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

合集下载

玄奘“五不翻”原则及在其影响下音译的优势

玄奘“五不翻”原则及在其影响下音译的优势

玄奘“五不翻”原则及在其影响下音译的优势作者:韩旭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0期摘 ;要:唐玄奘,俗名陈袆,唐代高僧,著名的三藏法师。

曾从长安西游到达印度,学习佛法,带经书回国翻译,对我国佛教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有《大唐西域记》,为当时人们了解大唐以外的国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翻译家,玄奘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对现今的翻译事业仍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在音译方面。

本文将阐述分析“五不翻”原则并讨论在其影响下音译的优势。

关键词:玄奘;“五不翻”原则;音译;影响作者简介:韩旭(1990-),女,籍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口译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1一、“五不翻”原则佛教经典自汉代开始传入我国,佛经翻译过程先后采用过格义、拟配及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

其中音译方法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长。

而佛经中提及的事物,本土中无对应事物,采取音译进行创词也是常用方法,而这种翻译方法延续至今,成为一种独特的翻译方式。

玄奘在翻译佛经时提出“五不翻”,“五不翻”并不是不翻译,而是不意译,即五种情况需要音译,而这对先进的音译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玄奘的五不翻具体如下:(1)秘密故:佛教经典中常有“秘密”,如“咒语”。

“咒语”的特点是神秘莫测,音奇,大师通过声音的形式或是文字形式来帮助人们化解苦难、平复心结。

这些深奥复杂拗口的“咒语”会使人们对佛陀产生一种敬畏之心。

由于“咒语”的发音复杂深奥,所以在翻译佛经中“咒语”的内容时,就采取音译的方式以保持“咒语”的神秘性。

从功能对等理论上讲,这在原语环境与译入语环境中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佛经中音译的典范之作当属“大悲咒”,其汉语版全部采用音译。

(2)多义故:在佛教经文中,有些词汇是具有多重含义的,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而且通常是一词五义、六义甚至是七义,但中文中却很少有此类词汇能与之对应。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

玄奘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及其对当代汉语外译的价值与影响【摘要】玄奘西行取经17载,归国后毕其生于佛经翻译,其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被誉为“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践行的翻译观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观,联系当今实际翻译思想,对其作现代意义的诠释。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翻译观1.引言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28岁时,抱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西行17载,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的二十年中,毕生从事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多万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

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著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作“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把“新译”的名称给予玄奘。

可见,玄奘践行的翻译观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

对于玄奘的翻译,有人视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忠实于印度原文”,也有人视其为“不忠实于原文的意译”(吕澂语,《覆熊十力書七》)。

两种看法均有其客观分析的基础,从玄奘的译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

不过,结合两种观点,更能通达玄奘翻译思想之核心——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正如梁启超所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玄奘所立“五不翻”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译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剖析玄奘译经的理论主张,结合当今翻译思想,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诠释其理论意义。

2.理论主张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玄奘是伟大的翻译实践家,汉语功底深厚,西行17载,又造就了高超的梵语水平,精通语言又深通佛理,译文似天成之作,登峰至极,“览文如己,转音犹响”(《大唐西域记》)。

丝绸之路与五不翻译原则

丝绸之路与五不翻译原则

佛经翻译裏的五不翻最早提及译音之必要并订立原则者是唐僧玄奘。

他总结多年翻译佛经的经验,建立了"五不翻",指导译坛众多佛教学者集体译经。

他说的"不翻"并不是不翻译,而是"不意译"。

他认为在以下五种情况下要译音:1)秘密故(也就是佛教的秘密,如咒语,要译音)所以唐僧的紧箍咒若译成了汉语还是白搭。

不学梵语,就想拿住孙悟空?非得用那拗口饶舌、难为发音、贴近原文的声音才能生效。

难怪无论你说"芝麻,开门!"还是"Sesame,open!"都不管用。

那原本是阿拉伯魔法,不学人家的语言,就是不灵。

2)含多义故(不是指一词多义,而是指需要长篇大论解释的概念,应先译音,再讲解普及)比如将梵语bhagavat译音为薄枷梵。

原词虽指佛陀,还含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义,光说佛陀,不足以表达其世尊。

同理,功夫的英译现在是Kongfu,以别於martialart,方显出功夫之"耗时、耗力、守元、固本"等要义。

3)此无故(中国没有的东西)与其它四类相比,此类不同之处大概是指我们没有的具体事物和人名地名,也是下文要详加讨论的一类。

此不赘述。

4)顺古故(既已有的译音,不再重译)在唐僧译经之前,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已经译音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意为能够觉知佛教的一切真理,并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获得无所不知的智慧。

