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译经四言文体的构成方法
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的形成及影响
试论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的形成及影响作者:颜洽茂荆亚玲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5期[摘要]从东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经历了一个逐渐定型的过程,其形成是时代骈体风尚、四言雅正观念、四言语音优势、译经者语言文化素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特殊的文体结构一经形成便无形地制约着译经者的遣词造句,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译经者往往采取增删字数等手段对文句进行调控,译经中不少表达形式的生成与这种调控密切相关。
同时,为满足四言“二二”节奏对双音形式的需求,译经者还采取多种方式延长或简缩词语形式,以凑足四言。
不可否认,由于译经者的这些努力,语言中形成了大量的双音新词语,客观上对汉语的双音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佛典;四言格;成因;词汇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较早涉及佛典文体问题的有“九分教”与“十二分教”之说。
关于“九分教”与“十二分教”的具体所指,不同的佛典有不同的解释。
综观《大般涅槃经》、《摩诃僧祗律》、《大智度论》、《法华经》、《增壹阿含经》等诸经说解,无论具体解释如何不同,就文体形式而论,都包含了修多罗、伽陀、祗夜这三类最基本的文体形式。
“修多罗”,梵文作sutra,是佛典中以长行直说经义之散文;“伽陀”,梵文作gāthā,是佛典中独立宣说教义之韵文;“祗夜”,梵文作geya,是佛典中重复阐释长行所说之教法的韵文。
梵文原典中,“伽陀”与“衹夜”均为诗歌体式,“修多罗”则是与之相对应的散文形式,诗体与散体交替进行,构成了梵文佛典的主要文体特征。
与原典文体相对应,偈散结合构成了汉泽佛典的主要文体特征:“偈颂”即原典“伽陀”与“衹夜”之总称,“散”即原典“修多罗”。
然而,与原典截然不同的是,汉译之后,散体不“散”,并最终形成了以四言为主的独特文体面貌。
一、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发展概述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汉译佛典四言格文体的定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荷兰学者许理和(Erik Zfircher)在谈及早期佛经风格时曾指出:“按时间顺序来考察就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明显的层次,甚至在中国佛教活动的这个最初阶段,我们也看到从异域传人中国的异己文化逐渐被消化。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地域文化(本)》形成性考核一答案1.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单选题 (4 分)A.西周初年B. 东周初年C. 商朝初年D. 秦朝初年正确答案: A1.()是秦地四大关塞之首。
单选题 (4 分)A.萧关B. 武关C. 大散关D. 潼关正确答案: D2.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是()。
单选题 (4 分)A.北京B. 南京C. 西安D. 洛阳正确答案: C4.1609年,()创办了“关中书院”。
单选题 (4 分)A.王安石B. 冯从吾C. 张载D. 范仲淹正确答案: B5.我国最早的历法出现在()。
单选题 (4 分)A. 周B. 秦C. 汉D. 唐正确答案: A6.()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单选题 (4 分)A.老官台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姜寨遗址D. 半坡遗址正确答案: D7.陕北黄土高坡上标志性的民居是( )。
单选题 (4 分)A.窑洞B. 半边房C. 厢房D. 土楼正确答案: A8.镇北台是陕西境内长城遗址中最宏伟的建筑,修建于()朝。
单选题 (4 分)A.汉B. 唐C. 明D. 宋正确答案: C9.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其中的大散关在()。
单选题 (4 分)A.延安市B. 宝鸡市C. 商洛市D. 安康市正确答案: B10.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时期的文物上,铭文出现了“中或”的字样,中或就是中国。
这件文物是(),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单选题 (4 分)A.墙盘B. 毛公鼎C. 何尊D. 司母戊大方鼎正确答案: C11.秦末汉初,刘邦领兵是从()入关中灭秦。
单选题 (4 分)A. 萧关B. 潼关C. 武关D. 大散关正确答案: C12.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被后人称为“农神”。
单选题 (4 分)A.黄帝B. 炎帝C. 后稷D. 舜正确答案: C13.北宋时期,出生于宝鸡眉县的()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
译经—我国古代苦力的翻译规则
