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2016
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的相同之处
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的相同之处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的相同之处1. 介绍人们常说大江东去,烟花三月,这是岁月沧桑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伟力。
许多名篇佳作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深思的思考。
今天,我将带你一起探索两幅名作——《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的相同之处。
虽然两者题材、内容各异,但它们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上却存在令人震撼的共通点。
2. 西林壁与飞来峰的相似意象虽然《题西林壁》描绘的是壁上的雕刻,而《登飞来峰》则表现了名山峰间的壮丽景色,但两者的视觉意象却显而易见地相似。
《题西林壁》中的“残雪片片去家背,夕阳无限好山红”,以及《登飞来峰》中的“山海关前河似线,一道天涯翠地王”,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瑰丽壮美。
它们通过细腻而精准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到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中,感受自然之美。
3. 人文情怀的体现无论是《题西林壁》还是《登飞来峰》,都透露出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在《题西林壁》中,作者王之涣通过题字的方式,表达了对友谊、对往日友人的思念之情。
而《登飞来峰》则展示了作者杜甫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可以说,这两幅作品都通过景物的描述,传递了作者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身与世界的情感纠葛。
正是因为这种深刻的人文情怀,使得它们的内涵深远而感人。
4. 艺术手法与表达方式《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的相同之处还体现在它们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上。
无论是王之涣还是杜甫,都运用了细腻且流畅的笔触,让读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受。
他们巧妙地运用了形象描写、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充满了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两者都注重语言的音韵和节奏感,使得诗意更具韵律之美,享受到台阶式、跌宕起伏的艺术表达。
5. 个人观点与理解无论是《题西林壁》还是《登飞来峰》,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品。
这两首诗作都采用了意象丰富、意境深远的写作手法,将人们带到了文化与自然相融合的美丽世界中。
作为读者,我们在阅读这两首作品时,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启发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对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有所思考。
登飞来峰题西林壁
关于作者
王安石:号“半山 老人”北宋著名政 治家、诗人、散文 大师。“唐宋八大 家”之一。在神宗 皇帝支持下,实行 政治改革,历史上 称“王安石变法” 使备受邻国欺凌的 宋朝迅速强盛起来, 人民生活水平也得 到提高。 苏轼:又称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北宋文 豪,“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诗、词、赋、 散文,均成就极高, 且善书法和绘画,是 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 见的全才,也是中国 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 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 的大家之一。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人小组自学提示
1、每人读诗中的一句。
2、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3、提示这一句中重点字的解释。
资料二
苏轼虽是北宋大文学家,但是官 场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是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 途经江西九江,游庐山的作品。
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诗,分诗句解释大意, 提示重点字义。
2、指名解释整首古诗大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寻:古代计量单位,八尺
闻说鸡鸣见日升。
闻:听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缘:因为
畏:害怕 望:远眺 眼:视野
题西林壁
橫看:从正面看
(宋)苏轼
岭:连绵不绝的山岭
横看成岭侧成峰,峰:高耸的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因为
对比学习,深入理解
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古诗两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
2.看拼音,写词语。 bù wèi fú lú yún shān yuán gù
不畏
miàn mù
浮云
庐山
缘故
面目
3.比一比,再组词。 缘( 缘故 ) 椽( 椽子 ) 鸣( 鸣叫 ) 乌( 乌鸦 ) 庐( 庐山 ) 峰( 峰峦 ) 锋( 锋利 ) 壁( 墙壁 ) 璧( 璧玉 ) 塔( 白塔 )
芦( 芦苇 )
2.二拓: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点? 两首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相同。它们都写 游山;都是借观景议理;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
议论;连接句都用“缘”字导引主题,可谓“英雄
所见略同”。若说区别,一是《登飞来峰》抒写个 人胸怀抱负,《题西林壁》谈论普遍认识规律。二 是《登飞来峰》正面写登高才能“不畏浮云遮望 眼”,《题西林壁》反面写“身在此山中”的做法
思考: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 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或山后看,山横在眼
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
从东面或西面看。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南 端或北端看。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 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表现了诗人政治上高瞻远瞩,
不畏奸邪的勇气和胆识。
《登飞来峰》通过登飞来峰远望,抒发了 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告诉我们只有站 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7
题西林壁
第二课时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助读 资料
字词 精讲
初读 感知
品读 释疑
结构 主旨
课堂 拓展
当堂 检测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也有的说七尺或六 尺)为一寻。千寻,是虚指,极言塔之高。】 【闻说:听说。】
《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正式PPT课件
•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 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 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 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20新21 法的前奏。
苏轼
横看 侧 ,
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跟 随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吧!
