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与翻译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玄奘(602—664),俗姓陈,名袆,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玄奘生长于隋唐时代。
他的父亲陈惠,平时潜心学问,一生不做官,很为当时人所景仰。
玄奘法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
玄奘幼聪明绝顶,悟性特高,深得父亲的钟爱。
八九岁就开始攻读古代的经典。
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佛教大为流行,当时,出家做和尚的人很多,他的二哥陈素,法名长捷,就是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
当时洛阳有四个道场,其中有不少佛学名家。
他这位哥哥对弟弟的学业极为关切,常约他到道场学习佛经。
隋炀帝大业十年,朝廷决定要度27个和尚,举行公开考试。
那时玄奘法师才十多岁,又因读经时间太短,没有被录取。
他惆怅徘徊在公门旁边,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
他说:“我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郑善果听到他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弘扬世尊的遗教,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把他录取。
并向同僚表示:“我这次要度这个孩子成和尚,是因为想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
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的人才。
”就这样,玄奘法师在净土寺出家了。
玄奘法师在净土寺跟严法师学《摄大乘唯识论》(是综合大乘要义的典型著作),兴趣极为浓厚。
由于他一听就懂,再看一遍就全部记得,很使大家惊奇,于是就请他担任复述。
这时他虽然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四年后,他同哥哥离开洛阳到四川,玄奘法师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他精通佛教经典,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
因而又想东归访求高人,不料哥哥坚决拦阻,不肯放行。
他不得已,只好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路过荆州天皇寺,讲学半年;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向休法师质疑问难;到赵州,跟深法师学《成实论》(佛教小乘“经部”的要典)。
然后才入长安大觉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小乘“一切有部”的要典)。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摘要】玄奘西行取经17载,归国后毕其生于佛经翻译,其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践行的翻译观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观,联系当今实际翻译思想,对其作现代意义的诠释。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翻译观1.引言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28岁时,抱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西行17载,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的二十年中,毕生从事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多万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
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著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作“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把“新译”的名称给予玄奘。
可见,玄奘践行的翻译观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
对于玄奘的翻译,有人视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忠实于印度原文”,也有人视其为“不忠实于原文的意译”(吕澂语,《覆熊十力書七》)。
两种看法均有其客观分析的基础,从玄奘的译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
不过,结合两种观点,更能通达玄奘翻译思想之核心——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正如梁启超所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玄奘所立“五不翻”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译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剖析玄奘译经的理论主张,结合当今翻译思想,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诠释其理论意义。
2.理论主张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玄奘是伟大的翻译实践家,汉语功底深厚,西行17载,又造就了高超的梵语水平,精通语言又深通佛理,译文似天成之作,登峰至极,“览文如己,转音犹响”(《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译文
