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解剖及临床
泪器解剖及临床
3、泪囊 是位于眼眶内侧壁前 下方泪囊窝内的一个膜性囊, 其上端在内眦水平以上,为膨 大的盲端,其下端移行为鼻泪 管。泪囊和鼻泪管分别贴附于 泪囊窝和骨性鼻泪管的骨膜。 泪囊呈梨形,平均长12 mm, 前后径为4~8 mm,宽2- mm, 容积20 mm3;泪囊内正常可含 气,囊内呈负压,可促使泪液 流入。
2015/11/4
25
综上所述,泪囊区占位的病理类型多样,但临床表现多相 似且易与慢性泪囊炎相混淆,且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难以 鉴别,对于病史较长,血性分泌物CT示有骨破坏,应注意 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临床医生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影 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侧泪囊区肿块沿眶内壁向后延伸。密度 不均,边缘不清,合并内直肌普遍增粗, 病理证实为泪囊炎性假瘤。
2015/11/4
13
泪腺分泌系统疾病
2015/11/4
14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表皮样囊肿和 皮样囊肿
2015/11/4
15
一、泪道阻塞或狭窄
病因: 1)泪小点位置异常、狭窄、闭塞
2)泪小管至鼻泪管阻塞或狭窄 3)其他(如鼻阻塞,面瘫)
临床表现: 泪溢(主要症状)
2015/11/4 16
2015/11/4
23
实体性占位病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良性占位性病变:泪囊良性肿瘤相对较少,除 上述囊肿外还有乳头状瘤、多形性腺瘤、纤维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息肉、毛细血管瘤、良 性黑色素瘤等。 (2)恶性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发生于泪囊的类型 较多,来自上皮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腺 癌、未分化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来 自中胚叶有纤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淋巴瘤、 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瘤等,偶尔可见到恶性 黑色素瘤、血管外皮瘤、内皮细胞瘤和恶性肉芽 肿。鳞癌是泪囊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类型。CT显 示泪囊区不规则肿块,边界尚清,累及副鼻窦, 且有周围骨质破坏。
2012解剖学辅导指导:泪器的结构与解剖简述
(一)泪腺lacrimal gland:位于眶上壁外侧的泪腺窝内,呈扁椭圆形,有10余条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的外侧部。
泪腺分泌泪液,借瞬目活动将之涂于眼球表面。
(二)泪小管lacrimalductule:上、下各一,分别位于上、下睑的皮下,起自泪点,分别向上或下垂直走行,再折向内侧水平走行,开口于泪囊。
(三)泪囊lacrimal sac:位于眶内侧壁前部的泪囊窝内,为一膜性囊,其上端为盲端,下端移行于鼻泪管。
眼轮匝肌有纤维越过泪囊深面并与囊壁相连,肌收缩时可牵拉泪囊使之扩大,以利泪液流通。
(四)鼻泪管nosolacrimal duct:紧贴于骨性鼻泪管的内面,为续于泪囊下端的膜性管,开口于下鼻道的外侧壁。
泪液的检查
1.2.1 泪液的检查2009-11-05 09:26:53来源:网络作者:佚名【大中小】浏览:91次评论:0条学习目标掌握泪器的解剖生理、常见的泪器异常和泪液生理、泪液异常及其对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影响,能够进行泪液的检查。
知识要求一、泪器1.泪器的解剖生理泪器包含泪液的分泌系统和排出系统。
分泌系统由泪腺和副泪腺组成,排出系统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泪器的解剖结构如图1-18所示。
(1)泪腺泪腺位于眼眶前部外上方的泪腺窝内,其排泄导管约10~20根,开口于外上穹窿部结膜处。
在结膜上有副泪腺。
泪腺的功能是分泌泪液。
