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超越的多元组合——继续“儒家与宗教”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_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_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

以 “ 内在超越 ” 与 “ 外在超越 ” 来比较 论 述 儒 家 与 西 方 价 值 系 统 的 特 质 , 是 现
① 这一论述进路产生了极 代学者 、 尤其是现代新儒家论述儒家精神特质的独特进路 。
大的影响 , 以至于谈论儒家价值 观 特 质 的 人 们 乐 于 援 引 这 一 论 断 作 为 起 点 , 来 申 述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 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
任 剑 涛
摘 要 : 有学者认为 , 儒家思想的特质是一种与基督教 “ 外在超越 ” 旨趣不同 。 分析起来 , 这 种 断 定 主 要 是 基 于 基 督 教 对 儒 家 构 成 的 宗 教 压 力 与 的 “ 内在超越 ” 政治压力导致的 。 传统儒家既不追求宗教意义的超越 , 也不追求本体论 — 知识论意 义上的超越 。 与宗教超越重视上帝与人的关系 、 本体论 — 知识论重视超验 — 经验架 构相比 , 儒家思想乃是高度看重人的德性修养与境界提升的伦理体系 。 在现代处境 中 , 没有必要将儒学的宗教性引为儒家价值辩护的方式 。 从一个社会 — 政治共同体 必需的人心 — 社会秩序来看 , 儒家强调的基于道德信念的相关秩序安排 , 具有同基 督宗教一样的收摄人心 、 整合社会的作用 。 关键词 : 内在超越 外在超越 宗教信仰 道德信念 秩序建构 ) 。 北京 1 作者任剑涛 , 哲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 0 0 8 7 2
① 而中 国 学 者 冯 耀 明 则 从 分 析 哲 学 的 角 度 , 就 语 义 和 语 用 等 方 面 越的思想特质的。 ②但 是 , 不 论 是 安 乐 哲 还 是 冯 耀 明 , 都 限 定 在 “ 指出了内在超越说的论 证 困 难 。 内
在 超 越” 不 足 以 指 证 儒 家 思 想 特 质 的 论 说 上 面 , 对 于 儒 家 思 想 的 特 质 本 身 着 墨 不 多。这是一种旨在否定儒家 “ 内在 超 越” 论 断 言 的 研 究 进 路。而 且,他 们 主 要 是 基于宗教与宗教性、或分析哲学的入 微 剖 析 上 凸 显 自 己 的 否 定 性 结 论,对 于 儒 家 之作为一种德性论说体系的 特 质,缺 乏 肯 定 性 诠 释。同 时,他 们 对 构 成 一 种 绵 延 长久的文化体系之价值基础的儒家 德 性 伦 理 体 系,缺 乏 现 代 性 审 视。在 论 述 的 分 析结构上,他们也 对 宗 教 与 宗 教 性、 超 越 与 超 越 性 所 具 有 的 不 同 含 义 关 注 不 够; 对 牟 宗 三 宗 教 —哲 学 比 较 的 相 关 言 述 的 重 视 , 胜 于 对 余 英 时 历 史 —文 化 比 较 凸 显 的有关结论。因此,他们开启的 否 证 儒 家 内 在 超 越 说 的 进 路,还 需 要 进 一 步 的 理 论清理,以提供更为自洽的肯定性论 证,并 借 此 确 证 儒 家 德 性 价 值 体 系 所 具 有 的 独特文化价值和现代性功用。 比较儒家与基督教价值 系 统 的 特 质,我 们 宁 肯 审 慎 地 在 宗 教 与 道 德 两 种 社 会 范畴中加以不同的刻画,也不取将儒 家 宗 教 化 的 进 路。因 为 即 使 儒 家 仅 仅 从 道 德 的进路申述价值的神圣性质与规范作用,也 并 不 降 低 儒 家 这 种 主 张 具 有 的 古 典 功 能以及现代效用。相反,如果我 们 放 弃 儒 家 价 值 的 结 构 特 质,勉 强 与 基 督 教 或 西 方文 化 传 统 的 外 在 超 越 观 进 行 组 合 性 比 较 , 并 以 内 在 超 越 之 说 抗 衡 外 在 超 越 之 论 , 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凸显儒家推崇道 德 价 值、重 视 人 性 修 养 的 特 质,而 且 模 糊 了 文 化比较需要强调的必要 边 际 界 限。为 此,本 文 试 图 解 释 两 个 问 题:其 一,作 为 权 宜性说法的儒家内在超越说是如何 成 为 一 种 边 界 不 清 晰 的 论 断 的?其 二,当 我 们 试图将儒家改造成为与宗教对应的 儒 教 的 时 候,面 对 儒 家 无 法 成 为 宗 教、又 因 之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_宗教信仰_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_任剑涛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_宗教信仰_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_任剑涛


