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城市功能 推动郑州国际化进程

合集下载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15•【文号】•【施行日期】2021.09.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943号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新机制的建议收悉。

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涵盖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4省区沿黄地区,包括太原、呼和浩特、银川等3个省会(首府)城市,以及宁夏吴忠、中卫,内蒙古乌海、巴彦淖尔、包头、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朔州、忻州、吕梁等主要城市,经济基础较好,生态功能突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粮食主产区。

支持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加强沿黄生态保护,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力度,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委在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过程中,将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沿黄城市群作为重要内容,以专设章节的形式提出了相关重大任务、工程和重要举措。

一、关于加快构建规划引领一体化机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对城市群布局和建设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包括呼包鄂榆、兰州—西宁等城市群规划,有关地方编制实施了山西中部等省内城市群规划,明确了各城市群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

郑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探析

郑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探析

郑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探析作者:郭秀平解菁楠来源:《理财·市场版》2021年第11期2020年4月16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郑州市2020年对外开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把郑州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不仅体现了郑州要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雄心,也是抢占消费制高点的迫切需要。

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的河南,更需要一个中心作为龙头,此举将有利于让更多中原百姓得实惠,让更多天下客商汇中原。

然而郑州在这一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对郑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进行探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助于促进郑州经济的发展。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关概念及发展特征1.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概念扩大消费和拉动内需是当前背景下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则是其战略之一。

2019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在该文件中明确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指出其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是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对于当地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具有强大的消费引领作用。

同时,该文件还指出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基本形成若干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国内构建“双循环”背景下,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都是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激活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

目前已有北上广深等20多个城市在“十四五”规划中列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容,这些城市在各自的历史基础、现实起点、特色打造和发展路径等各方面存在差异。

2.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纽约、巴黎、伦敦、东京、香港等城市已形成知名的国际消费中心,消费力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这些城市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经济社会开放水平都比较高,能以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国际一线品牌和国际新产品的入驻,进而带动国际消费力的聚集。

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

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

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30•【字号】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5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六届〕第五号《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已经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1月30日审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2月30日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2023年10月27日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23年11月30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更新规划和计划第三章城市更新实施第四章城市更新保障第五章城市更新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更新活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更新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更新,是指通过保护传承、整治提升、改建完善和拆除新建等方式,开展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的活动,主要包括:(一)以危旧房屋、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居住品质的城市更新;(二)以低效的厂房、仓储、市场、楼宇、产业园区等建(构)筑物、闲置用地为更新对象,盘活低效资源的城市更新;(三)以老旧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标志性建(构)筑物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城市风貌的城市更新;(四)以市政、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城市功能的城市更新;(五)以绿色空间、滨水空间、生态廊道等为更新对象,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城市更新;(六)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灾害防御工程、应急避难工程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城市韧性的城市更新;(七)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城市更新活动。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新时代下,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方向(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新时代下,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新时代下,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命题视角(一)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之一。

[教材案例]四川成都新农村综合体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城镇规划区外的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简称“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效果。

计划到2025年成都建成“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500个以上。

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要避开地质灾害区和生态敏感资源,选择背山、面水、近林盘和靠河谷的位置,确保安全;要尊重自然,顺应地形,做到不填塘、不毁林、不夹道、不占基本农田、少挖山、少改渠和少改路,突出自然地貌特征。

按照“小规模集中”的要求,四川成都合理控制新农村建设规模,坝区以50~300户为宜,山地、丘陵区因地制宜;内部每个小组团控制在20~30户,一般不超过50户。

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平方米。

建设“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特色民居,建筑层数控制在1~3层。

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综合体充分利用林盘、水系、山林及农田,避免夹道建设。

新农村由几个大小不等的组团构成,组团间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和空间,各组团间距离不宜小于30米,组团之间道路宽度不宜超过6米。

新农村综合体还围绕“微田园”设计,根据群众意愿规划出前庭、后院,让农户在房前屋后和新农村其他可利用空间种植蔬菜、水果等,形成“小菜园”“小果园”,保持“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农村风貌,展现乡野田园风光。

