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史—第00章 绪论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排版后(1)
⾃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排版后(1)绪论第⼀节⾃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1、整个世界的历史可划分为⾃然史和⼈类史2、⼈类只有进⾏物质⽣产劳动才能从⾃然界那⾥取得他们所需要的⽣活资料3、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哥⽩尼⽜顿科学⾰命与英国⼯业⾰命把⼈类从农业社会推向开放、进步的⼯业社会⾃然辩证法贯穿的基本观点:第⼀、⾃然界是第⼀性的,它是⼈类赖以⽣长的基础第⼆、辩证唯物主义⾃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第三、科学技术是⾃然发展史与⼈类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的中介第四、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有所不同⼆、⾃然辩证法与科技哲学科技哲学的体系:形式科学、物理学、⽣命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区别:1、看待⾃然观⽅⾯2、看待科学技术⽅⾯3、看待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三、⾃然辩证法、科学技术、社会1、哲学⽅⾯2、社会学、历史学⽅向3、⾃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研究⽅向第⼆节⾃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创⽴时期1、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2、批评分析了形⽽上学的思维⽅式,创⽴辩证唯物主义的⾃然观和⽅法论3、研究了劳动与⼈的⽣存、发展,以及劳动在⼈类社会发展中的作⽤(⼆)发展时期1、科学社会学2、科学学3、技术⽂化学⼆、20世纪中叶以来⾃然辩证法的新发展1、⾃然观⽅⾯(系统⾃然观、⽣态⾃然观)2、在科学观与科学⽅法论⽅⾯3、在技术观与技术⽅法论⽅⾯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波普尔证伪主义的科学哲学(1)反归纳主义波普尔认为归纳法是根本不存在的,从单纯陈述中归纳出普遍陈述,这是不可能的。
他认为归纳原理是没有根据的,它本⾝就是⽤过去推导出未来的原理。
归纳主义⽤归纳法来证明这个原理,实际上就是⽤⾃⾝尚待证明的论据论证其⾃⾝。
波普尔不仅反对归纳法能保证我们获得必然性知识的传统归纳主义观点,⽽且也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归纳法具有或然性的见解。
第一章绪论内燃机的发展史
从而使输出的动力更均匀。
汽 车 系
五、汽油机汽车问世
1882年戴姆勒离开奥托公司
目的:把奥托发动机应用到交通工具上。
1883年,发明点火系统,在奥托四冲程
煤气机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台小型单缸
汽油机转速达700~900r/min;
发动机的修理工作。 故障诊断
在修理纽可门蒸汽机中,发现其两大缺点: 燃料消耗量大而效率低 只能作往复直线运动。 汽 因此,除了用于矿井抽水之外,无其他用途,浪费 车 蒸气达八成以上。
系
第一个专利:
启蒙:1765年的春天,针对纽可门蒸汽机热效率低 的原因是蒸汽在缸内冷凝造成的能否让蒸汽在 缸外冷凝产生采用分离冷凝器的初步设想。
动对外输出功蒸汽机。
汽 车
1712年纽可门蒸汽机问世。
系
纽可门蒸汽机原型:
将气缸和活塞置于锅上部;
加热锅产生的蒸汽导入汽 缸,推动活塞上升;
向气缸喷水,关闭阀门,缸 内蒸汽被冷却变成水,产生 真空,活塞下降,抽水泵抽
汽 水。
车 系
三、蒸汽革命——蒸汽汽车时代
詹姆斯·瓦特: 瓦特掌管格拉斯哥大学实验教具的机械员。 1764年受命格拉斯哥大学教学用纽可门
功率1.1马力,空气冷却
奥托发动机最大转速180~200r/min。
汽 1885年,将这台小汽油机装在一辆
车 系
自行车上,制造出第一台摩托车。
1886年将小汽油机和转向器装在一辆四轮车上。
该车气缸总排量为469cm3,时速达到了16公里。
这辆车的性能:
—有风扇冷却;
—内燃机下垫着减振橡胶块;
0绪论
学习自然科学史的意义
提高科学素养
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 了解基本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
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对基本科 学知识的
了解
科学素养
对科学方 法与科学 过程的基 本了解
对科学技术 与社会关系 的基本了解
公众科学素养的米勒三维测试体系
《自然科学史》课程目标
自然科学史=自然+科学+历史
历史:人对某种历程的记录。 自然科学的历程: 内在历程:知识的产生、发展和系统化 外在历程: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宗教等)
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描述和解释自 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