— — 信念与理性之间》 ,第四章 “‘ ” , 北京: 郑家栋:《 断裂中的传统— 超越’ 与 ‘ 内在超越’ ;汤一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氏之说主要基于牟宗三的论断) 儒释道与内在 2 0 0 1年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超越问题》 汤氏之说则主要基于余英时的论断) 1 9 9 1年 (
以 “ 内在超越 ” 与 “ 外在超越 ” 来比较 论 述 儒 家 与 西 方 价 值 系 统 的 特 质 , 是 现
① 这一论述进路产生了极 代学者 、 尤其是现代新儒家论述儒家精神特质的独特进路 。
大的影响 , 以至于谈论儒家价值 观 特 质 的 人 们 乐 于 援 引 这 一 论 断 作 为 起 点 , 来 申 述
① 为代表 。
牟宗三关于儒家内在超 越 特 质 的 论 述 , 是 一 个 比 较 审 慎 的 论 断 。 在 《 中国哲学 的特质 》 一书中 , 他指出 : 天道高高在上 , 有超越的 含 义 。 天 道 贯 注 于 人 身 之 时 , 又 内 在 于 人 而 为 人 ) 。 因 此, 我 们 可 以 康 德 喜 用 的 字 眼, 的性 , 这 时 天 道 又 是 内 在 的 ( I mm a n e n t ) ,另一方面又是内在的 ( 说天道一方面是超 越 的 ( T r a n s c e n d e n t I mm a n e n t与 。天 道 既 超 越 又 内 在, 此 时 可 谓 兼 具 宗 教 与 道 德 的 意 T r a n s c e n d e n t是相反字 )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 宗教信仰、道德信念与秩序问题
任 剑 涛
摘 要 : 有学者认为 , 儒家思想的特质是一种与基督教 “ 外在超越 ” 旨趣不同 。 分析起来 , 这 种 断 定 主 要 是 基 于 基 督 教 对 儒 家 构 成 的 宗 教 压 力 与 的 “ 内在超越 ” 政治压力导致的 。 传统儒家既不追求宗教意义的超越 , 也不追求本体论 — 知识论意 义上的超越 。 与宗教超越重视上帝与人的关系 、 本体论 — 知识论重视超验 — 经验架 构相比 , 儒家思想乃是高度看重人的德性修养与境界提升的伦理体系 。 在现代处境 中 , 没有必要将儒学的宗教性引为儒家价值辩护的方式 。 从一个社会 — 政治共同体 必需的人心 — 社会秩序来看 , 儒家强调的基于道德信念的相关秩序安排 , 具有同基 督宗教一样的收摄人心 、 整合社会的作用 。 关键词 : 内在超越 外在超越 宗教信仰 道德信念 秩序建构 ) 。 北京 1 作者任剑涛 , 哲学博士 ,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 0 0 8 7 2

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我见-最新文档

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我见-最新文档

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我见-最新文档儒释道“三教融合”之我见“三教合一”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之后。

在宋元之前,儒释道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隋唐五代时期两次大融合,使“三教合一”体现出从外部功能的发展到内在精神相一致的特点。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融合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各自的地位都比较巩固,三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激化。

所谓“教”,并不如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宗教的“教”,其实质指的是一种教化、教义与教说;三教指的就是儒佛道三家的学说理论体系,名为教实为家。

魏晋南北朝是三教争论全面展开的时期、也是三教融合全面加深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佛教,通过与魏晋玄学的交融,全面进入了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

它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两家的冲突也随之不断地加深与激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佛教发展,道教成熟。

前代儒学独尊、经学盛行,如今则让位于这种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局面。

这也使得一些统治者、思想家和文人学士对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资源产生不同的思考,得出不同的判断,做出不同的取舍。

在这种背景下,儒学独尊的局面,让位于儒佛道三教并存共进的局面。

虽然三家彼此存在着争论,但还是在矛盾冲突中共同存在,共同发展。

当然儒家还是起着实际上的主导作用。

北周时期,周武帝在总结了以往统治者的经验与教训以后,则明确表示了回到以儒学为主的文化态度,强调儒佛道三教要以儒学为主。

华夏民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儒道对之最为适合,而佛教则更适合夷狄之帮,因为夷狄之人比较野蛮粗俗,所以佛教讲的极乐世界可以激励他们、十八层地狱则可以威胁他们,而我们是礼仪之邦,所以我们有儒有道就够了。

由于儒佛道三教能够并存,且能够从不同角度得到帝王的一些支持和扶植,所以儒释道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三教一致论也有了新的进展。

当时的道教也曾经提出过三教同源说,认为儒佛道都同源于道教。

比如西晋王浮所着的《老子化胡经》,里面提出,孔子问礼于老子,而老子又西行出关化胡,为佛陀之师,所以老子是孔子、佛陀之师。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摘要儒家和道家一直是两种矛盾的思想,一主张“入世”,另一个主张“出世”。

但是中国古代却有很多文人政客能够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并加以利用。

儒道互补的思想对当时的不少文人政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出世入世独尊儒术互补1.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还有一个是儒道互补。

这三个词语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

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型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

因而,了解儒道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提的。

它们各有长短得失,且此家之长正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从而使得两家思想的互补成为必要和可能。

