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和价值

合集下载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 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有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很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科学精神强调对客观事实和真理的理智性追求,而人文精神则着重人的主观需要和价值的情感性关怀。事实上,人类对真理的追求,离不开激情、需要、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而对人的需要和价值的真正关怀,须有科学理性的支持。科学与人文、求真与求善,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又相互渗透,须以辩证的理解.
一、真理与价值的区别
所谓真理,就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而哲学范畴的价值,是对各种具体价值形态的抽象与概括,泛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或者是指客观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符合或相接近。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真理侧重于客体性,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真理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客观对象的规定性和规律,即按照客体的尺度来规定主体的活动,体现了一切对象性关系中客体尺度的存在和作用.价值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人的社会需要和利益,即按照人的内在尺度使客体为主体服务,体现了一切对象性关系中主体尺度的存在和作用.
真理与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在人类活动中,总是不断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实现着相互之间的过渡。真理与价值的相互贯通,为二者的相互过渡提供了可能性。真理从被发现到进一步具体化和完善化的发展,是朝着更深刻、更全面理解人的生活条件和人本身的价值的方向前进的,这表明真理的发展趋向于价值。人们对客观世界有了新的正确认识,就会提出和实现新的价值目标。反过来讲,人们对价值的不断追求,也势必引起对制约实际效益的客观条件和规律的探索。从价值走向真理,是实践和认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

(三)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对立的,这是就认识确定的对象和范围 来说的。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 对的。
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1)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 其一,真理是具体的。 其二,真理又是全面的。 (2)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真理与价值
目录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 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 制约。
2.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3.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 标。
4.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 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 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 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 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着同客观 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 的界限。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 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 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接 近,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也是 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例如: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 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 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正确, 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

何谓真理与价值

何谓真理与价值

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 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 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 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 作用。
三、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趋向
价值性
主体
趋向
客体
真理性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 两个基本原则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互对立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 是否与客观符合。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 认识。
真理与谬误
正确反映 真理
主体
歪曲反映
客体
谬误
认识
真理
互相依赖 互为条件
谬误
(四)真理的检验标准 各种标准 实践标准 逻辑标准
1、真理检验标准的不同观点
实用标准 权威标准 公众标准 实践标准
价 值 的 特 征
社会性
首先,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人的需
要具有社会性; 其次,价值的社会性表现为客体价 值属性具有社会性; 其三,价值的社会性还表现在主体 间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需要和价值 观念。
价 值 的 特 征
多维性
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 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 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 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 性或全面性。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体 可能具有的价值、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 义、成果等进行科学的评价。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 识活动,是一种不同于认识事物客观 属性的特殊形式的认识。
(四)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 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 实践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 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 3真理与价值

2 3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
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
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
我们必须坚持它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切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要正确地把握认识的真理性必须正确
对待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在哲学上有两种对待二者关系的错误态度,即相对
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不承认在相对真理
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实际上就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从而最终导致否认人认识
来、成熟起来的。对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政党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
不在于它没有犯过错误,而在于它能及时自己起来纠正自己的错误。犯了错误及时改正,做
到知错必改,对个人有利,对人民有利。真理和谬误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这是因为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与之相符的特定的对象、时间和范围,一旦
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
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所以无限发
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
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恩格斯指出:“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
与客体即认识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实践

真理与价值

真理与价值

真理是什么,如何证明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是不是真理,人们为什么要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最求真理能带来什么价值?一、对真理与价值的理解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指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或者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可以说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一致。

第一,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比如你把瓜的种子种下去了却想得到豆,这肯定是不可能的;真理的客观性还有于它的检验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二,真理具有绝对性。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三,真理具有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有条件性、有限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关系与意义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它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具有最大的普遍性。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价值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性:其一,价值的客观性。

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是客观的:其一,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其二,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客观上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

同一种食物或药品被食用后,对不同的人或人群所产生的效果会是不同的,这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真理与价值的名词解释

