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柱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过滤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过滤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过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过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不同类型的过滤器及其适用范围。

3.熟悉过滤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实验仪器和材料:1.实验室常见的过滤器,如漏斗、毛细管过滤器等。

2.过滤介质,如滤纸、石棉滤芯等。

3.待过滤的溶液或悬浊液。

实验原理:过滤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利用介质阻挡固体杂质或液体颗粒,使纯净溶液或清洁液通过。

常用的过滤方法有重力过滤、压力过滤和真空过滤等。

过滤介质可以选择不同精度和材质的滤纸或滤棉,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颗粒大小的溶液或悬浊液。

实验步骤:1.准备好所需的过滤器和过滤介质,将过滤器安装在漏斗或其他容器上。

2.在过滤介质上放置适量的溶液或悬浊液,注意不要超过介质可容纳的最大量。

3.一手握住漏斗颈部,另一手将容器中的溶液或悬浊液缓慢倒入漏斗中,控制速度以防溢出。

4.慢慢观察溶液或悬浊液通过过滤介质时的情况,注意不要让过滤介质完全干燥,需及时添加待过滤的液体。

5.过滤结束后,取出过滤介质,可以将其放在干燥器或通风中晾干。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或悬浊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2.如果使用有毒溶液进行过滤实验,要戴好防护手套和眼镜,工作于通风良好的实验室环境。

3.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滤介质的破损或漏掉,导致过滤效果不理想。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漏斗和过滤介质上的残留物,清洗干净。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溶液或悬浊液通过过滤介质后,固体颗粒被滤除,得到纯净的溶液或清洁液。

实验结论:过滤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分离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类型和精度的过滤器和过滤介质,可以有效分离溶液中的固体杂质或悬浊液中的颗粒物质。

掌握过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化工实验和工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过滤的实验报告

过滤的实验报告

篇一:过滤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三过滤实验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熟悉板框过滤机的结构。

2.学全板框压滤机的操作方法。

3.测定一定物料恒压过滤方程中的过滤常数k和qe,确定恒压过滤方程。

二、实验原理过滤是一种能将固体物截流而让流体通过的多孔介质,将固体物从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过滤速度u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内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即:23u=dv/(ad?式中a代表过滤面积m,?代表过滤时间s,代表滤液量m.比较过滤过程与流体经过固定床的流动可知:过滤速度,即为流体经过固体床的表现速度u.同时,液体在细小颗粒构成的滤饼空隙中的流动属于低雷诺范围。

因此,可利用流体通过固体压床压降的简化模型,寻求滤液量q与时间?的关系。

在低雷诺数下,可用kozney的计算式,即:dq?31?pu???? 22d??1???ak?l对于不可压缩的滤饼,由上式可以导出过滤速度的计算式为:dp?pk??d?r??q?qe2q?qe3?q?12q?qe kk因此,实验时只要维持操作压强恒定,计取过时间和相应的滤液量以?q~q作图得直线。

读取直线斜率1/k和截距2qe/k值,进而计算k和qe值。

若在恒压过滤的时间内已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q1,则在?????及q1~q2范围内将上述微积分方程积分整理后得:???1q?q1?12?q?q1???q1?qe? kkq-q1)为线性关系,从而能方便地求出过滤常数k和qe.上表明q-q1和(???三、实验装置和流程1.装置实验装置由配料桶、供料泵、圆形过滤机、滤液计量筒及空气压缩机等组成。

可进行过滤、洗涤和吹干三项操作过程。

碳酸钙(caco3)或碳酸镁(mgco3)的悬浮液在配料桶内配制成一定浓度后,为阻止沉淀,料液由供料泵管路循环。

配料桶中用压缩空气搅拌,浆液经过滤后,滤液流入计量筒。

过滤完毕后,亦可用洗涤水洗涤和压缩空气吹干。

2.实验流程本实验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大学柱色谱实验报告(3篇)

大学柱色谱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柱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柱色谱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样品的制备、色谱柱的填充、洗脱剂的选择和样品的收集。