大唐西域记译文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文学家王思任翻译的一部古代文献,记录了唐朝时期僧人玄奘赴印度取经的经历。
以下是该书的部分译文(仅供参考):
一、入西域
从唐朝西行,几年前
如今辗转万里路,到达中亚境
这里山高水险,异域风情无限
步步艰辛,独个儿勇敢向前
二、穿越沙漠
绵延无垠的沙漠尽头
炙热的阳光照耀着道路
一路上,我与同伴奋力行走
当穿越千里大漠,方见真正友谊
三、闯过雪山
从沙漠来到雪山边缘
寒风刺骨,山岩险峻
但我信奉佛教的坚定之心
让我跨过无数座冰雪遮山
四、潜伏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边境危险重重
却是我去往印度的必经之路
夜晚潜伏,白天行走
只为了昼夜不停向前
五、登上印度
终于,我踏上了印度的土地
这是我历尽艰辛,追寻真经的地方
尽管皮肤黝黑,语言陌生
但我依然怀着一颗虔诚的心
六、寻找真经
在印度,我行遍千山万水
寻找佛教的真正经典
与印度的僧人学习交流
我们共同追求心灵的解放
七、安然归来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
我终于携着真经归来
带着佛教智慧与西域文化
展示给大唐的众人们
以上译文仅为参考,具体的翻译版本可能会因翻译者而有所不同。
如果需要获取更准确和完整的译文,请参考相关翻译版本或查阅相关资料。
人教版西游记文言文翻译
《西游记》乃明代吴承恩所著,叙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之艰难历程。
今以人教版教材所载之《西游记》原文,译为现代汉语,以飨读者。
一、唐僧取经缘起【原文】唐僧,姓陈,名玄奘,号三藏。
自幼聪颖,好学不倦。
尝游历天下,寻访仙道,欲求长生不老之术。
【译文】唐僧,姓陈,名叫玄奘,字号为三藏。
自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
曾游历天下,寻求仙道,想要找到长生不老的秘诀。
二、孙悟空出世【原文】孙悟空,石猴也,生于花果山,自幼与众猴嬉戏。
一日,偶得灵根,化为石猴,能通灵性。
后因食仙桃,得道成仙。
【译文】孙悟空,是一只石猴,出生于花果山,从小和众猴嬉戏。
有一天,偶然得到灵根,化为石猴,具有灵性。
后来因为吃了仙桃,修炼成仙。
三、猪八戒、沙僧加入【原文】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因犯天条,被贬下凡。
后因助唐僧取经,得以重返天庭。
【译文】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因为犯了天条,被贬下凡间。
后来因为帮助唐僧取经,得以重返天庭。
沙僧,原是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玉帝宝座,被贬下凡。
后因助唐僧取经,得以重回天庭。
四、唐僧师徒西行取经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跋山涉水,餐风露宿,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译文】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一共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最终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
五、取经归来【原文】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重返东土大唐。
唐太宗设宴款待,赐予封号。
四人功成名就,各得其所。
【译文】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取得真经之后,返回东土大唐。
唐太宗设宴招待他们,赐予他们封号。
四人功成名就,各自得到了应得的地位。
六、结语【原文】《西游记》一书,以唐僧师徒取经为主线,展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事件。
其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各异,令人难以忘怀。
【译文】《西游记》这部书,以唐僧师徒取经为主线,展示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事件。
其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鲜明,个性迥异,让人难以忘怀。
五不翻
浅析玄奘的翻译原则摘要:玄奘,作为一名杰出的佛学翻译家,对我国翻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开创的“新译”译法、“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和“五不翻”原则对我国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玄奘,佛经,五不翻,标准1.引言印度学者柏乐天曾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众所周知,玄奘通称为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经书。
并与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玄奘大师,来了解他在翻译方面所坚持的原则。
2.佛经“新译”的创始人在汉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
东汉末年,安世高开始将佛经汉译,是中国佛教翻译的创始人。
接着,佛经翻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急剧发展的时期,在隋唐时佛经翻译就进入了全盛时期。
而唐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的繁荣发展,又要归于这位“新译”的创始人玄奘大师了。
在佛经翻译中,翻译者把玄奘以前所翻译的佛学经典称为“旧译”,把玄奘之后所翻译的称为“新译”。