儒道互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古代帝王还是文人雅士都有收到儒道互补影响的人如汉武帝刘彻、文豪苏轼都受到儒道互补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

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

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往成为时代的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

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一直扮演着宗教和哲学的双重角色。

在儒学的传播中,儒学的宗教性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着重探讨了儒学的宗教性质及其影响,以及如何加强儒学的哲学性,以更好地发挥儒学与现代社会的作用。

一、儒学的宗教性质及其影响儒学虽然被归类为哲学学科,但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一种宗教。

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其教义和思想体系逐渐得到了宗教化的转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宗教传承和仪式。

例如,儒学的核心思想“仁爱”就被视为一种道德信仰,成为了中国的精神信仰之一。

此外,儒家还创立了一系列的儒教仪式和祭祀仪式,如“孔庙祭孔大典”、“八闽祭孔”等,这些仪式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宗教的一部分。

儒学作为一种宗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思想理念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儒家教育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之一。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敬仰,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社会的道德和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如何加强儒学的哲学性1990年代以来,我国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儒学经历了一次“复兴运动”,当代新儒家在儒学的传承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代新儒家认为,儒学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是相当必要的,由此也就需要对其进行加强和改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首先,要充分挖掘儒学的哲学性。

既然儒学需要从一个信仰系统发展成为一种哲学学科,那么儒学答案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内在价值的传递。

因此,在当代儒学中,要强调儒学文化的哲学性和人本性,强调儒学的核心理念和基础思想,将传统宗教儒学转变为一个哲学体系,并加强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

其次,要加强儒学的与时俱进性。

如今,全球化、信息化等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普遍,我们需要跨出传统束缚,用新的视角去看待儒学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赋予其以中国特色现代意义。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陈立胜【摘要】“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

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

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

“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

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

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

“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

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关键词】内外;方内方外;内学;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2-0114-14作者简介:陈立胜,山东莱阳胡城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它为何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用语”?它何时重新进入现代儒学的建构话语中?它是否适合用于指称儒学?此一系列问题学界仍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内圣外王”一词“为何”以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关键词”,既与儒家对“内”与“外”的理解有关,更与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自我转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与内在合一性

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与内在合一性

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与内在合一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

自先秦时期开始,儒道释三教便是中国传统的宗教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宗教文化逐渐发展出了诸多分支和派别。

虽然存在着众多的宗教信仰,但是这些信仰是否存在融合和整合呢?我们不妨从多元性和内在合一性两个方面来谈论。

一、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性是指宗教文化存在多个选项,分为多个类别。

古代中国宗教文化本质上是包容性的,中国人民拥有自由选择何种宗教信仰的权利。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儒、道、释三教是宗教文化最为显着的三大信仰体系。

其中,儒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讲究仁义礼智信,主张以“君子养德,小人养资”的思想为核心;道家则强调“天道自然”的哲学,以强调无为而治的思想为基础;佛教则注重解脱人类的痛苦,以“生死无常”、“缘起性空”等思想为主导。

此外,众多的民间信仰也在古代中国大力发展,如天地神佛、土地、祖先、鬼神、道教中的龙虎、武当、全真等流派,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宗、华严宗等流派。

到了元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外来信仰。

这些不同的信仰相互交汇、相互包容、相互借鉴,多元的宗教文化体系从中逐渐形成。

二、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内在合一性内在合一性则是指宗教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整体感。

尽管存在多元的宗教信仰,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的宗教文化一直是和谐、包容、互相融合的。

比如,道家、儒家和佛家三教的某些思想和理念,如“以心相交”、“推己及人”、“因果报应”、“六度为怀”等,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即具有共同的基础和内在的联系。

这种内在的相互联系,可以使得宗教文化在不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条件下共存。

此外,中国的宗教文化也融合了众多的民间信仰,如祖先、鬼神、土地等信仰,这些信仰和儒、道、释三教,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整体。

这种文化整体感,一直是中国宗教文化的内在特性之一。

三、结语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宗教文化既具有多元性,又具有内在合一性。

内外超越的多元组合——继续“儒家与宗教”问题的思考

内外超越的多元组合——继续“儒家与宗教”问题的思考

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家栋先生主持召开之“儒家与宗教——当代中国思想论坛第一次会议”,汇集诸多中国哲学及宗教研究专家,首次对儒家与宗教诸问题做出集中火力的探讨与交锋。

笔者有幸,自始至终都在现场,旁听了所有的发言。

会上,思想的火花一经彼此碰撞,便不时地激射而出,亦多有前人所未曾发、前人所未敢言。

只可惜时间短促,意犹未尽。

下面是受会议所激发,本人相关的一点思考,发出来算是再凑凑热闹,再助助兴。

同时也觉得这样的讨论应该继续下去。

关于“儒家与宗教”的问题,记得早在1982年8月召开的“当代新儒家与中国的现代化”研讨会上,台港一些学者对“儒家宗教性的辨证”问题就有过讨论。

当时,余英时认为儒家有宗教性是不大成问题的,但儒家的宗教性是否应该是一个主要的东西(如杜维明、史华兹所强调的那样),却是一个问题。

他说:“……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是全面的,它对各个阶层都会碰到,不仅碰到宗教的层次,尤其重要的是从个人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它是一套社会秩序、文化秩序,如果从里面把文化秩序、政治秩序这些内容抽掉,儒家所剩下的东西就很少了。

