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0氮的循环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3-2氮的循环精品 鲁科版
②由于液体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 发生化学反应,使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压强迅速增 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 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火山喷发等均是此原理。
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1)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的既快又多,如NH3、HCl 用水吸收,CO2、SO2用NaOH溶液吸收等。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烧瓶内气体纯度要大。
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 可选用________作干燥剂。
(2)加热浓氨水
②装置:下左图所示。
2.喷泉实验 (1)喷泉形成的原理 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这种压强差的作用 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即形 成喷泉。 (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的两类情况
①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溶 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 体时,由于气体大量减少,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 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 槽中加入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喷 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甲为 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 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 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 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0氮的循环鲁科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分层训练10氮的循环鲁科版(建议用时:45分钟)A级基础达标1.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遇空气生成NO2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B [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等无色气体,一氧化氮容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
] 2.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 )①N2→NO2②NO2→NO③NH3→NO④NH3→N2⑤Cu→Cu(NO3)2⑥HNO3→NO2A.①④B.②⑤C.③④⑥ D.①D [①N2与氧气反应生成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NO2需两步完成;②NO2与水反应生成NO,一步完成;③NH3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一步完成;④NH3与氯气反应生成N2,一步完成;⑤Cu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一步完成;⑥浓HNO3与铜反应生成NO2,一步完成。
] 3.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④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①③④ B.①③C.①④ D.①②③④D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一氧化氮而不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①错误;硝酸铵加强热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②错误;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一氧化氮,③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冷却时又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④错误。
高三鲁科化学一轮复习题库 氮的循环 含解析
第二讲 氮的循环一、选择题1.中新网沈阳4月18日电,沈阳市公安局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的毒豆芽二十余吨。
经检测,毒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 2)等有害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
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 和NO 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NaNO 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 .亚硝酸钠属于离子化合物C .NaNO 2与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 2NO -2+2H +===NO ↑+NO 2↑+H 2OD .1 mol NaNO 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 和N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解析 NaNO 2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A 正确;NaNO 2是离 子化合物,B 正确;胃酸属于强酸,NaNO 2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C 正确;根据C 中 离子方程式分析可知:1 mol NaNO 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 和NO 2,转移电子 的物质的量应为0.5 mol ,D 不正确。
答案 D2.将22.4 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 L(体积 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A .NO 2 B .N 2O 3 C .N 2O D .N 2O 4解析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由题知气态氮氧化合物和生成的 N 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可知1 mol 该氮的氧化物中含有1 mol 氮原子,故设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O x 。
NO x +x Cu=====△x CuO +12N 2,可知x =1或2均可(根据原子守恒,观察可得出)。
答案 A3.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有NO 、CO 2、NO 2、NH 3、N 2中的几种,将100 mL 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B.NH3、NO、CO2C.NH3、NO2、CO2D.NO、CO2、N2解析由题意,无色混合气体中一定无NO2,100 mL气体通入浓H2SO4后,体积变为80 mL,一定有NH3,经Na2O2后变为红棕色,则含有CO2和NO,最后无气体剩余,则不含N2。
2014高三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精品练习10--氮的循环解读
第10讲 氮的循环基础热身 1.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 .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 .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 .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D .电闪雷鸣的雨天,N 2与O 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2.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B .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C .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 -1D .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3.[2012·莱芜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凡是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B .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 3)2 固体,铜粉溶解C .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不能恢复原色D .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4.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B .“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C .“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D .“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5.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O 2通入FeSO 4溶液中B .CO 2通入CaCl 2溶液中C .NH 3通入AgNO 3溶液中D .SO 2通入Ba(NO 3)2溶液中能力提升 6.[2012·东北六校联考] 向21.6 g Fe 粉和Cu 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 L 1 mol/L HNO 3,充分反应,放出NO 气体且金属有剩余。
则反应后溶液中c (NO -3)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A .0.45 mol/LB .0.6 mol/LC .0.75 mol/LD .0.9 mol/L图K10-17.在如图K10-1所示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定管内盛放某种液体。
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十 氮的循环 鲁科版