2021
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跟随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2021
从这一、二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 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 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2021
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 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 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也他就所是站人的们位常置说不的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2021
飞 来 峰 之 景
2021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灵隐寺前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20,21 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词语解析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的说课稿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的说课稿《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的说课稿古诗二首,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一首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选自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角度这一单元。
【说教材】纵观教材内容《题西林壁》是诗人官场失意被贬之作,用此诗抒发自己此时的感慨《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在官场得意,意气风发、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写下的,表达自己远大的抱负。
横向比较两首诗的结构:《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这两首诗一前一后,时隔34年,对比读这两诗,会发现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
从诗题看“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结构一致。
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的七言绝句,且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
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登飞来峰”借写景言志;“题西林壁”借写景抒怀。
并且两诗的过度也非常相似,“不畏”与“不识”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两诗都用“只缘”来点明全诗的主旨。
了解教材,我们还要了解五年级的学生。
【说学情】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积累了为数不少的古诗,具有了一定的古诗阅读经历,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而且,学生对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吟诵、积累。
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诗歌年代久远,历史背景复杂,学生无法真正走进诗人内心,真切地感受诗人内心中的情感,从而,不能深入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及方法。
所以,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在领悟诗人表达上有所突破.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教材,怎样才能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那就需要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说教法及学法】本节课,根据两首诗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打破每节课独立讲两首诗的结构,把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异同,在比较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领悟写法.2.加强课内外的联系,利用课外资料,深化学生对古诗内涵的理解。
3.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让诗歌走进学生的心理。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五年级语文一案三单
五年级语文《古诗二首》高效课堂—导学案授课年级学科课题课型课时授课时间任课教师五年级语文《古诗二首》问题生成、展示解决 2 党婷婷教材分析《登飞来峰》和《题西林壁》这两首古诗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蕴含哲理。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径杭州,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同时也蕴含了一个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壁墙壁上的一首诗。
全诗不仅有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
学生分析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古诗词的教学更是如此。
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理解、品析欣赏,从而正确体会和把握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逐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品评赏析能力,更加喜欢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热爱祖国优美的古诗词文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独立认字学词,认字1个,写字2个;理解“千寻、不畏、遮望眼、缘”等词语在文中意思;了解作者及背景资料。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自主预习,借助工具书弄请词句的意思,学会互助学习;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的不同寓意,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重点重点: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具备互助学习的能力。
难点难点:利用想象和联想阅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含义。
关键问题训练单方法与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设计“一案三单”学生:完成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问题生成课)程序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行为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5创设语言情境1.导入课题并板书。
2.指名读古诗二首。
北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PPT课件
2021
56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赞美庐山景色雄奇壮观 角度不同 结果各异
观察事物、处理问题 要客观全面
2021
57
背一背: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 侧 ,
各不同。
不识 真面目,
身在
。
2021
58
诗歌描写了( 从不同角度看庐
山所看到的不同景象),启发我们 (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2021
16
1. 你能结合典故和写作背景,谈谈 你对最后两句的理解吗?
观景难免遇到浮云蔽日,施政也 有小人当道的忧虑,但是王安石却加 上“不畏”二字,表现了他在政治上高 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021
17
2. 再读课文,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
哪些内容?
2021
49
侧看 高耸入云的山峰
2021
50
远
各 不
近
高
同低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庐山,庐山的样2021子都不同。 51
诗人看来看去,总是把握不 住庐山真正的面目,为什么呢?
