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存之本》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第一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第一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难点解释:鲁迅作品中的隐喻和内涵丰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意义。
-解决方法:通过讨论、举例和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逐步揭示文本的深层含义。
(2)准确把握并运用文章中的成语、典故。
-难点解释:成语、典故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学生可能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困难。
-解决方法:通过讲解成语、典故的来源和意义,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第一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第一课《阿长与山海经》。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了解鲁迅童年时期的经历,感受作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之情;2.文学鉴赏:分析《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和文章结构,体会鲁迅的文学艺术;3.语文素养:学习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思想教育:通过学习本文,教育学生关爱身边的人,珍惜亲情和友情。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教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的理解普遍较好,他们能够抓住鲁迅对阿长的描写,感受到作者对童年记忆的怀念。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类似经历,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文本的兴趣。这一点让我觉得欣慰,也证明了这个导入方法的有效性。
然而,我也注意到,对于鲁迅的文学风格和修辞手法,学生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讲授过程中,虽然我尽力通过举例和对比来解释,但显然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比如使用多媒体资源,或者设计更具互动性的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鲁迅的文学特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阿长和作者鲁迅的形象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濒危的动植物》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我国有哪些濒危野生动物及它们的分布,知道动物濒危的原因。

2了解不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危害,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能主动、自觉地发出倡议,请人们不要食用、捕杀濒危的野生动物,并能在学校、街道等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

2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

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3重点难点
能主动、自觉地发出倡议,请人们不要食用、捕杀濒危的野生动物,并能在学校、街道等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

4教学过程
4.1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在电视上都看过“猜词”的游戏吧,相信你们对这个游戏都很喜欢吧!我们也先来做一个“猜词”的游戏。

(教师提供词卡,一名学生描述词卡上动物的特点,或它的生活习性,看哪位同学能最先猜出是什么动物,猜不出来的由教师公布答案。

)。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七下)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人物”的故事)【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了解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从标题、详略得当、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的能力。

2.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

3.结合文体特点和作者的叙事风格,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

【单元内容回顾】(2分钟)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两篇散文、一篇小说和一篇古代笔记小说。

一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

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二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三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文中通过讲大徒弟( )二徒弟( )小徒弟( )画师觉很满意的故事。懂得让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家庭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3、你还能找到别的方法画出更多的骆驼吗?
4、可从课外寻找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讲一讲。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 ),展示( )次,补充了( )次。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片身份精彩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惊弓之鸟”到底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
新知探究
1、我能读:
惊弓之鸟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大吃一惊 本事 悲惨
愈合 孤单失群
弓 魏 射 箭 雁 弦 悲 惨 愈 痛 裂
2、我会写的字
※3、我觉得难记和容易写错的字
4、我能把课文熟练的读出来(自读后师徒合作读后小组展示读)
2、说说交际要求。
合作探究
在小组内介绍自己。
内容:向别人介绍自己──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
方法:互动自我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听别人介绍自己。
要求:抓住自己的特点,说真话。“特点”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如:贪玩、调皮、倔强、爱提问题、喜欢读书等等。
注意: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听,等别人说完后,还可以做适当的补充。
1、自拟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根据自己的特点,给作文拟一个新颖的标题吧!
参考题目:《我给自己画张像》《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
我给作文起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
2、写法提示:
1要写出自己的特点。
2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成书过程、主要内容、意义及影响,学习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

2.阅读记录中国共产党及红军领袖的文字、记录中国工农红军的章节,了解中国共产党及红军领袖的特点,了解这支军队的过人之处,理解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工农红军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情况,概括“红星”精神的内涵。

【课前学习任务】通读《红星照耀中国》。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走近《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序言及目录,了解其成书过程、主要内容、意义及影响。

学习任务二:认识“红星”,感受领袖魅力1.“红星”的本体是什么?请观察本书开头作者列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思考“红星”的具体所指。

2.阅读书中记录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相关文字,向同学们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个人物。

3.共产党领袖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看法。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我看到了那些共产党领袖的非凡魅力,他们;他们;他们……学习任务三:深入“红星”,了解中国红军请阅读书中记录中国工农红军的章节,并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说说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学习任务四:理解“红星”精神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言中曾经说过下面一段话,请仔细阅读这段话,并说说震撼斯诺的那种精神力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

