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公司治理准则.doc
OECD公司治理准则
OECD公
• • • 5.
则--
内
• • • • •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公司治理结构应该保证公司所有重大事件及时地、准确地得到披露,包括财务状 况、业绩、所有权和公司治理的情况。 注解: (1)披露将包括、但不限制于以下重要信息: i. 公司财务和业绩状况; ii. 公司 经营目标; iii. 主要股权和投票权; iv. 对董事会成员和关键经营人员的薪酬政策, 和董事会成员的信息,包括他们的资格、选择程序、在其他公司兼任董事情况以及他 们是否被董事会确认为独立董事; v. 关联交易; vi. 可预期的风险因素; vii. 关于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问题。 viii. 治理结构和政策,包括公司治理规范或 政策的详细内容,以及它们实施的程序。 (2)信息应该按照高质量的会计、财务和非财务公告的标准制作和披露。 (3)年度审计报告应当由独立的、有能力的、有资格的审计师制作,以便给董事会和 股东提供一个外部的客观的保证,财务报告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公正地描绘公司的 财务状况和业绩。 (4)外部审计师应对股东负责,并对公司负有义务,在审计中具备专业审慎的素养。 (5)信息传播的途径应确保信息使用者能够平等、及时、便捷地获取信息。 (6)公司治理结构应当被一个有效的方法所补充,这就是提供和推广分析报告、或者 由分析员、经纪人、评估中介等提供建议。由于这些分析报告和建议关系到投资者的 决策,因此在其中不应该出现有损于其公正性的重大利益冲突。
•
OECD公
• •
则--
内
• • • •
1.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要确保的基础 公司治理结构将促进市场的透明化和高效率,并对法律的规范,以及监管权、制定 规则权和执行权各自责任的明确界定之间进行协调。 注解: 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要确保的必要条件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在建立他们私 人的契约关系时都是可信赖的,适当和有效的法律、规章和制度都构筑于这个基础之 上。一个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法律的基本原理、规章制度、自律机制、主动的承 诺,以及由一个国家特殊的环境、历史和传统形成的商业习惯。这些法律、规章、自 律、自发的标准等等,它们之间理想化的融合,在这个领域里将因不同的国家产生不 同的变化。当新的经验的积累增长和商业环境的变化迁移,这个结构的内容和构造就 可能需要被调整。 (1)公司治理结构将随着这样一个观念而发展:它的影响波及整个经济的成效和市场 的完善,促进市场参与者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2)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到公司治理结构实践的法律和规章要求,应当在法律规定、 透明度、可操作性上协调一致。 (3)在一定范围内划分不同职权的责任,应该是明确无误的、并确保公众利益的实现。 (4)监管的、制定规则的、实施操作的职权,应当具有各自的权威、完整性和资源, 以便用专业化和客观的方式来完成他们各自的职责。而且它们之间的划分应该是及时 的、透明的和有充分说明的。
OECD公司治理准则
OECD公司治理准则:推广普适,兼顾特色——专访OECD公司治理工作组主席Veronique价值中国推荐 2007-05-10 15:17:10 《当代金融家》文/韩松但在我看来,尽管各国间存在各种不同的现状、不同的体系和不同的模式,但我们都在试图得到相同的结果,即透明度、有效的问责机制、平等保护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诉求,亦即普适性的公司治理准则,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公正有效的市场经济,促进各国人民的福祉。
《当代金融家》:在未来,OECD同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还会有哪些合作?Veronique Ingram:OECD同中国的合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除了2002年、2005年和2007年3次公司治理政策对话会,我们相信,OECD同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有很多待发掘的合作机会。
其中一个可能的合作机遇,是涉及民营资本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在当前的中国,民营资本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便在众多大型国有企业中,也存在很多私人股东。
除了如何提升透明度、更好保护中小私人股东和投资大众的利益,我们也在关注如何因势利导,让民营资本在提升公司治理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同中国的合作对OECD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难得的学习经历,因为中国是全球范围内观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转型经济公司治理最理想的样板。
在同中国同仁的合作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修正关于国企公司治理的原则与最佳实践,并向其他国家推广。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page} 第一章确保国有企业具备一个有效的法律监管框架按照OECD《公司治理准则》,国有企业法律监管框架的建立旨在为国有企业和与其在同一领域里竞争的私有部门提供公平的环境,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准。
A、应该明确分离所有权职能和国家其他可能对国有企业行为产生影响的角色,尤其是在市场监管方面。
B、政府应该努力使法律形式简化、有效,使之更符合国有企业运作的现实状况。
这些法律应当允许债权人行使其权力,启动破产程序。
C、在公共服务义务和超越通常公认标准的特定责任要求方面,任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特定义务,应该通过法律和法规明确规定。
OECD公司治理准则
OECD公司治理准则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是一个由35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该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制定政策、提供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分析和建议,帮助成员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2004年,OECD发布了一套名为《企业公司治理准则》的文件,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指导原则,以促进高效、负责任的公司治理。
该准则包含五个方面:股东权益、股东的角色、公司领导、董事会的职责和投资者关系。
首先,股东权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准则强调了保护股东权益的重要性,提倡透明度和公司信息的披露。
股东可以通过投票行使其权益,并参与公司治理决策。
