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设计资料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 正 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
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 计
摩 托 车
小 汽 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 3 辆,小汽车
15 辆,大客车 8 辆,载重车 6 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 (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
拿一枚 1 角硬币,从桌面上约 30 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 20 次,边做 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幺?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 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幺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幺方法可以改进?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数据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收集数据。
2.能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能够利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利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三、教学难点1.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如何有效地使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
四、教学准备1.数据收集的实验材料。
2.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工具。
3.数据展示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收集数据的方式,引出数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
2. 数据收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收集实验,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
3. 数据整理与分析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探讨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4. 数据展示教师示范使用数据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鼓励学生动手尝试使用数据展示工具。
5. 拓展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数据整理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数据实验和数据分析,以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内容,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设计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统计表。板书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3)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指名学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把上面的统计结果 Nhomakorabea入下表。
执教时间:2014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二次备课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一)
课课时
12课时
内容
课本第2页例1,第3页的“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2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数据收集整理》7-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数据收集整理》7-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据的概念,知道数据如何收集和整理。
2.能够使用简单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展示。
3.能够通过实际活动学习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4.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知识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概念及数据收集整理方法的教学。
•不同数据类型的分类与整理。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提炼规律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将实际生活中的数据转化为数学语言。
•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了解课堂活动的内容和安排,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带好学习用品,保持课堂秩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首先和学生讨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谈论学生最喜欢的动物、食物、运动等,激发学生对数据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介绍数据的概念: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可以通过文字、数字、图表等形式表达。
2.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观测、调查、实验等。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收集和整理数据。
第三步:实践1.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收集数据,比如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年龄等信息。
2.老师指导学生如何用表格或图表整理和展示数据。
3.让学生根据数据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规律。
第四步:拓展1.老师展示更多实际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学生探讨数据的应用,例如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据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会了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据分析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更多练习和指导。
下一步需要适当增加练习环节,加强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对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2.掌握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整理方法;3.能够利用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特征;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2.数据整理和分析;3.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收集数据?•数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数据的收集方式•主动收集与被动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采访等方法。
3. 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分类、归纳、整理等;•制表、图表的制作。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重要性(15分钟)。
2.数据的含义:讲解数据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数据(10分钟)。
3.数据的收集方式:介绍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数据收集的多样性(15分钟)。
第二课时1.数据的整理方法:讲解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数据(15分钟)。
2.制表、图表的制作:教授学生如何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格和柱状图等(20分钟)。
第三课时1.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利用数据制作的图表进行数据分析,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规律(20分钟)。
2.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讨论数据收集整理的意义与方法,总结本单元知识点(10分钟)。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3.图表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图表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课件:包括数据收集整理的例题和图片资料。
2.试卷和练习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练习表现:完成课后练习的情况;3.测验成绩:对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测验。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思维,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收集整理优秀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优秀教案教案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案,它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规范和整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数据收集和整理优秀教案的方法和技巧。
一、数据收集1.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是指教学过程中的详细记录,包括教师的教学步骤、学生的学习表现、课堂互动等。
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拍摄照片或者详细记录来收集教学实录。
2.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是指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意见。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小组或者个别面谈等方式来收集学生反馈。
3.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考试成绩、小组合作作品等来收集教学成果。
二、数据整理1.整合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来展示数据。
2.分析数据: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来分析数据。
3.总结经验:根据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
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考和体会,为今后的教学做出改进。
三、优秀教案的特点1.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教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2.合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内容应该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案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游戏、实地考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5.审美感的教学设计:教案应该注重审美感,包括课堂环境的布置、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规划等方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数据收集整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是指对事物的一种描述或者表达,数据收集是指通过观察和测量,获得数据的过程。
2.能够用图形的形式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初步分析数据的特点,培养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据收集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使用直方图和条形图整理数据。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初步分析数据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初步使用直方图和条形图整理数据。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分析数据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包括直尺、铅笔、彩色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教学资料。
3.教学环境:保证教室内教学环境整洁、安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认识数据的概念,并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意义。
2. 学习直方图的绘制方法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简单的直方图。
3. 学习条形图的绘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条形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条形图的绘制技巧。
4. 数据分析教师让学生观察绘制好的直方图和条形图,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数据的变化趋势、数据的数量分布等。
5. 练习与巩固教师布置相关练习作业,让学生独立练习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够分析数据。
六、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初步了解了直方图和条形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数据的特点,培养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目,按要求绘制直方图和条形图,并分析数据的特点。
八、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直方图的绘制方法•条形图的绘制方法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
然后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了所学内容,但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方面还需要加强。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据收集整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并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和认识。
他们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如用图示表示数量等。
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增强数据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并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物道具、统计图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引入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话题。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知道大家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调查结果,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数据。
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如用条形图、折线图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正确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3.能够使用简单的图表展示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制作简单的图表。
2.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类和整理。
•制作图表的正确形式和规范展示。
三、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为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知识: 1. 数据的概念和意义。
2. 数据的收集方法。
3. 数据的整理与分类。
4. 制作图表展示数据。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彩色粉笔、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通过举例或图片展示数据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数据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用简单的语言介绍数据的概念,如“数据就是各种事物的特征或属性”。
2.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观察等来收集数据。
3.教授数据的整理与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尝试收集一些简单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喜好、体重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第四步:总结通过学生的练习,汇总数据,并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柱状图或饼图展示数据。
六、课堂作业1.同学们收集更多的数据,并制作图表展示。
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未来的教学需要逐步加深数据的运用与分析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应用场景。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数据的概念,认识数据的基本形式。
2.能够收集简单的数据并用图表进行整理。