(中图版必修第二册P38“案例研究”)[思考探究]1.新农村综合体是如何规划设计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提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林盘和水系、山林及农田;房屋前后有小农田;建设成为“紧凑型、低楼型、川西型”特色民居。

2.新农村综合体是如何处理村民适宜居住、环境良好和节约土地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利用乡村空间的?提示:背山、面水、近林盘和靠近河谷的位置,确保安全,尊重自然;不填塘、不毁林、不夹道、不占基本农田、少挖山、少改渠、少改路,建设特色民居,节约土地;建设组团,组团间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和空间,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土地,种植蔬菜和瓜果。

郑州发展的趋势

郑州发展的趋势

郑州发展的趋势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以下是郑州发展的一些趋势:
1. 经济发展:郑州市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郑州已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企业落户,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制造业、物流、金融和商贸等为主要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

郑州已经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和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还是中国铁路物流中心和航空枢纽城市。

3. 城市建设:郑州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类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郑州启动了一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包括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

4. 人才引进和创新力推动:郑州市通过引进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了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郑州市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新创业载体,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

5. 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郑州市注重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点,推动了城市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郑州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建设加快步伐,人才引进和创新力推动,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37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讲城市的辐射功能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37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讲城市的辐射功能

练案[37] 第三部分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讲城市的辐射功能一、选择题(2022·天津一模)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图1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图2为受上海辐射强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1图21.由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是( B )A.海陆位置B.空间距离C.城市交通D.资源配置2.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大于浙北的绍兴、舟山、慈溪三市,原因是宁波( C )A.水陆交通便利B.产业结构相似C.发展水平较高D.历史文化不同[解析]第1题,根据示意图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最强的是离上海最近的苏州,其次是无锡、南通、嘉兴、杭州等,从他们共同的特征看,影响强度与空间距离相关性大,与海陆位置,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等因素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2题,宁波与绍兴、舟山、慈溪距上海的距离差别不大,宁波受上海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几个地区,主要是宁波发展水平较高,受上海辐射影响较强,C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水陆路交通都便利,历史文化也基本相同,A、D错误;宁波承接上海产业,应该优势互补,协作发展,不是产业结构相似,B错误。

故选C。

(2023·山东模拟预测)下图为2017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

据此完成3~4题。

3.与成都相比,西安( B )A.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强B.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C.资金和技术实力更雄厚D.人流和物流辐射能力更强4.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A )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③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④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西安的经济规模较成都小,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弱,A错误;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均是西安大于成都,所以西安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B正确。

优化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促进郑州国际化发展

优化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促进郑州国际化发展

优化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促进郑州国际化发展作者:吴钰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第05期【摘要】随着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获批,郑州实现现代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城市的文化环境建设必须落到实处,尤其是体现城市风貌和开放水平的国际语言环境建设要得到重视。

本文阐述了语言环境对现代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剖析了郑州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比世界发达国家,对郑州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语言环境;城市国际化;国际语言环境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是指一个城市使用非本族语以外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深度、广度和频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推进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可以使市民更加主动地热爱自己的城市,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和投资者,这必然对城市的发展、加速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以及城市软实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2012~2014年间,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获批,郑州正式提出争取在两年内获批郑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均为郑州城市国际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城市国际化最大的瓶颈或障碍并不是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恰恰是人们容易忽视的语言环境”。

本文将对郑州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提出建设郑州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规划方案,为郑州城市国际化发展、中原经济区崛起,提供可行的思路和途径。

一、郑州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情况现状1.郑州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作为河南省的省会,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领头军,郑州近些年来的城市国际语言建设已经有了迅猛的发展,至少在英语语言环境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就。

尤其是承办了中博会、绿博会、郑开马拉松等国际盛会以后,郑州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基本达到郑州各大专院校、各类语言培训机构、初高中、甚至幼儿园等配备外教,尽量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语言,帮助教师进行更多的中外学术交流。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布局是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不仅关系着城市形象和发展格局,也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为此,郑州必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目标。

