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07年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交流内容
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示范课
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示范课评课小结2007年10月26日,朝阳区高中教研室在日坛中学做了两节新课程地理展示课。
教研员党为民和日坛中学王艳杰两位教师共做了两个教案的课堂教学展示。
课后听课教师对这两节课作出了积极评价。
由于这两节课是这两位教师作为相互衔接的整体来设计的,所以我们把这两节课放在一起点评。
一、从课标要求变化最大的地方——过程性目标上突破,变“讲堂”为“学堂”这两节课的课程标准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以往教学大纲是要求学生理解洋流形成原因,掌握主要洋流名称和分布,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可见新课标与旧大纲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求学生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并以此模式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明确要求通过现象描述上升到规律总结的思维能力提升过程。
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性目标,教学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个过程,课程标准就没有实现,教学仍然是重结果、轻能力的、轻视学生自主学习的。
这两节课根据课标要求的变化,完全改变了以往所谓成熟的教学程序,即根据已有知识,进行逻辑推导和演绎,推导出洋流成因类型和分布特点,继而有结论演绎出若干推论的做法。
作课老师安排学生在学案上分组比较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具体分布。
先观察洋流整体特征:象什么,分几部分,各部分流向如何。
在这个阶段学生观察思考结果的发散性较高,于是教师通过不同纬度洋流分布状况列表比较,适度对学生进行思维定向,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对比两组结果,映证不同海域同样模式,形成规律性认识。
这样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初步掌握洋流分布模式图的画法。
这样的教学程序在降低学科难度的前提下,保证了学生有足够时间和机会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提升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课堂上可探究的深度,于是这两节课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由“讲堂”向“学堂”转变的展示。
二、理解和分解课标,做好“减法”,重构师生互动的活动体系课标不再要求掌握洋流成因类型,所以作课教师改变了以往由风带推导风海流、再推导其衍生性的补偿流的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组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高中地理组的代表,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组在地理教学中的经验和感悟。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高中地理组的教学经验。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地理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科知识,熟悉教材,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为此,我们组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探讨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2.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地理组教师应树立团队意识,相互协作,共同提高。
我们组建立了教师互助机制,通过备课、听课、评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我们还成立了教学研究小组,针对地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方法1. 注重启发式教学地理教学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组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地形地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创设情境教学地理教学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理知识。
我们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景观、自然灾害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
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
3. 强化实践教学地理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组教师在课堂上设置实验、观察、调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地理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分层次教学地理组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地理成绩;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应注重拓展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高中新课程教学地理学科经验交流会议材料
高中新课程教学地理学科经验交流材料高中新课程实施给我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我校地理学科教师积极探索新课程,确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努力营造一个学生有发展、教师有建树的绿色教育生态环境。
为了将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放在对“有效课堂”的研究上,而着眼点又重点落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我们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按照学校安排进行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曾先后作过,并一直坚持进行的有:1、扎实开展教研组活动我校长期坚持有计划、有组织的全民教研活动,每周星期五是文科组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中大家学习教育理论,讨论教学问题,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课堂上遇到的易错问题,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为了使教研组活动更具实效,教导处要求每个教研组在学期初制定本学期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这就使全校每一位教职工都能亲身参加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地理学科老师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并且从中受益,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抓实常规学校要求教案书写规范,要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拓展,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备教法、备学法、备考法,使教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要求教师备课时做到:①要突出一个“人”字:树立“三本”的教学理念,备课时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②要敢说一个“不”字:敢于用质疑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对待教学,对待教材,备课时多问“为什么”,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研究,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对新教材的独到见解;③要讲究一个“思”字:要经常就自己的备课和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写课后教学反思,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④教案要提倡一个“活”字:教案书写不拘一格,体现个性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由手写教案向电子教案过渡,可以使用通案(电子版),但要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对新教材的独到见解和处理方法,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具体措施,体现自己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
新课改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改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1.学生分析,暴露问题。
高考题的设计主要体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过程也是暴露学生知识缺漏很好的方式。
在具体的复习课堂中,暴露学生缺漏的方式也比较多样,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个别提问:让个别学生起来回来问题,要求回答结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哪些,比如题目中的材料,图表信息,运用的地理原理等,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分析优劣。