2021
52
整体,全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1
53
只因为人在山里,眼界受到
限制,所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 必然带有片面性,把握不了庐山 的全貌。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
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
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
《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比较赏析
《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较赏析飞来⼭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层。
【注释】塔指绍兴城南飞来⼭(⼜名宝林⼭、塔⼭)上的应天塔①②句写景,①句实写,②句虚写,虚实结合,组成⼀幅壮丽的美景。
“千寻”写其⾼。
③④句景、情、理相结合。
这是⼀⾸哲理诗,表达了作者⾼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的豪情和不畏艰难,⽴志⾰新的政治抱负。
-----------------------------------别有佳处惬⼈意——说《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汤⽂熙清代纪昀说:“东坡、半⼭,旗⿎对垒,似应别有佳处,⽅惬⼈意。
”(《批点苏⽂忠公诗集卷⼆⼗三》)认为苏轼与王安⽯在新法上政见分驰,互相对峙,似乎冰炭不能相容,故希望这两位奇⼈在别的事情上能有某种相通之处,才能使⼈们满意。
其实,苏轼与王安⽯虽然年龄相差15岁,确有很多事迹不独相通,⽽且巧合。
⽐如:两⼈都21岁进⼠及第,享年都65岁。
王安⽯号半⼭,苏轼号东坡,字号⽤意的情趣隐合。
苏轼解职黄州、赴任汝州、途经⾦陵时,曾与王安⽯⼀起居留⼀⽉之久。
据苏轼在《与荆公书》中吐露,两⼈曾相约在⾦陵买⽥⼘邻,相从林下。
两⼈平素多有诗歌唱和,并且见解吻合。
据《西清诗话》:王安⽯在蒋⼭时,以近作《寄蔡⽒⼥》⽰苏轼,苏轼看后说:“离骚句法,乃今见之。
”王安⽯亦说:“⾮你见谀,我亦⾃负如此。
”⼜据宋⼈笔记称:王安⽯在钟⼭,有⼈⾃京师来,王安⽯问:苏轼近来有⽆诗作?来⼈说:近闻苏轼游庐⼭,有《题西林壁》⼀绝,即诵之。
王安⽯听后,颔⾸称善。
两⼈都以⽂章盛名跻⾝于唐宋古⽂⼋⼤家之列。
如此等等,不⼀⽽⾜。
这些相通巧合的事迹使⼈感到,半⼭与东坡似乎是⼀对传奇⼈物。
这⾥有⼆⼈的诗作为证:⼀是王安⽯的《登飞来峰》,⼀是苏轼的《题西林壁》。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在最⾼层。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
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
《登飞来峰》《题西林壁》 正式
背一背: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
侧 , 各不同。 不识 真面目, 身在 。
拓展阅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是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连结句用“缘” 字导引主题都相同,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 区别:一是《登飞来峰》抒写个人胸怀抱负, 《题西林壁》谈论普遍认识规律。二是《登 飞来峰》正面写登高才能“不畏浮云遮望 眼”,《题西林壁》反面写“身在此山中” 的做法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结果。
相同.1.都写游山,都是借观景议理 2.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3.连结句用“缘”字引导主题都相同。 不同:1.《登》书写个人胸怀抱负,《题》 谈论普遍认识规律。 2.《登》正面写登高才能“不畏浮云 遮望眼”,《题》反面写“身在此山中” 的做法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结果。
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跟 随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吧!
•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 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 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 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 为什么飞来峰的其他美景诗人都没有描 写,而单单只写飞来峰的“高”? 体会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于 自己的未来充满着雄心壮志的情怀。 不畏表现了使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 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也是诗人雄心勃勃 的自勉,也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题西林壁
1.同一座山,为什么使人看到的景不 一样? 2.使人站在“最高层”和“此山中” 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登飞来峰》 诗人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远, 浮云不会遮住自己远望的视线;《题西林壁》 诗人因为处在此山中,所以有些迷惑,看不起 庐山的真面目。
7、《登飞来峰》《题西林壁》
从这一、二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 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 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
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
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
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庐山时看的。
∕ 真面目 不识庐山
● ● ●
∕ 此山中 只缘身在
●
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跟 随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吧!
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庐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跟随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 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 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请你来理解
寻: 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闻说:听说。
不畏:不怕。
遮:遮挡。
浮云:比喻奸佞小人或其它消极事物。
缘: 因为、由于。
最高层:比喻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有强的实力 。
《登飞来峰》
翻译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释义:“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
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就可以看 见太阳升起。
背一背: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
侧 , 各不同。 不识 真面目, 身在 。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句诗启示人们: 。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古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体会诗句的意境,感悟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一、创设氛围引入新课1、配乐(古筝曲)导入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短短的几十个字,浓缩了历史,反映了人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悠远的历史画卷,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古诗——指板书生读诗题。
2、解诗题《登飞来峰》——飞来峰,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
《题西林壁》——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
这首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二、吟诵古诗品味诗韵1、自由读书上的两首古诗,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
2、轻声读,想一想意思,把诗完整地读通顺。
3、指名读,教师作相应的评价。
三、自学古诗理解诗意1、粗解诗意:配合插图,自己把诗的大概意思讲一讲,看看你能读懂什么?2、重点理解:结合字典及书中的注释把刚才解不准的意思,弄明白。
3、汇报交流,重点反馈:指名:先读诗句,再讲出句意。
学生作相应补充,学生说不到的老师做重点提示。
4、指名完整地串讲诗意。
四、比较异同品味诗情(一)对比读,发现相同点师:对比着读一读这两首诗,你发现了什么相同之处?预设1:都是登山写景的诗。
预设2:作者都是宋朝人,且都是唐宋八家之一,他们的文学地位也不相上下。
预设3: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都抒情。
(师评;你很会读书,发现了写景抒情之处,感受到了诗人内心中涌动的情感。
)过渡:同是宋朝杰出的诗人,同是登山写景,都在赏景抒情,你们真会学习。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两首诗——同学们读诗题和作者,一人读前两句,一人读后两句。
