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31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点必看:考点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点必看:考点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考点31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两年真题+一年模拟)一、单选题(30小题)1.(2021·全国高考真题)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

南宋理学家张弑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

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

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2.(2021·广东高考真题)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

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3.(2021·湖南高考真题)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

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4.(2021·全国高考真题)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书”的流行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5.(2021·浙江高考真题)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该理学家A.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B.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C.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D.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6.(2021·辽宁高考真题)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知识清单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1)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___①___”。

宋代儒学发展形成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代表是程颢、程颐,南宋时期的代表是___②___。

(3)二程的基本观点___③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朱熹的理学内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5)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_____④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1)南宋时期的陆九渊把“__⑤__”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明代的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___⑥___”和“知行合一”。

(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3.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形成,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李贽的离经叛道(1)时代背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禁锢思想,吏治腐败;市民工商业者力量的发展;理学盛行,推崇孔子。

人教版必修三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带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带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带答案第一篇:人教版必修三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带答案程朱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标要求】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考纲要求】1、宋代的程朱理学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课前预习】[感悟高考] 1.(2011·天津文综·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

【答案】C[主干梳理] 金版教程【课堂导入】 [问题探究]【问题思考】想一想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的哪种主张?如何评价程颐的这种问题思考想一想“存天理,灭人欲”。

评价:这种思想要求克服私欲,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但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需求,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说一说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结合上述材料及图片,你如何认识理学?“贞节牌坊”说一说(1)理学提倡“三纲五常”,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2)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尊严。

读一读“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原则,既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

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①政治:王国问题依旧存在并不利于中心集权统治;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对中心集权构成威逼;③经济:土地兼并严峻,阶级冲突激化。

(2)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的主见,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须要。

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汉武帝时,董仲舒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取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思想,兼采道家、阴阳家的合理观点,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须要,其建议得到接受。

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1)重要内容①针对中心集权须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见;②针对加强君权须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发挥仁政思想,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主动可取和须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须要的主见。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见充溢了唯心的色调,但是大一统的确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日祖国统一的须要。

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行取的,应当激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感应”学说,源于原始巫术,为君权神授服务,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惜百姓,却是有利于专制统治许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的确有利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对今日中国减轻农夫负担有确定的借鉴意义。

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须要区分对待。

今日,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见。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31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新课标)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训练31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解析)

考点训练31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题组一基础小题]1.(2018·中原名校质检)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

据此可知《太极图说》( )A.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C.汲取了佛、道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答案 C解析材料把“阳变阴合”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唯物色彩,故A项错误。

《太极图说》讲的是万物发展的变化,不能体现迷信色彩,故B项错误。

从材料“阴阳……生死”等一系列用语可知,汲取了佛、道思想,故C项正确。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家信仰重建任务完成,故D项错误。

2.(2018·河北唐山期末)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从中可知(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答案 B解析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排除A项;朱熹认为日常行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认为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成就圣人,说明二者的思想都注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B项正确;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3.(2019·山东宁阳阶段检测)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这反映出宋儒( )A.否定传统经学 B.重申儒家义利观C.强调主体意识 D.批判周孔之道答案 C解析材料“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直接探求圣人“本文”和“本义”,可知宋儒并非否定传统经学,排除A项。

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由“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可知,宋代儒学强调主体意识,C项正确。

高考历史3-1-27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3-1-27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3-1-27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朱熹《近思录·致知》:“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朱熹之“理”是指( ) A.宇宙万物的本原B.三纲五常C.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D.良知[答案] B[解析] 朱熹所说的“理”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即三纲五常。

2.(2011·湖南联考)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

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朱熹对儒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儿童”“习惯”“行为规范”等词语,可以得出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3.“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①主张“格物致知”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③[答案] A[解析] 材料体现了朱熹对事物不懈探究的精神,但未体现出“天理和人欲”的关系。

4.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③④[答案] B[解析] 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宣扬气节、忠义,题干中张飞、孔明的话体现了这种理念。

