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章绪论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P 8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P 12在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对人进行管理的思想是一直发展的。
但是从科学管理到 X、Y理论,都受着19世纪哲学上决定论思想的支配,其出发点都认为处理管理问题,可以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最佳方案。
在人力资源学派成长的过程中,权变理论逐渐进入管理领域,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变化多端,简单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和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对策。
组织行为学就是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组织行为学认为,遵循权变理论,并不等于没有理论,而是告诉人怎样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然后找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针对一定的情景,使用一定的对策。
3、案例分析的方法 P19案例分析是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搜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各种情况,用文字如实记载,形成案例。
第二章个体的基本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1、了解社会知觉的定义 P29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
特征:①、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
②、人们在社会知觉中遵循图形—背景原则。
③、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对信息进行归类。
④、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善于运用图式。
⑤、社会知觉具有选择性。
2、知觉错误的五种类型(PPT)找不到。
3、归因的定义 P 30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就叫做归因。
水力学 (完整版)PPT
2020/4/5
16
第一章 绪论
1.3 作用在液体上的力
1.3.1 表面力定义
表面力是作用于液体的表面上的力,是相邻液体 或其他物体作用的结果,通过相互接触面传递。
表面力按作用方向可分为: 压力: 垂直于作用面。 切力: 平行于作用面
lim p
P
A0 A
lim
T
A0 A
2020/4/5
17
第一章 绪论
2020/4/5
1
第一章 绪论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水静力学 第3章 液体运动学 第4章 水动力学基础 第5章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第6章 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 第7章 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 第8章 明渠均匀流 第9章 明渠非均匀流 第10章 堰流及闸孔出流 第11章 渗流
2020/4/5
2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一章 绪论
Isaac Newton(1642-1727)
➢ Laws of motion
➢ Laws of viscosity of Newtonian fluid
2020/4/5
12
第一章 绪论
19th century
Navier (1785-1836) & Stokes (1819-1905)
N-S equation
viscous flow solution
Reynolds (1842-1912) 发现紊流(Turbulence) 提出雷诺数(ReynoldsNumber)
2020/4/5
13
第一章 绪论
20th century
Ludwig Prandtl (1875-1953) Boundary theory(1904)
基因制药00-绪论
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现代生 物技术制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规生物制药的基本路线 和工艺过程。使学生把学习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和 基本理论与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相结合,使理论学习与 实践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生物资源利用和药物研 制与开发方面有一个较全面的知识背景和技术技能。 本课程要求学生尽可能的利用一切途径学习和了解 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知识,了解生物药用资源的知识背 景,把生物资源的科学利用与药物研制紧密结合,培养 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
1. 药 物 是人类为了生存与疾病做斗争的一种武器,是人类文 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物的发现时从尝试各种食物 时遇到毒性反应而加以利用或寻找解毒之物而开始的。
2. 药物的发展简史
本草学(古代) -----实验药物学( 19世纪) -----分子药 物学(近20年)
古代药物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人体直接观察-----有机 化学的发展,进行成分分析,动物病理模型 ----- 分子生物 学和分子药理学,针对靶分子的分子药物设计。
狭义的定义,是指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 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的产业。
大规模生产生物活性物质
野生细胞 分离工程 分 离 工 程 酶 野生细胞
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 代谢工程
工程细胞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酶工程
生物活性物质
一、生物技术制药的特征
1. 高技术
这主要表现在其高知识层次的人才和高新的技术手段。生 物制药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 渗透的新兴产业。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例,上游技术(即工程菌
的构建)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合成、纯化、测序;基因克隆、导
入;工程菌的培养与筛选;下游技术涉及到目的蛋白的纯化及 工艺放大,产品质量的检测机保证。生物医药的应用扩大了疑
第0章节 绪论
绪论
