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八年级语文下册 21《沉船之前》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沉船之前 教学设计及预习单

沉船之前 教学设计及预习单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王港中学李吉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而言,本文的故事内容较好理解。

阅读难点在于:一、理解作者塑造三组人物形象的目的;二、感受人物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人性美: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对荣誉感的保护,对责任的自我担当。

三、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恰当的关注点去理解文章想表达的中心意思。

教材分析:本文是八年级第二学期“面对灾难”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由三个主要场景组成,表现了三组人物在死亡面前所展现出的从容镇定,坦然面对。

深情讴歌了在灾难和死亡面前所显示出的人性美:音乐家华莱士对艺术的理解所体现的人性美、老爵士本杰明对于绅士尊严与荣誉的维护所体现的人性美、船长老史密士对职责的履行所体现的人性美,表现了特殊个体在死亡面前所展现出的对于生命意义的不同诠释,给读者以巨大的心灵震撼与人生启迪。

教学目标:1. 通过圈画、品读关键字词句,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人性美。

2. 通过文本细读,学习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适当的关注点的方法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教学重点:通过圈画、品读关键字词句,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细读,学习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适当的关注点的方法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归纳学生课前的文本质疑,基本指向一个目的——文章想表达什么中心意思。

二、整体把握,梳理文本脉络检查预习作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描绘了沉船之前的几个场面。

三、细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1. 甲板上学生默读文本,思考问题: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些人,他们正面对怎样的情形?他们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通过梳理问题,师生共同归纳阅读叙事类文章时的基本关注点。

教师小结:音乐家对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体现出了人性美。

2. 头等舱学生运用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恰当的关注点的方法,细读文本,思考问题:老爵士在走到他最终的落脚处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反常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原因支撑着他有这样的表现?教师小结:老爵士对尊严与荣誉的维护体现出了人性美。

《沉船之前》教案

《沉船之前》教案

二十沉船之前(舒特斯曼)上课学校:建平西校上课班级:初三(14)班执教教师:刘明诚上课时间: 10月21日下午第1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美国作家舒特斯曼的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是沪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面对灾难”主题的第三篇。

1912年4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意外地撞上一座冰山,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

人们争相逃命,船上一片混乱。

而文中的几位主人公从容、镇静地面对死亡。

在危急之中,人类本性中的善良、高贵的人性之美得到充分的展现。

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故事的情节、体会环境和人物描写的作用并不困难,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与品味,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从而认识和理解作品想要传达的真、善、美,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由于探究活动的开放性,目标的达成度有待检验。

教学目标1.体会描写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学习并掌握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2.感受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的镇定、坦然等人性之美。

3.掌握运用一些探究方法,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语言的内涵,感受人物的精神。

(重点)2.运用一些探究方法,对文本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难点)教学设计思路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有时在灾难面前,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受文中主人公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的责任感、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人性的光辉和坦荡博大的胸襟,感受主人公面对灾难和死亡的镇定、坦然等表现出来的人性尊严之美。

而这些感受要通过品读赏析文本中那些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来体会。

作为初三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速读、默读、朗读,质疑、比较,概括与分析等,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语言的表现力,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在基础型课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把探究性学习的视点先集中在阅读文本上,集中指向在阅读教学中。

沉船之前

沉船之前

导入
目标
资料
初读
研读
小结
拓展
作业
小结归纳:
当灾难突然降临时,勇敢的人类知道不 要恐慌,不要退却,要冷静反思,要勇敢的 去与灾难抗争。 其实,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的也正是这 种精神,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性美,人类 的文明才能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导入
目标
资料
初读
研读
小结
拓展
作业
拓展训练:
观看影片片断,思考:
请结合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对人物 进行赏析。
导入
目标
资料
初读Leabharlann 研读小结拓展
作业