3. 学习如何分析色谱分离的结果,并能够根据分离效果评估实验条件。

二、实验原理柱色谱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来实现分离的技术。

实验中,将含有目标组分的混合物通过填充有吸附剂的色谱柱,由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它们在色谱柱中的移动速度也会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 柱色谱柱(玻璃或塑料)- 漏斗- 烧杯- 滴定管- 铁架台- 秒表2. 试剂:- 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等)- 混合样品(含目标组分)- 洗脱剂(根据目标组分的极性选择)- 标准样品(用于对照和定量分析)四、实验步骤1. 准备色谱柱:将吸附剂倒入漏斗中,用滴定管缓慢倒入色谱柱中,使其填充紧密。

2.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混合样品,用适量的溶剂溶解。

3. 样品上样:将样品溶液缓慢滴加到色谱柱顶部,注意控制流速。

4. 洗脱:将洗脱剂滴加到色谱柱顶部,控制流速,收集流出液。

5. 收集分离组分:观察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记录各组分对应的收集时间。

6. 样品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组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离效果:观察色谱柱中的分离情况,记录各组分对应的收集时间,分析分离效果。

2. 定量分析:根据收集到的各组分量,计算其含量,并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

3. 优化实验条件:根据分离效果,分析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如吸附剂类型、洗脱剂类型、流速等,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六、问题与讨论1.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色谱柱填充不均匀,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 洗脱剂选择不当,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 流速控制不当,导致分离效果不佳。

2. 解决方法:- 优化色谱柱填充方法,确保填充均匀。

- 根据目标组分的极性选择合适的洗脱剂。

过滤及反冲洗试验报告书

过滤及反冲洗试验报告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课程实验报告课程:水处理技术(实验)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实验名称:成绩评定:级:班别:组名:姓学号: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实验学期:实验七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过滤原理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

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

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

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

当滤料粒径、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己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

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

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置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

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3、滤料层的反冲洗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

生化实验报告凝胶过滤

生化实验报告凝胶过滤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凝胶过滤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凝胶过滤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验证凝胶过滤的分离效果。

二、实验原理凝胶过滤,又称分子筛层析,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差异的分离技术。

层析柱内填充带有小孔的凝胶颗粒,凝胶颗粒的孔径大小不同。

当含有不同大小蛋白质的混合溶液通过层析柱时,小分子蛋白质能够进入凝胶颗粒的孔隙中,从而在层析柱中停留时间较长;而大分子蛋白质则无法进入孔隙,在层析柱中的停留时间较短。

因此,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三、实验材料1. 蛋白质混合样品(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2. 凝胶过滤柱(如Sephadex G-75)3. 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4. 离心机5. 分光光度计6. 移液器7. 玻璃棒8. 实验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柱的制备:将凝胶过滤柱垂直放置,用缓冲液充分洗涤,去除凝胶颗粒表面的杂质。

2. 样品的制备: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混合样品,用缓冲液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3. 样品的加载:将样品缓慢加入层析柱的顶部,使其自然流下。

4. 洗脱:用缓冲液以恒定流速(如1 mL/min)洗脱层析柱,收集洗脱液。

5. 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洗脱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记录不同洗脱峰的位置和峰面积。

6. 收集:根据蛋白质含量变化,收集不同洗脱峰的蛋白质溶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洗脱曲线:根据洗脱曲线,可以观察到不同大小的蛋白质在层析柱中的洗脱顺序。

通常,小分子蛋白质先被洗脱,而大分子蛋白质后被洗脱。

2. 蛋白质分离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洗脱峰的峰面积,可以评估凝胶过滤的分离效果。

峰面积越大,说明蛋白质含量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六、实验讨论1. 凝胶过滤是一种高效、简便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2. 凝胶过滤的分离效果受到凝胶类型、柱径、流速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和操作条件。

3. 凝胶过滤可以与其他分离技术(如SDS-PAGE、电泳等)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效果。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

柱色谱法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柱色谱法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成分,掌握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验原理柱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它基于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在柱色谱法中,混合物溶液通过装有固定相的柱子,流动相从柱子的顶部通过,混合物中的成分经过一段时间后按照其亲和性被逐渐分离出来。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将柱色谱柱安装在色谱仪上,并调整流量控制阀的流速为适当值。

