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金经稀世珍
多宝佛塔碑文
多宝佛塔碑文(2025)01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02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03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04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05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昔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于时道俗06景附檀施山积庀徒度财功百其倍矣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总僧事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07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纲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寻奉恩旨许为恒式前后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至六载欲08葬舍利预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乃取舍利三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置塔下表至敬也使夫舟迁夜壑无变度门劫算墨尘永垂贞范又奉为主上及苍生写妙法莲华经一千部金字三十09六部用镇宝塔又写一千部散施受持灵应既多具如本传其载敕内侍吴怀实赐金铜香炉高一丈五尺奉表陈谢手诏批云师弘济之愿感达人天庄严之心义成因果则法施财施信所宜先也主上握至道之灵符受如来之法印非禅师大惠超悟无以感于宸衷非主上至圣文明无以鉴于诚愿倬彼宝塔为章梵宫经始之功真僧是葺克成之业10圣主斯崇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云垂盖偃下欻崛以踊地上亭盈而媚空中暗暗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碝磩承陛琅玕綷槛玉瑱居楹银黄绋户重檐叠于画拱反宇环其璧珰坤灵赑屃以负砌天祇俨雅而翊户或复肩驾挚鸟肘擐修蛇冠盘巨龙帽抱猛兽勃如战色有奭其容穷绘事之笔精选朝英之偈赞若乃开扃鐍窥奥祕二尊分座疑对11鹫山千帙发题若观龙藏金碧炅晃环珮葳蕤至于列三乘分八部圣徒翕习佛事森罗方寸千名盈尺万象大身现小广座能卑须弥之容欻入芥子宝盖之状顿覆三千昔衡岳思大禅师以法华三昧传悟天台智者尔来寂寥罕契真要法不可以久废生我禅师克嗣其业继明二祖相望百年夫其法华之教也开玄关于一念照圆镜于十方指阴界12为妙门驱尘劳于法侣聚沙能成佛道合掌已入圣流三乘教门总而归一八万法藏我为最雄譬尤满月丽天萤光列宿山王映海蚁垤群峰嗟呼三界之沉寂久矣佛以法华为木铎惟我禅师超然深悟其貌也岳渎之秀冰雪之姿果唇贝齿莲目月面望之厉即之温睹相未言而降伏之心已过半矣同行禅师抱玉飞锡袭衡台之秘躅传止观之精13义或名高帝选或行密众师共弘开示之宗尽契圆常之理门人苾萏如岩灵悟净真真空法济等以定慧为文质以戒忍为刚柔含朴玉之光辉等旃檀之围绕夫发行者因因圆则福广起因者相相遣则慧深求无为于有为通解脱于文字举事徵理含毫强名偈曰佛有妙法比象莲华圆顿深入真净无暇慧通法界福利恒沙直至宝所俱乘大车其一14于戏上士发行正勤缅想宝塔思弘胜因圆阶已就层覆初陈乃昭帝梦福应天人其二轮奂斯崇为章净域真僧草创圣主增饰中座耽耽飞檐翼翼荐臻灵感归我帝力其三念彼后学心滞迷封昏衢未晓中道难逢常惊夜枕还惧真龙不有禅伯谁明大宗其四大海吞流崇山纳壤教门称顿慈力能广功起聚沙德成合掌开佛知见法为无上其五15情尘虽杂性海无漏定养圣胎染生迷轂断常起缚空色同谬薝卜现前余香何嗅其六彤彤法宇繄我四依事该理畅玉粹金辉慧镜无垢慈灯照微空王可托本愿同归其七天宝十一载岁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建敕捡校塔使正议大夫行内侍赵思侃判官内府丞车冲捡校僧义方河南史华刻。
隆兴寺最出名的十首诗
隆兴寺最出名的十首诗《游隆兴寺》诗题:《游隆兴寺》作者:王士祯(清)诗文:佛宇崇隆倚碧空,庄严色相自无穷。
祗园金界疑看画,香水青莲不碍风。
《隆兴寺》诗题:《隆兴寺》作者:乾隆(清)诗文:绀宇现青莲,瞻游取路便。
法云垂四界,花雨散诸天。
韶秀春光媚,崇隆塔影悬。
禅房聊静憩,驹隙指三年。
《隆兴寺大佛》诗题:《隆兴寺大佛》作者:顾炎武(清)诗文:巍然大佛立云端,想见当年多伟观。
丈六金身何处现,大千世界此中看。
《隆兴寺访古》诗题:《隆兴寺访古》作者:爱新觉罗·弘历(清)诗文:禅宇久荒凉,重来兴自长。
祗园依旧在,法界本无常。
《隆兴寺》诗题:《隆兴寺》作者:李梦阳(明)诗文:千山台殿列金银,草色当阶自不群。
花里梵钟时一杵,白云深处是吾君。
《隆兴寺》诗题:《隆兴寺》作者:王磐(明)诗文: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隆兴寺》诗题:《隆兴寺》作者:赵南星(明)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诗文: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为台七宝车。