在提问的时候,我多突出学科性的特点,比如是理性思维较强的题,让数学好的学生回答;文字性分析题语文好的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黑板展示:对于一些综合题目,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之间进行讨论。
组长把得出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结论板书到黑板上。
此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深入到讨论中来。
这样做既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也能暴露出存在的问题。
有时学生的思维让我感到很吃惊,从而打开我知识延伸的大门。
他们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问时也要技巧,可以多一些个别提问,少一些集体提问,让学生精神集中,避免滥竽充数。
在让学生讨论问题时,要组织学生明确讨论目的,选出陈述结论的小组长,在小组长回答后,还要让组员加以补充,尽可能让多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3.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顾有关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以达到知识的迁移。
4.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学生通过合作来集思广益,协作攻关,从而使知识趋于完整。
但并不是合作学习越多越好,过多的合作学习会降低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方面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中,一些学生首先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而是问同学或问老师,这些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将受到削弱。
高中地理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背景介绍
在观摩了一堂高中地理优质课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堂课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地理教师所授课,内容涵盖了大地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实时数据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地理因素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互动式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互相讨论。
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研究地理知识。
实时数据和案例分析
这堂优质课中,教师使用了实时地理数据和案例分析,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体和有趣。
通过实时数据的呈现,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和变化趋势。
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将地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增强了他们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通过播放地理相关的视频和动画,教师能够生动地展示地理过程和现象,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丰富他们的研究体验和知识储备。
总结体会
观摩这堂高中地理优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实时数据和案例分析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研究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和深入思考。
我相信这种优质课的教学方式将对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 注:以上观点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如果有的话,列出参考文献)。
地理教师教学观摩记录
地理教师教学观摩记录一、简介在地理教学领域,交流与借鉴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教学水平,我参加了一次地理教师的教学观摩活动。
以下是我对这次观摩的记录和总结。
二、教师A的课堂观摩首先,我参观了教师A的地理课堂。
教师A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
他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讨论。
我觉得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非常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A的教学设计教师A在教学设计上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他设计了一系列实地考察的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地理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四、教师B的课堂观摩接下来,我观摩了教师B的地理课堂。
教师B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对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他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教师B的教学评价教师B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他在课堂上经常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这种积极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六、教师C的课堂观摩随后,我参观了教师C的地理课堂。
教师C采用了多媒体展示的方式,通过图表和动画等形式展示地理知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度和记忆效果。
七、教师C的教学设计教师C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的互动性。
他设计了一系列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八、教师D的课堂观摩最后,我观摩了教师D的地理课堂。
教师D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搜索相关信息,并展示出来与同学分享。
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搜索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九、教师D的教学评价教师D的教学评价方式也非常独特。
他鼓励学生自行评价和总结学习成果,并通过给予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建议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高中地理教学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XXX高中地理教研组的XX老师。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此,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一、关注地理学科特点,明确教学目标高中地理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明确以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1. 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理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地球运动”时,可以以“地球仪”为载体,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2. 强化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庞杂,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创设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公园、气象站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魅力。
4.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1.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高中地理教学观摩课引发的思考
中学举行了绍兴市高 中地理教学观摩课 活动 , 参加
展示 的教师 都立足 于学生 全 面发 展 、 全体发 展 、 主动 发展 和终 身发 展 , 弃 了 传 统 的 “ 摒 以教 为本 位 ”的
“ 师传 生受 ” 的教 学 观 和 “ 以书 本 知识 为 本位 ”的价 本理念 , 凸显 了新 课 程 理念 的深 入 。在 充 分调 动 学 生学 习积极性 的 同时 , 根 本 上焕 发 了课 堂 的生命 从 力 。在 几节观 摩课 中给大 家 留下 印象 最 深 刻 的, 是
学生 乙: 看书 , 网 查 资料 、 同学 、 上 问 问老 师等 。
找 同学 丙帮 忙。
我把这 节观摩课 课 堂实 录 的片 段 呈现 出来 , 并谈 谈
我对这 节课 的感 触 。 教 学片断一 : 情 导入 , 激 播放 实况录像 播放 “ 洪涝 灾 害” 实况 录像 , 的 导入 新 课 , 学 让 生对 洪涝 灾害 问题 有 一 个感 性 认 识 , 用视 觉上 的 利 冲击 , 学生尽 快进入 角 色。 让 教 师启发 : 刚才的视 频 中 , 从 同学们 对 洪涝 灾 害 有 了初 步的认识 。什 么是 洪 涝灾 害呢 ?投 影 画面展
和 完善 。提 问 学生 甲 : 取 洪涝 灾 害概 念 的途 径 有 获
哪 些 ?你选择 哪种 方法 解决?