但这个词实在太长,虽然唐僧沿用了,后来还是被简化为阿耨菩提。

现代的典型例子是莫斯科,这是根据英语发音翻译的。

虽然俄语念作莫斯科瓦,但由於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莫斯科,现在仍然顺古。

5)生善故(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者,要译音)梵语Prajna的意思和智慧差不多,但佛教徒认为它和一般智慧不同,认为它是直接了解一切事物本质的特殊智慧。

我等不信佛者,大概体会不到,无法苟同。

玄奘五不翻原则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误读的启示意义

玄奘五不翻原则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误读的启示意义

44海外文摘0 引言玄奘是我国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另辟蹊径开启了佛经翻译史上的一代新风。

通过长期的翻译实践,玄奘总结出来一系列翻译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不翻”原则。

所谓的“五不翻”并不是不翻译,而是对特定词语不必按照意思翻译,以保持原语语音的汉字写法,即是“音译。

”当今许多翻译理论研究者从不同视角阐释“五不翻”原则,而鲜有人提出其实践意义。

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学者们只是谈及“五不翻”原则对英汉翻译中文化词翻译的借鉴意义,而汉译英方面的研究却十分匮乏。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愿望愈发强烈,而文化的输出必然以翻译为载体。

因此如何向世界翻译我们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误解,让世界更好地去接受我们的文化,玄奘的“五不翻”原则还是具有启示性的。

2006年的“龙”事件也说明研究这方面问题的迫切性。

“龙”与“dragon”这两个词代表的意向截然不同,却被硬生生的拉扯在了一起,成为西方攻击中国“龙”的理由。

于是,学术界就有人提出将中国的“龙”直接音译为“loogn”,与西方的“dragon”加以区分,还原中华文化中的“龙”形象。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玄奘的“五不翻”原则的应用是否能够避免类似问题成为本文的探索主题。

1 玄奘“五不翻”的现代阐释唐代翻译家玄奘以“求真喻俗”为标准,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这与现代翻译理论重心移向译语及译文读者是一致的。

通过音译方法处理一些特殊的词汇,可能开始对于汉语读者显得陌生,但是这些词汇最大限度保留了原义,而且久而久之也就自然地融入到了译入语语言文化系统之中了。

下面以玄奘翻译的《心经》为例,进行分析,《心经》一共311字,一共出现了15处音译词,见表1。

玄奘在翻译《心经》时十分灵活地结合了音译和意译两种方式:特殊词汇,可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音译,使得译本的语言符合汉语的简练优美又不失佛教的庄重神秘之感。

对于今天的译者,如果在译介汉语的同时要保留文化内涵,音译策略便具有可行性。

五不翻

五不翻

浅析玄奘的翻译原则摘要:玄奘,作为一名杰出的佛学翻译家,对我国翻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开创的“新译”译法、“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和“五不翻”原则对我国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玄奘,佛经,五不翻,标准1.引言印度学者柏乐天曾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

”众所周知,玄奘通称为三藏法师,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经书。

并与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玄奘大师,来了解他在翻译方面所坚持的原则。

2.佛经“新译”的创始人在汉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

东汉末年,安世高开始将佛经汉译,是中国佛教翻译的创始人。

接着,佛经翻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急剧发展的时期,在隋唐时佛经翻译就进入了全盛时期。

而唐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的繁荣发展,又要归于这位“新译”的创始人玄奘大师了。

在佛经翻译中,翻译者把玄奘以前所翻译的佛学经典称为“旧译”,把玄奘之后所翻译的称为“新译”。

“旧译”是指是指以鸠摩罗什法师为代表的一些翻译家,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意译”的办法,改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直接用汉字将佛经中的意思表达出来,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

