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及相关问题研究
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回顾
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研究回顾来源:玉器批发 /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因出土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玉器而蜚声海内外。
在红山文化玉器的诸多器型中,勾云形玉佩因形体硕大,琢磨精致,造型奇异,独具神秘色彩而成为首屈一指的代表器型,受到玉器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自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玉器被确认以来,学者凡论及“红山文化”或“红山文化玉器”,则必然要涉及勾云形玉佩,还有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勾云形玉佩进行专门讨论。
随着时代跨入21世纪,回顾总结此前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对有关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的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并将自己对这些研究的一些不甚成熟的想法提出来,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的造型与纹饰都颇具特色:一般器体为扁平的长方形,中心镂空一弯勾,四角对称地向外呈卷勾状;在正面或两面琢磨出与器体轮廓走向一致的浅凹槽,长度在10至24厘米之间,器体的长度明显大于宽度,本文称之为“长型勾云形玉佩”(图一)。
这种玉器最早发现于阜新胡头沟和凌源三官甸子的红山文化墓葬中,在1984年和1986年发表的发掘简报中,发掘者分别将其称作“勾云形佩饰”和“勾云纹玉饰”1,此后学者普遍称这种玉器为“勾云形玉佩”或“玉勾云形佩”。
在红山文化玉器中,还有几种与勾云形玉佩相似的造型。
其一是与典型的勾云形玉佩相比,体略短,近方形,除四个卷角,上、下边还有三至五个较大的凸齿,上边中段有两个小穿孔,本文称之为“短型勾云形玉佩”(图二);其二是镂空圆孔式双眼和弯弧形双眉,两眉之间有一圆孔,下部有一排牙齿,表面琢磨相应的浅凹槽,多称之为“带齿兽面纹玉佩”或“带齿动物纹玉饰”(图三);其三是器体除了镂雕一个主体弯勾外,还派生出若干个弯曲流畅的勾角,似一片片飘舞的羽毛,本文称之为“多勾形玉佩”(图四);其四是一端为弯角,后有长柄,一般称之为“玉勾形器”(图五)。
浅谈红山文化玉器特点及鉴定方法
浅谈红山文化玉器特点及鉴定方法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独具特色。
玉器的鉴定方法一直是建筑学专家关注的话题,下面就来浅谈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和鉴定方法。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特点1、制作工艺红山文化玉器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工匠在制作过程中都会规划好每一步的操作,以达到精美的效果。
因此,红山文化玉器的雕刻韵律感极强,包括玉石的声音、纹路和形状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2、材料选用红山文化玉器制作所用的原材料是优秀的玉石。
这些玉石质地致密,质地坚实,呈现出极高的透明度和纯净度。
这种玉石不仅有极高的价值,而且被广泛认为是玉器制作的上品。
3、题材特点红山文化玉器的题材十分丰富,除了宗教信仰和动物图案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题材。
例如,食物、精神和爱情等。
二、红山文化玉器的鉴定方法1、观察玉石的外观在红山文化玉器鉴定过程中,观察玉石的外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仔细观察玉石的质地、颜色、纹路和形状等,以判断玉石的真伪。
2、检测玉石的质地检测玉石的质地也是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的重要步骤之一。
质地坚硬的玉石通常是真品,而玉石质地软的则可能是仿品。
3、比较题材和时代鉴定红山文化玉器还需要根据题材和时代的知识来判断。
因为红山文化玉器有着特定的时期和常见的题材,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的真实性。
4、测量尺寸最后,在鉴定红山文化玉器时,我们还需要测量玉器的尺寸,以便确定它们的大小和形状是否符合红山文化玉器制作的特点。
三、总结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材料选用和题材特点方面。
为了鉴定红山文化玉器真实性,我们需要从玉石外观、质地、题材和尺寸等方面入手,并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因素来确定。
总的来说,红山文化玉器的鉴定对于建筑学专家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鉴定技巧和知识,就能够准确判断出红山文化玉器的真实与否,真正保护好千年古文化的珍贵遗产。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三大玉器系统功能浅析-模板
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三大玉器系统功能浅析-模板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三大玉器系统功能浅析摘要:玉器是红山文化重要的核心元素之一,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玉器从器型上可分为三大系统:第一,功能类玉器,主要包括镯、环、璧、管、筒、珠、棒、三孔器、章等等;第二,动物类玉器,包括龙、兽、鸟、龟、鳖、蚕、蝈蝈、蝗虫、贝等。