从容、平和 与音乐做伴 平静、安详 与绅士风度并行


音乐家
(工作人员) (甲板)
面对灾难
老爵士
(乘客) (船舱)
从容冷静
展现生命顽强
老船长
(船长) (驾驶舱)
忠于职守 与巨轮成为永恒
归纳:
无论影视还是文学作品,都是选取最具 典型性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服务;因为所展现 的中心内容有所区别,所以,所选用的典型 材料也要各具特征。在展现材料的各自特征 时,学会抓住材料本身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
2、另外寻找一篇人类面对灾难从容应对的文
章,加以比较阅读。(选做)
导入
目标
资料
初读
研读
小结
拓展
作业
导入 目标 资料 初读 研读 小结 拓展 作业
图文资料:
泰坦尼克号沉船片段
导入
目标
资料
初读
研读
小结
拓展
作业
初读文本:
速读课文,思考:
1、面对灾难时,人物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面对灾难,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选用哪些具体的材料来表现这一精神?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教研室杨万扣教学目标1、品味关键词语,体会描写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

2、感受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选择“站立”的精神之美。

3、了解电影小说的体式特点。

说明本文选自美国作家舒特斯曼的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原是上海新教材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第21课,现在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选修史政的文科班学生。

经过课前简单的了解知道,只有少部分学生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或听过电影的主题歌,没有学生读过同名电影小说,大部分同学对电影小说这种文体都感觉比较陌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析人物描写语言,体会其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难点:(1)对文中老爵士表现的理解;(2)对老船长心理描写的关键语句;(3)电影小说的体式特点。

课前自学1.初读文本,熟悉情节。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描绘了沉船之前的几个场面?2.阅读(或查找)资料,了解泰坦尼克号遇难有关内容。

3.对课文内容、语言或写法等,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对泰坦尼克号有哪些了解?(学生简述)泰坦尼克号载有2200多人,它沉没之前,由于只有20只救生艇,只能搭救一半都不到的乘客,所以人们争相逃命,场面一片混乱。

但船上有一些人的表现却不一般。

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小说《沉船之前》,去看一看。

朗读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第一场景。

学生朗读第1-6段和第9段,老师朗读第7-8段。

概括情节分别概括文中三个场景的故事情节,要求有地点、人物、事件,并且语句要简洁。

品析人物描写1.学生最不能理解的人物——老爵士:(1)他为什么放弃了生存的机会(不愿穿救生衣)?(引导学生以“串解”的方法,找出上下文中暗示即使穿上救生衣也没有生存可能的句子:注解中的1912年4月14日,冰冷的海水;第一场景中华莱士“任何的努力,都只可能是一样的结果”;第三场景中老船长心想的“那是大西洋的底部,是永久的无边无际的黑暗”。

沉船之前教案

沉船之前教案

沉船之前教学目标:掌握在把握一组人物形象共性的同时展现不同人物不同个性特点的写作方法理解小说中的人物面对残酷的命运展现出的人性尊严教学重点:品读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教学难点:理解人物面对死亡作出的选择及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教学流程:一、导入1、面对灾难——泰坦尼克号历史情况简介失天时:1912年4月14日,漆黑而寒冷夜晚缺地利:北大西洋广阔的海洋上,孤立无援少人和:救生船只够不到一半的乘客搭乘结果: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

2、《沉船之前》这篇小说描写了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场景,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灾难的不同选择,塑造了一组高贵的人物形象。

二、把握人物共性1、阅读课文,思考: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和死亡。

船上的人群是怎样一番场面?“四周惊惶奔突的人群”“四周都是慌乱的人群”“无望地四处奔跑着叫喊着的混乱声音”“那里面也是混乱不堪”2、描写四周慌乱的人群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环境描写的思维)渲染了海难发生时紧张慌乱的气氛,反衬音乐家、老爵士、老船长等人的从容镇定3、音乐家、老爵士、老船长这一组人物形象在面对灾难时体现出怎样的共性?从容镇定4、表现一组人物的形象,既要体现共性,又要尊重不同人物独特的个性。

明确学习目标:掌握体现在人物形象共性下体现不同人物不同个性的写作方法三、分析人物个性1、划出文中描写音乐家、老爵士、船长面对灾难时从容镇定的句子2、品析这些句子,思考这些描写是怎样紧扣人物各自的身份的?音乐家第一段:曼妙的音乐第四段:镇定有礼的对话第八段:演奏音乐老爵士第十一段:顺阶而下,穿戴整齐第十五段:平静地对话第十八段:神态安详第十九段:彬彬有礼老船长第二十一段,这是最后的时刻了。