“新译”是指玄奘认为译本应忠于原本,逐字逐句信笔直译之译法,以求最大限度地将佛经准确地传译给信民。

为了使佛经能够达到忠实于原文的目的,玄奘采取“音、意合一”的方法,将音译和意译有机地直接融会贯通于翻译之中。

他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及“五不翻”原则。

3.“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及“五不翻”原则3.1“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玄奘大师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

这句话是指翻译既需要与原文真实贴切,又需要通俗易懂。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作者:包布赫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2期1.玄奘的翻译观玄奘主张应该注意原文风格,认为原文如果简单平实,译文就不应该做文字修饰。

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是对佛经中一些内容音译制定的规则,这表明玄奘不完全同意意译。

所以他属于“厥中”派,对于直译和意译是根据文本内容和风格而寻求方法,其方法则不拘泥于直译和意译。

“五不翻”音译原则分别是:第一个是“为秘密故”,原文中一些词语,如果难揣测出其义,则不能意译;第二个是“含多义故”,原文中有些词汇意思多,不能选择其中哪个具体的意义来翻译;第三个是“此无故”,原文词语中土没有;第四个是“顺古故”,有些专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使用,只需沿用无需另译;第五个是“生善故”,原文有些词汇能够唤起人的尊重之心,而一旦翻译过来反而会使人轻贱它们。

2.从翻译因素论角度分析玄奘的佛经翻译许钧在《翻译论》(2014)一书中提出翻译因素论,他提出影响译者“译什么”和“怎么译”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

社会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在唐朝时期,唐朝帝王认为自己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后代,所以在唐朝道教除武后时期,大部分都是在佛教之上的。

社会对佛教的需求,迫使帝王重新重视佛教的地位。

也正因为社会对佛教的需求,也促使佛经翻译的兴盛和发展。

“就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而言,翻译界真正对此问题予以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

”(许钧,2014:150)在玄奘的佛经翻译中,确实受到了当权者意识形态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玄奘在佛经翻译的十一个译场司职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职位,那就是监护大使。

之所以会有帝王派官员参与译场翻译,正是因为帝王需要对佛经整个翻译流程及翻译内容进行监督和审查,以免不利于朝廷的内容流传到民众中。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里必然涉及“为什么翻译”的根本问题。

论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

论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

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以信仰为基础,以语
言为媒介
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他所翻译的佛经至今仍
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玄奘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始终以信仰为基础,
以语言为媒介,遵循着一系列原则。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一、以信仰为基础。

玄奘深信佛教精神,因此在翻译佛经时,总
是以佛教文化为基本准则。

他常说:“翻译佛经,声音必须清澈,以
表明其内涵不乱。


二、以语言为媒介。

玄奘十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

他经常认真学
习当地的方言和语言,使译文的语言表达更为准确、完整。

如在某一
场合,他曾经说过:“要翻译好佛经,一定要精通当地的语言。


三、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

玄奘在翻译佛经中,不仅注重准确性
和信仰深度,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

他在翻译中常常把印度佛
教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融合,尤其是在释经的部分,更是将佛教思
想与中华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

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指导作用。

他意识
到信仰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以信仰为基础,保证了译文的语言精确性;同时又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使译文的思想深度得到提升。

这些
原则无疑可以为现代翻译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启示,尤其是信仰的力量,为我们在翻译中遇到难题时提供了解决的方向和动力。

论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

论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

论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作者:马逸超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15期摘要:翻译作为一门学问,讲究技巧和方法。

玄奘在进行佛经翻译工作和翻译研究时,提出了“五不翻”原则。

“五不翻”原则作为一种翻译方法,在对佛经的翻译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也在后世的其他翻译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关键词:“五不翻”;原则;音译引言:中国的翻译历史悠久,然而提出明确的翻译原则,形成翻译理论的人在古代并不多。

玄奘在进行佛经翻译时,明确提出“五不翻”原则。

而如今,随着世界各地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于现世翻译而言,玄奘的翻译原则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一、“五不翻”提出背景我国翻译的真正发展起源于佛经的翻译。

佛经自印度传入中国后,我国的翻译活动开始兴起,翻译的规模不断扩大。

因而,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也在逐渐形成。

支谶、支亮、支谦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其中支谦作为“文质之争”文派的代表人物,强调佛经翻译应注重文采修饰,易于读者理解。

