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2020
准则解释第3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一、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在判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
出现类似情况时,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二、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不包括股权分置改革中持有的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在确定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公允价值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公允价值确定的规定执行,不得改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公允价值确定原则和方法。
本解释发布前未按上述规定确定所持有限售股权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三、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 专项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无锡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的通知
无锡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
号》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无锡市财政局
•【公布日期】2020.11.23
•【字号】锡财会〔2020〕22号
•【施行日期】2020.11.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会计
正文
层转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的通
知
各区财政局、经开区财政局:
现将江苏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的通知》(苏财会〔2020〕54号)转发给你们。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局。
附件:江苏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的通知》
无锡市财政局
2020年11月23日。
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doc
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通知发文单位:财政部文号:财会[2017]4号发布日期:2017-2-21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和《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我们制定了《应用指南》,现予印发,与《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同步实施。
纳入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试点范围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试点工作中应当参照本应用指南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财政部2017年2月21日附件:《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一、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通常情况下,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表1规定确定各类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表1:政府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固定资产类别内容折旧年限(年)房屋及构筑物业务及管理用房钢结构不低于50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低于50砖混结构不低于30砖木结构不低于30简易房不低于8房屋附属设施不低于8构筑物不低于8通用设备计算机设备不低于6办公设备不低于6车辆不低于8图书档案设备不低于5机械设备不低于10电气设备不低于5雷达、无线电和卫星导航设备不低于10通信设备不低于5广播、电视、电影设备不低于5仪器仪表不低于5电子和通信测量设备不低于5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不低于5专用设备探矿、采矿、选矿和造块设备10-15石油天然气开采专用设备10-15石油和化学工业专用设备10-15炼焦和金属冶炼轧制设备10-15电力工业专用设备20-30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专用设备10-20核工业专用设备20-30航空航天工业专用设备20-30工程机械10-15农业和林业机械10-15木材采集和加工设备10-15食品加工专用设备10-15饮料加工设备10-15烟草加工设备10-15粮油作物和饲料加工设备10-15纺织设备10-15缝纫、服饰、制革和毛皮加工设备10-15造纸和印刷机械10-20化学药品和中药专用设备5-10医疗设备5-10电工、电子专用生产设备5-10安全生产设备10-20邮政专用设备10-15环境污染防治设备10-20公安专用设备3-10水工机械10-20殡葬设备及用品5-10铁路运输设备10-20水上交通运输设备10-20航空器及其配套设备10-20专用仪器仪表5-10文艺设备5-15体育设备5-15娱乐设备5-15家具、用具及装具家具不低于15用具、装具不低于5(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遵循本应用指南中表1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化本行业固定资产的类别,具体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报财政部审核批准。
政府会计准则3号——固定资产
第二章 固定资产的确认
第四条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相关的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或者经济利益很可能流 入政府会计主体;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五条 通常情况下,购入、换入、接受捐赠、无偿调入不需安装的固 定资产,在固定资产验收合格时确认;购入、换入、接受捐赠、无 偿调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安装完成交付使用时确认 ;自行建造、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在建造完成交付使用时确认 。
固定资产应计的折旧额为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考虑预计净残 值。
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实际成本确定后不 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第十七条 下列各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一)文物和陈列品; (二)动植物; (三)图书、档案; (四)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五)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
为建造固定资产借入的专门借款的利息,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计入在 建工程成本;不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计入当期费用。
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入 账,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第十一条 政府会计主体通过置换取得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换出资 产的评估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换入固定资 产发生的其他相关支出确定。
第二十四条 政府会计主体按规定报经批准对外捐赠、无偿调出固定资 产的,应当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对外捐赠、无偿调出 中发生的归属于捐出方、调出方的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当期费用。
第二十五条 政府会计主体按规定报经批准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应 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并将固定资产在对外投资时 的评估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收入或费用。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
财会〔2009〕8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深入贯彻企业会计准则,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考虑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情况,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现予印发。本解释中除特别注明应予追溯调整的以外,其他问题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3.企业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
“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
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本解释发布前未按上述规定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
四、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八、企业应当如何改进报告分部信息?
