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合集下载

简述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简述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简述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神经元,也被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感受功能:神经元能够感受外界的刺激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这种功能通常通过神经末梢实现,这些神经末梢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感受器,从而感受各种各样的刺激。

2.传导功能: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连接的方式将接收到的信号传导至大脑中枢,进而产生相应的反应。

这种传导功能确保了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快速和准确传递。

3.反应功能:神经元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包括腺体的分泌(如食物刺激引起的胃液分泌)以及运动的表现(如对外界危险刺激做出的躲避运动)。

因此,神经元不仅负责接收和传导信息,还是处理和响应这些信息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生物体能够对周围环境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神经系统是人体内部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负责接收、传递和调节信息,帮助我们感知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两者共同协作,以确保身体各个部分的正常功能。

一、神经系统的功能1. 感知感觉: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感知外界刺激。

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通过感觉神经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感觉的种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2. 运动调节: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的运动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运动神经传递指令到肌肉和腺体,控制和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以及腺体的分泌活动。

这样,人体就能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如行走、跑步、笑、哭等。

3. 内脏调节:神经系统还参与调节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通过对内脏器官的调节,维持心脏的跳动、呼吸的节奏、消化系统的功能等。

这种自动调节能确保内脏器官的正常运作,以适应人体的不同需求。

4. 认知和思维:神经系统负责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大脑是人类思维、感情和意识的中心。

大脑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人的智能和思维。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1.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完成。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电脉冲,称为兴奋;而当神经元接收到抑制性信号时,电脉冲则会减少或停止。

这种兴奋和抑制的信号传递,是神经系统正常调节的基础。

2. 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突触完成。

当电脉冲达到神经元的末梢时,会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会经过突触间隙,影响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这种突触传递的过程,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重要环节。

3. 神经调节物质:神经系统通过分泌和传递神经调节物质来调节其功能。

例如,多巴胺、血清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它们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影响人体的情绪、睡眠、注意力等方面。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眼的结构
眼球壁:
1.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后主焦距不 能直接算出。
2.安静状态不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后主焦距正好在 视网膜上。因此,无限远处(>6 m)的物体发出 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
3.当光线过弱或像过小时,则不能被看清。
眼球的基本结构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
的神经纤维的数目不同
信息每通过一个突触都要进行一次重新编码。
蛙肌梭中刺激强度的编码模式图
第二节 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
各种躯体感觉的感知取决于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感 觉的强度取决于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和参与 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 体表痛(快痛、慢痛)深部痛(一般为慢痛) 本体感觉
一个视紫红质激活, 可使500个传递蛋白可被激活; 一个激活的磷酸二脂酶一秒钟使2000个cGMP分子降

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光线视锥细胞外段视锥色素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 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
• *视觉的三原色学说:
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三种视锥色素, 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产生不同 的色觉是由于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程度的 比例不同: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 视杆系统(晚光觉系统) 特点:光敏感性强,分辨力差 作用:晚光觉(暗视觉)
2. 视锥系统 (昼光觉系统) 特点:光敏感性差,分辨力高,可分辨颜色 作用:昼光觉与色觉
视觉的二元学说的依据
(1)在视网膜分布不同。 (2)与双极C及神经节C的联系方式不同 (3)动物证明 (4)所含的感光色素不同。
眼轴 视轴
来自远处 光线(平 行光线)
来自6m以 内的光线
聚焦平面 焦点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关,分辨愈精细的部位,代表区愈大; • ③投射区域上下倒置,但在头面部的代表区
内部,其安排却是正立的
图: 大脑皮层感觉区示意图
• (二)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是运动区, 也是本体感觉代表区。
• (三)内脏感觉代表区 内脏感觉代表区混 杂于体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等 皮层部位。
• (四)视觉代表区 视觉代表区位于枕叶皮 层距状裂的上、下缘。
先上行后交叉
• (一)丘脑的核团 • 丘脑的核团或细胞群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 1. 感觉接替核 • 2. 联络核 • 3. 髓板内核群
• (二)丘脑感觉投射系统 • 1.特异投射系统 • 2.非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核)
(非特异投射核) (联络核)
(非特异投射核)
(特异感觉接替核)(联络核)
图:牵涉痛示意图
• (五)听觉代表区 • 听觉代表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
其投射是双侧性的。
• (六)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位于边缘叶的前底部区
域。味觉代表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 射区之下侧。
四、痛觉
• 痛觉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一 种复杂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 御反应,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
(特异感觉接替核)
(联络核) (特异感觉接替核) (特异感觉接替核)
图: 丘脑主要核团示意图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 (一)体表感觉代表区 • 中央后回主要是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域,
称为第一体表感觉投射区. • ①躯干四肢部分的感觉为交叉性投射,但
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 ②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 人体的感觉神经纤维,由后根进入脊髓,分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丘脑的感觉核团:第一类核团(感觉接替核);第二类核团(联络核);第三类核团(随板内核群)2.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是非特异投射系统传入冲动的来源非特异投射系统:是特异投射系产生精细感觉的基础。