随后,文派和质派各有发展,文派的鸠摩罗什开意译之风,而质派的释道安则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文质之争”进一步延续。

玄奘在结合前人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后,提出了“五不翻”原则,即“秘密故”“含多义故”“此无故”“顺古故”“生善故”均不做意译,而采用音譯。

玄奘对“文”和“质”进行了融合,使得翻译效果更佳。

诚如如梁启超所言:“若玄奘者,则直译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二、“五不翻”具体内容一,“秘密故”不翻是指有秘密含义的采用音译,如咒语“陀罗尼”,如果采用意译就会失去其特殊意义;二,“含多义故”不翻,有多种含义的专业术语不意译,如梵语“薄伽梵”一词具有6种意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因而这个词在汉语中没有等义词,故采用音译;三,“此无故”不翻,在中国找不到对应物的不意译,比如“阎浮树”只产于印度,中国无此树,所以采用音译;四,“顺古故”不翻,约定俗称的事物便采用一直沿用的翻译,不作新译,例如“阿耨菩提”虽可再译,但易造成混乱,因此最好照用古人的翻译;五,“生善故”不翻,即减轻愿意分量的不可采用意译,例如“般若”并不直接翻译为“智慧”,因为“般若”意义高于“智慧”,更能使人心生敬意,若将“般若”译作“智慧”,略显轻浅。

浅谈中国翻译史中翻译原则

浅谈中国翻译史中翻译原则

- 242-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谈中国翻译史中翻译原则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樊笑霞【摘要】翻译原则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

不同时期的译者们对如何翻译有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提出了不同的翻译原则,这些原则对我国翻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翻译史 翻译原则 运用一、中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1.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的。

从隋代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的发达时期。

以玄奘为代表的唐代僧人,十九年间译七十五部佛经,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译成梵文。

2.明末清初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严复等为代表翻译家,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

3.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的翻译活动。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五四”时期,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都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

代表人物有傅雷、鲁迅、瞿秋白等。

二、不同时期的翻译原则古代佛经翻译家之谦和道安主张直译,而鸠摩罗什主张意译。

玄奘提出的翻译标准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

19世纪末,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

严复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尤其信已大难矣!故言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则达尚焉⋯⋯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题日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信”,译文应抓住全文的主旨,对于词句可以有所颠倒增删,只要不失原意,不必斤斤计较词句的对应顺序。

“达”,只信而不达,译了等于没译;只有做到达,才能做到信,要做到达,译者必须先通读全文,认真分析,做到融会贯通,然后再进行翻译,为了表达意愿,可以在词句方面做必要的调整和改动。

玄奘和唐朝的佛教翻译

玄奘和唐朝的佛教翻译

《唯识三十颂》
作者:玄奘
创作背景:玄奘在唐朝时期,为了弘扬佛法,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
内容简介:《唯识三十颂》是玄奘翻译的一部佛教经典,主要阐述了唯识 宗的基本理论和修行方法 影响:《唯识三十颂》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佛教研究 和修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重要译作
《大般若经》: 玄奘最重要的译 作之一,对后世 佛教思想产生了 深远影响

翻译成果:翻 译了大量佛教 经典,为唐朝 佛教文化的繁 荣做出了巨大
贡献
玄奘对佛教经典的贡献
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包括《大般若经》、《金刚经》等 对佛教经典的翻译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类 创立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即“不增不减,不偏不倚,不妄不杂” 玄奘的翻译工作对后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佛教翻译大师”
感谢观看
Thank you
汇报人:XXX
创新的方法:玄奘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音译等,以适应不同 的语境和需求。
广泛的影响:玄奘的翻译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也产生了 重要的启示。
传承与创新:玄奘在翻译过程中,既继承了前人的翻译成果,又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后世的 翻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玄奘的翻译对后 世的佛教研究产 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佛教研究的 重要依据。
玄奘的翻译对世 界文化的交流与 融合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促 进了不同文化之 间的相互理解和 尊重。
玄奘的翻译对后 世的文学、艺术、 哲学等领域产生 了深远影响,成 为人类文明的宝 贵财富。,对原文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瑜伽师地论》: 玄奘翻译的另一 部重要佛教经典, 阐述了瑜伽修行 的理论和方法