准则还鼓励公司建立有效的分享利润机制,以鼓励股东对公司的长期利益。
其次,准则还强调了股东的角色和责任。
股东应当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行使其权益,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股东应当对公司的运营和决策提供透明、公正的监督。
准则建议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股东的认知水平和投资决策能力。
公司领导被认为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准则鼓励建立一个有效的领导团队,确保公司高效和有序的运营。
领导者应当拥有适当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具备适应变化和创新的能力。
准则还鼓励建立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确保领导层的行为符合公司利益和社会责任。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准则指出,董事会应当由独立的董事组成,并制定相关的治理政策和流程。
董事会应当监督公司的运营和决策,确保公司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
同时,准则还鼓励董事会建立独立的审计和薪酬委员会,加强公司的内部监督和审查机制。
最后,投资者关系是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重要方式之一、准则强调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公司应当及时披露有关公司治理和运营的信息,并回应投资者的关切。
准则还鼓励加强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总体上,OECD的公司治理准则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指导原则,旨在促进公司的透明度、合规性和责任感。
OECD公司治理原则--各地区治理模式
《OECD公司治理原则》全球公司治理运动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9年推出的"OECD公司治理原则"。
该原则包括五个部分:①公司治理框架应保护股东权利;②应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包括中小股东和外国股东。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所有股东应有机会得到赔偿;③应确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鼓励公司与他们开展积极的合作;④应确保及时、准确地披露所有与公司有关的实质性事项的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者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状况;⑤董事会应确保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对管理层的有效控制;董事会应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2004年1月,OECD针对近几年公司治理领域的新情况、新发展,特别是针对接连出现的一些骇人听闻的大公司丑闻事件,根据其成员国政府的要求,公布了最新的《公司治理原则》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
在世界各地的公司治理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英美模式:英美模式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较为分散,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对管理层实施控制。
在这一模式下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用权分散的股东不能有效地监控管理层的行为,即所谓"弱股东,强管理层"现象,由此产生代理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一是发展机构投资者,使分散的股权得以相对集中,二是依靠活跃、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通过收购兼并对管理层进行外部约束;三是依靠外部非执行董事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监督;四是依靠健全的监管体制和完善的法律体系,如公司法、破产法、投资者保障法等法律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约束和监管;五是对管理层实行期权期股等激励制度,使经营者的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德国模式: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两会制",即监事会和董事会。
德国模式是"内部控制"型模式。
两会中包括股东、银行及员工的代表,对管理层实行监控。
其中,职工代表在两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德国,最大的股东是公司,创业家族、银行等,所有权集中程度比较高。
公司治理原则oecd
公司治理原则oecd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公司治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保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公司治理框架应促进市场的透明度和高效率,并在法律规范和监管权、制定规则权、执行权之间明确责任划分。
股东的权利和所有权作用的关键:公司治理框架应当保护和促进股东权利的行使。
平等对待全体股东:公司治理框架应当保证所有股东的公平待遇,包括少数股东和外国股东。
所有的股东都应该在他们的权利受损时有获得有效补偿的机会。
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公司治理框架应承认法律法规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权利,并鼓励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在创造财富和工作岗位以及促进企业财务的持续稳健性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公司治理框架应确保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司所有重大事件的信息,包括财务状况、业绩、所有权及公司的治理情况。
董事会的责任:公司治理结构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的责任和忠诚。
董事会应能够在公司事务中做出客观独立的判断。
同时,为了更好地履行其职责,董事会成员应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信息。
这些原则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国际性基准,旨在为公司提供一套完善的治理标准和指导方针。
oecd 跨国企业准则
oecd 跨国企业准则什么是OECD跨国企业准则?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跨国企业准则是一套经国际共识建立起来的指导原则,用于规范全球范围内的跨国企业行为。
