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冀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身边的工具【教学目标】1、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能找到教室里的工具。
3、能说明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工具。
【教学难点】能说明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教学准备】树叶、绳子、雨伞、月饼、剪刀、小刀、书、画有圆的白纸、各种工具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人类没有翅膀,怎么飞上蓝天?像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工具。
我们把做事情时所需要的东西叫做工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身边的工具。
二、探究与发现1、每位同学发一张画有圆的白纸,前后两组比赛看哪组先把圆整齐的弄下来。
(前边的组有剪刀,后边的组没有剪刀)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三、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1、每组选一位力气大的同学把苹果掰开,把苹果掰不开后,想办法把苹果弄开。
最后想出用小刀把苹果切开的办法。
2、先让同学们用手把绳子拉断,拉不断想法找合适的工具弄断。
3、想法把高处的粉笔字擦掉。
4、如果我坐车到北京,你们走着去谁先到?思考在解决问题时使用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四、寻找教室里的工具教室里分别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五、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图中分别是什么工具?这个工具的用途是什么?六、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回家找一找家里的工具,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教学后记】剪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的工具“剪刀”,知道剪刀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剪刀,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类型的剪刀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够总结归纳出剪刀类工具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1、能与语言描述出不同类型剪刀的外部特征。
2、能够与同学合作制作剪刀贴画。
新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新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主要涵盖如下内容:
1. 科学实验观察。
2. 学生周边的日常生活科学知识。
3. 科学原理和基本概念。
三、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
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
2. 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观察与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获得知识。
五、教学评价
1. 考核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实验报告、作业完成
情况等。
2. 进行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定期进行课堂评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以上为新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的大致内容,具体细
节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和安排。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的实施,我
们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科学实验观察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将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
力的发展。
希望本教学计划能够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步骤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步骤单元一:生活中的水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水相关的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对水的注意,并引发他们对水的思考和问题。
2. 导入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水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或“你们知道水的来源是什么吗?”让学生展开讨论。
3. 研究活动1: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例如冰的融化、水的沸腾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4. 研究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观察不同的水源,如自来水、井水和河水,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5. 研究活动3:进行水质检测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净水的重要性,并让他们探索净水的方法和设备。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回答他们在导入问题中提出的疑问。
7.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观察家庭中的用水情况,并提出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修复漏水等。
单元二:生活中的空气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对空气的注意,并引发他们对空气的思考和问题。
2. 导入问题:提出问题,例如“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或“你们知道空气中有哪些物质吗?”让学生展开讨论。
3. 研究活动1: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空气的压力和体积变化,例如用吸管吸水和吹气球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4. 研究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观察不同的空气污染源,如车辆尾气、工厂烟囱等,并讨论它们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5. 研究活动3:进行空气清洁实验,引导学生了解保持空气清洁的重要性,并让他们探索空气净化的方法和设备。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回答他们在导入问题中提出的疑问。
7.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观察家庭中的空气质量,并提出保持空气清洁的方法,如多通风、减少室内污染源等。
单元三:生活中的阳光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阳光相关的图片或物品引起学生对阳光的注意,并引发他们对阳光的思考和问题。
2. 导入问题:提出问题,例如“阳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或“你们知道阳光是怎样产生的吗?”让学生展开讨论。
1-8课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
4. 科学态度: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尊重事实、理性思考的科学态度。他们乐于观察和探索周围的自然现象,并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5. 科学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制作、观察、记录等方式,学生提高了实践能力。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天空中的物体、植物的颜色、动物和植物的特征、水的性质、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磁铁的性质和电的来源等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准确描述这些现象,并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2.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描述、分析、推理和总结。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1-8课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冀人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科学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1-8课,包括以下章节:
1. 第1课《观察天空》:认识太阳、月亮、星星等天空中的物体。
2. 第2课《植物的颜色》:观察植物的颜色,了解植物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3. 第3课《动物和植物》: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区分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
四、教学资源
1. 硬件资源:显微镜、放大镜、植物标本、动物模型、水循环模型、光学实验器材、声音实验器材、磁铁、电池、电路组件等。
2. 软件资源:科学探究软件、虚拟实验室软件、科学游戏等。
3. 课程平台:学校科学实验室、教室、校园自然环境等。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课程计划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课程计划
目标
本课程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课程安排
第一单元:万物由小分子组成
- 课时1:小分子是什么?