课时作业(十) 氮的循环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的氧化物无关的是( )A .闪电B .光化学烟雾C .酸雨D .臭氧层空洞2.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 .NO 和O 2B .HCl 和NH 3C .H 2和COD .SO 2和CO 23.现有下列物质:①氯水 ②氨水 ③浓硝酸 ④氢氧化钠溶液 ⑤AgNO 3溶液,其中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⑤C .①③D .①②④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NH 3B .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 .NH 4Cl 溶液中加入NaOH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D .NH 4Cl 与NaCl 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5.(2013·三明质检)实验室里可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某气体R ,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 是( )A .NO 2B .HClC .CH 4D .NH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 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 .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后可得到纯净氨气D .氨气溶于水后,在水溶液中主要以NH +4的形式存在7.(2013·北京东城区综合练习)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32充分反应后,两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为( )A .①>②B .①<②C .①=②D .不能确定9.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有NO 、CO 2、NO 2、NH 3、N 2中的几种,将100 mL 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 .NH 3、NO 2、N 2B .NH 3、NO 、CO 2C .NH 3、NO 2、CO 2D .NO 、CO 2、N 210.(2013·襄樊质检)把3体积NO 2气体依次通过①NaHCO 3溶液(饱和);②浓H 2SO 4;③Na 2O 2后(假设每一步的反应都是充分的),再用排水收集残留气体,则收集至的气体是( )A .1体积NOB .1体积NO 2和0.5体积O 2C .0.25体积O 2D .1/3体积NO11.(2013·长郡中学质检)将3.2 g Cu 跟30.0 mL 10.0 mol·L -1的HNO 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 和NO 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 +,则此时溶液中含NO -3的物质的量为( )A .0.5a molB .(0.1+a )molC .0.1a molD .2a mol12.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 mL ,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 mol·L -1,含硝酸的浓度为1 mol·L -1,现向其中加入0.96 g 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 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 .89.6 mLB .112 mLC .168 mLD .224 m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8分)A 是一种白色晶体,它与浓NaOH 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 ,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 ,按下图所示装置仪器进行实验。
新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全国通用课后限时集训10氮的循环
NH3
和
HCl
发生反
课后限时集训(十) 氮的循环
课后限时集训(十) 氮的循环
应 NH +HCl===NH Cl,A 课后限时集训(十) 氮的循环
课后限时集训(十) 3氮的循环
4
项正确;生成的
NH4Cl
为固体小颗粒,故
课后限时集训(十) 氮的循环
可以观察到有白烟生成,B 课后限时集训(十) 氮的循环
课后限时集训(十) 氮的循环 课后限时集训(十) 氮的循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 CuO 与 NH3 的反应研究 NH3 的性质与 分子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 b 中的试剂不可能为下列中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过程Ⅰ中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3Cu+2NO- 3 +8H+ ===3Cu2++2NO↑+4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N4 与 N2 为单质,A 项 错误;N4H4(SO4)2 晶体中含有 SO24-和 N4H44+两种离子,N4H4(SO4)2 为 离子化合物,电离方程式为 N4H4(SO4)2===N4H44++2SO24-,B 项错误;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K2CO3,与 K3PO4 都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显 碱性,当 N4H44+遇到碱性溶液时,会生成 N4,故不能混合施用,C 项 正确;N4H4(SO4)2 中含有离子键,D 项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节氮的循
课时作业9 氮的循环(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 )。
①“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等引起的②“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③“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④“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⑤“厄尔尼诺”现象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⑥“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⑦“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引起的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⑤C.全部 D.只有③2.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下图是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4.如图所示,在一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当向烧杯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后,小球沉到水底的是( )。
A.HCl B.NH3C.浓H2SO4 D.浓HNO35.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
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1 mol Cu和足量稀HNO3反应产生N A个NO分子(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pH=1的溶液中,Fe2+、NO-3、SO2-4、Na+不能大量共存D.铁溶于稀HNO3,溶液变黄,发生离子反应为3Fe+8H++2NO-3===3Fe2++2NO↑+4H2O 7.氮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含氮化合物及其性质的多样性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山东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3.2《氮的循环》课时训练 鲁科版
3.2《氮的循环》课时训练(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但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 B.NO2C.NH3D.SO2【解析】NO易被O2氧化,但不溶于水,A正确;NO2、NH3、SO2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C、D错。
【答案】 A2.(2013届厦门测试)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①N2→NO2②NO2→NO③NO2→HNO3④N2→NO⑤N2→NH3A.①B.②⑤C.④D.③④【答案】 C3.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解析】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导管直接插入水中吸收NH3时易产生倒吸现象。
A项、D项有效地防止倒吸现象的产生;NH3难溶于CCl4,所以C项也避免了倒吸现象的产生;而B 项易产生倒吸现象,故B项不宜用于NH3的吸收。
【答案】 B4.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的是( )A.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C.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D.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解析】NH4Cl分解生成的NH3,又与HCl在管口反应。
【答案】 B5.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个纸蝴蝶并喷洒一种溶液(保持湿润),挂在铁架台上。
另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红色。
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①②③④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杯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NaOH溶液浓硫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浓盐酸易挥发,酸性气体HCl遇石蕊变红;浓氨水易挥发,碱性气体NH3遇酚酞变红。
【答案】 A6.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 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挥发出的HCl与NH3反应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A项正确。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鲁科版)课时规范练10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10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9浙江绍兴月考)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如图表示。