该准则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促进国际投资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提升企业的道德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准则的起源OECD跨国企业准则首次于1976年出台,当时是作为推动经济合作的一项政策指导文本。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跨国企业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准则也得到了不断的修订和完善。
最新版本的准则于2011年发布,该版本有着更为全面和具体的规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
准则的主要内容OECD跨国企业准则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企业责任、消费者利益、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以及履行国际税收义务。
首先,企业责任是准则的核心。
准则要求跨国企业确保其经营活动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尊重人权,保护环境,以及展示透明度和负责任的商业行为。
企业应该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并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其次,消费者利益是准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跨国企业应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遵守国家的消费者权益法律法规,并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合理诉求。
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是企业透明度的关键。
准则要求跨国企业公开披露其治理结构、业绩和风险等关键信息,确保利益相关方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最后,履行国际税收义务是准则的重要方面。
准则要求跨国企业在处理跨国税务问题时遵守国际税收规则和原则,积极避免利用税收漏洞进行避税或逃税行为。
准则的实施与监督机制OECD跨国企业准则是一项自愿性的国际行为准则,但它具有强制力。
准则通过国家层面采取行动,并通过执法、监督和报告机制来进行实施和监督。
首先,国家应该采取措施将准则融入其国内法律和法规框架,并确保相关机构有能力对跨国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和执法。
其次,国家应该建立国家联系点(NCPs)机制来协助利益相关方解决企业可能存在的不合规行为。
国家联系点是一种中立的仲裁机制,可以为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具有约束力的解决方案。
oecd《公司治理准则》2019版-41页word资料
OECD《公司治理准则》(2019年版)前言OECD《公司治理准则》在2019年发布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个国际性的基准。
在OECD和非OECD国家,都在为改善公司治理纪录,主动对法律和规章制定指导细节。
“金融稳定论坛”已经将本准则作为衡量“健全的金融系统的十二个基本标准”之一。
本准则也为OECD和非OECD国家企业的各种应对方案提供了一个基础,并构成了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关于标准和规范遵守情况的报告》(ROSC)中有关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本准则完整地重审并考虑到了近来的发展和OECD成员及非成员国家的经验。
政策制定者现在已经更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公司治理对金融市场稳定、对投资和经济成长的贡献。
企业更好地理解了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他们竞争能力提升的帮助。
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和养老金的信托代理机构,明白了他们在达到良好的公司治理实践中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而这将支撑他们的投资价值。
在今日的经济社会中,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要超过股东在个别公司中的作用。
企业在我们的经济社会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同时我们也日益依赖私人部门的机构管理个人储蓄和保护退休金,正因为这样,面对人口的日益增加,良好的公司治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2019年由OECD部长委托下的OECD指导团队开始着手重新审核本准则。
重审得到了OECD 成员国为应对公司治理挑战而进行的广泛的研究进展所支撑。
它也汲取了OECD以外经济体的经验,以及OECD、世界银行和其他赞助人、组织、地区性的公司治理圆桌会议的改革成就的支持。
重审的过程得益于许多团体的贡献。
关键的国际性机构、同时也包括了私人部门、劳工、市民和非OECD国家的代表广泛地参与并提供了咨询意见。
在这过程中也得益于许多国际知名专家的洞察力,他们参与了我所召集的两个高层次的非正式会议。
最后,在本准则的草稿在网络上引起公开讨论时,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也被吸收进来。
OECD《公司治理原则》《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对完善央企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启示
63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也是中央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必然选择。
去年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作出了“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重大部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公司治理原则》和《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总结了各国公司治理,特别是董事会建设的经验做法,为完善中央企业董事会市场化机制、提高中央企业董事会决策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
OECD《公司治理原则》《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对完善央企董事会治理机制的启示文/陈占夺OECD《公司治理原则》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G20/OECD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以下简称“《原则》”)于1999年首次发布,2004年和2015年分别进行两次修订。
《原则》主要适用于公众公司,也适用于大型非公众公司,但不具有强制性,而是为各国完善公司治理政策提供参考。
《原则》中与董事会市场化机制相关的主要是第六章《董事会责任》,主要条款包括:关于董事会功能。