答:企业应当以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内部报告制度为依据确定经营分部,以经营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并按下列规定披露分部信息。原有关确定地区分部和业务分部以及按照主要报告形式、次要报告形式披露分部信息的规定不再执行。
(一)经营分部,是指企业内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组成部分:
(二)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全面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全面解读乔元芳一、采纳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采纳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在判定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形。
显现类似情形时,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那么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预备。
【解读】«企业会计准那么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七条规定,关于采纳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
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同意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本说明实质上修改了上述规定,简化了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同时,增加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迹象,从而也部分地修改了«企业会计准那么第8号——资产减值»。
1.依照本说明的规定,关于采纳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单位除在初始投资时需要考虑实际支付的价款中是否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其他情形下投资单位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全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2.采纳上述方法确定投资收益后,投资单位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2号》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2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19.12.17•【文号】财会〔2019〕24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2号》的通知财会〔2019〕24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确保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78号),我们制定了《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2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2号财政部2019年12月17日附件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2号一、关于归垫资金的账务处理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按规定报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在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或财政直接支付用款计划下达之前,用本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资金垫付相关支出,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或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将资金归还原垫付资金账户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一)用本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资金垫付相关支出时,按照垫付的资金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二)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或授权支付方式将资金归还原垫付资金账户时,按照归垫的资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并按照相同的金额,借记“业务活动费用”等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中,按照相同的金额,借记“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科目,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科目。
二、关于从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划转资金的账务处理单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按规定从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划转资金用于后续相关支出的,可在“银行存款”或“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下设置“财政拨款资金”明细科目,或采用辅助核算等形式,核算反映按规定从本单位零余额账户转入实有资金账户的资金金额,并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一)从本单位零余额账户向实有资金账户划转资金时,按照划转的资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中借记“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贷记“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全面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全面解读1.会计主体的确认方法和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主体是指企业组织机构以及其业务管理的核算单位。
会计主体的确认方法和原则是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组织机构以及法定和约定的义务和责任,来确定会计主体的界定和范围。
企业应根据其合法性、独立性和完整性来确认会计主体。
2.会计主体的合并和分立会计主体的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以一种经济实质上的方式进行合并,形成一个新的会计主体的过程。
会计主体的分立是指一个会计主体将其部分业务和资产分离出来,并以独立会计主体的形式进行经营的过程。
会计主体的合并和分立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的需要进行,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进行。
3.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和报告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和报告是指两个或多个会计主体之间进行的经济业务活动,以及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报告和披露。
在进行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和报告时,企业应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原则进行记录和报告,并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和解释。
4.会计主体的相关约定和责任会计主体的相关约定和责任是指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在会计主体之间建立明确的经济和法律关系,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会计主体应根据约定的责任和义务,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和报告。
5.其他相关问题和解释总结起来,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详细解释了会计主体的确认、合并和分立、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相关约定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应根据该解释的要求,按照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和报告,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会计主体间的经济和法律关系的正常运行。
8.《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一、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一)通常情况下,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表1规定确定各类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表1:政府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遵循本应用指南中表1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化本行业固定资产的类别,具体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并报财政部审核批准。