(2)泪小点泪小点为泪道的起始部,位于距内眦约6 mm的睑缘上,上下各一个,分别称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
泪点开口面向泪湖,通过虹吸作用将泪液导入泪小管。
(3)泪小管始于泪小点,开始时垂直于睑缘,长约1~2 mm,然后再转水平向鼻侧前行,最后上、下泪小管在内眦角处连通合成泪总管,再与泪囊相接。
泪小管可将泪液导入泪囊。
(4)泪囊位于泪骨的泪囊窝内,其顶端闭合成一盲端,下端与鼻泪管相接。
正常泪囊长约12 mm,管径约4~7 mm。
泪囊可暂时存留泪液并将泪液输送至鼻泪管。
(5)鼻泪管上与泪囊相接,下端逐渐变窄,开口于鼻道内。
鼻腔疾病可引起泪道感染或鼻泪管阻塞,而发生溢泪。
泪液自泪腺分泌经排泄管进入结膜囊,依靠瞬目运动和泪小管虹吸作用向内眦汇集于泪湖,而后进入泪小点,通过泪道排入鼻腔,一部分泪液则在眼球表面暴露部分蒸发。
2.常见的泪器异常常见的泪器异常包括泪道阻塞、泪器炎症和肿瘤。
(1)泪道阻塞泪道阻塞可因先天因素、创伤、烧伤、炎症粘连、异物、肿瘤和手术后粘连等引起,可发生于泪小点、泪管、泪囊和鼻泪管等部位。
主要临床表现是溢泪。
(2)泪器炎症泪器炎症常见的有泪腺炎、泪小管炎和泪囊炎。
二、泪液泪液的生理(1)泪液的功能1)冲洗湿润结膜及角膜。
2)泪液膜可提高角膜的光滑度和屈光性。
3)泪液中的溶菌酶有抗菌能力。
泪器解剖及临床 PPT
2020/8/15
23
实体性占位病变
(1)良性占位性病变:泪囊良性肿瘤相对较少,除 上述囊肿外还有乳头状瘤、多形性腺瘤、纤维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息肉、毛细血管瘤、良 性黑色素瘤等。
泪器
2020/8/15
2
2020/8/15
3
泪器分类
2020/8/15
4
2020/8/15
5
泪腺和副泪腺
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是分泌泪液的 器官。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为上 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较大, 形态很像杏仁;下部为睑部,也叫下泪腺,较 小。 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
(2)恶性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发生于泪囊的类型 较多,来自上皮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腺 癌、未分化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来 自中胚叶有纤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淋巴瘤、 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瘤等,偶尔可见到恶性 黑色素瘤、血管外皮瘤、内皮细胞瘤和恶性肉芽 肿。鳞癌是泪囊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类型。CT显 示泪囊区不规则肿块,边界尚清,累及副鼻窦, 且有周围骨质破坏。
淋巴结肿大及全身症状 ☆ 久病不愈者形成泪囊瘘
2020/8/15
20
泪囊炎
2)慢性泪囊炎
☆ 泪溢,伴有粘脓性分泌物 ☆ 压迫泪囊区,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 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返流,伴有粘脓性分泌物 ☆ 并发症及其危害性:形成泪囊粘液囊肿
2020/8/15
21
囊肿性占位病变
(1)后天囊肿性占位病变:泪囊囊肿实为鼻泪管和 泪小管同时阻塞或狭窄后,泪囊黏膜本身分泌的 黏液不排出,逐渐扩大,形成囊性肿块,病人多 无痛苦。CT显示泪囊区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 密度均匀。符合囊肿的一般特征。
泪器解剖及临床[业界研究]
在结膜上尚有副泪腺。
2020/8/5
专业倾力
6
泪道
专业倾力
7
1、泪点 是位于上、下睑缘 内侧端泪乳头顶端的小孔, 对向泪湖,分别称为上、下 泪点,是泪液进入泪道的起 始处。
2、泪小管 上、下泪小管分 别起自上、下泪点,先与睑 缘成垂直方向走行向上、下, 继而转行向内侧,上、下泪 小管汇合开口于泪囊。
2020/8/5
专业倾力
13
泪腺分泌系统疾病
2020/8/5
专业倾力
