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

作者:何风

来源:《经营者》2019年第20期

摘要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区,是福建创新发展的強大引擎,为福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尽管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着力于构建自主创新研发引领、政策激励、产业优化、开放融合、协同发展、公共服务等六大体系,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其总体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发展不够优化,尚未形成协同创新合力,政策先行先试和突破力度不够。

关键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福厦泉

当今世界,科技能力的竞争日益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园区是引进和集聚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孵化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聚集区,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研发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在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家自创区内涵和发展特征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国家自创区”或“自创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的、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区域,其建设和发展对其他国家自创区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国家自创区包括3层含义:其一,“国家”——国家战略,是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对我国区域整体提升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从已批复的国家自创区的组建过程来看,国家自创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对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其二,“创新”——这是一种创造活动,以产生独特的核心技术为基础,以增强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国家自创区聚焦创新,各有侧重。其三,“示范”——通过体制机制的试验与探索,形成一批先进的经验,起着带头作用,能够以小带大,通过部分试验树立范本,从而引领全局发展。

新时代,自创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特征应该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集聚创新要素,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平台。第二个特征应该是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更加重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更高位置发展。第三个特征是实现绿色发展,自创区应该是区域绿色制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的示范区。国家自创区的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于新技术经济的范式转变,要以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抓手,更大力度和更高质量地促进创新创业,形成新时期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和思维为手段,促进存量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促进技术资本化交易为突破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自创区创新经济发展的市场带动力;大力发展人才培训教育产业,把自创区建设成聚集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沃土。

二、福厦泉国家自创区的基本情况

(一)福州高新区

福州高新区是1991年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高新区实行“一区多园”和“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托管型”管理模式,下辖洪山、台西、仓山、马尾等4个老园区、福州软件园和海西园(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两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并代管闽侯县南屿镇、上街镇5个村和仓山区冠洲村。高新区总面积约193.07平方公里。20多年来,福州高新区始终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坚持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孵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成为福州市高新技术密集、创新资源集聚、人才资源集中、土地利用价值最高、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比较明显的区域。2016年,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90亿元、工业增加值42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58亿元。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9个,院士、博士后工作站17个,发明专利1174项,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17年,在全国147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32位。

(二)厦门高新区

1991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3个以“火炬”冠名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厦门高新区获得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单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首家国家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基地等10多个国家级平台称号,是全国首个每平方公里过百亿元产值的国家级高新区。2016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66.99亿元、工业增加值465.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173.94亿元。92家企业获评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占全市五成;瞪

羚企业49家,居全国第11位;2018年厦门火炬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列全国157个单位的第15位。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排第5位,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排第11位。2018年厦门高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775家,占全市47.66%。

(三)泉州高新区

泉州高新区于1992年成立,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泉州高新区包括泉州台商投资区(主园区)、鲤城高新区、泉州软件园、石狮高新区、晋江五里高新区、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泉州高新区清濛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和福建泉州(湖头)光电产业园,规划面积达90.8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8.11平方公里。现有工商注册企业237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9家、科技型企业95家、上市公司21家。高新区培育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太阳能光伏、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加大力度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了纺织鞋服、微波通信、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2017年,泉州国

家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710.97亿元,出口总额为175.30亿元,规上营业总收入1870.55亿元。

三、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在技术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还不够明显。国家科技部新修订的《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第5条明确规定:“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5%以上。”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般要求也在3%以上。而实际上,福建省包括福厦泉高新区在内的相当多的高新区企业与这一要求差距较大。福厦泉自创区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引进创新的企业,但是整体来说,区内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还是不多。即使像厦门这样比较领先的高新区,区内主要企业也是友达、冠捷、戴尔、ABB等外资、台资企业,这些企业在福建省高新区内研发投入不高,远低于全国高新区的平均水平。

(二)产业发展不够优化

福厦泉国家自创区总体规模不大,产业集群效果不强,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国内先进高新区都把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的主要载体,选定一两个产业作为主打“名片”给予重点培育,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例如,武汉东湖高新区被称为中国“光谷”,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已超1000亿元。而福厦泉主导产业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同时,“一区多园”加剧了产业分散的问题。虽然形成了新型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等新兴产业,但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品牌。从总体上看,对技术引进存在路径依赖,产业研发水平还不高,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较弱。

(三)区域协同创新不足

福厦泉各市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规划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相关信息不对称,无法有效地参考临近城市的生产力布局来规划本市产业空间的合理性,缺乏相关联席例会、通报机制和产业规划报审机制等,产业规划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显著。各片区产业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对高端、创新资源份额的争夺激烈。产业同构和同质不仅表现在产品市场竞争上,还表现在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影响片区内各产业园区一体化创新发展的成效。

(作者单位为福建社会科学院)

[作者简介:何风(1982—),男,本科,研究方向:社会科学。]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