3.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第一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交叉、倒置投射。

第二体表感觉区:中央前回与脑岛之间,双侧、正立。

本体感觉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

视觉:枕叶;听觉:颞叶;嗅觉:边缘叶;味觉:中央后回头面部下侧。

4.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痛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如胆囊炎时右肩胛疼痛。

5.内脏痛特点:缓慢持续定位不准确;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牵拉、痉挛、缺血、炎症敏感;常伴有牵涉痛。

四.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

小运动单元利于做精细运动。

大的运动单位利于产生巨大张力。

r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脊髓运动神经元释放的都是乙酰胆碱。

2.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控作用所致。

3.牵张反射: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中枢为脊髓前角α、r运动神经元。

4.基底神经节:包括纹状体、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

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和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帕金森病:由于黑质上行抵达纹状体的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受损,导致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亢进所致,常用左旋多巴或M受体阻断剂安坦治疗。

舞蹈病:由于纹状体r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下行抵达黑质反馈控制多巴胺的功能受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相对亢进引起。

5.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平衡(古小脑);调节肌紧张(旧小脑);协调随意运动(新小脑)。

6.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层运动区:分布在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交叉分配、倒置分布、定位准确。

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一套精密而复杂的调控系统,它负责传递信息、调节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以及维持身体的平衡。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功能。

一、中枢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人体最重要的神经部分。

它具有以下功能:1. 感觉传导:中枢神经系统接收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等。

这些感觉信号通过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传递,被转化为人们能够感知和理解的信息。

2. 运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不仅接收感觉信息,还发出指令来调节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大脑通过下达指令,使肌肉协调运动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如走路、跑步、举重等。

3. 知觉与思维: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核心。

大脑的皮质区域负责高级思维活动,如学习、记忆、推理和判断等。

这些活动依赖于大脑内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处理。

4. 情绪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与人体的情绪控制密切相关。

大脑的一些区域,如杏仁核和额叶,参与到情绪的产生和调节中。

这些区域通过神经回路连接,使我们能够体验到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

二、周围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延伸到全身各个部位。

它具有以下功能:1. 神经传导:周围神经系统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些指令通过神经纤维在不同组织之间传导,使得我们能够做出各种动作和反应。

2. 神经调节:周围神经系统对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

例如,自主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使得心率、血压和消化功能等得以平衡。

3. 感觉传递:周围神经系统接收外界刺激,传递感觉信息给中枢神经系统。

它使我们能够感受到热、冷、痛、压等各种感觉刺激,进而做出适当的反应。

总结:神经系统作为人体的控制中心,体现了其复杂而精密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感觉、运动、思维和情绪的调节,而周围神经系统则传递指令、调节器官功能和传递感觉信息。

这些功能的协调和平衡,使得人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初中生物中考(北师大版)考点15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解析版)

初中生物中考(北师大版)考点15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解析版)

初中生物中考考点15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考点总结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心。

能够接收和处理神经传来的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①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组成功能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神经中枢,如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大脑枢、语言中枢等小脑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和协调躯体运动脑干具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特别提醒:大脑半球的表层称为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

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如疼痛、冷、热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