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自然科学发展过程的分析,来总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博士站在世界科学史、比 较科学史和中外科学交流史的高度研 究中国科技史,把中国科学文明置于 世界史中应有的地位,从而纠正了西 方过去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各种错误看 法、误解和严重低估。
李约瑟认为,近代以前,中国一 直是世界上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
有资料显示,明朝以前世界上主 要的发明创造和重大科技成就大约有 300项,其中中国170项。
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渊源
科教人文大片:
《宇宙与人》
思考:宇宙的来源?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
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 与科学有关的人、事、时、地、物采取正确的
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心灵 建立吸收科普新知识的能力和兴趣
终身学习、增进新知、开拓视野 理解科学家对科学理论的产生及其演变的过程 体会科学家探讨自然奥妙的艰辛及快乐 了解科学技术在推动及影响历史中的巨大作用
第0章 绪论
History of Polymers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分子的发展进入了
一个三维立体式发展的阶段。
Polymer Science and Nobel Prize
1953, Hermann Staudinger
“for his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蚕说:还是人类有能耐 1855年瑞士人奥
从上面所叙述材料的发展可 以看到,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 一时的满足和安于现状就会导 致落后,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才更有所作为。 人类需求是推动科学发展 的动力。
History of Polymers
第一阶段为19世纪30年代~20世纪20年代
(在Staudinger提出“大分子线链形结构” 概念之前)。这个阶段是高分子科学的萌 芽时期。
教材: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 国家级重点教材。金日光,华幼卿主编,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1第一次印刷。
参考书:
1.高分子物理(修订版),何曼君,陈维孝,董 西侠主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2.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马德柱,何平笙,徐种 德,周漪琴.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高分子物理,符若文,李谷,冯开才编.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聚合物物理学,励杭泉,张晨编著. 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7 5.高分子物理教程,王槐三,寇晓康编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第二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40年代。这是
高分子学说兴起和建立的重要时期。
History of Polymers
在高分子学说的创立过程中,德国科学家
00章 绪论
00章绪论
00章绪论
介绍
一、选择题(一)a1型题
1.根据人体的各种功能系统描述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术语
a.局部解剖学b.断层解剖学c.系统解剖学d.x线解剖学e.机能解剖学2.呈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称
a、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D.垂直面E.横切面3。
描述人体各部分或器官和结构与人体正中面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名词是a.前部和后部B.内部和外部C.内部和外部D.上部和下部E.近端和远端(II)A2类问题(III)A3类问题(IV)B类问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上部和下部B.前部和后部C.内部和外部D.内侧和外侧E.浅部和深部1。
描述一个器官或结构与颅骨顶部或底部的相对距离的名词是2。
表示与体腔或有腔器官的腔的位置关系的名词是
3.描写人体各局部或器官和结构与人体正中面相对距离关系的名词为4.描述距人体前、后面相对远近关系的名词为二、名词解释
1.解剖姿势2。
矢状面3。
虚拟人3。
问答
2.简述学习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a1型题1.c2.b3.c(四)b型题
1.a
2.c
3.d
4.b
1。
中西医临床儿科学第一章绪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特点:崭新时期 儿科古代四大证现状:痧、痘、惊、疳 多种重证的中医治疗现状:新生儿破伤风、乙脑、麻疹、小儿麻痹症、重证肺炎、病毒性肺炎、痢疾、急慢性肝炎、肾炎、哮喘、秋季腹泻等。
医学教学方面:
整理500多种古医籍
编写《中医儿科学》教材
成立中医院校,招收各层次学生
01.
02.
03.