门外青山皆佛土,城中绿水尽禅茶。
《隆兴寺》诗题:《隆兴寺》作者:李攀龙(明)诗文:高阁诸天近,禅房一径通。
白云生户外,明月落阶中。
《隆兴寺》诗题:《隆兴寺》作者:王世贞(明)诗文:宝地空香散,金绳觉路赊。
楼高碍白石,轩密秘青霞。
《隆兴寺》诗题:《隆兴寺》作者:谢榛(明)诗文:梵宇重重结构新,峰峦回合翠嶙峋。
松杉十里苍云暗,钟磬一声黄叶深。
◦ 8. ◦ ◦ ◦ 9. ◦ ◦ ◦ 10. ◦ ◦ ◦。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建于唐朝时期,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遗迹。
在该佛塔的塔身上刻有一篇名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的碑文,记录了佛塔的修建背景和其中发生的种种奇迹。
本文将对这篇碑文进行诠释和分析。
一、佛塔修建背景《多宝佛塔感应碑文》首先描述了佛塔修建的起因和背景。
据碑文记载,该佛塔的修建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由千福寺方丈慧观主持,范阳麟雕创作多宝佛塔。
玄宗大力支持佛教事业,推崇佛法,并赐予修建佛塔的金石、珍宝,可见其在佛教的重视与支持。
二、感应之奇迹1. 地陷与塔身出现碑文记载,修建初期,千福寺所选的地点突然发生了地陷现象。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多宝佛塔竟然依然矗立在地面上,没有被地陷吞噬。
这一奇迹引起了众人的惊讶和崇敬,相信是佛塔神圣力量的显现。
2. 五彩光芒与佛陀显现碑文中还记载了佛塔在修建过程中出现了五彩光芒,飘动在塔身上空。
这令人们纷纷前去观看,然而只有纯心虔诚者才能目睹这一奇景。
更为神奇的是,有人声称在这彩光之中看见了佛陀的身影,众人深信这是佛陀的饶益与保佑。
3. 龙象降临与佛塔完工修建时期,寺庙附近经常有五色祥云飘过,其中还伴随着巨大的龙象来往穿梭。
民众和僧侣们无不相信,这是佛塔即将完工的预兆。
不久后,多宝佛塔顺利竣工,堪称一座佛教建筑奇观。
三、大唐佛教文化的瑰宝《多宝佛塔感应碑文》不仅记录了佛塔修建时的种种奇迹,更让我们瞥见了大唐时期佛教文化的瑰宝。
在玄宗的支持下,佛教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佛塔作为佛教的象征,承载了人们对佛法和佛陀的信仰,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的记载,是对当时社会宗教氛围和佛教信仰的有力佐证。
这篇碑文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见证之一。
它让后人了解到大唐时期佛教文化的辉煌,对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总结:通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的诠释和分析,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佛塔修建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奇迹和人们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金张掖名胜古迹
金张掖名胜古迹引用紫云华鑫的我的家乡金张掖名胜古迹一是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张掖为第二批国家38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史料佐证,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群在黑河流域繁衍生息,大禹导弱水于合黎、周穆王西巡、隋炀帝西巡张掖会见西域27国使臣、唐玄奘取经时张掖瞻仰各寺院、流沙河擒拿沙僧、高老庄猪八戒招亲等神奇传说和历史故事。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西游被张掖灿烂的文化和优美的风光所吸引,旅居一年之久。
自汉武帝设郡至汉末300多年,作为丝路要邑的张掖与西域各国商贸往来十分活跃。
自唐以后这里作为佛经的传入必经之路,佛教很是兴盛,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全区,古代文化瑰宝散落各地,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点816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张掖大佛寺、黑水国,肃南马蹄寺、文殊寺,高台骆驼城、许三湾,民乐圆通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各个时期的文物藏品23000多件。
张掖大佛寺寺内的木胎泥塑卧佛是目前东南亚之最。
寺内金经为我国稀世之珍;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中金塔寺内的高肉雕彩塑飞天实属洞窟艺术之罕见珍品;高台骆驼城古遗址周围汉墓群为全国之最,山丹境内明长城为全国最完整的城段。