第二十三段,现在,是我回到驾驶舱的时候了第二十四段,他正了正自己的船长帽,又扯了一下制服,推开门,跨进去,站到了里面第二十五段,所有的仪表全部淹在水中,似乎在向他倾诉着心中的不甘。

第二十六段,作为船长,他别无选择第二十七段,转身将门锁上。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沪教版教案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沪教版教案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沪教版教案教学设计:沉船之前(沪教版)课程名称: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数:2课时教案编写人:助教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主题思想;2.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题思想;2.积累和运用一些新词汇和短语;3.运用已学语法知识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难点:1.理解并总结作者的写作意图;2.进行创意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纸张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观看一段短视频片段,片段内容为沉船之前的一些重要场景。

2.向学生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场景?这段视频是在表达什么?如何理解这些场景?”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做出自己的理解。

Step 2 阅读故事(15分钟)1.课件呈现故事《沉船之前》。

2.学生阅读故事,可以选择默读或朗读。

3.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故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Step 3 词汇和短语学习(10分钟)1.呈现教师准备的词汇和短语,例如desperate(绝望的)、clutch (抓紧)等。

2.教师解释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学生进行词汇和短语的练习,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造句。

Step 4 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呈现一篇关于故事的阅读理解题目。

2.学生独立阅读理解题目,然后选择正确答案。

3.学生交换答案并进行对比,教师给出解答和解析。

Step 5 创意写作(25分钟)1.教师给出创意写作题目:“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你会怎么办?写一篇自由创作,表达你的观点。

”2.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然后写作。

3.学生交换作文并互相评阅,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Step 6 小结和反思(5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回顾学习情况和所取得的进展。

2.提问学生: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消化和掌握?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进行课堂调整和改进。

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八下《沉船之前》word公开课教案

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八下《沉船之前》word公开课教案
3、过程与方法
朗读、圈划、赏析、讨论、交流。
本文节选电影小说,注重对画面感,文中的三个画面中各有中心人物,通过圈画和品味描写的句子来感受主人公在面对灾难和死亡表现出的人性美。
学生对于圈画批注和人物描写及分析的训练是不陌生的,在表述上有时需要教师做适当引导,情感的体验方面考虑通过视频和教师的语言加以感染。
驾驶舱里,老船长在沉船之前坚守岗位责任感恪尽职守
教学反思
1、对知识的特性分析与目标设计的反思
2、对教学策略选择的反思
3、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与反思
4、教与学后其它反思
(请一位同学谈一谈,教师小结):
音乐家——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老爵士——绅士对荣誉的保护;
老船长——对职责的恪守;
————小说的主旨就是歌颂在灾难和死亡面前人们的人性美。
五、深入感悟,拓展迁移
举例感悟;名言感悟
六、教师小结
1、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a)环境描写的方法(烘托人物、渲染气氛、表现主旨、推动情节发展)
教学内容
沉船之前
课时数
日期
月日星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分析(基于新知识分类)与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时所表现出的镇定、坦然,有尊严地面对死神的人性之美。
2、知识与技能
通过圈划、品读人物描写的语言,把握描写的方法对突显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甲板上,四位音乐家在沉船之前演奏音乐
2、大厅一角,老爵士在沉船之前喝着白兰地(拒穿救生衣)
3、驾驶舱里,老船长在沉船之前坚守岗位。
三、研读文本,品味人物。

上海市奉贤区八年级语文下册21《沉船之前》教案沪教版五四制

上海市奉贤区八年级语文下册21《沉船之前》教案沪教版五四制

《沉船之前》教案教学目标:1、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华莱士、古咸、史密士的人物形象2、通过感受三者面对死亡时的表现,体会他们面对的困难,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教学重点:1、借助圈划、品读词句等方法,体会人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1、品读关键词句,感受音乐家、老爵士、老船长的人物形象,理解老爵士等人行为的共性与差异。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人生当中,不如意事常八九,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如意,你会怎样做?在泰坦尼克沉船之前【板书】的最后时光里,那些滞留船上的人又做出了什么选择呢?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请学生快速出声散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圈划出你所感兴趣的言行)他们面对着什么处境?你认为他们有怎样的共同点?预设:人物有华莱士组合、班杰明与史密士处境:沉船带来的死亡【无可避免】共同点:镇定自若,不惧死亡研读文本,分析体会1、思考一下,他们的哪些表现给了你这样的感受?华莱士:“夹”,“抬起”,“搭弓上弦”等演奏动作“纷纷驻足”,“转过身来”,“相互看了一眼”,“慢慢走了回来”。