公司治理框架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确保董事会对公司和股东的问责制。
国企改革Reform截至目前,无论是公司法及新公司法(第三次征求意见稿),还是《中央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试行)》,或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都没有明确“董事会应该对企业经营业绩负有责任”。
应该修改相关文件,明确中央企业董事会对经营业绩负有责任,特别是远期业绩,同时增加董事会评价中企业经营业绩的权重关于董事决策价值准则。
董事会成员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当董事会决策可能对不同股东团体造成不同影响时,董事会应公平对待所有股东。
董事会应当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关于董事会职责。
董事会应当履行特定的关键职责,包括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年度预算、绩效管理、高管选任与薪酬、监督高管履职行为等。
oecd 跨国企业准则
oecd 跨国企业准则跨国企业准则(OECD)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监管跨国企业行为,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台了一系列跨国企业准则。
本文将就OECD跨国企业准则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背景与目的OECD是一个由34个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全球化,跨国企业准则是其多年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这些准则的制定目的在于解决跨国企业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税收避免、腐败行为、环境破坏等,同时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1. 企业负责任准则:鼓励企业在营商过程中遵守法律、诚实守信、履行合约、尊重员工权益等,确保企业经营健康可持续。
2. 揭示信息准则:要求企业提供准确、全面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便于利益相关方评估企业风险和表现。
3. 人权与劳工准则:企业应尊重和支持人权,禁止歧视和剥削,保护员工权益,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4. 税收准则:防止企业通过转移定价、利润转移等方式在不同国家间避税,推动公正的税务合规。
5. 反腐败准则:企业应与政府合作,制定反腐败政策和措施,拒绝在商业活动中行贿或接受贿赂。
6. 环境保护准则:企业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准则的实施为了推动准则的实施,OECD设立了一系列机构和机制,包括跨国企业指导委员会、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论坛等。
通过发布指导性文件、举办研讨会和培训课程,OECD促进国家将准则纳入国内法律体系,并与跨国企业分享最佳实践。
同时,OECD根据成员国的自愿性原则,通过定期评估和期望报告的方式监督和审查成员国的准则落实情况。
这为成员国提供了相互学习和改进的机会,进一步提高跨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影响与展望OECD跨国企业准则的实施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准则》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公 司法 、 券 法 和破 产 法 等 法 律法 规 ; 是 制 定 公 司 治 理 准 证 二 则 公 司法 等 法 律法 规 具 有 强 制 性 特 点 . 公 司 治理 准 则 是 而
指导性的. 二者 各 有其 优 点 和缺 点 19 年 英 国财 政 报告 委 91 员 会 和 伦 敦 证 券 交 易 所 等 机 构 合 作 成 立 了 以 A r nC d di a。 a br uy为 主席 的 公 司 治 理 委 员 会 ,9 2年 发 ( 转 第 8 19 下 7页 )
二、 加强和 改善 国有 企业公 司治 理
应该制定我 国的《 国有 企 业 公 司 治 理 准 则 》 以指 导 国 . 有 企 业 加 强 和 改善 公 司治 理 近些 年 来 . 司治 理 问题 成 为 公 国际 性 组 织 、 国政 府 和 企业 关 注 的热 点 问题 。 目前 , 界 各 世 各 国改 善 和 加 强公 司治 理 主 要 从 两 个 方 面 人 手 .一 是 修 订
娱乐 、 文化 、 展演 于一 体 的 高 速 公 路休 憩 港 和 文 化旅 游度 假基 地 .搭 建 一 个可 充 分 展 示 和 发 展 安 塞 民 俗 文化 资 源 产业 化 的
平 台
具有 重要 的借 鉴 意 义
一
、
要充分 认 识到 国有 企业公 司治理 问题 的 重
要性
本文 所 指 国有 企业 包 括 国有 独 资 、国有 控 股 和 参 股 的
文件 . 出 了加 强 和 改 善 国有 仑 业 的 公 司 治 理 的 基 本 准 则 提 由于 O C E D制 定《 准则 》 目的是 帮助 成 员 国和 非 成 员 国 改 的 善 国有 企 业 公 司 治 理 .这 对 于 我 国 国有 企 业 公 司 治 理 无 疑
OECD 公司治理原则(定稿)
(封面)OECD公司治理原则200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张政军译张春霖校(封底)OECD公司治理原则自从1999年发布以来,《OECD公司治理原则》已经在世界范围被公认为良好公司治理的国际基准。
在OECD和非OECD国家,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公司和利益相关者大量运用《原则》,金融稳定论坛已经将《原则》列为金融系统健康与否的12个关键标准之一。
《原则》的目的是协助评估和改善影响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框架。
《原则》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其他在推进良好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机构提供了指引。
《原则》应当被视为一份不断完善的文件。
本修改版考虑了1999年以来的进展和数次重要的修改。
审议获益于大量的公开咨询活动。
《原则》的本修改版已于2004年4月22日获得OECD成员国的一致认可。
如果您对《OECD公司治理原则》有任何意见、问题或建议,请联系OECD公司事务部,**************************。
如您想了解关于OECD在公司治理领域和OECD原则方面工作的更多信息,请登陆我们的网站:/daf/corporate/principles.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遵照1960年12月14日在巴黎签订的公约(1961年9月30日起生效)的第一条规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促进以下政策的制定:-实现成员国持续的最佳经济增长、就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保持财政稳定,从而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成员国及非成员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健康的经济扩展;-促进世界贸易按照国际义务在多边、非歧视基础上扩展。