5. 如何学习“控制电机”这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和掌握主要控制电机的基本原理、 分析方法、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 学习时要集中精力掌握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将各种电 机联系起来,在分析与掌握一些共同规律的同时,注意 每种电机所具有的特殊性。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任务是 正确使用控制电机,重点在于学习控制电机的特性和使 用方法。
绪论Leabharlann 3. 自动控制系统对控制电机的基本要求
高可靠性。控制电机的工作可靠性对保证自动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极为重要。在宇宙航行系统、军事装备和一些现代化生产系统中, 对所用控制电机的可靠性总是提出第一位的要求。无刷电机的可靠 性比有刷电机好。 高精度。在军事设备、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定位、位置指示、自动 记录、远程控制、机床加工、自动控制等系统中,对精度要求越来 越高,因而相应的这些系统中所使用的控制电机在精度方面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有时它们的精度对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快速响应。由于自动控制系统中主令信号变化很快,所以要求控制 电机特别是功率元件能对信号做出快速响应。
绪论
2. 控制电机的分类
执行元件(功率元件)。它包括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和力矩式自整角接收机等。这些控制电机的任务是将电 信号转换成轴上的角速度、线速度和角位移,并带动控制对象运动。 因向控制对象输出机械功率,所以此类控制电机又称为功率元件。 测量元件(信号元件)。它包括直流测速发电机、交流测速发电机、 控制式自整角机等。这些电机的任务是将机械转速、转角和转角差 转换成为电压信号。由于它们能够测量机械转速、转角和转角差, 所以称为测量元件。因为它们是把机械量转换为电压信号送入自动 控制系统中,所以又称为信号元件。
《控制电机 第三版》
通信原理各章重要知识常考知识总结通信原理习题及详细答案(第六版)
第一部 通信原理部分习题答案第1章 绪论1—1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试求E 及x 的信息量。
解:英文字母E 的信息量为105.01log 2=E I =3.25bit 英文字母x 的信息量为002.01log 2=x I =8.97bit 1—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l/8、l/8/、3/16和5/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即信息源的熵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2-81log 812-81log 812-163log 1632-165log 1652- =2.23bit/符号1—3 设有四个消息A 、BC 、D 分别以概率1/4、1/8、1/8和l/2传送,每一消息的出现是相互独立的,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2-81log 812-81log 812-21log 212- =1.75bit/符号1—4 一个由字母A 、B 、C 、D 组成的字。
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00代替A ,01代替B ,10代替C ,11代替D ,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
(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若每个字母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P A =l/5,P B =1/4,P C =1/4,P D =3/10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1)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即出现概率均为1/4。
每个字母的平均信息量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41log 4142⨯-=2 bit/符号因为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所以每个字母所占用的时间为 2×5×10-3=10-2s每秒传送符号数为100符号/秒 (2)平均信息量为∑=-=ni i i x P x P H 12)(log )(=51log 512-41log 412-41log 412-103log 1032-=1.985 bit/符号 平均信息速率为 198.5 比特/秒1—5 国际莫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划用持续3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点用持续1个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l/3; (1)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 (2)计算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分析化学第六版
分析化学简介 分析化学方法分类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滴定分析法概述
Chapter 00 绪论
分析化学的定义
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 方法、仪器等来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测量各组成的含量、表征物质的化学结 构、形态和能态,并跟踪其变化的一门 科学。
Chapter 00 绪论
分析化学内容
结构、晶体结构、分子聚集体的高级结构等
形态分析 speices analysis 物质的形态 能态分析 energy-state analysis 物质的能态
Chapter 00 绪论
DNA双螺旋结构与碱基结构示意图
Sugerphosphoate backboog
Adenine (A) 腺嘌呤
Guanine (G) 鸟嘌呤
er 00 绪论
例如:茶叶中有哪些微量元素?茶叶 中咖啡碱的含量?咖啡碱的化学结 构?微量元素的形态?化学成分的空 间分布?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茶叶中 的营养成分的变化? 例如: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Chapter 00 绪论
分析化学的作用
对全球经济贸易统一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作用 对工业生产的作用 对国防建设的作用 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在新材料、新能源开发中的作用 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作用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法律执行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Cytosine (C) Thymine (T) 胞嘧啶 胸腺嘧啶
Uracil (U) 尿嘧啶
Base
DNA测序是现代分析化学中的C一h项ap重ter要00任绪务论
方法的分类(2)
