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盛新课改论文1
课改三年看成长
课改三年看成长课改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三年。
它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的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发芽、生长,给我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新课改是在一种全新理论指导下实施的实践性改革,因而更新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是顺利推进课改的前提。
这是我从二十六年年来的深切感悟。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三年来的成长。
一、我的个人成长经历1988年河南南阳师专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以来,一直在四十四中任英语教学工作,2003年取得湖北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本科学历。
在教学中,我能够树立课改新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让英语课堂教学迸发出活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热爱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们的爱戴;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完善能力,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进行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善于积累、学习、总结、反思,并能因材施教;积极参加学校、市、区教学研究,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个人专业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热爱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们的爱戴,不断完善能力,提高自身修养,在短时间内熟悉各项业务工作,提高反思能力,成为研究型和学习型的教师。
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英语教育专家。
三、参与新课改的经验“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所强调的“互助、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及“问题由学生提,答案由学生找,方法由学生解,规律由学生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这一目标,则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活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在这一点上,我清醒地认识到课改对我个人成长意义重大,因此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吸纳新理念,摒弃旧观念,主动投身到课改的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难改变的也是自己,但一个连自己都改变不了的人怎么能改变别人呢?于是,我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兢兢业业,克难求进,努力当好课改的排头兵,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育能手。
在课改中快乐成长
在课改中快乐成长第一篇:在课改中快乐成长在课改中快乐成长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因为我们生活在21世纪,我们享受着现代化的教育熏陶,我们沐浴在新课改的阳光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老师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我们,尊重我们的人格,创设能引导我们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我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现在,老师是我们的学习伙伴,不断鼓励我们取得进步。
一、老师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在学习活动中,老师是朋友,经常和我们商量教学,商量这节课我们想怎样学,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让我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通过互动课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老师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我们身上,根据我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执行教学设计。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我看到了生命如花一般绽放。
”“老师,我们听见了生命如水般流淌。
”绿色的吹塑班上,新闻图片、自创国画、自创生命警语让人目不暇接,教室里到处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这是《谈生命》的教学课堂。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开心的事,哪些不愉快的事?你想怎样帮助大家?这些问题一下子大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通过倾诉、聆听、互助,学生认识到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痛苦依然美丽,人人都应该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然后是有感想的朗读,学生入情入境,活化了静态的语言.“你回房冰心的话给生命打几个比喻吗?”一句话便激起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在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展开讨论,在这种愉悦、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个性风采,真正受到美文的感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老师还特别注意我们的个性差异,采用有效和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争取让我们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浅谈新课改后高中政治教学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后高中政治教学的转变作者:姚永胜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03期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两个文明的建设,培养出符合于社会现代化需求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我们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我们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因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新课程,新理念,充分合理的应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调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体验、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观;教师;学生;教学质量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今天,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政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政治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一、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通常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考试为目的。
教师也把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为考试的锁链,这样的教学仿佛给学生套上了枷锁,这是一些教师教学上的一大误区。
再加上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差,首先就要引导他们对求知的渴望及兴趣。
二、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主要体现了回归生活,重在实践的宗旨,这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主要的观念,它关系到21世纪教育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它要求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生活世界被严重地剥离,科学世界成了学生唯一的成长家园,教育过程中丰富的生活世界被“冷冰冰”的知识传受和机械的理念所代替,有学者曾提出:“科学世界是我们进修理性的‘营地’,我们建在异乡的家园,生活世界是我们故乡的家园,我们最根本意义上的‘家’,我们的生命的‘根’。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初探
136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4年第3期课改论坛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体现先进教育理念,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传授与体验、自主与合作、再现与探究有机融合,切实发挥“健身育人”课程教育功能,提高教育效益和水平。
然而,一些中小学的体育课,仍然存在着教学目标设定大、针对性不强、技能与方法、学练欠缺,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呢?谈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
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