第三,生殖类玉器,包括玉祖和玉贝两种。
红山文化三大系统玉器有着不同的功能。
功能类玉器当是死去的巫沟通天的工具;而动物类玉器当是巫媚神的法器。
镯、环、璧、管、筒、珠等玉器各自有不同的通天功能;各种动物类玉器体现了对动物神的敬畏和崇拜;生殖类玉器是巫祭祖的祭祀之物。
通天、媚神、祭祖是牛河梁玉器系统的三大功能,它反应了红山文化是以通天、媚神、祭祖为根本属性的神本社会。
关键词: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功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XX)01-0018-04 在牛河梁遗址N2、N3、N5和N16四个地点共有42座墓随葬玉器,占墓葬总数的%,包括地层所出,共出土玉器183件。
其中N2的25座墓中出土玉器98件,占四个地点全部出土玉器的%;属于下层积石冢的10座墓中,有3座墓各出1件玉器,其余都属于上层积石冢。
N3的3座墓出土玉器9件,都为上层积石家墓葬。
N5的5座墓中出土玉器23件。
属于下层积石冢的3座墓中,只有1座墓随葬玉器,共1件,其余都属于上层积石冢。
Nl6的9座墓中出土玉器53件。
该地点早于上层积石冢的4座墓中,有3座墓随葬玉器,其余6座玉器随葬墓都属于上层积石冢。
一、牛河梁三大玉器系统牛河梁遗址积石冢墓葬随葬玉器数量不多,但讲究造型。
依据器型特征可分为功能类、动物类和生殖类三大系统。
(一)功能类玉器系统功能类玉器系统主要特点是几何特征明显,有圆而中空的孔壁;这种圆而中空的孔不同于对穿的孔,并非为缝系而作。
功能类玉器系统依造型可分为A、B、C、D四型:即A型玉筒、B型玉璧、C型玉镯(环)、D型玉管(珠)。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试析
Vol.36No.1Jan.2015第36卷第1期2015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
距今6500~5000年前,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大、小凌河流域。
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山文化玉器的出现,真实地传递了远在五六千年前,辽河流域部落的生活习俗、图腾崇拜和艺术美感等。
从考古调查或发掘的红山文化资料可知,红山玉器无论是造型特征,还是雕琢工艺以及用玉制度都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是东北地区史前玉器雕琢和使用进入鼎盛阶段的主要标志。
本文拟对红山文化玉器的创造基础、造型题材、造型特征及造型动因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便进一步探讨红山玉器的文化意蕴和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创造基础及造型题材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按造型题材分为动物形和一般佩饰两大类。
另一种认为依造型题材和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装饰类、仿工具类、动物类、特殊类四种。
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离不开玉器的造型题材这一基本要素。
红山玉器最常见的是各种动物形玉器,具体造型有玉龙、玉猪龙、玉鸮、玉鸟、玉龟、玉鱼、玉蚕等。
佩饰形玉器中以勾云形佩饰、玉箍形器最为惹人注目,此外,还有玉环、玉珠、玉玦、玉璧等小型佩饰。
追求神似,讲究和谐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个突出特征。
红山文化玉器之所以种类繁多,造型独特,是有其一定的创造基础和历史渊源的。
红山文化玉器和南方良渚文化玉器已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代表史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红山玉器的创造基础是受自然环境、主题观念即“唯玉为葬”思想和细石器制作技术的影响。
首先,红山文化时期的自然环境,为红山先民玉器的创造特别是在造型和纹饰上带来了灵感。
在这一时段存在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前期文化遗址中,都出土有大量的原始农具、捕鱼用具、动物遗骨和木炭,表明当时的西辽河流域一带,在农耕兼营狩猎的聚落周围,分布着广阔的森林草原和面积足够的水域。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文化内涵新探
第二类为“ 有齿兽面纹玉器 ” 。形 制为横长形片状 玉雕 , 兽面 , 中间上部琢 出眉 、 , 眼 下部 有 3— 7组 不等 的兽齿 ; 两端 圆头 , 开有深浅 不等 的沟 , 部有 爪 。上缘 中部 有 1或 2个 下
议 颇大。笔者综合几 种学术界 的主要观点 , 尝试 以 自然属性 的新视角来认识和理 解勾 云形 玉器的文化 内涵。
一
第二类 :. 7 牛河 梁第 二地 点冢 1 2 ;. 国华 盛顿 弗 墓 78 美
尔利博物馆藏 品 ;. 9 台北 故宫博物馆藏 品 ;0 科 尔沁左翼 中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对 勾 云形 玉 器 的器 型 分 类
2 1 年第 3 02 期
( 8 期) 总 1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N L FL O I A H R O LG SC L CE C S DS N O R A A NN T C E S LE E(O I I E I O ) O I GE C AS N E
“ 勾云形玉器 ” 的范畴, 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笔者认为这种 分类有一定道理 , 关于器物 的定 名为 “ ” 不妥 。《 礼 ・ 佩 则 周
旗采集 品;1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品;2 傅 氏藏 品 1. 1.
