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孟子的“仁义”说起
孟子四端说
孟子“四端”说探微王孜人性问题一直是哲学界讨论的核心话题之一,不同的人性观点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观及道德修养方式。
在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哲学思潮中,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尤为激烈。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孟子提出“四端”说,认为人性本善,并以此引出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论,以及以人为本、以仁治国的政治方略。
本文通过分析四端的背景、价值意蕴、恶之来源以及由四端扩充而形成的道德规范,来阐述孟子的“四端”说思想。
一、仁义的困惑——孟子“四端”说的缘起(一)“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的人性观要理解四端说先要清楚孟子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的。
孟子自称以孔子为师,那么他在人性论方面必会受到孔子的影响。
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讨论过人性问题,但他在《论语·阳货》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也。
”这里孔子认为人刚出生时本性其实相差无几,都是向善的,而人在习性上的差异是后天生存环境不同所导致的。
因此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将人复归到善的道路上来。
这无疑给与了孟子相当大的启发。
除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仁”这一范畴,主张要由家族的亲亲之情向外推广,做到“泛爱众”。
这也成为了孟子性善论的立据之一。
亲亲之情即爱父母兄弟之情,这种亲情成为了孔子仁义思想的出发点。
人生而就爱其父母兄弟,这样才有向外推爱的可能性。
孟子继承了这种“亲亲”之情,他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①爱亲敬长是人天生的良知良能,不学不虑而本然应有,此即为发自人内心的善端。
(二)义利冲突——“四端”说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孟子提出他的四端说不仅有理论上的源头,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
孟子生活于战国末年,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孔子的时代已大为提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家族血缘关系,利益关系逐渐突出。
所以孔子所提出的以宗法血缘为本的仁义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性:不能有力地解决家族以外的人际关系②。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一、人性善说和伦理思想性善说,人性问题,早在春秋已经提出来了,到了孟子时代,已成为诸子百家讨论的一个重大课题。
孟子论证性善的另一方法是借助于共性进行推论。
他说,人为一类。
他的论证方式是,一切事物都有共性,人心这种东西当然也有共性。
孟子还从家庭情谊论证人的本性为善。
孟子认为父母儿女之情是本能,这种本能表现在道义上便是仁义。
因此人的本性是善的。
仁义礼智与人性善。
孟子突出了仁、义、礼、智。
他把这四者与人性善组成一个系列。
人生下来都有四心,这四心便是仁、义、礼、智四大伦理范畴的根芽。
关于仁,孟子的看法继承了孔子,但论述的方式又不尽相同。
孟子的仁以性善为基础,它不像孔子的仁那样,是个面面观,它有个基点,即心。
孟子的仁当然不光停留在动机上,它也要转化为行动。
行动的原则是由心而行,由己及人,由亲及疏。
孟子所说的礼,指揖让进退之类的行为规范,没有什么新内容。
但在理论上有新的说明。
首先,他把礼与人性善连结在一起,礼起源于人所固有的辞让之心;另一点,孟子把礼的地位降低了,远不如孔子那样器重礼。
在孔子那里,礼是仁的行为规范,在孟子那里,礼从属于仁义,是仁义的外在表现。
孟子的伦理范畴不只以上四个,还有道、德、信、忠,等等。
但这四个是核心,其他可视为外延。
孟子与孔子相比,伦理内容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发展。
孟子的新贡献主要在于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结在一起,人伦关系出自人的本性,就这一点而论,在儒家伦理观念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以前,儒家要么把这些说成是天意,要么只是从习惯和传统上加以肯定,孔子至多从人之常情上略略触及了一下伦理的起源。
孟子别开生面,从人性上对这些观念进行了论证。
仁义礼智不是来自人外,而是来自人心,从性善中诱发出来的。
过去把违反伦理说成是违反天意或传统,孟子则认为是违反了人性,背离了仁义礼智就不配是人,从而使伦理观念更加牢固和僵化。
二、人性分析和政治人格性善说是孟子对人的本质认识,同时又是对人进行品分的方法与标准,我们称之为人性分析。
浅析《孟子》“仁义”思想中的“义”
竟孟子 “ 仁义” 巾的 “ 义为何意呢?《 义” 公孙丑 上 》 有:“ 恻隐之 心. 仁之端 也; 羞恶之 心, 义之端也 ; 辞让之心 , 之端也 ; 礼 是非
之心, 智之 端 也 。 l]2“ ”、“ ” 27 义”、“ 礼”、“ ” 孟 子 “ 智 是 四端
说”的观点 , 也是 性善论 的基础。“ 恶之心, 羞 义之端 也” 羞耻 , 之心是义的萌芽。 在孟子的思想中 “ 往往是和 “ 义” 仁”联系起 来 说 的 。 子 说 :“ , 心 也 ; , 路 也 。 《 子 卜》 『]4 人 义 人 ”( 告 )22 7 仁是人的心, 义是人 的路, 即是说t 是人 的思想 道德 , 二 而义便 是 将其付诸于实践 的行动 。“_, f 人之安宅也 ; 人 之止路也 。 义, ” I] 7 21 是人内心情感, 5 属于内在道德, 就如 安适舒服的住宅,
“ ”为核 心 , 子在孔 子 “ ” 基 础 上 , 入 “ , “ 义” 仁 孟 仁 的 纳 义” 将 仁 并举。 为何 孟子 思 想中多出了 “ ’ 他 是 在 什 么样 的情 况下提 出了 ,
“ 义”, 以及 “ ’ 内容 是什 么, 文从 以上 几 个问题 出发 重 点探 的 本
步使人们的思想认识 得到进 一步提高, 动乱时期 的人们行动 A
为人们安身立事 的根本, 为人处世的出发点 。
蔷
, .
( )“ ” “ 的关 系 二 仁 和 义”
