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校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九师联盟1月巩固卷(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九师联盟1月巩固卷(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九师联盟1月巩固卷(老高考)语文试题2020~2021学年高三1月质量检测固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学,就是对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古代典籍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古典学,可以从古代文献的文本本身和当今社会的需要两个方面来谈。

首先,中国古代典籍文本本身,有相当丰富的知识营养,足资后人汲取。

中国古代典籍历三千多年而连续不断。

它记载了不少自然、社会现象,以及人们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保留了中华民族祖先面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挑战所取得的认识成果,展现了先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生生不息的生活体验这些超乎我们想象的丰富成果,有着足资后人借鉴、参考的内容,是后人必须批判继承的东西,也是发展新文化的一个光辉起点。

因此,出色完成中国古典和当代的对接,是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从当今社会的需要来说,我们应该研究中国古典学。

理由之一:中国古典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依归。

正常状态下,一个民族,重视传统,从祖宗流传下来的古代典籍中安顿自己的心灵,寻找生活的勇气和经验,避免消沉和盲目,奋发图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当然,中华民族也不例外。

这种重视本民族古典的情怀,这种文化寻根的强烈愿望,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更容易变得强大起来。

理由之二:上述这种情怀,非常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社会发展速度不一。

要凝聚中华民族,需要有能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都能达成共识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很多古老的文化现象已经扎根于中华大地,易于为众人接受。

它的历史穿透力和它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的空间辐射力,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

一个民族需要凝聚起来,而中国的古典具有这种凝聚力。

理由之三:中国古典是后人创造新文化的重要的活水源头。

任何一个民族,特别是有文明史的民族,它的后人,必须通过自己熟知的东西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2021年1月12日九师联盟语文试卷 解析

2021年1月12日九师联盟语文试卷  解析

2021年1月12日九师联盟语文试卷解析(韩)滉,字太冲,以荫补(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

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广义的“恩荫”: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称之为“恩荫”。

与之相近的说法有:门荫、荫补等等。

)左威卫骑曹参军。

性强直,明吏事,莅(到。

莅任,官吏上任。

莅事者,管政事的人,指地方官。

例如余将苦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南曹五年,簿(文书)最详致(详细,细致)。

再(文中意思为两次;第二次,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迁给事中,知(掌管。

同义词典、当……《国语勾践灭吴》中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兵部选。

时盗杀富平令韦当,贼隶(隶属、属于)北军,鱼朝恩私(偏爱、偏袒、袒护。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其凶,奏(启奏)原(原谅)死,滉执(坚持)处,卒(最终)伏辜(伏罪、伏法。

辜的本义就是罪行,例如死有余辜。

)。

自至德(年号)军(战争)兴(兴起、开始),所在(所字结构,名词所在的地方。

)赋税无艺(艺,准则、法度、限度。

例如、“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帑司(帑:读作tǎng,本意是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读作nú,本意是古同“孥”,儿女。

)给(供应)输(运输、运送)干隐(侵吞财物。

)。

滉检(检查)制(制约)吏下及四方输将,犯者痛拫(hén1.排挤、排斥,2.惩办。

)以法。

会(恰逢、正赶上)岁(年成)数稔(庄稼成熟,引申为丰收。

归去来兮辞: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兵革少(稍微。

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息(停息),故储积谷帛稍丰实。

然覆(再次)治(审理)案牍,深文(谓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钩剥(追查隐藏的罪状),人亦咨怨(嗟叹怨恨)。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园”,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能够得到不断延续的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中国人有着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

中华民族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于宇宙世界的独特的觉识与“观法”和特殊的信仰与信念,即打破了天道与性命之间的隔阂,打破了人与超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在自我的隔膜,肯定彼此的对话、包涵、相依相待、相成相济。

与这种宇宙观念相联系的是宽容、平和的心态,有弹性的、动态统一式的中庸平衡的方法论。

“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哲学精神中存有的连续和有机的整体。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包含有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绝对占有自然。