OECD的初始成员国是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
下述国家依次在相应日期加入并成为成员国:日本(1964年4月28日)、芬兰(1969年1月28日)、澳大利亚(1971年6月7日)、新西兰(1973年5月29日)、墨西哥(1994年5月18日)、捷克(1995年12月21日)、匈牙利(1996年5月7日)、波兰(1996年11月22日)、韩国(1996年12月12日)、斯洛伐克(2000年12月14日)。
OECD公司治理准则介绍(doc 10页)
OECD公司治理准则介绍(doc 10页)OECD公司治理准则(2004)郑小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1、确保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基础公司治理框架应当提升透明、有效的市场,遵循法治原则,明确规定不同的监管、管理及执行权力之间的责任划分。
A.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应当着眼于其对经济的全面发展、市场的统一、为市场参与者所创造的动力和推动透明有效的市场的影响上。
B.在一法域内,影响公司治理实践的法律和规章要求应当符合法治原则,且是透明的、可执行的。
C.在一法域内,不同权力之间的职责划分应当予以明确规定,且应确保服务于公共利益。
D.监管、管理及执行机关应当具有威信、正直性及智识,以专业的、客观的方式履行职责,而且他们的管控应当是及时的、透明的、且是经充分解释的。
2、股东的权利及主要的所有者权能公司治理框架应当能够保护并便利于股东权利的行使。
A.股东的基本权利应当包括有权:(1)获得股权登记方法;(2)转让或者过户股份;(3)及时定期地获得公司相关的、实质的信息;(4)参加股东大会并投票;(5)选举或者撤换董事会成员;及(6)分享公司利润。
B.,股东有权参与且应被充分通知关于公司变更的决定,诸如:(1)对设立协议、公司章程或类似的公司管控文件的修改;(2)追加股本的授权;(3)实质上导致了出售公司的特殊交易,包括全部的或者是基本上全部的资产转让。
C.股东应有机会有效地参与股东大会,并进行投票,且应获得包括投票程序在内的股东大会规则的通知:1.股东应当知悉关于股东大会的日期、地点和议程的充分而适时的通知,及有关股东大会决议事项的完整而及时的信息。
1.作为受托人的机构投资者应当披露关于他们的投资的全部公司治理及投票策略,包括决定行使投票权的适当程序。
2.作为受托人的机构投资者应当披露他们是如何处理实质性的利益冲突,该利益冲突可能会影响到涉及他们的投资的所有者权利的行使。
G.应当允许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股东们就根据本原则所定义的基本股东权利进行相互征询,遵循例外规则以防止滥权。
OECD公司治理准则(中文版)
OECD公司治理准则 [2004版] 目录前言 (2)OECD公司治理准则简介 (3)导言 (4)第一部分OECD公司治理准则1.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要确保的基础 (6)2. 股东的权力和所有权作用的关键 (6)3. 股东的公平待遇 (7)4. 在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7)5.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7)6. 董事会的责任 (8)第二部分OECD公司治理准则注解1.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要确保的基础 (9)2. 股东的权力和所有权作用的关键 (10)3. 股东的公平待遇 (13)4. 在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16)5.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17)6. 事会的责任 (21)前言OECD《公司治理准则》在1999年发布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个国际性的基准。
在OECD和非OECD国家,都在为改善公司治理纪录,主动对法律和规章制定指导细节。
“金融稳定论坛”已经将本准则作为衡量“健全的金融系统的十二个基本标准”之一。
本准则也为OECD和非OECD国家企业的各种应对方案提供了一个基础,并构成了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关于标准和规范遵守情况的报告》(ROSC)中有关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本准则完整地重审并考虑到了近来的发展和OECD成员及非成员国家的经验。
政策制定者现在已经更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公司治理对金融市场稳定、对投资和经济成长的贡献。
企业更好地理解了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他们竞争能力提升的帮助。
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和养老金的信托代理机构,明白了他们在达到良好的公司治理实践中扮演着怎样的一个角色,而这将支撑他们的投资价值。
在今日的经济社会中,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要超过股东在个别公司中的作用。
企业在我们的经济社会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同时我们也日益依赖私人部门的机构管理个人储蓄和保护退休金,正因为这样,面对人口的日益增加,良好的公司治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OECD公司治理准则partII(中英文对照)
OECD公司治理准则I.确保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基础Ensure the basis for Effective Corporate Governance公司治理框架应当提升透明、有效的市场,遵循法治原则,明确规定不同的监管、管理及执行权力之间的责任划分。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 should promote transparent and efficient markets,be consistent with the rule of law and clearly articulate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among different supervisory, regulatory and enforcement authoritiesA、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应当着眼于其对经济的全面发展、市场的统一、为市场参与者所创造的动力和推动透明有效的市场的影响上。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framework should be developed with a view to its impact onoverall economic performance, market integrity and the incentives it creates for marketparticipants and the promotion of transparent and efficient markets.B、在一法域内,影响公司治理实践的法律和规章要求应当符合法治原则,且是透明的、可执行的。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hat affect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in ajurisdiction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rule of law, transparent and enforceableC、在一法域内,不同权力之间的职责划分应当予以明确规定,且应确保服务于公共利益。
