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1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态系统中关于正反馈的例子不多。例4,有 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 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 更多的鱼类的死亡(促进鱼类的减少)。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自身的营养结 构成正相关。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 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Fra Baidu bibliotek
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如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块农
田、一片森林、一条河流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地 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 同种 种 不同 生物 +无机环境 生态 最大 生物圈 个体 群 群落 系统 3、类型 水域生态系统 自然生 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草原、荒漠、冻原生态系统等。 人工生 农田、人工林、果园、城市生态系统等。 态系统
返回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考点2: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考点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 考点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返回
考点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北极苔原
1、生态系统稳的重要特点是趋向于达到一种稳定或平衡状态
地球上亚马逊森林,欧亚大陆草原,以及极地附近苔 原,都已经存在至少上千万年了,这些自然生态系统尽管 经常受到洪涝、火烧、虫害,也受到人类的砍伐与放牧等 亚马逊原始森林 活动的干扰,但是现在依然基本保持着正常的森林、草原 与苔原景观、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说明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欧亚大陆草原
考点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结构稳定 生态系统 稳定性 分解者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恢复力稳定性 决定 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 具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 自身的净化能力(抗污染)和营养结构(抗干扰)。
构成
生物 物理 化学 分解 沉降 分解 能量流动 净化作用 渠道 食物链 功能稳定 物质循环 (网) 信息传递 抵抗力稳定性 决定 自我调节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 复到原状的能力。 核心: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来源: a、生物繁殖的速度快,产生后代多,能迅速恢复 原有的数量。 b、物种变异能力强,能迅速出现适应新环境的新 类型。 c、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受到的制约小。
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a、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数量多,繁殖快。生物 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较小。 b、生物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应新环 境的新类型。
黄土高原
考点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 保持原状的能力。 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来源: 1)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的 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中 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3)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造 成的不利影响。
分解者
包括细菌和真菌等腐生生活的生物及小型动物 如屎壳郎 、蚯蚓,甚至大型动物如秃鹫(基本不捕 食活的动物 ,是腐生,即以现成的食物为食)等。
细菌
真菌
屎壳郎
蚯蚓
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 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及分解者)。 草 昆虫 食虫鸟 鹰 三级 初级 次级 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3)消费者 分 次级消费者: 类 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 三级消费者: 加快物质循环,对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生物成分。
4)分解者
异养生物,各种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及动物。 分解生物遗体和排遗物,对物质循环必不可少。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 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 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 最主要原因是缺少 ,轮虫死亡的主要 原因是缺少 。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 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 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 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 缺少 。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 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 是 。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a、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 b、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的渠道多。 热带雨林 温带针阔混交林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 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整个生态系统就 会越稳定。
决定
生产者
消费者
考点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其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常常会造成森 林毁灭、水土流失和草原退化。 2)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常破坏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如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排放,使水生 生物因缺氧或中毒而死亡,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针对各种生态系统稳定 性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这样才能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
北极苔原 热带雨林
恢复力强 恢复力较弱 恢复力强 恢复力弱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抵 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稳 定 性 抵抗力 稳定性 恢复力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成正相 关,与恢复力稳定性成反相关。
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 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 抗力稳定性。 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 耐性强,繁殖快的小植物和各 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系统的 恢复力稳定性。 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 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 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稳定性。
返回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 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 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 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 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 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 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 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 KJ和 KJ。
10、食物链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 生物种类,而并非生物的数量。 11、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这间是相互制约的, 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 能来自种间,也可能来自种内。 12、高中生物中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它是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分解 者只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不能与动物之间形 成捕食关系,所以它不参与食物链,不占任何营养 级。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 适度捕捉海洋生态 草原不至于破坏。 系统中的鱼类,也不会 导致种群严重减小,更 不会灭绝。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 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 不会破坏。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 方面。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 例1: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后,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 和微生物的分解来消除污染,使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受 到明显的影响。 例2:森林生态系统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随之增 加,从而使树木不会受到大的损害。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 的功能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1:生态系统的范围 考点2: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3: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问题
返回
考点1:生态系统的范围
考点3: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问题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 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 食物链。 2、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3、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 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4、同种生物所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是 不同的,总是差一级。 5、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 方 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生物既有出生也有死亡,既有迁入也有迁出; 阳光、温度、水分等无机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地改变。因而生态 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 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 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 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 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 是( )
考点2: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结构)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物质:水、空气、 无机盐等。 能量:阳光、热能。 池塘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2)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某些细菌。 物质和能量的源泉,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 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动物和寄生生物。
6、各生物之间必须具有正常的捕食关系。 7、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8、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 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蜘蛛与青蛙既是捕食 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9、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大量减 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食物链分析 其结果不同,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判断的依据。 如:“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中的猫头鹰 减少时,直接造成影响的生物是鼠和兔,而不是虫、 鸟、蛙、蛇等。
生产者 害虫 食虫鸟
食物减少 减少 草 过度放牧
食草动物 减少
生物群落中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抑 制食草动物的增加)。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是通 过反馈来实现的。其中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 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着这种负反馈调 节。例3:森林火灾之后,森林中种群密度降低,但 于阳光充沛、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 迅速长成新的植株(抑制植株的减少)。
第一 营养级: 营养级
第二 营养级
第三 营养级
第四 营养级
营养级: 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 它是指处于食物 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食物网
在自然界,一种生物不可能只吃一样食物,同 样,一种生物不会只被另一种生物所捕食,这样各 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网状,称其为食物网 。
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 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 食物网。 (1)越复杂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数量 就越多。 (2)在食物网中,大型肉食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 所处的营养级往往不同(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生物圈II号
此图是美国科学家于1984年开 始兴建的“生物圈Ⅱ号”实验室, 1993年1月建成后8位科学家入住里 面,想通过自己生产各种生存所需, 计划在里面生活两年。结果才过了 一年多一点就因里面氧气减少、粮 食减产不得不撤出。
说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在生物圈之外建一个适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 统是非常困难的。生物圈Ⅱ号不具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普遍存在的种群变 化规律。 2)对异种生物种群之间数量的调控,其常见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 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 3)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 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会迅速丧失,这样,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