根据分析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 Inorganic analysis 有机分析 Organic analysis 药物分析 Pharmacological analysis 水质分析 Water analysis 食品分析 Food analysis 元素分析 Elemental analysis 工业分析 Industrial analysis 等等……
马工程 经济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00章--绪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标题页码
第一章 绪论P1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要旨P1一、自然辩证法的要义P1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P2三、自然辩证法的内容P4四、自然辩证法的性质P5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6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P6二、自然辩证法的传播P7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P10四、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P11第一篇 自然观第二章 自然观的演变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 P17第一节 古代朴素自然观P17一、史前的原始自然观 P17二、古代中国的朴素自然观 P18三、古希腊的朴素自然观 P19四、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自然观P21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泛灵自然观P23一、世俗化的兴起P23二、文艺复兴运动P23三、宗教改革运动P25四、航海探险活动P26五、自然观 P26第三节 近代机械自然观P31一、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自然观的形成P31二、机械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繁荣P34三、机械自然观的困惑与局限P38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P41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来源P41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哲学思想来源P44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要义P47第三章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P51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存在 P51一、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51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P54三、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 P56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系统 P58一、自然界物质的系统 P58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内部关系P61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外在方式P64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P68一、自然界演化的过程 P68二、自然界演化的方式 P72三、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性 P76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人与自然P82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确立 P82一、人从自然的分化P82二、人与自然的对立P85三、人与自然的统一P88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空间 P90一、生产实践与天然自然 P90二、科学实践与人化自然 P93三、技术实践与人工自然 P95第三节 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P98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困惑P98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依据 P101三、可持续发展 P103第二篇 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第五章 科学的含义及其价值观 P107第一节 科学的界定 P107一、科学一词的来源P107二、科学的定义 P109三、科学的本质属性P111第二节 科学的构成 P113一、科学知识 P113二、科学方法 P115三、科学思想 P117四、科学精神 P118第三节 科学的力量 P121一、认知力 P121二、生产力 P122三、精神力 P124四、社会力 P126第四节 科学与非科学 P128一、科学的划界 P128二、科学与伪科学、反科学 P130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P131四、科学与后现代 P133第五节 科学的价值观 P134一、科学的价值 P134二、中立说 P137三、负荷价值说 P138第六章 科学认识与思维活动P141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P141一、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P141二、科学问题及其特性 P143三、科学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P145四、科研选题及其步骤 P146五、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P148第二节 科学事实与观察实验P149一、科学事实及其特征 P150二、观察P151三、实验P152四、观察实验的哲学问题P154第三节 科学语言与科学抽象P156一、科学语言P157二、科学符号P158三、科学概念P159四、思想模型P161第四节 科学规律与科学思维P162一、科学规律P163二、逻辑思维P164三、非逻辑思维 P167四、创造性思维 P168五、数学思维P170六、系统思维P171第七章 科学检验与科学理论P174第一节 科学假说及其检验 P174一、科学假说及其特性 P174二、科学假说的检验 P176三、证实与证伪的复杂性P178第二节 科学理论及其评价 P179一、科学理论及其逻辑结构 P180二、科学理论构建的方法P181三、科学理论的功能 P183四、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准则 P185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演变P186一、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P186二、科学理论演变的模式P189三、科学的门类结构与成长 P192第三篇 技术论与技术方法论第八章 技术的含义及其价值观 P197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与特性 