重点医家:孙思邈—《千金方》60卷
“少小婴孺方”2卷列于卷首
小儿疾病分门别类:九门
《备急千金要方》列方325首,《千金翼方》载方75首,共列方400首----是我国最早的小儿杂病著作。
宋、金、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
01
特点:成立期
02
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最早痘疹专著
南宋刘肪《幼幼新书》40卷,宋代最大的儿科巨著。最早记载小儿虎口三关查看指纹的方法
03
重点医家:儿科之圣—宋•钱乙。其学术经验代表作《小儿药证直诀》(系门人阎孝忠编辑撰成) 8点贡献: 1)对“变蒸论”的独特理解; 2)诊病6种脉; 3)创立五脏证治法则; 4)重视望诊,“面上症”、“目内症”; 5)对出疹性疾病的描述; 6)指出惊痫、急慢惊风的不同; 7)把“疳”列为脾胃病; 8)善于化裁古方
解剖结构的直观化
诊断技术的现代化
用药途径的直接化
危重急救的速效化
预防保健的规范化
三、西医儿科学的优势
复习思考题
简述西医儿科学的优势
第三小节
第三节 中西医儿科临床结合的切入点
01
02
03
04
05
病证结合,辨病病证
病因结合,审因求治
病机结合,阻截病势
机理互释,凭变立法
00第一章 绪论
5、种类多、分布广 种类多、
微生物的共同特点5 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1)种类多 )
20多万种: 多万种: 多万种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3500种 种 病毒: 病毒 4000种 种 真菌: 万种 真菌:9万种 原生动物和藻类: 万种 原生动物和藻类:10万种
容易发生变异:(实例) 容易发生变异:(实例) :(实例 产黄青霉: 产黄青霉:生产青霉素的菌种 1943年:生产能力 年 生产能力20U/ml 现在:生产能力5万单位 万单位/ml甚至更高。 甚至更高。 现在:生产能力 万单位 甚至更高
二十世纪40年代: 万单位 万单位/每个病人每天 二十世纪 年代:10万单位 每个病人每天 年代 现在: 万单位/每个病人每天 即便是新生儿40万单位 现在:100万单位 每个病人每天(即便是新生儿 万单位 万单位
非细胞生物——————————————— 病毒界 非细胞生物 动物界 高等生物———— 高等生物 生物 真核生物 真核原生生物界 细胞生物 低等生物— 低等生物 菌物界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 植物界
生物分类系统二: 生物分类系统二:
个域” 三原界”系统) (“3个域”或“三原界”系统) 个域 古生菌( 古生菌(Archaea) 细菌(Bacteria): 细菌 :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真核生物(Eukarya) : 真核生物
一、Microorganism (微生物)
(一)微生物定义 (二)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三)微生物的特点 (四)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五)微生物培养设备及研究技术
绪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绪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运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借鉴当代人文社科学术新成果,力图以作出自己的回答。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一、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
●自然辩证法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二、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内容: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自然辩证法是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的创立●《自然辩证法》,1873年恩格斯形成提纲,至1895年去世,终未完成,实际建立了。
●马克思、恩格斯:以劳动以及与它一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为中介,把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与改造联结起来。
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进而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五、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有利于深化对人和自然、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认识2、有利于理解科学,消除科学与人文冲突3、有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4,有利于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
5,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科学知识在自然哲学中自然哲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前身,主要是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古代机械工程史。
作者在大量文物考证和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历代机械的发明、应用及技术发展进行了翔实的记述和全面的评价,充分反映了祖国机械工程领域的辉煌成就。
本书共十章,首章是概述,其后八章把机械的分类和发展巧妙结合,最后一章介绍了西方机械的传入和影响,真正做到了结构有总有分,内容详略得当,记述准确流畅,还辅以大量的图片,不仅是机械工程和机械史的学习者和研究者的权威参考,也是广大机械科技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启发性读物。
绪论第一节机械的含义和分类机械的含义:一般认为机械式机器与机构的总称,它的根本目的是完成预定的机械运动及未完成特定的运动,然后才是省力。
机械的三大特征:第一,它是许多构件的组合体;第二,其各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第三,它能转换机械能或完成有效的机械功。
凡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事机器,而仅具有第一、二特征的事机构。
一机械的古代涵义在中国,机械的定义最早见于《庄子》。
中国古代常用“机”指某种特定机械,以后泛指一般机械。
西方最先提出机械定义的事古罗马的建筑师味多维斯。
二机械分类刘仙洲将机械分为七类,即:简单机械、发动机或原动机、工作机、传动机、仪表、仅用发动机得机械、发电机与电动机。
按机械史的分期,可分为四类:远古工具;古代机械;近代机械;现代机械。
按其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
第一章中国古代和近代机械工程发展概述第一节远古工具和机械中国机械史的萌芽,是以旧石器的出现为标志的。
直到1万年前才进入精致工具阶段,发展速度加快。
这一阶段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但制作比以前精良,种类多,后期出现了一些简单机械。
第二节古代机械时期远古工具为机械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机械萌芽。
如:陶轮、踞织机、石质的犁形器、独木舟、钻孔工具、远古钻木取火。
2020智慧树,知到《科学技术史》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科学技术史》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科学技术史》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在科学史家所关注、所研究的“科学史”中所涉及的“科学”,主要是指( )关于自然的经验陈述的知识体系科学家的发现活动科学的社会建制博物学答案: 博物学2、科学史是( )学科。
一级二级文科理科答案: 一级3、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 )就已描述了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医学发展的历史。
苏格拉底希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答案: 希波克拉底4、公元前4世纪的埃德谟(Eudmos),他甚至撰写过( )。
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数学史E:医学史答案: 天文学史,数学史5、科学技术史的主要功能是( )。