古咸爵士:顺阶而下、衣着整齐举止优雅、彬彬有礼、拒绝救生衣。

老史密士:到了驾驶舱门前,“他正了正自己的船长帽,又扯了一下制服,推开门,跨进去,站到了里面。

”文章是否重在歌颂不惧死亡这种品质吗?请重温各位圈划的字句,思考他们的具体表现有着怎样的差异?预设:华莱士组合演奏认真、投入、肃穆,犹如身处舞台之上,相互之间心有灵犀。

古咸爵士神态安详,衣着整齐,优雅,颇具绅士风度。

老船长头脑清晰,主动面对灾难,与船殉葬。

在因为失误导致沉船的那一刻起,作为船长的史密士就已经失去了船长的荣光,那他为何还固执地坚守岗位?让我们思考他的表现究竟有何不同。

预设:临死前把握着船舵。

船舵是操纵船只的工具【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意味着一船之首的权力,也代表着对担负起对船只兴亡的责任。

史密士对己倔强面对死亡,对乘客死亡的悲痛愧疚,对航海事业的不甘。

我教《沉船之前》

我教《沉船之前》

我教《沉船之前》作者:王莹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2年第11期《沉船之前》是上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面对灾难”单元的一篇课文。

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实践着在“无为而治”中求得“有为”。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沉船之前》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化”——自己来读懂课文;让学生“自正”——自己来领悟课文主旨;让学生“自富”——来丰富自身的精神养料。

第一,学生“自化”。

以“读”、“悟”、“议”的方法来实现。

“读”、“悟”、“议”三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

“读”中生“悟”,“悟”中有“议”,“议”又助“读”深“悟”。

第二,学生“自正”。

主要是在对人物形象的剖析上,把握面对灾难时不同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在情感。

这是学生学习文本,品味语言,领悟主旨的基础。

第三,学生“自富”。

抓住小诗中的“有一种声音,将我们的人生轻轻提携”,来“提携”学生面对灾难时的精神境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在课堂上有思想上的成长。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简述如下:一、导入1. 播放电影片段,营造氛围。

(师作配音朗诵)2.出示课题,引入课文。

二、学生“自化”“自正”(一)以四人小组为合作单位,完成“自化”“自正”的初步任务。

一读——个人选择自己的方式读全文。

二说——选取最有感触的语句或片断,从字词句入手,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再读——诵读自己所选取的语句或片断,尝试用声音将自己的理解、感受传递出来。

(二)以全班师生为交流对象,达成“自化”“自正”的基本目标。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四个音乐家的演奏;第二部分是古咸爵士的淡定;第三部分是船长史密士的表现。

学生对于第三部分的交流最多,汇集如下:解读:“这是最后时刻了。

……就是死,我也要站着死。

”这部分内容是对老史密士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是他此时悲凉、凄惨却又一往无前的心理的极好表现。

作为船长,他此时的无助并不仅仅是对个人,而是对他一直热爱的职业,对他整艘船的乘客而言的。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上海五四制语文八下《沉船之前》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上海五四制语文八下《沉船之前》

《沉船之前》教案授课人:竹园中学黄俐授课班级:初三(9)班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概括文章基本内容和场景。

2、通过描写方法的品析把握人物形象及其内心情感。

3、结合比较鉴赏初步掌握文章立意与选材的关系。

4、引导学生体会、评价面对灾难时闪耀的人性美和光辉。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归纳、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场景。

2、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及其情感。

教学难点:在比较鉴赏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围绕立意进行高效选材”的阅读及写作要求。

教学方法:品读、影视作品鉴赏比较、交流讨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灾难的来临往往是猝不及防的。

也因此能折射出人性最真实的面目。

引出世界航海史上最大的灾难——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二、说说你所知道的泰坦尼克号。