“旧译”是指是指以鸠摩罗什法师为代表的一些翻译家,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意译”的办法,改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直接用汉字将佛经中的意思表达出来,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
“新译”是指玄奘认为译本应忠于原本,逐字逐句信笔直译之译法,以求最大限度地将佛经准确地传译给信民。
为了使佛经能够达到忠实于原文的目的,玄奘采取“音、意合一”的方法,将音译和意译有机地直接融会贯通于翻译之中。
他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及“五不翻”原则。
3.“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及“五不翻”原则3.1“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玄奘大师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
这句话是指翻译既需要与原文真实贴切,又需要通俗易懂。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作者:包布赫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2期1.玄奘的翻译观玄奘主张应该注意原文风格,认为原文如果简单平实,译文就不应该做文字修饰。
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是对佛经中一些内容音译制定的规则,这表明玄奘不完全同意意译。
所以他属于“厥中”派,对于直译和意译是根据文本内容和风格而寻求方法,其方法则不拘泥于直译和意译。
“五不翻”音译原则分别是:第一个是“为秘密故”,原文中一些词语,如果难揣测出其义,则不能意译;第二个是“含多义故”,原文中有些词汇意思多,不能选择其中哪个具体的意义来翻译;第三个是“此无故”,原文词语中土没有;第四个是“顺古故”,有些专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使用,只需沿用无需另译;第五个是“生善故”,原文有些词汇能够唤起人的尊重之心,而一旦翻译过来反而会使人轻贱它们。
2.从翻译因素论角度分析玄奘的佛经翻译许钧在《翻译论》(2014)一书中提出翻译因素论,他提出影响译者“译什么”和“怎么译”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
社会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在唐朝时期,唐朝帝王认为自己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后代,所以在唐朝道教除武后时期,大部分都是在佛教之上的。
社会对佛教的需求,迫使帝王重新重视佛教的地位。
也正因为社会对佛教的需求,也促使佛经翻译的兴盛和发展。
“就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而言,翻译界真正对此问题予以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
”(许钧,2014:150)在玄奘的佛经翻译中,确实受到了当权者意识形态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玄奘在佛经翻译的十一个译场司职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职位,那就是监护大使。
之所以会有帝王派官员参与译场翻译,正是因为帝王需要对佛经整个翻译流程及翻译内容进行监督和审查,以免不利于朝廷的内容流传到民众中。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里必然涉及“为什么翻译”的根本问题。
玄奘翻译成就探析
玄奘翻译成就探析作者:张茹娟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2期摘要: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之一,一生致力于佛经翻译事业,所译经书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可谓前所未有。
本文对玄奘生平及其翻译贡献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玄奘在佛经翻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玄奘翻译佛经1.引言大多数人知道“玄奘”这个名字,大概是因为《西游记》这部广为流传的著作。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唐三藏虽善良慈悲却娇弱胆小,多亏了三个徒弟的勇敢保护,最终才得以取回真经。
小说中的原型——历史上的玄奘同吴承恩笔下的人物相比,更具魅力,他对佛经翻译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作为一位佛教高僧,他不畏艰险,只身一人,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其意义早已经超越佛教范围,而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努力奋斗。
从佛教言之,玄奘翻译的经论既多又精,他不仅是在佛教中国传播史上成就最大的学者,还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赖永海,2010:381)。
2.生平简介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出生于官宦世家,高曾祖父四代都做过官。
其母广平宋氏,育有四子一女,玄奘法师为其第四子。
玄奘五岁丧母,自幼受其做僧人的次兄的影响,十五岁时在洛阳出家。
他自小就显现出卓尔不群的气质,聪慧异常。
僧传说:“法师粤自褓辰,夙标温嶷,迨于二十日,更表贞淳,机智有殊,聪敏绝异。
”玄奘出家后更是勤学,遍游长安、成都、荆州、相州、赵州等地,访问名师,感到他们对佛教理论所说纷纭,难以定论。
后来他听外僧波颇说,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讲授《瑜伽师地论》,可以总括大、中、小三乘学说,便产生了去印度求学的想法。