帮助人们认识科学帮助人们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消除伪科学的影响E:解决科学发展的难题答案: 帮助人们认识科学,帮助人们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消除伪科学的影响第一章1、根据考古发现,猿群在( )万年前学会了打制方法加工石块。
580480380280答案: 3802、猿人在技术上取得的一项决定性进步是学会了( )。
用火采集捕猎捕鱼答案: 用火3、学会人工取火的是( )。
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答案: 早期智人4、晚期智人的工具进步明显,他们制作的( )已相当精美了。
石器骨器角器铁器E:铜器答案: 石器,骨器,角器5、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开始使用( )等天然金属。
金银铜陨铁E:锡答案: 金,银,铜 ,陨铁第二章1、早在公元前( )年埃及便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4100210051003100答案: 31002、制作( )使埃及人积累了很多解剖学知识。
石器金字塔木乃伊帆船答案: 木乃伊3、古( )人形成了星期的时间单位。
埃及人中国人巴比伦人印度人答案: 巴比伦人4、两河流域先后出现的民族有( )。
苏美尔人巴比伦人闪族伊朗人E:埃塞俄比亚人答案: 苏美尔人,巴比伦人,闪族,伊朗人5、下列属于苏美人科技成就的有( )。
通信原理
1.2 通信系统
❖ 1.2.1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 用于进行通信的设备硬件、软件和传输介质
的集合叫做通信系统。需要强调的是,过去 对通信系统的定义没有软件部分,但随着计 算机进入通信系统,通信软件就成为组成通 信系统的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在定义中加入 软件这一模块。
❖ 从硬件上看,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信 宿、传输介质和收信、发信设备五部分 组成,如图1―1所示(注意,图中的干扰 可以理解为是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因为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通信系统无法彻底 消除干扰)。
❖ 传统的信函以文字形式把游子的思乡之情浓缩 于尺素之中,再利用邮政媒体送达家人;在各 种建设工地上,工人们经常使用对讲机相互联 络,协调工作;在电影电视中经常看到军人或 警察利用无线电台进行作战指挥;还有电报、 电传、电话、寻呼、移动电话、有线广播、无 线广播、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等当代最为普及 的通信手段都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通信 实例。
❖ 4.按传送信息的物理特征分类
❖ 分为电话通信系统、电报通信系统、广播通信 系统、电视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等。
❖ 5.按工作波段分类
❖ 按使用波长可分为长波通信系统、中波通信系 统、短波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和光通信系 统等。
❖ 一种通信系统可以分属不同的种类,比如我们 所熟悉的无线电广播既是中波通信系统(短波通 信系统),调制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也是 无线通信系统。
❖ (9)蜂窝移动通信。蜂窝移动通信为人们提供了 一种前所未有、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
❖ (10)因特网。因特网的出现意味着信息时代的 到来,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没有距离的小村落“地球村”。
1.1 通信的概念
❖ 谈到通信,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古代的烽 火报警,就是把敌人入侵的消息通过烽火传 达给远方的人们(类似的例子还有抗日战争时 期的“消息树”);舰船上的灯语和旗语通过 灯的闪烁和旗子的挥动与另一舰船或港口进 行无声的对话;
小学科学科技发展历程课件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小学科学科技发展历程课件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的课程中,我们将学习科技发展的历程,了解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培养科技创新的意识。
科技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很久以前,人们发现利用火可以烹饪食物、驱赶野兽,提供光亮和温暖。
这是人类最早的科技创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探索和发现更多的科技成果。
比如,古代埃及人发明了漂白剂和奶酪。
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造纸术和火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蒸汽机的发明,以及工业化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电力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人们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电器设备和照明系统,改善了生活质量。
20世纪是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科技突破。
汽车、飞机、电话等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带来了人们之间的更紧密联系和信息的快速传播。
在医学领域,人们发明了许多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科技领域的主要趋势。
互联网的出现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例如,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将极大地提升交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改变,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科技的发展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我们需要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给传统工作带来了变革,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的趋势,培养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科技的创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和需求,并尝试通过科技手段解决问题。
科技写作发展史课件
语言应精确、严密和庄重 学术论文的语言要特别注意
用词的精确、严密、庄重。
学术论文的语言可分为自然 语言和人工语言。
38
(四)修改完善
一看内容是否正确反映作者意 图,论点及论据是否正确,材料是 否充分、典型。
二看结构是否规范,是否有病句, 用词是否妥当,标点符号是否恰当, 文面是否合乎规范等。
16
科技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
前置 部分
封面、封二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摘要 关键词 目次页 插图或附表清单 符号、缩略语等注释表(必要时)
17
科技论文写作的国家标准
引言-1 正文-2
主体 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1
2.2
2.3
2.3.1
…
2.3.2
…
… 图1(或图2-1) 图2(或图2-2)
所在单位、省份(城市)、邮 编在作者正下方,并用圆括号 括住。单位用全称。
25
3.摘 要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作 者下方。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 释和评论的简述, 要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说明结果 或结论。
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语) 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以200-300字为宜,外文摘 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