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

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

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学习资源】电视剧《长征》【作业设计】1.阅读第五篇“长征”,绘制长征路线图。

六年级品社第三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品社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课:地球哺育了我们学习目标:1珍爱生命,热爱地球。

2、知道地球哺育了我们。

重点难点:1、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

2、初步形成珍爱生命,热爱地球的意识。

学法指导:以“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穿插其他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学习环节一:目标导航,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资料,介绍地球是我们目前发现的唯一有生命条件的星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学习环节二:学案助学,自学探究:学习任务一:自读教材p50内容,明确:1、茫茫宇宙中,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形体。

地球奉献给人类、、、。

学习任务二:自读教材p51页内容,明确:1、地球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习任务三:自读教材p52页内容,明确:1、新疆的很大。

2、咱们家乡的地形有哪些特点?3、你还知道那些著名的名山大川?学习任务三:自读教材p53页内容,明确:1、地球上蕴含着丰富的。

2、你知道地球上有哪些资源吗?3、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我们可以,可以去,也可以。

资料的形式包括、、以及等。

学习环节三: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点拨导练:1、针对自己学不会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2、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向老师提出疑问。

学习环节四:知识整合,课堂小结:本堂课主要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环节五:测评拓展:一、填空题1、茫茫宇宙中,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唯一有生物生存的形体。

地球奉献给人类、、、。

2、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搜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我们可以,可以去,也可以。

资料的形式包括、、以及等。

二、判断题1、地球如此多娇,有那么迷人。

()2、搜集和分析资料是研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

()3、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唯一有生物生存的星体。

()4、地球上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简答地球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课题第二课:第二节:地球的伤痕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所受到的伤害,明确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自然资源 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自然资源 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单元第一课自然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4.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预习导学:1.自然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和能量,常见的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自然资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

3.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我国目前自然资源的现状(或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互动,合作展示: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2.讨论: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3.展示:根据课本P53图3.1和课本P54图3.2。

说明我国主要的煤矿和石油基地。

4.讨论:以煤和石油为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的特点。

5.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提示:从总量、分布、利用等)6.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检查反馈: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 小麦B. 公路C. 钢铁D. 森林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 .地下水 B. 土地 C. 天然气 D. 阳光3.世界上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的国家是()A. 日本B. 中国C. 美国D. 俄罗斯4.下列属于我国资源特征的是()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②分布不均,③浪费破坏严重,④总量丰富,人均较多。

初中校本课程_生存之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校本课程_生存之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环境教育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存之本》课程设计一、导入分析“本”字的结构,从树木的生存之本是土地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生存之本是什么。

二、走近土地1、让学生讲关于土地的故事,从女娲造人的故事引入土地在人类的出现和进化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土地的种类,展示平度土地风光照片。

3、讲古希腊神话大地之子安泰的故事。

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性的物质条件。

三、认识土地1、展示资料,让学生谈感受:为什么荷兰要围海造田?为什么岛国图瓦卢要在别国买土地建国中国?通过分析这两段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地给人类提供了栖身之所和营养之源,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土地是人类的生存之本。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衣、食、住、行与土地的关系。

采取给外星人朋友介绍大地母亲的好处的方式来分小组展示衣、食、住、行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的讨论结果。

(要求小组讨论时小组张要做好记录,讨论要全面、深入,展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四、保护土地1、播放全国土地日宣传片2、播放青岛海葬的新闻视频和济南花坛葬的视频3、大屏幕显示《刑法》342条,关于毁坏耕地、林地等农用地的处罚办法。

让学生知道国家对于保护土地资源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山东省和青岛市也为保护土地做了很多实事。

中学生也要从我做起,保护好我们的土地。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畅谈本节课收获,可以从知识、方法、思想认识等方面来谈。

五、布置作业课后小调查:调查平度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根据你调查的情况设计一份保护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我们可以以倡议书的形式寄给我们的市长或者相关部门,让我们一起为保护平度的土地资源献计献策。

学情分析学生在通过对土地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懂得了土地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就能很容易的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土地,也能自发地产生出保护土地的意识,寻找到保护土地的方式。