”他对那种把儒家缩到一个宗教的层次、角落里的做法表示质疑。

余英时的意见引起我的思考。

我也一度觉得儒家的宗教性是一个很关键的东西。

海外新儒家学者如杜维明等,主张突出、阐扬儒家的宗教性质,主要是为了与世界不同宗教进行对话和交流。

他们处于一个“西方中心论”的知识——文化——信仰的语境里面,为了在强势文明的语境中生存,就必须强调传统文化——信仰的认同。

而且,“在宗教的层面展开创造性的诠释,则便于西方及学术界、宗教界的理解,裨益于深层次的沟通”,甚至有助于儒学研究进入西方主流学术圈。

(参考拙作《关于挺立儒学宗教性之我见》)不过,这毕竟是一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对话策略,是一种应激的战术,而不能影响到我们对儒家本身的辨证认识。

实事求是地说,儒家传统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影响,还是在入世而非出世的一面。

就算儒家的宗教性体现在“内在超越”上,不必到另外的世界寻求超越,只在现世就可脱凡入圣。

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关于佛道儒的宗教超越性问题
"超越性"问题不仅是宗教学、也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我们对"超越"的一般界定,对佛教、道教和"儒教"各自的超越方式进行了说明.佛教徒的超脱或者"超越"是一种对经验存在的超越,作为宗教的道教与作为哲学的道家之间存在着非常清楚的宗教超越与哲学超越的界线,而儒家则是哲学的超越,而非宗教的超越.
作者:黄玉顺HUANG Yu-shu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成都,610064 刊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2 4(2) 分类号:B91 关键词:佛道儒宗教超越性哲学超越性。

浅谈儒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如何复兴儒学

浅谈儒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如何复兴儒学

浅谈儒学不是宗教以及如何复兴儒学的相关问题内容摘要:目前关于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无法得出统一结论。

本人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并经过深思熟虑,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本文将针对支持儒学是宗教的观点,从争论的热点出发,在儒学的思想渊源、“儒释道”三教、究天人之际、儒学不具备一般宗教的特征等方面予以论证儒学不是宗教的问题。

同时针对这场儒学是不是宗教之争产生的背景及原因,来说明宗教性不能复兴儒学。

关键词:儒学、宗教、思想渊源、“儒释道”三教、究天人之际、一般宗教的特征、儒学复兴一、儒学不是宗教本文将在儒学的思想渊源、“儒释道”三教、究天人之际、儒学不具备一般宗教的特征等方面予以论证儒学不是宗教的问题。

(一)儒学的思想渊源我们知道儒学以先秦儒学为开端,又以孔子为开创者。

那么想要探究儒学的思想渊源,就要知道孔子思想的来源。

最明确的是孔子对周礼的继承,那么对夏商时期具有巫术色彩的思想有无继承呢?商王朝可以说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王朝,强调“君权神授”。

而孔子是明确反对鬼神说的,也就是说孔子没有继承夏商时期的宗教思想。

但是孔子却又提出了“神道设教”的著名命题①,这正是让人迷惑的地方。

有些人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儒学是宗教的,其实不然。

孔子既然反对鬼神,又为何提出这种命题呢?这和孔子继承周礼的原因是一样的。

孔子生活在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他一生渴望和平,因此他希望通过周礼可以巩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祭祀等宗教活动来稳定社会。

儒家对宗教的观点影响了几千年,最重要的是,既然是“神道设教”,就没有唯一的神。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宗教战争,儒学给任何宗教都留出了空间,社会才得以稳定。

这才是孔子提出这一命题的目的。

同时周朝时期提出了民的概念,也就是民本思想。

这样中国自周朝以后,宗教就退出了社会主流。

而孔子全盘继承了周的民本思想,也接受了周对鬼神的观点。

这样儒学从思想渊源开始就没有宗教思想,又怎能说儒学是宗教。

中西哲学: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中西哲学: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中西哲学: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哲学的产生,与人的思考有直接相关,而思考的逻辑前提是承认人的实存性,人是思考的主体,因此哲学的核心无疑就是关于人的问题。

在中西哲学史上,人文主义的思潮都有漫长的历史。

古希腊哲学从早期的自然哲学过渡到苏格拉底将哲学的任务认定为“认识你自己”时,才将哲学由自然哲学转向了人自身,建立起了人的哲学,而在东方的中国,尽管伏羲氏在创立八卦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确立人的主体性,但由《周易》开创的“观”文化在不自觉中将人推到了哲学的中心,到了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孔子时代,人早已摆脱了原始宗教和自然神论的束缚,其价值主体地位在孔子创立的“仁”的学说中被牢牢地树立起来。