需子的思想中常常将 “ ”和 “ 合起来用 , 义” 后来的儒家学
者也 t - 者 笼 统 地 作为 伦 理 道 德 标 的变 化 。 丁产 生 和形 成了孟子 这一特 有 的思 想 。 ( ) 二 对孔 子学 说 的 发展 的结 果 孟 子在 吸 收孔 子思 想 的 同 时 , 自己 的知 识 也 在 不 断 增 进 和 丰 富 , 了使 自己的 思 想 更 有 说 服 力 , 容 易 被 人 们 所 接 受 , 为 具 更 他
由《孟子》简析孟子义利之辨及其当代意义
由《孟子》简析孟子义利之辨及其当代意义王云帆【摘要】“义利之辨”是儒家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论题.在众多”义利之辨”中,孟子的义利思想具有重要地位.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似乎将“利”与“义”置于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然而,在孟子的义利观中“义”与“利”并非决然对立,二者具有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统一整体.孟子并非“重义轻利”,而是“以义为纲、义利并举”.【期刊名称】《德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5【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孟子;义利之辨;义与利的统一性;义为利纲;当代意义【作者】王云帆【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合肥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提及《孟子》中的义利观,人们常想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或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1],因而自然地认为孟子倡导“重义轻利”、“舍利取义”,只讲仁义却不谈功利,把道德层面的追求和物质方面的利益诉求完全对立。
笔者认为,传统儒学中义利之辨,一般以义为重。
但如果将其简单定义为“重义轻利”则有失偏颇。
“义”和“利”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着先后之别,但二者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义与利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共同构建起一个统一整体。
一、义的优先性孔子将义确立为一个重要的伦理法则并奠定了儒家“道义优先”的原则,《论语》中“君子义以为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无不彰显着“义”在价值选择方面具有绝对优先的地位。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2],“义”是衡量君子为人处世的标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也被内化为儒家的一种重要的伦理法则,即道德至上,以义为终极价值追求。
孔子认为“义”是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利的取得丧失了道德的制约,这种利是非正义的、无意义的、不可取的。
《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及翻译译文《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及翻译孟子·告子下仁义与和平【原文】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6)。
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7)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何必曰利?”【解释】①宋牼(ke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②石丘:地名,其址不详。
③构兵:交战。
④说(shui):劝说。
⑤遇:说而相合。
(6)指:同“旨”,大概,大意。
(7)号:提法。
【译文】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
孟子问:“先生准备到哪里去?”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罢兵。
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
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宋牼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
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
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
孟子关于仁爱的名言及翻译
孟子关于仁爱的名言及翻译1. 孟子的仁爱得学句子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1、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
意蕴
陈志伟
【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孟子·告子上》有两段文字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仁义内在外在的争辩,本文着力于分析这两段文字,表明这一争辩是孟告人性之争的进一步延伸,突出孟子与告子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同时考察这两个人各自提出义内义外观点的深层原因,并进而阐述道德内在主义的含义,由此挖掘孟告有关仁义内外之辩的伦理学意蕴。
【总页数】8页(P5-11,17)
【作者】陈志伟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5
【相关文献】
1.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儒家"仁内义外"与"仁义内在"说的内在一致性 [J], 李景林
2.仁义内在与仁内义外——从德性实现的角度进行的诠释 [J], 崔丽萍
3."仁义未尝不利":朱熹对程颐义利观的展开——以《孟子》"何必曰利?亦有仁义
而已矣"的诠释为中心 [J], 乐爱国
4.“仁义”范畴探源——兼论孟子的“仁义”思想 [J], 张奇伟