学生 甲 : 书、 网查资料 等 。我 选择 看 书。 看 上
提 问学 生 乙: 决 洪涝 灾害危 害 问题 的途 径 有 解
节湘 教版高 中地 理必 修 I第 四章 第 四节 “自然 灾
示洪水和 雨涝 的概念 , 师对基础 知识 作铺 垫 。 教
学生 丙 : 回答 洪涝 灾 害的危 害。 ( 动 学生积极 性 , 调 发挥 学生 主观 能动 性 , 生 学
地理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一、活动背景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地理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交流材料。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题,全体地理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2)以教材为依据,合理设计教学内容;(3)以教学方法为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校地理教研组开展了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们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点评。
(1)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2)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3)总结课堂教学的亮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教学研讨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针对地理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1)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2)分析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分享地理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4. 教学资源整合为了丰富地理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地理教研组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包括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
(1)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出重点、难点内容;(2)收集整理优秀教辅资料,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3)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2. 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地理教师;3. 推动了地理学科的发展,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贡献。
四、活动反思1. 集体备课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今后要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2. 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要常态化,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3. 教学资源整合要不断优化,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
高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高中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高中地理教学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是十分重要的。
高中课程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但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并整合那些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点,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例如,在讲授气候与气候要素时,我会选择性地介绍关键的因素,并通过示意图、实例和案例分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其次,提供实践机会是非常有益的。
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实验等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授城市化过程时,我会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城市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理论知识。
第三,启发学生思考是重要的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是一个需要学生思辨和综合能力的学科,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讲授其他灾害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示,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地理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繁多、抽象,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实地体验和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地理板块构造时,我会利用动态模型和实验来生动地展示地壳运动的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及时反馈和细致关怀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向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感受,与他们进行交流和倾听,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惑,以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工作,但只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提供实践机会,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并及时反馈和关怀,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材料高中地理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材料(1000字)尊敬的各位教师:大家好!我是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的教学经验。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希望可以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有透彻的理解。
在备课前,我会仔细研究教材,并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
我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理解知识点,并与时事相关的新闻和事件联系起来,以便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同时,我还会研究一些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地理现象。
例如,在教授气候变化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地图绘制和地质勘探等实践活动,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实践技能。
另外,我在课堂上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需要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所以我会经常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交流和思考,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认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例如,我会为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会采取个别辅导和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总之,一个成功的地理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经验与大家交流,一起进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地理教育。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教研活动交流(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作为文科中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我校地理教研组于近日组织了一次高三地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交流教学心得、分享教学资源、探讨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本次活动首先邀请了我校地理教研组长张老师进行了主题讲座。
张老师以“高三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1)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高考方向。