②脊髓a.组成: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

b.主要功能:反射功能:具有控制多种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简单反射的中枢)。

如排尿、排便中枢、缩手、眨眼、膝跳反射中枢传导功能:具有许多上行和下行神经纤维与脑联系(2)周围神经系统①组成:由脑和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②功能:主要完成中枢神经系统与机体其他各部分的神经联系,把全身各处的神经冲动传至脊髓和脑的是感觉神经,又称为传入神经纤维;把神经冲动从脊髓和脑传至全身各处的是运动神经,又称传出神经纤维。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 反射(1)概念: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 反射弧(1)概念:人或动物从开始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称为反射弧。

(2)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纤维(信号的接收和传导)→神经中枢(信息处理)→传出神经纤维(传递神经冲动)→效应器(接收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

3.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特别提醒: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含义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谈梅止渴。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浅感觉传导路径 脊髓 大脑
深感觉传导路径
-人体解剖生理学-
三、丘脑的感觉机能
丘脑感觉机能——全身的感觉,除嗅觉外,其它的 感觉向上 传导中,都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再由丘脑 向大脑皮层投射
感觉接替核:接受感觉投射纤维,发出纤维 投 丘脑细胞群 大致分三类 射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联络核: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发出纤 维
重力作用
3 γ环路及其活动
●γ
●γ
环?
环的意义:使 γ 肌肉维持于缩短状 态。 环 ● 脑干某些中枢 调节肌紧张是通过 兴奋γ 环实现的。
持续轻微 牵拉伸肌
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4 脊休克(spinal shock) 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 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 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 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 和膀胱中粪、尿贮留等。 特点:这些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 ①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 低等动物恢复快, 高等动物恢复慢。 ②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 恢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如对侧伸 反射等)。 ③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贮留 变为失禁。


-人体解剖生理学-
2.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
横断脑干切线
上述易化系统和抑制 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可 用去大脑僵直实验加以说 明: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 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 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 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 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人体解剖生理学-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整体眼折光能力最强的是:空气-角膜界面。
27
简化眼 (reduced eye)
与正常眼折光系统等效的简单模型。
= AB(物体的大小)
Bn(物体至节点距离)
ab(物像的大小) nb(节点至视网膜距离)
意义:方便计算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28 。
正常人眼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如果物体在视 网膜上的成像小于4.5 μm,一般不能产生清晰的视 觉,这表明正常人的视力有一个限度。
特定感觉类型的器官。 特殊感觉器官(special sense organ):
集中在头部的感觉器官, 如眼、耳、鼻、舌等。
8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掌握)
1. 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最敏 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叫做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380-760 nm电磁波 20-20000 Hz声波
图9-17 感受器电位 转变为传入神经纤 维上动作电位的部 分示意图
10
2. 换能作用(transducer function)
(2)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在另一些感 受细胞(如毛细胞、感光细胞)产生的感受器电位以电紧 张的形式传至突触输出处,通过释放递质引起初级传入神 经末梢发生膜电位变化。
只有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才标志着感受 器换能作用的完成.
14
3. 编码功能(coding)
感受器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 到动作电位序列之中,即信息转移。
(1)刺激类型:不同类型的适宜刺激→特定的感受器细胞 (2)刺激部位: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空间范围(感受野) (3)刺激持续时间:判断刺激是否持续存在 (4)刺激强度:神经纤维上冲动频率的高低;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负责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与控制,同时也是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分为大脑皮层、脑干和小脑。

大脑皮层是大脑的外层,是思维、感知、意识的中枢部分。

脑干位于大脑皮层下方,它负责调节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

小脑位于颅腔的后部,主要负责平衡和协调运动。

脊髓位于脊柱内,是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桥梁。

脊髓负责传递上肢、下肢等运动指令,并接收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

2.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神经是一根根纤细的细胞延长,将信号从中枢神经系统传输到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节则是神经细胞的集合体,负责信息的处理。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1. 感知和感觉功能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和感觉到外部环境和内部身体变化。

大脑皮层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和解读,产生相应的感觉和感知。

2. 运动功能神经系统能够控制和调节人体的运动功能。

大脑通过对运动指令的发出,使肌肉和骨骼实现协同运动,完成各种动作。

3. 内分泌功能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与内分泌调节密切相关的区域,它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和控制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

4. 记忆和学习功能神经系统还具有记忆和学习功能。

大脑中的海马体和额叶皮层等结构被认为是记忆和学习的关键区域,它们能够存储和提取信息,形成新的记忆和知识。

5. 情绪和认知功能神经系统对情绪和认知也有重要影响。

大脑中的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等区域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而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区则负责认知过程的调节和执行。