二、 勾云形玉器文化 内涵的各种解读 在对勾 云形玉 器内涵的各种解读中 , 主要有 以下观点 : ( 云神说 。认为勾 云形玉器 的寓 意是关于“ 一) 云气 ” 的
^
{
,
讨会上发表《 辽河 古 玉与 中华古 礼》 文 】 赞 同并 支 持 西 一 , 以上观点 , 认为 “ 这是一种 对于勾 云形玉 器发 展演化 规律及 其实质属性所作 出的颇 有启迪 意义 的深刻 揭示 。 在此基 础 ” 之上 , 田广林认 为这 种复杂多样 的玉器造 型表现是神面 鸟身 神灵形象 , 其原生形 态 实际上 是 鸟的各种 表现形 式 , 此认 因
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类型谱系演变
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类型谱系演变作者:沙新美来源:《设计》2018年第18期摘要:本文主要对勾云形类玉器进行了分类,认为勾云形类玉器可以划分为简单齿形玉佩,动物面齿形玉佩,勾云纹玉佩三类,并在这三类玉器的基础上进行了型和亚型的划分。
同时,本文对玉器样式比较丰富的鹗面鸟喙齿形器、卷勾勾云单体非对称玉器和鹿茸形玉器的器型演变序列进行了探索,发现器面鸟喙齿形器的演变序列呈现出合流、分流、交叉等复杂的形态,卷勾勾云单体非对称玉器的形成受到蛙形器的影响较深,而其演变序列与鹿茸形玉器相同,都呈现出直线式的特点。
关键词:勾云形类玉器类型谱系演变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9-0106-05引言勾云形类玉器是红山文化较为典型的玉器类型之一,自第一件勾云形类玉器出土至今,已有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论点。
然而,纵观有关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文章,笔者发现在对勾云形类玉器的分类以及各类玉器原型的考察,极其形制的演变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对勾云形玉器的分类不够合理,把形制大约相同实则为两种类型的玉器归为一类。
第二,对玉器分类的不合理导致了对勾云形玉器原型认识的简单化。
第三,对各类玉器形制的演变序列还不够清晰详尽。
基于此,本文将对出土、收集和传世的勾云形类玉器依据其主要原型进行分类,并对每种类型玉器的演变序列进行排列。
勾云类玉器实际上包括通常所说的“勾云形佩”、“有齿兽面纹佩”、“钩形器”等。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中心镂空作勾云状盘卷,或四角多作卷勾状”。
尽管勾云形类玉器具有上述共同特征,但实际上它们形体结构的主体部分以及其构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这里的“勾云形类”只是说明了这些玉器具有相同的结构构件——即勾云盘卷状或卷勾状纹饰,但并不能说明它们在玉器形态和结构的一致性,所以对它们进行重新分类是为必要。
就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勾云形玉器的发现不会晚于20世纪40年代。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试析
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试析作者:吕富华吕昕娱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吕富华,吕昕娱(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
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量的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红山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
红山玉器独特的造型设计和精湛的雕琢技艺,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及相关问题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掘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从玉器造型特征中汲取营养服务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更进一步深刻认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特征;造型动因中图分类号:K87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12-04收稿日期:2014年12月10日作者简介:吕富华,女,1978年生,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吕昕娱,女,1963年生,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专门史、历史文献学。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
距今6500~5000年前,主要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大、小凌河流域。
红山玉器是红山文化最突出的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山文化玉器的出现,真实地传递了远在五六千年前,辽河流域部落的生活习俗、图腾崇拜和艺术美感等。
从考古调查或发掘的红山文化资料可知,红山玉器无论是造型特征,还是雕琢工艺以及用玉制度都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是东北地区史前玉器雕琢和使用进入鼎盛阶段的主要标志。
本文拟对红山文化玉器的创造基础、造型题材、造型特征及造型动因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便进一步探讨红山玉器的文化意蕴和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创造基础及造型题材对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作者:姝雯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9期摘要:近年來,随着红山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红山文化玉器大量出土,这些玉器大部分出土于积石冢中心大墓,是红山先民们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反映,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近年来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主流观点进行总结,目的是实证论史,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鲜明特点。
相信红山文化定会成为中华民族提升文化自信屹立于世界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9-0001-07从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这样一则消息:“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找到新线索,辽西发现五千年祭坛、女神庙(图一)、积石冢群址。
考古学界推断,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把中华古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展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且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积石冢群结构严谨、规模宏大,墓葬中多随葬玉器,极少见石器和陶器,这种“唯玉为葬”的思想观念,向世人展示了古老民族传统的尚玉习俗。