当时已有不少西行至天竺求法的先行者,特别是东晋僧人法显的成功及其所撰的《佛国记》,更直接激发了玄奘求取佛教经典的决心。
公元六二九年,在请求出国未被批准之后,他私自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十六国,历时四年到达当时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玄奘翻译译论的现代化意义和其影响
玄奘翻译译论的现代化意义和其影响作者:梁岩来源:《新丝路(下旬)》2020年第01期摘要:玄奘毕生奉献于佛经翻译,其译著不管是从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顶峰,译论虽少但精华灼现,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本文以玄奘的为终点剖析对象来讨论研究探索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翻译观一、玄奘翻译历史背景及其深渊玄奘(公元600-664年)经过西行17载,回国后潜心研究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佛教大小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万多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历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并为中国古代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
玄奘精通语言又申通佛理,译文似为天成之作,正如梁启超评论:“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
序》)从翻译历史上看,玄奘并非实践第一人。
但玄奘在译经繁荣、译家辈出的时代超凡脱俗终生献与佛经事业。
佛经翻译始于汉代,佛经译论开篇当为三国时期支谦《法句经序》,在中国佛经译论诞生初期,就已经有直译、意译之争,支谦在直译洪声中,既有随附也有抵抗,其译文“辞旨文雅,曲得圣义”《高僧传》。
曾经当时也有众多译家引用老子和孔子之言为其直译观辩护,这一现现象明我国现状从一开始便深植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传统文化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
“弃文求质” 是中国翻译早起发展历史的必然结果,因为早起的佛经翻译不仅受制于译者的双语水平,还受到了文化的阻隔,再加上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不足,经文质朴而旨圣,译经“畏惧失实”应该“得本缘故”(道安语),力求符合原文原意。
由此得出,中国开篇议论孕育在直译占主导风向的土壤中。
随着佛经文化的渐入,异质之言或径入或文本饰,国内的佛经翻译家也注意到佛家经典与中国本土的知识背景、学术思潮的融合进入社会的必要性,译文多为“滞文格文”直译观。
鸠摩罗什(344-413)以意译为代表的“宗匠”其译经质量受到很高的评价,从文本来看趋文饰,注重表现原文的文体和语趣,被享有誉名“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赞宁语参与《宋高僧传》)随着历史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其后的高僧对于“文”、“质”两者之见,多执中用两,中国古典译论已从论述翻译方法扩展到对翻译主体的关注。
玄奘和唐朝的佛教翻译
《唯识三十颂》
作者:玄奘
创作背景:玄奘在唐朝时期,为了弘扬佛法,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
内容简介:《唯识三十颂》是玄奘翻译的一部佛教经典,主要阐述了唯识 宗的基本理论和修行方法 影响:《唯识三十颂》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佛教研究 和修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重要译作
《大般若经》: 玄奘最重要的译 作之一,对后世 佛教思想产生了 深远影响
播
翻译成果:翻 译了大量佛教 经典,为唐朝 佛教文化的繁 荣做出了巨大
贡献
玄奘对佛教经典的贡献
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包括《大般若经》、《金刚经》等 对佛教经典的翻译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 创立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即“不增不减,不偏不倚,不妄不杂” 玄奘的翻译工作对后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佛教翻译大师”
感谢观看
Thank you
汇报人:XXX
创新的方法:玄奘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音译等,以适应不同 的语境和需求。
广泛的影响:玄奘的翻译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也产生了 重要的启示。
传承与创新:玄奘在翻译过程中,既继承了前人的翻译成果,又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后世的 翻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玄奘的翻译对后 世的佛教研究产 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佛教研究的 重要依据。
玄奘的翻译对世 界文化的交流与 融合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促 进了不同文化之 间的相互理解和 尊重。
玄奘的翻译对后 世的文学、艺术、 哲学等领域产生 了深远影响,成 为人类文明的宝 贵财富。,对原文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瑜伽师地论》: 玄奘翻译的另一 部重要佛教经典, 阐述了瑜伽修行 的理论和方法
