门 之 “ 才 , 是 懂 得 用 健 全 的态 度 关 怀 人 世 、 会 、 家 与 文 明传 统 而 社 国 的君 子 大人 。¨ 大 学 是 “ 文 化 教 养 的 人 、 人 文 素 质 的 人 、 ”l 有 有 有 道 德 意 识 的 人 、 艺 术 美 感 的 人 , 后 是 有 知 识 技 能 的 有 最

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反思与对策

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反思与对策

大 学 通 识 教 育 的 困境 、反 思 与对 策
意去管 ,没有教授愿意去教 ,没有学生愿意肯花精神 去听。嗵 识教育的真正作用被忽视 了。 ” 在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 ,通识教育被很多人 视为大学教育的基石和根本所在 。美 国大学通识教育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实施 方式 :第 一类 是通识课 程对所 有本科生做统一要 求的大学 ,如芝加哥大学 、哈佛大 学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八至十个 。每个学生必须在 外 国文化 、历史研 究 、文学和艺术 、道德思考 、社会
在 着 一 些 误解 。
社会科学课程 ,而且其 中至少三 门课程必须集 中在同

领 域 。它 在 自然 科 学 领 域 的通 识 课 程 特 点 是 专 业 水
首先 ,对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 中的地位 问题
存 在 着 很 多 模 糊 和 矛 盾 的认 识 。 目前 中 国大 学 对 通 识
Hale Waihona Puke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 选修 台湾东海大学 选修
自然科学领域、 社会科学领域、 十 系学生修自然羊 人文 人i ’ 4 科学领域 - .萁他学生在 ’8 学分 。 规定的领域修习 4 学分
人文学科、自 然学科、 社会学科 生 至少修爿1 个学分 1 命科学、管理科学等五大领域
维普资讯
大 学通 识教育 的困境 反思 与对策
刘 建 平
( 武汉 大学 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07) 3 0 2
育 来 ‘、 cn 妻 …。 发 烹 而 教 。b… … 1 圭 展 。 e Ea) 人 .. t。 r. i, a山 o l ; 等 育 准 一 教水 的 个 文艺复 : 奎 警 耄 妻 关 亨 墨 键’ 某;嘉 : 学 (i r Pe o t 璺 !。er 生 述 . 孝 烹 。 i l V 人 文 芋 吾 。 弃 了批莩的 大 科 事墨 令 要 萼 从 ! 理 : ; 。 里 圣 育 - 擎 曼 : 人 孝 盒 : 荔 - 。 I1 I= 育 重 练乍 为 合皇 二 妻 _J 兰亭: I l l . , 蕤 形趸 : 要 簦 篓 皇 量 : … 。 譬 致堂 有Q。 I 的. ! 妻 高 能 教 唤和 兰 学 苎 才 ; 重 硅 : 育 璧 竺 ! 的要 ’ 莩 重. 二 之 ! 定 要 圭 _义 彩 曩 。… 蔷 建 , 备 一 的 识 的 只 了 流 通 教 视 ”芝 育 , 是考试人育 明的野蛮人 、 i : N N。 ’ …… 野 的 呈 也就 专 、文 :l f  ̄一 … 受 者 教 ;。 … J. c — ‘ , f- T i … m …

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一、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课程改革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陈旧:一些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过于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缺乏新颖性和实用性。

这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教学方法单一:一些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这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3.评价方式不合理:一些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论文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也无法真正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三、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措施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和建议:1.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方面,应注重与时代接轨,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

应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师共同研究,更新课程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实际、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

同时,要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应注重创新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同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华南地区某高校为例

