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

E
A
CB D
返回目录
2.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
大气运动的是( C )

B.
• C.
D.
3.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 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压带气流下沉,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返回目录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返回目录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有什么规律?
①全球共七个气压带和六个 风带呈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②气压带的分布呈高低 相间分布 ③风带的分布呈东西东, 北半球呈“撇”南半球呈 “捺”,风向高压指向低 压
为热(力极因地素所高致气。压)冷
返回目录
小组合作探究二:
假设情景二
1.地球自转 2.地表性质均一 3.太阳直射赤道 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不移动)
(百帕)
1000
北半球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北半球的高空风
返回目录
低纬环流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返回目录
思考:冷暖两个气团相 交汇,会发生什么情况?
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丁是热力原因形成 的高压

【地理】2.2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

【地理】2.2 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
44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大气环流:7带6风、季风环流→降水
2、其它因素:纬度(太阳辐射)、海陆分布、 地形和洋流等。
45
气候模式图(亚欧大陆) 大气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90° 80°
大陆西部
大陆内陆 冰原气候
大陆东部
90° 80° 70°
极地 东风
70°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原因: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 上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特别显著。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冬季: 东北季风 风向 冬季: 西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夏季: 东南季风 温带季 亚热带季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风气候 风气候 类型 全年高温 气候 冬寒冷干燥 冬温和少雨 分旱雨两季 特点 夏高温多雨 夏高温多雨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
30°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0°
90°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2、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1)前提条件和形成因素----单圈环流 (2)形成过程----三圈环流 (3)气压带、风带(七带六风)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A
90°S 60°S 30°S 0° 30°N 60°N
B
90°N
冬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 4、(1)该图表示北半球__ 赤道低气压带往南移动了 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 (2)A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2.2气压带 风带(完美版)

2.2气压带 风带(完美版)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7月:副热带高压被大陆热低压(亚洲低压)切断 1月:副极地低压被大陆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 2、季风环流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移 东亚:夏季: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南亚: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 四、气候类型的判读
另: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2、季风环流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夏季: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南亚: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课时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
1、气候成因分布特点 2、气候类型的判读
大气环流

季风环流
海陆位置

海陆分布

距海远近

下垫面性质
海陆轮廓

地形

洋流
人类活动
对河湖、植被的破坏与保护以 及生产生活中排放废气和废热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90°
冬至日-春分日
极地高压带
冬至日-春分日
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副极移地低动气规压带律: 60° 60ºN
1.动气压带和风带随太副阳热带直高射气压点带 的南北 30° 23.5ºN
规移动而移动。 律
赤道低气压带

课时作业2:2.5气压带和风带

课时作业2:2.5气压带和风带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练出高分[基础落实练]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大陆西岸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⑥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空气运动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读图,根据图中的风向箭头判断,②④是高气压带,①③是低气压带。

第2题,结合图示风带风向与地转偏向力的关系知其位于北半球,⑤是信风带,一般是干燥的,在大陆西岸形成沙漠气候。

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以干燥气候为主。

④是极地高气压带,受其影响地区降水少。

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形成极锋,降水多。

⑥是盛行西风带,在大陆西岸降水多。

读图,回答3~4题。

3.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为北半球的低纬环流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D.Q地位于信风带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干燥B.Q地盛行东北风C.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该环流属于高纬环流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低纬环流圈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气压带,则可以判断图示环流位于南半球。

第4题,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相对方向可以判断该图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所以可以判断b气压带影响下气候湿润,Q地盛行西南风。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5~6题。

5.对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风带1为东北信风带C.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D.风带2为极地东风带6.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B.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D.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答案 5.A 6.D解析第5题,图示风带1和风带2方向不同,排除极地高气压带,确定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则风带l和风带2分别是东南信风带和西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教案学习目标:.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并运用其解释相关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能够运用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根据相关图表准确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大气环流的理论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而实际上地球表面是存在海洋、陆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匀的表面,那么在不同的陆地表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进行分析。