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要使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质量、教学的适宜性、诱因、时间,这四个因素必须适宜,系统的效能与最弱的因素呈高度正相关。
二、体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一)确立全面而又具体的教学目标传统的体育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则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健康发展上,努力做到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起抓,四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协调发展,既重视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培养;既发展学生强健的体魄,又培养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又努力发展其个性。
(二) 教师努力提高备课质量1.深入备好教材。
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是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初探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 陈季昌特点、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应当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
新课改下化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下化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程胜富来源:《化学教与学》2013年第01期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1-0087-01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35化学实验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论证,使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不断的升华,通过实验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独立思考,不断丰富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新课改下化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
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形成的。
现就“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中巧妙运用化学实验谈笔者的一点肤浅的做法,仅供参考。
一、给出概念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这一概念时,首先利用活动与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和“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两个实验,让学生观察,通过观察到“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这一事实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
过渡自然得体,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二、理解概念紧接着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一与前面两个实验相互矛盾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发现与刚才的实验现象发生冲突,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平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讨论。
让学生明白,不是不守恒,是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由于反应是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生成物中有气体,气体逸出,所以导致天平不平衡。
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经验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语文课改经验总结范本近年来,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总结高中语文课改的经验,希望能对广大语文教师在改革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立是高中语文课改的首要任务。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诠释,而现代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进行。
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的文本,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材的选择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将经典与现代文本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第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高中语文课改的核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现代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思考和实践。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高中语文课改的重要环节。
评价是教学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多种评价方法和多样化的评价内容。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作业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小组讨论评价等方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课改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教师们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综合考虑。
在课改中成长_课改探析
在课改中成长_课改探析新一轮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新理念、新方法扑面而来,我校正在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探讨,几年的课改给我校带来了巨大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教育科研氛围空前高涨,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提高了教师素质我校借助新课改的强劲东风,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真正确立起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
提高了认识,明确新课程理念,本着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
除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改培训外,还请专家讲座、看碟子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校本培训,使我校教师对新课改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初步养成先培训、后上岗,边上岗、边培训的原则,同时按学月对教材进行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们有争议的问题,做到解决为止,如:教师们发现教材上的“口”字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有疑义时,我们与人教版小语室主编崔峦进行了联系,并得到了解决,让我们明确了在汉字中个别字由于字体不同,笔画会发生变化,“口”单独出现时,第二笔为“横折”,“口”作为外框时,楷体字的第二画为“横折钩”。
对业务做到了精益求精,极大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了一支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二、课改,使我校科研氛围空前高涨我校教研管理规范化、经常化,主要在“实”上下功夫,在“研”上求发展。
新课改以来,我校教育科研氛围十分浓厚,近三年来,就有《增加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方法研究》、《学生探索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两个课题均于2005年荣获市政府颁发的三等奖。
通过对两个课题的研究,我校总结出了农村小学进行科研的路子,从而使教育科研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科研兴校的实际意义,认真开展课题集体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和个人研究相结合的形式,鼓励教师结合新课改,上公开课展示科研进程,撰写论文总结科研成果,在外塑形像、内练基本功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我校作为眉山市唯一一所农村小学有两个市级课题同时参评的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引起了教育专家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我校教师的进一步成长,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转变
的 目标 , 当然也给化学教育者带来 了新的挑战 , 给了学 习者( 在学 察 、 实验 、 猜想 、 验证 、 推理与交流 , 通过学 生的有效参与 , 让学生 解 决问题的方法 、策 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 尽量 由学生 自己来完
质的劳动后 备人才 。 中共中央颁 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 指
出: “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 向全面提高 国民素质教育 的轨道 , 面 向全体学生 ,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 文化科学 、 劳动技能和身 体心理素质 ,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 所以, 作为教师 , 我们应