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提出了著名的“轴心时代”观点,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并且"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轴心时代”在东西方文明的同时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人在物种起源意义上的共性,而东西方文明中心之间相通性则体现出东西方文明及其哲学之间的相似之处,而这个相似之处就是前面所说的人文主义的思潮。

尽管如此,由于地理环境等各方面条件的不同,人文主义在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发展仍旧显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这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西方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产生了宗教,而且也产生了与宗教看似对立的科学,而中国却一直在世俗价值的指导下度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在新的时代面前仍旧发挥着巨大的力量。

内在超越与精神境界:中国文化的宗教精神及其现代审视

内在超越与精神境界:中国文化的宗教精神及其现代审视

内在超越与精神境界:中国文化的宗教精神及其现代审视作者:彭鹏吴照峰来源:《人文杂志》2014年第09期内容提要超越是哲学与宗教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与西方哲学与宗教追求的“外在超越”不同,中国文化蕴含着一种“内在超越”模式,其实质是“究天人之际”问题,目的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天”在中国文化中兼具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特征,而人内在的心性与天道是贯通的,所以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工夫乃是实现“内在超越”的根本途径。

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典型的宗教,但其“内在超越”的境界中却包含着深厚的终极关怀精神,流露出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即入世而出世的超越气质。

在因工具理性膨胀而面临精神危机的今天,中国文化不但因此而凸显出其在重建精神家园、拯救世道人心方面的价值,而且超越了宗教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冲突。

关键词中国文化内在超越天人合一心性精神家园〔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9-0012-06中国文化到底有无“超越”性?这不仅涉及到中国文化有无形而上构架的理论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能否满足人的终极关怀需要、当前中国是否需要建构一种新的宗教等诸多现实问题。

事实上,中国文化虽缺乏西方意义上的“外在超越”维度,却包含着深厚的“内在超越”底蕴,即通过个体的心性修养与道德实践,贯通人道与天道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传统所谓的转凡成圣、得道证真或明心见性。

这其实也是以一种入世的方式去实现其超越和宗教的价值。

一、内外之间与天人之际:中西“超越”路径之殊异“超越”作为西方哲学与宗教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原是中国文化语境中所没有的。

但对于中国文化中有没有“超越”的精神追求,学术界则是见仁见智。

西方学者一般都认为中国文化中欠缺一种超越精神,如汉学家郝大维、安乐哲就说:“按照西方解释者的眼光来看,中国智识文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在其精神、道德和政治的感悟方式的表达中,缺少对超越性的真正充分的意识。

近现代世界的宗教多元化与宗教和谐

近现代世界的宗教多元化与宗教和谐

近现代世界的宗教多元化与宗教和谐近现代世界的宗教多元化与宗教和谐,是指在当代社会中,不同宗教的存在和发展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多样性与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宗教作为人类精神追寻的重要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近现代世界的宗教多元化的原因以及如何促进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存。

一、宗教多元化的原因近现代世界的宗教多元化,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宗教信仰也逐渐变得多样化。

移民、流动人口增加,文化交流的增加,都为宗教的多元化提供了土壤。

2.社会传媒的发展与传播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不同信仰的宗教信息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传播。

这样的便利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宗教的扩散和融合,也有助于宗教多元化的形成。

3.人们对个人信仰自由的要求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个人信仰自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追求。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信仰,并且要求社会给予足够的宗教信仰空间。

这种要求也是宗教多元化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宗教和谐的重要性和促进措施宗教和谐是指不同宗教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关系,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宗教和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宗教对话和交流不同宗教之间加强对话和交流是实现宗教和谐的关键。

通过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可以消除宗教之间的误解和偏见,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

2.建立宗教平台和组织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宗教平台和组织,为不同宗教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协商和合作的平台。

这样有助于化解宗教冲突,促进各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存。

3.宗教教育与文化交流通过宗教教育和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人们对不同宗教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宗教包容性和互理精神。

这对于宗教和谐的促进至关重要。

4.法律和政策保障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保障宗教信仰的自由和权益。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一、引言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元宗教信仰的国家。

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信仰了多个宗教,包括但不限于儒教、道教、佛教、民间信仰等。

这些宗教信仰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在构建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从儒教、道教和佛教这三大主要宗教入手,逐一探讨其特点与影响。

二、儒教的多样性儒教是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在古代,儒教信仰主要以尊儒、尚礼的思想为主导。

然而,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儒教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

例如,在北方,儒教注重礼仪、道德和孝道,强调家族的道德观念和家庭的履行义务。

而在南方,儒教的发展更加注重文化和学术,重视个体的修养和学术的研究。

此外,在不同历史时期,儒教也受到了其他宗教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如道学派、理学派等。

这一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儒教成为不同地区和历史时期的典型信仰之一。

三、道教的多元走向道教作为中国的又一重要宗教,具有独特的多元化特点。

道教信仰源自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巫术崇拜,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追求个体的长生不老。

古代的道教经典《道德经》和《庄子》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教的发展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比如在东汉时期,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提倡人们通过仪式和祈祷来谋求健康和幸福。