《经合组织公司治.doc
《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介评于绪刚公司治理意指通过在公司董事、经理、股东,以及其他利益关联人(Stakeholders)之间分配权力与职责所形成的运作与控制公司的机制,包括公司作出决议应遵循的规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建立市场信心、鼓励国际长期投资稳健流动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公司运作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福利。
为此,需要为各国公司建立一套充足的、可资信赖的治理安排。
《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正是建“经合组织”(OECD)在公司治理领域有着长期的经验。
在每年度对成员国的调查中,都要审查各国的公司治理制度。
为促进公司规范地运作,在1998年4月27—28日的部长级会议(OECD Ministers)上,“经合组织理事会”(OECD Council ) 呼吁“经合组织”在与政府、其他国际组织、私营企业者、独立专家广泛磋商的基础上,制订一套公司治理指南。
为此,“经合组织”成立了包括来自成员国、“七国集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证监会国际组织代表组成的“公司治理特别小组”,以制定《原则》,并获得了“经合“小组”在制定《原则》时,与企业界、非经合组织成员国、民间团体进行了广泛1999年5月26—27日,“经合组织”在部长级年会上,批准了《原则》。
本文特二、《原则》的主要内容1.基本权利包括:(1)股权登记;(2)股份转让;(3)在及时、规范的基础上获得与公司有关的信息;(4)参与股东大会并投票;(5)选举董事;(6)分享利润。
2.〖JP3〗有关公司基本变化决议的参与权与充分获知权,包括:(1)修订公司章程;(2)批准增资发行;(3)事实上导致公司出售的特别交易。
3.一般股东大会的参与权与投票表决权:有权获知包括投票程序在内的规范一般股东大会的规则:(1)及时、充分获得有关一般股东大会日期、地点、议程,以及有关待决问题的信息;(2)在合理限制的前提下,对董事会的质询权、对议事内容的提案权;(345.公司控制权市场应以有效、透明的方式运作:(1)在资本市场中,规范公司控制权的转让、特别交易、公司重要资产出售的规则与程序应明确规定并公开,以使投资者知道自己的权利与救济途径。
OECD公司治理原则
(封面)OECD公司治理原则200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著张政军 译 张春霖 校(封底)OECD 公司治理原则自从1999年发布以来,《OECD公司治理原则》已经在世界范围被公认为良好公司治理的国际基准。
在OECD和非OECD国家,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公司和利益相关者大量运用《原则》,金融稳定论坛已经将《原则》列为金融系统健康与否的12个关键标准之一。
《原则》的目的是协助评估和改善影响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框架。
《原则》也为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公司和其他在推进良好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机构提供了指引。
《原则》应当被视为一份不断完善的文件。
本修改版考虑了1999年以来的进展和数次重要的修改。
审议获益于大量的公开咨询活动。
《原则》的本修改版已于2004年4月22日获得OECD成员国的一致认可。
如果您对《OECD公司治理原则》有任何意见、问题或建议,请联系OECD公司事务部,corporate.affairs@。
如您想了解关于OECD在公司治理领域和OECD原则方面工作的更多信息,请登陆我们的网站:/daf/corporate/principles.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遵照1960年12月14日在巴黎签订的公约(1961年9月30日起生效)的第一条规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促进以下政策的制定:−实现成员国持续的最佳经济增长、就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保持财政稳定,从而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成员国及非成员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健康的经济扩展;−促进世界贸易按照国际义务在多边、非歧视基础上扩展。
OECD的初始成员国是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
下述国家依次在相应日期加入并成为成员国:日本(1964年4月28日)、芬兰(1969年1月28日)、澳大利亚(1971年6月7日)、新西兰(1973年5月29日)、墨西哥(1994年5月18日)、捷克(1995年12月21日)、匈牙利(1996年5月7日)、波兰(1996年11月22日)、韩国(1996年12月12日)、斯洛伐克(2000年12月14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司治理原则
5-5)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2004版)─────────────────────────────1999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部长们签署了《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
自1999年发布以来,该《原则》作为良好公司治理的国际基准获得了世界范围的承认。
这些原则被经合组织国家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政府、监管者、投资者、公司和利益相关者积极运用,并被“金融稳定论坛”采纳为“良好金融体系的十二项关键标准”之一。
2002年,经合组织开始对该《原则》进行修订,于2004年修订完成并发布。
公司治理对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规避执业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国际上关于公司治理的通行标准,我们组织翻译了本《原则》。
现予编发,供参考。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二OO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根据1960年12月14日在巴黎签署的,并于1961年9月30日生效之协定的第1条款,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将坚持以下宗旨:——实现可持续的最高经济增长及就业,实现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保持金融稳定,从而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实现全面经济扩张;——在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的条件下,为非歧视基础上的多边世界贸易的发展做出贡献。