中国人在观念上形成了“和而不同”、“协合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族群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善于化解与超越分别与对立,主张仁爱、和平、和为贵与协调性,有民胞物与的理想,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爱好和平,从不侵略别人,反对以力服人,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中国文化是“尊生”、“重生”、创造日新的文化,所崇拜的“生”即创造性本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们效法天地的,就是这种不断进取、刚健自强的精神与包容不同的人、事物与文化、思想的胸怀。

人在天地之中,深切体认了宇宙自然生机蓬勃、盎然充满、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尽参赞化育的天职;由此产生了真善美统一的人格理想,视生命之创造历程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历程。

2021届高三1月联考语文答案

2021届高三1月联考语文答案

(九师联盟)河南名校2021届高三1月联考高三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 B(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涵盖”是包括的意思,但不是等同关系。

C项是一个逻辑判断,其对象“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是第3段分论点,讲的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判断主体“天人合一”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所以C项错误。

D项,“不仅……更……”关联词使用错误,前后两个分句表述的两类人的德行修养之间没有递进关系。

)2.D(文中没有将中国文化精神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文化作对比分析)3.C(“这是天下共识”错,这是中国文化的认识,并非天下共识)4.B(B项是对文中“文学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在筛选整合相关信息时遗漏了重要内容——“对那此带规律性的文学问题序列做出历史解释”,所以B项错误)5. C[“主张远离政治”错误,违背了文中明示信息:“去政治化“背后,也包含着一种政治观念,(文学)是政治的一个构成部分。

]6.①革命史的叙事模式:存在于20世纪50到60年代,其特点是强调文学的革命性和政治色彩,不太强调文学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②以“纯文学”的标准来重写革命史的模式:存在于20世纪80年代,其特点是把文学作为政治的对立面,片面强调“去政治化”;③洪子诚老师等人确立的叙事模式: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特点是尊重历史自身的发展逻辑,从社会整体上观照文学实践,包括关注文学体制。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7. B(“各怀鬼胎”的描述不当,谁也不愿先“微”是村干部做事推诿拖沓的习惯所致。

)8.①伊芝花一提出要钱的要求,乡长就答应了,乡长说“大形势底下”不能请她吃大餐了,这一情节反映了反腐倡廉的“大气候”已经在基层形成,廉洁已经深入到乡镇基层干部的内心。

这些反映了基层政风的转变。

②向阳村的村干部只知道吃喝,正事不敢正办,反映出某些村级领导班子的涣散,也反映出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

2021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数学文1月联考试题

2021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数学文1月联考试题

2021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数学文1月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

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工程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6,-3,-1,0,2,4,5},B={x|x2-2x-8<0},那么A∩B=A.{-6,-1,0,2}B.{-3,-1,0,2,4}C.{-1,0,2}D.{-1,0,2,4}2.复数z满足z-i=iz+3(i为虚数单位),那么复数z=A.-1-2iB.-1+2iC.1-2iD.1+2i“抗疫表彰大会〞,如果编号为237的同学参加该表彰大会,那么以下编号中不能被抽到的是4.摩索拉斯陵墓位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TURKEY)的西南方,陵墓由下至上分别是墩座墙、柱子构成的拱廊、四棱锥金字塔以及由四匹马拉着的一架古代战车的雕像,总高度45米,其中墩座墙和柱子围成长、宽、高分别是40米、30米、32米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上底面与四棱锥的底面重合,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长方形对角线交点,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那么陵墓的高与金字塔的侧棱长之比大约为(注:674≈25.962)5.假设a=log23·log35,b=29log4,c=2,那么A.a<c<bB.c<a<bC.a<b<cD.c<b<a6.执行如下图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S的值为A.4453B.911C.1113D.2653097.长征路公共汽车10分钟一班准时到达红旗车站,假设公共汽车到站后每人都能上车,那么任一人在红旗车站等车少于6分钟的概率是A.34B.12C.25D.358.正项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a 2=52,a 3+a 4=458,那么S 5= A.1058 B.21116 C.534 D.2729.函数f(x)=x x e 1e 1-+·sinx 在区间[-π,π]上的图象大致为 10.函数f(x)=sin(ωx +φ)(0<ω<4,|φ|<2π),f(12π)=f(712π)=0,那么f(x)= (2x -6π) B.sin(3x -4π) C.sin(3x +4π) (2x +3π) 1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底面ABCD 的中心,E 为线段A 1D 1上的动点(不包括两个端点),Q为线段AE 的中点。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2021.1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乡土本色费孝通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2021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老高考) 理综