还有不少近现代革命纪念建筑物、国际友人捐赠文物等。
1、城市风貌中心广场广场夜景明清街欧洲街电力大厦夜景2、张掖大佛寺: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
景区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建于西夏的大佛寺、隋代的万寿木塔、明代的弥陀千佛塔、钟鼓楼以及名扬西北的清代山西会馆。
其中,大佛寺(甘州区博物馆所在地)是该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
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还有数以千计的馆藏精品文物。
第二篇 仓央嘉措祖辈寺庙
\罗洪忠 摄影\任飞颖、 邱衍庆 插画\赵泽 ,对于仓央嘉措作品,西藏仓央嘉措文化研究协会副会长、布达到了仓央嘉措的另一部著作《乌金林寺志》派教理,这在历代达赖喇嘛的著作中极为罕可。
经组织专家组对该书认真鉴定,确系仓央嘉措撰写的作品。
这部著作已由多吉平措博士翻译成汉文即将出版。
\秋天)年来,国外学者对仓央嘉措文化进行了研究,诸如《重找仓央嘉措》作者梅维考察了仓央嘉措故居,在书中明确写道:乌金林寺始建于藏历第八绕迥(公元1487年)左右,是在门隅建造最早的一座宁玛派寺院,后来乌金林寺败落。
仓央嘉措父亲仁增﹒扎西丹增是宁玛派持咒喇嘛,临终前特地嘱托修缮乌金林寺,仓央嘉措委托第斯·桑杰嘉措修缮该寺。
第斯﹒桑杰嘉措委任穷结·贡布绕丹为总管,于藏历第十一绕迥土阴兔年(公元1699年),即仓央嘉措登上达赖喇嘛宝座的第三年,对乌金林寺殿堂等进行全面修缮,这个时期该寺常住僧众达百余人。
仓央嘉措著作《乌金林寺志》,在藏文史料中有记载,也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予以关注,可这部仓央嘉措著作的寻找却是一波三折。
谈起《乌金林寺志》时,多吉平措博士打开了话题。
2015年年初,曾在西藏社会科学院工作过的巴桑罗布、格桑江村两位专家学者,也是仓央嘉措故乡人,提议成立西藏仓央嘉措文化研究协会,考虑到多吉平措在布达拉宫工作,对里面的文献典籍有(所)研究,希望他能加入到协会中来,帮助协会查阅和翻译仓央嘉措方面的史料。
多吉平措当时就在参与《中华大工作,其中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存世文集是整个领域最薄弱的一环。
目前市面上虽有于道泉先生翻译的《仓央嘉措情歌》,庄晶先生翻译的《仓央嘉措秘传》,但在学术界争论颇大,而记录仓央嘉措身世的《金穗》,里面所记内容非常庞大,人物事件非常复杂,许多词汇非常难懂,翻译成汉文非常困难,虽然西藏人民出版社已出版了《金穗》藏文版,可少有人去研究。
若凭现有的资料,很难写出一个真实的仓央嘉措。
多吉平措深知,若要把此项工作顺利完成,只有将重点放在寻找并完善仓央嘉措的相关文献史料上。
赞美云南勐焕大金塔的诗句
赞美云南勐焕大金塔的诗句
在云南勐焕县,矗立着一座壮丽的大金塔,它高耸入云,庄严而庄重。
这座大金塔是当地佛教信仰的象征,也是游客们心目中的圣地。
下面是几首赞美云南勐焕大金塔的诗句。
1. 映日金塔倚碧云,庄严壮美超凡尘。
万佛之国显神威,佛光璀璨照人心。
2. 金塔高矗云南地,佛光闪耀世间间。
心灵净土悟真谛,万象归宗入佛门。
3. 大金塔巍峨入云霄,佛法普度众生绕。
心怀虔诚步金阶,叩拜祈愿福缘绕。
4. 金光闪耀照九州,大金塔气势如虹。
智慧之源无尽泉,佛陀普渡万古长。
5. 云南大金塔壮丽耀,信仰之光永恒照。
眾生踏上菩提路,信心坚定齐心努。
这些诗句赞美了云南勐焕大金塔的壮丽和庄严,同时表达了对佛法普渡和心灵净化的向往。
大金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佛教文化
背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朝拜。
同时,大金塔也是当地佛教徒心灵的依托,他们在这里祈愿、修行,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无论是身临其境还是通过诗句描绘,云南勐焕大金塔都展现着佛教文化的魅力,让人们感受到它庄严而庄重的存在。
浅析大足石刻博物馆的大钟寺经幢
浅析大足石刻博物馆的大钟寺经幢大足石刻博物馆是一个位于中国重庆市大足区的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大足石刻而闻名。
大钟寺经幢是博物馆的一件重要藏品。
大钟寺经幢是中国古代佛教寺庙中常见的建筑,用于收藏佛经、宝典和木刻经幅。
大钟寺经幢建造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高达9.75米,是中国石刻建筑的杰作之一。
经幢由石制底座、经幢本身和顶端组成,整体呈锥形结构。
底座为方形,上层有四个角花藻纹,整体造型规整。
经幢本身由石质圆柱组成,分为五层,每层上下有卷云纹和莲瓣纹装饰,石材坚固耐用。
顶端为多层塔刹式建筑,造型精美典雅。
大钟寺经幢不仅在建筑结构上表现出石刻的技艺,还在内容上展示了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
经幢的中央花饰有五仓永住佛和进贤菩萨的浮雕,象征着佛法的广泛传播和佛经的宝贵保存。
经幢的每层面都刻有木雕佛像,包括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大钟寺经幢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备受瞩目。