5.论孟子的"性""情"及"仁义"思想——基于"孟告之辩"的几点思考 [J], 张静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孟子》的心得(优秀10篇)
《孟子》的心得(优秀10篇)《孟子》的心得(优秀10篇)《孟子》的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孟子》的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孟子》的心得篇1《孟子》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体会颇多。
孟子一生都在追求仁义,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孟子对“仁”的重视。
在第一章第一节,孟子初会梁惠王时,对王“曰利”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仁”的重要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在第二节,我们便认识了周文王这个人物。
他就是以“仁”来行王政的典范。
《孟子》书中多次提到这位伟大的君主。
他建台子,挖水池,老百姓都很乐意帮忙,在文王说不着急时,竟还愈加卖力,还将台称为“灵台”,将池称为“灵沼”。
麋鹿鱼鳖都可以在其中快乐地生活。
各国老百姓都愿意成为文王的子民,在其治理下过上幸福的生活;面对蛮横无理的昆夷,文王还可以放下架子,做到有礼有节,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所以,他深得民心,成为百姓“引领而望之”的君主。
这才会有后来孟子的一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就是仁德的魅力,有仁则王。
“仁”的力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不论何时何地,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民谋利的君主和官员,永远受到老百姓的拥护。
汉文帝在位时,躬行节俭,励精图治。
采取了“薄税敛”、“省刑法”、“以德服人”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焦裕禄为兰考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去世后成为官员们学习的优秀楷模,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干部和群众……“仁者爱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为政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将孟子主张的仁义藏于心间,处处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以仁处事,这个社会才会和谐美好。
孟子的仁义主张在当时虽不得赏识,但是却能够经受漫长岁月的考验,我们现代人应深刻领悟,将其发扬光大。
《孟子》的心得篇2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
孟子的仁义思想
孟子的仁义思想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孟子”,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孟子》一书中。
孟子的思想与他所崇尚的“仁义”密不可分。
本文将围绕孟子的仁义思想展开论述。
一、孟子的仁义概念孟子将仁义视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行为准则。
他认为,仁就是“与人亲近之心”,是一种人类本性中的善良品质,注重关怀他人,追求公平正义。
而义则是“道德或法律所应实践的要求”,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规范。
二、仁义的实践与追求孟子认为,仁义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讨论,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的。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出合乎仁义标准的人,使其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 父子关系中的仁义孟子认为,父子关系是仁义的基础。
他主张,子女对父母应该以感情和尊敬作为回报,同时,父母也应该用仁义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
2. 君臣关系中的仁义孟子强调,君臣关系要建立在仁义之上,君主应当以仁义为指导原则来治理国家,使百姓得到公正的待遇。
3. 朋友关系中的仁义孟子认为,朋友关系应该以仁义为基础,朋友之间应相互尊重、诚实相待,共同分享忧愁和快乐。
4. 社会中的仁义孟子强调,在社会中,人们应该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通过仁义的实践来改善社会的现状。
三、孟子的仁义教育思想孟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这一著名观点,强调人性本善。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们内在的善良品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仁义价值观。
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主张,修身是个人的内在修养,齐家是正确家庭伦理的实践,治国则是以仁义为基础的政治理念,平天下是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2. 教育的目标孟子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们具备仁义情怀和道德行为准则,他主张通过教育将人的善良本性发挥至极致。
四、仁义思想的影响与评价孟子的仁义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孟子的仁义思想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的道德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传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孟子读书笔记(精选3篇)
孟子读书笔记(精选3篇)孟子读书笔记1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