而曹操的话注重自我,李恢的话反对愚忠,都与三纲五常相悖。

5.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答案] C[解析]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反映的是天地万物皆在心中,心即是理、是本源、是宇宙万物之本,A、D两项强调的是外在客观的自然景色,B项强调的是市井繁华,唯有C 项突出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内在感受,所以选C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三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30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高考题组】考点一宋明理学1.(海南单科·T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 正确选项题目强调了儒、佛“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即二者都在治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反映了作者从佛教立场上强调佛教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B 干扰选项儒、道、佛三教调和自唐朝已经开始,时间不符C 错误选项在古代中国佛教从未取代儒教而成为主流思想D 干扰选项宋代儒学虽一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但统治地位并未动摇2.(北京文综·T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C。

朝鲜使者对“敢肆己意,谤辱朱子”的王阳明心学不理解,其历史原因是南宋以后,朱子之学传到朝鲜,朝鲜深受程朱理学影响,所以①的说法符合史实。

②的说法不正确,心学仍属于理学的范畴。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属于理学范畴,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③的说法正确,王阳明和朱熹的学说虽同属理学,但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的观点皆有明显差异。

本体论方面,朱熹认为“理”在宇宙万物之中,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理在心中。

认识论方面,朱熹的主张是“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要“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④的说法不正确,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发展,而非否定。

【拓展延伸】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发展(1)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哲学思维研究人伦物理,补孔孟所未备,把儒学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题演练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题演练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题演练【高考题组】高频点1 宋明理学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选C。

通过材料可看出道教、佛教在唐代的政治地位都发生过变化,而儒学相对稳定,故C正确。

2.(xx·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解析】选D。

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习性却相差很远。

语出《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

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故D是宋明理学家认为的人性。

3.(xx·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选C。

宗法血缘制度体现的是一种按血缘亲疏关系来分配财产、权力、土地等的制度,周公和孔子之间无法看出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故A说法错;仁政理念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就开始深入人心了,故B错;陆王心学未能成为主流思想,故D错。

4.(xx·福建文综·T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解析】选D。

A,“三纲五常”只是教育内容之一,非全部,无法体现核心思想,错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 ( ) 理 解 朱 熹 的 观 点 “心即理也”是心学的 内容 “私欲”是 指 违 背 封 建 伦 理 纲 常 的 欲 望 排除
A项 排查分析 B项
排除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历史
进入导航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25讲
系列丛书
C项 排查分析 D项
朱 熹 并 不 是 反 对 人 的 一 切欲望 朱 熹 主 张 遵 守 封 建 伦 理 纲常
自 强 的 精 神 , 对 中 国 文 化 起 了 推 动 和 促 进 作 用 。 一面:①尊 卑 等 级 观 念 ; ②重 男 轻 女 的 观 念 ;
学的观念;④轻 视 个 体 自 由 的 观 念 ;
⑤重 礼 轻 法 的 观 念 等 封
建 伦 理 , 是 维 护 君 主 专 制 的 工 具 , 摧 残 扼 杀 人 性 , 压 抑 思 想 进步。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历史
进入导航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25讲
系列丛书
创新课堂· 高效学案01
随堂训练· 知能巩固 03
警示易错· 技法总结02
课时作业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历史
进入导航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25讲
系列丛书
全程导学
创 新 课 堂 〃 高 效 学 案
夯基础 活思维
01
拓视野
A.心即理也 B.“私欲”与 人 的 正 当 欲 望 是 同 一 概 念 C.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D.“私欲”是 指 那 些 超 出 了 正 当 要 求 范的欲望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历史
进入导航
以 及 违 反 了 社 会 规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25讲
系列丛书
【 立 体 剖 析 】 审题 题干 1 ( ) 朱 熹 主 张 “存 天 理 , 灭 人 欲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检测试题(含14最新模拟,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检测试题(含14最新模拟,含解析)新人教版

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这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维新思潮解析:探讨世界本原,又与社会、人生相联系的,以道家及宋明理学最具代表,比较备选项可知C项正确。