王国维解释甲骨文的“礼”字为盛有两串玉于豆器之上,为事神之事,也就是说二玉示神之器,这种“唯玉为葬”的习俗,与王国维先生阐释“礼”字的初意为“以玉事神”极为吻合,同时也表明了“玉”与“礼”的特殊密切关系。
本文试着对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现状简略总结,因为这些玉器上不但包含了红山先民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审美取向等信息,重要的是与中华文明起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玉礼器的出现,对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后,红山文化可谓异军突起,有诸多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问世,见于报道的玉器数量达几百件,本文中笔者仅对出土位置、地层关系明确,并经过调查发掘的玉器进行总结。
(一)赤峰地区1971年春,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社员在村北岗造林时挖出1件大型碧玉雕龙,这件玉龙高26厘米,玉呈墨绿色,龙身呈C字型,细卷身素面磨光,头较小,长嘴吻部前伸,略向上翘,上下唇以一条阴刻线隔开,前面有两个圆洞为鼻孔,双眼突出于额顶,头顶至颈背有一条长21厘米的长鬣,玉龙背部有对穿的单孔,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浅议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浅议作者:陶建英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陶建英(赤峰市文物局,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勾云形玉器在红山文化玉器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无论从勾云形器的来源还是形制来看,它都是红山文化时期极具特色的典型器之一,勾云形器的“仿生”特征并不是对某种动物的简单模仿,而是在人们生产、生活和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形成的特殊形制。
勾云形器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既是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红山文化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和动物崇拜的体现。
勾云形器作为墓葬中的随葬品,是墓主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它被作为一种“神物”来与上天进行沟通,因此,墓中出土勾云形玉器的人就应是传达上天旨意举行祭祀活动的巫师。
关键词: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功能用途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021-03红山文化作为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和辽宁省的西部,因出土独具特色的玉器而享誉世界。
其中,勾云形玉器形制独特、琢磨精致,有勾云形和带齿类兽面形两大类,它们与玉猪龙、玉凤、玉箍形器都属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玉器被确认以来,人们对勾云形器的研究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依据有明确地点的、发掘出土的以及征集采集的勾云形玉器,就其使用功能进行初步探讨。
一、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来源从目前勾云形器的存在状况来看,有发掘出土的,也有征集、采集而来的,本文即以这些勾云形玉器为依据,进行研究探讨。
考古出土的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有: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墓葬Ml出土l件¨,它的器表有腐蚀的痕迹,乳白色的玉质,边上有残缺。
器物的中部镂雕勾云纹,边出现四角,器物表面磨出与形制相应走向的浅凹槽,上部有两小孔。
残存长7 9厘米、宽4.8厘米、厚06厘米,出土位置不详(图1:1)。
看懂红山文化,从看懂玉猪龙、勾云形佩、箍形器开始!
看懂红山文化,从看懂玉猪龙、勾云形佩、箍形器开始!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晚期北方重要的文化。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
距今约6500-5000年。
现在考古发掘的主要是红山文化晚期遗址,距今约5500-5000年。
与分布在南方的良渚文化所处的年代相当,并且两个文化都有灿烂的玉文化,因此有“北红山,南良渚”之美谈。
良渚文化的玉器,因为其精美的纹饰,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眼看去的精美。
而红山文化的玉器更为古拙一点,但造型独特。
红山文化的玉猪龙、玉勾云形器及玉箍形器,在史前文化中是独一份的。
玉猪龙红山文化最典型,最知名的玉器就是玉(猪)龙啦。
红山文化三星他拉玉龙,国家博物馆藏三星他拉墨色玉龙的发现,开启了红山文化玉器研究。
墨色玉龙整体呈C型,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
由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
龙身上有孔,最奇妙的是,以绳穿过悬挂,龙的首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
至于红山先民为何要作这样的设计?目前还是无解的,恐怕是与红山先民的某种信仰有关,因为这样一件玉龙,必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才能达到如此平衡。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更神秘的存在。
玉猪龙像猪又像龙,浑圆的体态,又极富胚胎般的稚嫩感,看起来憨憨的,因此又有“龙胎”的叫法。
↓2020年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玉猪龙,最终以190万美金落槌↓玉猪龙的体态令人过目不忘。
一般玉身上都会有1个或1个洞孔,专家推测应是用于穿绳佩戴的。
但玉猪龙有大有小,小的佩戴方便,大的并不方便戴在身上,实在令人费解。
如果没有洞孔,那估计就是假的了。
玉勾云形佩勾云形玉器形状如勾云,因为勾云的数量多少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有上下左右对称的,也有以一个大勾为中心,再向四周放射出许多小勾的,常常呈不对称分布。
有说其所表达的是野猪特有的獠牙,勾云玉器实为猪獠牙玉器。
这只勾云形佩整体很像是一只“螃蟹”,也很像是只有几个齿的梳子。
一勾的勾云形佩并且,勾云形器还具有中间厚、四周薄的特点。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再探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代表之一,其年代距今6500~5000年,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东北地区考古发掘的深入,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逐渐被认定。
1955年考古学家尹达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首次提出“红山文化”的名称。