通过对比其他石刻经幢,可以发现大钟寺经幢的特点在于其造型简洁大气,雕刻细腻精美。
经幢的顶端不仅采用传统的宝塔造型,还加入了许多立体的装饰,如塔刹、宝盖和莲花等,使整个经幢显得更加华丽和庄重。
经幢的每个部分都被雕刻得栩栩如生,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展示了雕刻艺术的高超技巧和艺术家的精湛工艺。
大钟寺经幢是大足石刻博物馆的一件重要藏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石刻艺术的辉煌成就。
通过对大钟寺经幢的赏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的石刻艺术。
浅析大足石刻博物馆的大钟寺经幢
浅析大足石刻博物馆的大钟寺经幢大足石刻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著名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其收藏的石刻艺术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而其中的大钟寺经幢更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大钟寺经幢是隋唐时期的一组石刻经幢,全面反映了大足“石刻艺术之乡”在隋唐时期的繁荣和辉煌。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浅析一下大足石刻博物馆的大钟寺经幢。
大钟寺经幢位于大足石刻博物馆的经幢馆,共有七座,其中三座保存完好,分别是“劝世音”、“妙法莲华”、“释迦牟尼成佛”;其余的四座只存有一些碎片,如“普贤菩萨像”、“释迦牟尼东渡”等。
说到大钟寺经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它们的历史价值。
这些经幢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隋唐石刻像楼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它们雕刻精美,造型优美,是中国隋唐时期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大足石刻的瑰宝和典范。
据传,大钟寺经幢最早建于隋代,后经唐代翻修,可见其建筑历史悠久,代表了中国隋唐时期的建筑技艺和艺术水平。
这些经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对于了解和研究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钟寺经幢的艺术价值也非常突出。
这些经幢的石刻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大量的佛教故事、佛经摘录、佛教教义等内容。
每一根经幢上都显示着精湛的雕刻技艺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充分展示了当时的石刻艺术家们的创作才华和艺术追求。
其中以“劝世音”为例,这是一座高达十余米的“像楼”,镶刻着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劝导难行之“阿难”。
这根石刻经幢可以说是大足石刻中的代表作之一,不管是造型、内容还是雕刻工艺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其壮丽的气势和细致的雕刻使之成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大钟寺经幢还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价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钟寺经幢已经成为了当地重要的地标和文化符号,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大钟寺经幢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民间风情,如俗世之中的婚嫁、赋税、商旅、民间故事等都能在经幢上找到相应的刻画。
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题词九死一生
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题词九死一生(实用版)目录1.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简介2.玄奘取经的背景和历史意义3.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的馆藏和展览4.玄奘取经的精神内涵5.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的题词“九死一生”的含义和价值正文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位于我国甘肃省瓜州县,是一座以玄奘取经为主题的博物馆。