而且通过对图片和视频的观看,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根据课堂学到的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

初一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导学案

初一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导学案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学习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举例说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认同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4、全力以赴,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自主导学】通过自主学习,梳理本节的基础知识在书中做出标记,并疯狂记忆基础知识。

只要认真看书,你一定能完成的很好!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

2、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也有多细胞的,如:;它们大多生活在,生活在海水中的常见的藻类植物有、、等(P73),生活在淡水中的藻类植物有、、等。

3、藻类植物没有、、的分化,它们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4、藻类植物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等5、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环境中,一般具有和。

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被称为。

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6、苔藓植物的叶往往只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收到威胁,因此人们把苔藓植物当作的指示植物。

7、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环境中,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它有、、的分化,并且根、茎、叶中有。

8、蕨类植物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可供观赏、食用、药用;作为绿肥和饲料;形成煤。

9、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生殖细胞)形成新个体,属于。

所以这三类植物又被统称为。

【合作探究】通过深入思考、热烈讨论、深化知识。

并认真组织答案,形成自己的认识。

激情投入,你能行!1、观察教材第72~74页的彩图,阅读教材后,分组讨论以下的讨论题(1)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2)藻类植物的形态特征:(3)藻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2、说说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

. 教材第75页观察与思考,边观察边思考讨论题。

(1)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2)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3)苔藓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3、观察教材上的蕨类植物。

生存之本 教学设计

生存之本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存之本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大地母亲”;理解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重点】认识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保护“大地母亲”
【难点】认识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保护“大地母亲”【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利用投影展示上节课的复习题
【复习提问】
1、海洋的作用?
2、海洋的主要污染有那些?
3、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导入新课】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对人类非常重要,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
【新课教学】
一、认知“大地母亲”
播放教学录像,介绍生物进化与土地,及地球的土地状况和中国的土地比重现状。

二、土地是人类的栖息之所
展示资料,组织学生讨论:
1、荷兰耕地现状
2、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政府部长:“当岛屿彻底被淹没后,我们总不能成为一个坐在船上的国家。


通过分析这两段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为人类的栖息环境——土地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这两段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为人类的栖息环境——土地的重要性。

三、生存离不开土地
土地不仅是劳动对象,更是最好、最重要的劳动资料。

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生产。

土地为工业、建筑业、交通业等提供地基等等。

【课堂小结】: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更加珍爱我们日益减少的土地,减少土地的污染、减少乱开发等,保护我们的“大地母亲”。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导学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导学案

第 1 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 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查找杂志、报纸、网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难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二、 知识概览图课堂小结 本节归纳 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的大气层中没有氧气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的模拟实验第二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第三阶段: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阶段: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自然发生说: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宇生说: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热泉生态系统: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三、 新课导引新课导读 情境引入【材料链接】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我国古代就有“女娲造人”和“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说法,难道地球上的生命真的是由神创造出来的吗?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根据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问题探究】 为什么地球形成之初没有生物存在?【点拨】 地球形成之初,火山喷发、岩浆横流、气候多变、温差极大,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没有生物产生和生存的条件,而若干年后,地球环境条件相对转变,才给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四、教材精华知识点1 原始地球的概况 了解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化学起源说 其他几种学说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适应生存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不同生物适应生存的方式和特点。

3、探讨人类适应生存的能力和策略。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变化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了解生物适应生存的多种方式和实例。

(2)分析人类适应生存的关键能力和应对策略。

2、难点(1)理解适应生存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和进化机制。

(2)思考如何将适应生存的本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和行为,了解其适应环境的特征。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物和人类适应生存的案例,深入理解适应的过程和策略。

3、小组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共同探讨适应生存的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无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庞大的动物,每一种生物都面临着生存的挑战。

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它们都发展出了独特的适应生存的本领。

那么,什么是适应生存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生物适应生存的方式1、形态适应许多生物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以适应其生活的环境。

例如,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它的叶子演化成了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北极熊有着厚厚的皮毛和白色的外观,这有助于它们在寒冷的北极保暖和伪装。

2、生理适应生物在生理机能上也会进行调整来适应环境。

比如,骆驼可以在长时间不喝水的情况下生存,因为它的体内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深海鱼类能够在巨大的水压下正常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来平衡体内外的压力。