经合组织(OECD)的创始成员国有: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
以后依次加入的国家有(以附后的加入时间为序):日本(1964,4,28)、芬兰(1969,1,28)、澳大利亚(1971,6,7)、新西兰(1973,5,29)、墨西哥(1994,5,18)、捷克(1995,12,21)、匈牙利(1996,5,7)、波兰(1996,11,22)、韩国(1996,12,12)和斯洛伐克(2000,12,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ECD公司治理准则:推广普适,兼顾特色——专访OECD公司治理工作组主席Veronique价值中国推荐 2007-05-10 15:17:10 《当代金融家》文/韩松但在我看来,尽管各国间存在各种不同的现状、不同的体系和不同的模式,但我们都在试图得到相同的结果,即透明度、有效的问责机制、平等保护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诉求,亦即普适性的公司治理准则,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公正有效的市场经济,促进各国人民的福祉。
《当代金融家》:在未来,OECD同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还会有哪些合作?Veronique Ingram:OECD同中国的合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除了2002年、2005年和2007年3次公司治理政策对话会,我们相信,OECD同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有很多待发掘的合作机会。
其中一个可能的合作机遇,是涉及民营资本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在当前的中国,民营资本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便在众多大型国有企业中,也存在很多私人股东。
除了如何提升透明度、更好保护中小私人股东和投资大众的利益,我们也在关注如何因势利导,让民营资本在提升公司治理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同中国的合作对OECD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难得的学习经历,因为中国是全球范围内观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转型经济公司治理最理想的样板。
在同中国同仁的合作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修正关于国企公司治理的原则与最佳实践,并向其他国家推广。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page} 第一章确保国有企业具备一个有效的法律监管框架按照OECD《公司治理准则》,国有企业法律监管框架的建立旨在为国有企业和与其在同一领域里竞争的私有部门提供公平的环境,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准。
A、应该明确分离所有权职能和国家其他可能对国有企业行为产生影响的角色,尤其是在市场监管方面。
B、政府应该努力使法律形式简化、有效,使之更符合国有企业运作的现实状况。
这些法律应当允许债权人行使其权力,启动破产程序。
C、在公共服务义务和超越通常公认标准的特定责任要求方面,任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特定义务,应该通过法律和法规明确规定。
这些义务和责任也应该向普通公众披露,同时要以透明的方式确定相关成本。
D、国有企业不能不受一般法律和法规的约束。
相关利益者、包括竞争者在认为它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都应该获得有效的补偿和公平对待。
E、法律和监管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便国有企业为达成目标的需要而进行资本结构调整。
F、国有企业在进入金融领域时应当面对竞争。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国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国有企业的关系,应当建立在纯粹的商业合作基础上。
第二章国家充当所有者角色国家应该扮演一个知情的和积极的所有者角色,并建立一套清晰、协调的所有权政策,确保在保持必要程度的专业化和有效率的基础上,以一种透明、问责的方式对国有企业实施治理。
A、政府应该形成并颁布所有权政策,规定国家所有权的总体目标、政府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它该如何行使所有权政策。
B、政府不应该参与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事务,应该放手让国有企业自主经营,以达到它们所设定的目标。
C、国家应该促使国有企业董事会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并且尊重其独立性。
D、所有者权力的行使应在政府行政监管部门内得到明确界定。
这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协调机构,或者更恰当地通过一个单独的机构来集中行使所有权职能。
E、这一行使协调或集中行使所有权职能的机构,应向议会或类似的代表机构负责并且明确界定与其他相关公共机构之间的关系,包括国家最高级别的审计机构。
F、国家充当一个积极的所有者,并且应该根据每一个企业的法定框架行使自己的所有者权力。
这些主要职责包括:1、参与普通股东大会并代表国家股投票;2、在全资或者拥有多数股权的国有企业中构建良好且透明的董事任命程序,并且积极参与国有企业董事会的各项提名;3、建立提供定期监督和评估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系统;4、在法律系统和国家一级所有者的许可下,保持同外部审计机构和特别的国家控制机构的连续对话;5、保证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的薪酬机制能够激励其追求公司的长远利益,并吸引和挽留合格的专业人才。
第三章股东的公平待遇国家和国有企业应该承认所有股东的权利,并确保他们得到公平待遇和具有同等的渠道得到公司信息。
在这方面,可参照OECD《公司治理准则》。
A、行使协调所有权职能的机构和国有企业,应确保所有股东都得到公平对待。
B、国有企业应对所有股东保持高度透明性。
{page} C、国有企业应该形成一套积极的政策,来与所有股东沟通和磋商。
D、少数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参与程度应该提升,以便允许他们参与企业的基本决策,比如董事会的选举。
第四章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国家所有权政策应该充分认可国有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并要求国有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事务做出充分报告。
A、政府、行使协调或者集中行使所有权职能的机构和国有企业自身,应该认可并尊重由法律或契约所规定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并参照OECD《公司治理准则》在这方面的内容。
B、不仅是履行重要公共政策责任或目标的国有企业,而且包括上市或大型的国有企业,都应该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进行报告。
C。
应该要求国有企业董事会努力建立、推广并实施与内部道德规范相关的合规程序。