真理与价值的名词解释

真理和价值是哲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真理是指对于客观事实的正确描述或表述。

在哲学中,真理是相对于主观和客观而言的,即真理是客观的、普遍适用的、不受主观意识干扰的。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表述,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统一性等特点。

价值是指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意义、重要性或好恶程度。

在哲学中,价值是主观的、个体性的、的。

价值是人们对于事物或行为的评价和感受,具有主观性、个性化、情感性等特点。

真理和价值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表述,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价值是人们对于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意义、重要性或好恶程度,是主观意识的反映。

真理和价值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真理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评估和评价事物或行为的价值,而价值也可以影响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和追求。

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真理与价值是相对立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

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

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联系: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1)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实践成果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的价值。

(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必定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需要的满足。

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他的功能上。

(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
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例子

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例子

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例子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是指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真理与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而价值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下面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个例子。

1. 科学研究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科学研究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但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也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研究某种新药物的真理在于找到其治疗某种疾病的有效性,而价值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2. 教育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教育的真理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3. 经济发展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经济发展的真理在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价值在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 政治决策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政治决策的真理在于科学分析和预测社会问题,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而价值在于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人民的福祉。

5. 文化传承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文化传承的真理在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而价值在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

6. 环境保护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环境保护的真理在于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规律,而价值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7. 法律法规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法律法规的真理在于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而价值在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8. 人际关系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人际关系的真理在于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价值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利共赢。

9. 心理健康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心理健康的真理在于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而价值在于实现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10. 人类社会进步中的真理与价值统一:人类社会进步的真理在于不断追求科学、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实现,而价值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

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0个例子,它们展示了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体现。

试解释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及其意义

试解释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及其意义

试解释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及其意义一、引言真理与价值是哲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被广泛探讨和争论。

本文将从辩证角度出发,探讨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意义。

二、真理与价值的概念1. 真理: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体意志所左右。

2. 价值:指人类在实践中赋予事物的重要性或意义。

价值是主观赋予的,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

三、真理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1. 真理和价值相互依存:没有真理就无法确定正确的价值观,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对真理的认识。

2. 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根据自己对事物特征和重要性评判得出真实性和合理性。

同时,这种评判也受到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影响。

3. 真理和价值相互转化: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根据自己对事物的价值评判得出真理,也可能根据自己对真理的认识来改变自己的价值观。

四、真理与价值之间辩证关系的意义1. 指导实践:真理和价值相互依存,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指导人们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向,而对事物特征和重要性的评判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真相。

2. 促进社会发展:在实践中,人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对真理和价值的认识。

这种不断更新和完善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

3. 引领思想潮流:随着社会历史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人们对真理和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正确把握这种变化趋势可以引领思想潮流。

五、结论本文从辩证角度出发,探讨了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种关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对真理和价值的认识。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推动科技进步
真理的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人类生产力和生活质 量。
促进文化交流
价值的实现有助于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增进各国人 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推动社会进步
追求真理与价值的和谐统一,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 义和民主法治的进程。
谢谢观看
真理的普遍性
真理具有普遍性,它适用于所有事物和所有时代,不受地域、民族、 文化等限制。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人们只能通过实 践去发现和认识真理。
真理的特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相对性则是指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认识真理。
相互影响
经济发展中的真理与价值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揭示有助于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和 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约束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成果的分配。
社会生活中的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追求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的是对 事实的客观认识和真相的揭示, 如公正、平等、自由等基本价值 的实现。
价值制约真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变化,真理本身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真理与价值相互依存
01
没有脱离真理的价值,也没有脱离价值的真理。
真理与价值相互促进
02 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实现价值的过程,价值的实现也
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新的真理。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本质要求
03
人类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实现
二者的统一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两个基本原则,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真理原则强调的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探索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创造价值。

价值原则强调的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和目的性,要求人们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选择和确定认识和实践的目标和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真理原则是价值原则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另一方面,价值原则是真理原则的目的和归宿,只有满足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才能体现真理的价值和意义。