3、行为适应动物的行为也常常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候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有些动物会在冬季来临前储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三)适应生存的进化机制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在一个种群中,具有适应环境特征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将其有利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逐渐发生改变,从而使整个种群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适应生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了解不同生物适应生存的具体本领和方式。

3、探讨人类在社会环境中适应生存的策略和技能。

4、培养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各种生物适应生存的显著特征和原理。

(2)理解人类适应社会环境的关键因素和方法。

2、难点(1)分析生物适应生存的复杂机制和内在逻辑。

(2)将生物适应生存的原理应用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适应。

三、知识链接1、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2、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突然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比如沙漠或者深海,我们要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呢?其实,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都在不断地面临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而能够适应这些变化,拥有适应生存的本领,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

(二)生物适应生存的本领1、形态结构适应(1)仙人掌:大家都知道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中。

为了适应极度缺水的环境,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刺,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它的茎变得肥厚多汁,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

(2)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它有着厚厚的皮毛和大量的脂肪层,起到了很好的保暖作用。

而且它的毛色是白色的,与冰雪环境融为一体,有利于躲避天敌和捕食。

2、生理功能适应(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可以在不喝水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

这是因为骆驼的肾脏能够高度浓缩尿液,减少水分的排出;而且它的胃里有许多“水囊”,可以储存水分。

(2)蛇:在冬季气温降低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

此时它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能量消耗降低,以此度过寒冷且食物匮乏的时期。

3、行为适应(1)候鸟:每年都会进行长途迁徙。

它们根据季节的变化,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

(2)蜜蜂:通过独特的“舞蹈语言”来传递花蜜的位置等信息,这有助于它们有效地寻找食物和协同工作。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适应生存的重要性和意义。

2、认识不同生物和人类适应生存的多种本领。

3、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生物和人类适应生存的主要本领和方式。

(2)理解适应生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2、难点(1)分析复杂环境中生物和人类适应生存的策略和机制。

(2)将适应生存的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三、知识链接1、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强调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2、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需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广袤的大自然中,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无论是在酷热的沙漠、寒冷的极地,还是深邃的海洋、茂密的森林,都有生物的踪迹。

那么,这些生物是如何在如此多样且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呢?这就涉及到它们适应生存的本领。

(二)生物适应生存的本领1、形态结构适应(1)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为了减少水分散失,它的叶子退化成了刺状,茎变得肥厚多汁,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

(2)北极熊:厚厚的皮毛和大量的脂肪层,有助于在寒冷的北极保持体温。

2、生理功能适应(1)骆驼:可以长时间不喝水,其肾脏具有强大的浓缩尿液的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流失。

(2)蛇:在冬季气温降低时,会进入冬眠状态,降低新陈代谢,减少能量消耗。

3、行为适应(1)候鸟: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和食物资源。

(2)蜜蜂:通过舞蹈来传递蜜源的位置信息,提高群体的生存效率。

(三)人类适应生存的本领1、文化传承与创新(1)语言文字:人类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交流思想、传承知识和经验,使得后人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

(2)科学技术:从简单的工具制造到现代的高科技设备,人类不断创新和应用科技,提高了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Forests and land》 导学案

《Forests and land》 导学案

《Forests and land》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和土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认识森林和土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分析森林和土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探讨保护森林和土地的有效措施和策略。

二、知识梳理(一)森林的概念与类型1、森林的定义森林是指由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组成的大面积绿色植被覆盖的区域。

2、森林的类型(1)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2)温带阔叶林: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树种多样。

(3)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以针叶树为主。

(二)土地的概念与分类1、土地的定义土地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提供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场所的陆地部分。

2、土地的分类(1)耕地: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2)林地:生长树木和森林的土地。

(3)草地: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4)建设用地:用于城市、乡村建设和工业生产等的土地。

(三)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维持生物多样性森林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2、调节气候森林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温,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

3、保持水土森林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4、净化空气和水源森林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过滤和净化水源。

(四)土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提供生产资料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2、承载生态系统土地是各种生态系统的载体,如森林、草原、湿地等。