首先,加快城市治理制度的改革,推动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协调发展。

其次,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制,提高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最后,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同步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公园、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安全、环保等能力,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如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提高轨交的覆盖面和运输效率。

其次,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打造优美的城市公园和绿化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最后,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如采用智慧化交通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效率。

三、发展优势产业优势产业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在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合理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市场规范化和产业链的整合,提高郑州的产业竞争力,就成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如推动金融、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发挥郑州作为中部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

其次,发展现代制造业,如集约化、智能化、优质化的高端制造业,提高郑州的产业水平。

最后,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创新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

四、促进人才集聚人才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没有人才的支持,城市的其他综合竞争力是难以提升的。

因此,促进人才集聚提高了城市的人才安居和生活水平,也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首先,加强人才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扶持优质人才在郑州生活和创新创业。

其次,留住优质人才,实现人才的留得住、用得好和发展得快,提高人才的获得成就和幸福指数。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国务院关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8〕10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批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请示》(豫政文〔1997〕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

郑州市要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改造传统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郑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并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市。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全部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

市区要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

要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

依照《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职能分工,有步骤地加强外围组团的建设。

四、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到2000年,城市(不含上街区,下同)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不得超过132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不得超过189平方公里。

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现代化城市功能的要求,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严格控制并切实保护好农业、水源、生态等非建设用地,严禁侵占和蚕食。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1•【字号】郑政〔2023〕18号•【施行日期】2023.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的通知郑政〔2023〕18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郑州市人民政府2023年8月21日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郑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是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的必经之路,是完善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建设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应对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竞争战略,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是郑州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阶段。

城市国际化和对外开放总体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现代高端产业带动力不足、核心创新能力不强、城市国际化宜居程度不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外部和内部的挑战。

一、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体特征、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内涵,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以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以开放体系为保障,走好“枢纽+开放”的道路,着力打造国际性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门户、对外开放高地和参与国际合作高地。

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人才汇集为主要抓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形成国际交往中心、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生态宜居城市。

郑州城市发展的趋势

郑州城市发展的趋势

郑州城市发展的趋势
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郑州的城市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化程度提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郑州市的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同时,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公共设施和城市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 经济发展多元化:以传统的工业经济为主的郑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并且通过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元化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再次飞跃。

3. 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随着郑州地铁的不断完善和扩建,加上城市公交线路和出租车的普及,郑州市的交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交通更加便捷。

4. 生态环境建设: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郑州市加大了环保力度,大力推行城市绿化、水资源保护、垃圾分类等措施,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综上所述,郑州市的城市发展趋势表现出多元化、以人为本、环保跨越、城市建设全面升级等特点,未来也将继续朝着这些方向发展。

郑州未来10年发展趋势

郑州未来10年发展趋势

郑州未来10年发展趋势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未来10年,郑州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加快,以下是我对郑州未来发展的展望。

首先,郑州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郑州将积极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行业,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领域。

郑州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未来将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其次,郑州将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郑州市政府已经提出了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未来10年将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和建设。

郑州将加强城市功能配套、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提升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

第三,郑州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的投入。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医疗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工作,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郑州将加大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的高水平学校和科研机构。

同时,郑州将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郑州将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意产业的培育,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吸引力。

第四,郑州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

郑州所处的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郑州市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郑州将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郑州将进一步加强对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郑州市将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郑州将优化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服务,让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

综上所述,未来10年郑州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

郑州将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大对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加强对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郑州发展趋势

郑州发展趋势

郑州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也在迅速发展壮大。

未来的郑州发展趋势将会是多样化、创新化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将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郑州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这将为郑州吸引更多的制造业、物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郑州还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郑州作为国家中部崛起的区域中心,将积极构建自贸试验区和内陆开放高地。

郑州已经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腹地,这将为郑州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

未来,郑州将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吸引更多的企业来郑州投资兴业。

此外,郑州还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中亚、欧洲等地的经贸合作,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再次,郑州将推动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

郑州已经成为了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郑州将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郑州将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城市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