成绩优 秀的学生才可以步人高一级 的院校进行深造 。 但是两次统 考又有着统一性 , 会考可 以说是高考 的基础 , 高考 可以带动 、 推进
前景 的探索和促进教育现代化 的活 动, 它的宗 旨和任务就是促进 基础教 育从 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轨 , 为 国家 、 为 民族 培养新时 代 的高素质人才 。
( 作 者单 位 : 广 西桂 林 市桂 林 中 学 5 4 1 0 0 0 )
对化学这 门课程的学习能力合格 。高考是个选拔性 的考试 , 只有
该以“ 育人” 为要 ,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 培养学生 的素质 能力 ,
而不能够仅仅满 足于高升学率 、 高成绩。要认真落实教学大纲规 定 的化学教 学的三大任务 , 即对 学生进行思想 品德教育 , 传授化 学基础知识 , 培养学生 的各种能力。2 . 转变高 中化学课堂教学 的 理念 。 高 中阶段化学涉及高考和会考两次统考 , 学生 、 家长包括学 校领导都很重视。作 为高中化学教 师, 我们应该对这两次统考既 区别又统一地辩证分析。会考是普及 型的水平考试 , 意味着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作者:陈明华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4年第12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得突出,尤其是高中教育,作为一个过渡阶段的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就高中生物课程而言,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并且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此研究,对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式教学多媒体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44一、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生物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生物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
因此,生物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能从生物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转变了观念,有了学生本位的基本思想,就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假设、积极讨论。
这里介绍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它是模拟科学家面对疑难情境,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
美国探究教学专家萨奇曼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事情会如此这般地发生?’然后由学生为解答疑问,合乎逻辑地获得资料和加工资料,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形成一般的理智策略,找到‘为什么事物就像现在这种样子’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理智素养和能力。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育研究学刊2019•八月(下)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王欢欢(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贵州安顺561000)【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理念已不适用,学生要在 “合作、自主、创新、平等”的新课改要求下,促进个人能力的增强,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篇文章将深 入剖析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56传统的数学教学单纯是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大多只会一 些理论上的东西,在实际运用上是一塌糊涂,这与当今社会对 实用性人才的需求相悖,教师要反省自我的教学方法,转变陈 旧落后的教学理念,采用新式教学方法,旨在增强学生的综合 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思想品德、个人能力等,同时,可以运用多 媒体技术,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去找 寻乐趣,并逐渐培养学习兴趣,自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人,能 够极大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以下几点措施就是在新课 改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融入多媒体教学,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二次函数、导函数 等,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问题,多媒体能够将这些概念的 图像展现出来,借助于函数图像上的坐标、转折点、零点等,可 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透彻,适宜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学 习,同时,学生从视听两个方面去感知数学知识,掌握起来更为 熟练。
当然,借助于多媒体,课外知识得到了延伸,满足了学生的 求知欲,随着学习的不断深人,学生会渐渐爱上数学学习,学习 兴趣也得以培养,基于兴趣这个基础,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保 持长久的学习热情,使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
多媒体 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要科学合理的用好这个工具,在使用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其一,对于课堂上采用的PPT 或是视频内容,都要保证与课本内容相一致,增强数学教学的 准确性与严密性。
基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以上对新课程改革形式下高中化学教学思想以及教学 目标整改进行了详细分析,笔者认为要想 进 一 步 提 高 高 中 化 学 教 学 质 量 ,还来自需 要 进 行 深 入 改 革 。
(一 )应 用 素 质 教 育 理 念 进 行 教 学 在新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是 要 求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发展,促进学生个性 发 展,并 以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因此,无论是学 生 还 是 教 师 都 应 对 自 身定位有所改进和 创 新。 俗 话 说 “授 人 以 鱼 不 如 授 人 以 渔 ” 在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 应 教 会 学 生 如 何 进 行自主学习,同时提 高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的 主 体 地 位,并 创 造 出 一 个 平 等 、和 谐 、互 助 的 课 堂 教 学 环 境 。 (二 )创 新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模 式 ,引 发 学 生 进 行 思 考 我国的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 的 基 础 学 科,因 此 化 学实验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 般 情 况 下,高 中 化 学 实验主要包括教师演示以及学生操作两方面。在实验教学 过程中,教师可以通 过 设 置 相 关 的 实 验 问 题,引 导 学 生 在 实
新课改下的感悟与思考
新课改下的感悟与思考作者:陈保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2年第08期摘要:近几年学校课程改革的帷幕已全面拉开,许多教师早已投身到改革的第一线积极实践课改。
学校的课程改革还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学校课程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与热情。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74-02近几年学校课程改革的帷幕已全面拉开,许多教师早已投身到改革的第一线积极实践课改。
学校的课程改革还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学校课程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与热情,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探索、探讨、交流和评价。
笔者面对新一轮课改也并非无动于衷,于是在此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一、学校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看到,它改变了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夯实了基础,新课程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增设综合实践课,注重开发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改革还改变了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新的课程还重新注释了课堂评价的内涵,它不再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
纵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目标定位等,各方面都能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人,或者说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培养只得到某一方面发展的人。
《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5期供稿