6.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心血管、呼吸、消化等自主调节,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结语:综上所述,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感觉功能(人体解剖生理学)

神经系统—感觉功能(人体解剖生理学)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丘脑感觉接 Nhomakorabea核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感受器发出的冲动沿特 定传入路径经丘脑投射 至大脑皮质特定区域, 产生特定的感觉。
( ((( (((
(
( (
脑干网状结构
( (
丘脑髓板内核群 内侧膝状体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指各 种感觉传入系统经脑干时发出 侧支,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 元后到达丘脑,在非特异性核 群换元,再投射至大脑皮质广 泛区域,形成不同感觉的共同 上传路径,不产生特定的感觉。
A、下半身 B、上半身 C、右侧肢体 D、左侧肢体 E、躯干及四肢
1.感受器与脊神经节
肌肉
感受器
脊神经节
第1级神经元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
感受器
脊神经
中枢突
楔束
薄束
2.传导束与三级神经元
中央旁小 叶后部
内囊
薄束
传导第5胸髓节段以下的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楔束
传导第4胸髓节段以上的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背丘
感觉投射系统的分类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丘脑感觉接替核
(
感觉传导纤维,除
嗅觉以外都在丘脑换
(
神经元,换元后的纤
维投射至大脑皮质。
( ((( (((
(
( (
丘脑髓板内核群 内侧膝状体
根据丘脑向大脑皮质投射特 征的不同,将投射纤维分为 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和非特 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感觉投射系统的分类
脑 干
第1级神经元 第2级神经元 第3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薄束核 楔束核
丘脑腹后外侧核
楔束核 楔束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功能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功能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的功能在我们的身体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就像一套精密而神奇的信息处理和感知系统,它们协同工作,让我们能够感知世界、做出反应,并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神经系统,简单来说,就像是身体的“通讯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这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

脑又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各自有着不同但又至关重要的功能。

大脑是我们思考、记忆、感知和决策的核心区域,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计算机,不断地处理着海量的信息。

小脑则主要负责协调身体的运动和平衡,让我们能够平稳地行走、跑步和进行各种精细动作。

脑干连接着大脑和脊髓,控制着许多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和消化等。

脊髓则像是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它将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信息上传到大脑,并将大脑的指令下达给身体的肌肉和器官。

周围神经系统则像是从“指挥中心”延伸出去的“支线网络”,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感觉器官则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窗口”。

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能够感知光线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

眼睛的结构非常复杂,包括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

角膜就像一个透明的窗户,让光线能够进入眼睛。

晶状体则像一个可调节的镜头,通过改变形状来聚焦光线,使得我们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视网膜上分布着大量的感光细胞,它们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最终让我们产生视觉。

耳朵也是一个神奇的感觉器官,它让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收集声音,中耳将声音放大并传递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含有听觉细胞,能够将声音的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从而让我们听到声音。