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
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
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
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
用毛主席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
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
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
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
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读书笔记2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告子章句下(三)—《孟子》原文、译文及评析
告子章句下(三)—《孟子》原文、译文及评析仁义是和平的前提原文:宋牼①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③,我将见楚王说④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⑤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⑥。
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⑦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
何必曰利?”注释:①宋牼(kēng):战国时宋国著名学者,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②石丘:地名,其址不详。
③构兵:交战。
④说(shuì):劝说。
⑤遇:说而相合。
⑥指:同“旨”,大概,大意。
⑦号:提法。
译文:宋牼准备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上了他。
孟子问:“先生准备到哪里去?”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准备去见越王,劝说他罢兵。
如果楚王不听,我准备去见秦王,劝说他罢兵。
在两个国王中,我总会劝说通一个。
”孟子说:“我不想问得太详细,只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宋释说:“我将告诉他们,交战是很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
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
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问、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
孟子对国际关系的思考与当代和平发展的挑战
孟子对国际关系的思考与当代和平发展的挑战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思考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孟子对国际关系的思考出发,探讨其对当代和平发展的挑战。
一、人性本善与和平发展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使得人们有着追求和平的愿望,而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
在当代,和平发展仍然是全球社会的追求目标,而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在国际关系中,应该尊重各国人民的善良本性,通过对话、合作和共赢的方式解决争端,实现和平发展。
二、仁义与国际关系孟子强调仁义的重要性,并认为仁义是维系国际关系和谐的基石。
他主张君主应以仁义为核心,以身作则,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在当代,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同样需要各国遵循仁义原则,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以平等、公正、互利的原则相互交往,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三、天命与和平共处孟子提出了“天命”观念,认为各国应该遵循天命,以和平共处为目标。
他认为,各国应该尊重彼此的独立和自主,避免争霸和侵略行为,以实现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在当代,国际社会也需要坚持和平共处原则,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体、家庭、国家和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
他认为,只有个体修身,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得当,才能实现天下太平。
在当代,这一思想也对和平发展提出了挑战。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需要以修身齐家治国为基础,推动国内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为全球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五、和平发展的挑战孟子的思想对当代和平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挑战。
首先,国际社会需要推动多边主义,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避免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
其次,各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注人民福祉,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可持续和平发展。
孟子读书心得10篇
孟子读书心得10篇孟子读书心得1孟子读后感看完了深奥的后,我开始研读表现温`良`恭`俭`让`仁`信`义礼`智`信的孟子。
看完后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将要降大任于你,你必须要多用心,多劳动,少吃饭,空乏你的身体才行。
