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期末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重计算公式:<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月龄-6)*0.5+7。
1岁以上,体重(kg)=年龄*2+8
身高计算公式:身高(cm)=年龄*7+70
前囟应在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后囟应于生后2~4个月闭合
2岁以内乳牙颗数计算公式:乳牙数=月龄-4(或6)
血压计算公式:收缩压(mmHg)=年龄*2+80。
舒张压=收缩压*2/3
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儿科望诊包括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望形体、望动态>)和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察指纹)
察指纹:“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
添加辅食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有一种到多种。
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第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
处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症状。
病理性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以内)、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增加超过85μmol/L)、程度重(足月儿总胆红素超过221μmol/L)、消退迟(超过2~3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肺炎喘嗽:病因: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风邪夹热或夹寒外袭而为病,也可由其他疾病如麻疹、水痘等传变来。
内因,肺气虚弱,卫外不固。
病机:肺气郁闭
风寒郁肺:辛温宣肺,止咳平喘。
华盖散加减。
风热郁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阴虚肺热: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肺脾气虚:补肺益气,健脾化痰。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变证: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邪陷厥阴: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羚角钩藤汤加减合牛黄清心丸
哮喘
迁延期:风痰恋肺,肺脾气虚:祛风化痰,补益肺脾。
射干麻黄汤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风痰恋肺,肾气亏虚:泻肺祛痰,补肾纳气。
偏于上盛者用苏子降肺汤加减;偏于下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加减
缓解期: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脾肾阳虚:健脾温肾,固摄纳气。
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养阴清热,补益肺肾。
麦味地黄丸加减
口疮:风热乘脾:银翘散加减。
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散加减。
脾胃积热:凉膈散加减
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及泄泻婴幼儿,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的患儿。
虚火上炎:知柏地黄丸
厌食:病因: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
病机:脾胃失健,纳化失和
疳证:“疳”的含义:1.“疳者甘也”,言其病因,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2.“疳者干也”,言其病机、主症,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
病机:脾胃受损,津液消亡。
兼证:眼疳,口疳,疳肿胀。
疳气:资生健脾丸加减。
疳积:肥儿丸加减。
干疳:八珍汤加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情分度:轻度:血红蛋白:6个月~6岁90~110g/L,6岁以上90~120g/L;中度:血红蛋白60~90g/L;重度:血红蛋白30~60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新生儿血红蛋白120~144g/L者为轻度,90~120g/L者为中度60~90g/L者为重度,<60g/L者为极重度
病毒性心肌炎:风热犯心:银翘散加减。
湿热侵心:葛根黄芩黄连汤。
气阴亏虚:炙甘草汤。
心阳虚弱: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痰瘀阻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病因:先天禀赋不足,产伤外伤淤滞,后天护养不当,情绪意志失调。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平肝潜阳。
杞菊地黄丸加减。
心脾两虚: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脾虚肝旺:健脾平肝,疏肝解郁。
逍遥散加减
多动性抽动症:气郁化火:清肝达郁汤加减。
脾虚痰聚:十味温胆汤。
脾虚肝亢:异功散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阴虚风动:大定风珠
慢惊风病因:脾虚肝旺,脾肾阳衰,阴虚风动
麻疹
顺证:邪犯肺卫(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宣毒发表汤加减。
邪入肺胃(见形期):清凉解毒,透疹达邪。
清解透表汤加减。
阴津耗伤(收没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沙参麦冬汤。
逆证:邪毒闭肺:宣肺开闭,解毒活血。
麻杏石甘汤加减。
邪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清咽下痰汤加减。
邪陷心肝: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羚角钩藤汤加减
猩红热
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解肌透痧汤加减。
毒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凉营清气汤加减。
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沙参麦冬汤加减。
乳食因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结构上脾胃脆弱,功能上脾常不足而虚弱。
发育迅速,生机蓬勃,对水谷精微需求较大,脾胃负担较重。
加之小儿智识未开,饮食不知自节,家长喂养不当,故小儿易伤于乳食。
包括乳食不节、乳食不洁。
致病机理:1.饮食损伤脾胃2.饮食不足伤正3.饮食营养不均4.引入其他病邪。
胎黄:治疗法则:利湿退黄。
阳黄:清热利湿退黄,阴黄:温中化湿退黄,气滞瘀积:行气化瘀消积为主。
不可过用苦寒,以防苦寒败胃,克伐正气。
湿热郁蒸:茵陈蒿汤加减寒湿阻滞:温中化湿退黄。
茵陈理中汤
感冒:由于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此为感冒夹痰。
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运失司,稍有饮食不节,致乳食停滞,阻滞中焦,则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为感冒夹滞。
小儿神气怯弱,肝气未盛,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致心神不宁,睡卧不实,惊惕抽风,此为感冒夹惊。
哮喘:治疗原则:长期、规范、个体化治疗。
发作期治标、迁延期标本兼治、缓解期治本。
发作期当攻邪以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而随证施治。
迁延期治肺兼顾脾肾,祛邪治在肺,仍需涤痰降逆平喘,扶正分辨肺脾肾分别补益。
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本,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气阴阳体质亏损,消除伏痰夙根。
泄泻:湿热泻:便次多,便下急迫色黄褐,气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舌苔黄腻。
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伤食泻:伤食史,纳呆腹胀,便稀夹不消化物,泻下后腹痛减。
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保和丸加减。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①风热伤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银翘散②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犀角地黄汤。
(水牛角、地黄、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甘草)③气不摄血:益气摄血,健脾养心。
归脾汤。
④虚火灼络:滋阴清热,凉血宁络。
大补阴丸合茜根散(熟地、龟甲、黄柏、知母,猪脊髓、蜂蜜,茜草、阿胶、
栀子)⑤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养血生髓。
右归丸⑥瘀血阻络:活血化瘀,养血补虚。
桃红四物汤。
过敏性紫癜:①风热伤络:祛风清热,凉血安络。
银翘散②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犀角地黄汤③气不摄血:健脾益气,养血摄血。
归脾汤。
④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大补阴丸。
(熟地、龟甲、黄柏、知母,猪脊髓、蜂蜜,丹皮、牛膝)
幼儿急疹:①邪郁肌表:透表散热。
银翘散。
②毒透肌肤:清热生津。
养阴清肺汤(南沙参。
麦冬、地黄、玄参,薄荷、连翘、牛蒡子、桔梗、甘草)
厌食:是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证。
积滞: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又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以皮肤粘膜苍白或苍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为特征。
急惊风:多见于外感热病,常由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暴受惊恐而引发。
临床以高热、抽搐、神昏为主要表现。
麻疹黏膜斑:生于口腔两颊近臼齿处,约1mm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
帕氏线:皮肤褶皱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成线状排列,可夹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线”。
水痘:是由水痘时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皮疹,红斑、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柯萨奇病毒A组、B组及新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掌足跖、臀及口腔疱疹,或伴发热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