(通过展示图片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和视觉上的冲击)三、精读赏析:1、找出文中描写的三个场景。

明确:⑴音乐家演奏乐曲⑵老爵士拒绝更衣⑶老船长与船同沉2、三个场景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各有侧重)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3、是什么力量使他们从容面对死亡?(引导学生沉浸、体验、感悟文本)明确:⑴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⑵对荣誉的珍视与理解⑶对职责的执著与坚守(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立意的目的——展现人性美)a) 欣赏电影《泰坦尼克号》片断,比较鉴赏异同:1、与课文有什么异同?明确:情节相同,选材不同。

课文——在灾难、死亡面前镇定从容、坦然面对。

影片——也有惊慌失措、卑鄙无耻寻求生路的人。

2、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引导学生关注立意和选材的关系)课文要表现的是高尚的人性美;影片要表现的是人性的多样化。

b) 拓展延伸:“围绕立意而进行高效选材“是中考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要求,应深入理解和运用。

以中考题为例解说。

1、200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老海棠树》。

第19题: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

(8分)指导:本题的解答应紧紧抓住文章写的四个与老海棠和奶奶有关的场景作答。

上海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沉船之前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上海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沉船之前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沉船之前》一、教学目标1.体会描写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学习并掌握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2.感受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的镇定、坦然等人性之美。

(说明)本文是上海新教材八年级第二学期第21课,节选自美国作家舒特斯曼的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

1912年12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意外地撞上一座冰山,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

人们争相逃命,船上一片混乱。

而文中的几位主人公从容、镇静地面对死亡。

在危急之中,人类本性中的善良、高贵的人性之美得到充分的展现。

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与品味,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从而认识和理解作品想要传达的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品读词句等方法,体会人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难点:真正感受体会文中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人性美。

(说明)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故事的情节并不困难,但要真正理解文中人物镇定、坦然面对灾难和死亡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表现出的恪尽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等人性之美就比较难了。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借助对语句的揣摩品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阅读。

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文章内容。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课前自学初读文本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布置自学任务:1、初读文本,提出质疑2、阅读《泰坦尼克号》电影小说或观看影片。

3、查找资料,了解泰坦尼克号。

1、如果灾难突然降临,一般的人都会有怎样的表现?2、1912年12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意外地撞上一座冰山,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由于救生艇太少,只能搭救一半乘客,人们争相逃命,场面也是一片混乱。

但船上有一些人的表现却不一般。

让我们一起走进《沉船之前》这篇文章去看看吧。

学生课前自学: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发现问题。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教研室杨万扣教学目标1、品味关键词语,体会描写突显人物性格的作用。

2、感受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选择“站立”的精神之美。

3、了解电影小说的体式特点。

说明本文选自美国作家舒特斯曼的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原是上海新教材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第 21 课,现在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选修史政的文科班学生。

经过课前简单的了解知道,只有少部分学生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或听过电影的主题歌,没有学生读过同名电影小说,大部分同学对电影小说这种文体都感觉比较陌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析人物描写语言,体会其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难点:( 1)对文中老爵士表现的理解;( 2)对老船长心理描写的关键语句;( 3)电影小说的体式特点。

课前自学1.初读文本,熟悉情节。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描绘了沉船之前的几个场面?2.阅读(或查找)资料,了解泰坦尼克号遇难有关内容。

3.对课文内容、语言或写法等,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对泰坦尼克号有哪些了解?(学生简述)泰坦尼克号载有2200 多人,它沉没之前,由于只有20 只救生艇,只能搭救一半都不到的乘客,所以人们争相逃命,场面一片混乱。

但船上有一些人的表现却不一般。

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影小说《沉船之前》,去看一看。

朗读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第一场景。

学生朗读第 1- 6 段和第 9 段,老师朗读第7-8 段。

概括情节分别概括文中三个场景的故事情节,要求有地点、人物、事件,并且语句要简洁。

品析人物描写1.学生最不能理解的人物——老爵士:(1)他为什么放弃了生存的机会(不愿穿救生衣)?(引导学生以“串解”的方法,找出上下文中暗示即使穿上救生衣也没有生存可能的句子:注解中的 1912 年 4 月 14 日,冰冷的海水;第一场景中华莱士“任何的努力,都只可能是一样的结果”;第三场景中老船长心想的“那是大西洋的底部,是永久的无边无际的黑暗”。