(三)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在遵循本应用指南、主管部门有关折旧年限规定的情况下,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
具体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固定资产预计实现服务潜力或提供经济利益的期限;
2.固定资产预计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3.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固定资产使用的限制。
(四)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因改建、扩建等原因而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应当重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五)政府会计主体盘盈、无偿调入、接受捐赠以及置换的固定资产,应当考虑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按照其尚可使用的年限计提折旧。
二、关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时点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实物管理。
单位接受捐赠业务的账务处理
单位接受捐赠业务的账务处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业务,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按规定接受捐赠,应当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单位取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中"应缴财政款"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2.单位接受捐赠人委托转赠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受托代理业务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3.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单位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捐赠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等。
应用实务【实务材料】C事业单位接受某公益组织捐赠货币资金IOO万元,实物资产办公桌椅10套。
公益组织要求将其中50万资金转赠给D医院用于医疗服务工作,其余50万资金未限定用途,属于非定向捐赠;10套办公桌椅的发票总金额为5万元,C事业单位另行支付了1000元运输费。
根据当地财政部门非税收入管理相关规定,单位以政府名义接受非定向捐赠货币资金,应当上缴同级财政国库。
假设C事业单位使用实有资金账户支付相关费用。
【实务分析】本例中,C事业单位接受捐赠业务,应当分情况进行处理。
一是对于未限定用途的50万资金,财务会计下,应当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缴财政款"科目;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待该笔捐赠资金上缴财政时,财务会计下,借记"应缴财政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二是对于委托转赠的50万资金,财务会计下,应当借记"银行存款一受托代理资产"科目,贷记"受托代理负债”科目;待C事业单位将资金转赠给D医院时,财务会计下,借记"受托代理负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一受托代理资产"科目。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评述
如何符合准则要求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工作,同时借鉴企业 “应缴税款”核算处置利得。(2)对于外捐赠、无偿调出或对外投
会计的做法,按月计提折旧额,并根据用途将计提的折旧额计 资的,首先需要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做转销处理,前两项则用
入期间费用或者成本类科目中。
“当期费用”科目归集处置费用;后一项主要是通过“当期收入”
计核算时,并不需要计提折旧,达到报废时点时,履行相应手续 理方法。但具体准则在施行过程中充分考虑政府会计工作的实
即可。考虑到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从 2013 年 起陆续采用“虚提折旧”策略来满足成本费用管控的需要。具体
际情况,优化了会计处理流程,大大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3、固定资产处置不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处置固定
行制度,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反映编制预算的 2020(22).
单位财务状况。
[3] 丁霁. 美国固定资产相关准则探究 [J]. 经济论坛,2009
(二)与《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 ——固定资产》相比
(17).
1、折旧范围与折旧方法不同。相对以往,此次发布的固定 [4]姚慧雨.H 省高级人民法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河
然而,这种计提折旧的方法并没有考虑当期费用或成本,其对 主体应当通过“应缴税款”或者“当期费用”来反映资产处置过
单位内部利用折旧信息进行成本核算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程中的利得和损失。具体业务处理流程如下:(1)对于出售、报
而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会计准则为政府会计主体指明了 废、转让的固定资产,用“当期费用”科目来核算其账面价值,用
资产”、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银行存款”等。预算会计则作 主要参考文献:
借记“其他支出”,贷记“资金结存”,“其他支出”科目归集处置 [1]石维松.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1.对于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确定的依据是(调出方账面价值)。
2.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要确认为固定资产,所需满足的使用年限是(超过1年(不含1年))。
2. 政府会计主体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为建造固定资产借入的专门借款的利息,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应计入的是(在建工程成本)。
3. 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要确认为固定资产,所需满足的使用年限是(超过1年(不含1年))。
4. 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在不需要评估的情况下,其成本确定的依据是(重置成本)。
5. 对于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确定的依据是(调出方账面价值)。
6.多年来,我国在政府会计领域实行的预算会计标准体系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7.购入、换入、接受捐赠、无偿调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时间是(安装完成交付使用时)。
8.政府会计主体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为建造固定资产借入的专门借款的利息,属于建设期间发生的,应计入的是(在建工程成本)。
9.政府会计主体一般应当采用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
10.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规定,除医院会计制度和其他少数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外,按期折旧时进行的操作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11.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其初始计量的依据是(成本)1.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的规范,主要侧重于会计计量和记录问题,很少涉及会计确认和披露问题。
(正确)2.政府会计主体通过置换取得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换入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格确定。
(错误)3. 政府会计主体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将固定资产在对外投资时的评估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收入或费用。
(正确)4. 固定资产应计的折旧额为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正确)5. 应用软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应当将该软件与硬件一并确认为固定资产。
对《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修订的思考
对《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修订的思考作者:谢龙来源:《商业会计》2017年第09期摘要:文章针对2016年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阐述了该准则相对于以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然后从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核算和折旧提出商榷和建议,希望通过讨论能进一步完善该准则,便于政府会计主体实施执行,为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添力助行。