- 课时2:小分子有哪些特点?
- 课时3:小分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单元:空气和水
- 课时1:空气的存在
- 课时2:空气的压力
- 课时3:水的形态和性质
第三单元:动物的生活
- 课时1:动物的分类
- 课时2:动物的特征
- 课时3:动物的生活性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
- 课时1:植物的分类
- 课时2:植物的结构
- 课时3: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五单元: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 课时1:人体的外部结构
- 课时2:人体的内部结构
- 课时3:人体的功能和调节
教学方法
- 组织生动的教学活动,如实验、观察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 使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 提供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
-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定期进行作业和课堂表现的评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
参考资料
-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
-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以上是《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课程计划》的内容,旨在帮
助学生全面研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指南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指南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使学生能够:1. 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究能力;2. 掌握基本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3. 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4. 培养动手实验和团队合作的能力;5. 培养科学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实验与观察:- 学生将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2. 生活中的科学:- 学生将学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如天气、季节、植物、动物等。
3. 科学文化:- 学生将了解一些科学家的贡献和科学发现,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科学环保:- 学生将学习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基本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实验教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讨论教学法:- 教师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4. 情景教学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观察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1. 日常表现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实验报告评价:- 学生进行实验后,需要书写实验报告,教师根据报告的内容和准确性,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小组合作评价:-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将得到评价,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使用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 准备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量杯、磁铁等,供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使用。
3. 多媒体设备:-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身边的工具教学目标:1、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
2、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3、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4、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ppt等。
教学活动:一、谈话导入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他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
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他动物不能做的事情。
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
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二、探究与发现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开?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三、寻找教室里的工具师:我们的教室里就要许多的工具,例如扫帚和簸箕是用来扫地的,铅笔是用来写字和画画的,你们从教室里还能找到什么工具它的用途是什么小组一起找一找,并把他们记录下来。
学生寻找记录。
交流汇报。
四、应用与拓展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2、剪刀教学目标:1、能说出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能利用感官观察剪刀,并对剪刀的特点和作用做出猜想。
3、能仔细倾听他人的想法,并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纸、不同种类的剪刀,PPT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谜语“什么东西不怕布,只怕石头。
”猜猜看,谜底是什么?生:剪刀师:剪刀的种类可多了,你知道它的特点和作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吧!二、探究与发现1、学生说出剪刀的特点。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美好的大自然》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美好的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什么是自然的美好,并能描述大自然的一些美景。
- 认识不同的季节,并了解不同季节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2.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的特点。
-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激之情。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景物的美丽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材《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美好的大自然》。
- 教学反馈工具。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讲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师生对话:提问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大自然的美景。
3. 呈现主题:出示课题《美好的大自然》并解释课程目标。
步骤二:知识讲解与巩固1.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季节的自然景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各个季节的特点。
2. 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分享自己所见所想的美丽大自然的事物。
步骤三:操作与实践1.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在班级里绘制一幅自然景物图。