玄奘取经,又称唐僧取经,是中国佛教史上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公元 627 年,唐朝高僧玄奘为了求取真经,孤身一人踏上了漫长的西行之路。
他历经艰险,九死一生,终于成功取得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玄奘取经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象征。
玄奘大师以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毅力和智慧,跋涉万里,取得了珍贵的佛教经典,他的事迹激发了后人对信仰、勇气和智慧的追求。
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馆藏丰富,展览内容多样,生动地再现了玄奘取经的历程。
博物馆内陈列了许多与玄奘取经有关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如玄奘塑像、取经图、经卷等,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玄奘取经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玄奘取经的精神内涵包括信仰、勇气和智慧。
信仰是玄奘取经的动力,让他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勇气是玄奘取经的支柱,让他在生死关头坚定前行;智慧是玄奘取经的法宝,让他在异国他乡化解矛盾,成功取得真经。
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的题词“九死一生”是对玄奘取经历程的生动概括,也是对玄奘大师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这四个字寓意着玄奘取经的艰辛和坚韧,同时也激励着后人要学习玄奘精神,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总之,瓜州玄奘取经博物馆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玄奘取经的历程,还让我们感受到了玄奘大师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毅力和智慧。
浅析大足石刻博物馆的大钟寺经幢
浅析大足石刻博物馆的大钟寺经幢大足石刻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
博物馆以其丰富的石刻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大钟寺经幢是博物馆内的一个重要展品,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珍品之一。
本文将对大钟寺经幢进行浅析,介绍其历史背景、艺术价值以及现今的保护与研究情况。
大钟寺经幢是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是在唐代大慈恩寺遗址中发现的一组石制建筑物,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修复,如今被搬运至博物馆进行展示。
大钟寺经幢是唐代大慈恩寺的遗址,大慈恩寺是当时中国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大钟寺经幢是寺内的一组建筑,其规模庞大,雕刻精美,是唐代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一。
大钟寺经幢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雕刻工艺和艺术风格上。
大钟寺经幢包括经幢本身和经幢座两部分,经幢本身是一个直立的石柱,上面雕刻着佛教经文和精美的图案,经幢座则是支撑经幢本身的石座,同样也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在这些图案中,不仅有佛教神话故事的描绘,还有印度故事和中国故事的结合,展现了唐代中国与印度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
这些雕刻精美的图案,细腻的线条,瑰丽的色彩,都展现了唐代中国石刻艺术的高超工艺和独特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其艺术价值,大钟寺经幢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作为唐代大慈恩寺的一部分,大钟寺经幢见证了唐代佛教的繁荣和发展,反映了唐代中国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信息。
大钟寺经幢也是唐代中国石刻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对于研究唐代中国的石刻艺术和宗教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当代,大钟寺经幢得到了国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方面加大了对大钟寺经幢的保护和修复力度,维护了其完整性和原貌。