想想我自己,这四条原则中我又做到了哪些?就先说苦其心志吧!翻开名人史,发现自己并没有勾践那么卧薪尝胆,就算是小事,我也不刻意去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这一点我虽经常做家务,可没有哪次我是自愿的,少了那种主动性,我每次干活都有气无力的。
饿其体肤更是遥不可及,少吃?多吃还差不多。
至于空乏其身就更不可能了。
这每一样都不可能,别提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了。
虽然不能用古代的要求来约束现代人,但这做为目标却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
汶川大地震引证了这句话,老天就是要降大任于中国,降给中华龙,地震不是痛苦,而是会心的动力!就像《真心英雄》唱的一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孟子读书心得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最为重要。
娶妻本应先告诉父母,舜帝没告诉父母而娶尧帝的二女为妻,就是因为担心绝了后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来,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就和禀告了父母是一样的。
“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
说:“舜,人也;我,亦人也。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
孟子仁义道德的论述
孟子仁义道德的论述孟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以其对仁义道德的深入研究和论述而为世人所瞩目。
孟子的学说对于塑造古代中国的价值观念,乃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仍然深远。
本文将探讨孟子对仁义道德的论述,并分析这些思想对人们的启示与指导。
一、仁者爱人孟子所强调的第一条道德原则是“仁”,即对人的爱和关怀。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做好事的本能。
因此,通过引导和培养人的本善本能,人们可以发展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他说:“君子有三乐,以乐天下之事、以乐天下之不事心、以乐天下之知己乐者。
”这说明了他认为仁者是乐于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孟子还通过“恻隐之心”来强调仁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具备共情和同理心的心,只要我们用这颗心去感受他人的痛苦和苦难,就能够产生仁爱之情。
通过培养“恻隐之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以同情和善意对待他们。
二、义者尽责仁义是孟子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中义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义是指个人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义务的尽职尽责。
孟子认为,如同人有生存的需要,社会也需要个人承担起应尽的义务,以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帮助、彼此尊重和关怀。
孟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表明了他强调义的重要性,而不是个人私利。
对于孟子来说,个人的义务不仅体现在对家庭的责任,而且还延伸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他主张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公共利益。
他强调道德人的责任和义务,如孟子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说明了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以道德为准则来行事,就能够使整个社会受益并保持稳定。
三、道德修养与自律孟子的学说强调道德修养和自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得道之后就要保持道德的自律。
孟子提出了“致君尧舜,尚美之,学优则仕”和“致仕之官,尚其夫人”等观点,他认为个人应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因权势地位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道德准则。
精选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800字范文5篇
孟子读后感800字(一)在读《孟子》之前,只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知道母子很会教育孩子,对孟子却知道的甚少。
后来通过诵读《孟子》,才发现孟子的高明之处和他不平凡的人生。
孟子主张“仁政”,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在“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战乱时代,孟子重视普通百姓的生存权利,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取于民有制”等一系列主张。
他认为先使人民有产业,然后再以“礼仪”来教导人民。
要实现仁政,重要的是统治者能够以仁治国。
以仁爱之心施政,才是仁政,这样才能使民众归附,也就拥有了天下。
才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理想社会。
孟子认为“性本善”,孟子主张人对自身良知的发掘,肯定人性之善。
他在《告子上》中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至大至刚”“塞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内心充实,道德完满的精神状态。
也只有不断地完善,当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我们常用孟子的这段话来激励自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每一次读这铿锵有力的警句都让我头脑清醒,使我浑身充满力量。