2021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老高考) 理综

2021届河南省九师联盟高三1月联考试题(老高考)理综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既能结合葡萄糖也能结合胰岛素B.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一定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C.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上均附着核糖体,且都与多肽链的加工有关D.下丘脑内分泌细胞会持续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的基因2.某同学在学完细胞增殖的相关内容后,将染色体、核DNA分子、染色单体数目等的变化与人体细胞分裂的时期进行对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与DNA复制相关的酶需经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加工才能发挥作用B.染色体数加倍且与核DNA数之比为1:1的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C.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其正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D.在人体细胞分裂的前期由中心体形成纺锤体,末期的细胞中央会形成细胞板3.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III1无该病的致病基因,致病基因不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且不考虑突变。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正常男性个体的精子中一定不含该病的致病基因B.根据系谱图可推测该病最可能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减少该类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D.人群中该致病基因频率与男性群体中患该病的概率相同4.野生扬子鳄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扬子鳄保护区对扬子鳄进行人工饲养、繁殖,并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野外放归。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九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月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它不仅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也为中国文学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

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中国古代神话的口头叙事形式也成为叙事文学体裁如小说等的先河,不少神话直接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创作题材。

神话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

如《逍遥游》之鲲鹏变化,《应帝王》之“凿破混沌”,这两则神话为全文抹上了变幻奇诡的浪漫色彩。

至于曹植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更是利用神话素材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作。

用神话入诗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比比皆是,如《诗经·大雅·生民》描述了后稷的种种神迹,楚辞《离骚》中各种神灵纷至沓来。

中国古代神话在表现方式、创作手法等方面为文学创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中国神话在构造.上和基本意识上的特性,成为决定中国抒情文学构造和风格的最根本要素。

神话原始的质朴性、地域性、时代性,为中国文学叙事抒情的传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它奇特的幻想、生动的情节以及夸张手法的成功运用,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1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1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1月联合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新史学中最常见的两种历史研究方式是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前者旨在建立历史事实之真或寻求历史演变之理,后者则以探寻历史之意义或彰显切实之史识为目标,此二者可谓中国新史学之“双轨”。

中国新史学正是沿此“双轨”向前发展的。

立足于此“双轨”,中国新史学在研究的各方面有最具特色的“八大家”。

他们分别是:最早倡导用科学精神、方法治史的梁启超,最具科学实证精神并首倡“二重证据法”的王国维,最为“博学通识”并精于考据的陈寅恪,最讲求“科学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整理国故”的胡适,最具科学“疑古”眼光并最善用“假设与求证”方法于“古史辨”的顾颉刚,最重史料和史学科学化并倡导“史学即史料学”的傅斯年,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探寻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郭沫若,最具文化眼光阐释历史并倡导“以士释史”的钱穆。

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这两种不同的历史研究的方向与路径,展示了中国新史学研究的多元面相。

中国新史学的多元面相中自然还包含了那些是实证但非源于科学、是阐释却非基于文化的各种研究路数。

虽然存在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这两种不同的历史研究路径,但二者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融通的。

以文化阐释为基本特征的钱穆新史学与以科学实证为主要特征的梁启超、陈寅恪等人的新史学之间有很多思想和主张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精神”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园”,这一概念涵盖了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也涵盖了能够得到不断延续的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中国人有着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

中华民族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我们对于宇宙世界的独特的觉识与“观法”和特殊的信仰与信念,即打破了天道与性命之间的隔阂,打破了人与超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内在自我的隔膜,肯定彼此的对话、包涵、相依相待、相成相济。