探讨玄奘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

探讨玄奘对中国翻译事业的贡献

探讨玄奘的佛经翻译史及其贡献探讨玄奘的佛经翻译史及其贡献1,生平公元600年,玄奘出生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原名陈袆, 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0岁的陈袆被僧人哥哥带入白马寺(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院)。

公元612年,在一次全国性考试来选择27名剃度的僧人中,陈袆从数百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年27名僧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法号——玄奘。

当时13岁的陈袆还是一个不许进入考场的小沙弥,他的剃度显然是一个意外。

在佛教中,最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

玄奘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那一年,年仅24岁。

公元626年冬,玄奘向当时朝廷申请去天竺,唐太宗并没有理会一次次的请求。

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混入逃难的灾民中偷渡出关,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数的道路。

玄奘法师在瓜州讲经时,一位名叫石磐陀的胡人来请法师为他受戒,自愿当玄奘的向导。

有学者认为这个石磐陀就是现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的化身,石磐陀是玄奘收第一个弟子,而且身份是向导。

这一点和孙悟空的身份非常吻合。

而且自从玄奘为石磐陀剃度以后,石磐陀这个胡人就成了一个胡僧,胡僧与孙悟空的俗称猢狲在发音上非常接近,会不会是在流传过程当中,发生了这样的音变呢?但是这个胡人没有像孙悟空一样坚持到底,在一次未遂的谋杀后胡人石磐陀一去不复返。

从这一刻开始,玄奘只剩下了孤身一人,而他的前方却是茫茫戈壁。

当玄奘躲避追捕寻找水源时,他迷路了,在沙漠中迷路显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幸的是,最后一个水囊也被打翻。

茫茫戈壁中,玄奘四天五夜滴水未尽,奄奄一息。

于是这位虔诚的佛教徒躺在沙漠中默念观音。

对于玄奘而言,观音只是他保持生命的精神支柱,真正帮助他走出困境的是匹枣红色的瘦马,显然,这是一匹具有丰富旅行经验的老马,它把玄奘带到了一口泉水旁边。

走出戈壁,玄奘来到今天的哈密境内高昌国,高昌王鞠文泰与玄奘结拜,此时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个偷渡出境的和沿,而是高昌王的御弟。

玄奘翻译理论

玄奘翻译理论

• “此无故不翻” —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 语不用意译. •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树”,只产 于印度等地,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采用 音译。 • “槟榔”是印尼语的音译,“葡萄”是大 宛语的音译,“西瓜”是女真语的音译, “茉莉”和“昙花”是梵语音译。 • 旗袍(QIPAO)、风水(FENGSHUI)
• 玄奘的译文形式—— “比较起罗什那样 修饰自由的文体来觉得太质,比较法护、 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觉得很文” • 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 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 • “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 ---梁启超
玄奘翻译方法
• 玄奘梵汉精晓,佛理深通。其译文顺理成 章,一气呵成。 • 印度学者柏乐天和我国学者张建木进行过 专门研究,在对勘玄奘所译的《集论》和 《俱舍论》后,总结出了六种翻译技巧。
“五不翻”
--(“不翻”指的是“音译”。“音译即不翻之
翻”)
• • • • •
秘密故 多含义故 此无故 顺古故 生善故
• “秘密故不翻” —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不用意译.佛经中 有大量的“秘密”,如“咒语”等。 • “经中诸陀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 不以义译之”。 • 例如,“阿弥陀佛”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OM MAŅI PADME HUM)
六种翻译方法
• 4)分合法。玄奘运用此法翻译梵文复合词,有时 “分”, 有时“合”,如直译应为“计前际见, 计后际见”,但玄奘合译为“计前后际见”。 • 5)译名假借法。使用另一种译名来改译专门术语, 使含义格外清楚。如 );“心”字一般用来译 “citta”,但他有时用“心”来译“dharma” (法)。 • 6)代词还原法。把原文中的代名词译成代名词所 代的名词,有时在名词前加“此、彼”等字样。

玄奘的五不翻

玄奘的五不翻

一、秘密故不翻“秘密故不翻”意思是说,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佛经中有大量的“秘密”,如“咒语”等。