①通过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向世人充分展示了红山文化玉器丰富的内涵和成果,勾云形玉器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雕琢技法及内涵而闻名于世。
这充分显示了其鲜明的地域和时代风格。
2020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此次展览主要以辽宁地区出土红山文化玉器为主,整个展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很大关注。
笔者在此特就红山文化玉器中勾云形玉器的认识与研究进行简要分析与总结。
1 红山文化玉器概况从地域上看,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西辽河流域,主要集中在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之间,北界跨西拉木伦河,东界越过巫闾山达下游河西岸,南界东段可达渤海沿岸,西段跨燕山山脉,可达华北平原北部。
据考古发掘,红山文化玉器最早的是于1964年在赤峰巴林右旗葛家营子发现的两件斜口筒形器,而由于当时各种发掘资料的局限,才使得人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认知较少,所以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是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大型玉龙才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初期。
随着考古发掘进一步的拓展,大量红山玉器出现,1984年这件玉龙的文化内涵和功能才被确认,从此引起了专家学者对红山文化的玉器研究与探讨。
据考古发掘和采集,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数量约280余件,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及河北北部地区,其主要地点有建平、凌原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遗址群、阜新县胡头沟福星地喀尔县东山嘴,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翁牛特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林西、克什克腾旗及河北的承德等地区(图1)。
②在这些遗址中出土的玉器有璧、镯、环、玉龙、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器、三孔器、玉斧、玉玦以及玉鸟、玉鱼、玉蝉、玉人、玉龟等,其中勾云形玉器以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内涵成为红山文化玉器中最为重要的器物之一。
211091843_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赏析
红山文化是我国辽、蒙、冀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其充满想象力的玉器造型在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堪称我国玉器发展的头牌。
红山文化玉器高度发达,与玉器同样发达的良渚文化南北呼应,熠熠生辉。
与良渚文化最具礼仪性质的琮、璧不同,红山文化具有礼仪性质的玉器是玉雕龙与勾云形玉器。
玉雕龙我们在《红山文化玉雕龙赏析》[1]一文中已作介绍,这里将勾云形玉器再做简介,并对这种变幻莫测的玉器的来源、演变路径略做探讨。
文中图片均来自郭大顺、洪殿旭两位先生编著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2]。
一、器物介绍勾云形玉器从形制上看有繁、简两种,从形象上看有具象、抽象两种。
依次介绍。
1.具象勾云形玉器。
器皆狭长方形,一面或两面有纹饰。
这类勾云形玉器一般认为是模仿猫头鹰的形象并加以改造、夸张而成,甚至有些抽象成分在内。
标本1,陕西凤翔县博物馆藏品。
陕西凤翔上郭店春秋墓出土,红山文化遗物。
青玉,淡黄色,正、背面纹样相同。
以纵中线为轴,两侧两眼较小且距离近,眼上弧状镂孔向外展开,表示猫头鹰的耳羽,眼下有齿凸5枚,齿凸间的沟槽较深,最外为4个卷勾,上勾窄小,下勾宽大,勾间版面镂出长槽形成4条长枝。
轴线上端对钻系孔,器之平面中部皆随形打洼,风格干爽犀利。
长11.4厘米,宽4.3厘米,厚0.3厘米。
(图1-1)标本2,通辽市博物馆藏品。
青玉,右上卷勾上有褐色沁斑,下勾缺失。
正面为猫头鹰的形象,背面较平。
轴线旁两眼稍大,眼上弧状镂孔加宽,眼下有齿凸5枚,间隔槽宽而浅,左侧两勾大小相近,勾间镂空长槽外窄内宽。
右侧卷勾略长。
轴线上端系孔较大,器随形打洼成深槽,槽顶圆滑。
长15.6厘米,宽6厘米,厚0.3厘米。
(图1-2)标本3,华盛顿赛克勒博物馆藏品。
青玉,正面为猫头鹰的形象,背面较平,仅有镂空纹。
器右侧略宽,圆眼较大,眼上弧状镂孔仅中部通透,眼下有齿凸7枚,4个卷勾大小相若,勾间镂空长槽仅中部通透。
轴线上端对钻系孔较大,器随形打洼宽而深,美感不及前器。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分型试析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分型试析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24期摘要: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是红山文化玉器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以类型学方法对勾云形玉器进行分型研究,将其分为五型,并对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造型来源与功用进行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类型学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24.02620世纪70年代初,考古人员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勾云形玉器。
20世纪90年代后,考古界对勾云形玉器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纳总结勾云形玉器的主要特征:四角和中部各有一个卷勾的“单勾形器”;中心部位由两个对称卷勾组成,卷勾内部多不穿透,形成圆形及弯条形镂空的“双勾形器”;中心部位淡化,外围伸出卷勾极多且方向不一的玉器;以及单勾形和双勾形的简化玉器。
勾云形玉器主要出土于辽宁建平牛河梁、辽宁阜新胡头沟以及内蒙古巴林右旗等多地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在红山文化玉器群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1 勾云形玉器的型式目前根据收集到的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资料,可将其分为五型。
标本来源以发掘为主,也有部分为征集品、馆藏品。
在红山文化的众多遗址中,以牛河梁遗址出土最多,胡头沟遗址、巴林右旗巴彦汉苏木那日斯台遗址等也有发现。
1.1 A型勾云形玉器A型勾云形玉器器体多呈长方形,有正背面之分。
正面中部为弯弧状镂空,主体纹路做逆时针旋转,呈“云”字形,左右两侧各向外伸一对勾角,通体饰有随形而制的浅瓦沟纹或凹槽纹。
背面无纹饰,往往钻有圆孔,数量一到四个不等。
A型勾云形玉器可以根据四角卷勾以及中部弯弧状镂空的形态分为三式。
Ⅰ式:两件(牛河梁N16-79M2∶1①、牛河梁遗址采集标本1②)。
中部有弯弧状镂空,走势较为圆润,弯曲弧度不大,四角卷勾弧度略显,正面磨有宽而浅的瓦沟纹,上下边缘各向外延伸两、三个较明显的弧状小凸(图1)。
Ⅱ式:两件(牛河梁N2Z1M24∶3③、那斯台遗址采集品④)。