3、调节水循环土地能够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保持水资源的平衡。

(五)森林和土地面临的问题1、森林砍伐由于人类活动,如木材采伐、开垦农田等,大量森林被砍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2、森林火灾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3、土地荒漠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地退化,出现荒漠化现象。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适应生存的重要性和意义。

2、认识不同生物适应生存的方式和特点。

3、探讨人类在社会环境中适应生存的技能和策略。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变化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生物适应生存的典型案例和原理。

(2)分析人类适应社会环境的有效方法。

2、难点(1)理解生物适应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2)如何将适应生存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知识链接1、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强调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进化。

2、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以及生物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无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庞大的鲸鱼,每一种生物都在努力适应着周围的环境以求生存。

人类也不例外,从远古时代的狩猎采集到现代社会的高度文明,我们一直在不断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

那么,适应生存究竟有哪些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二)生物适应生存的方式1、形态结构适应(1)举例: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散失;骆驼的驼峰储存大量脂肪,以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2)思考:这些形态结构的改变是如何帮助生物更好地生存的?2、生理功能适应(1)比如:北极熊具有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能够抵御严寒;鸟类的双重呼吸机制,提高了氧气的摄取效率。

(2)讨论:生理功能的适应对生物的生存有何重要意义?3、行为适应(1)许多动物会冬眠或夏眠,如蛇、熊等,以度过不利的季节。

(2)有些鸟类会迁徙,寻找更适宜的生活环境。

(3)探究:行为适应是如何让生物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三)生物适应生存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1)在特定的环境中,只有具备适应环境条件的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

(2)例如,在污染严重的河流中,耐污的鱼类能够存活,而对污染敏感的鱼类则逐渐消失。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适应生存的概念和重要性。

2、了解生物和人类在适应生存方面的各种本领。

3、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不同生物适应生存的独特方式和特点。

(2)理解人类适应社会和自然环境变化的策略和能力。

2、难点(1)分析生物适应生存本领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2)探讨如何将适应生存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知识讲解(一)适应生存的概念适应生存指的是生物或人类在其生存环境中,通过自身的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的调整和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从而保证生存和繁衍。

(二)生物适应生存的本领1、形态结构适应(1)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2)北极熊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层,帮助它们抵御寒冷,在极寒的北极生存。

2、生理功能适应(1)骆驼可以在长时间不喝水的情况下生存,其体内有特殊的储水和节水机制。

(2)鸟类具有高效的呼吸系统,能够在高空稀薄的空气中获取足够的氧气。

3、行为适应(1)候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2)有些动物会在冬季冬眠,降低身体代谢,以度过食物匮乏的时期。

(三)人类适应生存的本领1、身体适应(1)人类的皮肤可以调节体温,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2)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心肺功能会逐渐适应低氧环境。

2、心理适应(1)面对压力和挫折时,能够通过心理调节保持积极的心态。

(2)在陌生的环境中,能够迅速适应并建立新的社交关系。

3、文化适应(1)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服饰文化和居住方式,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四)适应生存的原理和机制1、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适应环境特征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其基因得以传递下去,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

2、学习和记忆人类通过学习和记忆,积累经验和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环境变化。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 导学案

《适应生存的本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适应生存的概念和重要性。

2、了解不同生物适应生存的方式和特点。

3、培养观察和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4、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生物适应生存的主要方式和机制。

(2)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难点(1)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复杂案例。

(2)理解生物适应的进化意义。

三、学习方法1、观察法:观察周围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思考其与环境的关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生物案例,深入分析其适应生存的特点和策略。

3、讨论法:小组讨论生物适应生存的现象和原因,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无论是炎热的沙漠、寒冷的极地、深邃的海洋还是茂密的森林,都有生物的身影。

那么,这些生物是如何在各自独特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呢?它们又具备了哪些适应生存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生物适应生存的奇妙世界。

(二)知识讲解1、适应生存的概念适应生存是指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环境的特征和行为方式,从而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2、生物适应生存的方式(1)形态结构适应许多生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环境的特点。

例如,骆驼的驼峰能够储存大量的脂肪,在食物短缺时为其提供能量;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鸟类的骨骼中空,减轻体重,便于飞行。