同时,郑州还将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郑州将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科技和人才的创新发展。

郑州已经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的科教中心,这将为郑州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郑州将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同时,郑州还将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推动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未来郑州的发展趋势将是多样化、创新化和可持续发展。

郑州将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自贸试验区和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加大创新驱动力度。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郑州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功能区建设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功能区建设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功能区建设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作者:王静王芳丽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9期王静王芳丽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可以进一步发挥郑州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推动作用。

清晰的城市功能定位、明确的城市发展目标,是郑州实现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目标、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的前提与基础。

因此,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助力新时代中原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千年古城郑州实现了由小城市向大城市、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华丽转身,并逐步成为引领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成为在全国经济结构和战略布局中具有重大功能作用的国家中心城市。

虽然目前郑州的发展呈现出后发赶超优势,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支撑力薄弱等消极因素严重制约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进程。

因此,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更好地发挥郑州的优势,成为新时期破除发展瓶颈、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有利于优化城市的生产力布局,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奠定物质基础郑州发展枢纽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区位优势凸显、支撑条件基础好、国家战略政策叠加等方面。

在“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城市建设目标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及开发潜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各类主体功能区,如郑汴港核心引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黄河生态文化带,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二)打造科技创新主体功能区,优化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布局,有利于郑州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提高郑州的科技中心地位和科技创新能力,是郑州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实现中原崛起的动力和源泉。

面对目前郑州高等教育资源匮乏、高端技术人才欠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利于各主体明确自身的职责。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21•【字号】豫政[2007]80号•【施行日期】2007.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07〕80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航空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航空枢纽日益成为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快航空运输业发展,建设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对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切入点,加强领导,协调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加强对规划区域的土地控制和空间管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既要满足航空枢纽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防止过度超前。

要发挥航空枢纽集散效应,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促进产业聚集,加大推动航空货运发展的力度,以航空货运带动航空运输业加快发展。

要加快制定完善支持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确保规划得到落实。

要进一步加强对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发展的组织领导,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规划的执行、审批和管理。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暨港区建设规划纲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航空运输作为先进的运输方式迅速兴起,航空运输业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并取得了长足发展。

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促进航空运输业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

郑州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思路途径与对策

郑州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思路途径与对策

区域治理前沿理论与策略郑州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思路途径与对策罗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郑州作为河南物流运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的窗口,是河南加强与其他省份其他地区联系的重要枢纽。

在世界城市化浪潮下以及“一带一路”视域下,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集结点,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被日益提升到一个空前位置。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强则中原强,郑州地处中心位置,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日益凸显。

但另一方面,郑州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同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同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如何将郑州融合在“时代发展大潮”之中,将郑州建设成国际化都市,是广受关注的命题。

关键词:国际化;都市建设;转型升级一、国际化都市概述国际化都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视域以及不同的条件下,各个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识,迄今尚未形成通说的概念。

笔者认为,国际化都市主要体现在经济高效环保、现代化程度高、国际知名度强以及人文底蕴雄厚等。

具体到郑州这一区域,其进行国际化都市建设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1构建全球资源整合机制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郑州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经济有了跨越式增长,公共服务、民生领域和生态环境都有了长足发展。

郑州通过利用自身完备的物流体系,加强了区域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引进了国外一些知名企业集团,进一步整合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1]。

但世界经济的动态化、多维度化,也给郑州的国际都市化建设进程带来了挑战,周边城市和国内外企业都迫切希望进一步拓展与郑州在贸易、旅游、投资、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都迫切希望郑州的城市承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因此,郑州开展国际都市化建设是对周边城市和国内外企业的策应和相应,是整合全球资源的客观需要,更是新时代和新历史赋予郑州的重任。