关键词:政府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需要,规范政府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财政部于2016年7月发布了固定资产准则,并要求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一、变化及创新2013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是简单地在各一级会计科目的介绍中,对“固定资产”科目的定义、分类、确认和会计核算作了一定的描述。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没有类似描述。
而固定资产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确认、计量、处置和披露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和规定。
与之前的会计制度相比,此次固定资产准则的变化及创新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定义更规范固定资产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明确提出了是由“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之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仅描述为“持有的”,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如此修改一是更准确贴切,二是与《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资产要素的定义表述相结合,只有具有控制权、且能带来利益流入的才具备确认为资产的条件。
对资产定义的规范,也是资产负债观的体现。
(二)价值更公允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分“票据凭证”“市场价值”和“名义价值”三种方法入账;对盘盈的固定资产,原会计制度仅有“市场价值”和“名义价值”两种确认入账方法。
固定资产准则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评估法”,如此既增加入账价值的确认渠道,更方便获取,同时使固定资产的价值更加公允,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解读《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是指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关于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生产成本》解释的公告》。
该解释对《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生产成本》的修订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下面对该解释进行1200字以上的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生产成本》是2024年中国颁布的会计准则之一,对企业的生产成本的确认、计量和处理提供了规范。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的深入,原准则的一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需求。
因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等权威机构在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准则的修订方案。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阐释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生产成本》的内容和变化。
首先,解释指出,“生产成本是指由企业为生产所支付或应当支付的成本。
”这一定义明确了生产成本的范围和内容,准确把握了生产成本的要素。
同时,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生产成本的各类费用的归入方法和具体计量方法,确保了准则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其次,解释针对旧准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例如,旧准则中对于生产停工期间的成本处理存在一定模糊性,新修订的准则通过明确规定,在停工期间仍然需为员工支付工资,因此这部分工资应当计入生产成本。
这一修订明确了对于生产停工期间的成本归集问题的处理方法,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解释还对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处理进行了规范。
在旧准则中,对于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计入成本问题存在一些模糊性和差异性。
新修订的准则通过明确规定,在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没有完全用于生产过程之前,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计入库存,而不是认定为生产成本。
这一规定统一了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了准则的规范性。
最后,解释还针对会计处理的科目设置进行了说明。
例如,新修订的准则增加了“税金及附加”这一科目,并明确规定,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应当将由于单位用电、用水、用气等产生的税金和附加计入生产成本。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总体而言
政府会计准则是一系列共同的有效性、责任和权责相符的记账原则和程序、有
效的内部控制以及报表的准备、审计及报告的标准,可以用来帮助政府及其机构辨别、记录、报告和透明处理其整体的财务活动。
因此,政府会计准则的目的是帮助政府记录在由政府拥有或控制的事物上支出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以及支付给外部机构(如公司和共同投资者)的报酬。
政府会计准则包括记账原则,这些原则定义了各种财务事务的记账方法,以核算、报告和审计财务报表的有效性。
一般而言,政府会计准则的核算原则要求把政府花费、接受到资金或者其它同等价值的东西记录在财务账簿中。
政府会计准则还要求把每一笔交易实施时分类:例如是支出交易、收入交易,或者它们之间的平衡。
政府会计准则还要求把每一笔收支计入该账户中,以便政府可以很容易地追溯它。
此外,政府会计准则还对财务报表的准备、审计及报告也做出相应的规定,以
确保报表的准确性,特别是财政收支的报告,以及中央政府统筹管理的财政业务活动。
而且,政府会计准则还要求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财务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总的来说,政府会计准则为政府部门和其它机构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核算方法,
可以帮助它们准确记录、报告并审计其财务活动,以及保护公共财政,有助于实施政府公共政策。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2020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一、关于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一)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按规定接受捐赠,应当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单位取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中“应缴财政款”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2.单位接受捐赠人委托转赠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受托代理业务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3.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单位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捐赠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接受捐赠取得货币资金的,还应当同时按照“其他预算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预算会计处理。
(二)单位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一条、《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十二条、《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第十三条、《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第十三条、《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第十条等规定确定。
上述准则条款中所称“凭据”,包括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等。
有确凿证据表明凭据上注明的金额高于受赠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30%或达不到其70%的,则应当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成本。
上述准则条款中所称“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一般指取得资产当日捐赠方自产物资的出厂价、所销售物资的销售价、非自产或销售物资在知名大型电商平台同类或类似商品价格等。
如果存在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应符合其规定。