这些道德规范应该建立在国家标准上,与国际承诺相一致,并适用于国有企业和它们的子公司。
第五章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国有企业应该遵守与OECD《公司治理准则》要求一致的有关透明度的高标准。
A、政府行使协调或集中行使所有权职能的机构,应该推动国有企业制作前后一致的合并报告,并公布其年度合并报告。
B、国有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程序和功能,在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直接监控下,向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报告。
C、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应该接受基于国际标准的年度独立外部审计。
已经存在的政府特殊控制程序不能替代独立的外部审计。
D、国有企业应该和上市公司一样,遵守高质量的财务会计审计标准。
大型或者上市的国有企业,应该按照国际认可的最好标准披露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E、国有企业应该披露OECD《公司治理准则》中所描述的所有问题的实质信息,并且还要关注与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和一般公众相关的重要领域。
这样的信息包括:1、向公众提供一个有关公司目标的清晰陈述,以及公司实现这些目标的报告;2、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以及投票结构;3、实质风险因素以及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措施;4、所有的财政补贴,包括来自于国家的担保以及国家代国有企业所承担的义务;5、任何与关联方的实质性交易。
第六章国有企业董事会职责国有企业董事会应该具备足够的权威、必要的能力和充分的客观性,去承担战略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
董事会应该正直行事并为自身行为负责。
A、国有企业董事会应该被赋予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明确要求和最终责任。
它应该对所有者负完全责任,为公司的利益最大化行事,公正对待所有股东。
B、国有企业董事会应该在服从于政府和行使所有权职能机构制定的目标的前提下,实施监督管理和战略指导的作用。
它应该有权力任命和解雇CEO。
C、国有企业董事会的组成,应该使它能够实现目标并行使独立的判断。
良好的实践经验表明,董事会主席最好与CEO相分离。
D、如果企业员工代表被委任为董事会成员,应该产生相应机制来确保这一权力的有效实施,从而增强董事会的技能、信息和独立性。
E、在必要时,国有企业董事会应该设立特别委员会,来支持全体董事会成员履行他们的职责,特别值得设立的是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
F、国有企业董事会应该进行年度评估来评价它的业绩。
但在我看来,尽管各国间存在各种不同的现状、不同的体系和不同的模式,但我们都在试图得到相同的结果,即透明度、有效的问责机制、平等保护各利益相关方的合理利益诉求,亦即普适性的公司治理准则,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公正有效的市场经济,促进各国人民的福祉。
《当代金融家》:在未来,OECD同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还会有哪些合作?V eronique Ingram:OECD同中国的合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除了2002年、2005年和2007年3次公司治理政策对话会,我们相信,OECD同中国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有很多待发掘的合作机会。
其中一个可能的合作机遇,是涉及民营资本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
在当前的中国,民营资本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便在众多大型国有企业中,也存在很多私人股东。
除了如何提升透明度、更好保护中小私人股东和投资大众的利益,我们也在关注如何因势利导,让民营资本在提升公司治理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同中国的合作对OECD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难得的学习经历,因为中国是全球范围内观察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和转型经济公司治理最理想的样板。
在同中国同仁的合作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修正关于国企公司治理的原则与最佳实践,并向其他国家推广。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page}第一章确保国有企业具备一个有效的法律监管框架按照OECD《公司治理准则》,国有企业法律监管框架的建立旨在为国有企业和与其在同一领域里竞争的私有部门提供公平的环境,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准。
A、应该明确分离所有权职能和国家其他可能对国有企业行为产生影响的角色,尤其是在市场监管方面。
B、政府应该努力使法律形式简化、有效,使之更符合国有企业运作的现实状况。
这些法律应当允许债权人行使其权力,启动破产程序。
C、在公共服务义务和超越通常公认标准的特定责任要求方面,任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的特定义务,应该通过法律和法规明确规定。
这些义务和责任也应该向普通公众披露,同时要以透明的方式确定相关成本。
D、国有企业不能不受一般法律和法规的约束。
相关利益者、包括竞争者在认为它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都应该获得有效的补偿和公平对待。
E、法律和监管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便国有企业为达成目标的需要而进行资本结构调整。
F、国有企业在进入金融领域时应当面对竞争。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国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国有企业的关系,应当建立在纯粹的商业合作基础上。
第二章国家充当所有者角色国家应该扮演一个知情的和积极的所有者角色,并建立一套清晰、协调的所有权政策,确保在保持必要程度的专业化和有效率的基础上,以一种透明、问责的方式对国有企业实施治理。
A、政府应该形成并颁布所有权政策,规定国家所有权的总体目标、政府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它该如何行使所有权政策。
B、政府不应该参与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事务,应该放手让国有企业自主经营,以达到它们所设定的目标。
C、国家应该促使国有企业董事会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并且尊重其独立性。
D、所有者权力的行使应在政府行政监管部门内得到明确界定。
这可以通过设立一个协调机构,或者更恰当地通过一个单独的机构来集中行使所有权职能。
E、这一行使协调或集中行使所有权职能的机构,应向议会或类似的代表机构负责并且明确界定与其他相关公共机构之间的关系,包括国家最高级别的审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