2.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自然景物绘制图画,并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美丽之处。
步骤四: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学生逐一展示自己绘制的自然景物图,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
2. 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描述和图画,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了解更多有关大自然美景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
2. 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并进行多角度观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感知大自然的美好。
但仍需加强学生对季节变化和自然现象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同时,结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九课《冰冷的冬天》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九课《冰冷的冬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冰冷的冬天的特点和现象。
2. 了解冬季的一些常识,如寒冷和冷意。
3. 能够正确运用一些与冬季有关的词汇。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 学具:图片、实物(如冰块、温度计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夏天和秋天的特点,引出冬天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冬季的兴趣。
2. 复巩固(10分钟)复之前学过的季节名称,并通过图片和实物感受冬季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冬季的一些现象和特征。
3. 新知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些与冬季有关的知识点,如天气寒冷、冰冷的感觉等。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感受冰块的冰冷和温度计的冷度。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相关词汇,并进行词汇操练。
4. 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资料,让学生了解冬季的一些特殊现象,如雪花的形状、湖面结冰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5. 小结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冬季特点和相关词汇,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提问来积累更多关于冬季的知识。
四、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冰箱内的冰块,描述冰块的特点和感觉,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冰冷的冬天寒冷、冷意、冰块、温度计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观察和互动讨论,激发了学生对冬季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通过课堂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冬季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总体而言,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九课《冰冷的季节》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九课《冰冷的季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冰冷的季节是指冬季。
2. 掌握冬季的特点:天气寒冷、风大、降雪等。
3. 培养学生对冬季的喜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冬季的图片、天气图标等。
2. 实物展示:冬季的物品,如棉衣、手套、帽子、围巾等。
3. 声音素材:冬季的风声、晨曦的鸟鸣声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冬季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引发学生对冬季的感受和想象,提问:“你们喜欢冬季吗?冬季有什么特点?”探究(1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冬季的天气图标,让学生猜测各种天气对应的季节。
- 引导学生了解到冰冷的季节指的是冬季,解释冷空气来袭、温度骤降等现象。
- 播放冬季的声音素材,增加学生对冬季的感受和理解。
操练(20分钟)- 结合实物展示寒冷的物品,让学生触摸、感受寒冷。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冬季的理由,并画出冬季的画作。
- 引导学生讨论冬季活动,如滑雪、打雪仗等,培养他们对冬季的探索精神。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当堂课所学内容,询问学生对冬季的了解是否有变化。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收获,强调冬季的特点和活动。
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对冬季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作品:观察学生的画作,评估对冬季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分享自己对冬季的喜爱和经历,以丰富学生对冬季的体验。
2. 带领学生观察并记录冬季的变化,如气温、降雪情况等,培养观察力。
> 注意:以上只是一份简要的教学设计,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二年级学生全面掌握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根据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将知识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进行教学:1. 科学与常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生物与环境:介绍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3. 物质与变化:研究物体的性质、变化过程和常见物质的用途,了解物质的互相作用和转化。
4. 地球与宇宙:认识地球和太阳系的基本结构,研究天文现象和地理特征。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展示,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教学计划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1. 日常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2. 作业评定:评价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包括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以及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课堂展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和展示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图文展示等。
五、教学资源本教学计划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
2. 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实例。
3. 实验器材和材料,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实验。
4.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和演示课堂内容。
六、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将根据教材的章节内容进行教学安排,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共计10周完成全部教学内容。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冀教版