与这种宇宙观念相联系的是宽容、平和的心态,有弹性的、动态统一式的中庸平衡的方法论。

“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哲学精神中存有的连续和有机的整体。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包含有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绝对占有自然。

中国人在观念上形成了“和而不同”、“协合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视各民族、族群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别性、独特性,又重视和合性、统一性。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善于化解与超越分别与对立,主张仁爱、和平、和为贵与协调性,有民胞物与的理想,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爱好和平,从不侵略别人,反对以力服人,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中国文化是“尊生”、“重生”、创造日新的文化,所崇拜的“生”即创造性本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们效法天地的,就是这种不断进取、刚健自强的精神与包容不同的人、事物与文化、思想的胸怀。

人在天地之中,深切体认了宇宙自然生机蓬勃、盎然充满、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尽参赞化育的天职;由此产生了真善美统一的人格理想,视生命之创造历程为人生价值实现的历程。

在天地宇宙精神的感召之下,人类可以创起富有日新之盛德大业,能够日新其德,日新其业,开物成务。

所以《礼记·大学》引述古代经典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无论是对我们民族还是个人,我们不能不尽心竭力地创造新的,改革旧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天地万象变化日新所昭示给我们的真理。

中国文化的特点特别鲜明地体现在道德文明层面,并且用道德取代了宗教的功能。

儒、释、道、宋明理学四大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最根本处是做人,是强调人的德性修养。

这四大思想传统的道德精神并非只停留在社会精英层,相反通过教化,通过民间社会、宗教与文化的各种方式,如蒙学、家训、家礼、戏文、乡约、行规等,把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四维、八德等价值渗透到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伦理。

而这些伦理是具体的、有生命的,甚至其中每一个赞扬与责备都包涵很高的智慧。

(摘编自郭齐勇王晨光《论中国文化精神》,《北京日报》2020年11月23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异性的内容与特征就是“中国文化精神”。

B.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念与宽容、平和的心态和看弹性的、动态统一式的中庸平衡的方法论相联系。

C.“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文化重视又与自然之间,各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

D.儒、释、道、宋明理学不仅关注社会精英的道德构建,更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对百姓进行伦理教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A文章第一段先引出论题“中国文化精神”,明确了其内涵与外延,为展开论述张本。

B.文章依次从整体和谐与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与创造革新、德性修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C.第四段不仅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创新精神,还论述了创新与提升品德修养、成就大业的关系。

D.文章说理深刻,将中国文化精神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文化对比分析,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自古具有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和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

B.中国文化凸现了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革故鼎新,创造进取,人应该向天地学习。

C.各民族、族群及其文化、宗教既有分别性、独特性,又有和合性、统一性,这是天下的共识。

D.中国文化的鲜明特点体现在道德文明层面,用道德取代了宗教的功能,强调人的德性修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贺桂梅老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史、思想史、女性文学史研究与当代文化批评。

近日宋喆、夏泽君等几位《此间》的编辑就“在当代,如何阅读与写作当代文学史?”的话题采访了贺桂梅老师。

C=《此间》 H=贺桂梅C:“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文系的基本学科,但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文学史”,即用历史的方法评论和研究文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研究方式,可以首先谈一谈这个概念吗?H.“文学史”这种书写文学的形态和研究文学的方式和现代大学教育体制、民族国家认同、国民素养培育等联系在一起。

它诞生于十九世纪的欧洲,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入中国,成为高等学院的文学教育课程和培养人才的方式、京师大学堂(也就是最早的北京大学)最早开始设立与文学史有关的课程。

所谓“文学”其实是一个现代的概分,传统中国只有“文”,没有“文学”,系统地把文学组织到一个有机的历史脉络中的写作方式和研究方法,完全是现代的产物。

文学史是一种历史叙事,背后隐藏着一种历史观念。

文学的实际发展当然是没有确切和固定的规律的,因此文学史叙述是一种建构,可以说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勾勒文学实践发生、展开和变化的过程,对经典的作家作品讲行筛选和评价,阐述它们成为经典的原因,并对那些带规律性的文学问题序列做出历史解释。