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 。22.3.2 304:34: 3504:3 4Mar-2 223-Ma r-22
•
努力学习却不感3 504:34 Wednes day, March 23, 2022
•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 赐。。2 2.3.232 2.3.230 4:34:35 04:34:3 5March 23, 2022
第00章 绪论-73页PPT文档资料
绪论
第1章 地球概况
作为一第个2章地岩质石工圈作者应该掌握的知识
第3章 矿物
第4章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第5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第6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2020/1/24
5
第7章 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
第8章 地壳运动
第9章 构造变形
第10章 矿床的基本知识
第11章 地下水
第12章 环境与地质灾害
2020/1/24
14
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和特色,这门科学已经细分为三、 四十个学科:
1. 在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矿物学、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 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等;
2. 在研究地球的构造、地表形态变化和各种地质作用方面:构造 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貌学、动力地质学、火山学、地震地 质学、沉积学等等;
2020/1/24
42
联合古陆及其裂解
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北面:劳亚古陆-包括北美、欧洲、亚洲(阿拉 伯半岛和印度不在其内)南面:岗瓦纳大陆(南美、非洲、印度、阿拉伯半 岛、南极洲)
2020/1/24
43
三叠纪 白垩纪
2020/1/24
侏罗纪 第三-第四纪
44
绪论
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地质学发展简史 3. 地质学的特点 4. 研究方法 5. 研究的意义
32
随着科技手段的更新、发展,同时人类自身探 索资源的需要收集到了更广泛的地质资料(洋 底)建立了以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 学说为标志的新地质学理论、观点和方法。
板块学说由剑桥大学的麦肯齐和派克(1967), 普林斯顿大学的摩根和拉蒙特观测所的勒皮松
(1968)提出
由马杏垣院士介绍到至国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一:各门基础学科和基本理论以及技术发 展的历史过程
第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科学技术史要研究科学家、发明家的 哲学思想、品质修养、治学态度、科学方法 等因素
三、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功能 增强从事技术活动的自觉性 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汲取教训,提高素养
技 一、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术
联系:
需
1、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
要
2、技术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
综
手段。
合 二、技术与科学 区别:
知
的关系
1、含义不同
识
2、成果形式不同
3、任务不同
4、与生产关系不同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史概 述
一、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究历程 18世纪时出现专门搞科学史研究的人 19世纪,综合性的科学史产生 19世纪末,科学史走进大学课堂 20世纪初,科学史研究更加活跃
第0章 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
科学与技术 科学技术发展史概述
第0章 绪论
本章重点
科学本质 技术本质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科学技术
0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A
现 代
学科分工越来越细、 越来越专业化,新学 科、新技术层出不穷
科 学
技
B
术
各个学科、各种技术
发
彼此联系,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趋于综合
三、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
产生的基础
核物理学
核能技术
(科学研究)
表现手段
(技术)
1、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
2、技术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自然界的 客观规律
实践性
中介性
劳动者的技能、生产 过程中 的 物质手段、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
么” 不发生直接联系
改造世界
回答“做什么、怎样 做” 直接服务于生产
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 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1、下面关于科学与技术区别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科学与技术的含义一样 B、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 C、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 D、科学与生产不直接发生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2、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C ) A、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做什么”的问题 B、技术要回答“为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C、科学只有通过技术这个中介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D、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关系。
树立和巩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 界观和方法论
加深对党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政策的理解 扩大知识面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科学与技术的本质,重点讲解了科 学与技术的关系。介绍了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研 究历程和研究对象,重点讲解了科学技术发展 史的功能。
展
统一
的
特
点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
一、科学的本质 梵语中“科学”:特殊的智慧 拉丁文中“Scientia”:知识 英、德、法文中“科学”:拉丁文衍生而来 1893年康有为首先使用“科学”
科学的本质
科学内涵: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内在规律性 技术的本质(《百科全书》) 1)目的性 2)社会协作 3)硬件 4)软件 5)知识系统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基本因素: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知识体系
理论 认识规律 增加财富
客观存在
经验总结 操作方法 利用规律 增加财富
服务生产
项目
含义 表现 形式
科学
知识体系
技术
经验、知识技巧 物化成果
理论、概念、定律等 工艺流程、设计图等,
一般不具有商业性
可以商品化
任务
认识世界
回答“是什么、为什
与生产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