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华南地区某高校为例


直延用下 去, 也有教师甚至将专业课 的教案拿来直接用上, 。 完全没有考虑 到通选课 是面 向全校不 同专业 、 同年级不 同 不 水平 的学生 , 这就违 背了因材施教 的原则 。也有 的老师认为 通选 课只是满足 学生 的学分需求 ,不会对学生作严 格的要 求 。认识 的偏差也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 3 .学生到 课率不高,存在应 付心态 在教务部 门组织 的摸底听课活动上 , 发现一个 比较严重 的 问题:通选课的学生到课率普遍偏低 , 大部分是只有 5 % 0 左右 ,而在听课人员随堂发放的调查问卷 上显示 ,在 “ 的 你 通选 课 出勤率 ”一栏 ,“ 每次都上 ”的人屈指可数。在 “ 你 选 该通选 课的原因在于 ( 多选 ) ”一项, “ 完成 学分”占主 导。由此可见学生在对待通选课的态度上不够重视,认为能 拿 到学分即可 。上课期 间,老师并非每次都会点名,这就给 些 学生缺课 找到 了机会,还有因为各种 社会活动缺席的 。 到 了考试 的时候 ,大部分老师都会 给予一定的指 导意见 , 很 多 同学心存侥幸与应付 心态 ,认 为简单准备就 能轻松通过。 宽松管理 以及过 多的社会活动都 是学 生到课率不高 的诱因。 4 .课酬偏低,教师积极性不高 目前 该校对上 课教 师的课酬发放标准是 “ 学生数 × w= 时数 ×标准 ×系数 ( :标准 是 01 注 .6元/( 学 时) 生・ ,系数: 各类课程按 1取 ) ,全校 性通选课课程给予适 当补贴 ,在原 来的基础上增发 1%。以一个 2 0人班级为例 , 0 0 那么老师一 晚 3节课 的课酬是 2 0 ×01 ×1 (+ 0 0 ×3 .6 × 1 1%)= 0 . 。 15 6元 很多教师 认为如 此偏低 的课 酬与实 际所 付出 的劳动不 成比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中文 “ 通识 教 育 ” 一 词 是上 世 纪 8 0 年 代 由 台 湾 学 者 由

g e n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和“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翻译 而 来 的 。 其 翻
译 借鉴 了中 国传统 文化 对 “ 通” 和“ 识” 的解 释 。在 中 国 , 通 识 教 育的思 想 源远 流长 。《 易 经 》主 张 : “ 君子 多识 前 言往 行” ; 《 巾庸 》 主张, 做 学 问应 “ 博 学之 ” , 《 淮 南子 》 说“ 通 智得 而不 劳 ” , 《 论衡》 说“ 博 览古今 为 通人 ” , 等 等 。古 人一 贯认 为博学 多识 就可 达到 神人 化 , 融会贯 通 。2 0 世 纪3 0 年代 , 清华 大 学 原校 长 梅 贻琦 先 生 在《 大学一解》 中就 旗 帜 鲜 明 地 提 了 通识 教 育思 想 , 他指出 : “ 通识 , 一 般 生 活之 准 备
育 实践 , 实 现大 学精神 的课 程体 系。在 我 国 , 通识 教育 不仅
是 理工 科 大学 人才 培养 的要 求 , 而 且 是 向综 合 性 大 学 发 展
的需要 。理T 科院校 实施 通识 教育 的关键 在于加 强人 文教 育, 使 人文 与科 学共生 相融 。因而 , 通 识教 育理 念下 的校 园
神 面貌 , 是校 园文化 的核心 。理 工科 院校受传统人 才培养模
式 的影响 , 过 于 强 调 科 学 技 术 知 识 教 学 和 操 作 技 术 的训 练 . 没 有 足够重 视人 文知 识 的教 学 和人 文精 神 的培 养 , 不 同 程 度地 存在 人文知识 教 育缺失 的现 象 . 比如 : 课 程 的 设 置 上 缺 乏 文科课 程 、 学 校 举 办 的讲 座 多 是 关 于 理 工 科 。 2 . 物质 文 化 建设 缺乏 人 文特 色 物 质 文 化 是 校 园 文 化 的 外 在 表 现 。 它 主 要 指 教 学 科

关于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建议

关于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建议

关于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建议【摘要】高校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拓展思维广度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存在课程设置单一、跨学科融合不足等问题。

为此,建议高校开设多元化通识教育课程,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建立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加强学生素质评价,注重全面发展。

结论部分指出高校应重视通识教育的作用,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建议和观点,可以为高校的通识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多元化课程、跨学科交叉、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教师激励、学生素质评价、全面发展、重视作用、改进完善、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高校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通识教育还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重视并不断完善和发展通识教育。

1.2 现阶段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现阶段高校通识教育存在课程设置单一、内容较为单一的问题。

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多元化,往往只注重传统文理科知识的传授,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和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导致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兴趣。

现阶段高校通识教育存在跨学科融合不足的问题。

通识教育应该是各个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但很多高校通识教育仍停留在单一学科内部的传授,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现阶段高校通识教育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学生参与通识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附属课程,缺乏实际的学习动力和体验,导致通识教育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引言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实现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各大学的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综述通识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博雅教育。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过于笼统,缺乏深度和实用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如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交叉,提高课程实用性等。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此外,本文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了高校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结果与讨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内容仍过于笼统,缺乏深度和实用性。