从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谈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从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谈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红山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绵延至青铜时代早期。
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大量玉器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将通过对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器的分析,探讨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一、红山文化概述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古代文化,世界上最早出土的、供人类使用的陶器即起源于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交界处,被认为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器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玉璧、玉钺、玉戈、玉琮等。
这些玉器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
1. 玉璧玉璧是古代贵族和统治者的象征,是最具权力和地位的物品之一。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璧,这表明当时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制度,贵族和统治者通过拥有玉璧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2. 玉钺玉钺是古代君主的权杖,也是权力的象征。
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钺形状各异,有的呈锥形,有的呈弯曲状,显示了当时君主的权力和地位的多样性。
3. 玉戈玉戈是古代将领和武士的标志,象征着武力和勇气。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玉戈,说明当时的社会中存在着武士阶层,并且他们在社会等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4. 玉琮玉琮是古代贵族的饰品,是贵族婚礼和宴会上的重要装饰物。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形状独特,有的呈现“凹”字形,有的呈现圆形,展示了当时社会中贵族的独特审美品味。
三、红山文化的社会等级制度通过分析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器,可以得出红山文化时期的古代社会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1. 贵族统治红山文化遗址中丰富的玉器表明当时社会存在着贵族阶级和统治者。
他们通过拥有显赫的玉器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通过掌握权力来统治下属阶级。
2. 武士阶层红山文化遗址中的玉戈表明当时社会存在着武士阶层。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述略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述略吕昕娱;李亭霖【摘要】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的不断出现,不仅向世人充分展示了红山文化丰富的内涵,而且对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红山文化、探讨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也提供了宝贵资料。
红山文化玉器是我国史前时期一个独立的玉器系统,是红山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红山文化玉器认识与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进而解决红山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等较深层次的问题。
%Hongshan culture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olithic culture in north-east area.In recent year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xcavation results appear constantly, not only fully demonstrates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Hongshan cul-ture to the world, but also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us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hongshan culture, probe the position of hongshan culture in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Hongshan culture jade is an independent system of jade in prehistoric tim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Hongshan culture.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about jade research of Hongshan culture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Hongshan culture jade, then solve deeper problem about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 of Hongshan culture.【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考古发掘;扩展;深入【作者】吕昕娱;李亭霖【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3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早被认识的一种文化,其年代距今约6500~5000年。
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研究的几个问题
吕军;栾兆鹏
【期刊名称】《文物春秋》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中最早被认识的一种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红山文化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大量玉器的相继出土,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东北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为探讨我国古代文明起源提
【总页数】8页(P8-14,21)
【作者】吕军;栾兆鹏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吉林省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5