14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2020/8/5
表皮样囊肿和 皮样囊肿
专业倾力
15
一、泪道阻塞或狭窄
病因: 1)泪小点位置异常、狭窄、闭塞
2)泪小管至鼻泪管阻塞或狭窄 3)其他(如鼻阻塞,面瘫)
临床表现:泪溢(主要症状)
2020/8/5
专业倾力
2020/8/5
专业倾力
23
实体性占位病变
(1)良性占位性病变:泪囊良性肿瘤相对较少,除 上述囊肿外还有乳头状瘤、多形性腺瘤、纤维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息肉、毛细血管瘤、良 性黑色素瘤等。
(2)恶性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发生于泪囊的类型 较多,来自上皮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腺 癌、未分化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来 自中胚叶有纤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淋巴瘤、 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瘤等,偶尔可见到恶性 黑色素瘤、血管外皮瘤、内皮细胞瘤和恶性肉芽 肿。鳞癌是泪囊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类型。CT显 示泪囊区不规则肿块,边界尚清,累及副鼻窦, 且有周围骨质破坏。
16
泪道阻塞分为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
泪囊颈部以上的泪囊阻塞和泪囊颈部以下 的鼻泪管阻塞。在CT轴位图像上,从头侧 向下依次层面在鼻骨两侧可见到泪小管、 泪囊、鼻泪管。
泪器的构造和泪器病的特征
泪器在结构上可分为泪液分泌部和泪液排出部。
泪液分泌部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等外分泌腺。
泪腺为反射性分泌腺,在受到外界刺激,如角膜异物、化学物质刺激等,或感情激动时分泌大量增加,起到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的作用。
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为基础分泌腺,分泌的泪液量很少,是正常情况下维持角膜、结膜湿润的基本分泌,能减少眼睑和眼球间摩擦。
泪液排出部(泪道)包括上、下泪小点和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
在正常情况下,除了很少量的泪液通过蒸发消失外,大部分泪液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通过泪道排出。
在眼睑闭合时,泪小点暂时封闭,眼轮匝肌收缩,挤压泪小管和泪囊,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
睁开眼睑时,眼轮匝肌松弛,泪小管和泪囊因自身弹性扩张,腔内形成负压,泪湖的泪液通过重新开放的泪小点被吸入泪小管和泪囊。
泪器病的主要症状是流眼泪,其原因有二:一种是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人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称为泪溢。
一种是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外,称为流泪。
临床上区分是由于泪道阻塞引起的泪溢还是因眼表疾病刺激引起的高分泌性流泪十分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泪器也发生老化,主要表现为泪腺组织萎缩。
组织学上,是泪腺组织逐渐被细纤维结缔组织所代替,同时,随着正常滤泡组织的消失,浆细泡呈现增生,色素沉着和脂肪变性也跟踪而来,萎缩所带来的后果是泪腺分泌功能减退,但主觉和他觉方面并不一定引起明显的症状,在少数情况下由于泪液分泌减少,使眼球失去正常的滋养,也可以出现烧灼、异物感、发痒及畏光等类似干燥性结膜炎的症状。
其中男性比女性更为明显。
另外老年人的泪小点变小,容易外翻,常导致泪小管功能不全,因而易发生泪溢。
泪器解剖及临床
2019/11/17
1
2019/11/17
2
2019/11/17
3
泪器分类
2019/11/17
4
2019/11/17
5
泪腺和副泪腺