此外,耳朵还负责维持身体的平衡,其中的前庭和半规管能够感知头部的位置和运动变化,让我们在行走、跑步和旋转时保持平衡。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6.听觉代表区 Visual center ⑴ 部位:颞叶皮层的颞横回和颞上 回(41、42区)。 ⑵ 投射特点: ① 听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② 耳蜗底部(高频声感)投射到听皮 层前部;耳蜗顶部(低频声感)投射到 听皮层后部。
31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痛觉(Pain sense)
38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 、皮层诱发电位 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
在感觉传入冲动的激发下,在大 脑皮层某一局限区域记录出的波 形较为固定的电位变化。
39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1.波形: 主反应:先正(向下)
后负(向上); 后发放:一系列正相周期性波动。是皮层 与丘脑感觉接替核团之间环路活动的结果。
40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2.意义:临床用于中枢病变定 位诊断,如视觉诱发电位、体感 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等;用 于科学研究,如皮层感觉区的定 位。
41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自发脑电活动:在无明显感觉刺激情 况下,大脑皮层经常自发产生的节律性 电位变化。
17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3)其上行纤维进入皮层后反复分支, 终止到各层,与各层神经元的树突 形成突触联系。这种联系不易引起 神经元局部兴奋的总和,只能以电 紧张形式影响细胞的兴奋状态;
4)功能:不能引起特定的感觉,但能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18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3.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 生理活动的调控 第九章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的类型
1.定义 感受器:
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内、外 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臵。
感觉器官: 感受器及与感受功能密切相关的非 神经附属结构。
感受细胞:接受刺激 附属结构:保护感受器和提高灵敏度
眼、耳、前庭等
2.分类
(1)部位分类:
眼球壁:
1.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后主焦距不 能直接算出。 2.安静状态不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后主焦距正好在 视网膜上。因此,无限远处(>6 m)的物体发出的 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 3.当光线过弱或像过小时,则不能被看清。
眼球的基本结构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
瞳孔对光反射 - 调节入眼光亮
反射弧: 光刺激视网膜 视神经 绕过外侧膝状体 中央顶盖前区 换元 同、对侧动眼神经缩瞳核 核中副交感纤维 瞳孔括约肌 收缩 瞳孔缩小
• 3、双眼球会聚(辐辏反射)
• 使双眼看近物时物体成像于两眼视网 膜的相称点上,产生单一视觉 (不产生复视)。
二、丘脑的感觉投射与功能
第一类核群 在发生上为旧核团。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进一 步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称为特异感觉接替核。 第二类核群 在发生上为新核团。接受来自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它皮层下 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在功能上 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称为联 络核。 第三类核群 最古老的核团。称为非特异性投射核。一般认为,非特异性 投射核经过多突触换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 起着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重要作用。
适应并非疲劳
(三)感受野大小和侧抑制对
感觉精度的影响
感受野的定义。 侧抑制和锐化反差
三、感受信息编码和处理
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传入神 经动电位的序列之中。
1.对刺激的质(quality)的编码 取决于特殊感觉传导通路。 2.对刺激的量(强度)的编码
A、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不同 B、被兴奋的感受器的数目和参与信息传输 的神经纤维的数目不同
一、脊髓与低位脑干的感觉传到与功能机制 一般有三级神经元。躯体感觉初级传入神经元的胞 体位于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中,其周围突与感受器相 连,中枢突进入脊髓或脑干,以多突触反射的方式在不 同水平与运动神经元相连接,并经过多次换元接替与大 脑皮层相连接 。 脊髓与脑干(丘脑前)的传入系统 后索(内侧丘系)先上行后交叉 前外侧传入系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 三叉丘系
1.晶状体调节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 皮层-中脑束 视物模糊 中脑正中核 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睫短N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前后凸 折光能力↑ 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调节前后晶状体的变化
持续高度紧张→睫状肌痉挛→近视
弹性↓→老花眼
折光体的折光能力还可用焦度(曲光度D)表示: D = 1/焦距(m)(1D = 100度)。
18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及机制
特异性感觉皮质的分区与功能拓扑表征 体表感觉代表区 第一感觉区3-1-2 感觉柱的概念; 第二感觉区 在人脑,第二感觉区位于中央前回与脑岛之间,面积远 比第一感觉区小。 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4区)是运动区,也是肌肉本体感觉投射区.
19
20
21
22
本体感觉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 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称为~。
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 感受器细胞产生的局部电位。 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 ) 感觉神经未梢上的局部电位。 局部电位特征
体内外的刺激信号
近点:
眼作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的最近物体的距离。
年龄
近点
10岁
8.3cm
20岁
10.8cm
60岁
80cm
近视眼者近点小
2、瞳孔调节
直径变动 =1.5~8.0 mm 瞳孔近反射: 视近物时引起双侧瞳孔反射性缩小。 作用: 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调节入眼光量
中枢:大脑皮层,经过中脑正中核。
瞳孔对光反射:
15
Neocortex
Thalamus Cerebellum Pons Reticular formations
Medulla
Spinal Cord
16
17
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可把 感觉投射系统分为以下两类。 特异性投射系统 丘脑第一类细胞群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第二类细胞群在结构上大部分 也与大脑皮层有特定的投射关系,也可归入该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概念:指瞳孔大小随视网膜光照强度而变化 的反射。 特点:光照一侧眼时,双侧瞳孔缩小。 又称互感性对光反射, 作用: 减少入眼光量,保护视网膜。 中枢:中脑顶盖前核 临床意义: 判断中枢病变部位, 麻醉深度和病情。
正常人瞳孔变动在1.5-8.0 mm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瞳孔开大肌收缩 瞳孔扩大
信息每通过一个突触都要进行一次重新编码。
蛙 肌 梭 中 刺 激 强 度 的 编 码 模 式 图
第二节 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
各种躯体感觉的感知取决于皮层兴奋的特定部位。 感觉的强度取决于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和参 与反应的感受器数目 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 体表痛(快痛、慢痛)深部痛(一般为慢痛) 本体感觉
ab(物像大小)
AB(实物大小 )
=
bn(物像到节点中离)
Bn(实物到节点距离)
简化眼:
当平行光线(6 m以外)进入简化眼,被一次聚焦于 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简化眼中的AnB和anb是对顶相似三角形。 如果物距和物体大小为已知,可算出物像及视角大小。
简化眼(reduced eye) 是一个假想的模型。其光学
感受器电位产生机制
无光照 (-30~40mV)
Na 内流(Na 通道开放)(暗电流) Na 外运(Na 泵主动转运)
静息电位
光 照
光照
感受器电位
部分Na 通道关闭,Na 外运Na 内流
超极化感受器电位 超极化的大小随光照的强度改变
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
传向视觉中枢
无光照时, 外段膜部分钠通道开放, 静息电位仅-30~-40 mV; 受光照时, 外段膜电位短暂地出现超极化变化,
眼轴 视轴
聚焦平面
来自远处 光线(平 行光线) 来自6m以内 的光线
焦点
球形界面的折光规律
(二)眼的成像与折光调节
设眼球为单球面折光体:前后径为20 mm,
折射率为1.333, 曲率半径为5 mm, 节点(n,光心)在角膜后方5 mm处, 前主焦点在角膜前15 mm处,后主焦点在节点后15 mm处。
是指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和关节等处的组织 结构,贮于傲视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 方向的感觉。 肌梭和腱器官
触-压觉
温度觉
热觉、冷觉 “三碗实验”
痛觉
是由体内外伤害刺激所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常伴 有情绪活动和方为反应。
第三节 内脏感觉
基本特点:内脏中有痛觉感受器,但无本体 感受器,温度觉和触压觉感受器也很少 1-4点 机械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 定位不准确,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引 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 体腔壁痛
感觉阈值:
引起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和最短时间。
强度阈值、时间阈值、 面积阈值