(三)单位作为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向其附属单位分配受赠的货币资金,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支出)”科目相关规定处理;单位按规定向其附属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分配受赠的货币资金,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其他费用(支出)”科目相关规定处理。
单位向政府会计主体分配受赠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相关规定处理;单位向非政府会计主体分配受赠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资产处置费用”科目相关规定处理。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八条 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成 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九条 政府会计主体外购的固定资产, 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 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 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以一笔款项 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 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资 产市场价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 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第十三条 政府会计主体无偿调入的固 定资产,其成本按照调出方账面价值 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
第十四条 政府会计主体盘盈的固定资 产,按规定经过资产评估的,其成本 按照评估价值确定;未经资产评估的, 其成本按照重置成本确定。
第十五条 政府会计主体融资租赁取得 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其他相关政 府会计准则确定。
(三)购建房屋及构筑物时,不 能分清购建成本中的房屋及构筑 物部分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 当全部确认为固定资产;能够分 清购建成本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 分与土地使用权部分的,应当将 其中的房屋及构筑物部分确认为 固定资产,将其中的土地使用权 部分确认为无形资产。
第七条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 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 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 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或者 相关资产成本。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 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同 时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中扣除被替换 部分的账面价值。
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 产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 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 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固定资产,是 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 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 的,使用年限超过 1 年(不含 1 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 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 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
《政府会计制度》下政府债券会计处理刍议
《政府会计制度》下政府债券会计处理刍议
胡雄
【期刊名称】《绿色财会》
【年(卷),期】2024()2
【摘要】《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对使用政府债券单位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对于需要偿还的政府债券,该文件并没有做具体解释。
本文结合实际,指出现行政府债券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提出了政府债券会计处理建议。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胡雄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5
【相关文献】
1.政府会计制度“应付职工薪酬”相关会计处理刍议
2.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合同会计处理探析
3.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会计处理探讨
4.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货币资金投资的会计处理
5.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预算会计“待处理”科目核算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3号
一、关于接受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按规定接受捐赠,应当区分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单位取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政府会计制度》)中“应缴财政款”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2.单位接受捐赠人委托转赠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受托代理业务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3.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单位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捐赠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接受捐赠取得货币资金的,还应当同时按照“其他预算收入”科目相关规定进行预算会计处理。
(二)单位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一条、《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第十二条、《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第十三条、《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第十三条、《政府会计准则第6号——政府储备物资》第十条等规定确定。
上述准则条款中所称“凭据”,包括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等。
有确凿证据表明凭据上注明的金额高于受赠资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30%或达不
到其70%的,则应当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成本。
上述准则条款中所称“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一般指取得资产当日捐赠方自产物资的出厂价、所销售物资的销售价、非自产或销售物资在知名大型电商平台同类或类似商品价格等。
如果存在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的,应符合其规定。
(三)单位作为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向其附属单位分配受赠的货币资金,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支出)”科目相关规定处理;单位按规定向其附属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分配受赠的货币资金,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其他费用(支出)”科目相关规定处理。
单位向政府会计主体分配受赠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相关规定处理;单位向非政府会计主体分配受赠的非现金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资产处置费用”科目相关规定处理。
(四)单位使用、处置受赠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受赠资产取得的净收入(取得价款扣减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按规定上缴财政的,应当通过“应缴财政款”科目核算;按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管理的,应当通过“其他(预算)收入”科目核算。
二、关于政府对外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以下简称2号准则)所称“股权投资”,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持有的各类股权投资资产,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股权投资、投资基金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等。
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应当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对本级政府持有的各类股权投资资产进行核算。