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是分泌泪液 的器官。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 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 较大,形态很像杏仁;下部为睑部,也叫下 泪腺,较小。
2019/11/17
9
4、鼻泪管 鼻泪管 为泪囊下端的膜性 管道,上段大部分 包埋于骨性鼻泪管 中,与骨膜紧密相 贴;下段位于鼻腔 外侧壁黏膜的深面, 向下开口于下鼻道 外侧壁的前份。
2019/11/17
10
泪液排出系统生理
泪液通过眨眼将其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并传入 泪液排出系统。
正常情况下,除了很少量的泪液通过蒸发消失外, 大部分泪液依赖眼轮匠肌的“泪液泵”作用,通 过泪道排出。
2019/11/17
17
图1 泪道通畅,冠状位MPR图像显示泪囊、鼻泪管显影,无 扩张,相应鼻腔黏膜表而有造影剂黏附; 图2 鼻泪管下段阻 塞,矢状位MPR图像显示泪囊、鼻泪管显影,稍扩张,同侧 鼻腔黏膜表面未见造影剂; 图3 鼻泪管上段阻塞,冠状位 MIP图像显示泪小管、泪囊显影,稍扩张,鼻泪管内无造影 剂
(2)先天囊肿性占位病变:包括皮样囊肿和表皮样 囊肿,是眼睑和眼眶区常见的囊性病变,发生于 泪囊区者近几年亦见报道。患者可仅表现为皮下 无痛性肿物生长。
2019/11/17
23
实体性占位病变
(1)良性占位性病变:泪囊良性肿瘤相对较少,除 上述囊肿外还有乳头状瘤、多形性腺瘤、纤维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息肉、毛细血管瘤、良 性黑色素瘤等。
泪道的应用解剖医学课件
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的流泪、肿块等症状,以及进行病理学检查 等手段进行诊断。
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肿瘤,同时需根据病情进行放疗或化疗 等辅助治疗。
04 泪道手术及治疗
泪道手术的种类和适应症
泪道手术的种类
包括内镜泪道手术、显微镜下泪道手术和激光泪道手术等。
适应症
泪道阻塞、泪道狭窄、泪囊炎等泪道疾病。
泪道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原理
利用激光能量,汽化切割和封闭泪道阻塞部位,重建泪道引流。
激光治疗优势
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激光治疗注意事项
需要专业医生操作,术后定期随访,注意预防感染。
人工泪管植入术
1 2
手术原理
将人工泪管植入泪道,恢复泪道引流功能。
手术适应症
适用于泪道阻塞、泪囊炎等泪道疾病。
急性泪囊炎
病因
01
急性泪囊炎多由慢性泪囊炎继发而来,也可由邻近组织感染波
及所致。
诊断
02
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的红肿、疼痛、流泪、溢脓等症状,以及
进行泪道冲洗等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
03
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切开排脓等,同时需加强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
泪道肿瘤
病因
泪道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眼睛有异常症状,如红肿、疼痛、流泪等,应及时就医。
遵循医生建议
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 治疗。
06 展望与未来发展
泪道疾病研究的新进展
新诊断技术
高分辨率影像学、生物 标志物等新诊断技术的 出现,有助于更准确、 更早期地发现泪道疾病 ,提高治疗效果。
泪器病_精品文档
在正常情况下,除了很少量的泪液通过蒸发消失外,大部分泪液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通过泪道排出。 睁开眼睑 眼轮匝肌松弛 泪小管和泪囊扩张 腔内形成负压 泪液被开放的泪点吸入泪小管和泪囊 眼睑闭合 泪点关闭 眼轮匝肌收缩 挤压泪小管和泪囊 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
治疗
1、婴儿泪道阻塞或狭窄 可试用手指有规律地压迫泪囊区,若保守治疗无效,6个月后可考虑泪道探通术。 2、泪小点狭窄、闭塞 泪小点扩张器或泪道探针探通。 3、泪小点缺如 泪点再造
治疗