答案:C2.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提到,《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不过了。

由此可知朱熹所倡导的“格物致知”( )A.强调探讨人类认识的现象与结构B.突出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C.充分探求事物外在联系及其规律性D.强调人们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等可知,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选项A错在“现象”,应该是本质;选项C错在“外在”,应该是“内在”;选项D错在“征服自然”,应该是“改造社会”。

答案为B。

答案:B3.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元朝灭亡的原因B.理学的影响C.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理学注重道德熏陶和气节培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元末殉难者多进士”正是理学影响下出现的一种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4.(2014黑龙江二模)《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作业:12.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答案)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作业:12.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含答案)

12.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这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维新思潮解析:探讨世界本原,又与社会、人生相联系的,以道家及宋明理学最具代表,比较备选项可知C项正确。

答案:C2.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提到,《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不过了。

由此可知朱熹所倡导的“格物致知”() A.强调探讨人类认识的现象与结构B.突出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C.充分探求事物外在联系及其规律性D.强调人们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等可知,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选项A错在“现象”,应该是本质;选项C错在“外在”,应该是“内在”;选项D错在“征服自然”,应该是“改造社会”。

答案为B。

答案:B3.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元朝灭亡的原因B.理学的影响C.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理学注重道德熏陶和气节培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元末殉难者多进士”正是理学影响下出现的一种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4.《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练习卷: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都一心一意向往着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在皇帝面前也侃侃而谈,俨然以政治主体自居,充分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

对照之下,王守仁除了《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一疏外,其余奏疏多关具体事务,极少涉及朝政。

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B.心学实践方向的变化C.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D.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2.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这反映了()A.明代法律存在等级观念B.小农经济滋生性别歧视C.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D.理学思想影响婚姻观念3.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

这表明李贽()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4.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诠释与流布的两种主要方式。

义理之学注重从思想理论角度阐发儒学。

考据之学是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

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盛极一时,嘉庆道光之际,义理之学崛起。

影响这一学风变化的是()A.清朝思想控制逐渐放松B.清朝社会危机日趋严峻C.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清朝洋务运动的开展6.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

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2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2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3)
“①有理而后有气,虽
材料一中①划有无
“有理而后有气”,
表明朱熹主张先有
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
理”。

理而后有物,这是
理学的核心。
—— 朱熹《朱子语类》 返回导航页 1


结束放映
栏目导
史 料 研 习
宋明理学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
(2012· 高考浙江文综卷)康熙南巡时亲赴 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 (2) 根据题干要求以数字序号列出的三个或三 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 个以上的事件或现象。 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3)由不同的数字序号组成的备选项。 ( ) ①崇尚儒家文化 肯定筛选法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解题技巧 排除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辨别法
题 视 角
的名言警句, 对当代和谐社 会的构建和个 人的道德修养 有着极强的借 鉴意义。
(3)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对儒学的新发展,促使
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1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
例 ((2012·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 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 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 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 材料把工商 王阳明主张 “四民”秩序 业放在与士 “四民异业而同 “同道”的高 B.主张重新整 道”,故排除 B 度,故排除A 合社会阶层 项 项 C.关注的核心 王阳明的思 根据王阳明的 问题是百姓生计 想核心是“致 身份及关键信息 D.阐发的根本 良知”,其关 “以求尽其心” , 问题是正心诚意 注的核心问题 可知D项符合题 [ 答案 ]:D 是人的道德修 意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 1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3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

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3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

作业3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2022·银川一中模拟题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

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答案 A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理学强调的是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关心国家社稷等,故选A项。

22022·长沙市一中模拟题“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这副对联所赞誉的学者是A周敦颐B韩愈C王阳明D朱熹答案 D解析“穷理致知”“传二程”即:二程的传人都点明了对象——朱熹。

故选D项。

32022·金考卷系列“误人才,败天下事”“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是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对古代中国某思想的评价。

颜元评价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答案 C解析“谈心性”符合宋明理学崇尚空谈“义理”“心性”等特点,“临危一死报君王”符合理学讲究气节的特点。