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往往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这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既要坚持真理原则,又要考虑价值原则,力求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2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2真理与价值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实践标准是无可替代的 任何认识成果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知其是 否是真理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 实践检验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须经多次检验 • 每次的实践检验总是有限的,只能部分地检验真理 • 任何时候都有暂时无法检验的认识成果
既要坚信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权威性;又不能将实践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
标。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的统一。
含义 哲学上的“价值”世界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
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 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主体
(需要)
实践 价值关系
客体
(属性)
客观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有用无用?
是好是坏? 大学期间谈恋爱是好还是坏呢? 孰利孰弊? 建三峡工程是利还是弊? 是善是恶? 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苏格拉底 殉道
是什么 怎么样 认识 和 实践
真理 问题
目 标
为什么
好、坏 利、弊 价值 问题
价值及其特征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
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
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即使从同一个真理性的认
识出发,也可以引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行为取
向。
正确的评价观是现今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 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 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什么 有哪些不同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什么 有哪些不同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什么有哪些
不同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中的两大原则,二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下面是二者区分的详细分析,供大家查阅参考。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分
(1)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熟悉真理时按世界原来面目及其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而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它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体现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意。

(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3)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真理是一元的,真理本身没有主体的差别,它听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什么
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在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需追求、坚持和听从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同时也是详细的有条件的。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学问结构、熟悉
力量水平和方法各不同,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熟悉,但真理只有一个。

价值原则亦称“价值联系原则”。

德国李凯尔特用语。

价值指事物和现象的意义,价值原则即是用事物是否具有意义这一原则作为区分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标准。

是李凯尔特历史哲学的基本原则。

在《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提出。

李凯尔特认为,对文化现象的考察须从价值的观点动身,撇开文化现象的固有价值,这些现象就成了自然现象。

真理和价值

真理和价值

【真理和价值】(一)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1.真理的客观性(1)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即都是客观真理。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2)真理是客观的,这是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并不是两个真理。

(1)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或者说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识按其本性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这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或者说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的条件性。

主要表现为: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只有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

唯一有这个特点的只有社会实践。

实践是主观和客观联系的“桥梁”,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因此,只有实践验证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一点是确定;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确定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是有条件的。

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原理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指真理和价值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客观规律,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思维内容。

价值是人类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所建构的客观规律,是反映事物对人类利益的关联性和作用价值的思维内容。

真理与价值具有相互关联性。

真理的存在和发展需要通过人类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而人类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追寻和实现的价值目标,必然基于对客观事物真实性的认知。

真理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步揭示的,而实践则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和认识过程。

因此,真理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价值目标密切相关,真理是实现人类价值目标的必要条件。

真理与价值相互制约。

真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和实验,逐渐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

而这种认识过程又受到人类主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制约。

人类的实践活动往往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生存需要、发展需求和幸福追求等价值目标,而真理的认识只有符合这些价值目标,才能得到人类主体的认同和接受。

真理与价值相互补充。

人类在实践中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实验,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理论体系和规律。

这种理论体系和规律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是真理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在实践中,人类主体通过对事物本身的改造和运用,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

这种实践活动既需要真理的指导,也需要价值目标的驱动。

真理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类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和掌握。

在现实生活中,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通过各种方式得到具体体现。

例如在法律和道德领域,真理的认识和价值目标的实现相互交融。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基于对社会的公正和公平的评判,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和社会公平正义。

而道德的要求则基于对人类本质和价值的理解,以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尊严。

真理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法制和道德规范,从而实现人类的价值目标。

真理与价值的相关原理内容

真理与价值的相关原理内容

真理与价值的相关原理内容
真理与价值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以下是真理与价值的相关原理内容:
1. 真理和价值的区别:真理是指描述或揭示客观事实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是关于事物本质、规律和逻辑关系的正确反映。