今天偶然看到了我国古代译经的文章,搜集了几篇转过来给酒馆苦力众瞧瞧大雁塔壁刻—玄奘译经图译经即指翻译经典。
又作翻经。
广义而言,并不限于经藏,如律、论之翻译亦皆称为译经。
盖以印度各种方言流传之佛典(经、律、论三藏),被整理为梵语、巴利语之原典,及至佛教传来东方诸国,遂逐渐译成各国语言。
现今之汉译佛典有直接由梵本译出,亦有由西域地方之胡语重译者。
在我国古代之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故于现存之诸经中,未题为“奉诏译”者极少。
又精通梵汉语言,从事译经之法师,称为译经三藏(略称三藏),或三藏法师。
然译经之大业,古来即罕有独自一人完成者,而系于译经三藏下,另有众多辅助者从旁协助译业,其后乃有专为译业所设之种种官制。
据佛祖统纪卷四十三载,译场所置之译官有下列九职:(一)坐于正面宣述梵文者,称为译主。
(二)坐于译主之左,评量(批判、审查)梵文者,或判断译文正确与否者,称为证义。
(三)坐于译主之右侧,审查译主所读梵文之正误者,称为证文。
(四)听受梵文而将梵音如实写成汉字者,称为书字梵学僧。
(五)将梵音翻译成汉文者,称为笔受。
(六)连缀文字成句者,称为缀文。
(七)对照梵文与汉文之正误者,称为参译,或称证梵语。
(八)削删冗长之文以定句义者,称为刊定。
(九)坐于南面润饰译文者,称为润文。
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一译。
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译。
译者名称不明之经典,称作失译经;后世之译经,常于经首或卷尾署明译者之名,而在古代,译经者多不署名,故所谓之失译经特多。
又唐代玄奘及其以后之翻译,称为新译;玄奘以前所译者,称为旧译;或谓姚秦鸠摩罗什以前之译经为古译。
汉译佛经的质量,与译师对梵汉两国文字的娴熟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高僧传·译经篇论》曾将汉地的译经事业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则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碗配世间,摆名三昧,咫尺千里,觌面难通。
玄奘译经的语言学考察
2006年1月第38卷 第1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Jan.2006Vol.38No.1玄奘译经的语言学考察Ξ———以《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汉对勘为例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继红 提要:本文将《阿毗达磨俱舍论》原典与玄奘译本对勘,考察玄奘译经与原典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玄奘译经中由于受原典语言影响所产生的异于中土文献的语言现象,并分析玄奘跨越梵汉两种语言类型差异的翻译策略。
玄奘运用仿译的方法来翻译梵语原典中的语态范畴,“能V”是主动语态标记,“所V”和“可V”是被动语态标记。
梵语与汉语的小句联结方式存在类型差异,玄奘将原典中的五类语法现象译为复句,从而准确再现原典中谨严的逻辑关系。
玄奘为了使译经易于了解,添加了“颂曰”、“论曰”、“……言”、“……者”和“言……者”等语言标志。
关键词:玄奘、译经、梵汉对勘、阿毗达磨俱舍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429(2006)01-0066271.引言玄奘位列中国四大译经师之首1,是佛经“新译”的创始人。
玄奘大师既不赞成鸠摩罗什“不严于务利原文,而在取意”的意译文风,也反对佶屈聱牙的直译文体。
他的翻译不但要求文和义切合原作,并且要求文从字顺,目的是既不有损原意,又便于读者了解,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创的“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
对玄奘译经的考察是佛经翻译史、翻译理论史的重要研究内容。
汉译佛经语言是佛经翻译的产物,源头语言是梵语等古印度语言,以及其他一些中亚古代语言,目的语言是汉语,涉及到原典语言与汉语之间的转换。
因此,汉译佛经中存在着汉语与原典语言的混合。
这种性质要求在译经研究中运用梵汉对勘方法。
季羡林(1951)认为,“因为中文同梵文文法构造非常不同,所以最初翻译的时候,当然感到很大的困难。
由于实际的需要,许多译经大师都谈到翻译的标准和理论。
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
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论玄奘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摘要] 玄奘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实际上就是音译的原则,这一套原则不仅对当时的佛经翻译有指导意义,而且对现代翻译活动也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我国传统译论中的精华。
[关键词] 玄奘;佛经翻译;“五不翻”前言:目前,将翻译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建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而这一学科的理论源泉不外乎有两个:一是引进国外丰富的翻译理论;二是发掘本土的翻译理论。
我国的传统译论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其中佛经翻译理论是其源头。
一、玄奘和佛经翻译佛教起源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自此盛行。