义务教育阶段沪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试用本:沉船之前共21页文档

义务教育阶段沪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试用本:沉船之前共21页文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义务教育阶段沪教版八年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沉船之前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沉船之前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沉船之前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沉船之前节选自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让我们似乎置身现场亲眼目睹了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情景。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沉船之前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沉船之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体会文本与影片由于选材的不同,其表达的主旨也不同;2. 感受、体验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的镇定、坦然,以及文中表现出的人性美。

二、重点、难点:重点:文本与影视的比较;难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性美,及影片表现的人性多元化。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

(二) 学生阅读课文。

(三) 思考:编者为什么选择这三个片段的材料组成文章,他的目的是什么?1. 三个片段的共性。

2. 同中求异,(目的是更细致完整地回答问题。

)3.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四) 过渡到影视:同样是这部分内容,影片的导演是如何处理材料的呢?1. 观看影片节选。

根据画面的材料内容,揣摩导演的表达意图。

提示两个问题:(1)影片节选中哪些画面中的人物,与课文中的人物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2)揣摩作者让这些画面在影片中同时存在的意图是什么?2. 教师小结。

(五) 得出比较结论:选材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

根据这一结论,引导学生给文章拟一个更恰当的题目。

(六) 教师总结全文。

(七) 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文章:三类不同职业、身份的人:面对灾难、死亡:镇定、坦然人性的美影片:众多人物:面对灾难、死亡:镇定、净空、争着逃生人性的多元化结论:选材是为主旨服务的。

设计说明:1.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目前教学进度和单元教学内容而定的,目前我们正好上到第二单元“立意、选材的比较”。

2.教学设计的思路:按照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先从初步阅读文本入手,再深入感悟文章的主旨,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与影片节选作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补充和巩固。

3. 难点的突破,主要是靠对人物共性和异性的探索中得到解决。

八年级语文下册21《沉船之前》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下册21《沉船之前》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按照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先从初步阅读文本入手,再深入感悟文章的主旨,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与影片节选作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它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补充和巩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圈划、品读人物描写的语言,把握描写的方法对突显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朗读、圈划、赏析、讨论、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面对灾难和死亡时所表现出的镇定、坦然,有尊严地面对死神的人性之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归纳、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和场景。

2、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及其情感。

教学难点:在比较鉴赏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围绕立意进行高效选材”的阅读及写作要求。

【教学方法】品读、影视作品鉴赏比较、交流讨论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电影的片段,说说影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特定环境?在沉船之际船上人们的普遍反应是什么?(惊慌失措、茫然、不知所措、失魂落魄、惶恐不安等)1912年12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号称“永不沉没”的远洋巨轮泰坦尼克号意外地撞上一座冰山,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了,由于救生艇太少,只能搭救一半乘客,人们争相逃命,场面也是一片混乱。

但船上有一些人的表现却不一般。

让我们一起走进《沉船之前》这篇文章去看看吧。

二、资料助读泰坦尼克号(英文RMS Titanic),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豪华游轮,在当时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但却在1912年4月15日从南安普顿至纽约的处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没,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1500人葬身海底,造成了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

这场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

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在北大西洋两英里半的海底被发现。

以低起点和低结构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八年级《沉船之前》教学设计

以低起点和低结构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八年级《沉船之前》教学设计

以低起点和低结构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八年级《沉船
之前》教学设计
王莹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前端分析】1.学科现状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强调了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去触摸世界、感知世界的特点。

所以,对于今天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将人文性真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成为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王莹
【作者单位】上海市海南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化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J], 邢晓茹;
2.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彰显之法--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问题 [J], 徐静
3.立足于文本彰显文学性提升人文性--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漫谈 [J], 魏垂忠
4.彰显目标,凸显过程——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1位置的确定"教学设计与思考 [J], 王竞进
5.彰显目标,凸显过程——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1位置的确定”教学设计与思考 [J], 王竞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船之前》教案
教学目标:
1、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华莱士、古咸、史密士的人物形象
2、通过感受三者面对死亡时的表现,体会他们面对的困难,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困难。