而价值是指对事物的评价、意义或目标的重要性,涉及主观诉求和情感价值。

2.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是相互关联的,因为真理对于价值的评判具有指导作用,而价值对于真理的追求具有动力作用。

对于价值的追求必须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上,而真理是否被认同常常受到价值观的影响。

3. 真理相对论与价值相对论:真理相对论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普遍适用的真理存在,真理是根据不同的视角、文化、历史条件等而不同的。

类似地,价值相对论认为价值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普遍适用的价值标准,价值是根据个体、社会、文化等而不同的。

4. 真理和价值的主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它存在于独立于我们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中。

而价值具有主观性,它是个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和情感体验。

5. 真理对于价值的指导作用:真理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基础,对于价值的评判
和选择提供了客观的标准和规范。

通过科学研究和理性思考,人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真理,进而对价值进行判断。

总之,真理和价值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但它们在人类认知和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真理对于价值的评判具有指导作用,而价值对于真理的追求具有动力作用。

真理和价值的具体关系会随着不同的哲学观点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相关性对于我们的理解和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具体如下:
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是:
1、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生活动的两大目标;
2、真理和价值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凡有真理的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不应与真理相悖;
3、但真理与价值又是有区别的,它们侧重点有所不同。

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而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
4、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甚至是最高价值,才能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关系是:
1、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得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
2、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
性的统一,坚持真理和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尊重历史规律和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的统一上,也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一要发展生产力,二要共同富裕的基本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指人们在一 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复杂性的正确认 识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的属性。
真理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第一,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任何真理都只 是对无限宇宙的某一领域的某一过程或方面的正确 认识,而不是无限宇宙的全体的认识,因而任何真 理都是具体的和有限的,具有相对性。
(3)坚持唯物主义的真理一元论 第一,真理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的,即只有主 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 第二,符合的指向是唯一的,即主观认识符 合客观实际而不是相反; 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唯一的,即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对于一个具有确定的具体范围的认识 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
谬误的可免:不断提高主体能力。
一方面是要勇于实践,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 验,打好背景知识基础以解决认识对象的技术工 艺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要确立和自觉运用正确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坚持检验真理的手段和标准的客观性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圣人标准 孔 子 亚 里 斯 多 德
俄国皮格丹诺夫:众人意见标准
第二节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二、价值评价
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的含义与基本分类 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表示客体的属 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 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
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 和人的价值三大类。
物质价值:所有能满 精神价值:所有能满 足主体的物质生活需 足主体精神生活需要 要的物质客体的价值。 的精神客体的价值。
1.掌握科学知识,在科学上求真。 2.培养高尚人格,在行为上求善。 3.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生活,追求情感。 4.力求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实现三者的不 断统一。

第三节 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
一、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第二,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
首先,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 物趋近人; 其次,主体的创造性鲜明地体现了价 值的主体性。主体的创造性表现为: 其一,主体发挥客体潜在的价值; 其二,发明、发现掌握客体的方式; 其三,改造客体,实现自己的价值目 标。
第三,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的历史发展表现于物和人两个方面。 从价值的客体满足人需要来说,价值的 发展表现为物的有用性不断丰富和提高,价 值对象的数量和种类不断扩大和增多,这是 在实践基础上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复杂 不断上升的过程。 从价值的主体即实际发现和利用客观事 物有用性的人来说,价值的发展表现为人的 本质力量不断完善和自我价值不断实现的过 程。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这条思想路线的出发点 和基础
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正确的调查, 也没有发言权。
2、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理论联系 实际
坚持做好 调查研究这篇 文章,是我们 的谋事之基、 成事之道。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 是要达到实事求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 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 路线,毛泽东同志用 中国语言将其概括为 “实事求是”四个大 字。
从内容和认 识能力上看
真 理
从广度和 深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绝对性
相对性
从动态来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 辩证转化的。 真理也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过渡到并接近 绝对真理的过程。
4、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的意义
如果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割裂开来,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相对真理,或 者只承认相对真理,将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 义或相对主义的错误。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马克思主义科学 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因而,要正确 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二、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泾渭分明, 互相对立。
2、真理与谬误的统一 (1)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 作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 谓谬误。
认识
真理
互相依赖 互为条件
正确反映 真理
主体
歪曲反映
客体
谬误
2、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1)真理的主观形式
其一是指真理是主体对客观实际的一种思 想或观念的反映形式,尽管它有其客观的内容, 但却不是客观实际本身,它属于认识领域; 其二是指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命题或命题系 统对事物的指称、描述和断定来表达的。只有 关于客观事物的命题和断定才有真与假、正确 与错误之分。