故选C项。

42022·河北五校联盟模拟题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答案 A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这与A项中的“格物致知”观点基本一致。

B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要含义是指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克制个人欲望。

C项强调自我修养和反省,D项突出立志,都与材料中的主要观点不相符。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黑龙江佳木斯检测)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

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

”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

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A.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B.程颐主张知行合一C.宋代市民文化繁荣D.二程思想走向对立2.(2018·湖北华师大附中月考)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流行“清谈”,即不问现实政治,只讨论玄妙哲理,在行为上纵酒、不拘礼节,这股风潮一直持续到唐初。

此种历史现象( )A.一定程度上阻碍文学艺术发展B.体现了佛道思想成为社会主流C.实际是儒家思想的积淀与发展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严重下降3.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4.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

这种现象反映了( )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C.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D.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5.(2018·陕西白水质检)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14岁入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较低等的妃嫔),后被唐高宗立为皇后,唐高宗死后她先后废掉了唐中宗和唐睿宗,最后称帝建周。

在北宋的理学家看来,唐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地位高B.武则天具有较高政治智慧和野心C.唐代时儒家的正统地位严重削弱D.唐朝皇帝昏庸无能导致大权旁落6.遵义有一种说法:“七不出门,八不归家。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2.34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12.34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作业】.doc

核心素养提升练三十四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

”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

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这说明( )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道、佛冲击C.儒、道、佛的追求目标一致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解析】选A。

材料中高僧认为佛教与儒学“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所著《抱朴子》的外篇“属儒家”,反映出东晋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故A 正确。

2.(2019·衡水中学模拟)“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

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

这说明程朱理学 ( )A.致力于社会稳定B.意在束缚人的行为C.融儒释道为一体D.主张改良社会体制【解析】选A。

由材料中“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说明程朱理学试图通过教化人性来使社会稳定,故选A。

【加固训练】在王阳明看来,“人人皆可以为圣”,儒者“须做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

这一主张 ( )A.促进了儒学的平民化B.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求C.否定了儒学的伦理意义D.瓦解了传统社会等级秩序【解析】选A。

由材料“人人皆可以为圣”“须做个愚夫愚妇”可知王阳明认为未经教化的男女众人都有良知,良知这一点圣人和愚夫愚妇是一样的,这有利于儒学的平民化,故A正确。

3.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哲理化特点。

以下各项中,反映了宋明理学这一特点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B.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C.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解析】选B。

宋明理学是以“理”为世界本原,不是天人一统的体系,故A错误;理学形成了以理为世界本原,以儒学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具有哲理化特点,故B正确;宋明理学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C不是理学的特点,故C错误;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是宋明理学的内容之一,不能完全反映出其哲理化特点,故D项错误。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提升作业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24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提升作业

2019-2020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3.24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提高作业一、选择题(共12 小题,48 分)1.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行斥者,常常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

”资料反应出当时()A.佛教已获得政治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儒家学说的缺点日趋裸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交融【分析】选 D。

资猜中“浮图”代指佛教,资猜中“浮图诚有不行斥者,常常与《易》《论语》合” ,意思就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交融。

2.( xx·广东百校联考)宋朝“二程”的思想对于儒学发展的意义在于:他们第一次以“公理”作为最高范围,系统地整理了儒家学说,认为“凡事皆有理”而“万理出于一理”。

这从理论上确定了()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儒家心学的统治地位C.儒家伦理学说的天生威望性D.理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合理性【分析】选 C。

依照资猜中“公理” “最高范围” “凡事皆有理”等信息可知,二程确定了儒家学说的威望性,应选C。

A 确定于汉武帝期间, B 确定于明中期此后,均清除, D 中“统治思想”在资猜中没有表现,清除。

3.(xx·保定摸底)有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辈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重申其合理的因索,来从头讲解、建筑和评论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A.使儒学和皇权更为充满宗教色彩B.获取了当朝统治者的尊崇C.提出了必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D.进一步牢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分析】选 C。