到了宋代,道教开始与儒教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学派,如全真道等。

这一多元走向使得道教成为中国古代宗教中独具特色的信仰之一。

四、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佛教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其影响和发展持续了几个世纪。

佛教强调个体的解脱和超越,尤其对中土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融合了道教和儒教的元素,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

例如,中国的禅宗佛教强调静心、正念和悟道,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同时,佛教还在艺术、文学以及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宗教多元化的典型代表。

宗教多元辩论辩题

宗教多元辩论辩题

宗教多元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宗教多元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丰富性,它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宗教多元的社会中,人们可以学习和接触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宗教多元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为人们在面对不同宗教信仰时,会更加注重包容与尊重,避免因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冲突和分裂。

同时,宗教多元也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历史上,宗教多元的社会往往是文明和繁荣的象征。

例如,古代的巴比伦、波斯和印度等地区,就是宗教多元的典型代表。

这些地区因为宗教多元而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从而创造了独特的文明成就。

此外,像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也因为宗教多元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成为世界上的文化瑰宝。

同时,许多著名的名人也对宗教多元持积极的态度。

例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宗教多元并不是社会的弱点,而是社会的优势。

”这句话表明了宗教多元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另外,著名的哲学家罗素也曾说过,“宗教多元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这说明了宗教多元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宗教多元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思想和文化资源,因此宗教多元是值得提倡和支持的。

反方观点:宗教多元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冲突。

在宗教多元的社会中,不同的宗教信仰会产生分歧和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宗教多元还可能导致文化的混乱和传统的丧失,因为人们在面对不同的宗教信仰时,往往会失去自己的文化认同,从而导致文化的割裂和传统的丧失。

此外,宗教多元也可能会威胁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会对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产生冲击和挑战。

在历史上,宗教多元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例如,中世纪的欧洲就是一个充满宗教冲突和战争的时代,各种宗教之间的冲突和对立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此外,像中东地区的宗教冲突和恐怖主义问题,也是宗教多元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宗教多元辩论辩题

宗教多元辩论辩题

宗教多元辩论辩题正方,宗教多元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

首先,宗教多元可以促进文化交流。

不同宗教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仪式,通过宗教多元,不同宗教的信徒可以相互学习,了解对方的信仰和文化,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其次,宗教多元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在一个宗教多元的社会中,人们可以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宗教的信仰,从而减少宗教冲突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另外,宗教多元还可以促进个人的宽容和包容心态,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反方,宗教多元可能会导致价值观冲突和社会不稳定。

首先,不同宗教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矛盾和冲突。

例如,某些宗教可能对同性恋、堕胎等问题持有不同观点,这可能会导致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其次,宗教多元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在一些宗教多元的国家或地区,可能会出现宗教冲突和暴力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宗教多元也需要谨慎对待,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元化而忽视社会稳定和价值观的一致性。

正方观点,宗教多元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

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过,“我们并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我们是一个包容多元宗教的国家。

”这表明宗教多元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也是其社会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印度作家塔巴里·阿纳姆在其著作中指出,“宗教多元是文化多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这一观点也印证了宗教多元对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

反方观点,宗教多元可能会导致价值观冲突和社会不稳定。

例如,中东地区的宗教冲突和恐怖主义问题就与宗教多元有一定的关联。

此外,印度教领袖甘地曾表示,“宗教多元并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它可能会导致价值观的冲突和社会的不稳定。

”这一观点也表明了宗教多元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宗教多元既有其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也存在着可能导致价值观冲突和社会不稳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推进宗教多元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谨慎对待,寻求最大公约数,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儒家入世佛家出世道家三家相互补充作文

儒家入世佛家出世道家三家相互补充作文

儒家入世佛家出世道家三家相互补充作文咱就说啊,这人生在世,面临的事儿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应对的态度和方法也是各有千秋。

今天咱就来唠唠儒家的入世、佛家的出世还有道家这三家,瞧瞧它们是咋相互补充,给咱的生活加点料的。

就拿我之前的一段经历来说吧。

那时候我工作压力大得要死,天天加班,整个人都快累垮了。

这时候儒家的思想就像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

儒家讲究啥?入世啊!要积极进取,要有担当,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就想着,哎呀,不能这么轻易被困难打倒,得努力拼搏,得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来。

于是乎,我咬着牙,硬着头皮,继续埋头苦干。

可这一直拼也不是个事儿啊,时间长了,我心里那个烦躁啊,感觉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这时候,佛家的出世思想就像一阵清风,吹进了我心里。

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太执着于这些功名利禄了?是不是应该放下一些东西,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我尝试着去冥想,去放下那些让我焦虑的东西,不再过分纠结于工作中的得失。

你还别说,经过这么一调整,我感觉心里轻松了不少。

但光出世也不行啊,总不能啥都不管不顾,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吧。

这时候道家的思想又发挥作用了。

道家讲究啥?顺其自然,遵循规律。

我就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是不是有些地方用力过猛,违背了自然的规律?然后我调整了工作节奏,不再盲目地蛮干,而是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就说有一次,公司接了个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