1.科学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统一 科学体系. 价值目标:
“代替那存在着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 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 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人类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真 善 美
真,一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的境界 如人与人之间的开诚布公、坦诚相待等,这是一种 可贵的真,反之则假;二是指获得了真理、达到了 真理的境界,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反之则假。 善,广义的善泛指对人和对社会有益的、符合人和 社会利益的行为,反之就是恶;狭义的善仅指首先 上合乎规范,即善行,反之就是恶。
它不仅具有理论的普遍性品格,而且具有直 接现实性品格。
(2)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由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理论具有真 理性;发展着的人类实践对任何认识都有可 能作出确定的检验。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具体的、一定 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具有局限性,实践检验 真理是一个过程。
真理和价值
本章重点和难点: 1、真理的特性、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及其具 体化; 2、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价值观. 3、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关系。
第一节 真理 一、真理及其特性 二、真理与谬误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一、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对 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价值评价
1、价值评价的含义 价值评价,是评价主体在对价值事实的一定 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对 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的 评价和判定,是价值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 在主体意识中的反映,是对价值事实的理性 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志保证等的综合反映。
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的不同
科学认识 认识的对象 客观事实 价值评价 价值或价值事实 客体属性与主体 需要之间的关系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 研究。
实修 事学 求好 是古 。,
班固
4、实事求是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社会实践
谬误
(2)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一方面,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真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
3、谬误的难免与可免
谬误的难免:
首先,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是 产生谬误的客观性原因。 其次,认识是由主体进行的,产生谬 误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主体自身的特征。 再者,人类认识过程本身是复杂曲折 的,在认识的各个环节上以及各环节的联结 上都有导致谬误的可能。
“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 它充分展示并显现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人 的活动的创造性,就其裨而言,美是对人的 本质力量和人的自由的肯定。
真、善、美的统一,既是人类全部价值目标 的高度统一 ,又是真理和价值的高度统一 , 它是最高的人生境界,意味着人生意义的充 分实现。
在实践中做到真善美
实用标准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 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 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 真理的美名的。 --胡适
实用主义: 詹姆士:上帝的观念是真理。 杜 威:工具主义。 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理论。

有用即真理。
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 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 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
3、真理的绝对性与真理的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是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内容,而不是主观自生的,这一点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而不是不相符合的认识,这是绝对的,无条件 的。
(2)真理的相对性
(2)真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
第一,凡真理性认识所反映或描述的对象,必 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来面目的 如实反映,而不能附加任何主观臆想的成分;
第三,真理性认识与对象的符合本身也是客观 的,符合与否并不以任何人的意愿和认可为转移; 第四,判定或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的。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由真理的特性和实践的特性决定的
真理 相符 主观 认识
实践
不符 谬误
客观 效果
真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真理是一种认识成果,区别于客观 事物本身; 另一方面,真理又不是一般的认识,而是与 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正确认识。 实践的特性在于:
坚 持
发 展

两种错误的真理观:
1.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把已有的理论看成千古不变 的教条,不承认真理是一个由相对性走向绝对性的无限发展 过程. ----------教条主义,脱离实践,把普遍实践当成万能 的公式,随意生搬硬套. 2.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不承认真理 包含着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主观随意的看待真理. ---------经验主义,把局部的经验绝对化,堵塞了真理 发展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