张老师强调,教师要准确把握高考地理命题趋势,根据考纲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2)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整合。
张老师提出,教师要善于将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张老师认为,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张老师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地理学习中取得进步。
2. 教学经验交流随后,各位高三地理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几位教师的发言摘要:(1)王老师: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李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通过地理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赵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3. 教学资源分享在交流环节,各位教师分享了各自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包括地理教学课件、习题、教学视频等。
这些资源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活动最后,各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高中地理教研组观摩活动亮点
高中地理教研组观摩活动亮点
高中地理教研组观摩活动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教学改革:通过观摩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地理学科的教学
改革趋势和最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地理教学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2.提升教师素质:观摩活动可以提供交流平台,让地理教师分享
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观摩活动,可以发现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
学经验和成果,推动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效果。
4.促进学科融合:地理学科与多个领域密切相关,通过观摩活动
可以促进地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校际合作:观摩活动可以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
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共建,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总的来说,高中地理教研组观摩活动的亮点在于其能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高中地理教师交流发言稿
1、高中地理学习,首先要学会高效听课。
①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②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③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④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
2、学会整合知识点,提高知识理解和记忆能力。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这样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3、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记忆是学习的根本。
提高记忆力,可以专门的训练一下。
这一类的训练比较多,比如我比较熟悉的:速读记忆、编码记忆、思维导图记忆。
速读记忆是一种快速阅读之后的重点记忆和理解记忆;编码记忆是一种将编码信息与恰当的线索联系起来的个性化记忆;思维导图记忆是一种将所需记忆内容整合成关键词句后的思维记忆。
以上三种记忆,是我个人用下来比较好用的方法,但都需要系统的训练,具体比较多,就不一一详细讲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软件中对我上述的三种训练都有具体的讲解和训练。
4、高效复习,温故而知新。
①制定阶段性的复习目标,合理规划自己每一天的学习复习任务。
什么时候复习什么科目,什么时候做题训练,什么时候看书背诵,什么时候查缺补漏等等,都一一明确下来。
②复习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的只复习一科,也不要频繁的更换复习科目。
每一个时段的复习都要保证学科的完整性,按计划复习完一个学科再进行另外一个学科的复习。
③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节奏,最好就保持同步进行。
地理教学案例观摩研讨
地理教学案例观摩研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次地理教学案例观摩研讨活动应运而生。
本次活动聚焦于实际教学中的优秀案例,旨在为地理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一、案例描述本次观摩研讨的主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从众多优秀案例中精选出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展示和研讨。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本案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载体,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课堂讲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治理”本案例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为核心,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课堂讲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3.“亚马逊雨林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本案例以亚马逊雨林为例,通过图片、视频和讲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全球环境问题。
二、案例分析通过对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点:1.注重实践探究:这些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课堂讲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2.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案例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种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跨学科整合:这些案例都注重跨学科整合,将地理知识与生物、化学、历史等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地理问题。
高中地理教法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某高中地理教研组的教师,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高中地理教法经验。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地理教法心得。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结合实际生活,引入教学案例。
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时事热点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公园、博物馆等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注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
1. 人地协调观: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让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应对。
3. 区域认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培养他们的国家意识。
4. 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开展社区地理调查、环保宣传等活动。
三、创新教学方法1. 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地理优质课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关于地理优质课的交流心得。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与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密切相关。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对地理优质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涵1. 确立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目标应围绕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展开,既要注重知识传授,又要注重能力培养。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
2. 把握教材内涵。