【板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讲解】《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结论】随着季节变化在大陆上不同性质气压系统的交替出现和大洋上气压系统强弱的变化,显著地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有规律的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北半球,气压系统呈块状相间分布。

【思考】结合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思考:.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在北纬60°附近亚欧大陆上的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6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6张PPT)
带、风带〔风向〕
[小组合作]
观察气压带和风带 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例如:数量、分布、盛行风 的风向……〕

个南
气北
压 带
对 称 、
和相
六间
个 风
分 布

[问题探究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冬至日 春分日、秋分日 夏至日
北纬90°
66°34′
23°26′ 0° 23°26′
冷(高压)
〔低压〕
[问题探究2] 三圈环流的形成
考虑:上下纬之间受热不均 +
地转偏向力
[小组合作]
〔以北半球为例〕 讨论低纬环流圈 的形成: ①赤道上空的风 为什么不能一直流 向极地上空? ②副热带高气压 带是如何形成的? ③低纬度近地面 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请画〔粘贴〕出南半球气压 是什么风向?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秋分日-冬至日
60° 66.5ºN 30°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冬压至日带-春分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冬至日-春分日
60° 66.5ºN 30° 23.5ºN
B.乙地位于300N附近 D.②是冷性气流
图2为“某日南半球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 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 带,完成3-4题。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请画〔粘贴〕出南半球气压带、风带〔风向〕
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讨论低纬环流圈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2个) 副极地低压 带(2个)
分布
南北纬90度 附近 南北纬60度 附近
成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特征
冷高压 冷低压
气流
下沉 上升
影响气候
冷干 温湿
副热带高压 带(2个)
赤道低压带 (1个)
南北纬30度 附近 0度附近
各种气压中心成因及特征
冬、夏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 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这些大气活动中心位置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 候的异常。
气压中心 分布
成因
特征
存在季节 夏季
全年存在 夏季势力 强
亚洲低压 亚洲大陆 热力原因 热低压
夏威夷高压
冬季风 成因
受亚洲高压 控制,盛行 偏北季风。
夏季风
成因
受夏威夷高压控 制,盛行来自海 洋的东南季风。
成因
亚 洲 东 部 亚 洲 南 部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 异 (地处世界最大大 陆和世界最大海洋 之间,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最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和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 干燥
性 质
温暖
湿润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结束
谢谢大家!
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 ,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7 月 。图中A处是 低 (高、低)气 压,名称是 印度低压 。 (2)图中B处盛行 东南 季风
,C处盛行 西南 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 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形成南亚季 风的主要原因是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三章 第二节 课时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习目标] 1.制作并观察三圈环流模型,描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2.归纳总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季节移动规律。

(区域认知)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________的大气运动。

(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________和水汽得到交换。

(3)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______________和地转偏向力。

2.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特征(1)七个气压带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性质极地高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热力原因下沉冷干副极地低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动力原因上升温湿副热带高压带(2个) 南北纬30°附近动力原因下沉干热赤道低压带(1个) 赤道附近热力原因上升湿热(2)六个风带风带分布风向性质北半球南半球极地东风带(2个) 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中纬西风带(2个)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低纬信风带(2个) 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干燥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移动规律随着______________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__。

(2)移动幅度:气压带、风带年移动幅度约10个纬度。

拓展延伸黄赤交角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季节性地往返运动,于是又造成气压带、风带每年在南、北半球季节性地移动。

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永远直射赤道,一年内地球上各地的热量分布相对稳定,气压带就不会变化,风带自然也就不会变化了。

2021年1月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完成无接触外港补给、穿越“魔鬼西风带”、冰区航行等任务到达长城站。