4、睑外翻、泪小点位置异常 手术矫正 5、泪道阻塞 泪道硅胶管留置、激光治疗 6、鼻泪管狭窄 泪囊鼻腔吻合术。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一、泪道阻塞 解剖结构 泪道起始部(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管径窄细,位置表浅,并与结膜囊毗邻相通,容易受到炎症、外伤的影响而发生阻塞。 鼻泪管下端也是一个解剖学狭窄段,易受鼻腔病变的影响出现阻塞。
病因与分类 婴儿泪溢:鼻泪管下端Hasner瓣发育不完全, 未完成管道化,或留有膜状物阻塞 成人泪溢:功能性(刮风或寒冷时泪溢症状加重。并无明显的泪道阻塞,泪道冲洗通畅。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泪液排出障碍,出现泪溢) 器质性:泪点阻塞 泪小管阻塞 泪总管阻塞 鼻泪管阻塞 (先天畸形、炎症、外伤、瘢痕、异物堵塞、位置异常等多种因素致泪道阻塞或狭窄)
泪器病的主要症状——流眼泪 泪溢与流泪 概念: 泪溢—泪液排出受阻,不能流入鼻腔 而溢出眼睑之外 泪液排出系统阻塞 流泪—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 排走而流出眼睑之外 泪液排出系统通畅
二、泪道感染
(一)慢性泪小管炎 少见,单侧发病,多见于成年人,下泪小管多见(结膜囊细菌下行感染或泪囊炎上行感染,以及周围组织炎症蔓延)。 临床表现:眼红、不适、泪溢、分泌物 体征:内侧睑缘肿胀、充血,压迫泪小管有分泌物溢出 治疗:抗生素溶液冲洗
泪道的应用解剖医学课件
泪道的应用解剖医学课件汇报人:2023-12-13•泪道概述•泪道的解剖结构•泪道的生理功能与调节机制目录•泪道疾病及其诊断方法•泪道手术及其适应症与禁忌症•泪道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01泪道概述泪道是眼部的重要结构,负责将泪液从眼球表面引流到鼻腔,以保持眼球湿润和清洁。
泪道定义泪道位于眼睑内侧,由上、下两个泪小点开始,分别向上、下引流泪液。
泪道位置泪道的定义与位置泪道的主要作用是引流泪液,以保持眼球湿润和清洁。
同时,泪道还具有防止细菌入侵、保护眼球免受感染的作用。
泪道的功能包括引流泪液、防止细菌入侵、保护眼球免受感染等。
此外,泪道还具有调节眼表温度、维持眼压稳定等功能。
泪道的作用与功能泪道的功能泪道的作用泪道的生理结构泪小点是泪道的起始部分,负责将泪液从眼球表面引流到泪道中。
泪小管是连接泪小点和泪囊的部分,具有弯曲和狭窄的特点,容易发生阻塞。
泪囊位于眼睑内侧,是泪道的中间部分,负责储存和暂时储存泪液。
鼻泪管是连接泪囊和鼻腔的部分,是泪液排入鼻腔的通道。
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02泪道的解剖结构位于眼眶内侧壁前部的骨性凹陷区,呈卵圆形,上方为盲端,与鼻泪管相连,下方开口于下鼻道。
泪囊窝泪囊壁泪囊内容物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其中粘膜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包括泪液、泪囊上皮细胞和分泌物等,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030201连接泪囊与结膜囊,具有引流泪液的作用。
上下泪小管连接上下泪小管,汇合形成泪小管,具有引流泪液的作用。
泪总管连接泪囊与鼻腔,是泪液排入鼻腔的通道。
泪囊管。
泪器解剖
泪腺导管
• 泪腺共有排腺管10-20个,泪腺眶部2-5个, 泪腺睑部6-8个。 • 泪腺眶部的排腺管通过泪腺睑部开口于上 穹窿结膜的颞侧部,约在睑板上缘4-5mm。 • 临床上如切除泪腺睑部,在功能上相当于 切除整个泪腺。
副泪腺
• 包括Krause腺,Wolfring腺和Ciaccio腺, 可达到42个。 • 开口于结膜囊内。 • 组织结构与泪腺类似,但病变机率远小于 泪腺。
骨性泪道
2.骨性鼻泪管 • 为泪囊窝向下的延续,下通下鼻道。 • 骨内段长12.40mm,鼻内段长5.32mm。 • 上口相当于眶下缘水平,下口位于下鼻 道顶部的前1/3和后2/3交界处。
膜性泪道
泪点
• 上泪点位于内眦颞侧6.0mm处,方向向后 下 • 下泪点位于内眦颞侧6.5mm处,方向向后 上 • 泪点直径0.2-0.3mm,随年龄增长而稍扩大
后方——泪筋膜和Horner肌(眼轮匝肌的泪 囊部,与上下睑眼轮匝肌相延续) 临床意义:Horner肌除了分布肌束到泪小管 (括约肌作用)外,还分出肌束到睑板内侧 及睑缘等,它的部分肌纤维还构成muller肌 的主要成分(维持眼睑的位置和功能的作 用)。同时Horner肌和睑板前部眼轮匝肌 起源处位置邻近(泪后嵴上2/3),所以泪囊 手术中注意保护!