【相关文献】
1.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文化内涵新探 [J], 董婕
2.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文化意义再探讨 [J], 倪玉湛
3.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及相关问题研究 [J], 韩光辉
4.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类型谱系演变 [J], 沙新美
5.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再探 [J], 乔万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山文化出土文物
一、玉猪龙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已发现10余件,时代距今5500—5000年,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
白色蛇纹叶岩,肥首大耳,圆睛、吻部前突,口微,獠牙外露,体蜷曲如环,扁圆厚重,背部有一穿孔。
龙的形象源于猪首蛇身,是红山先民创造的一种抽象化的神灵,并产生了对龙的崇拜。
为什么是猪首呢?这与当时的经济形态有关,红山人生活的时期,农业比较发达,养猪是他们的主要肉食来源,致使人们对猪十分崇拜,并祈求养猪业繁盛。
龙的形象为什么源于蛇的身子呢?这应源于红山人对蛇的崇拜,因为蛇的活动是与季节循环相符合的,当春天到来时,冬眠中的蛇复,秋天来临时它隐身而居,古人以蛇象征繁殖。
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二、勾云形玉佩勾云形玉佩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器物之一,一般都出土于中心大墓,这件出土于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中心大墓,年代距今5500—5000年。
青绿色玉,中心透雕,呈卷云纹,四边卷角,佩的正面磨出与纹饰相应走向的线沟槽,背面钻有四鼻孔。
勾云形玉佩造型各异,抽象、幻化而神秘,其形状似鸟非兽,令人产生无限暇想,对它的解释也莫衷一是。
概括地说有龙神说、凤鸟说、饕餮说、鸟兽合体说、云气说。
有专家这样认为,勾云形玉佩的基本形态源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简化玫瑰花卉纹的卷勾,可称为“玉雕玫瑰”。
但有的专家则认为这种玉器很可能是权力的象征,因为它多半出在人的头部左侧,而且是竖置,反面朝上,在史前文化比较多的是石斧石钺出土在这个位置,它不是人身上的佩饰,如果有柄相系可能就是权杖,是神权与王权结合的一种体现。
三、双熊首三孔器双熊首三孔器出土于省凌源市三官甸子墓地,即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1号墓。
豆青色软玉制成,为圆雕,两端雕成熊首,中间透雕三个相连的圆孔,底端钻有数个孔眼,用以穿系。
熊首形象生动传真,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精品,代表了当时玉雕工艺的水平,距今5500—5000年。
浅谈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的造型原型
浅谈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的造型原型作者:褚酉鑫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03期摘要: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是红山文化中造型背景与制约因素较为复杂的一种,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了解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的造型原型对研究红山文化原始动物崇拜的课题具有关键性意义。
文章将借助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综述学界对该问题的看法,探讨红山文化勾云形器的造型原型。
关键词:红山文化;勾云形器;造型原型;文物鉴赏;动物崇拜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03.0430 前言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古国时期“多元一体,满天星斗”格局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和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关键性意义。
红山文化玉器是我国史前时期北方一个重要的、独立的玉器系统,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学术研究,延伸出了许多学术课题。
勾云形玉器(所称的勾云形玉器并不一定是同种器物,勾云形类玉器是学界的统称,这里为了方便叙述,下文统称为勾云形玉器)是红山文化玉器中变化最多也是最难琢磨的玉器。
前人之述备矣,但最近几年新的考古发现与理论研究为更深入研究勾云形玉器的相关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
1 红山文化的原始动物崇拜了解一件器物的造型内涵首先要对它所处时代的特征有充分的了解。
从自然特征上来看,红山文化中用于渔猎的细石器的比重远远大于同时期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可以推知红山文化的生产经济结构是农牧渔猎并存的复合结构。
这种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山文化后期的发展。
在红山文化发展后期,这种经济结构的问题一点点地暴露了出来:整体生产效率落后于单一农业生产的经济结构。
于是红山文化在中后期呈现出了一种撕裂的文化结构:一方面单一的农业经济高度发达,另一方面渔猎经济占主导的地区处于落后的状态。
这种经济上的撕裂状态使得它的文明没能再前进一步,停留在了文明曙光的阶段。
自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出了红山文化特有的文化特征。
从文化特征上来看,玉器、积石冢、女神庙是红山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特征,积石冢作为勾云形玉器的主要分布地与勾云形玉器的功能息息相关,我们要了解红山文化的文化传统必须通过积石冢所体现的文化传统来了解。
红山勾云形玉佩刍议
红山勾云形玉佩刍议红山文化玉器以其简洁的手法、传神的造型、浑厚的风格、深刻的寓意谱写了史前文化的光辉篇章,把原始社会的玉器制作推向顶峰。
在传世和近年考古发掘的红山文化玉器中,有几种近似云纹状的玉佩饰,人们统称之为勾云形佩。
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思考,觉得这种名称有些笼统和模糊,现将此类器物作一归纳,以形定名,明其寓意,以利于收藏。
第一类薄片状长方形或椭圆形,中部为圆形镂空作勾云状盘卷,体外向四面伸出弯曲的云尾状,有的形成明显的直钩状,勾云边缘多成薄刃状;有的为一侧滚圆,一侧薄刃状,外伸的勾云为4 或5 个。
器物体外一侧有2 至3 个方形或倭角的小突,有的两侧都有,呈对称或非对称排列。
器物上部有两个可供系挂的小孔,多数为两面对钻而成。
上部没有两孔的此类器物中,背部有4 个对穿的孔,应为缝系用孔。
虽然此类器物伸出的云尾钩状略有差异,但整体形状均近似于旋转的流云。
这类器物的名称应为勾云形玉佩。
第二类均为略带倭角的长方形薄片状。
中部为兽面形,双目为圆形的镂空眼,双眉亦作弯弧形镂空状。
上部整体似头冠,两边有两个角或是耳类的尖状小突起,正中有一个两面对钻的系孔。
器物两端各有一个横向开口,有的开口不透,有的似鸟嘴形。
器物下部是一排齿牙,齿牙为5〜9齿,由两边两个略内弯的单齿和中部3〜7个双齿组成。
器物边缘皆作刃状处理。