地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教材的知识点,又要关注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教学方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实践教学。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地理学的魅力。
三、注重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1. 评价内容多元化。
地理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评价方式多样化。
地理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实践活动等。
教师应根据不同评价方式的特点,合理运用,提高评价效果。
3. 评价结果反馈及时。
高中地理教研活动观摩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地理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主题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探讨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推动地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观摩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优秀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涉及高中地理各个模块。
观摩课上,教师们展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技艺,赢得了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
2. 课堂教学点评观摩课后,各教研组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认为,优秀地理教师的教学有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明确,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2)教学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教学方法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课堂氛围活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3. 专题讲座活动期间,还邀请了知名地理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从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4. 分组研讨分组研讨环节,教师们针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家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2)注重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4)加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三、活动总结1. 活动成效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们在观摩、点评、研讨等环节中,充分认识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明确了地理教学的方向。
2. 经验与启示(1)加强地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4)加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深入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开展系列教研活动;2. 加强地理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3. 积极开展地理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加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地理教育发展。
初高中地理教学交流发言稿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初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与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以下是我对初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些思考: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情感。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野外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
地理学科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地理故事、展示地理景观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地理情感。
二、关注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明确初高中地理教学目标。
教师应了解初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衔接紧密。
2. 调整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高中地理教学则更注重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加强教学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提高地理教学质量1. 优化教学内容。
地理学科涉及面广,教师应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市2007年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交流内容施教体验、教材修订建议与教学建议王琨(新浦中学,高二备课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没有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知识点完整的讲授,进行“草木皆兵”式教学——以为教材上的字字句句都应滴水不漏地让学生全面掌握,就连新教材已经删减的内容,但是过去高考中涉及到的内容也会在课堂中补充给学生,加上新教材在维系旧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按照新课程的安排,从而使地理的课时数在总课时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要多学习一本教材。
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们普遍感觉在新课程之下课时安排特别紧张,但是为了提高成绩,在教法上,大家基本上是沿用了老路子保证学生的成绩,鲜有创新。
这是观念陈旧所造成的。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我认为主要是没有发挥高考的正确导向作用。
08年高考地理考试具体内容没有,令老师都在琢磨08高考究竟如何开展,在无法预知指挥棒怎样挥的情况下,教师们也就只能老调重弹了。
新教材每一课后面都有“活动”, 大多数内容是切合实际的, 但也有些是超出一些学校条件和学生能力的。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各个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相当多的探究、思考、实践活动供师生们选择使用。
从一个学期的教学来看,这些活动的设置都非常有创意,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但是进行课堂的探究活动必须要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讨论纠正的过程、形成正确结论的过程,受制于课时紧张大多数的活动不能够顺利开展,也有老师将活动移到课外进行,但是如果各个学科都不能在40分钟内解决问题而将活动转移到课后进行的话,那么属于学生自主支配的活动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如何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已是当务之急。
其次学校配套教学设施紧缺,课本上列举的某些活动教具在短时间内无法配备,进行活动也就无从谈起,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
这样在教学策略上, 一靠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靠学生充分利用其有限的时间, 抓紧时间学习。
所以,学生的空闲时间非常少, 而且各种各样限制学生自由活动的措施比较多,例如不允许学生上网, 看电视的机会也不多等等。
再者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教材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而教师的已有存储知识相对陈旧,难以适应这一点,许多新内容教师都没有接触过,必须“现学现卖”。
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因此对“活动”的内容, 要切合实际做出精心的选择。
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
为此针对正文篇幅小、弹性大的特点,作为一线教师只有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
如调查自己一日生活中所使用的自然资源,体会自然资源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分析家乡港口开发、旅游业、工业、商业相关情况。
江虎成(新浦中学,高一备课组)1.必修二第2单元第三节第47页“图2-3-6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中,地租水平线与功能分区的颜色不一致。
2.第四单元第一节第90页“在商业活动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感觉不妥,商业活动起点应是“收购”,终点是“销售”。