也对大钟寺经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其雕刻内容的解读和对其历史背景的探究,加深了人们对大钟寺经幢的认识。
大钟寺经幢也通过展览和学术交流等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采和历史价值,引发了人们对唐代石刻艺术和佛教文化的兴趣。
金华寺三绝
金华寺三绝
陈生明
【期刊名称】《档案天地》
【年(卷),期】1998(000)005
【摘要】@@ 休闲览胜何处行?金华古寺景宜人.千年古刹金华寺座落在井陉县东南部一个名叫张家峪的高山峡谷之中.
【总页数】1页(P40)
【作者】陈生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塔尔寺的"三绝"艺术 [J],
2.兰州庄严寺及其塑写画三绝之考释 [J], 张宝玺
3.龙城三绝无与伦比的一寺一镇一城 [J], 张戬炜;杨欢;李牧(图);唐磊(图);侯亮(图)
4."三绝"辉印塔尔寺 [J], 杨平
5.湟中塔尔寺汉藏建筑群和艺术三绝 [J], 阿尔(文);于慧志(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陵风韵之千年古刹栖霞寺银杏叶儿金黄黄!
金陵风韵之千年古刹栖霞寺银杏叶儿金黄黄!
走近古刹寺庙,跃入眼帘的就是金色的银杏叶儿。
步入寺院内,一株高大,且满是金黄金黄的银杏树,更是夺目!金陵城内的毗卢寺有几株银杏树,鸡鸣寺也有,可树龄都浅。
不过在城外的惠济寺,有两株1500年的银杏树啊!为什么寺庙前,都会有银杏树呢?带着疑问,我百度到:银杏树是菩提树的“替身”,与佛教结缘。
它生长慢,寿命长,坚挺而唯美,孤傲而通灵!它的叶儿黄得纯粹,黄得彻底!不像一般树木黄了,就枯萎败落。
上面“栖霞”二字是唐高宗李治亲笔书写!这块碑文保存得比较完好,距今也有一千多年历史啦!。
法门寺介绍文章
法门寺介绍文章
法门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古城区,是一座佛教寺院,为十方七藏之一。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有千年的历史。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佛教徒灯上瑜依勒和木千夏修建法门寺,以纪念其师陀罗尼。
自此,法门寺便成为当地佛教信仰的中心地,也是习俗活动中心。
法门寺依山而建,气势宏伟,犹如一座悬崖峭壁险峻的宫殿,气势雄伟,非常壮观。
寺内有精致的佛殿、舍利塔、楼阁、佛殿和佛库等各种设施,廊桥古木参天,林木苍翠,独特的风景秀丽。
法门寺拥有众多历史文物,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件就是海底金刚像,它是由清康熙年间村民们捞起的,这座金刚像高达3米,重达十几吨,头戴十六星冠,四臂抱拳,四肢时而耸立,时而伸展,气势凌厉。
另外还有多尊佛像和一尊形体完整的药王佛,以及众多石经古树等等,都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每逢佛祖诞辰、众生大罗经活佛诞辰、禅宗大师遗骆驾节、佛教传统节日以及春、秋祭佛,法门寺都会举办佛事活动,当地的佛教信徒便大批前来祭拜佛菩萨,表达自己的虔诚。
同时,法门寺也组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让佛教信徒及游客们有机会近距离体验到佛教文化,深刻地感受到佛教爱、佛教慈悲、佛教和谐,向佛法真理致敬。
法门寺一直坚持把佛教文化传承下去,在传承交流中把佛教精髓穿透每一个信徒。
在传承过程中,做到诚信正派,让众多信徒在佛法中有更深刻的感悟和体验。
法门寺轩昂雄杰,宏伟壮观,它的历史文化以及众多历史文物和
宗教活动都让游客们受益良多,也增进了当地文化交流,拉近了佛教信徒和游客之间的距离。
每当有人踏上法门寺,都会有宁静、安详、幸福和净化之感,了解佛教,仿佛走进神奇的世界,是一种独特的陶冶情操的体验。
多宝塔碑节选五下
多宝塔碑节选五下
摘要:
1.多宝塔碑的概述
2.多宝塔碑的历史背景
3.多宝塔碑的文学价值
4.多宝塔碑的当代意义
正文:
【多宝塔碑的概述】
多宝塔碑,全名《大唐多宝塔感应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撰写的一篇碑文。
该碑文以赞颂多宝塔的壮丽为主线,通过对多宝塔建筑、雕刻艺术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宏伟建筑和精湛技艺,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
【多宝塔碑的历史背景】
多宝塔,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建于唐代。
它是一座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佛教宝塔。
据史书记载,多宝塔的建设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竣工于唐德宗建中四年。
多宝塔的建造,旨在供奉佛教圣物和珍藏经典,以祈求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多宝塔碑的文学价值】