在此之前,翻译活动是小规模的,分散的。
自佛教传入我国后,佛经翻译便开始了,规模由小变大,由无组织的翻译变为有组织的翻译,迎来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佛经翻译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东汉至西晋,以支谶、支谦为代表。
其中,支谦提出的翻译理论包括了“信、达、雅”的基本概念。
二、东晋至隋代,以鸠摩罗什、彦琮、道安为代表。
著名的翻译理论有鸠摩罗什“依实出华”,释道安的“五失本, 三不易”和彦琮“八备”思想。
三、唐初至唐中叶,玄奘是其中的最杰出的代表,玄奘提出了翻译思想的“五不翻”原则。
唐代以后, 因为佛教在印度本土已经衰落,因此,佛经翻译也慢慢减少。
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
早年于洛阳出家,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四处参学游历。
贞观三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 75 部,1335 卷。
所译佛经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二、“五不翻”原则据台湾学者曹仕邦考证,“五不翻”原则最早记载于南宋法云《翻译名义序》第一卷〈十种通号〉第一“婆伽婆”条,原文如下:唐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
玄奘《说无垢称经》的语言风格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Style of Xuanzang's The Sultra Explaining Undefiled Praise 作者: 陈慧敏[1]
作者机构: [1]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出版物刊名: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93-98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玄奘;说无垢称经;语言风格;比较研究
摘要:玄奘是我国四大译师之一,是经文“新译”的开创者,研究玄奘佛经中的语言现象具有较大的价值。
本文立足语言事实,运用同经异译的材料,对比《维摩诘经》的异译三经,发现玄奘《说无垢称经》中善于用生动性的词语,将原本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生动、细致地表达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善用转喻,突出性状;巧用隐喻,让表达更生动形象;善于叠用修饰词,让语义更具体。
玄奘法师译撰全集首册再版前言
作者: 赵朴初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32-32页
主题词: 玄奘法师;翻译事业;冥契;历史学者;文字般若;义类;义丰;佛历;芋佛;内院
摘要: 历史学者称玄奘法师为古代最伟大之旅行家、思想家、翻译家,质诸四海,成无异辞。
即以奘师之翻译事业而论,自天竺归国后十九年中,译出经律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兼综大小内外,空有显密,决择精审,义类分明,炼字铸词,义丰文约,一语一言,靡不贯穿玄理,冥契机枢。
其广博精深,况之历代,未有能与之比肩者也。
顾奘师译著,散在。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文与质
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文与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文与质在中国佛经翻译发展史上,从最初的汉译佛经开始,就出现了文与质的区别和论争。
文与质不仅是翻译方法或风格的分歧,更是在译入语的操纵下,译者如何选择文或质的翻译策略,然而文与质的相别相争最终在玄奘新译中实现了相合相融。
学界对中国佛经翻译史的研究,一般都要追溯到汉译佛经。
佛经翻译自东汉桓帝末年开始,魏晋南北朝时得以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期业已势微,至元明以后逐渐销声匿迹。
在历时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史中,文与质的相争相融贯穿始终,成为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
在本论文中,笔者拟从文质之别、文质之争和文质之合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文与质。
一、文与质之别文和质这两个概念源于《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在孔子看来,文指的是礼乐之类外在的文明表现,而质则指仁义之类内在的道德修养。
由原意引申开来,文便指文章的遣词造句等外在形式,而质则指文章的中心内涵等实质内容。
而吕�则认为,“文是修饰,在翻译时修辞力求与汉文接近,质就是朴质,在翻译上忠于原本,采取直译的方法,与汉文就有一些距离,比较艰涩难读”。
在其看来,文即意译,在翻译过程中,无论内容还是风格,都有所改变;而质即直译,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尽可能的忠实于原文。
然而,直译并不意味着译文没有任何润色修饰,意译也并不意味着译文一定要文采飞扬。
译文的华丽或质朴,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文自身的特点,而非翻译方法。