2承载河南跨越式发展的任务在新历史起点下,郑州作为在中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是河南城市群体系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其要发挥建设中部经济高低的引擎作用,承担起带领其他城市发展的责任。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定位解读:建设国际枢纽之城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定位解读:建设国际枢纽之城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定位解读:建设国际枢纽之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定位解读:建设国际枢纽之城河南日报2017-08-29 07:32分享1高铁穿梭的郑州东站本报资料图片两机场区位互补图“郑州一号”穆尼飞机下线通航会展盛况□郑州观察记者徐建勋李林冯刘克从铁路时代到航空、高铁时代,郑州一脉相承地荷载着国内交通枢纽地位。

而对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郑州又将目标跃至打造国际综合枢纽。

8月中旬,郑州市委召开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明确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六个定位,首当其冲的定位就是国际综合枢纽。

郑州区位居中,枢纽是郑州发展的最大比较优势,也是国家战略选择郑州的主要考量。

近年来,随着航空枢纽持续打造、米字形高铁加快形成、多式联运不断发展,郑州正在由过去以铁路为主导的国家枢纽向以航空、高铁为主导的国际性综合枢纽转型升级,在国内外的服务能级不断提升,优势更加凸显,被国内外普遍认可。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说,“发挥枢纽优势,形成国际商贸流通节点,带动要素集聚、城市发展,建设国际枢纽之城,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最应突出和强化的战略路径。

”按照郑州市的规划,将构建以国际航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三网融合、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交通中枢。

强化国家电力、信息、管道主枢纽建设,提升全球城市网络节点地位,打造辐射全国、链接世界、服务全球的国际现代化综合枢纽。

畅通郑州构建现代化都市交通“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瞄准这一目标,郑州市积极完善都市区路网体系,以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畅通郑州”工程建设、“公交都市”建设等为重点,以项目为带动,持续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网为支撑的畅通郑州工程,将确保2020年全市建成运营地铁里程超过300公里,加快中心城区与各县市组团、郑州大都市区“1+4”区域高效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产 业集聚 区的建设 , 产业 网区建设 成为高新技术 把
基 地 、 新 技 术 产 品 出 口的 基 地 、 新 技 术 企 业 孵 化 高 高
术创新的示范区。
3加强 国际 间交 往 , 成 国际 化 社 区 。 继续 与更 多 . 形 建 立 友 好 城 市 关 系 , 极 争 取 外 国政 府 、 市 和 国际 柳 积 城 设 立 领 事 馆 、 务 处 和联 络 办 事 机 构 , 成 较 为 集 中 商 形 涉 外 机 构 集 中 区 .口 集 配 套 国 际酒 店 、 际 医 院 、 力快 国 国9
1 进旅游设施建设 , . 推 打造 国际 旅 游 城 市 。积 极 推 介 以 黄河 文化 、 祖文化 、 山文化为 主的特色旅游 资源 ; 极推进商城 始 嵩 积 遗 址 公 园 、 都 博 物 院 、 史 街 区 等 特 色 景 区 建 设 , 它 们 打 造 商 历 把 成 为 各 具 特 色 的 国 际 化 区 块 ; 快 特 色 街 建设 , 造 一 批 各 具 特 加 打 色 的 旅 游 综 合 体 ; 快 新 郑 机 场 改 扩 建 和新 郑 州 火 车 站 建 设 , 加 提 高 郑 州 旅 游 的 可 进 入 性 ; 善 覆 盖 主城 区 景 区 的 公 交 线 网 , 进 完 推 市 区 和 次 区域 中 心 至 主要 景 区 的旅 游 专 线 交 通 网 络 建 设 ; 善 完 集 散 中心 交 通 换 乘 、 游 集 散 枢 纽 设 施 。 旅 2完 善 交 通 体 系 建设 , 造 国际 物 流 中心 。按 照 建 设 全 国性 . 打
麴饕
河 南 省科学 院地理
经 济 会 球 化 和 城 市 国 际 化 是 当今 世 界 发 展 的 两 大 趋 势 , 作
为 中原 城 市 群 核 心 城 市 的 郑 州 , 国 际化 水 平 的 高 低 直 接 影 响 其 三、 打造 城 市 国际 化 载 体 1 . 以创 建 为 于段 , 造城 市 国 际化 理 念 来 规 划 设 计 城 市
按 照 城 市 国 际 化 发 展 理 念 和 国家 区域 性 中心 城 市 的 定 位 ,
将 宜居型 、 紧凑型等城 市发展理念 贯穿于城市 各类专项规 划修
编 中 ; 请 同 内外 著 名 的 规 划 单 位 和 设 计 团 队 参 与 郑 州 市 各 类 聘
四 、 建 宜居 生态 环 境 创
特点 和优势 的专业物 流 中心 , 促进郑 州物流业 与制造业 的联 动
发展 。
3加快 会 展 设 施 建 设 , 造 国际 会 展 之 城 。完 善 郑 州 国 际 会 . 打