3.能够根据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使用图表进行数据展示。
难点
1.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2.图表的阅读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包含数据整理以及相关图表的展示。
2.教学用具:白板、彩色粉笔、图表模板等。
3.学生用具: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数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据的重要性。
二、讲解
1.讲解数据的基本形式,如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
2.分步介绍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
三、示范
教师示范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展示相应图表。
四、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并用图表展示。
五、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数据和对应的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相互交流讨论。
六、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据整理的重要性。
五、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并根据所给数据制作自己的图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强调了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数据收
集和整理的基本技能,并培养了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提高学生的数据利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据收集整理》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收集数据,并能够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培养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收集数据,并能够用简单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的掌握,以及图表的制作和使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操作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材料,如问卷、数据收集等。
2.准备各种图表的模板,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图表,让学生了解图表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然后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的概念,能够说出数据的一般收集方法。
2.能够运用调查方法,有序地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
3.掌握用数据表达事物数量的方法,运用其表示实际事物或情况。
4.能够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概念及收集方法。
2.数据的整理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运用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制作简单的数据表格。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数据表格、调查问题。
2.学生准备: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解释数据的概念,为学生打开思维。
2. 知识讲解1.数据的概念:数据是描述事物或情况的各种符号、数字或文字,并介绍数据的分类。
2.数据的收集方法:讨论数据的收集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取数据。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调查:老师给出调查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
2.数据整理与表达:学生们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并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
4. 比较分析1.数据比较:学生们就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数据的特点和联系。
2.得出结论:根据数据的比较分析,学生们形成初步结论,展示出数据的价值和意义。
5. 练习与检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老师全程指导和纠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技能和表达方法。
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七、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整理一组自己感兴趣的数据,并用数据表格表示出来。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知识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班数学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班数学教案)导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规律,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以大班数学为背景,将介绍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
1. 数据的收集首先,我们需要向学生明确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指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所得到的事实或数字。
数据可以是数量、时间、温度等等。
活动一:找寻身边的数据(实物活动)让学生到班级周围或校园内寻找各种数据,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喜欢的颜色、家庭成员数量等等。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记录下这些数据。
活动二:收集同学的数据(互动活动)让学生与同桌、同学合作,向彼此收集数据。
例如询问同学的年龄、兴趣爱好、家乡等等。
学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更多的数据。
2. 数据的整理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活动三:数据的分类整理(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之前收集到的数据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整理和分类。
例如,选取“喜欢的水果”为主题,让学生将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类,制作条形图或饼图进行展示。
活动四:数据的图表展示(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选择适当的图表进行展示。
例如,可以选择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图表中正确地表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数据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据应用于解决问题。
活动五:数据的问题解决(课堂互动)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利用之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答。
例如,“班级中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家乡的男生和女生比例是多少?”等等。
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预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六:数据的分享与讨论(整理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整理过的数据分享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通过分享与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数据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课时教学设计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收集并记录数据。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用举手的方式进行调查,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不能多选、漏选。
(2)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2)讨论、达成共识:班里每名同学都要参加调查,并且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意图:让学生明确班牌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来选择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最合理的方案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一个研讨内容。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1)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②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
环节四: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等多种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记录,填入表格,形成统计表。通过分析统计表,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5.作业设计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教案题目:数据收集整理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重点:1.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2.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概念和重要性。
例如,通过问学生以下问题:“你了解什么是数据吗?在现实生活中,数据有什么作用?”等等。
Step 2:数据收集方法通过讲解和举例,介绍不同类型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访谈和采访、文献调研等等。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实验,并向其他同学演示。
Step 3:数据整理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表格、统计图表、计算平均值、比较数据等等。
学生们分组合作,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作相关的统计图表。
Step 4:数据应用教师向学生展示真实的数据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读数据,并提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个人作业的方式进行。
Step 5:总结和拓展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并展示一些相关的拓展知识和信息供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的个人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质量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者其他多媒体演示工具。
2.实际数据案例。
3.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验材料。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实验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参观相关的展览等等,深入了解数据的更多方面和应用领域。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设计教案电子备课表格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可提供一张统计表让孩子们自己写一写
在对学生调查之前,要和学生约定: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在统计全班人数时,当实际生活中有学生请假未到的情况时,要区别讲解。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强调每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设问导读:
1、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教师要提醒: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时,注意所调查的对象、内容,把话说完整。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1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第一学段要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因此,本节课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1.内容的选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设计在内容的选择上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统计学生体重的变化和视力情况,统计学生参加什么课外小组,统计某路口的过往车辆,统计同学们喜欢吃什么蔬菜等。
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统计知识,既亲切又能激发兴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统计知识,让学生感受统计的价值。
本设计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出发,以选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制订收集数据的方案,再去实施,进而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体会统计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课堂活动卡学生准备纸卡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2页例1)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课件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出于对同学们的人文关怀,学校决定由同学们自己来选择校服的颜色,可是,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1: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方法2: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3.揭示课题:你们说的调查,其实就是进行统计。
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
(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4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生活情境,从选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引出实际问题——选哪种颜色合适?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设计资料
拿一枚 1 角硬币,从桌面上约 30 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 20 次,边做 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幺?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 3 辆,小汽车
15 辆,大客车 8 辆,载重车 6 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 (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学习新课。
(一)用画 正 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
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 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 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 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 Nhomakorabea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幺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幺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 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 正 字的记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备课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一)
课课时
12课时
内容
课本第2页例1,第3页的“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
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一)
课本第3页例2,练习一的第3题。
一、导入新课
1、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会。班上准备从王明明、陈小菲两人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2、首先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收集数据的方法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习题设计
教后反思
(2)出示统计表。板书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3)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知道我们学校的民族有几种颜色?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黑、紫、黄、红、绿、蓝)
师: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学生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最合适?
(学生讨论,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3)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4)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指名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