此类器物名称比较杂乱,民间叫它鬼脸佩;文博界多称其为勾云形佩;亦有人称其为饕餮纹佩或齿形佩,所有称呼似乎都有依据,但又不完全确切玉佩饰的中间部分,也是器物最传神部位,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自然界中鸱?A的脸谱。
如果上面3件器物还不能使你认同,美国赛克勒的藏品,这是一个逼真的猫头鹰形象。
为什么这件器物使人一目了然,关键是这件玉器是件伤残器,它仅为全器的2/3 ,又被人为去掉了上面的附加装饰,所以原有的自然形态被真实地暴露出来。
此类玉器虽被人们加入了神化想象的内容和附加纹饰,但应该称为鹗面纹或?鸟纹齿形佩,似乎更为精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韩光辉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第05期
摘要:在我国工艺艺术品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玉器作为我国特有的工艺品,发展形式独特。
在玉器发展进程中,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玉器,因其特殊性对于我国的玉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学术界在对玉石发展的研究中,通常以红山文化中玉器的种类、工艺、来源、使用功能等方面对玉器进行判定。
从广义上来说,红山玉文化的发展,要与红山文化特有的地位以及影响相结合进行讨论。
因此在对红山文化中勾云形玉器的研究时,应该进行相应的等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玉器研究探讨
红山文化中的玉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以种类丰富,数量繁多,造型独特等特性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而在红山文化的玉器使用中,其功能多样,在规范的产品下有着独特的创造与革新。
本文将通过对红山文化的细节剖析,来对玉器的形制特点、及其功能进行分析。
1红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1.1红山文化中勾云形玉器的发现
上世纪初,红山文化由于被国外博物馆的收藏而首度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
而在1973年的玉器墓的发掘中,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再次重见天日。
但是当时很多的玉器已经流失境外或被国内外的私人爱好者们所收藏。
在红山文化的发源地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的考察中,研究者们发现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的特殊性,并以此命名。
通过研究文献可知,红山文化所收录的勾云形玉器总共为35件。
而在这之中,通过我国本土的考古手段获取的只有19件。
捐献或征集耳朵有16件。
在文献中还有记载,勾云形玉器原称“勾云形佩饰”,但至今学术界的说法并不统一。
而针对勾云形玉器的多种类型,称谓更是多种多样,“勾云形玉佩”、“勾云形佩”、“带齿兽面纹佩”等等,随着时代技术的不断,更多的文物也会被挖掘出来。
1.2红山文化单的构成
西辽河流域的大、小凌河流域是红山文化重要分布的地方。
而该地区的红山文化经济所形成的条件,与当地的地理形态有一定的关联。
在红山文化玉器的构成中,红山文化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影响着玉器文化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者们已经研究出了红山文化的历史,包括其经济发展状况、聚落形态、宗教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的发展,都对红山时代玉器文化在该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及相关问题研究
2.1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用料研究
通过文献可知,先辈们早在日常生产与生活中,便会选择在制造石器的剩余材料中发现玉料,并收藏。
而那时候的人们对于石料的收藏不单单因为外观可人美貌,而是因为玉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坚韧的特性,具有实用功能。
因此人们便开始主动并且有目的地寻找与挖掘玉石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辈们意识到玉石料与其他的石料在使用上有着些许的区别,通过不断的积累,才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具有装饰性、宗教性等不同功能的文化载体。
对于玉石而言,依据其用料的不同,石器可以分成很多类品种。
而一些具有特殊性的玉器,则用特殊的用料来表达其的重要性。
而在对北方红山文化的研究中,学界普遍认同,红山玉器取自岫岩。
从地理位置与文化的分布来看,都符合岫岩的特性。
因为在古代,交通并不是十分的不发达,红山文化的创造者们,在推理上会选择更为方便运输的玉料。
而典型的红山文化玉器是玉龙,该玉龙通体由黑色的玉加工而成,但是对于目前的勘测来说,在岫岩地区该石质还未被发现。
而根据数据库的筛选,发现御龙的质地近似于新疆产的玛纳斯碧玉。
因此学术界有人认为红山文化的玉器的玉料,有可能发源和田地区。
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努鲁尔虎山所产的的玉石质地普遍坚硬、且种类繁多,这些条件都符合了红山文化中玉的用料的特点。
2.2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功能研究
红山文化中玉器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而勾云形玉器的功能更是丰富多彩。
通过对红山文化遗址的研究,以及对现有的出土的实物的考证。
通过整理资料可以发现,红山文化玉器大多数拥有一定的装饰性、以及祭祀性。
还有少数部分具有一定的礼器性的特征。
而在功能上,随着对红山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其文化的发展处于神本社会,因此在玉器的装饰与功能上,则更侧重通神祭祀的功能。
而在通神祭祀的功能中,又可以细分:图腾崇拜、祭祀法器等等。
因此对于玉器的不同功能的研究,也从侧面的反应了红山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时代进程。
2.3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表现形式
在对红山文化中的勾云形玉器的表象形式进行探讨的前提下,首先是要找出勾云形玉器随着时代的变换而演化的规律。
在阜新县发现的葬玉器中,有玉龟、玉鹗、玉璧、玉环、玉珠等等表现形式。
而在另外的挖掘中,发现了随葬玉器有三联璧和鱼形坠,这种玉器的表现形式在我国的考古中比较罕见。
而勾云形玉器在演化上普遍造型简单,有些玉器的造型表现为镂空(圆孔)或四角为钝状勾,但是在工艺的研究上发现其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进步的过程。
3结语
勾云形玉器的研究,结合红山文化墓葬等文化,会有更多的角度进行考察。
而由于现有的考古技术限制,致使考古的材料并非很正式,而本文只是浅言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而未对勾云形玉器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希望在日后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中,能够解决该问题。
并且对
于红山文化的勾云形玉器的玉料问题更为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对于雕琢工艺也要加以核实。
望日后考古研究工作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学的专业技术与理论不断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