P197一、技术的源与义 P197二、技术的概念 P199三、技术的本质 P200四、技术的特性 P202五、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P204第二节 技术门类与技术系统P205一、技术的构成 P205二、技术的分类 P208三、技术的形态 P210四、技术系统的结构P211第三节 技术价值与技术观 P213一、技术价值P213二、工程主义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P215三、中立说与负荷价值说P217四、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 P219五、技术伦理P221第九章 技术活动与技术方法P223第一节 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与技术方法 P223一、技术活动与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P223二、技术活动与技术方法P225三、技术方法的特征P227第二节 技术预测P228一、技术预测方法及其特点 P229二、技术预测的基本程序及其原则P230三、技术预测的方法类型P232第三节 技术评估P234一、技术评估及其特点 P234二、技术评估的原则和基本步骤P235三、技术评估的方法P237第四节 技术发明P239一、技术发明及其特征 P239二、技术发明的一般过程P240三、技术发明的构思方法P242第五节 技术设计P244一、工程技术与技术设计P244二、技术设计特征和作用P246三、技术设计方法论及流派 P248四、技术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P249五、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P251第十章 技术产业与技术发展P253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创新系统P253一、技术创新定义、特征和分类P253二、技术创新主体与参与者 P256三、技术创新模式 P259 四、创新系统P261第二节 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P264一、技术创新集群与技术产业 P264二、产业创新与产业革命P266三、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P269第三节 技术发展P271一、技术的社会生产P271二、技术发展的动力P272三、技术的演变与进化 P274四、技术科学化与技术科学 P277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十一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基础 P281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系统P281一、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P281二、科学技术社会系统的结构 P283三、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 P285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286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基础 P286二、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演变 P288三、科学技术体制 P291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规范P293一、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P293二、技术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P294三、科学技术交流与同行评议 P295四、科学技术奖励系统 P296第十二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塑P299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补 P299一、科学技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互补P299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构互补P301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功能互补P302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P304一、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碰撞与融合P304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互动 P307三、科学技术与政治P308第三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的变革P311一、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P311二、近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P314三、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P316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 P319第一节 自由探索与社会干预P319一、自由探索的依据与限度 P319二、社会干预的必要P321三、内在探索与外资干预的张力P322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P324一、思想观念P324二、硬件设施P326三、软件资源P328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P331一、科学技术社会控制的问题 P331二、科学技术社会控制的对象 P333三、科学技术社会控制体系 P334第四节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科学技术政策 P337一、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P337二、科学技术政策 P338三、科学技术资源的配置P340。
00绪论
别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即从众多实验事实概 括到一般, 再从一般推理到个别的思维过程。 如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提出到范德华方程的 建立就是遵循上述方法的。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2)综合应用微观与宏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热力学方法、统计力学方法和量子力学方法。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热力学方法: 是宏观的方法,其研究对象是由 众多质点组成的 宏观体系,它以热力学三大定律为基础,用一系列体 系的宏观性质(热力学函数)及其变量描述体系从始 态到终态的宏观变化,而不涉及变化的细节和速率。 经典热力学方法只适用于平衡体系。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八世纪开始萌芽:从燃素说到能量守恒与转化 定律。俄国科学家罗蒙诺 索夫最早使用“物理化学”这 一术语。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形成:1887年俄国科学家W.Ostwald (1853~1932)和荷兰科学家 J.H.van’t Hoff (1852~1911) 合办了第一本“物理化学杂志” (德文)。