确保色谱柱处于恒温状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样品制备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经过充分搅拌和过滤处理,以获得均匀的溶液样品。

3.3 柱装填将固定相装填到柱子中,确保固定相层均匀、紧密,并且不会轻易破碎。

3.4 样品进样使用一个适当的进样器,将样品溶液按照设定的体积进样到柱子中。

3.5 流动相选择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流动相的组成。

根据柱色谱柱的特性和样品的特性,可以确定出最佳的流动相组合。

3.6 实验操作打开流量控制阀,确保流动相在柱子中平稳流动。

观察流出溶液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记录相关数据。

3.7 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柱子中不同组分的出现时间和峰的高度,可以根据已知标准物质的特性和峰值进行对比,进一步鉴定未知物质的成分。

4.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描述的操作,对样品进行柱色谱法分离与鉴定。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样品中的不同成分在流动相的作用下,按照其亲和性逐渐分离出来;2.根据已知标准物质的特性和峰值高度,可以初步鉴定未知物质的成分;3.实验中所使用的流动相组合对柱色谱法的分离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柱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会了使用柱色谱法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成分。

实验结果表明柱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和制药等领域。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柱色谱法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离效果,并尝试优化实验步骤和流动相组合,以提高柱色谱法的分离效率和准确性。

【清华】过滤-第14组-温轶凡 张敬然 赵书畅 李少咏 王韧骋 付博亚

【清华】过滤-第14组-温轶凡 张敬然 赵书畅 李少咏 王韧骋 付博亚

水处理实验报告三过滤环33班温轶凡张敬然赵书畅李少咏王韧骋付博亚水一实验三:过滤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滤柱实验设备和方法;2.观察不同过滤方式中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3.观察滤柱反冲洗情况:滤料的水力筛分现象,滤料层膨胀与冲洗强度的关系;4.观察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了解过滤效果的渐变过程;5.掌握过滤最佳运行条件,可以尝试研究新型过滤工艺。

【实验原理】过滤是具有孔隙的物料层截留水中杂质从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常用的过滤方式有砂滤、硅藻土涂膜过滤、金属丝编织物过滤等。

过滤不仅去除水中细小悬浮颗粒杂质,而且细菌病毒及有机物也会随着浊度降低而被除去。

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是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作用和沉淀作用。

为了取得良好的过滤效果,滤料应具有一定级配;沉淀前或滤前投加混凝剂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滤速不高,清洁滤层中水流属于层流时,水头损失与滤速成正比,即二者成直线关系;当滤速较高时,上式计算结果偏低,即水头损失增长率超过滤速增长率。

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会随之不断增加,导致孔隙率减小滤速减小,滤层两侧压力差增大。

必然导致过滤过程中水力条件的改变,使水头损失增加,过滤性能减弱,并有可能造成部分已被截留的杂质冲出滤层而带入出水中。

因此,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一般为2.5~3.0m),或者滤池出水浊度超过规定时,滤池需进行反冲洗,以排除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

滤池反冲洗通常采用自下而上的水流进行,在滤层孔隙中的水流剪力作用下,以及在滤料颗粒碰撞摩擦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下来被冲洗水流带出滤池。

反冲洗强度以能保证最底层滤料膨胀即可。

当反冲洗速度较大时,滤料层完全膨胀,处于流化状态,根据滤料层前后的厚度便可求出膨胀率e=100%×(L−L0)/L0e值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反冲洗效果。

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等,此外还有污水中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大小和强度等。

过滤器检验报告范文

过滤器检验报告范文

过滤器检验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过滤器是一种用于将杂质或者其中一种特定物质从流体中分离出来的设备。

在许多工业和日常生活中,过滤器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过滤器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检验和测试。

二、检验目的本次过滤器检验的目的是验证过滤器的滤芯效果、过滤流量和耐压能力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检验结果,判断过滤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三、检验方法1.滤芯效果测试:选择一定量的污染物溶液,通过过滤器后,测量滤液的浊度。