泪腺
副泪腺
泪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泪腺(Lacrimal gland)
位置: 上方——泪腺窝骨膜 下方——眼球 前部——眶隔和眼轮匝肌 后部——眶脂肪 内侧——提上睑肌之上 外侧——外直肌之上,并由支持韧带或 Lockwood韧带固定于眶外壁的骨 结节
泪 腺
形态: • 大小相当于杏核 • 由提上睑肌腱膜扩张部分隔为上下两叶。
必须掌握的眼科知识-泪器解剖生理!
必须掌握的眼科知识-泪器解剖生理!泪液系统包括以上组织,本文将着重介绍其中发挥主要功能的组织。
01泪腺与第三眼睑腺第三眼睑腺为一扁平管腺状腺体,位于T形软骨内腹侧。
泪腺腺体或第三眼睑腺体向眼球的那一面(内面)具有许多微细管,可分泌泪液后注入结膜穹窿,之后随重力作用、眨眼或第三眼睑的移动而将泪液分布于整个眼球表面。
02副泪液腺体副泪液腺体位于眼睑的边缘,可分泌一些物质共同组成泪膜,其包括下列腺体:1.睑板腺犬眼睑边缘约有20 ~40个睑板腺,此为特化的皮脂腺,可分泌泪膜最外层的物质。
2.穆勒氏腺为特化的汗腺。
3.蔡司氏腺与睫毛相关的特化皮脂腺。
目前动物后两个腺体功能不明,但目前已知蔡司氏腺体感染时会造成麦粒肿。
03泪膜泪膜约为8~9 μm厚,其覆盖住眼角膜及结膜上皮,可分成3层,包括外层脂质层、中层水样层及内层黏液层。
1.最外层的脂质层由油性物质与磷脂组合而成(约0.1μm厚),由睑板腺与蔡司氏腺分泌而成;此层可减少水分丧失、提高泪膜的稳定性。
部分眼药水中的防腐成分或一般销售的浴液会清除此层,可造成眼角膜干燥进而造成眼角膜溃疡。
临床上难以精确地评估此层,但在眼科检查中以高放大倍率、斜光源检查时可看到眼角膜上覆盖着一层油状物质;目前有一些实验是以偏光生物显微镜来评估其厚度。
2.中间的水样层由泪腺与第三眼睑腺分泌而成,为泪膜中最厚的一层(约7μm 厚),其具有下列几项功能:(1)可将结膜囊中的异物或细菌冲洗出来。
(2)可作为第三眼睑或眼睑在眼角膜上移动时的润滑剂。
(3)为眼角膜提供营养,包括氧气、氨基酸、维生素A、生长因子、抗体(免疫球蛋白A)和移除代谢废物。
白细胞也可经由泪膜而移行到眼球表面。
(4)为眼角膜提供平滑表面以维持适合的光学功效。
最内层的黏液层可帮助填平眼角膜上不规则处,具有相似的功能。
(5)提供抗菌物质来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和溶菌素。
此外泪液中还包含蛋白脢抑制因子,可保护眼角膜细胞不会因细菌、免疫细胞或眼角膜细胞产生的分解酵素而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