对于同一性质的两次刺激,其强度的差 异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在感觉加以分辨, 这个刚能分辨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称 为感觉辨别阈(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 这一特性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 形成的。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
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存在于视杆细胞外段的膜盘膜上,在暗处呈紫
红色。视色素具光谱吸收特性,使视紫红质的吸收
峰在500nm,于在暗视时的光谱敏感性曲线一致 。
视蛋白+11-顺视黄醛
(生色基团)
视紫红
-9
2.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光感光细胞视黄醛、视蛋白变构超极化感受器电位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1. 视杆系统(晚光觉系统) 特点:光敏感性强,分辨力差 作用:晚光觉(暗视觉) 2. 视锥系统 (昼光觉系统) 特点:光敏感性差,分辨力高,可分辨颜色 作用:昼光觉与色觉
视觉的二元学说的依据(1)在 Nhomakorabea网膜分布不同。
(2)与双极C及神经节C的联系方式不同 (3)动物证明
(4)所含的感光色素不同。
一个视紫红质激活, 可使500个传递蛋白可被激活; 一个激活的磷酸二脂酶一秒钟使2000个cGMP分子降解
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光线视锥细胞外段视锥色素 感受器电位(超极化)
神经节细胞动作电位
• *视觉的三原色学说:
折光能力异常
1、正视眼
2、非正视眼(近视、远视、散光、老视) (1)近视: 用凹透镜纠正 轴性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
屈光性近视:折光能力过强
(2)远视:用凸透镜纠正
轴性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
屈光性远视:折光能力太弱
(3)散光:用柱面镜纠正
产生原因:
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等
(4)老视:用凸透镜纠正
G蛋白-效应器酶-第二信使(换能) 改变离子通道功能状态(电变化) 细胞膜电位变化 (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总和
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
(三)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