感谢古圣先贤的智慧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总之,通过诵读《孟子》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但我深深的知道经典不厌不回读,每读一遍就会增加一分对《孟子》的理解。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常读《孟子》,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学习。
孟子读后感800字(二)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小学生阅读孟子心得体会800字
20xx小学生阅读孟子心得体会800字”众所周知,在1957年,毛泽东也说过鲁迅类似的话。
四、朱元璋不喜欢孟子,后来仍然供了孟子,因为孟子早已死掉,供他已无风险,不但没风险,还能博取政治上的好处。
今日供鲁迅亦如此。
假如鲁迅还活着,在新浪开博客继续写杂文的话,不出俩月,你再去点击他的博客,就会发现四个血淋淋的大字:封杀用户。
五、小平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这话其实有个前提:允许一部分人先觉悟起来,先悟带动后悟,最后实现共同觉悟。
没有共同觉悟,就没有共同富裕。
参见《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孟子阅读心得体会2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
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
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
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
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常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
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
《孟子》的心得(通用10篇)
《孟子》的心得(通用10篇)《孟子》的心得篇1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
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
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
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孟子》的心得篇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最为重要。
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7篇)
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7篇)国学经典孟子读后感精选篇1孟子是亚圣,集儒家大成,孔子是首创私学,尽管儒思想并非孔子首创,却是在孔子那里发挥到极至。
生于孔子一百多年后的孟子,以孔子为大圣,遵循孔子的一套礼仪廉耻,然而孟子并非凡夫俗子,只懂得硬抄照搬,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孟子是摆脱了孔子的羁绊,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比如在一些人事看法上等。
孟子讲人性,讲仁义,讲建功立业,讲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讲仁者无敌,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
然而,孟子终归是太完美无瑕主义了,他相信孔子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但是他是否明白人在其位必有无可奈何的事?就像一个狱官,也许他并不想杀人,但这杀人就是他的工作,他能为不杀人而饿死自己杀自己吗?就像一个士兵,也许他每天都在祈祷和平,是个和平主义者,但双方一旦开战,他便不可做个后退的懦夫!这就是身不由己。
在王道上,他也说:为政难,不得罪于室,但是矛盾无处不在,当为政与室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孟子是甘心做个委屈求全的客卿吗?我想不是的,一个堪称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人怎么会甘受眼辱,他比孔子勇敢,有魄力,所以他不甘,反抗,游说。
但以上矛盾是不在孟子的能力范围内的,孟子会讲一系列的治国口号,治国方略,会在被蒙蔽的黑暗中找出些解决方案来,知道民心向利,于是观君王饱民腹,顺民志,但纵观所有,那一套套看似完美的宝鉴却在战国风云的时代黯然失色,不是别的,只因为他境界太高,是那些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要不怎么说,一个人愈是人类,那么他就愈不被他同一时代的人所理解,接受,他不容于那个时代。
因为他的言行并不是准备给这一时代的人看的,而只是把这些广告当作整个人类的一部分右言的,所以他所做所为所言也许不是那时代人所熟悉的色彩、气味,所以他是这样的格格不入。
于是孟子孤独了,他失望于君王的顽固不化,疾恨社会上淬的异学怪论,他痛惜,他辩论,他惆怅,他不平,但是一个没有实权只体力行的传教士如何能改变这混乱的世界呢?思前想后,唯有一招反求诸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从孟子的“仁义”说起杭幼师09研究生杨宣英 2009210214【摘要】孟子的仁义观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但是由于时代的因素,其中又有着较孔子“仁”更为丰富的内涵。
孟子思想中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孟子;仁义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然,文化底蕴之深不言而喻。
对历史上优秀文化的继承是人类实现自身超越的基础,当然,中国人就不例外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算得上博大精深,又自始至终都有很大影响的莫过儒家思想,以孔孟之类圣人的思想为主。
比如“仁义”之说就是一个永远值得深究的经典思想,而且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它足够大的意义。
“仁义”源于孔子,发展于孟子。