多宝塔碑是韩愈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全文共500 余字,行文流畅,对仗工整,用词华丽,极富韵律感。
韩愈在碑文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夸张等,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
才华。
同时,多宝塔碑也是研究唐代文学、历史和宗教的重要资料。
【多宝塔碑的当代意义】
尽管时光荏苒,多宝塔碑已不再是当初的壮丽景象,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首先,它是一座历史文化的丰碑,见证了唐代的繁荣与昌盛。
其次,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们民族自豪的象征。
最后,多宝塔碑的教育意义不容忽视。
它教导我们了解历史,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
总之,多宝塔碑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价值。
赞美大明寺的名句
赞美大明寺的名句
大明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明孝陵附近,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也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寺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之词。
下面列举了十个赞美大明寺的名句,以表达对这座古刹的仰慕和赞美之情。
1. 万古风华尽在大明寺,千秋佛国显灵光。
2. 金碧辉煌映古寺,钟声悠扬抚古心。
3. 石刻千年诉古韵,香烟万里闻禅心。
4. 十里香风沁心脾,万年禅韵感悟真。
5. 大明寺,古刹千年旧,宝塔金碧辉煌眩。
6. 世间佛国在此间,大明寺,禅心荡漾。
7. 晨钟暮鼓声声起,大明寺,佛光闪耀世。
8. 佛国净土在南京,大明寺,灵感无垠。
9. 文人墨客寄禅意,大明寺,笔墨留千秋。
10. 大明寺,古刹千年传,禅心涤凡尘。
大明寺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无论是其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还是那里的佛教文化传统,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赞美大明寺的名句,正是表达了人们对这座古刹的景仰和敬意,同时也传递了对佛教禅意的追求和向往。
大明寺的存在,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
灵宝寺河山美景文案短句
灵宝寺河山美景文案短句灵宝寺,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著名佛教寺庙。
寺庙座落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之间,附近的河流优美流畅,创造出了灵宝寺独特的河山美景。
引言:灵宝寺河山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来此寻觅宁静与感悟。
无论是自然的山水间交织的美景,还是古建筑与文化底蕴共融的景观,都让人流连忘返。
本文将为你描绘灵宝寺的河山美景,让你对这里的魅力有更深的了解。
1. 概述:灵宝寺位于南阳市境内,距市区约60公里。
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这座寺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灵宝寺建于北魏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寺内殿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规模宏大,建筑的细节融入了佛教文化的精髓。
2. 河山美景:灵宝寺周边的河山美景使其成为一处人间仙境。
从寺庙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行于清澈的溪水之间,河水蜿蜒流淌,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自然景色萦绕眼前。
在寺庙的后山,有壮丽的瀑布和翠绿的峡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
3. 佛教文化与建筑:灵宝寺作为一个佛教圣地,弘扬佛教文化已有数百年。
寺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无论是山门、殿宇还是塔楼,都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尤其是寺庙内的大雄宝殿,是灵宝寺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内供有佛像,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4. 祈福与文化体验:灵宝寺是信众们祈福的圣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前来朝拜。