0.5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3)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于思考,敢于提问, 不怕争论,培养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4)多做习题,通过独立解题,加深对课程内容 的理解,检查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培养自己独 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实验,把实验课看成是提高自己动手 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药学领域:药学科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及 致病体相互作用的科学。新药设计、药物合成中 路线选择、工艺条件的签订、反应速率及机理确 定需要人类学和动力学基础;药物剂型的设计与 研制,药物在储存中的稳定性及体内的吸收、分 布、代谢都与物理化学密切相关。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教社)》教学课件—00绪论
一、 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四、 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 新传播革命带来执政环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政府处在 了全民全时空的“全景化围观”中。
• 争夺传播主导权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 全,关系到政策的制定 和推行。
• 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很强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如何运 用可操作的、能够被 用于解释日常生活具体问题的 “ 解释框架” ,对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进行 有 效的“再编码”。
• 第四次传播革命首先打破的是传统大众媒体对信息源 的掌控。
• 互联网赋予了信源蜂窝式增长的可能,5. 64 亿中国网 民每个人手里都有信息。
• 一部联网的手机 可以让你走遍世界,公民知情权在互 联网传播革命中得到了回归。
一、 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 中国的新意见领袖阶层,主要由活跃的思想精英、作家、 艺术家和草根领袖 几部分组成。
• 国家封锁信息、全面管控言论表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 复返。 井喷式的信息 增长,使国家在“ 信息权力冶 上 逐渐式微,也预示着拥有注意力资源的公民在“ 信 息 权力冶上逐渐强势。
• 国家、政府在各 个方面重视舆论压力、改进管理模式。
第三节 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冶,是第四次传 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一、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杂糅下的互联网技术 二、 互联网技术下的全球化与个人化 三、 中国媒体的涅槃与新生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朱龙英主编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目录第0章绪论-------------------------------------------------------------------1 第一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2 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4 第三章凸轮机构-------------------------------------------------------------6 第四章齿轮机构------------------------------------------------------- -----8 第五章轮系及其设计------------------------------------------------------19 第六章间歇运动机构------------------------------------------------------26 第七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29 第八章带传动---------------------------------------------------------------34 第九章链传动---------------------------------------------------------------38 第十章联接------------------------------------------------------------------42 第十一章轴------------------------------------------------------------------46 第十二章滚动轴承--------------------------------------------------50第十三章滑动轴承------------------------------------------------ 56第十四章联轴器和离合器-------------------------- 59第十五章弹簧------------------------------------62第十六章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65第0章绪论12-3机器的特征是什么?机器和机构有何区别?[解] 1)都是许多人为实物的组合;2)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能或转换机械能。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7版)》费业泰习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七版)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论1-5 测得某三角块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o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等于: 相对误差等于:1-8在测量某一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大绝对误差为20m μ,试求其最大相对误差。
%108.66 %1002.311020 100%maxmax 4-6-⨯=⨯⨯=⨯=测得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10检定2.5级(即引用误差为2.5%)的全量程为100V 的电压表,发现50V 刻度点的示值误差2V 为最大误差,问该电压表是否合格?%5.22%100%1002100%<=⨯=⨯=测量范围上限某量程最大示值误差最大引用误差该电压表合格1-12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L1=50mm ,L2=80mm 。