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B.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向海洋排放含N 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 的含量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文献对KNO 3的叙述不合鉴别 草经集注》 应3.(2019湖北武汉华科附中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 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NH 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产生白烟C.硝酸应放在棕色的细口瓶中保存D.NO 和NH 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4.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B.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其酸性和强氧化性C.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NO 2和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NO 2支持燃烧5.(2019宁夏银川模拟)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 使N完全转化为N 2,该反应可表示为2N +3ClO -N 2↑+3Cl -+2H ++3H 2O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还原性:N >Cl -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 2,转移6 mol 电子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6.(2019河南平顶山质检)“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
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7.(2019湖北武汉外校周测)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实验预测A浓氨水酚酞溶液②中溶液变为红色B浓硝酸淀粉KI溶液②中溶液变为蓝色C浓盐酸浓氨水大烧杯中有白烟D饱和亚硫酸溶液稀溴水②中无明显变化8.(2019山东青岛模拟)下列图像表示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物质的量(mol)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9.(12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
高中化学氮的循环(3套) 鲁科版共38页文档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高中化学氮的循环(3套) 鲁科版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Biblioteka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三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3讲 氮的循环
4NO+6H2O。
4.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应用提升 硝酸性质的分析 (1)HNO3中氮元素显+5价,处于最高价态,因此浓、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 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高。 (2)反应过程中,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 →NO。 (3)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该反应过程中浓硝酸表现出 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4)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能发生“钝化”,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非不 发生反应,故浓硝酸可以用铁桶盛放。
针对训练 1.(2021福建厦门英才学校模考)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NH3的制备及 性质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制备NH3利用了NH3·H2O的分解反应 B.乙中的集气瓶内a导管短、b导管长 C.若将丙中的CCl4换成苯,仍能防止倒吸 D.向收集好的NH3中通入少量Cl2,可能观察到白烟
与金属 反应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与非金 属反应
浓硝酸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4HNO3(浓) CO2↑+4NO2↑+2H2O
与还原性 硝酸可氧化 Fe2+、H2S、SO2、Na2SO3、HI 等还原性物质。 化合物反应 如稀硝酸与 Fe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C
解析 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的同时放出热量, 促使NH3·H2O分解释放出NH3,A正确;集气瓶乙用于收集NH3,由于NH3的 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集气瓶内a导管短、b导管长,B正
2022版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评价10 氮的循环(含解析)鲁科版
氮的循环(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NH3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不同D 解析:NO能和氧气反应,故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故A错误;液氨变成氨气需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导致周围环境的温度迅速降低,因此液氨可作制冷剂,故B 错误;CO2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SO2、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故C错误;活性炭有吸附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则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故D正确。
2.硝酸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原理相同B.将分别蘸有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有白烟生成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原理相同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皮肤会变黄C 解析:A项中HNO3和氯水中的HClO见光都易分解,都应避光保存,正确;B项,浓硝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HNO3与NH3化合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NH4NO3,二者靠近有白烟生成正确;C项,铁在浓硝酸中钝化,而Pt与浓硝酸不反应,原理不同;D项,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性显黄色。
3.“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
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B 解析:A选项,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HCl,在上部化合生成固体NH4Cl,错误;B选项,I2易升华,正确;C选项,氨气易挥发,加热时,氨水浓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错误;D选项,2NO 2N2O4为放热反应,所以d内气体颜色变深,e内气体颜色变浅,错误。
氮的循环练习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doc(配有PPT课件)
课时2 氮的循环(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6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烟台四校高三达标检测)下列说法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对工业生产硝酸产生的废气、废水进行严格处理B.利用根瘤菌固氮以减少氮肥生产厂C.实验室制备NO2时在通风橱内进行D.建设“花园式工厂”解析A项,对废气、废水严格处理是补救措施,没有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B项利用根瘤菌固氮原理能减少氮肥生产厂,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C项,实验室制备NO2时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不能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项“花园式工厂”也只是对环境的美化,没有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答案 B2.(2014·昌乐二中一轮复习课堂自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解析稀H2SO4与铜不反应,在溶液中再加入Cu(NO3)2固体,相当于存在稀HNO3,则铜粉与稀HNO3反应而溶解。
答案 A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水沿导管缓慢上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气球体积会发生变化B.广口瓶中液体的pH减小C.广口瓶中有化合反应发生D.试管中不可能发生分解反应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2气体进入广口瓶中,与水反应生成NO,NO可能再与水上方的O2化合生成NO2,气体进入气球使其体积变大;广口瓶中有硝酸生成,液体的pH减小;试管中有浓硝酸,有可能发生浓硝酸的分解反应。
答案 D4.(2013·潍坊考前适应练习)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训练(十) 氮的循环(建议用时:45分钟)A级基础达标1.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遇空气生成NO2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D.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B[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等无色气体,一氧化氮容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