然而,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某些高校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学科交叉,提高课程实用性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发现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加注重学科交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通识教育课程可能会更加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结论本文通过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也值得我们和探讨。

未来的通识教育课程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综合性和实用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通识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以期为通识教育的实践提供参考。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理工科大学开始尝试在其教育体系中引入哲学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本文将分析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背景是其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认识的不断加深。

传统上,理工科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忽视了其人文素养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竞争的加剧,仅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经不再足够。

理工科大学意识到,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科技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通过学习哲学通识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和学习一些重要的哲学思想,如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

这些思想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本质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世界观。

哲学通识课程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理工科大学在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

学生的兴趣和接受程度较低。

由于理工科大学的学生主要是对科技和工程感兴趣的人群,对理论课程不太感兴趣。

在开设哲学通识课程时,需要制定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有限。

理工科大学的师资力量主要以科技方向为主,对哲学教育的理解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弱。

需要通过培养专门的哲学教师、引进优秀的哲学学者等方式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理工科大学在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探索性的成果。

通过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学习等,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哲学通识课能够更好地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理工科大学还通过开设一些专业的哲学选修课程,为对哲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机会。

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

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

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社会中,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公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高等教育机构引入了通识教育计划。

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本文将探讨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并分析其益处和挑战。

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修习一定数量的非专业课程,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领域。

这些课程旨在提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流和领导能力。

通识教育的益处培养综合素质通识教育通过引入跨学科的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能够理解和掌握多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这种多样化的学习经验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多样性和挑战。

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等课程,学生将学会用逻辑思考解决问题,并能够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辨别真假、正确判断事物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应对社会和职业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促进跨文化交流通识教育通过引入文化和艺术等非专业领域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种跨文化交流的培养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多元化社会,并更好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培养领导能力通识教育通过引入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等课程,帮助学生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将学习如何组织和激励团队,如何解决冲突和达成共识。

这种领导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和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地担当领导者角色,并更好地影响和激励他人。

通识教育的挑战课程设计和实施通识教育的实施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面临挑战。

首先,学校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理工科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管理研究

理工科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管理研究

理工科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管理研究作者:吕丹丹皋春潘晓璐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摘要:通识选修课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高校通识选修课的开设现状,分析目前通识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就提高课程质量、规范课程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课程管理;建议一、引言通识类教育选修课程(简称“通识选修课”)是主修和辅修专业教育课程之外服务于学生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信息技术应用、外语、多元文化等。

通识选修课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通识选修课源起于90年代中后期,最初是在少数几个高等院校中开设的人文素质讲座,如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设通识选修课的高校越来越多,不仅在综合性大学中开设,而且在理工类、农林类、医学类等学科偏向显著的高校中如雨后春笋般开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通识选修课程的高校有上千所,有的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数量多达上百门。

二、通识选修课的课程特征通识选修课作为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相比,通识选修课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目标通识选修课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之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有效表达与公众演讲的能力、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社交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的能力、项目管理与创新创业的能力、领导才能与企业家精神等。

(二)开课形式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一般按照课程组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公共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每一类下包括若干课程资源。

高校为鼓励本校教师积极开课,通常不会采取强制性的开课形式,有老师申报开课并且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课,则可开课。

若无老师申报开课或选课学生人数不足,则会停开。

通识选修课的选修也是自由的、敞开式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和培养计划选课,只在学分数和选修门类上设置要求。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与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与存在的若干问题