因此,文质和直译意译不可简单的画等号。
围绕着佛经翻译的文与质,中国的佛经译者大抵可分为文质两派。
如以释道安为代表的佛经译者为再现佛经原作的本来面目,多用音译,虽晦涩难懂,尽显朴拙,但也存其真质,翔实可靠,因而被归于质派。
释道安(314-385年),东晋前秦时高僧,常山扶柳人。
道安是质派的典型代表,十分强调原文的作用,主张严格的直译,反对删削原文,其著名译论当属“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其中的“二失本”和“一不易”对文质问题都有所论述,“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
古代译经场制度
古代译经场制度古代隋朝译场制度1;读梵⽂ 2;转为汉语 3;衡量梵⽂的核⼼意思 4;核对汉⽂跟梵⽂义理是否相符 5;写成汉⽂ 6;整理⽂字 7;勘校削去沉长语句使语⾔简化,使语⾔通俗易懂 8;验证译⽂的⽂义是否符合宗教义理 9;写出序⾔,讲述译经的过程与要旨所有这些程序完成后才算定稿。
古代唐朝译场制度1;读梵⽂ 2;理解梵⽂的真实意思 3;记录梵⽂的意思 4;转为汉⽂ 5;记录为汉⽂ 6;校定(考证译⽂的意思,使其意思跟梵⽂相符)古代译场有边讲经义,⼀边译经。
唐朝译场⼗⼆职位1;译主;精通梵⽂,通晓显密⼆教,讲解梵⽂意思。
2;梵⽂转为汉⽂,义理要相符。
3;梵汉翻译员 4;译成汉⽂后,在反过来翻译回梵⽂,以此检查跟原⽂梵⽂是否⼀致。
5;讲解经⽂时,看是否符合梵本原义,以保证准确传译原本之义。
6;讲译出的初稿与梵⽂对照看是否意思相同。
7;对译⽂进⾏加⼯整理,在译⽂意思不变的前提下,使⽂体⼀致既⽂雅⼜好理解。
8;对⽤词整理完毕过后的译⽂进⾏最后⼀次把关,即从宗教义理⽅⾯看译⽂是否符合佛法义理。
此职位事关重⼤,所以⼀般由多⼈充任(或⼀个⼈多次校对)。
9;翻译前举⾏宗教仪式清静⾝⼝意。
10;校勘⼯作,对成稿译⽂,进⾏⽂字校阅,以防⽂字出现错误。
11;监护⼤使。
12;校正梵转汉时的⽂字,防⽌出错。
弟⼦邹耀斌经过筛选后最终选择最完备的唐朝唐⽞奘法师译场制度作为模板。
因为从佛经来到我国后,译经场制度经历各种时期的不断更新完善,在经历了900多年的时间来到了唐朝时期译场制度就已经很完备了,尤其是唐⽞奘法师的译场制度。
弟⼦邹耀斌根据唐⽞奘法师的译场制度进⾏现代化,适时化变为现代译经准则。
弟⼦邹耀斌希望译经者能认真去对待译经这件事。
译经场制度对译经能起到⾮常好的效果能减少出错⼏率。
实践者邹耀斌亲⾝体会到。
望译经者能共勉之。
现代译经准则1;翻译前举⾏仪式,清静⾝⼝意。
便于译经。
2;读原经⽂理解真实意思 3;转为现代⽂ 4;核对译⽂跟原经⽂意思是否相符。
玄奘翻译理论及方法探究
- 219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玄奘翻译理论及方法探究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林志国 何大顺【摘要】玄奘对中国早期佛经翻译的重大贡献在于翻译理论及方法方面的建树。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中玄奘译书最多,译文最精,本文对其“五不翻”理论和六种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
随着信息化时代带来层出不穷的新兴概念,理解并运用玄奘的翻译理论及方法有助于加深对翻译的理解,更能为当下翻译活动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玄奘 翻译 “五不翻”理论一、前言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经翻译活动的第三个阶段——佛教在中国发展鼎盛时期。
这一阶段,佛学逐渐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之一,佛经的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顶峰。
这期间,对佛经翻译影响最大者当属玄奘(公元602-664)。
玄奘翻译的经、律、论共计75部,1335卷,总数约1300万字。
佛经行文风格颇为凝练,术语繁多,亦有诸多晦涩难懂之处。
准确译出这些繁多的术语有助于整体上提高佛经的翻译质量。
当下信息化时代新兴概念层出不穷,全球化进程日新月异。
在实践中,理解并运用玄奘的翻译理论及方法能为当下翻译提供启示意义。
二、玄奘的翻译理论及方法根据《续高僧传》记载,玄奘在翻译佛经时主持的“译场”较之前人更为健全。
“从玄奘的译文形式来看,‘玄奘的翻译较之罗什的只存大意可说是直译,但比较义净那样的诘屈聱牙倒又近乎意译。
’就翻译贵能达意的而言,玄奘的翻译是成功的。
”1.“五不翻”理论。
玄奘通过组织完备的译场并运用“五不翻”理论产出了大量高质量佛经译本,结合翻译经验发现“五不翻”理论同样适用于当下某些文本翻译。
第一,“秘密故不翻”。
当今翻译中会遇到一些词汇难以言明意义,故采用音译的形式更为稳妥。
比如汉语“黑话”、“条子”、“雷子”是犯罪分子对警察的称呼,如果直接译成policeman 难以表达使用这一词汇人群所表达的意义。
第二,“多含义故不翻”。
虽说准确结合具体语境找到多义词在目的语中准确对应含义是“信”之根、“达”之本,但往往这样的译本会在“雅”上大打折扣。
玄奘与翻译
对后世影响——理论方面
玄奘的“五不翻”原则丰富了“异化策略” 的具体方法,起到了方法论的指导作用。玄 奘在“五不翻”中提到了因为“秘密”“多 含义”“此无”“顺古”“生善”而不翻的 情况,相比“异化”策略笼统的以“源语或 原文作者为归宿”要具体和具有操作性得多。
对后世影响——实践方面
译场的设置给当代汉语的外译如何挑选好 的翻译人员以反思和启示,即什么样的人 才能真正从事汉语外译,才能将汉语外译 做好。玄奘对译场的精心设置确保了翻译 求真务实,通达原意,达到语言上审美愉 悦的效果。这对汉语的外译如何达到“善 译”水平,取得“精译”效果有借鉴作用。
玄奘的翻译——翻译特点
1.