(2)生理功能适应生物在生理功能上也有很多适应环境的表现。

比如,北极熊具有厚厚的皮毛和皮下脂肪,能够抵御寒冷;鱼的鳃能够在水中呼吸,获取氧气;沙漠中的蜥蜴,在白天高温时,通过行为调节体温,减少水分散失。

(3)行为适应生物的行为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以适应生存。

候鸟会在季节变化时迁徙,寻找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蜜蜂通过舞蹈向同伴传递蜜源的信息;一些动物在冬季会冬眠,以度过食物匮乏的时期。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的适应生存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

《生存》教案

《生存》教案

《生存》教案生存教案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的重要性和生存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生存的定义和意义2. 生存技能的分类和重要性3. 基本的生存技能:- 寻找食物和水源- 搭建简易庇护所- 寻求援助和保持安全- 处理急救情况- 导航和方向感- 火源的获取和使用- 基本的野外生活常识4. 生存案例分析和讨论5. 仿真生存训练(视情况可选择性的活动)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生存的概念、技能以及案例分析。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存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3. 观察法:利用实地考察或图文资料观察,让学生了解实际生存情况,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练法:针对各项生存技能,设计相应的练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

教学评估1. 口头问答:对学生进行生存知识的提问,考察他们对于生存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 编写小队生存计划:让学生在小组中编写详细的生存计划,评估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协作能力。

3. 生存技能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掌握的生存技能,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和图文资料:用于讲解生存知识和案例分析。

2. 实地考察或图片资料:用于观察和讨论实际生存情况。

3. 相关书籍和录像资料:供学生参考和深入研究。

教学安排本教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安排,建议分为若干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生存的定义和意义:生存的定义和意义第二课时:生存技能分类和重要性:生存技能分类和重要性第三课时:基本的生存技能:基本的生存技能第四课时:生存案例分析和讨论:生存案例分析和讨论第五课时:仿真生存训练:仿真生存训练第六课时:教学评估和复总结:教学评估和复习总结参考书目1. 《野外生存手册》2. 《求生指南》3. 《野外生存与探险技巧》> 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城区第八中学“三维五环节高效课堂”七年级环境教育导学案
课题生存之本课型新授
主备课人孙艺婷审核人
备课时间2015.10.27 上课时间2015.11.04
学习目标了解“大地母亲”;理解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懂得土地的作用。

培养环保意识,为保护土地资源自己贡献一份力量。

学习
重点
难点
大地母亲是重点;土地的作用是难点。

教学过程师生随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 分钟)
同学们,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哪一种
资源,知道吗?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土地对人
类非常重要,同学们能举例说明吗?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5 分钟)
1、认知“大地母亲”
播放教学录像,介绍生物进化与土地,及地球的土地状况和中国的土地比重现状。

2、资料分享:
生命之源起于海洋,而生物的进化却是在漫长的海陆变迁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在生物的不断进化中,人类在广阔的大地上应运而生,并不断繁衍生息,因此土地有“大地母亲”之称。

1、想一想:土地与海洋相比,哪些特点更有利于人类的出现?
总结:
人类自起源以来就居住在陆地上,与陆地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陆地对人类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为深刻。

陆地上的水循环、阳光、温度、动植物;陆地上的土壤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

2、出示图表: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辽阔的大地上,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土地有哪些类型?总结土地的作用。

指导策略:活动策略:
设计意图:
展示点拨质疑问题(20 分钟)1、展示资料,组织学生讨论:(1)荷兰耕地现状(2)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政府部长:“当岛屿彻底被淹没后,我们总不能成为一个坐在船上
的国家。


通过分析这两段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为
人类的栖息环境——土地的重要性。

2、谈一谈30页,总结土地是我们的营养源泉。

没有土地就没有农业生产。

土地为工业、建筑业、交通业等提供地基等等。

指导策略:活动策略:
设计意图:
盘点收获拓展提升(4 分钟)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指导策略:活动策略:设计意图:
达标练习巩固提高(5 分钟)
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性的物质条件,我们应该更加珍爱我们日益减少的土地,减少土地的污染、减少乱开发等,保护我们的“大地母亲”。

指导策略:活动策略:
设计意图: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