测得值各为50.004mm ,80.006mm 。
试评定两种方法测量精度的高低。
相对误差L 1:50mm 0.008%100%5050004.501=⨯-=IL 2:80mm 0.0075%100%8080006.802=⨯-=I 21I I > 所以L 2=80mm 方法测量精度高。
1-13 多级弹导火箭的射程为10000km 时,其射击偏离预定点不超过0.lkm ,优秀射手能在距离50m 远处准确地射中直径为2cm 的靶心,试评述哪一个射21802000180''=-'''o o %000031.010*********.00648002066018021802≈=''''''⨯⨯''=''=o击精度高? 解:射手的相对误差为:多级火箭的射击精度高。
1-14若用两种测量方法测量某零件的长度L1=110mm ,其测量误差分别为m μ11±和m μ9±;而用第三种测量方法测量另一零件的长度L2=150mm 。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00绪论
第0章绪论一、判断题1.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时代背景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管理活动的规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现代管理学通常通过解剖人类管理活动的进行来描述和抽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3.通过控制,管理成为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通过创新,管理过程表现为这个循环的螺旋上升。
()4.中国古代先哲的这些思考虽然大多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但对当今微观组织的管理仍可提供重要的启迪。
()5.描述人的活动的任何文字材料,只要我们用心去读,都有可能让我们收获管理的启示。
()6.研究和学习管理学,只是为了抽象和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了解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7.管理学是在总结大量前人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科学结论。
()8.用马克思主文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管理学研究和学习,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去探讨管理理论的一般抽象与具体运用的关系,去思考作为管理对象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二、填空题1.控制保证了决策选择的活动能按预定的规则有秩序地进行。
秩序是获得效率的__________。
2.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____________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3.把____________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因为它是现代微观经济活动选择的普遍形式,不仅因为这种组织形式数量众多、提供着大量鲜活的研究案例,而且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技术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____________已成为企业经营与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变量。
5.管理学习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能帮助我们填补实践缺憾,在此基础上引发的思维沉淀也因而可以提升我们在直觉基础上判断的正确性。
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____________为基本指导。
《人工智能》 课后习题答案
2.14 解答:
(1)定义谓词 G(x,y):x 比 y 大,个体有张三(zhang)、李四(li),将这些个体带入谓词中,
得到 G(zhang,li)和 G(zhang,li),根据语义用逻辑连接词将它们联结起来就得到表示上
述知识的谓词公式:G(zhang,li)
第二章 知识表达技术
2.1 解答: (1)状态空间(State Space)是利用状态变量和操作符号,表示系统或问题的有关知识的
符号体系,状态空间是一个四元组(S,O,S0,G): S—状态集合;O—操作算子集合;S0—初始状态,S0S;G—目的状 态 ,GS,(G 可若干 具
体状态,也可满足某些性质的路径信息描述) 从 S0 结点到 G 结点的路径被称为求解路径。 状态空间一解是一有限操作算子序列,它使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
2.5 解答:符号微积分基本公式为
b a
f (x)
F(b) F(a) F(x) |ba
用产生式表示为:If f(x) and (a,b) Then F(b)-F(a)
2.6 解答:题中描述的情况用谓词形式可表达如下: DOG(X) X 是狗 SOUND(X) X 会吠叫 BIT(X,Y) X 咬 Y ANIMAL(X) X 是动物
Marry(A,B)
(Male(A)∧Female(B))∨(Male(B)∧Female(A))
(3) 定义谓词 Honest(x):x 是诚实的,Lying(x):x 会说谎。个体有张三(zhang),将这些
个体带入谓词中,得到 Honest(x)、 Lying(x)、Lying(zhang)、 Honest(zhang),根
为了方便表示规则集,引入以下几个函数: first(L):取表的第一个元素,对于空表,first 得到一个很大的大于 N 的数值。 tail(L):取表除了第一个元素以外,其余元素组成的表。 cons(x, L):将 x 加入到表 L 的最前面。 规则集: r1: IF (A, B, C) and (first(A) < first(B)) THEN (tail(A), cons(first(A), B), C) r2: IF (A, B, C) and (first(A) < first(C)) THEN (tail(A), B, cons(first(A), C)) r3: IF (A, B, C) and (first(B) < first(C)) THEN (A, tail(B), cons(first(B), C)) r4: IF (A, B, C) and (first(B) < first(A)) THEN (cons(first(B), A), tail(B), C) r5: IF (A, B, C) and (first(C) < first(A)) THEN (cons(first(C), A), B, tail(C)) r6: IF (A, B, C) and (first(C) < first(B)) THEN (A, cons(first(C), B), tail(C)) (3)初始状态:((1,2,...,N),(),()) (4)结束状态:((),(),(1,2,...,N)) 问题的状态规模:每一个盘子都有三种选择:在 A 上、或者在 B 上、或者在 C 上,共 N 个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 举例说明单体、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等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聚合物的原料称做单体,如加聚中的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缩聚中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往往转变成结构单元的形式,进入大分子链,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