C:除了文学史之外,还有什么研究文学的方式?H:一是文学理论,重视文学本体论的讨论;二是文学研究,侧重对已有的文学事实、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阐释和分析;三是文学批评或评论,对当下的作家、作品进行判断、评价。

C:接下来我们聊聊“当代文学”,首先还是要界定这个模糊的概念。

H:这其实是特别需要向大家普及的。

首先,只有中国大陆的中文系学生才会使用“当代文字”的概念,在日本、美国,包括港台地区,一般都用“战后文学”的概念。

对他们来说,“当代文学”是当下的文字。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两个概念出现在五十年代后期,用来区分“五四”后诞生的新文学(区别于古典文学),其历史叙述的依据主要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构想的中国革命的发展方案。

“现代文学”是指1919至1949年间的新文学,从历史性质上是新民主主义文学“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以后的、反映社会主义理念的文学实践。

随着概念的建立,五十年代后期,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出现一些以“现代文学史”或“当代文学史”命名的教材。

C:那么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和现代文学史或古代文学史的写作有什么区别?H:之前我们提到,文学更写作是一种历史叙述,背后包含着你如何理解历史、如何理解文学的位置和判断文学的标准。

每一个断时代的展开都是通过文学史写作来完成的。

人们常常意识不到,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其实是伴随现代教育体制同时产生的,而不是说先有古代文学史后有现代文学史。

但古代文学史的写作相对容易处理,因为其处理的对象是已完成的;而作为一种比现代文学更现代的当代文学史最难写,因为它总是在展开中,在不断地往前延伸,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学实践。

因此,从一个学科的规范性来说,当代文学往往不如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因为它的历史始终是未完成的;但同时,当代文学又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相应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也最具挑战性。

C:1949年以来的当代文学史写作存在哪些叙事模式?H:50到60年代,与“现代文学一当代文学”这一分野同时形成的,是革命史的叙事模式,它把文学放到革命政治实践里,强调文学对社会主义理念的展现,相对不那么强调文学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80年代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出现了一种“重写文学史”的思潮。

这种重写实践的叙事模式强调“去政治化”,把文学作为政治的对立面,以“纯文学”的标准来重写革命史的模式,基本表现是对50到70年代受到批判或不受重视的作家给予较高评价,而对同期受到重视的作家大体上持否定态度。

事实上这种“去政治化”背后也包含着一种政治观念。

“重写文学史”在80 年代有其意义,但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把政治视为文学的对立面,所有讨论和评价都是去历史化的。

事实上,文学既不是政治的附属品,也不是它的对立面,而是一种文化政治实戰7是政治的一个构成部分。

90年代主要由洪子诚老师等人确立的叙事模式,是更尊重历史自身逻辑的、学术研究意义上的一种文学史叙事。

洪老师的研究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他的文学史不只讲述作家、作品,还讲述文学体制,正如稿费制度、作家的存在方式、作品的评价发表。

他把文学实践看成社会的整体行为,把文学放回整体性的文化体制里面;另一点是他构建了一套有关当代文学发生与发展的完整历史叙事。

((摘编自宋喆等《专访贺桂梅:在当代,如何阅读与写作当代文学史?》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史“这种书写文学的形态和研究文学的方式,诞生于十九世纪的欧洲,经由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传入中国。

B.文学史其实就是讲“文字的故事”,勾勒文学实践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对经典的作家作品进行帝选和评价,分析其成因。

C.“当代文学”是一个有特殊含义的概念,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文以后的,反映社会主义理念的文学实践。

D.就文学史的写作而言,因当代文学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因此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是最难的、也最具挑战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史”的出现与现代大学教育体制、民族国家认同、国民素养培育等相关联,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B.文学史写作是一种历史叙述,其中包含着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对文学的位置的理解和对文学的标准的判断。

C.80年代出现的“重写文学史”的思潮,把文学作为政治的对立面,主张远离政治,以“纯文学”的标准重写文学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