我一开始那叫一个心急火燎,按照儒家的那股子冲劲,恨不得一天24 小时都扑在上面。

结果呢,忙得晕头转向,效率还不高。

这时候我想起了佛家的教诲,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别被焦虑冲昏了头脑。

我深呼吸了几次,告诉自己,得失心别太重,尽力就好。

冷静下来之后,我又用道家的思维去分析这个项目。

我发现,之前自己是太着急了,没有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来。

于是我重新制定了计划,先把重要的、紧急的部分完成,然后再逐步推进其他的。

不再一味地追求速度,而是注重质量和效果。

就这样,在儒家的激励下,我有了前进的动力;在佛家的安抚下,我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在道家的指引下,我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以儒为主,多元整合——对秋风《一个文教,多种宗教》一文的商榷

以儒为主,多元整合——对秋风《一个文教,多种宗教》一文的商榷

作者: 韩星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天府新论
页码: 33-3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文武之道;教育;教化;宗教;三祭之礼;神道设教;多元整合
摘要:儒家之道是文武之道,文武兼备之教。

在儒家影响下,中国文化形成了刚柔相济、文武兼备的基本精神。

儒家的“教”包含教育、教化、宗教三重含义。

儒家或儒教的宗教性或宗教成分通过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体现出来。

以三祭之礼为代表的“神道设教”是一种典型的儒教形态。

以人文理性为主、宗教为辅是儒家的本质特征。

今天,儒家的更新发展应以儒为主,兼容诸教,整合多元思想文化,构建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重构新的国民信仰体系,重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从宗教的角度看儒学

从宗教的角度看儒学

从宗教的角度看儒学为什么一切外来的宗教和文化不能同化中国人的精神?为什么那些“舶来品”来到中国不久,就会被中国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所同化?一个民族在她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上,必然离不开宗教对其野蛮性的陶冶。

宗教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信仰问题,它是以人的现实存在为背景的。

宗教总是与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等融为一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思维水平。

宗教的职能首先要解决人与客观世界、人与社会的矛盾。

原始宗教只是初步解决了这些矛盾,而进入文明社会的纯粹宗教需要系统性地解决人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各种问题。

哲学和宗教虽然密切相联,但一个健康发展的民族,哲学与宗教应该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

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英阶层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最高思维水平的代表,宗教则代表着一个民族绝大部分普通人的精神信仰。

儒家思想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精英阶层的思想,也代表着普通大众的精神信仰,并且成为皇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立法”基础,不可不谓巧妙也!宗教的思维模式是圆圈式结构,哲学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式上升结构。

儒家思想显然是以解决礼坏乐崩之后的信仰问题为宗旨的,其思维模式显然属于宗教的范畴。

儒家思想对客观世界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刻意回避了那些理论上的难题,使人们不再对客观世界产生怀疑。

这样,儒家文化在功能上就行使了一部分宗教、哲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的职能。

儒家思想既是宗教,又非标准形态的宗教;既是哲学,又非标准形态的哲学。

如果说儒家思想是宗教,那么宗教观念中至高无上的上帝在哪里?如果说儒家思想是哲学,那么宇宙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在哪里?孔子学说中的“存在”就是那些表现在现实世界里的仁、义、礼……不过是些存在的图式、概念而已,并非存在本身。

孔子关于“仁、义、礼”的学说直接源于周礼。

周礼原本是来自原始宗教的,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在仪式中透出宗教的魂魄。

这样,孔子学说很自然地就与宗教有了共通之处。

“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坐席不合礼制,不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家栋先生主持召开之“儒家与宗教——当代中国思想论坛第一次会议”,汇集诸多中国哲学及宗教研究专家,首次对儒家与宗教诸问题做出集中火力的探讨与交锋。

笔者有幸,自始至终都在现场,旁听了所有的发言。

会上,思想的火花一经彼此碰撞,便不时地激射而出,亦多有前人所未曾发、前人所未敢言。

只可惜时间短促,意犹未尽。

下面是受会议所激发,本人相关的一点思考,发出来算是再凑凑热闹,再助助兴。

同时也觉得这样的讨论应该继续下去。

关于“儒家与宗教”的问题,记得早在1982年8月召开的“当代新儒家与中国的现代化”研讨会上,台港一些学者对“儒家宗教性的辨证”问题就有过讨论。

当时,余英时认为儒家有宗教性是不大成问题的,但儒家的宗教性是否应该是一个主要的东西(如杜维明、史华兹所强调的那样),却是一个问题。

他说:“……儒家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是全面的,它对各个阶层都会碰到,不仅碰到宗教的层次,尤其重要的是从个人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它是一套社会秩序、文化秩序,如果从里面把文化秩序、政治秩序这些内容抽掉,儒家所剩下的东西就很少了。