3.第四单元单元活动“空间卫星系统保证地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和“用GPS手持机定位,首先要尽量选择与室外无障碍物的地点,以确保同时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低于3颗”,到底“4颗”还是“3颗”,不明确。
李善学(市外国语学校,高一备课组)鲁教版教材自发行使用以来,整体还是很不错的,从教材的设计、图表的运用、理论的总结、实践的研导等都是非常好的,有利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本人自新课改以来一直担任新教材的教育教学工作,两年来,经过本人对教材的学习研究和施教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障碍,本人认为教材中几处知识点应稍加调整或改动,这样会更有利于教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必修一》部分内容的修订意见1.手表辨方向第一单元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第23页),教材描述“借助手表,可粗略确定南北方向。
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中午12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为南方。
请你思考,借助手表来辨别方向往往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为什么?”。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根据太阳辨别方向”有点重复,既然有太阳,为什么不直接利用太阳进行粗略判断,还要利用手表,再通过太阳,并按照上述要求一步步操作,且还要考虑限制性条件,这样安排很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
尽管教材关于“手表判方向”的方法介绍得非常详细,该方法用于判定方向,其精确度也较高,但在野外有太阳的情况下利用太阳一眼即可辨别,再利用繁琐的手表辨方向多少显得有点罗嗦,我想实际使用率应该是相当低的。
2.温带大陆性气候及其雨型特征第二单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第54页),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图例中罗列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说明温带大陆性气候具体包括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同时还单独将“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作为一种气候类型提出,并将其归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此外,还罗列了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我认为不妥。
在《必修一》教材中其他地方没有提起该名称,而该处尽管提出,却又没有任何相关解释,让学生感觉是凭空跳出来似的;第三单元第一节(第59页)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对应的地区气候应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果还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的话,那么,它对应的自然带又是什么呢?如果是新的提法,应给予具体的解释,可这些都没有,所以我认为应给予适当修订。
教材第二单元单元活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第56页)中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雨型说成“夏雨型”,我认为不妥。
温带大陆性气候具体包括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它们的降水特征各不相同,若为温带沙漠气候,其降水类型应为少雨型,所以在表中应稍加说明。
3.“陡崖”与“悬崖”的区别第三单元单元活动(第73页)陡崖图b和第74页地形景观与等高线,对同一种地形却用了两个不同的名称,前者用“陡崖”,后者用“悬崖”。
我认为应该给予相应的修正,“陡崖”突出的是“陡”,是坡度很大很陡的地形,而“悬崖”突出的是“悬”,是坡度垂直或顶部外突的地形,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必修二》部分内容的修订意见1.中国当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第一单元第一节第5页“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这句话说明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第三个阶段即增长减缓阶段。
而按照人口再生产类型应属于过渡型;根据教材第6~7页,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定为老龄化的开始,比重达到10%定为严重老龄化,实际上根据刚刚开过的“两会”公布的数字,中国目前的老龄化人口比例为11%,应为严重老龄化的国家。
而且,本教材第一节第6页图1-1-6中显示中国在2001年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人教版教材《选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第5页活动题图表显示2001年中国自然增长率为7‟,时过六年,自然增长率应该会更低,应是低速增长。
所以,我认为,应将中国列入第四个阶段即低速增长阶段更为合适,据此,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应属于现代型。
2.地形、气候和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第二单元第二节第38~39页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先讲河流,然后是气候,再次是地形,笔者认为这样由点到面学生学习理解起来较难。
如果能够调换一下顺序,先讲地形、气候,再讲河流,随着范围的一步步缩小,最后由河流确定城市的选址,这样更为合理,也有利于学生掌握。
3.钢铁工业区位布局的变化第三单元第二节第66页“钢铁工业,因原料消耗最大,最早出现在铁矿石等原料产地附近“。
我认为这句话欠妥,根据钢铁工业布局变化,钢铁工业最早布局在燃料产地,然后是布局在原料产地,最后是靠近市场。
即由就煤、就铁布局发展到临海型布局。
而本教材却说钢铁工业最早布局在铁矿石产区,显然欠妥。
4.凭空出现,难以施教教材中有的地方内容和整体不是很协调,感觉就是凭空出现,如《必修二》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节第99页图4-2-15合肥市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教材对城市道路网的类型从未介绍,却在此处突然出现这样一个名称,增加讲授难度,应给予适当调整。
三、注意教材图表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会发生改变,作为说明的图表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而不能一成不变,如《必修二》教材第一单元第6页的图1-1-6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所采用的仍然是2001年的图,有点落后了。
类似的还有《必修二》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节第17页图1-3-2世界人口密度、第21页图1-3-6中国人口分布采用的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图;这种情况其他地方也有,要是能够换用最新的图将更有利于新教材的施教。
武红(市外国语学校,高二备课组)必修三:1.缺少了“产业转移”的内容。
2.第一单元第二节区域差异的案例是对比了英国和日本,对于高二学生来说选择我国典型的两个地区比较感觉更合适,譬如人教版的。
3.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别的教本、材料都是三个原则,鲁教本却是多了一个阶段性原则。
4.第三单元第一节P54第二段内容与下面的三个措施有重复的内容,是否可以简化处理。
5.第三单元第二节P59第三、四段内容谈的是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策略,是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两方面,教材表述比较含糊。
6.第四单元第二节P91第三段、P97都是湿地的内容,可否集中一处方便讲述。
海洋地理:1.第一单元第二节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是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课本内容尤其是P13盐度的内容偏少,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曲线虽然有让学生描绘,但是课本上缺乏图表,感觉体现课标不到位。
2.第一单元第三节P24和P30海岸线前进、后退的内容有矛盾。
3.第四单元第一节P83第二段毗连区的描述和人教本有矛盾。
环境保护:1.第一单元第一节P7和第一单元第二节P12、13两处的教学内容有重复。
2.第三单元第二节P61“知识窗”里第五段第二行资源化后少个句号。
朱丽侠(赣榆县城头中学,高一备课组)从去年开始江苏省全面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就地理而言,江苏13个城市选用了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连云港地区选用了鲁教版的新教材,教材体系紧扣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图文并茂、信息丰富、情境新颖、体例清晰、特色鲜明,十分便于中学地理的实际教学和新课改的逐步推进。
下面结合我对鲁教版教材的使用,谈些感悟,与同仁共勉。
1.鲁教版(必修I)一些概念的变化,更改个别字眼新教材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教材的框架体系,也打破了我们原有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使得全国共用一个教材的局面不再出现,各省市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用以及教辅资料选择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