这些秘密咒语具有神秘莫测的特点,通过念诵的声音形式来体现其神秘之处,因此宜采用音译方式。

“经中诸陀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不以义译之”。

1[④]如果保留这些咒语的梵文音译,朗读时就会产生一种神秘感应,获得字面意义之外的效果,深刻领会佛意,保持佛语的神秘、庄重和典雅;但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汉语,则会失去这种神秘感,失去原有的佛意。

例如,“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意为“哦!莲花里的珠宝!”;《大悲咒》共84句,全部采用音译,二、多义故不翻“多含故不翻”意思是说,具有多种含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佛教经典中有些词语含义非常丰富,而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如果使用其中一个含义的词语,则会造成信息与意义缺失。

例如,梵语“bhagavat “一词有”具有六种意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

汉语里不存在同时包含这六种意义的对应词汇,如果采取意译,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译出其中的一个意义,而其余五种意义都会缺失,因此只能音译为“薄伽梵。

当今的汉英/英汉翻译中,“多含故不翻”原则同样适用于那些具有多项含义的词语的翻译。

例如,“阴阳”,被英译为“FEMININE AND MASCULINE”或“NEGATIVE AND POSITIVE”等。

此外,英文词语“SHOW”,具有“表明、表现、表演、显示、演出、展示、展览”等多重含义。

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包含上述所有含义的对应词。

如果采用意译,只能表现其中的一层意思。

而采用音译“秀”,则能完全展现其丰富的内涵。

如当下流行的“时装秀”、“脱口秀”、“婚纱秀”、“发型秀”等三、此无故不翻“此无故不翻”意思是说,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树”,只产于印度等地,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采用音译。

中国佛经翻译之“文质之争”

中国佛经翻译之“文质之争”

中国佛经翻译之“文质之争”引言:在中国的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其中最早的一次便是关于佛经的翻译。

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南宋以后趋于衰微。

翻译佛经的力量主要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法求经的中国僧侣。

纵观佛经翻译约一千年的历史,正如任继愈所指出:“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 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佛经翻译重“文”还是重“质”的争论, 对当时及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文”“质”两派代表译论家及其思想1. 支谦(约三世纪)——重文支谦名越,号恭明,是后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

他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通达大乘佛教理论。

他对从前那些过分朴质以致隐晦义理的译本很不满意。

他所作的《法句经序》被认为是“今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也正是这篇文章记述了狭义上的“文质之争”。

支谦翻译的风格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起了不少作用。

他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

这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畅达经意使人易解的缘故。

另外,支谦的译文风格也很适合于佛传文学的翻译,因而他继承了汉末康孟祥译《修行本起经》那样‘奕奕流便足腾玄趣’的传统,更翻出了《瑞应本起经》。

这一翻译不但丰富了佛传文学的内容,而且通过赞呗的运用影响到后来偈颂译文的改进,也是值得提出的。

(吕澄)2. 道安(312,一说314—385)——重质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

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

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年十二出家’)。

大约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境)遇见了佛图澄。

佛图澄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不是你们所能及。

2021“五不翻”理论主要内容与实践意义范文3

2021“五不翻”理论主要内容与实践意义范文3

2021“五不翻”理论主要内容与实践意义范文 玄奘,因作为《西游记》中唐三藏的历史原型被人熟知,其真实生活比小说情节更让人赞叹。

作为一名佛教高僧,他不畏艰险,只身一人前往天竺求取佛经。

不仅如此,其翻译贡献更为世人铭记。

直至圆寂,玄奘主持翻译了总计75部共1335卷佛教经籍(福康,1992),同时提出了“五不翻”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当代翻译活动中,玄奘的“五不翻”理论依旧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为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重要人物,现已有诸多有关玄奘的翻译成就和理论的研究。

在《中西翻译简史》一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玄奘的翻译成就、技巧以及唐宋时期译经特点(谢天振,2009)。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一书中也以“玄奘的五种不翻”为题,介绍了玄奘作为中国四大译师之一的诸多成就,并评价玄奘确实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新局面(福康,1992)。

但针对玄奘翻译理论的现实意义这一话题,目前相关研究较少,仍有待补充。

本文从玄奘的“五不翻”理论出发,探讨了“五不翻”理论在佛经翻译历史上起到的重大作用,并研究“五不翻”理论对当代翻译实践的启发,旨在深入了解“五不翻”理论及其重大历史影响,并将“五不翻”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