《圣教序》译文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释文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
听说天地有形状,所以显露在外、覆盖并且承载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四季没有形状,所以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
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因此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通晓明白阴阳变化,即使是贤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极少有研究透它的变化规律的。
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
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有形状;阴阳变化在天地之间而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阴阳变化是没有形状的。
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
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用佛教的理论来治理天下。
佛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
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
佛道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
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因为佛道主张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
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
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机,即使遵循它也没有谁知道它的边际的;佛法的流传,深邃而静远,即使推崇它也没有谁探究出它的根源。
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没有疑惑不解吗?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
探讨玄奘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
探讨玄奘的佛经翻译史及其贡献探讨玄奘的佛经翻译史及其贡献1,生平公元600年,玄奘出生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原名陈袆, 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0岁的陈袆被僧人哥哥带入白马寺(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院)。
公元612年,在一次全国性考试来选择27名剃度的僧人中,陈袆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27名僧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法号——玄奘。
当时13岁的陈袆还是一个不许进入考场的小沙弥,他的剃度显然是一个意外。
在佛教中,最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
玄奘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那一年,年仅24岁。
公元626年冬,玄奘向当时朝廷申请去天竺,唐太宗并没有理会一次次的请求。
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混入逃难的灾民中偷渡出关,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数的道路。
玄奘法师在瓜州讲经时,一位名叫石磐陀的胡人来请法师为他受戒,自愿当玄奘的向导。
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磐陀就是现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的化身,石磐陀是玄奘收第一个弟子,而且身份是向导。
这一点和孙悟空的身份非常吻合。
而且自从玄奘为石磐陀剃度以后,石磐陀这个胡人就成了一个胡僧,胡僧与孙悟空的俗称猢狲在发音上非常接近,会不会是在流传过程当中,发生了这样的音变呢?但是这个胡人没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在一次未遂的谋杀后胡人石磐陀一去不复返。
从这一刻开始,玄奘只剩下了孤身一人,而他的前方却是茫茫戈壁。
当玄奘躲避追捕寻找水源时,他迷路了,在沙漠中迷路显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幸的是,最后一个水囊也被打翻。
茫茫戈壁中,玄奘四天五夜滴水未尽,奄奄一息。
于是这位虔诚的佛教徒躺在沙漠中默念观音。
对于玄奘而言,观音只是他保持生命的精神支柱,真正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是匹枣红色的瘦马,显然,这是一匹具有丰富旅行经验的老马,它把玄奘带到了一口泉水旁边。
走出戈壁,玄奘来到今天的哈密境内高昌国,高昌王鞠文泰与玄奘结拜,此时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个偷渡出境的和沿,而是高昌王的御弟。
玄奘翻译理论
• “此无故不翻” —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 语不用意译. •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树”,只产 于印度等地,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采用 音译。 • “槟榔”是印尼语的音译,“葡萄”是大 宛语的音译,“西瓜”是女真语的音译, “茉莉”和“昙花”是梵语音译。 • 旗袍(QIPAO)、风水(FENGSHUI)