译经的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玄奘法师译出 的佛教经、律、论总量约占中国隋唐时期僧 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比中国古代著名翻 译家鸠摩罗什、真谛、法护、义净、不空译 经的总和还要多,占到《大藏经》总数的近 三分之一。而且,翻译的经典种类齐全,内 容丰富。
玄奘的翻译——翻译特点
玄奘的翻译——翻译理论
1、“音不讹,语不谬” 玄奘在646 年完成《大唐西域记》,在其所撰序 言中提到: “然则佛兴西方,法流东国,通译音讹,方言语 谬,音讹则义失,语谬则理乖。故曰:“必也正 名乎”,贵无乖谬矣。” 他引用了孔子的话, 指出了翻译必须音不讹、语 不谬,才能义不失、理
玄奖通称“ 三藏法师” , 本姓陈, 名律, 公元六O 二 年出生在河南猴氏县的游仙乡(今惬师县维氏镇)。 他十三岁时在洛阳出家,十分勤学, 遏游长安、成熟、 荆州、相州、赵州等地, 访问师感到他们对佛教理 论所说纷绘, 难得定论。后来他听外僧波颇说, 印度 那烂陀寺戒货法师讲授“琦加师地” , 可以总括大 中小三来学说, 便决定去印度求学。 公元六二九年出发, 途经西域十六国, 历时四年才到 达北印度那烂陀寺, 从戒贤法师习经。他在印留学 十七年, 周游印度各地, 吸收了印度佛学的要义, 还 学通了因明(逻拜) 学、声明(文字音韵) 学和医方、 工艺等技术。他以自己的佛学理论与印度佛教学者 展开辪论, 名震五印。回国时携带梵文经典六百五 十七部, 数童之多, 收罗种类之富, 实为前所未有。
玄奘法师的译经事业(续一)
作者: 张建木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8-13页
主题词: 玄奘法师;译经;梵本;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述记;窥基;对勘;旧译;决定藏论;真实义
摘要:<正> 三、论玄奘法师的义译想谈这个题目,至少有两重事先必须致力的工夫:1.尽可能搜集玄奘所译经典的梵本,作详尽的对勘。
2.对新译旧译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做完这两步工作之后,不但可以归纳出玄奘的翻译方法、翻译体例,而且可以总结出前人的翻译经验,作为今后翻译工作的借镜。
但这些工作应该通过集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这里只就我平时所接触到一些个别问题谈一谈。
我们阅读玄奘的译籍,首先感觉到的即是词汇与旧译常常有所不同,这是玄奘经过周密的思考,而把旧译的术语加以扬弃。
如dhyana一词过去或音译为禅那,一般用音译、义译。
玄奘翻译思想辨伪
玄奘翻译思想辨伪
杨全红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3)006
【摘要】玄奘是我国佛经翻译大家之一,部分学人因此认为他在翻译理论上也必有不俗建树,有的甚至将其视为可与严复平起平坐的杰出译论家.通过对玄奘翻译思想家底的清理,发现一些据称是玄奘翻译思想的言论,如"四例""正翻、义翻""圆满调和""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等,其实并不属实.