市 、 国 最 佳 旅 游 城 市 、 国环 保 模 范 城 市 和 国际 最 中 全
城 市 、 际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为 目标 , 好 中心 城 区 主 要 片 同 抓
次 中心 城 市 的 城 市 景 观 设 计 和 立 面 改造 , 造 以 少 材 塑 都 文 化 为 核 心 的城 市 特 色 景 观 ; 设 和 完 善 城 市 公 建 系 统 、 史 文 化 景 观 系 统 、 续 性 绿 地 及 水 系 的开 敞 j 历 连 标 志 及 塑 像 系 统 、 景 照 明 系统 , 强 城 市 生 活 服 务 夜 增
到 河 南 省 经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 如 何 创 造 国 际 化 发 展 条 件 , 造 国 打 际 化 发 展环 境 , 为 郑 州 发 展 所 面 临 的 主要 问题 之一 。 本 文 , 成 笔 者将 从 完 善 城 市功 能 角 度探 讨 如何 推 进 郑 州 的 国际 化 进 程 。
物流节点城市 的要求 , 以航空港 、 铁路 港 、 公路 港和 出 口加 区
“ 通 关 ” 台 建 设 为 重 点 , 极 推 进 以 中原 国 际 物 流 同 区 为 核 大 平 积 心 的物 流 同 区建 设 , 设 连 接 多 种 运 输 方 式 的转 运 设 施 , 进 物 建 促
氛同 ; 加快 C D、 B 二七广场 等城 市综合体建设 , 进坜 促 与城市发 展 、 市政 配套 、 交通建设相协调 , 力建设 努
特 殊 服 务 功 能 、 种 功 能 配 套 的高 效 率 建 筑 群 , 多 打造 一
规 划 的编制和修 订 ; 强规划协 调 , 化次 区域规 划与 中心城 加 强
流基 础 设 施 协 调 配 套 运 行 , 现 多 种 运 输 方 式 “ 实 无缝 衔 接 ” 围 绕 ; 郑 州 市 产 业 结 构 的 特 点 和 企 业 的 物 流 需 求 , 紧 建 立 具 有 郑 州 抓
际休闲 、 同际教堂等为一体 的国际化生活服务社区建i 新区商务商贸区核心地段 , 规划建设 国际教育社 区, 引 日、 韩等 国际著 名教育机构 , 以市场化 方式运行管理 , 郑州、 服务和辐射 中部 的高品位同际教育社 区。
区 、 汴一 中 牟 组 团 、 街 一 荥 阳 组 团 、 制 镇 和 城 市 综 合 体 等 郑 上 建 规 划 的 衔 接 , 力 实 现 区 域 规 划一 体 化 。 努
二 、 善 城 市 功 能 完
合 体 、 览综 合体 、 贸综 合体 。 博 商
2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 . 为经济国际化提供载体。
州 高 新 技 术 开 发 区 、 州 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 功 能 , 快 郑 加 区 、 空 港 区 和 各 类 产 业 园 区建 设 步 伐 ; 极 与 国 外 航 积 器 、 学 同 区 合 作 , 建 国际 企 业 孵 化 器 ; 持 企业 在{ 科 共 支 和 销 售 等 方 面 与 国 际接 轨 ; 强 做 大 电 子技 术 、 物 E 做 生 料、 光机 电一 体 化 4 产 业 ; 快 留学 生创 业 园 区 、 大 加 汽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