在这里,你可以随着钟声敲击传来的佛教音乐,沉浸在静谧而祥和的氛围之中,与内心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
除了信仰之外,寺庙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佛教讲座、禅修体验等,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佛教文化的精髓。
结语:灵宝寺河山美景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一座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这里的河山与寺庙相互映衬,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处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旅行目的地,灵宝寺绝对值得一游。
让我们带上好奇心和敬畏之心,去探索这片美丽而神圣的土地吧!。
游柏林禅寺
游柏林禅寺
今天,终于又一次去了柏林禅寺,期盼已久的愿望达成了,高兴!
柏林禅寺,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 -220 ),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
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法师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
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赵州和尚)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
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
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禅寺由此革律为禅,宗风大振;归云禅师平生主持七所名刹,望重当时,现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这里先后有圆明月溪禅师、鲁云行兴禅师行化,柏林禅寺由兹气象恢宏,成为燕赵一带的佛教中心;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禅寺。
当时柏林禅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
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却屡遭劫难,到1988 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
时,殿堂、经像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然挺拔屹立,昭示世人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这次和上次的心情完全不同,看着寺庙里的一切,心中感悟颇多,佛学里的很多道理是非常不错的,比如,如何选择自己的信仰问题,如何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如何做到善,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包容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必须牢记的。
呵呵,有些东西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我心本善,阿弥陀佛!。
关于描写和赞美塔尔寺的诗句
描写和赞美塔尔寺的诗句
关于描写和赞美塔尔寺的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和赞美塔尔寺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首)
湟水流经山坳中,如来八塔映天空。
衣冠络绎观三绝,袍袖匍匐入几重?
彻悟尘缘谁了断,追求永恒吾认同。
谦卑宁静修行者,境界还凭坚韧功。
(第二首)
藏传佛教,洪武年建。
六百余年,香火延绵。
因果轮回,抑恶杨善。
守戒持修,定慧悟空。
格鲁派系,宗喀巴诞。
著名景区,雄伟壮观。
修蝉义理,心存善念。
盛世寺庙,游人如织,
比丘罗汉,菩萨佛顔。
般若知慧,波罗密多。
特撰此赋,酬佛佑团。
行摄安返。
诸君读之,
阿弥陀佛、扎西德勒。
(第三首)
端坐如莲山体清,大金瓦殿放光明。
无声承德经幡挂,有佛潜心信仰成。
投地板中书日月,转经筒里摇人生。
真言六字口中诵,手语轻抛功利名。
(第四首)
天高云淡大鹰旋,日丽风和浩瀚边。
牛马奇多春景异,人烟稀少土山延。
塔尔寺内禅情盛,省府街旁骨碎鲜。
汉藏相连香火旺,虔诚信众尽欢然。
(第五首)
夸雄佛亦有纷争,释迦行后几枝生。
一人之下私封取,多旨于中质变更。
唯得经余归好善,才能众引入良诚。
九重天上祥云出,圆塔飞光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