【总页数】6页(P61-65,80)
【作者】杨全红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4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玄奘图像之滥觞及早期玄奘图像--玄奘图像学考察(一) [J], 刘玉权
2.辨伪学与辨伪史的再评价——顾颉刚《中国辨伪史略》读后 [J], 张京华
3.文字的媒婆——玄奘浅析玄奘的“五不翻”理论以及后世影响 [J], 李佳怡
4.重估玄奘西行的“印度价值”:印地语中的《大唐西域记》与玄奘传记 [J], 贾岩;王靖
5.从玄奘与哲罗姆的比较看中西翻译思想之差异 [J], 陈琳;张春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玄奘翻译理论
“五不翻”
--(“不翻”指的是“音译”。“音译即不翻之
翻”)
• 秘密故 • 多含义故 • 此无故不翻” —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不用意译.佛经中有 大量的“秘密”,如“咒语”等。
• “生善故不翻” —有些词语用音译能令人生尊重之 念。
• 例如,所谓“般若”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 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音译为 “般若”显示出对佛经的尊重敬仰,而意译为 “智慧”则显得轻浅世俗。
• 汉语“鸳鸯”、“麒麟”、“旗袍” 一般意译为 “CHINESE DUCK”、“CHINESE UNICORN”、 “CHINESE DRESS”。
• “经中诸陀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 不以义译之”。
• 例如,“阿弥陀佛”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OM MAŅI PADME HUM)
• 不法分子常常用“雷子”和“条子”指代警察。如果意译 为英语中对应的词语,则体现不了汉语原本的意味,最好 采用音译。
• “多含故不翻” —具有多种含义的词语不用意译。
• “薄伽梵”具有六种意义:“自在、炽盛、端严、 名称、吉祥、尊贵”。如果采取意译,在一定的 语境中只能译出其中的一个意义,而其余五种意 义都会缺失。
• 英文词语“SHOW”,具有“表明、表现、表演、 显示、演出、展示、展览”等多重含义。如当下 流行的“时装秀”、“脱口秀”、“婚纱秀”、 “发型秀”等。
“译场”翻译方法的贡献
• 译场分工更为细化(译主,证义,度语,笔 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监 护大使)
• (玄奘的做法)经过了十道工序,译文的 准确性、可读性,即使不能十全十美,也 几近完美。—当代香港翻译研究者戴天
浅析玄奘“五不翻”刍议
浅析玄奘“五不翻”刍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国古代翻译史上,佛经翻译占据重要地位。
而在中国佛教史上,最突出的翻译家当属玄奖。
佛教史学家把“新译”的名词独让给玄奖,足以见玄奖的重要影响。
玄奖的译经达到了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他也开创了中国古代译学史的新局面。
提到玄奖的佛经译论,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五不翻”,这里所说的五种不翻即音译,不翻之翻。
本文将通过对其“五不翻”的研究,探讨佛经翻译的理论及其运用。
玄奖“五不翻”及其运用玄奖“五不翻”的原文,如下:唐玄奖法师论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直言,咒语)。
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自在,炽盛,端庄,名称,吉祥,尊贵)。
三、此无故,如“阎浮树”(胜金树),中夏实无此木。
四、顺古故,如“阿褥菩提”(正偏知),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
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而匕迷之作,乃谓“释迎牟尼”,此名“能仁”,“能仁”之义位卑周孔;“阿褥菩提”,名“正偏知”,此土老子之教先有无上真正之道,无以为异;“菩提萨捶”,名“大道心众生”,其名下劣。
皆掩而不翻。
结合周敦义的原文和陈福康的说明,运用白话文,解释和评论如下:神秘语,即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选择音译例如“陀罗尼”,本义是“咒语”,如果保留梵语的音译,在读译作时会有联想和感应;但如果是按照意译翻译成汉语,则没有了这般神秘感。
‘关于翻译中的神秘语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源于对梵语和佛教的祟拜。
首先,对于一种外来语,如果外语中的每一个字词都能被译者很容易地翻译出来,那么外语的神秘感便消失殆尽了。
通俗的民众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一般很难理解它的精髓,故而具有神秘感。