但由于孔子的“仁义”与政治有太多的瓜葛,况且繁复无比,所以“谈而却口”。
孟子的“仁义”虽然也和政治有关,但毕竟更倾向于“民”而非统治阶级,正如其论政治的理想主义范式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样,他是把“民”放在首位的,我想,这恰好更成就了他的伟大。
借此,顺便反观一下现代社会的种种状况,我们会发现,我们离孟子的时代越来越遥远的同时,离他的思想也越来越遥远。
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政治“模糊”的时代,把孟子和他的“仁义”请回来显得相当有必要。
孟子认为,“仁义”是内在于人的,不是后天外在于人的。
他从自然情感中发现了人性之善,为仁义礼智找到了内在的生发之源。
他提出,人不仅在随自身良知良能呈现时“爱其亲”、“敬其兄”,而且人只须将此自身所本有的“恻隐之心”扩而充之,即能做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为政者亦能施不忍人之政于天下。
同时,孟子强调了“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应始终持守的道德根据。
以“人路”、“正路”比喻“义”,则强调了人之为人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处物。
“义”就是由人心而发,依人心而裁度、判断,从而行事之宜,由此实现人道的真正落实。
这一理论为道德实践确立了具体途径。
可以说,孟子的思想为古今人们开辟了一条为人处世的“仁义”之道。
对现代社会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仁义”与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个道德缺失和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在社会中为“金钱”和权力堕落极尽虚伪、狡诈、自私、残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精神的高贵遭到怎样的嘲笑,是与人性的堕落成正比的。
记得当年亚当·斯密曾有过关于“经济人”和“道德人”绝对对立的预设,仿佛,当代中国恰好验证了它的合理性,这似乎也说明“义”和“利”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必须牺牲其中一方面,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而孟子曾寻求的“义利统一”的理想之境,在这里看似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说。
但时代为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记得曾经,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曾“真诚”地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是野蛮、无序、混乱的。
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呈现出文明、有序,高效的运行状态。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水准,超乎我们的原有印象。
西方发达社会,人们的行为的彬彬有礼、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我们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文明古国的人闻之、见之甚感惭愧。
这种反差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儒家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对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仁义”与“利”的关系过去,我们常强调孟子仁义思想中的“舍生取义、舍利取义”的方面,明显地说明“义”和“利”不能共存,甚至“生”和“义”也不能同在。
但是,“生”和“利”可以说都是作为人的生存条件存在的,难道说,如果想成为一个有“义”的人,就得放下生存的权利么?我觉得那是不合理的。
但这种价值取向在历史上、甚至在民族民主革命中都可以加以改造和利用,成为发动民众的思想武器。
我想,历史长河中的人们和我同样犯了一个“非此即彼”的绝对化错误。
在孟子看来,“利”与“义”间实在没那么绝对对立。
在其理论中可以看出对现实物质利益的重视:“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多,无不为已”。
可见,要使社会稳定、有序,社会风气良好,就要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利益需要。
而在“和平建设”的现代,“利”“义”也完全是可以统一的,只是需要很多社会中介环节,因为道德与经济的互动并非是个简单过程。
至于如何实现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孟子没有能正确揭示,这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因素决定的。
但是,他关于个体道德修养的理论对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是推己及人最终达到社会整体素质提高的最有效的办法。
孟子认为,个体道德的提高依赖个体的道德自觉和自律,经济因素是前提,但绝非决定性条件,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一个道德修养高的人,就算物质上不充足,也能做一个有德之人;反之,即使物质条件富足,道德修养不高的人,也会失去道德良知。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发展了,要使全体人民都享受到成果,这是保证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
事实也证明,社会如果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一旦加剧到某种程度,社会冲突就会增加,导致社会不稳定,社会道德风气就不会好;另一方面,是要重视教育,提高道德自觉能力和自律能力(但个人认为,这还得取决于教育机构本身的整体素质,否则,谈什么教育都是白谈)。
2、“仁义“与现代社会中的“慈善事业”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其将利益大小作为衡量人价值的唯一尺度的异化而扭曲的价值观的形成。
人对于精神生活以及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追求也许只是开始于先一步进化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沉浸在只有财富的空虚中。