]2.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 )①N2→NO2②NO2→NO③NH3→NO④NH3→N2⑤Cu→Cu(NO3)2⑥HNO3→NO2A.①④B.②⑤C.③④⑥ D.①D[①N2与氧气反应生成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NO2需两步完成;②NO2与水反应生成NO,一步完成;③NH3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一步完成;④NH3与氯气反应生成N2,一步完成;⑤Cu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一步完成;⑥浓HNO3与铜反应生成NO2,一步完成。
]3.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④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①③④ B.①③C.①④ D.①②③④D[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一氧化氮而不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①错误;硝酸铵加强热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②错误;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一氧化氮,③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冷却时又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④错误。
]4.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所示),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随后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NO2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NO2与水反应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Cu(NO3)2D[铜和浓硝酸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生成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A项正确;现象①中产生的二氧化氮能和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从方程式可知,3 mol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1 mol无色一氧化氮气体,气体的体积减小,滴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B项正确;现象②中生成的稀硝酸与内置的螺旋状铜丝发生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因滴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所以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C项正确;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继续与铜反应,最终可能有硝酸剩余,所以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Cu(NO3)2,也可能有硝酸,D项错误。
]5.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C[A.铁放入稀HNO3中发生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NO逸出,遇到O2生成NO2,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B.铁放入浓HNO3中,在常温下会钝化,即在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
D.在铁、铜之间加一个电流计,根据电子的流向,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
若电子由铁移动到铜,则铁被氧化。
]6.“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
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已略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B[A项,NH4Cl受热易分解,遇冷又生成NH4Cl;B项,I2易升华;C项,加热含NH3的酚酞溶液,NH 3逸出,红色变浅;D项,NO2存在:2NO2(红棕色2O4(无色) ΔH<0,加热上述平衡左移,d内颜色加深。
]7.(2018·湘潭模拟)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B.NO2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利用上述关系制取NaHCO3的操作为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过量的CO2、NH3,然后过滤得到NaHCO3C[A项,NaHCO3不是化肥;B项,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项,制NaHCO3时向饱和NaCl溶液中依次通入NH3和CO2。
]8.按下图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探究。
【导学号:95160058】(1)先打开旋塞Ⅰ,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2)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瓶的压强大于B瓶的,因此A瓶中的氯化氢进入B瓶中,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可以看到B瓶中有白烟生成。
由于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导致B瓶中的压强降低,且B瓶中的氯化氢相对过量,因此当打开旋塞2时,石蕊水溶液会被倒吸入B瓶中,遇氯化氢溶液变红色。
【答案】(1)有白烟生成A瓶中的氯化氢移动到B瓶中,与B瓶中的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能看到白烟(2)液体进入B瓶中,溶液的颜色变红9.(2018·泰安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图1 图2(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碱石灰b.浓硫酸c.生石灰d.五氧化二磷e.烧碱(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需在K2的导管末端连接图2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打开K3,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需打开K1、K3,K2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气体必须通过分别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②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K3处导管逸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Cl2,则C装置中应盛放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浓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3·H2+4+OH-,向其中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CaO+H2O===Ca(OH)2生成Ca(OH)2]或烧碱,都会使平衡左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氨水的挥发。
碱石灰的成分是烧碱和生石灰,原理同上述,都可快速制备氨气。
(2)氨气极易溶于水,不溶于CCl4,需选择防倒吸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因此需选择图2中的Ⅱ或Ⅲ。
根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要使装置D发生喷泉现象。
用热毛巾将烧瓶焐热,可使D中氨气受热膨胀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3)①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需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②探究氨气具有还原性,氯气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联系NH3+HCl===NH4Cl可知,“白烟”的成分为氯化铵,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则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必为氨气的氧化产物,可推知为氮气。
③氯气是有毒气体,可与强碱溶液反应,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答案】(1)ace (2)Ⅱ(或Ⅲ)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①饱和食盐水浓硫酸②3Cl2+8NH3===6NH4Cl+N2③NaOH Cl2+2OH-===Cl-+ClO-+H2OB级专项突破10.(2018·重庆一模)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的反应研究NH3的性质与分子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95160059】(1)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b 中的试剂不能为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 .氧化钙B .碱石灰C .石灰石D .熟石灰 (2)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 中黑色CuO 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 增重m g ,装置F 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原子个数与氢原子个数的比值为________。
(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1)仪器a 为分液漏斗,仪器b 中反应的原理是浓氨水使仪器b 中的试剂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该试剂不可能是石灰石和熟石灰。
(2)装置A 制得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装置B 的作用是干燥氨气。
(3)装置C 中发生CuO 与NH 3的反应,黑色CuO 粉末变为红色固体Cu ,CuO 中Cu 的化合价降低,则NH 3中N 的化合价升高,量气管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为N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3CuO +2NH 3=====△3Cu +N 2+3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