其次,梵语中的佛教专用词汇是高尚而神秘的,因为它所传达的是一种祟高的信仰,人们会不自觉的将对于佛教的祟拜转移到对佛教用语的祟拜上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与初步整饬。
⑧
汉译佛经作为翻译作品, 源头语言是梵语等古代印度或古代中亚语言, 目的语言是汉语, 因此, 它是汉语有史以来第一次系统欧化的产物,是汉语历史文献语言一种非自然的独特变体。所以,汉 译佛经文体的研究方法也需要有区别于中土文献的独特之处, 这就要求与梵文原典直接对勘方法 (主 要是梵汉对勘)的运用。 在未对梵文原典与汉译佛经进行对勘之前,谈论汉译佛经四字格的任何情 况都不过是一种推测而已。以往的研究只能找出那些拗于汉语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的四字格,描写并 解释此类四字格的构成方法。如果与原典对勘的话,许多表面看来合情合理的汉语句子实际上都是 为了凑足四字格而悉心造就的。特别像玄奘这样的译经大德,更是精于此道。 季羡林认为, “ (中国翻译史)第一个阶段是佛典的翻译,恐怕没有人会否认。从后汉到宋朝一 千多年,外国和尚跟中国和尚从梵文、巴利文,还有其他本域‘胡语’里译过来的经典真可以说是 汗牛充栋。因为中文同梵文文法构造非常不同,所以最初翻译的时候,当然感到很大的困难。由于 实际的需要,许多译经大师都谈到翻译的标准和理论。这些理论有的非常深刻周密,一直到今天还 不能不让我们叹服。但假如真想了解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译文同原文对一下。„„我们应该尽可 能地把现存的原本拿来同译文对校。最少我们也应该把中国翻译史上几个大师像鸠摩罗什、真谛、 玄奘、义净的译文用这个方法来仔细研究。 ”
鸠摩罗什以后,译人们都比较重视文句的整齐,对译文句子的字数就比较重视了。由于四言文 体既有鲜明的节奏感,便于传诵与记忆,又避免了押韵与骈偶对仗的繁琐,所以这种文体被译师们 普遍接受,大家群起仿效,四言成为译经的最常见的形式。隋唐以后,译人们更加注意句子整齐与 节奏之美,在经文中四字格以外的其他文体已经很少见了。 大乘佛教的经典常常以“eva/ mayq 1rutam”开篇,意为“我曾经这样听说”。eva/意为“如 此,这样”;mayq 意为“我”,充当全句的主语;1rutam 意为“听到”,充当句中的谓语。在西晋 以前,这句梵语经文几乎都被译为“闻如是”,只有个别西晋译经用了“如是我闻”。在东晋齐梁 间的汉译佛经中,“eva/ mayq 1rutam”有的被译为“闻如是”,也有译为“我闻如是”或“如是我 闻”的情况。隋唐以后,“如是我闻”已经成为了固定格式的套话。这不但是译经用语规范化的标 志,也反映了四字格在译文规范方面的巨大影响。
18
arthe2u
ca
ananta_pramede2u bhavati eva akli2wam a_j`qnam|1—9、10、11、12
(现代汉语翻译:独觉声闻虽然在一切领域都破除了冥,但是因为他们的染污无知仍然 存在,所以他们还不能通过各种方法(破除黑暗) 。为什么呢?例如,另外有些人在佛法最远 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的方面还存在着不染无知。 ) 在玄奘的译本中,几乎都是四言文体,而真谛的译文并没有这种文体特点。又如: 释曰,生死是世间沉着处故,难可度故,故以譬泥。众生于中沉着无救接者,唯佛世尊 欲怜愍度脱, 授说正法手应理拔济。 是人与自他利益行相应。 偈曰。 顶礼大师如理教。 )释曰。 头面接足名顶礼。 (真谛译文) 由彼生死/是诸众生/沉溺处故,难可出故,所以譬泥。众生于中/沦没无救,世尊哀 愍/随授所应/正法教手/拔济令出。已赞佛德,次申敬礼。敬礼如是/如理师者。稽首接 足/故称敬礼。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 (玄奘译文) sasqro hi jagad_qsaxga_sthqnatvqt duruttaratvqt ca paxka_bh[ta4| tatra avamagna/ jagad a_trqzam anukampamqno bhagavqn saddharma_de1anq_hasta_pradqnair yathq_bhavyam abhyuddh3tavqn iti ya evam qtma_para_hita_pratipatti_sa/padq yuktas tasmai namask3tya iti 1irasq prazipatya|1-14、15 (现代汉语翻译:因为众生沉溺于生死之中,难以逃脱,所以以“泥”来作譬喻。众生 在生死中沉溺,不能获救。佛世尊怜悯他们,通过按照事实宣讲正法而施以救助之手,使众 生能够拔出生死。由于佛世尊具有自利和利他的功德,所以向他敬礼,用头去膜拜佛世尊的 脚。 ) 通过对《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文原典与玄奘译文进行逐句逐词对勘,我们发现,玄奘大师综合 运用多种语言策略来形成四言文体。 (一)四字格添字例 玄奘大师最常使用的方法是依据梵文语法规则或佛教教义添加字词来凑 足四字格,而这个被添加的字词在原典中并无对应的形式,完全是为了适应四言文体的需要。这种 添字的方法在玄奘的译本中大量出现。例如: 由彼 生死/是诸众生/沉溺处故/难可出故,/所以譬泥。 .