表现为有钱人开始用自己的财富建立慈善基金,帮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比如: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城、邵逸夫等。
自此过程中,“利”和“义”达到了统一。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我们国家日益富裕、富翁日渐增多的时代,似乎已经具备了实现孟子“义利统一”的“达则兼济天下”理想的物质前提,但是,在这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究竟有多少人做了?当然,富人有富人的权利,兼不兼济天下谁管得着呢?但是,我认为,这是时代提出的任务,更何况发扬传统仁义价值观的积极内容,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统一模式始终都是我们国家的口号之一吧?3、“道德”之“仁义”与法律之“仁义”在孟子的仁义思想中,诚信是应有之义。
孟子讲:“朋友有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把诚信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讲诚信的人得到过好处?这样说略显消极,但讲诚信的人经常吃亏也是事实,不讲诚信的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却屡屡得逞,至多得个不好的名声而已。
到最后,大部分正直的人就“没勇气”也“没资本“诚信了。
试想,如果一个社会对不道德行为都无能为力的话,社会道德风气还能好到哪儿去?黑白颠倒,恶人当道的社会,好人要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地、小心翼翼地过日子,怎么敢随便把仁义的精神携带在身旁?既然,一遍遍地提出社会要与时俱进,那么作为社会因素的道德也应该与时俱进,继承内容,改造形式,重新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道德法律化,把道德规范纳人法制的轨道,改变道德规范起作用的方式,使道德由“软约束”变为“硬约束”,这样便使法律法规得到更好的完善,规章制度得到不断健全,为市场经济的高效、有序的运行提供日渐完备的制度保障。
而我们国家作为一个法律大国,有必要借鉴这样的做法,给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多一重保障。
二、“仁义”与政治同孔子一样,孟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即:以仁义道德为治政之本和治国之根本。
孟子为其“仁政”思想制定了具体而细微的施政策略,主要体现其以民为本的特点。
如今,我国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多少继承了先辈的先进思想。
当然,古今中外不管多么伟大而先进的思想都不会幸免遭到或多或少的批判,孟子的思想亦不例外。
从历史一路走来,孟子的“仁政”思想曾遭到封建专制统治者的批判,直至今日,仍然依稀听到一些批判的声音。
虽然,作为一个学生,才疏也学浅,但仍然认为发掘“仁义”在现实中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民本”思想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可靠地。
孟子日:“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古往今来,可以说它是永恒的真理,世界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正义战争的胜利,都证明了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孟子也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同样说明,人民的力量之大。
我们现时代倡导“以人为本”说明“民本”在今天依然可贵,所以,“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决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得在实际行动中保证人民的权益。
借鉴孟子的“仁政”,结合现时代的中国,我觉得加强“官德”建设已经成为相当有必要的事情。
虽然,我们的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从未间断地开展对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的教育。
但不能不看到小部分的政府人员因为各种诱惑而偏离道德甚至法律轨道,有意无意地做着损坏人民的事。
这种现象一旦扩张,势必会激起群众不满导致社会部安定。
所以如孟子所言,道德修养对治政者实在是意义重大。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批评和自我批评应当始终贯穿整个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在思想、言论、行动上要严格地约束自己,用严格的立场和正确的原则来约束自己,除此之外,甚至连许多小节也要注意到。
只要这样才能有望治理好国家,使人民真正受益。
三、“仁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之所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恰好说明我们的社会并不很和谐,正面临许多或大或小的问题,于是,建设和谐社会便成了当务之急。
古今中外,不管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和谐”格林的“政治和谐”还是道家、儒家、墨家,都有对社会和谐思想的探讨,而以孔孟为主的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以仁义道德的教化,来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具有特别深厚的意义。
当前,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①孟子认为,以“仁义”道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敬互爱,人际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当然,这要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们懂得扶老爱幼,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