• 玄奘的译文形式—— “比较起罗什那样 修饰自由的文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 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觉得很文” • 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 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 • “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 ---梁启超
玄奘翻译方法
• 玄奘梵汉精晓,佛理深通。其译文顺理成 章,一气呵成。 • 印度学者柏乐天和我国学者张建木进行过 专门研究,在对勘玄奘所译的《集论》和 《俱舍论》后,总结出了六种翻译技巧。
“五不翻”
--(“不翻”指的是“音译”。“音译即不翻之
翻”)
• • • • •
秘密故 多含义故 此无故 顺古故 生善故
• “秘密故不翻” —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不用意译.佛经中 有大量的“秘密”,如“咒语”等。 • “经中诸陀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 不以义译之”。 • 例如,“阿弥陀佛”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OM MAŅI PADME HUM)
六种翻译方法
• 4)分合法。玄奘运用此法翻译梵文复合词,有时 “分”, 有时“合”,如直译应为“计前际见, 计后际见”,但玄奘合译为“计前后际见”。 • 5)译名假借法。使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专门术语, 使含义格外清楚。如 );“心”字一般用来译 “citta”,但他有时用“心”来译“dharma” (法)。 • 6)代词还原法。把原文中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 代的名词,有时在名词前加“此、彼”等字样。
三藏文言文翻译
昔有唐僧,法名玄奘,乃我大唐太宗皇帝之御弟,素怀宏愿,欲求佛经,以济众生。
时值唐朝盛世,四海升平,太宗皇帝仁德深厚,嘉其志,遂赐以金身、锦袍,令其西行取经。
玄奘法师携弟子悟空、悟能、悟净,一行四人,离长安,渡黄河,越秦岭,穿蜀道,历经千辛万苦,跋涉数千里,终至西域。
沿途山川壮丽,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不胜枚举。
法师虽身处异域,却心怀慈悲,广结善缘,以佛法普度众生。
法师一行至西牛贺洲,遇佛祖赐经。
佛祖曰:“玄奘法师,汝为求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今得吾赐经,当以慈悲为本,智慧为用,广度众生,弘扬佛法。
”法师闻言,稽首谢恩,接过佛经,知是《大般若经》。
法师持经,西行至印度,途中遭遇妖魔鬼怪,险象环生。
悟空、悟能、悟净各展神通,降妖伏魔,护法师周全。
法师感念三位弟子,更加坚定求经之志。
法师一行至灵山,面见佛祖,呈上《大般若经》。
佛祖曰:“玄奘法师,汝等辛苦,经已得矣。
此经博大精深,汝当潜心研读,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法师稽首受经,感激涕零。
法师携经归国,历经艰辛,终于抵达长安。
太宗皇帝闻讯,欣喜若狂,亲自出城迎接。
法师呈上《大般若经》,太宗皇帝览经叹曰:“此经乃无上法宝,法师之功,当载入史册。
”遂赐法师“三藏法师”之号,以示尊崇。
法师归国后,潜心修行,弘扬佛法,广结善缘。
悟空、悟能、悟净亦各展神通,助法师度化众生。
法师与弟子们共度余生,直至圆寂。
翻译:古有唐僧,法号玄奘,乃大唐太宗皇帝之御弟,素怀宏大愿望,欲求佛经,以利益众生。
时逢唐朝盛世,四海升平,太宗皇帝仁德深厚,嘉其志向,遂赐以金身、锦袍,令其西行取经。
玄奘法师携弟子悟空、悟能、悟净,一行四人,离开长安,渡过黄河,越过秦岭,穿越蜀道,历经千辛万苦,跋涉数千里,终于到达西域。
沿途山川壮丽,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不可胜数。
法师虽身处异域,却心怀慈悲,广结善缘,以佛法普度众生。
法师一行到达西牛贺洲,遇到佛祖赐予经书。
佛祖说:“玄奘法师,你为求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今得吾赐经,当以慈悲为本,智慧为用,广度众生,弘扬佛法。
僧玄奘传阅读答案_僧玄奘传翻译赏析
僧玄奘传阅读答案_僧玄奘传翻译赏析
玄奘和尚,姓陈,洛州偃师县人。
隋炀帝大业末年出家,广泛阅读佛经著作。
他曾说当时的佛经译本有很多谬误,所以到西域去,广泛寻求不同的版本来检验校正。
太宗贞观初年,跟随商人到西域结交佛教界人士。
玄奘知识渊博口才出众,每到一地都要讲授经义,解释疑难,各地的外国人都尊敬佩服他。
他在西域十七年,遍访了一百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语言全都懂得,于是收集山河风俗,当地特产,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贞观十九年(645),回到京城长安。
太宗召见他,非常高兴,跟他交谈讨论。
于是诏令把六百五十七部梵文佛经安排在弘福寺译成汉语,还命令右仆射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广泛征聘学识渊博的和尚五十多人,帮助玄奘整理考校。
高宗当时还是东宫太子,为他已故的母亲文德太后长孙氏祈求冥间福份,建造慈恩寺和翻经院,皇宫挂出大旗,诏令表演《九部乐》的演奏歌舞队伍以及京城各寺院的旗盖仪仗,欢迎玄奘和译绘的佛像、各位操行高尚的和尚进住慈恩寺。
显庆元年(656),高宗命令左仆射于志宁,侍中许敬宗,中书令来济、李义府、杜正伦,黄门侍郎薛元超等人,一同润色玄奘翻译出来的佛经翻译,国子博士范义硕、太子洗马郭瑜、弘文馆学士高若思等人,帮助翻译。
这时共译出七十五部,进献给高宗。
后来由于京城的人们争着来礼拜晋见,玄奘就禀奏请求找个安静的地方翻译,诏令搬迁到宜君山的老玉华宫。