(二)对比读,发现不同点师:你们再对比读一读这两首古诗,你发现还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你从哪些诗句中发现的?预设1:位置不同:只缘身在最高处只缘身在此山中师启发:两位诗人游览不同的山,在不同的位置,吟诵出不同的诗句。
魏萍《登飞来峰》《题西林壁》
飞来峰上 /千寻塔, 飞来峰上 /千寻塔, 闻说 /鸡鸣 /见日升。 闻说 /鸡鸣 /见日升。 不畏 /浮云 /遮望眼, 不畏 /浮云 /遮望眼, 只缘 /身在 /最高层。 只缘 /身在 /最高层。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字词解释
•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叫一寻。 • 闻说:听说。 • 缘:因为。 身:自己。
加坚韧。
【理趣赏析】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 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坚实的基础,即使遇到再 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 大的打击,也会永立不败之地。 须亲身去实践。
《雪梅》
宋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告诫人们世上万物都各有千秋,无论 何人都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才是正理。
学以致用
1、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 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永不陈旧,永远充满活力和生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2、要想学好语文,不光要多读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 正如陆游所说的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3、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安石在《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 还会想到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4、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 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人苏轼 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了这个问题。 5、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就像梅花和雪花一样,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
过庐山下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三国魏23.80厘米
明34.50-35.80厘米
三国吴24.20厘米
清35.26-35.51厘米
西晋24.15-24.50厘米
后凉24.20厘米
北凉24.50厘米
初入庐山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圆通寺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二、谈古诗
作者
不
同 内容
的
角 主题
度
背景
王安石
(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 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 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 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
20岁----------步入仕途 24岁---------判官 34岁---------出京任职 35岁---------杭州通判 40---42岁---------徐州任知州 43岁---------乌台诗案 47岁------东山再起 《题西林壁》 49岁-----翰林学士 52岁--------杭州龙图阁学士 53岁-------杭州太守 54岁----入京为官 55岁-----扬州知州 56岁------定州知州 57岁-----贬到广东 62岁-----贬到海南 65岁大赦途中死于常州 66岁-------病死常州
5古诗二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连绵起伏的山岭。
侧看:高耸入云的山峰。
横看庐山成了连绵起 伏的山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侧看庐山成了 高耸入云的山峰。
远
各
近
不
同
高
低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是:认不清庐山的真面 目,只是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
悟诗情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当局者,迷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知诗人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汉 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 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 画家、文学家、词人、诗 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 代表。诗文有《东坡七集》 等。“唐宋八大家”之一。
旁观者清。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
问题的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 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达标练习:
缘( ) 隐( ) 绿( ) 稳( )
侧( ) 峰( ) 测( ) 锋( )
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解诗题
题西书写林壁西林寺 墙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 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读诗句
注释:
题:书写,题写。 不识:看不清。 只缘:缘,因为;只缘,只是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身:自己。 此山:此,这;此山,这山,指庐山。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教学设计_0855文档
2020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教学设计_0855文档EDUCATION WORD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二首》《登飞来峰》《题西林壁》教学设计_0855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句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次山中”看峰、认识事物的不同,理解诗句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一、读诗题,老师作简要提示,理解诗题,简介作者。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
)二、初读古诗,自学检查。
思考:1、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2、诗人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三、深入理解诗句。
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理解“寻”、“闻说”。
理解诗意:“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理解“缘”。
诗人为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3、读古诗,说说诗人写这首古诗有什么用意?四、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
六、练习背诵。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一、介绍诗人“苏轼”,回忆学过的苏轼的诗,导入新课。
二、解题:西林壁,即西林寺的墙壁,西林寺在庐山北麓。
三、理解诗意。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意: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雄伟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 川(今江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何时照我还。”
; ; ; 。
题:书写;题写。 缘:因为;由于。
识:看清楚。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登飞来峰
泊船瓜洲
北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十七岁,第一次 罢相后,重返官场, 无奈之举。
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三十岁,初涉宦海, 抱负不凡。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山人。苏轼的诗、词、散文均达到北 宋时期的最高水平,是我国文学史上 一位成就卓越的作家。他开创了豪放 词派。他的作品编入《苏东坡集》。
从远处看, 从近处看, 从高处看, 从低处看,
唐宋八大家 苏洵,苏轼,苏辙,柳宗元, 王安石,韩愈,欧阳修,曾巩
缘 yuán 1.缘故。 2.因为。 3.缘分。宿命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 的遇合机会,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 发生联系的可能性。 4.沿,顺着。 5.边。
化缘 缘由 缘何 一面之缘 缘木求鱼 边缘 姻缘
解 词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千寻:形容塔很高。 闻说:听说。 畏:害怕。 浮云:飘浮的云彩。古代常比喻奸邪之人。 缘:因为、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