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上册二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冀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科学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科学的观念,加深对生活中科学常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力和创造力,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水的重要性目标•认识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内容安排•导入活动:通过生活场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导入活动:分小组进行水资源利用情况讨论;•学习活动:通过课文、图表等方式学习水的循环过程;•学习活动:观察现象,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拓展活动:组织小实验,观察水的循环过程;•总结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海报。
2. 大自然的变化目标•了解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掌握观察、记录和比较的方法;•增加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内容安排•导入活动: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导入活动:观察校内的植物和昆虫,讨论它们的变化规律;•学习活动:学习使用观察、记录和比较的方法来记录自然的变化;•拓展活动:组织户外考察活动,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总结活动: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 营养和健康目标•了解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掌握正确的饮食和健康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内容安排•导入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导入活动:观察、讨论不同食物的功效;•学习活动:学习正确的饮食和健康习惯;•拓展活动:组织健康体检活动,检测各项身体指标;•总结活动:小组制作食物搭配的小册子。
4. 动植物的相互依存目标•了解动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掌握观察和记录动植物的方法;•增强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内容安排•导入活动: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动植物的相互依赖关系;•导入活动: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习活动:学习使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来记录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拓展活动:组织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鸟巢制作等;•总结活动:小组展示观察结果,提醒学生要保护动植物。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方案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方案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动物和植物- 研究不同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性- 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和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2. 第二单元: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研究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器官- 了解人体的五官和其功能- 探究人体的消化、呼吸和运动功能3. 第三单元: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探究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和重量等性质- 了解物体的常见变化和原因-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物体的变化过程4. 第四单元:天气和季节- 观察和记录不同天气的特征和变化- 了解四季的变化和原因- 研究如何预测天气和适应不同季节的变化教学活动- 利用图片、视频和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和性质- 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并记录实验结果-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制定科学活动计划,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科学知识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利用小组合作研究和实验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定期进行简单的测验,检验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教学资源-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 图片、视频和实物教具- 实验器材和材料- 小组合作研究资料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验和探究-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展示和分享,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参考文献- 冀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
冀教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推荐-图文
冀教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推荐-图文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身边的工具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1、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一、引入活动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
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
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
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二、探究与发现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开?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三、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思考一下,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课上练习所做事情是否需要工具所需工具的名称开铁罐头盒冷冻食品去远方旅游观看星空随时了解国外小朋友的信息做健康检查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
(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四、寻找教室里的工具1、教室里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2、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五、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图中分别在使用什么工具?这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六、小结: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七、布置作业2、剪刀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不同用途的剪刀,体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 美丽的大自然 冀教版
美丽的大自然【教学目标】1.动用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体验在大自然中游戏和活动的乐趣,喜爱大自然。
3.学会简单的调查和统计方法。