识 教育 可 以 赋 予 人 们 在 生 活 中 必 备 的 各 种 知 识 、 能力、 思考、 信念 、 修养等 , 培养 情 感 和 智力 全 面 发 展 的人 ” …。通识 教育 的 目标 是 “ 以人 为 本 ” 。 是 对 于人 类 知 识 总 括 性 和 综 合 性 的 理 解 . 帮 助 学 生 形 成 内 心统 一 的认 识 观 与 世界 观 。并 通 过 理 性 与 感 性 的均 衡 发展 , 使 之 形成 完 善 的人 格 。 著 名 学 者 罗 素认 为 , 科 学具 有 固有 价 值 和 内在 目的 . 而 非 功利性的学问( 例如历史 、 文学 、 建筑 、 绘 画等) , 虽 然看 不 到 直 接 的 功 利性 效 果 , 却 是人 类 所 必需 的[ 2 1 。大 学 作 为 一 个 传授 普 遍 知识 的地 方 ,应 该 在 尽 可 能 坚 实 的 知识 基 础上 促 进 人 的认 知发展 , 要 求 各 学科 的平 衡 . 而 不 应 该偏 向人 文或 者 自然 科 学 中 的任 一科 。 目前 , 通 识 教 育 尚未 有 一 个 普 遍公 认 的概 念 。 各 个 国家地 区 的发 展 情 况 不 同 , 对 于 通识 教育 的理 解 也 不 同 . 通识 教育 的 概 念 与 内容 也会 随着 时代 的变 化 、 社 会 的进 步 而 进 一 步 丰 富 。 尽管如此 , 各个 国家 对 于通 识 教育 的 理念 与 目标 的认 识 却 是 统 的 。通 识 教 育 是对 学 生 进 行非 专业 性 的 、 非 功 利 性 的基 本 知 识、 能 力 和态 度 的教 育 。这一 理念 , 需 要通 过 各 个学 科 的课 程 教
■墨
我 国 高 校 通 识 教 育 发 展 过 程 与 存 在 的 若 干 问题

MIT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启示

MIT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启示
提 出的 “ L i b e r a l E d u c a t i o n ” ,即博 雅 教 育 或 自由教
1 9 8 5 ) 明确指出 : “ 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 教育……通识教育是人人所应受 的教育。”李( L e e
C T ) 提出 : “ 通识 教 育 只是 一 种 观 念 、 思 想 …… 当我
关 键 词
通识教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麻省理工学院; 理工大学; 发展策略
近年来 ,我 国高等教育 在经历 了大众化跨越 式发展 之后 , 质量 问题 逐渐 凸显 。高等 学校 的教 育模 式迫 切需 要从 以规 模 扩张 为基 本 特征 的外 延式发展 , 转 到 以质量 提升为核 心 的内涵 式发展 上 来 。因此 , 通识 教育作 为一种提 高人才 培养质 量 的教育模式 , 日益受 到高等教育 研究者 和管理
张 丽 ,李 冲
大连 理 工 大学 。辽 宁 大连 1 1 6 0 2 3


通识教 育作为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 口, 不断受到社会和 高校的重视 。 从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 目标、 课 程设置和组织机制四个方面探讨M I T 的通识教育模式 ,并在分析我国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 吸收M I T 成功经验 的基础上, 能够寻找到发展具有我国特 色的通识教育的对策。
和表现个性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 自己的观 点。 第二 , 注意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多元视角 , 鼓励 学生 在寻找答案 的 自由探索的过程 中培养批 判性
人格。“ 识” 不仅局限于理性知识 , 还包括人的感情 、 意 志等 。[ 3 1
还有一些学者从通识教育 内容 的维度定 义通 识 教育 的概 念 , 强 调通识 教 育是非 专 业性 、 非 职 业性 和非功利性 的教育 。如 曾任 哈佛文理学院 院 长的亨利 ・ 罗索夫斯 基( H e n r y R o s o v s k y ) 围绕 哈佛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难点与完善路径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难点与完善路径

140可以通过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的定位,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设置综合跨学科的调适教育课程,限制教学班规模,采用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建立有效的教学支持系统等措施进行改进。

一直以来,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使人成长为“人”,人才培养也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能。

随着“双一流”目标的提出,各高校愈发重视人才培养这一环节,在此过程中由于通识教育注重多重学习能力训练、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多元化国际视野开阔等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纷纷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然而当前这类课程实施成效却不尽如人意。

在2001年对全国2000家用人单位随机抽取的一份访谈式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从改革开放以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在该单位工作的综合素养总体评价并不高。

特别是在以创新能力为公因子的特殊能力评价中,最不理想的是学生的自我认知、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

此后,在江西省范围内也开展了为期两年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素养评价的调查,在其研究中发现,用人单位在实际评价中对本科毕业生“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设计”的满意度均低于其他各项,“沟通协调”能力在雇主期待和实际评价中也达到极大的负位差。

同样是在关于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胜任力的调查中,也显向都是要落实到课程改革这样的具体核心的问题上,如何设置合理、科学、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成为当前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当前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分析当前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而尝试对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1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困境:被轻视的“课程点心”20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出现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在1945年发布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明确指出,由于人类知识的一体性,通识教育课程应当被视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有利于加强社会公民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度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但纵观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目前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被理解。