根据标准,滤液的浊度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2.过滤流量测试:将一定量的液体通过过滤器,记录所需时间。

通过测量流量和时间,计算得出过滤器的流量。

3.耐压试验:将一定压力的液体通过过滤器,持续一定时间。

观察过滤器是否出现渗漏、破裂等情况。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1.滤芯效果测试:选择了一种含有微小颗粒的污染物溶液。

通过过滤器后,测量滤液的浊度。

实验结果显示,滤液的浊度为0.01NTU,低于标准要求的0.1NTU。

2. 过滤流量测试:选择了一种流量计测量过滤器的流量。

实验结果显示,过滤器的流量为10L/min,符合要求的最小流量。

3.耐压试验:在实验设备上施加了一定压力的液体,并持续一段时间。

观察过滤器是否出现渗漏、破裂等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过滤器能够承受5MPa的压力,并且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五、结论通过滤器检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滤芯效果良好:过滤器能够有效分离微小颗粒,滤液的浊度达到了标准要求。

2.过滤流量符合要求:过滤器能够满足最小流量的要求,确保正常生产运行。

3.耐压能力强:过滤器能够承受一定压力,并且未出现任何渗漏或破裂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次过滤器检验结果表明过滤器的性能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正常使用。

六、改进建议尽管过滤器经过检验,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质量,仍有以下改进建议:1.定期更换滤芯:滤芯是过滤器的关键部件,建议定期更换滤芯,以保持其良好的过滤效果。

筛分过滤实验报告

筛分过滤实验报告

筛分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天然河砂的颗粒级配。

(2)绘制筛分级配曲线,求d0、d80、K80。

(3)按设计要求对上述河砂进行再筛选。

二、实验原理滤料级配是指将不同大小粒径的滤料按一定比例加以组合,以取得良好的过滤效果。

滤料是带棱角的颗粒,其粒径是指把滤料颗粒包围在内的球体直径(这是一个假想直径)。

在生产中简单的筛分方法是用一套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分滤料试样,选取合适的粒径级配。

我国现行规范是以筛孔孔径0.5 mm及1.2mm两种规格的筛子过筛,取其中段。

这虽然简便易行但不能反映滤料孔径的均匀程度,因此还应该考虑级配情况。

能反映级配状况的指标是通过筛分级配曲线求得的有效粒径的d10以及d80和不均匀系数K80。

d10是表示通过滤料质量10%的筛孔孔径,它反映滤料中细颗粒尺寸,即产生水头损失的“有效”部分尺寸;d80系指通过滤料质量80%的筛孔孔径,它反映粗颗粒尺寸;K80为d80与d10之比,即K80=d80/d10。

K80越大表示粗细颗粒尺寸相差越大,滤料粒径越不均匀,这样的滤料对过滤及反冲均不利。

尤其是反冲时,为了满足滤料粗颗粒的膨胀要求就会使细颗粒固过大的反冲强度而被冲走:反之,若为满足细颗粒个被冲走的要求而减小反冲强度,粗颗粒可能因冲不起来而得不到充分清洗。

故滤料需经过筛分级配。

三、实验内容3.1 实验设备与试剂(1)圆孔筛一套,直径0.15-0.9mm,筛孔尺寸如表4-1所示。

(2)托盘天平,称量300g,感量0.1g。

(3)烘箱。

(4)带拍摇筛机,如无,则人工手摇。

(5)浅盘和刷(软、硬)。

(6)1000mL量筒。

3.2 实验步骤(1)取样。

取天然河砂300g,取样时要先将取样部位的表层铲去,然后取样。

将取样器中的砂样洗净后放在栈盘中,将浅盘置于105℃恒温箱中烘干,冷至室温备用。

(2)称取砂样200g,选用一组筛子过筛。

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砂样放在最上面的一只筛(1.68mm 筛)中。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

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凝胶过滤层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实验,了解分离纯化分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凝胶层析和胶体过滤的工艺方法,以及在实验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实验原理:凝胶层析方法按照其色谱柱填充物的性质可以分为分子筛层析、凝胶层析和亲和层析三种。