4.知道人类和大自然是好朋友,应该爱护好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自然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懂得保护大自然。
【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通过郊游、逛公园等途径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2.准备一些游戏的用具。
3.请学生收集以前外出游玩的照片或录像带。
4.课件,图片或其它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课(一)游戏导入,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猜一猜出示一段音乐,闭上眼睛,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流水声、下雨声、鸟叫声)2.摸一摸用手在盒子里摸,猜一猜,这是什么?(树叶、石头、花)3.说一说: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它们?4.出示一些自然风光图片: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说说你看见了什么?(二)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1.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2.大自然在我们的校园里撒下了多少种颜色?3.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呢?引出去实地看一看。
4.我们应该怎样去调查呢?5.讨论、交流。
(引出分类、统计)6.除了颜色,你还想调查一些什么?7.怎样尽可能快地将你的调查完成呢?(合作)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制定各个小队的调查计划。
(三)校园小调查:切实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分成几个小队,每队推选一个小朋友负责安全和纪律。
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文明行为教育。
2.观察活动要求指导:每个小队记录发现的事物,教师要指导儿童如何调动自己多方面的感观(如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进行观察,有条理地分类记录自己的感受。
视觉感受中包括颜色、形状、大小、花纹等;嗅觉感受包括了气味的浓淡、种类等;听觉感受包括声音的来源、音质、节奏等。
皮肤的触觉感受又包括了光滑程度、颗粒的粗细等。
3.完成调查记录表。
(四)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活动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身边的工具教学目标:1、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工具。
2、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3、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4、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ppt等。
教学活动:一、谈话导入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他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
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他动物不能做的事情。
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
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二、探究与发现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开?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三、寻找教室里的工具师:我们的教室里就要许多的工具,例如扫帚和簸箕是用来扫地的,铅笔是用来写字和画画的,你们从教室里还能找到什么工具?它的用途是什么?小组一起找一找,并把他们记录下来。
学生寻找记录。
交流汇报。
四、应用与拓展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2、剪刀教学目标:1、能说出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能利用感官观察剪刀,并对剪刀的特点和作用做出猜想。
3、能仔细倾听他人的想法,并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剪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纸、不同种类的剪刀,PPT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谜语“什么东西不怕布,只怕石头。
”猜猜看,谜底是什么?生:剪刀师:剪刀的种类可多了,你知道它的特点和作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吧!二、探究与发现1、学生说出剪刀的特点。
2、观察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至少准备三把不同的剪刀。
)提示:(1)剪刀由哪几部分组成?(2)每一部分有什么特点?(3)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4)观察结果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3、汇报交流小组观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相同点:都有两个刀刃;都有刀柄、刀刃、刀身;刀柄和刀身都有螺丝固定。
不同点:刀刃的形状不一样;刀身长短不一样。
4、巧用剪刀以小组为单位,以比赛形式展开。
提供给每组的材料有:种类不同的剪刀,一幅简单的图案。
比赛规则:看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剪得最美。
注意事项:刀刃锋利,注意安全!比赛结束后小组介绍经验,交流一下如何剪得又快又好。
三、应用与拓展1、提出问题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剪刀的特点及用途,那么刀、钳分别与剪刀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交流研讨小组讨论全班研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并把交流内容及时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3、拧螺丝教学目标:1、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螺丝,了解螺丝的作用。
2、学会为螺丝和螺母配对,探索螺丝的拧法。
3、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初步体验合作获得的成功。
教学准备:各种型号、材料的螺丝,螺丝组合玩具。
带有螺纹的物品,如不同口径的饮料瓶颈和瓶盖,灯泡和灯座,能拧的笔和笔帽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主角1、激趣:玩具车坏了,谁来帮忙修一下?2、提问:玩具车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出示螺丝)3、出示课件,思考回答:图中的闹钟和方凳哪些地方用到了螺丝?4、小结:从孔里穿进去再拧起来,拧拧紧就能把汽车装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要用到螺丝,螺丝的本领真大。
二、探究与发现(一)选择工具1、教师出示5种螺丝,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猜想初步学会选择工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工具箱中选出恰当的工具进行配对,然后动手进行初步验证。
同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三页上相应部分的内容。
(二)固定螺丝1、出示PPT让学生观察拧螺丝的正确操作。
2、教师示范拧螺丝。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每个学生轮流操作,其他学生观察评价。
(提示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
)4、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三页上相应部分的内容。
三、应用与拓展请学生扮演小维修工,修理一些需要维修的生活用品。
4、美丽的大自然教学目标:1、能对校园和大自然中的物体是否是自然形成的进行猜想。
2、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见到的自然物体。
3、运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用合适的语言描述见到的自然物体。
教学准备:PPT、有关大自然的视频教学过程:一、感受大自然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妙的地方,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了。