一方面,高校将其视为对原来专业教育式培养目标的修补、填充。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

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通识教育的问题,传统的理工科大学更是以专业化著称,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通识教育正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必要手段之一。

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大学开始关注通识教育,逐步开展起“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

开展“哲学通识课”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哲学通识课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有综合竞争力。

1. 课程设置许多理工科大学在开展“哲学通识课”的实践探索中,选择了以探讨人生意义、价值观念、伦理与道德等问题为主题的哲学通识课。

通过让学生从哲学角度去思考这些深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本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辨能力。

2. 教学模式对于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来说,传统的哲学教学或许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一些学校采取了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结合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与互动,让学生通过与专家的交流,更好地理解哲学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

3. 考核评价针对理工科大学学生的特点,哲学通识课的考核评价方式也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论文写作、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

三、理工科大学开展“哲学通识课”的问题和挑战1. 学生接受度理工科大学学生对于哲学通识课的接受度可能会较低,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于哲学缺乏基本的了解与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专业课程上。

如何提高学生的接受度,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哲学通识课的学习之中,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理工科高校师生通识伦理素养培育探析

理工科高校师生通识伦理素养培育探析

理工科高校师生通识伦理素养培育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校师生的道德伦理素养越来越重视。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更加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伦理素养,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因此,理工科高校在师生通识伦理素养培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师生通识伦理素养培育的意义道德伦理素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有塑造人格、提高人的自我尊重和自我克制能力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伦理问题现象,如无节制的利润追求、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侵犯、人性化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等伦理问题。

高校师生通识伦理素养的培育不仅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伦理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有利于塑造具有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的国际化人才。

二、高校师生通识伦理素养培育的途径(a) 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实现高校师生通识伦理素养培育的关键之一。

应该在“五大四小”课程体系中加入与伦理素养培育相关的必修课,如人类学、社会学、道德与人生等课程,强化学生的道德教育。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容错机制课程、教师带课和学科竞赛等手段,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伦理素养。

(b) 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化高校应该在文化建设方面拓展与伦理素养培育相关的活动,如公共讲座、学科论坛、人文社科讲座、社会实践等,推出以“古文化回归”、“创作共教”、“互联网+公益”等为主题的文化活动。

(c) 实践教育和案例研究高校也应该注重实践教育和案例研究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利益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关注社会的公正性和公义性。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教育和案例研究,总结经验,增强自我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判断力,打造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网络安全人才。

(d) 师资队伍建设理工科高校应该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伦理素养素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道德教育的引领者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榜样。

关于工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关于工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关于工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郭少琼
【期刊名称】《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8)0z1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各高校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通识教育的实践.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通识教育整体上存在着概念不清等问题.文章在阐述了通识教育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有效实施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郭少琼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理工科院校实施人文通识教育的思考 [J], 蒋苏苓
2.地方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解析与应对 [J], 杨朝霞
3.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J], 王晓岗;刘庆华;许新华;樊雅娟
4.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途径探讨①--以哈工大大一年级为例 [J], 赵来旭;钟之峰;刘鹏
5.关于工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J], 郭少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 ; 三 , 面性 的量化研 究多 于本质 性 的研究 oI 其 表 [ ]
校的通识教育模式依托选修制和学分制广泛实行 ,
目前我 国推 行通 识教 育 最 为有 力 ,并取 得 较 为 公 共平 台课 和通 选课 的数 量增 多 ,广泛 涉 及各 学科 许 专业 丰富研 究成 果 的 当属 文 理学 科协 调 发展 的综 合 性研 门类 。 多学校 甚至 将通 识 教育 简单 地 等 同于 “ 的组 合 , 未 对本 校 的通识 教 育课 程 体 并 究 型 大学 , 如北 京大 学 、 华 大学 、 旦 大学 、 汉 大 课 +通 选课 ” 清 复 武 这充 分 说 明 , 多 数大 学并 未 对 大 学等 , 然而 , 具有鲜明理工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系进 行 系统 的规 划 。
理 工科 大学 现 有 的通 识 教育 模 式 未 能有 助 于 解决 现 管理层面从行政上的大力推进 ,也离不开专业 的学
有的教育 问题 , 反而衍生出更多的新的问题 。
术评价委员会的管理 、 指导和评价 , 更重要的是教师
2 理工科 大学的人 才培养 l标与通识教 育 实施 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理念的正确认识 和解读。 . f 然而 , 从 目前 的形式来看 ,大多数 的学校并未真正理解通识 现 状存在 较 大差异
作者简介 : 杨丹 ( 9 2 , , 18 一)女 四川绵竹人 , 西北工业大学教务处科员。
第1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杨丹 , : 等 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 的现状 与对 策
对 通识 教 育 的 目标 和 实 施方 式 把 握 不准 确 ,造成 了
通 识教 育 的 实施 是 一个 系 统 工 程 ,既 需要 学 校
中图分类号 : 6 9 1 文献标识码 : G 4. 2 A 文章编号 :09—24 (0 O O —0 8 —0 10 4 7 2 1 )1 0 4 4
作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通识教 育 ( ee l d ctn 在中国受到较大范 围的关注 , G nr uao ) aE i 并在高等学校广泛 推行 。我 国 自 15 92年 “ 院系调
V0 .0 N . 1 o1 3 Ma . 0 0 r 1 2
理工科大 学实施通识教 育的现状与对 策
杨 丹, 支希 哲
( 西北工业大学 教务处 , 陕西 西安 7 0 7 ) lo 2 摘要 : 为重要 的教育教学改革方 向, 作 通识 教育在 国内高校 的实施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 了积极的作用。 同类 型学校 不 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 目标 和办学特色 , 也决定 了其通识教育模式应与之相适应 。 本文 旨在通过评析理工科大学实施通 识教育的现状 , 包括 目标 、 措施 、 内容等 , 发现问题 与困境所在 , 并尝试提出与其办学特色相契合 的对策 。 关键词 : 通识教育 ; 理工科 大学 ; 现状 ; 对策