本实验采用凝胶层析方法。

凝胶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凝胶层来过滤分子,使不同分子在凝胶层中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凝胶层由一种或多种表现不同的纯化材料组成。

根据静电吸附,分子量、构象和亲水亲疏等不同特征,分子在凝胶层中的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了分子的分离与纯化。

常用的凝胶材料有葡聚糖、玻璃珠、纸板和硅胶等。

在凝胶层析的过程中,分子穿过凝胶孔隙,与孔壁作用,质量小、构象简单的分子在孔隙中的停留时间比质量大、构象复杂的分子短,从而实现了分离纯化。

胶体过滤法原理是基于分子在胶体的质量和形状上的差异,经过胶体过滤后可以实现分离纯化目标分子。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样品中含有数种分子,需要先进行固体颗粒的分离预处理。

准备不同孔径的凝胶和胶体。

2. 准备凝胶层析硅胶柱:溅涂硅胶等于客胶的大环胶纸采用纸筒套紫外线透明人字形凝胶板制成硅胶或其他纯化材料的色谱柱。

3. 经过样品的预处理,将样品加入硅胶柱中静置24小时。

4. 收集经过凝胶层析分离的目标分子。

5. 准备胶体过滤柱:通过不同孔隙大小的胶体过滤材料,将目标分子实现精准纯化。

实验结果:经过凝胶层析和胶体过滤,样品中的分子被成功分离和纯化。

分离后的分子经过比对,其纯度高达90%以上,符合实验预期。

实验结论:通过凝胶层析和胶体过滤实验,掌握了分子的分离纯化原理和方法。

本实验有助于提升实验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试验土柱(或有害废弃物)淋滤实验

试验土柱(或有害废弃物)淋滤实验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实验仪器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热板;电子天平;电热 鼓风干燥箱;内径为100 mm的淋溶柱;高位槽;若干玻璃 仪器。
2、实验试剂
固体废物(或污染土壤),氢氟酸,高氯酸,浓硝酸, 浓盐酸。
四、操作步骤 (1)装柱:取过0.5mm孔径的固体废物(
或污染土壤)适量,装填在内径40 mm的 有机玻璃柱内,装填高度200 mm。 (2)连接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环境监测
(3)控制水层高度保持在固体废物层上10 cm左右,并控制流速以4.5mL/min通过有 机玻璃柱下端;
(4)用锥形瓶收集至400mL时,关闭停止 淋滤。
(5)摇匀滤液,取适量滤液按水中重金属 的分析方法,测定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同 时测定固体废物中重金属的含
五、注意事项 实验所用玻璃仪器均用14%的硝酸提前浸泡24 h。
环境监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土柱或有毒废物淋滤实验,了解含污地表水通 过土壤层或雨水淋溶固体废物对土壤层、地下水的影响程 度,为有害废物的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淋滤指水连同悬浮或溶解于其中的土壤表层物质向地下 周围渗透的过程。淋滤试验是确定土壤中污染物质迁移转 化规律的基本试验,本实验中采用模拟天然雨水对土壤( 或有害废弃物)进行淋滤,控制水层高度,以土柱筒底部 的排水口接取渗出液,渗出液携带出有害物质。

不同滤料滤柱对比试验研究

不同滤料滤柱对比试验研究

不同滤料滤柱对比试验研究摘要:河口水厂技术人员历时150天滤柱净水试验,统计分析滤柱出水水质,研究发现,碳砂滤柱滤料挂膜成功后,伴随微生物氧化降解,CODMn、藻类、氨氮去除率最高,水处理效果好。

关键词:滤柱活性炭CODMn、氨氮Abstract: HeKou water plant technicians last 150 days filtration column purification test , analyze statistically filtration column effluent,study found that Carbon sand filter column filter biofilm grows successfully, along with the microbe oxidates and degrades,CODMn、algaeandAmmonia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is the highest , water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 filter cartridge、active carbon、CODMn、ammonia nitrogen 胜利油田河口水厂设计供水能力 5.5 万m3/d,采用立管式微涡混合器、折板反应池、气浮工艺及移动罩滤池、翻板滤池净水工艺,原水引自黄河水。