董仲舒新儒学宣扬“春秋大一统”“三纲五常” “天人感觉、天人合一”等思想,他不过开启了儒家宗教化的进度,故 A 项错误;朱熹的思想在南宋此后才成为官方哲学,故B项错误;董仲舒的“天汉武帝期间,开始确定儒学的正统地位,故 D 项错误。

【拓展延长】董仲舒和朱熹思想的比较(1)同样点:都吸纳其余学派或宗教的思想,促进儒家思想向前发展;都为封建统治者供给了思想武器,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依照;都在儒学地位确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版22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版22

核心考点突破
考题研析演练
【构图解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核心考点突破
考题研析演练
[史料实证·重难突破] 主题一 明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史料一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 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史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 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 者,为君也。
——王夫之《船山思问录》
核心考点突破
考题研析演练
(1)史料一反映了李贽的思想主张。史料说明李贽认为不 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反对盲从孔子。
(2)史料二阐述了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史料表明黄宗羲提 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抨击了君主专制。
(3)史料三体现了顾炎武的主张。史料表明顾炎武主张强 调注重实学,强调经世致用。
考题研析演练
代表
哲学观
认识论
陆九 “ 心 ” 是 宇 宙 万 物 的 本 只 需 反 省 内 心 就 可
渊原
得到天理
陆王 心学
王阳 明
宣扬“心外无 物 ”“__心__外__无__理____”
的命题
提出 “__致__良__知____” “知行合一”的 说
和 学
核心考点突破
考题研析演练
3.地位 (1)程朱理学成为__南__宋____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 哲学。 (2)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4.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__伦__理__道__德____都 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核心考点突破
考题研析演练
(1)史料一中的图表主要反映了宋明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 响。史料体现了宋明理学对女性社会生活地位的影响。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练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作业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练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作业

课练28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8小题是基础练小题提分快小题狂练○1.[2019·四川成都高中毕业班检测]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

该变化反映出() 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D.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东汉时期儒学兴盛,而魏晋时期儒学遭到质疑,这是因为魏晋时期社会战乱,儒学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故A项正确;魏晋时期儒学虽然受到冲击,但正统地位并未发生变化,故B 项错误;魏晋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冲击着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材料并未反映这一变化,故C项错误;魏晋时期儒学地位受冲击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并非门阀世族的喜好决定的,故D项错误。

2.[2019·四川凉山检测]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

这一现象说明()A.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B.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C.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D.佛教成为当时主要宗教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佛教主动适应社会,未体现三教融合的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佛教主动适应社会,未体现佛教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故B项错误;根据“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可知佛教主动适应社会,日益中国化,故C项正确;根据“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可知佛教仍需借助玄学来传播,不可能是当时的主要宗教,故D项错误。

3.[2019·安徽蚌埠一模]《唐律疏议·斗讼》“殴伤妻妾”条规定:“诸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与凡人比减二等);死者,以凡人论。

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

这一规定,本质上反映了() A.血缘亲疏B.男尊女卑C.妻妾有别D.引礼入法答案:D解析:材料实际讲的是对家暴的法律处理,不是血缘亲疏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夫伤妻,妻伤妾的法律处理,故B项错误;材料中“殴妾折伤以上,减妻二等”推知妻妾有别,但没有反映全部题干,故C项错误;材料中夫伤妻的处理轻于凡人,妻伤妾的处理轻于凡人,体现了法中有礼,故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安徽皖北协作区模拟)《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甚至医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

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

这表明()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解析“三教合归儒”的实现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文学是当时政治、经济与思想的反映,所以《西游记》这部文学创作是立足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三教的并立,并没有凸显道家的衰微,故C项错误;材料记载有道家、佛教与儒学,但其目的是为了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6·河南郑州质检)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下列对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A.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B.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C.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解析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指的是其自身内容的完善与发展,即继承儒学传统思想,在此基础之上再吸收佛道思想,最终促成了儒学的新生。