⑥
(二)汉译佛典选择四言文体的原因。俞理明(1993)认为,汉译佛典之所以选用四字格,是 受到了当时流行的四言文体的影响。先秦时期,中原的诗歌等韵文均以四字格为常,其中尤以《诗 经》影响最为深广。 《诗经》在当时被当作教科书为学童所习,四言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又典雅 庄重,富于文采。因此,人们常常把大量运用四言句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这在汉代已经形成风气, 而且年代越后,这种倾向越明显。在散文中使用四字格,即使不押韵,却仍旧句式整齐,读来很有 节奏美。译经早期的经师多为胡客梵僧,在汉语的学习使用上尚有生搬硬套的嫌疑,更不要说押韵 这种文字修饰功夫了。可是由于梵语原典本身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传诵,所以译师们在汉译 本中同样必须注意句式的整齐,比起五言、七言而言,译师更倾向于使用四字格。
⑨
但由于“梵汉对勘”这个名称已经普遍使用,所以本文仍然沿用。
⑩ 11 12
Abhidharmako1abhq2ya of Vasubandhu, Edited by Prof. P. Pradhan, Tibetan Sanskrit Works Series, vol.VIII, K.P.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29 册,(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俱舍论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1 册,(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宋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50 册,(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3
⑦
(三)汉译佛典四言文体语言面貌的描写。颜洽茂(1997)认为,汉译佛典采用四字格这种整 齐划一的文体,固然赞成了诵读的便利,增强了宣传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迥异于世俗文献的语 言面貌。具体包括:其一,语词的割裂与省缩;其二,语词的增扩与添加;其三,外语词的大量引
⑥ ⑦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8-15 页,(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年。 俞理明《佛教文献语言》,26-29 页,(成都)巴蜀书社,1993 年。 2
玄奘译经四言文体的构成方法
——以《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汉对勘为例
王 继 红
提要:汉译佛经文体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四字格的大量使用,即四字一顿,组成一个大节拍;每 个大节拍又以二字为一个小节。 这种文体特点已经引起了学者的注意。 玄奘是中国四大译经师之一, 他的译经有着强烈的追求四字格的倾向。本文运用梵汉对勘方法,将《阿毗达磨俱舍论》梵文原典 与玄奘的译本逐句逐词对勘,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玄奘译经中四言文体的构成方法:添字、复陈、省 译、互文,以及这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玄奘 译经 四言 阿毗达磨俱舍论 梵汉对勘
一
汉译佛经的四言文体特征
自东汉桓帝元嘉元年 (151 年) 安世高译出 《明度五十校计经》 始, 直至北宋仁宗景祐四年 (1037 年) 佛经译场停顿, 其间八百八十六年是佛典的翻译时代。 这项走过将近千年岁月的文化转换工程, 留给后世浩如烟海的汉文佛教文献。 汉译佛经的总数已不可详知。 根据吕澂 《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 的不完全统计,流传至今的有 1482 部,总计约 5702 卷,4600 万字。 汉译佛典的载体是一种与当 时的书面语和口语都有一定距离,并令当时的读者有些陌生和不习惯的语言。这种佛教文献在文体 上最为特异之处,便是四言文体的普遍运用,也就是说,汉译佛经常常是四字一顿,组成一个大节 拍;每个大节拍又以二字为一个小节。 四言句与杂言句交替使用。例如: 是时有长者子名敏见,年五百岁,时国人以为少年。敏见闻佛大会,则启二亲,乞行诣 佛,观其所作。父母听行,即往见佛。稽首于地,礼竟正住。喜心兴盛,便脱身珍琦杂宝璎 珞,散于佛上。以佛神威。应时所散,化成花盖,到覆大众。人人各别,佛令就坐,为说是 成具光明定意法。
⑩ ⑨
玄奘位列中国四大译经师(其余三人为鸠摩罗什、真谛和义净)之首,是佛经“新译”的创始 人。玄奘大师既不赞成鸠摩罗什“不严于务利原文,而在取意”的意译文风,也反对佶屈聱牙的直 译文体。他的翻译要求文和义切合原作,不得有损于原典的意旨;同时又要求文从字顺,便于读者 了解。这种不拘泥于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创的“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而不 是梵化的汉文。这从他如何译梵为汉,并将其巧妙地置于四字格式之中可见一斑。本文将玄奘所译 的《阿毗达磨俱舍论》 与经过印度学者 Pradhan 点校过的梵文原典 逐句逐词对勘,并在此基础上 考察他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形成四言文体,借以窥见玄奘译经伟术之一斑。
11 12
三
《阿毗达磨俱舍论》四言文体的构成方法
《阿毗达磨俱舍论》 (梵语 Abhidharma_ko1a,下文简称《俱舍论》 )是佛教说一切有部论典,为 印度世亲所造。 《俱舍论》在中国传译的时期较早。南朝陈天嘉四年(563) ,真谛在广州制旨寺译出 《俱舍论偈》一卷,五九七颂,今佚。真谛后又译出《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 通称旧论。 玄奘认为真谛所译的《俱舍论》 “方言未融,时有舛错” , “嫌古翻俱舍义多缺,然躬得梵本再译真 文。 ” 永徽二年(651)五月,玄奘在大慈恩寺翻经院重译此论,沙门元瑜笔受,直至永徽五年七月
④ ② ③ ①
汉灵帝时支臞翻译的《成具光明定意经》最早开始大量使用四言文体。 在这篇经文中,大量
其后, 东汉康孟详的译经中, 已经开始通篇以四字句为主, 形成了汉译佛经的四言文体。 例如: 佛说是法,五人未解,三人分卫,二人供养。为说色苦,一切众祸,皆由色欲。众好无 常,人亦无住。譬如幻师,出意为化。愚者爱恋,贪而无厌。幻主观化,无染无着。所以者 何?伪非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