(二)根据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单位,与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家出资企业之间不存在股权投资关系,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行为不适用2号准则规定,不作为单位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通过单位账户对国家出资企业投入货币资金,纳入本单位预算管理的,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其他费用(支出)”科目相关规定处理;不纳入本单位预算管理的,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中“其他应付款”科目相关规定处理。
本解释施行前有关单位将国家出资企业计入本单位长期股权投资的,应当自本解释施行之日,将原“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中的相关账面余额转出,借记“累计盈余”科目(以前年度出资)或“其他费用”科目(本年度出资),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并将相应的“权益法调整”科目余额(如有)转入“累计盈余”科目。
(三)单位按规定出资成立非营利法人单位,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等,不适用2号准则规定,出资时应当按照出资金额,借记“其他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中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科目。
单位应当对出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单位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本解释施行前单位出资成立非营利法人单位并将出资金额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应当自本解释施行之日,将原“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中对非营利法人单位的出资金额转出,借记“累计盈余”科目(以前年度出资)或“其他费用”科目(本年度出资),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三、关于政府债券的会计处理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8号——负债》(以下简称8号准则)第七条规定,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属于政府举借的债务。
有关政府债券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处理。
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应当按照8号准则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对政府债券进行会计处理。
(二)使用政府债券资金的单位的会计处理。
1.单位实际从同级财政取得政府债券资金的,应当借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贷记“财政拨款收入”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中借记“资金结存”等科目,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科目。
按照预算管理要求需对政府债券资金单独反映的,应当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科目下进行明细核算。
例如,取得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应当根据地方政府债券类别按照“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资金收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入”等进行明细核算。
2.同级财政以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单位原有负债的,单位应当借记“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等科目,贷记“累计盈余”科目。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3.单位需要向同级财政上缴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的,取得专项收入时,应当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缴财政款”科目;实际上缴时,借记“应缴财政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4.单位应当对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所形成的资产、上缴的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专项收入进行辅助核算或备查簿登记。
四、关于报告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一)单位应当按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
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即《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以下简称7号准则)所称的年度报告日。
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并将各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
单位不得对已记账凭证进行删除、插入或修改。
7号准则规定的“报告日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以下简称报告日后调整事项)是指自报告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单位获得新的或者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报告日存在状况的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的事项,包括已证实资产发生了减损、已确定获得或者支付的赔偿、财务舞弊或者差错等。
报告批准报出日一般为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单位负责人批准报告报出的日期。
对于报告日后调整事项,单位应当按照7号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具体规定如下:
1.在发生调整事项的期间进行账务处理:
(1)涉及盈余调整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核算。
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入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费用的事项,记入“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的贷方;反之,记入“以前年度盈余调整”科目的借方。
(2)涉及预算收支调整的事项,通过“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等科目下“年初余额调整”明细科目核算。
调整增加以前年度预算收入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预算支出的事项,记入“年初余额调整”明细科目的贷方;反之,记入“年初余额调整”明细科目的借方。
(3)不涉及盈余调整或预算收支调整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
2.调整会计报表和附注相关项目的金额:
(1)报告日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或(和)本年发生数。
(2)调整事项发生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和)上年数。
(3)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作出相应调整或说明。
(二)单位在报告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期以前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根据7号准则第十五条第一款和第十八条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具体规定如下:
1.按照本条(一)关于报告日后调整事项账务处理的规定,在发现差错的期间进行账务处理。
2.调整会计报表和附注相关项目的金额:
(1)影响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的,应当将会计差错对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的影响或者累积影响调整报告期期初、期末会计报表相关净资产项目或者预算结转结余项目,并调整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期末数或(和)本年发生数;不影响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的,应当调整报告期相关项目的期初、期末数。
(2)调整发现差错当期编制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和)上年数。
(3)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作出相应调整或说明。
(三)单位在报告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期间的会计差错或报告期以前期间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根据7号准则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执行,具体按照本条(一)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五、关于生效日期
本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