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 的现状
通识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对人类主要知识领域
整 ”实 施专 业 教育 以来 , , 造成 了大 学 教 育过 于专 业 的基 本 观 点 、思 维 方式 和历 史 发 展趋 势 有 所 了解 ,
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 的、 化 和职 业化 的倾 向 , 程 之 间缺乏 连 贯性 , 略 学生 “ 课 忽 。 主体性 , 人才培养片面而单一 , 职业转换能力较低等 全 面发 展 的社会 的人 和 国家 的公 民”其 中包 含 两层 首先 , 通识教育模式下所培养 的人才 , 既具有 弊端。 通识教育倡导培养“ 完整的人”对消除上述弊 涵义 : , 又具备过硬 的专业 素质 , 其次 , 通识教 端, 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广博 的学识 ,
第3 O卷第 1 期
21 00年 3月
西北 工业 大学学 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R L O RT OU NA F NO HWE T R O YT C S E N P L E HNIAL U V R ]r (oi ce cs C NI E sr YSca Sine l
( 以下简称理工科 大学 ) 与上述学校相 比, 在通识教 通识教育理论 的内涵和外 延进行深人 的研究 和理 这也是 通识 教育 实施 所 面 临 的最 大阻 碍 。 体 到 具 育 的实践 与研究 方 面却 相对 滞后 。造成 这种 现 象 的 解 , 由于专业设置 的相对单一 , 人才培养方 原 因何在?理工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理工科大学 , 是否与其 自身的办学特色相契合?与其它类型大学 案相 对较 为封 闭 ,通选 课 的 门类 和数 量受 到更 大 的
目前 国 内教 育界 大 多赞 同在 大学 本科 教 育 阶段 实施 育模式能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两
通识教育 , 但具体到通识教育 的实践和研究方 面, 却 点 是成 为合格 的社会 公 民所不 可或 缺 的。 1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 ,通识教育 已经被普遍 . 大 致呈 现 出 以下 三种倾 向 : 一 , 其 对西 方 模式 的移植 和模仿 ,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 的创建思考甚少 ; 引入理 工科 大 学 对 其 二 ,部分 学校 对通 识教 育 的 目标 以及 与 之相 匹配 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 现 的通识 教育 课程 仍然 没有 成 熟 的看 法 以及较 好 的设 阶段大多数大学都积极推动通识教育 ,绝大部分学
因此 , 用 “ 业 课 +通 选 课 ” 沿 专 的模 式 , 通识 对 相 比较 ,理工科 大 学如 何探 索 出独 特 的实 施通 识教 限 制 , 教育与 自身的办学特色的衔接未进行深入 的思考 , 育 的方 略 ?
收稿 日期 :0 9 0 - 8 20 — 9 2
基金项 目: 西北工业 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资助项 目(0 7 J 2 ) 20 G Z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