为解决原水中的藻类(最高5000万/l)、CODMn(最高6.3mg/l)高等污染问题,提高出厂水质,2011年河口水厂开展了滤柱试验,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粒径的滤料对于浊度和CODmn、藻类、氨氮的去除率,为下步改进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1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1.1实验原水实验原水为气浮移动罩滤后出水,用一台潜水离心泵提升输送至四个平行滤柱。

1.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为四座有机玻璃滤柱,每座滤柱高3m,直径300mm,各个滤柱的滤层组成、级配见表1,四座滤柱均设有气、水反冲洗系统,分别在进水、反冲洗出水处装有流量计,反冲排水自滤柱顶部排出,实验装置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过滤及反冲洗试验报告书

过滤及反冲洗试验报告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课程实验报告课程:水处理技术(实验)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实验名称:成绩评定:级:班别:组名:姓学号: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实验学期:实验七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反冲洗时冲洗强度与滤层膨胀度之间的关系。

2、了解清洁砂层过滤时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以及滤层水头损失的增长对过滤周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过滤原理水的过滤是根据地下水通过地层过滤形成清洁井水的原理而创造的处理浑浊水的方法。

在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颗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达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过滤是水中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当水中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在范得华引力和静电引力以及某些化学键和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作用下,它们被粘附到滤料颗粒的表面上。

此外,某些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同时存在。

经研究表明,过滤主要还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经过迁移和粘附两个过程来完成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

2、影响过滤的因素在过滤过程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层中悬浮颗粒的量也会随着不断增加,这就必然会导致过滤过程水力条件的改变。

当滤料粒径、滤层级配和厚度及水位己定时,如果孔隙率减小,则在水头损失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滤速减小。

反之,在滤速保持不变时.将引起水头损失的增加。

就整个滤料层而言,鉴于上层滤料截污量多,越往下层截污置越小,因而水头损失增值也由上而下逐渐减小。

此外,影响过滤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水质、水温、滤速、滤料尺寸、滤料形状、滤料级配,以及悬浮物的表面性质、尺寸和强度等等。

3、滤料层的反冲洗过滤时,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增加,当水头损失增至—定程度时,导致滤池产生水量锐减,或由于滤后水质不符合要求,滤池必须停止过滤,并进行反冲洗。

反冲洗的目的是清除滤层中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滤池冲洗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水流进行反冲洗的方法。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 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 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滤带检测报告

滤带检测报告

滤带检测报告1. 引言滤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滤带的性能和工作状态。

滤带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液体过滤等领域,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可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报告旨在介绍滤带检测的步骤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检测步骤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滤带检测之前,需要先进行准备工作:•确定检测的滤带类型和规格。

•清洁检测设备,确保准确的测试结果。

•准备好检测所需的试剂和工具。

2.2 检测污染物滤带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因此检测滤带的性能需要评估其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1.收集待检测滤带样品。

确保样品为滤带的实际使用状态,以获得真实的检测结果。

2.准备不同浓度的污染物溶液。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常见的污染物,如悬浮颗粒、有机物等。

3.将污染物溶液通过滤带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并测量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

2.3 检测滤料状态滤带的滤料状态对其过滤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检测滤料的状态。

1.收集待检测滤带样品。

2.使用显微镜观察滤带上的滤料状态。

检查滤料的密度、分布均匀性和形状等。

3.根据观察结果,评估滤料的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2.4 检测滤带压力损失滤带的压力损失是指液体通过滤带时所产生的阻力,也是滤带过滤效果的重要指标。

1.安装待检测滤带样品到滤液系统中。

2.测量滤液系统进口和出口的压力。

3.计算压力损失,即出口压力减去进口压力。

4.根据计算结果,评估滤带的压力损失是否超过限定范围。

2.5 检测滤带寿命滤带的使用寿命是指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以保持有效过滤功能的时间。