”他对那种把儒家缩到一个宗教的层次、角落里的做法表示质疑。

余英时的意见引起我的思考。

我也一度觉得儒家的宗教性是一个很关键的东西。

海外新儒家学者如杜维明等,主张突出、阐扬儒家的宗教性质,主要是为了与世界不同宗教进行对话和交流。

他们处于一个“西方中心论”的知识——文化——信仰的语境里面,为了在强势文明的语境中生存,就必须强调传统文化——信仰的认同。

而且,“在宗教的层面展开创造性的诠释,则便于西方及学术界、宗教界的理解,裨益于深层次的沟通”,甚至有助于儒学研究进入西方主流学术圈。

(参考拙作《关于挺立儒学宗教性之我见》)不过,这毕竟是一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对话策略,是一种应激的战术,而不能影响到我们对儒家本身的辨证认识。

实事求是地说,儒家传统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影响,还是在入世而非出世的一面。

就算儒家的宗教性体现在“内在超越”上,不必到另外的世界寻求超越,只在现世就可脱凡入圣。

尽管同样用的是“超越”,这一“内在超越”毕竟不同于“外在超越”。

“宗教的实质是它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性。

相信西方净土、死后进入天堂,是宗教的超越性,是一种外在的超越。

”(任继愈《天人之际》20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凡为宗教,必得解决生死问题,必得涉及彼岸问题。

没有明确的、言之凿凿的外在的超越的保证,就很难说是宗教。

在宗教看来,只要信仰,没有问题不能解决,这个解决必然包涵外在,而不止于内在。

儒家没有这个承诺,在有关生死、彼岸的问题上——生吾顺事,殁吾宁也——儒家只是悬置,或含糊其辞,或语焉不详。

儒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现世的社会秩序、伦理道德和个人的心性修养上。

所以过度强调儒家的宗教性,难免舍主求次的片面与偏失。

与此同时,对其他的、外来的宗教的宽容,实是儒家传统的一个主流趋势(排拒现象虽偶有发生却并非常态)。

钱穆先生曾评议三国、两晋、南北朝六百年也即佛教东来之时,“远自西周以下,春秋战国秦汉相承,一千几百年来之文化传统……除却新加进一种佛教教义外,实仍一线相承,既非中断,亦非特起。

虽有小异,无害大同。

即佛门中人,亦各有以往文化传统之血脉灌注,精神流渍。

并非专信外来宗教,与中国自己传统敌对排拒,不相融贯。

此亦大可注意之一端。

”(钱穆《国史新论》25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empirenews.page--]私以为,恰由于中国本土的儒家(以及作为教化之教的儒教)与道家等等对“外在超越”的语焉不详,由于本土信仰的“外在超越”的缺席,才间接造成了这一“宽容”的品格,才使得佛教东来后,既被属于大传统的儒道知识分子青睐,又顺利地被属于小传统的民间信众所接受。

(——佛教的被知识分子认同,单说玄学上的吸引是不够的,因为道家有充足的玄学资源,应该可以满足知识分子的思辨需要)直到今天,中国佛教以“净土宗”为最盛,并且早有圆融其他各宗的明显趋势,除了方法上的称名念佛,简单易行之外,生死问题的明确解决、彼岸世界的明确承诺是最关键的吸引之处。

而受儒道影响的十分中国化、世俗化(强调此世智慧)的禅宗,在这方面恰恰是弱项。

近代众多寺院的禅净双修,原来是互补不足。

为说明问题,举一例子。

中国南京大学前身,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1876-1942),本是儒者,离任后潜心研究佛教,
特别推崇净土宗,认为它能圆融各宗,至稳至当。

但他又十分关心国计民生、强调社会责任,故提倡出世间法宜用佛教,世间法宜用儒教,宣扬儒佛合一之论。

后在家乡创立“佛光社”,随宜说法,移风易俗,十年间成为皖南一个佛教中心。

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儒道佛三方合流后形成的泛儒家文化系统,儒家或儒教(指教化之教)融合道家(教)、佛家(教)中的外在超越性内容,形成看似三分,实则一体的泛宗教文化系统。

尤其在民间信仰的层面,三家水乳交融,互融互补,协同分工:如儒家/儒教主要是掌握现世社会的立功、立德、立言及社会群体秩序;道家提供精神资源给出世个体助其在心灵上的解放与超脱;佛教如净土宗明确承诺彼岸的存在,明确承诺对生死问题的解决——“在这个大系统里面,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其实已经兼而为一了”。

(《关于挺立儒学宗教性之我见》)不仅如此,“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其实已经兼而为一”,还可不止于此三家。

在多元的文化背景、文化语境下,内外超越的结合可以呈现为更加多样、多元的开放性组合。

上世纪80年代杜维明就说过会出现与传统儒家密切相关的——“儒家的基督教知识分子”、“儒家的犹太(教)知识分子”、“儒家的佛教知识分子”……等等。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纽约〈知识分子〉第二卷第一期,1985年秋季号)如今,已经不再是预言的是,当代的“多元化的信仰语境可能造成复合的个体信仰:道家式的基督徒或儒生式的基督徒事实上已在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中出现。

”(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18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也许这一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现象,将是我们新的考察和研究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