1“五不翻”理论主要内容 玄奘的翻译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提出的“五不翻”理论。

在玄奘之前,佛经翻译大多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属于译经的“旧译”时代。

而玄奘采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翻译,被称为“新译”.玄奘的“五不翻”理论指的是在从梵文译成汉语时,有五种采用音译而非意译的情况,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秘密故”.原文一些词语如“陀罗尼”,其义微妙难以揣测,因此不能采用意译来翻译;第二,“含多义故”.原文某些词语如“薄伽”具有六种意思,因此不能选择其中哪一个具体的含义来翻译;第三,“此无故”.原文词语所指在中土没有,如“阎浮树”乃天竺所独有,因此只能音译。

第四,“顺古故”.有的特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使用,这时只需沿用而无需另译;第五,“生善故”.原文有些词汇能唤起人的尊重之心,而一旦翻译过来反而会使人轻贱它们,因此采用音译给予保留(谢天振,2009)。

从玄奘“五不翻”原则看音译的重要作用

从玄奘“五不翻”原则看音译的重要作用

从⽞奘“五不翻”原则看⾳译的重要作⽤2019-09-09【内容摘要】⼀千多年前,唐代⾼僧⽞奘就在翻译佛经的实践中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即:“秘密故不翻”、“多义故不翻”、“⽆此故不翻”、“顺古故不翻”和“⽣善故不翻”,不翻就是指⾳译。

由于语⾔和⽂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可译的现象,这时⽞奘“五不翻”理论指导下的⾳译法就是消解不可译性的⼀个好办法。

【关键词】⾳译不可译性 “五不翻”理论⼀、引⾔⼀般来说,语⾔之间是可以互译的,因为语际间存在着⼴泛的意义转换条件。

但是可译不是绝对的,因为在语⾔各层次中存在着种种限制,使得语际意义转换不能完全实现。

这些限制,就是所谓的可译性限度(刘宓庆,2005)。

正是这些可译性限度造成了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不可译现象,勉强翻译只会造成词不达意甚⾄阻碍交流。

这时⾳译作为⼀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法,就可以发挥它的重要作⽤,消解语⾔的不可译性。

⾳译法在翻译史上由来已久,早在⼀千多年前,唐代⾼僧⽞奘在经过多年的佛经翻译实践后,就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即:“秘密故不翻”、“含多义故不翻”、“⽆此故不翻”、“顺古故不翻”和“⽣善故不翻”,不翻就是指⾳译(陈福康,200:33-34)。

本⽂通过分析“五不翻”理论的现实意义,旨在揭⽰⾳译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五不翻”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奘,通称“三藏法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为佛经翻译四⼤译师之⼀。

⽞奘提出了著名的佛经翻译理论—“五不翻”,成为佛经翻译中众多佛经译者所奉⾏的法则。

虽然⽞奘是为佛经翻译才提出的“五不翻”,但是“五不翻”理论在今天的翻译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和现实意义,在此理论下指导的⾳译法对于⽂化间的交流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

1.“秘密故不翻”⽞奘认为,具有神秘⾊彩的词语应该不翻,即应当采取⾳译的形式,如“陀罗尼”。

佛教中的“陀罗尼”指咒语,汉译为“秘密语”或“真⾔”,是佛、菩萨的密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玄奘的佛经翻译原则
玄奘的佛经中文翻译原则主要包括“信仰忠诚原则”和“文化适应原则”。

首先,信仰忠诚原则要求翻译者对佛教信仰有深刻理解和忠诚,尊重佛教教义和经文的原意,力求准确表达佛教思想和教义。

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佛教教义,尊重佛陀的教诲,尽量保持原文的精神和气质,避免对原文内容的修改和误解。

其次,文化适应原则要求翻译者在传达佛教教义和思想的同时,也要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化。

这意味着翻译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词汇和文化背景,使译文更加符合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习惯。

同时,也需要考虑目标语言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特定词汇或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佛教的思想和教义。

此外,玄奘的佛经中文翻译原则还包括以“严谨准确”为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应该尽量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避免译文中的歧义和误读。

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原文的语法、语义和上下文,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