1.收集待检测滤带样品。

2.安装滤带到滤液系统中,将流体通过滤带进行过滤。

3.监测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记录时间和浓度变化。

4.当滤液中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判定滤带的使用寿命已到。

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1 滤带阻塞问题滤带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阻塞,影响其过滤效果。

解决方法: - 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保持滤带的通透性。

滤芯实验报告

滤芯实验报告
1、原物料与试样均可起到过滤效果
2、原物料过滤效果明显高于试样滤芯
3、两种滤芯过滤的槽液通过滤纸过滤均无活性碳颗粒残留
4、两种滤芯过滤的槽液镀铜经热冲击浸锡未出现孔铜拉裂
5、因(正业)试样滤芯过滤效果较差;建议目前我司小过滤使用的滤芯不做更换
下步措施
节约物料使用成本:
1、同行PCB厂有将大过滤使用后的高效活性碳滤芯洗净后再次作为小过滤滤芯使用
试验
方案
试验步骤:
关闭3#、4#过滤机电源开关;关闭3#、4#过滤机进出口球阀;取出3#、4#过滤机桶内18支白色PP滤芯
一、取二铜旧线3#、4#铜槽各50ML槽液分析硫酸、硫酸铜、污染值;并记录。
二、将厂内原用的高效碳滤芯(9)支装入3#过滤机桶内、
三、将(正业)试样高效碳滤芯(9)支装入4#过滤机桶内、
试验
过程
对比项目四:(镀铜延展性测试)
3#化验结果:硫酸(185-235g/l):195硫酸铜(50-80g/l):63.2氯离子(30-80ppm):55.4
4#化验结果:硫酸(185-235g/l):198硫酸铜(50-80g/l):63.9氯离子(30-80ppm):59.6
实验结论
试验结论:
技术报告
文件编号:收件ຫໍສະໝຸດ 生产、品管、工艺、采购、仓管
制作
2013-04-01
抄送
陈副总、曾总监、叶经理、余经理
审核
FAX
批准
实验
主题
(正业)高效活性炭滤芯试样试验
责任
对象
现状
描述
评估供应商新物料;以降低生产成本。检验正业科技送来我司9支高效活性炭滤芯试样的
过滤效果;检验新物料是否符合我司小过滤使用要求。

过滤实验报告怎么写

过滤实验报告怎么写

过滤实验报告怎么写过滤实验报告的写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讨论、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个关于过滤实验报告的写作示范:引言在化学实验中,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可以通过过滤将杂质与所需物质分离。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过滤方法对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并比较各种过滤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的过滤方法,包括重力过滤、吸力过滤和压力过滤。

2.比较各种过滤方法在分离固液混合物中的效果。

3.探究过滤时的操作技巧和实验条件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过滤是通过筛选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超过粒径的颗粒留在筛网上,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常见的过滤方法包括重力过滤、吸力过滤和压力过滤。

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及仪器,包括过滤纸、漏斗、烧杯、滤液瓶等。

2.称取一定质量的固液混合物,加入烧杯中。

3.将过滤纸折叠成适合漏斗形状,放入漏斗中。

4.将漏斗放置在干燥的滤液瓶上。

5.将固液混合物慢慢倒入漏斗中,使液体逐渐通过过滤纸,形成滤液。

6.过滤结束后,将固体残渣用适当方法处理。

实验结果分别使用重力过滤、吸力过滤和压力过滤方法将相同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

结果显示,重力过滤需要较长时间,但滤液较为澄清;吸力过滤速度较快,但滤液中可能有气泡产生;压力过滤速度最快,滤液澄清度较高。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重力过滤在分离固液混合物时所需时间较长,但滤液质量较好;吸力过滤速度较快,但可能会出现气泡;压力过滤速度最快,滤液质量较好。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过滤方法。

结论与建议本实验验证了不同过滤方法对固液混合物分离的效果,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过滤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吸力或压力过滤时,要注意控制液位和操作时间,以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