A项表述与题干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B项符合题干主旨,故B项正确;C项也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董仲舒思想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6·河南豫东、豫北十校联考)朱熹认为“君权”是符合“天理”的,君主应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要完全摒弃一切私意,转为天下之大公。

朱熹在此强调的是()A.“君权神授”,肯定君主意志是天理B.“君为臣纲”,规范君臣秩序C.“天人感应”,君主承天意教化民众D.君主亦应“存天理,灭人欲”解析材料中朱熹认为“君权”应符合“天理”,但没有提到君主的权力来源于上天,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皇帝与臣子的等级关系,B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君权”与“天理”之间的关系,君主应顺应天理治理国家,而不是教化民众,C项错误。

朱熹认为君主应“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要完全摒弃一切私意”,实际上就是要求君主“存天理,灭人欲”,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7·四川德阳调研)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性”“太极”等形而上的概念。

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A.思辨化的趋向B.信仰重建的完成C.普及化的实现D.伦理纲常的弱化解析由孔子的“性与天道”发展为朱熹的“理”“气”“性”“太极”,说明了儒学的发展出现了思辨化趋向,故A项正确。

答案 A5.(2015·四川成都三模)他试图从精神层面化解16世纪的社会危机,强调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否定用外在的天理来管束人心。

“他”是()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解析程颢生活在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陆九渊生活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他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与材料意思相符,故D 项正确。

答案 D6.(2017·安徽安庆调研)明代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

“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即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致良知”的途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行优于知答案 C7.(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敌,弄到战败授首。

千年之后,关公被中国人奉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

这反映了()A.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B.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C.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D.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解析宋明理学是社会正统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深刻影响。

“财神”等反映出普通商人追求财富的价值观念,戏曲是市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中……枣红色”体现了正直、正义的人物特点,这正是宋明理学价值观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故B项正确。

答案 B8.(2016·山东威海期末考试)“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

”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故A 项错误;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说明旧的思想观念阻碍社会进步,但这不能成为出现“碰撞”“转向”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封建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弱主要体现的是旧的制度的阻碍,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民主思想,提出新的价值观念,因此出现了新旧思想的“碰撞”,故D项正确。

答案 D9.(2017·江西南昌模拟)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这反映了他()A.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C.揭露道学家的虚伪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孔子思想态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男尊女卑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道学家,故C项错误;题干中“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体现出了对“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批判,故D 项正确。

答案 D10.(2017·山西太原调研)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

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这表明黄宗羲()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解析通过材料“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得出: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故B项正确。

答案 B11.(2017·湖南衡阳调研)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说:“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

”有人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

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夫之对魏诏守令劝课农事的态度是进行抨击的。

王夫之时代依然是小农经济时期,他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故A项错误;王夫之虽然对这一事件持否定态度,但并不能说明他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他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故B项错误;王夫之是知识分子,没有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王夫之对劝课农事进行抨击,说明他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故D项正确。

答案 D12.(2016·山西名校联考)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B.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解析黄宗羲等人的主张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由“限制君权”等可知B项错误;明末清初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故C项正确;当时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6·河北唐山模拟)(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问:“小学、大学如何?”曰:“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

”“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所以。

”“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因甚恁地。

”——《朱子语类》材料三(1)趋势。

(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小学”与“大学”的主要区别(不得照抄原文)和其理学修养论的核心命题。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明理学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

(9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

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是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儒学思想的新发展”,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10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归纳为三纲、天人感应;根据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归纳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归纳为“小学”求知养性;“大学”穷理究因;第二小问,核心命题是格物致知;第三小问,从佛教道教的发展,儒学地位受到削弱以及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两个角度来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三反映的思想家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共同思想内涵是批判君主专制,思想启蒙;第二小问,选择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从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来回答;选择儒学思想的新发展,从明末清初思想家对儒学继承与发展,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的角度来回答。

答案(1)主张:三纲;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趋势: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2)区别:“小学”求知养性;“大学”穷理究因。

(言之有理可给分,如“小学”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大学”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命题: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背景:佛教道教的发展,削弱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