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
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不再与单体相同。
如果用2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则由2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104-106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DP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nX表示。
2. 举例说明低聚物、齐聚物、聚合物、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诸名词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高分子多半是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的聚合物。
聚合物(polymer)可以看作是高分子(macromolecule)的同义词,也曾使用large or big molecule的术语。
从另一角度考虑,大分子可以看作1条大分子链,而聚合物则是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根据分子量或聚合度大小的不同,聚合物中又有低聚物和高聚物之分,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低聚物的分子量在几千以下,而高聚物的分子量总要在万以上。
多数场合,聚合物就代表高聚物,不再标明“高”字。
齐聚物指聚合度只有几~几十的聚合物,属于低聚物的范畴。
低聚物的含义更广泛一些。
3. 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聚丁二烯和天然橡胶的结构式(重复单元)。
选择其常用分子量,计算聚合度。
聚合物结构式(重复单元)聚氯乙烯-[-CH2CHCl-]- n聚苯乙烯-[-CH2CH(C6H5)-]n涤纶-[-OCH2CH2O•OCC6H4CO-]n尼龙66(聚酰胺-66)-[-NH(CH2)6NH•CO(CH2)4CO-]n聚丁二烯-[-CH2CH=CHCH2 -]n天然橡胶-[CH2CH=C(CH3)CH2-]n聚合物分子量/万结构单元分子量/万DP=n 特征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5~1510~3062.5104800~2400960~2900(962~2885)足够的聚合度,才能达到一定强度,弱极性要求较高聚合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无机固体化学 磁光记录材料
磁泡存储器。稀土-铁榴石单晶作为磁泡元件是使2进制信息 对应于磁泡的有无。以在结晶中移动的磁泡排列来存储信息 的移位寄存式存储器,磁泡直径小存储密度就高(如 (SmLuBi)3(FeSc)5O12膜)。
光-磁存储器。光磁存储器特点:1、容量大(108bit/cm2), 2、随机存取,3、存取时间短,4、可以改写信息,5、磁光 头无接触。这类材料主要是GdTbFe非晶态薄膜。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
一、金属有机化学 夹心化合物
二茂铁
二苯铬
二环辛四烯基铀
结构特点:夹心三明治,富电子,强π键结合,性质稳定,能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8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绪论
二、配位化学(1/2) 1893年维尔纳建立配位学说。1950-1960年量子 化学引入。 1970年电子计算机的出现。1980年大型精密仪器 的广泛使用。 近30年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建立。(高效光谱、 能谱仪)。 X射线晶体学技术,差热及热重分析,核磁共振, 顺磁共振,穆斯保尔谱,红外,紫外,色谱, 质谱(MS),气质联用质谱,等离子质谱 (ICP-MS)
6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近30年来,数以万计的有机金属化合 物被发现,有6 人就是在该领域的杰 出成就获得Nobel奖的。如德国人 Karl Ziegler和意大利人Giulio Natta 发现了烯烃的立体有择聚合能被烷基 铝-过渡金属卤化物所催化而获得 1963年的Nobel奖,又如英国的 Wilkinson和Fisher发现环戊二烯基 金属化合物(即夹心化合物如二茂铁) 获1973年Nobel奖。
超分子化学:超分子化学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组装过程及组装 体,并通过分子组装形成超分子功能体系。主客体化学及分 子识别、组装与自组装。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等超分子体 系。 环糊精 杯[4]芳烃 O
O O
18C6
O O O
CH2OH OH
O O OH n
n=6 n=7¦ n=8
11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3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无机固体化学 四、无机固体化学
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功能材料、能源交通、信息 技术,功能材料是第一位的。功能材料主要包括: 1、超导材料 2、永磁材料
3、光学材料
5、磁光记录材料
4、贮能材料
6、陶瓷材料
7、纳米材料
14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无机固体化学 超导材料
绪论
一、导言 1、当前高校化学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情况 2、高校化学专业开设《中级无机化学》的必要性 3、中级无机化学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和学习方法
二、无机化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无机化学发展史 2、无机化学的今天 3、无机化学的明天
2
绪论Biblioteka 主目录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中级无机化学主要内容
章 第00章 第01章 第02章 第03章 第04章 第05章 第06章 第07章 第08章 第09章 第10章 共计 3 绪论 章节名称 绪论 酸碱理论与非水溶液 对称性与群论基础 配位化学基础 配合物的电子光谱 过渡金属的非经典配合物 簇状化合物 周期反常现象 镧系元素的性质及其性质变化规律性 走进稀土世界 生物无机化学 主目录 学时 2杨 2杨 4陈 6陈 4陈 3杨 3杨 2杨 2杨 2杨 2陈 32
9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基础理论:主、付价理论 →VB→CFSE→LFSE→MO 基础研究:热力学、动力学数据的积累, 使得可以利用特别设计的配体去合成某种 模型化合物成为可能。反应机理的研究进 一步深入到动态微观。 研究领域扩大:如羰基化合物(σ-π成键)、 簇合物成为其研究热点。突破了传统的配 位学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如 羰合物的应用:
22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表面效应 是指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着纳米粒 子的减小而大幅度地增加,粒子的表面能及表面强力也随着 增加,从而引起纳米粒子性质(电、热、光、磁、键态、活 性中心)的变化。 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 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 即随着颗粒直径变小,比表面积会显著增大。假设原子间距 为3×10-4μm(0.3nm),表面原子仅占一层,粗略估算表面 原子所占的百分数如表1所示。
15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无机固体化学 永磁材料
应用于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传动及电机方面。主要 有稀土与过渡金属构成的金属互化物,如钐-钴(SmCo5 、 Sm2Co17)、铈-钴(Ce2Co17)系列合金,近年来有人在 SmCo5的原子空隙中引入N原子形成SmCo5 Nx,改善了磁性 能和各向异性。 传统的Nd-Fe-B系列永磁材料的性能也有较大改善。 稀土磁制冷技术(Gd5(SiGe1-2))比传统气体循环制冷 技术具有更大的致冷效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绪论 无机化学发展简史
1828年以前的化学
1828年 武勒由氰酸合成尿素,第一次由无机物→有机物
1869年 门捷列夫提出周期律,确定了无机化学基本框架 1893年 维尔纳提出配位学说,建立了配位化学基础
二战前 基本是实验资料的积累,理论研究不多(性质用途)
二战及其以后 大发展时期。原子能 功能材料 同位素 现代 仪器分析方法 粒子加速器 周期律理论 原子结构理论 配 位化学理论 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催化理论 近二十年来 迅猛发展。各种学科交叉渗透,出现许多新的 二级、三级学科。CA中无机化学条目下大学科群。 4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9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无机固体化学 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分为两大类:
功能陶瓷:各种特种功能传感器,压敏,光敏,声敏,热敏, 压电陶瓷
结构陶瓷:SiN,SiC,ZrO,BN,具有高耐磨性,高强度。
20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无机固体化学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 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 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关于 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 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 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当人们将宏观物 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 特性,即它的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 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
中级无机化学
教材:朱文祥 刘鲁美主编
《中级无机化学》北师大出版社1993.4 教参: 1、《无机化学》申泮文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1 2、《无机化学新兴领域导论》项斯芬著1986.9 3、《现代无机化学》沈斐凤等编1985年9月
学时:32
学分:2
课型:专业指定选修课
时间:2013年春季学期
任课教师:杨水金 陈战芬
绪论 三、生物无机化学(1/2)
主要研究金属离子在生命体中的生理生化行为,是目前十 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如:血红素,细胞色素,叶绿素,维生素, 铁蛋白,钼铁蛋白,锌蛋白,硒蛋白,钙调蛋白及几十种重要 的金属酶的结构与存在形式,生理生化功能,毒副作用及化学 模拟生物固氮等。
应用研究方面:抗癌药物(顺 铂),稀土放疗,艾兹病(杂 多酸),营养滋补品(各类补 钙、铁、锌、锗、硒制剂)。 生物无机化学是配位化学、生 物化学、医学、营养化学、环 境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互相融 合的产物。
12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绪论 三、生物无机化学(2/2)
1 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2 药物中的金属及抗癌活性配合物的作用机理 2.1 顺铂的作用机理 2.2 有机锡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及其与DNA作用的分子机理 3 稀土元素生物无机化学 4 金属离子与细胞的作用 5 金属蛋白与金属酶 6 生物矿化 7 环境生物无机化学
四、无机固体化学
贮能材料
镧-铈合金最早用于打火石。现在则用压电陶瓷打火。 稀土氢化物的早期应用是在储氢材料方面,LaNi5是最先应 用的AB5类储能电极材料,荷兰菲利甫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 通过设计多组分的AB5,改善了其稳定性,并报导了非化学计 量化合物AB5+x将是更有前途的储能材料而用于高能电池中,以 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Ni-Cd电池中的Cd。 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T.Vogt等利用中子和X射线衍 射法,研究了含稀土氢化物的商用NiMH电极的充放电过程中Co 和氘的组成、结构对其电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认为这类稀土氢 化物电池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高的储能密度,其中Co对改善 其充放电性能至关重要。 掺稀土(La)的反尖晶石LiNiVO4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阳极 材料,可显著改善其充放电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 18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绪论 无机化学的今天 一、金属有机化学 二、无机配位化学 三、生物无机化学 四、无机固体化学 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学
5
绪论
主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绪论 一、金属有机化学
金属有机化学又称有机金属化合物化 学,这是一类金属离子与有机化合物作 用形成的M-C键的具有特殊结构和特定催 化作用的一类化合物。1A,2A,3A,5A 及所有过渡金属均能形成M-C键化合物。 第一个公认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是1827 年发现的Zeise盐K[PtCl3(C2H4)],但直到 1952年二茂铁的结构被测定,这类化合物 才被人们重视。
纳米材料的分类
奇妙的碳纳米管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