“魔鬼西风带”是指位于南纬40°至60°之间的西风带,因其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大,在此行船危险系数较高,也有“咆哮西风带”之称。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和亚欧
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分别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亚洲低压
(
)
[解析]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
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第(2)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 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 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
2.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可简单总结为:陆高切低,陆低切高。
①冬季,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 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 阿留申低压。
②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
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气压 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压 (夏威夷高压),在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
(
)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学生调
动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三地
纬度都在北纬30°~40°之间,冬季时受南移的盛行西
风影响,降水较多。第(2)题,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
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喀布尔地处山区,海拔高,
故冬季气温较低。
[答案] (1)A (2)B
(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C.东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
)
(3) 当图示的气压中心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

课题: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课时)学科:授课班级:执教教师:授课时间:学科授课班级执教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计划课时学习内容分析“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在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上,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海路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尤其是北半球,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学习者分析本课时的主要内容逻辑性较强,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学习困难较大。

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降水、气温的柱状曲线图,全球气候类型的名称和分布特征,全球海陆分布虽然学生已学内容,但是遗忘的比较多了,应该给学生是淡定哥补充。

通过前几节课逻辑推导能力的培养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心理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对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

2.理解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和影响。

3.掌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一月份和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掌握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借助于世界气候分布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某些气候类型形成的重要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相关分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是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科,从而改变对地理学科的错误认识,改变学习地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及其影响。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媒体选择复习引入(1)绘制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各画南北半球,其余学生在下面画全球)。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气流状况 亚洲大陆 1 月 7 月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阿留申 低压 夏威夷 高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 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长江中下游地区
同样位于30°N附近,为什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撒哈拉沙漠 长江中下游 河网密布,而撒哈拉沙漠地区却黄沙漫漫呢?
4)夏季D处盛行什么方向的季风?其性质如何?成因是什么?
盛行西南季风,性质高温湿润。 因印度低压吸引,澳大利亚高压的东南气流随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越过赤道后右偏成为西南季风。
30º
二、季风环流
1.季风:一年内盛行风随季节而 做相反方向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2.冬季风(一月份)
亚洲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寒冷干燥
赤道
温暖干燥
低气压
3.夏季风 七月份 亚洲低 压
夏威夷 高压
高温湿润 赤道 东南信风 高温湿润
高气压
小结: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风向
冬 性质 季 成因 风向 夏 性质 季 成因
66°34´N
23°26´N

23°26´ S
66°34´S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B A C 高低纬度间 的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地转偏 向力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 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南 北季节性移动
D 海陆热 力 性质差 异 ?
1、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完成教材P36活动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东北季风
温暖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热带雨林分布(绿色区域)
单一因素控制下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一般分布北
纬20°到30°大陆西岸。终 年炎热干燥,最暖月平均气 温可达30°C以上,最冷月平 均气温也在10°C以上。年降 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气 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 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撒哈拉 沙漠、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 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南部的塔尔沙漠,北美洲加 利福尼亚沙漠,南美洲阿塔 卡马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 中部沙漠。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

盛行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2个)
副极地低压 带(2个)
副热带高压 带(2个)
赤道低压带 (1个)
分布
南北纬90 度附近
南北纬60 度附近
南北纬30 度附近
0度附近
成因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赤道低压带
30°S 60°S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90°S
画出三圈环流
D
CE
A FB
G
S 90° 60° 30° 0° 30° 60° 90° N
“三风四带”
10
5
极地高气压带
9 86 7
3 2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17张PPT)

留在海洋上。
LOGO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副热带高高压 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陆地形成低L压OGO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LOGO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北风
凉爽干燥
西南风
高温潮湿
夏季风强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我国西南地区
热带季风
LOGO
LOGO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大 副
西
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亚欧大陆
阿留申60N
带太 低压 平