玄奘于显庆六年(661)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安葬在陕西蓝田县西的白鹿原,送葬的男男女女有好
几万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还玄奘真面目——《西游记》中的唐僧与翻译家玄奘的对比
还玄奘真面目——《西游记》中的唐僧与翻译家玄奘的对比陈路曦(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沈阳110000)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游记》中的唐僧和翻译家玄奘的相似与不同,突出了玄奘坚贞的品质及其对翻译史的卓越贡献。
同时呼吁翻译学者重视翻译史的传播。
关键词:玄奘唐僧翻译史传播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以浪漫的笔触。
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记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上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
我们从《西游记》中了解了一些关于“唐僧”的故事。
也许是受其影响.许多人对玄奘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此。
小说中唐僧的原型就是著名翻译家——玄奘,真实的玄奘全然不是小说巾那样懦弱胆小,因为他完全是凭借个人的力量,而没有什么神通高徒,沿着丝绸之路。
到天竺取到真经。
这位伟大的旅行者又为丝路古道平添了几分光辉。
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两者的异同,来还翻译家玄奘一个“清白”。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口述、弟子辨机笔录玄奘取经的行迹的历史地理著作。
《法师传》是玄奘弟子慧立根据玄奘生前讲述事迹整理、彦宗笺补、增添了一些文学色彩的传记文学。
这两本著作为我们形象地描绘了玄奘西行取经的经过,也成为了西游记故事来源中历史本事的主要部分,所以以上两部著作与《西游记》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例如《西游记》中,唐僧的相貌是相当出众.许多妖精都被他迷得颠三倒四。
翻译家玄奘也是眉目疏朗、相貌端正:按现在话说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法师传》里写玄奘在高昌国甚受礼敬,高吕王与玄奘结为兄弟,并赠以厚礼,助其西行,令人想起《西游记》里唐太宗与玄奘结为兄弟;另外,玄奘每当遇到危难时,总是默念《般若心经》,这与小说中提及的完全一致;还有他们都明知前程渺渺,吉凶难定,却始终虔诚苦行,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矢志不渝。
玄奘这种舍身求法的精神与实践,鲁迅称之为“中国的脊梁”精神。
但两者的差异也显而易见,《法师传》塑造了一位心诚志坚、勇敢无畏的高僧形象,与《西游记》百般贬损唐僧大为不同。
笔者将其差异总结为以下五条:1.《西游记》中的玄奘是个“忠为君王”的大阐法师,这集中反映在他的取经缘起上o、、《西游记》中的玄奘目的是想“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因而得到唐王的最高嘉奖,称之为“御弟圣僧”。
玄奘对中国翻译的贡献
玄奘对我国翻译的历史贡献江玉菡2008级2班20080510873摘要:玄奘是我国杰出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佛经,是“新译”的创始人。
他提出的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及“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对我国翻译事业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影响Abstract:Xuanzang is an outstanding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or. He translated a number of Scriptures, and he is the “founder of the new translation”. His famous theory of “The Five Kinds of Terms Not Translated”and his standard that “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a.Key words: Xuanzang,Buddhist sutra,translation,influence引言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分歧,决心西行求法以释疑惑,往返17年,行程5万里,携回梵文经典650余部,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回国后组织译经,译出经纶75部,1335卷,且译经质量,前所未有,所译之经被称为“新译”。
1.佛经“新译”的创世人我国佛经汉译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了,而时至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而唐代的翻译事业之所以这么繁荣,又要归功于这位“新译”的创人玄奘。
译经家把玄奘以前所译的经典称为“旧译”,自玄奘之后所译的经典称为“新译”。
从玄奘“五不翻”原则看音译的重要作用
从⽞奘“五不翻”原则看⾳译的重要作⽤2019-09-09【内容摘要】⼀千多年前,唐代⾼僧⽞奘就在翻译佛经的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即:“秘密故不翻”、“多义故不翻”、“⽆此故不翻”、“顺古故不翻”和“⽣善故不翻”,不翻就是指⾳译。
由于语⾔和⽂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可译的现象,这时⽞奘“五不翻”理论指导下的⾳译法就是消解不可译性的⼀个好办法。