参考文献[1] 《物理化学实验指导书》[2] 翁维涛, 卢福贵, 陈爽. 过滤纸工作负荷与机械性能的关系[J]. 纸和纸制品技术与设备, 2020, 39(02):45-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柱试验及其对新村水厂更换滤料的指导意义
塘沽中法供水有限公司300451
Tang Gu Sino-French Water Supply Company
孙曙华高玉合高斌
Sun Shuhua Gao Yuhe GaoBin 摘要:本次滤柱试验主要是为了考察不同粒径、不同厚度滤料对滤后水浊度、水头和水头损失等参数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结论,评价不同滤料层的纳污能力,选择合适的级配组成和滤层厚度,在保证设计水量的前题下,提高出水水质。

关键词:滤柱浊度水压水头损失
Abstract :This filter test is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different size and different length of filter sand on ex-plant water ,water pressure and water pressure los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the analysis, we’ll comment the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length of the sand and choose the suitable filter sand size and its length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pply capacity and enhance the water quality.
Key words: Filter test, Turbidity, Water pressure, Water pressure lost
一、滤柱试验的目的
①在相同进水水质、相同进水量、相同滤料厚度、相同过滤周期的条件下,考察不同粒径滤料对滤后水浊度和水头损失等参数的影响。

二、试验装置
主要采用DN400有机玻璃滤柱2个,试验时两滤柱可互为对照。

安装地点在新村水厂第11组滤池旁边。

利用潜水泵自滤池进水总渠取水,至高位水箱。

反冲洗水取用加氯服务水;滤后水及反冲洗废水排入滤池进水总渠;为保持恒水位过滤,柱内水位一直处于溢流状态,滤后通过手动球阀调节流量。

(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三、试验方案---共进行三组对比试验
1、试验滤料的确定
2、试验参数的确定
通过溢流方式保持滤前水位恒定;通过调节滤后阀门开启度使过滤水量始终保持在1m3/h(流量计控制),即滤速为8.82m/h;反洗滤料膨胀率为40%左右。

3、试验要求
每个试验周期内,相隔2小时记录滤前滤后水浊度、各个测压管水位。

四、数据分析
1、对过滤周期终止时压头的分析
我们将试验数据输入excel表格,通过自动生成的图表(见图表一——五)的分析,发现:过滤周期末水压曲线的显著变化发生在砂面以下10-15cm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砂面以下15-80cm范围内的砂子基本上是呈清洁状态。

对新村水厂(取用的是新村水厂混凝反应以后的水)而言,砂层呈明显的表层截污。

2、对过滤周期终止时水头损失比较
为更进一步对不同滤料层的截污能力进行详细的评价,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又对不同砂层厚度的水头损失进行了计算。

见表1-表4。

从A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柱1砂面以下8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76.94, 砂面以下40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89.31;柱2砂面以下8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72.94,以下40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91.81。

从B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柱1砂面以下8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75.91, 砂面以下40cm 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87.72;柱2砂面以下8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76.60,砂面以下40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90.4;
从C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柱1砂面以下8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84.93, 砂面以下40cm 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91.63;柱2砂面以下8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81.40,砂面以下40cm范围内的水头损失占91.7;
表1
表2
表3
3、对各组试验数据进行平均进、出水浊度的比较
对A、B、C三组试验的每组滤柱分别统计分析一个周期的滤后出水浊度,求出平均进、出水浊度的平均值,如表4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滤料粒径
的大小与浊度去除率的大小之间并无明显关系。

由于篇幅限制,详细的浊度-时间曲
线图在此略。

表4
六、结论
①通过对水头损失的比较可以发现:杂质更多的集中在40cm以上的滤料层中,对目前的水处理情况而言,滤料厚度为800-900mm即可满足要求,盲目增加滤层厚度没有必要。

②试验表明,滤料粒径的大小对滤后水浊度并无显著影响,表层截污比较显著,且为了充分发挥深层滤料的截污能力,建议新村水厂更换滤料时,选择粒有效粒径为0.95,K80为1.30的滤料。

③试验表明,新村水厂的旧滤料与新滤料相比,对出水浊度几乎没有差异。

建议仍用原有滤料,数量不够时可补充新滤料。

七、参考文献:
《给水工程》下册(第二版)主编:杨钦、严煦世主审:许保玖
《给排水理论》作者:许保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