30°N
一月
LOGO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大 西
亚速尔洋
高压
60N

亚欧大陆 平
LOGO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高压副极地低低压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形成高压 LOGO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6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陆地表面形
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
副亚洲热(带印度高)气低压压
带洋夏威夷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6 、 夏 半 年东 北升, 西北落 ;冬半 年东南 升,西 南落。 一年中 正午太 阳都在 正南方 天空。
7 、 夏 至 日正 午太阳 高度最 大,白 昼最长 ;冬至 日正午 太阳高 度最小 ,白昼 最短。 8.春 、 秋 分 日 ,太 阳直射 赤道, 全球各 地昼夜 平分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一: 地表性质均一
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 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结论:单圈环流
北极 高压
赤道 低压
低压 赤道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高压 南极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板图练习
高压
G
A B C D E F 高压

30ºN
60ºN
90ºN
问题: 1.请写出ACE分别表示什么气压带? 2.请写出BDF分别表示什么风带?G又表示什么?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 地面形成低压(赤道低气压带)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结论:三圈环流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分布规律: 极地高气压带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新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气压带风带 PPT

气压带风带 PPT

风带气压带的移动
观察动画演示 思考:1、气 压带风带的位 置随什么而移 动?如何移动 的?Biblioteka 直布罗陀海峡夏季:风平浪静
?
冬季:风急浪高
夏至日
冬至日
北纬600 北纬300 赤道 南纬300 南纬600
实践 练兵
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升 空气
A
B
C D
90°N
60° 30°

30° 60°
1、全球形成 了多少个气 压带和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2、气压带和
赤道低压带
风带在分布 东 南 信 风
上有何特点?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风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直布罗陀海峡
夏季:风平浪静
?
冬季:风急浪高
北纬600 北纬300 赤道 南纬300 南纬600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压) 冷






与 极
(低压) 热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高纬纬环环流流
10
5
三圈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中中纬纬环环流流 9 8 6
7 3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阅读课文3思4-考35:页赤文道字低,气尝压试带在和学副案热图带1中高画气出压北带半的球成中因、一高样纬吗环?流 及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
回归导入:

气压带和风带 (共25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 (共25张PPT)
(1)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源地)。 (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影响中国东部降水。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520 21/8/5T hursda y, August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52 021/8/5 2021/8 /58/5/2 021 8:58:05 PM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8/52 021/8/5 2021/8 /52021 /8/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掌握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方法:
1.气压带形成机制:
热力成因(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动力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且南北对称
3.风向:
极地高压
北半球:箭头指向低压
冬季:干冷 夏季:湿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 季风气候
冬季:蒙古西伯利亚 夏季:太平洋
冬季:强 夏季:弱
南亚季风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
冬季:干暖 夏季: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蒙古西伯利亚 夏季:印度洋
冬季:弱 夏季:强
拓展:冬、夏季气压中心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徐泓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并运用其解释相关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3.能够运用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根据相关图表准确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3.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大气环流的理论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而实际上地球表面是存在海洋、陆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匀的表面,那么在不同的陆地表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进行分析。

【板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容量)
【讲解】
【结论】随着季节变化在大陆上不同性质气压系统的交替出现和大洋上气压系统强弱的变化,显著地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有规律的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北半球,气压系统呈块状相间分布。

【思考】结合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思考:
1.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实际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2.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

2.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在北纬60°附近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夏季,大陆上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在北纬30°附近,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在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

【板书】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大陆上形成的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冬季:大陆上形成的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总结】
【转折讲解】
【板书】3.季风环流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亚洲出现了典型的季风环流,具体如下图所示:
【教师分析】
东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风,1月份吹西北风,打乱了原来的风带格局。

南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南季风。

东亚在大气环流示意图中吹东北信风,而在1月份季风图中吹西北季风,在7月份季风图中吹东南季风。

在东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了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形成近地面的季风环流。

由于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最显著,因而东亚的季风环流最典型。

冬季,在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即冬季风。

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暖湿气流就沿着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东风季风。

阅读P38图2.15“东亚季风图”,回答:
(1)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2)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判断理由:海陆热力差异。

【教师总结】
小结: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的有关知识,那么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有哪些影响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下一节要学习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