【关键词】⾳译不可译性 “五不翻”理论⼀、引⾔⼀般来说,语⾔之间是可以互译的,因为语际间存在着⼴泛的意义转换条件。
但是可译不是绝对的,因为在语⾔各层次中存在着种种限制,使得语际意义转换不能完全实现。
这些限制,就是所谓的可译性限度(刘宓庆,2005)。
正是这些可译性限度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不可译现象,勉强翻译只会造成词不达意甚⾄阻碍交流。
这时⾳译作为⼀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法,就可以发挥它的重要作⽤,消解语⾔的不可译性。
⾳译法在翻译史上由来已久,早在⼀千多年前,唐代⾼僧⽞奘在经过多年的佛经翻译实践后,就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即:“秘密故不翻”、“含多义故不翻”、“⽆此故不翻”、“顺古故不翻”和“⽣善故不翻”,不翻就是指⾳译(陈福康,200:33-34)。
本⽂通过分析“五不翻”理论的现实意义,旨在揭⽰⾳译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不翻”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奘,通称“三藏法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为佛经翻译四⼤译师之⼀。
⽞奘提出了著名的佛经翻译理论—“五不翻”,成为佛经翻译中众多佛经译者所奉⾏的法则。
虽然⽞奘是为佛经翻译才提出的“五不翻”,但是“五不翻”理论在今天的翻译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和现实意义,在此理论下指导的⾳译法对于⽂化间的交流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
1.“秘密故不翻”⽞奘认为,具有神秘⾊彩的词语应该不翻,即应当采取⾳译的形式,如“陀罗尼”。
佛教中的“陀罗尼”指咒语,汉译为“秘密语”或“真⾔”,是佛、菩萨的密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逐句信笔直译之译法,以求最大限度地将佛经准 确地传译给中国读者。 2.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及“五不翻” 原则。 2.1 “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 所谓“求真”就是指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内容并保 持原文风貌;所谓“须喻俗”,就是指译文语言必 须通顺易懂并符合其语言规范。
五不翻”原则
(二)态度严谨,着笔审慎,译前广罗名本,校
勘异同,择善而从。 因为传本的不同,有的字句之间相差很远, 校勘各本异同,有所根据,作出判断,订正 舛文。 (三)语言精确,确台原籍,直译意译,不拘 一例。 (四)重译经论,参考旧译,订正前失,使之益 臻完善。
四、玄奘的翻译贡献
1.佛经“新译”的创世人 玄奘开创了“新译”的里程碑,提倡忠于原本,逐
唐代高僧。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
俗姓陈,名袆,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
第一高僧。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 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
二、玄奘的翻译作品
玄奘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寺 等地译经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超过了与他 并称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四大家的鸠摩罗什、真谛和 不空三家翻译数量的总和。 1.《大唐西域记》 由玄奘口述,弟子窥基笔录,将十七年艰难求法行 程中经历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 以上的都城、地区、国家的各种情况,整理成《大 唐西域记》十二卷,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各国 (如阿富汗、巴基斯、《成惟识论》
所翻译的经论以法相惟识学为中心,译出瑜
。
伽行派一本十支各论 3、译出小乘有部的《俱舍》、 《婆沙》等 阿毗达磨(论书),还在玉华寺译出《大般 若经》
三、玄奘的翻译理论
(一)集体翻译,分工负责,有计划地进行。玄
奘吸取前人的经验,取精用宏,制出集体合 作的翻译程序制度,分工负责,各有专职。 在《续高僧传》里,他所主持的译场和翻译 程序是: 译主、征义、证文、书手、笔受、缀文、参 译、刊定、润文、梵呗。
所谓“不翻”,不是不翻译,而是指“音
译” 。 (1)秘密之,故不翻。2)含多义,故不翻。 (3)此方所无,故不翻。(4)顺于古例, 故不翻。 5)为生善,故不翻。
参考文献:
[1] 徐丽萍.玄奘“五不翻”理论解析[J].牡丹
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61-63 [2]www. Wikipedia .com [3] 常闻.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J]. 闽南佛学,1991(1):23-24 [4] 陈全明.玄奘对我国翻译及文化交流事业的 历史性贡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 (1):8-11
玄奘与翻译
BY 陈绵(英语093)
玄奘
一、玄奘简介
二、玄奘的翻译作品 三、玄奘的翻译理论
四、玄奘的翻译贡献
一、玄奘简介
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
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 人 。唐代著名三藏法师,僧人,佛教学者、 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 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