教学重点:
1、借助圈划、品读词句等方法,体会人物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品读关键词句,感受音乐家、老爵士、老船长的人物形象,理解老爵士等人行为的共性与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人生当中,不如意事常八九,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如意,你会怎样做?
在泰坦尼克沉船之前【板书】的最后时光里,那些滞留船上的人又做出了什么选择呢?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学生快速出声散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圈划出你所感兴趣的言行)他们面对着什么处境?你认为他们有怎样的共同点?
预设:人物有华莱士组合、班杰明与史密士
处境:沉船带来的死亡【无可避免】
共同点:镇定自若,不惧死亡
研读文本,分析体会
1、思考一下,他们的哪些表现给了你这样的感受?
华莱士:“夹”,“抬起”,“搭弓上弦”等演奏动作
“纷纷驻足”,“转过身来”,“相互看了一眼”,“慢慢走了回来”。

古咸爵士:顺阶而下、衣着整齐举止优雅、彬彬有礼、拒绝救生衣。

老史密士:到了驾驶舱门前,“他正了正自己的船长帽,又扯了一下制服,推开门,跨进去,站到了里面。


文章是否重在歌颂不惧死亡这种品质吗?请重温各位圈划的字句,思考他们的具体表现有着怎样的差异?
预设:华莱士组合演奏认真、投入、肃穆,犹如身处舞台之上,相互之间心有灵犀。

古咸爵士神态安详,衣着整齐,优雅,颇具绅士风度。

老船长头脑清晰,主动面对灾难,与船殉葬。

在因为失误导致沉船的那一刻起,作为船长的史密士就已经失去了船长的荣光,那他为何还固执地坚守岗位?让我们思考他的表现究竟有何不同。

预设:临死前把握着船舵。

船舵是操纵船只的工具【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意味着一船之首的权力,也代表着对担负起对船只兴亡的责任。

史密士对己倔强面对死亡,对乘客死亡的悲痛愧疚,对航海事业的不甘。

4、史密士船长即使失去荣光,却依旧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那么其他两人是否有着类似的表现呢?请看看华莱士与班杰明在镜头中最后所持之物
弓弦与提琴象征音乐,作为世界共同的语言,音乐代表着心灵的沟通——音乐家想要豁达地面对灾难,并抚慰惊惶的灵魂
晚礼服与高脚杯象征着修养荣誉——爵士想要维护自己的修养,更想以自己的方式在守护他人的生命
5、看完他们的表现,能否用一个词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呢?
音乐家、爵士与船长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他人的评价吗?
四、课堂总结,深化主题
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求生的本能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我们应该记住生命的珍贵,只是更应该明白人类能够被称为万物灵长,是因为人类能够克服本性,做到在人生中有所坚持。

【诺曼底号的哈尔威船长如何做的?】希望各位同学找到值得坚守的东西,不在人生中迷失方向。

五、作业布置
1、积累文中对你有所感触的句子或段落。

2、模仿选文的一个镜头,假如你在沉船上,你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
附:板书设计
沉船之前
死亡(无可避免)
华莱士音

班杰明镇定自若修养
史密士责任
教学设计说明:
《沉船之前》一文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面对灾难”中的一篇极具代表性的电影小说。

运用三个长镜头的切换分合,独立存在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却又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加强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

初读《沉船之前》,最初的感受是一种强烈的震撼。

震撼于他们面对灾难的泰然,惊讶于他们在绝望的人群中如鹤立鸡群般的淡定与从容。

但作者想要表达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内容。

要想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必须要先抓住小说中的人物言行背后的原因。

小说三要素中,人物总是显得尤为重要,环境与情节都是为了人物而服务的。

针对八年级学生较少经历波折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小说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在文字中体会人物形象的同时,感知主要人物间相似的人性光辉。

正是因为这样,我把教学重点定在借助品读关于人物描写的语句,先来体会几组人物之间相同的品质——面对死亡的镇定自若。

更重要的是,借助船长这个典型性人物,运用对比性阅读的方法,由同至异,剖析每一个人物行为背后隐藏的坚守,进而放大人性的光辉,适当引申出社会责任这一层面,进而回归面对灾难这个主题,升华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