仔细听,有声音(听鸟声、水声);我们走啊走,快睁开眼睛(欣赏大自然图片)2、你知道我们来到了哪里?(板书:大自然)为什么?3、那你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4、揭题:是啊,好美,折就是美丽的大自然!那画面中哪些是自然形成的?二、探究与发现(一)寻找校园里的自然物体1、制定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
可以从“去哪里寻找”“需要带些什么”“怎样观察”“小组同学怎样分工”“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等方面去交流讨论。
2、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活动地点是校园,活动目的是寻找自然物体。
活动前需要准备活动材料,如《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活动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提示学生:未知的物体不要随意触摸、品尝;观察时注意安全。
)3、搜集信息学生实地观察、记录校园中的自然物体。
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以便交流。
4、处理信息把观察和交流结果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五页上。
5、表达交流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汇报时要尊重事实,交流中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二)美丽的自然风景1、你看到过哪些自然风景?风景里都有什么?出示自然风景图片。
学生交流自己在其中认识到的自然物体。
2、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五页上。
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汇报。
4、小结:学生归纳出大自然里面的山、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都是自然形成的。
三、应用与拓展组织举办相应的展览,展示学生记录的作品,激发学生记录的兴趣。
5、周围的人工世界教学目标:1、能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物体是否是人工制造的进行猜想。
2、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人工制造的物体。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观察结果,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重难点: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人工制造的物体。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多媒体出示一段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交流。
2、哪些是人工制造的?二、探究与发现1、制定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活动计划。
可以从“去哪里寻找”“需要带些什么”“怎样观察”“小组同学怎样分工”“观察时需要注意什么”等方面去交流讨论。
2、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活动地点是教室、校园,活动目的是寻找人工制造的产品。
活动前需要准备活动材料,如《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活动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提示学生:不要去危险的场所;观察时注意安全。
)3、搜集信息学生实地观察、记录教室及校园中的人造物体。
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以便交流。
4、处理信息把观察和交流结果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六页上。
5、表达交流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在汇报时要尊重事实,交流中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6、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出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他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三、应用与拓展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等角度展开交流。
说一说哪些是人造产品及功能?6、体验造纸教学目标:1、了解造纸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造纸的制作过程。
3、能和同学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造纸的制作过程。
难点:使用搅拌棒把餐巾纸搅拌成纸浆。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出示多媒体课件:词典、纸箱、纸杯、纸袋、纸玩具的图片。
2、提出问题(1)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制作的?(2)你还知道有东西是用纸的吗?(3)很多东西都是用纸做的,你知道纸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二、了解古代纸的发明。
1、介绍古代人的书在遥远的古代,还没有纸张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的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多媒体课件:石文、甲骨文、竹简、木简、帛书的图片)人们把文字刻在了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称为石文和甲骨文。
但把文字刻在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太费力气了,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把字体刻在了竹简和木简上。
可是,竹简和木简太重了,每次搬运起来很费劲,于是有一个人又想出六更好的办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原来,他的名字叫蔡伦,生活在离我们很遥远的东汉时期。
蔡伦经过长期的实验,发明出了一种更好地制造纸张的方法。
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纸。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
2、了解古代造纸技术出示多媒体课件,看这位老奶奶正在造纸呢,首先,把竹子、稻草等物品剁成碎屑,然后浸泡在水中制成纸浆,再用纱网在含有纸浆的水中过滤,最后晾干,纸就制作好了。
因为制作纸张的主要原材料是树木,一颗大约5-6岁的大树,可以制作大概750张左右的纸,所以大家要节约用纸,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三、了解现代造纸的过程1、你知道现在造纸用什么原料、都经过哪些步骤吗?2、教师总结:现代造纸通常是用原木。
(1)把原木粉碎成木屑。
(2)把木屑制成纸浆。
(3)把纸浆经过抄纸,压光。
(4)卷纸。
(5)变成纸张。
四、废纸变新纸用废纸做原料可以制造再生纸张,我们一起来做一张再生纸吧。
1、学生探索各种材料的名称和特征,探索材料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学生合作,教师指导学生制造造纸的过程:将纱布套在纱布架上,把纸巾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浸湿,用小木棒将纸巾搅碎,使其变成纸浆,把搅好的纸浆倒入水盆内,水盆里装少量的水,用做好的纱网架从盆壁慢慢下滑,把纸浆捞上来。
放置在平整的地方用吃风机吹干,或晾晒。
3、师生总结,展评作品。
五、应用与拓展1、出示多媒体,图中哪些废旧物品再利用?2、你还知道哪些废旧物品能够再利用?7、秋天到了教学目标:1、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科学小观测、小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学会探究。
3、通过秋风、秋叶秋果、秋歌秋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学会探究。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秋的脚步》2、平时留心观察反映秋天特征的景物。
每人准备水彩笔一盒。
3、准备故事《天变凉了》教学过程:一、传递秋天的信息。
1、赏秋天。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爱爱鸽,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原来,他是来向我们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