《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5期供稿发表时间:2010-06-17T16:05:29.577Z 来源:《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棠盛[导读] 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几点思考陈棠盛(广西钦州浦北县小江镇木麻根初级中学535300)【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语文;适应;课改;思考【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029-01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
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成功我自信 ———浅议新课改下的一点体会
我成功我自信 ———浅议新课改下的一点体会发表时间:2010-12-20T11:12:08.64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陈昌胜第加华[导读] 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显著特征,普通高中教育是处于九年义务教育之上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阶段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陈昌胜江苏省江都市吴桥中学第加华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显著特征,普通高中教育是处于九年义务教育之上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阶段。
高中阶段所学内容都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
那我们教师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呢?我认为,我们每个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后进生”)而言,增强他(她)们的学习信心,让(她)们主动的学习。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们应有恒心,更要有自信心。
自信心是我们所有人取得成就的巨大动力,有了自信,才会勇敢、坚强、敢于创新,没有自信,就没有创新,就难以取得成就。
在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使每一位学生成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贯彻这一基本理念,我觉得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让(她)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此来增强(她)们学习上的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后,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的力量。
紧随其后的是知识的获得,方法的掌握。
成功总会使人兴奋,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没有人认为自己不行,愿意落后,人人都想当个成功者,学生也不例外,抓住这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成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产生满足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并将此转化为新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我班的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在这篇文章,这位同学说出了“后进生”的肺腑之言,他们也想进步,可是总感觉自己差,没有什么希望。
由此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要求,需要得到大家的肯定,越是缺乏自信的学生,越害怕尝试,不敢尝试,就没有成功的体验,也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
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让他们能够放松心情,自然地与教师配合。
新课本中的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场所,将教材中的场景在课堂上演绎出来,让学生能够利用学以致用,英语学习不但需要良好的知识基础,还要培养学生多开口,偶尔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游戏,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每个人都期待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一句肯定的评价,对学生来讲更是一种鼓励,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取得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赞美,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动力。
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区别,在成绩上都会产生差距。
为此,要更加注意在教学中使用分层次教学,对每个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们通过英语演唱比赛、英语演讲、英语写作等途径发挥所长,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的自信。
四、正确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渐融合到教学中,以多媒体为主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成为课堂教学重要辅助工具。
使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形象更加直观,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看简短的英文视频、英文歌曲、英文幽默故事等,让学生在动态效果下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
另外,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方式,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英语文化和英语知识。
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堂上可以为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将英语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也要注意,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不能将大量时间浪费在制作课件上,平时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能,对于英语知识要懂得“取其精华”,在多媒体中体现英语的重点、难点知识,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课改因学生而前进——“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课改因学生而前进——“新课程改革”之我见陈金建【期刊名称】《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年(卷),期】2013(000)018【摘要】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培养在于教育,所以,教育改革与创新关乎社会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一个人的良知告诉教师:观念没有更新,教学不会进步;而目无学生,无视学生个性,教育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一切课程改革都得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有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课程改革才是有效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能教育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一句话,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接受是最本质的”:只有接受者,才有新课改.【总页数】1页(P164)【作者】陈金建【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让学生在"同频共振"中前进——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分层性教学策略的应用2.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新课标为理念探索与实施语文教学高中历史新课改之我见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讲授中如何渗透物理方法教育关于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探索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学案教学的实践总结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3.让学生在『同频共振』中前进——浅议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分层性教学策略的应用4.新课改背景下侗族学生英语听力突破之我见5.聚集甘肃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系列报道之八从甄别选拔转到激励促进——省高中新课改专家指导组评价组组长李春芮谈学生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浅谈新课标下政治课生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浅谈新课标下政治课生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赣州四中曾凡茂关键词:新课标政治生成教学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理念的推行,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而政治课的教材又更加突出“三贴近”原则,即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并且课本的选材也更加突出时效性和典型性,已经打破原有的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着重学生在各种感悟和生活中去获取知识,这难免会出现知识的杂乱性等,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在相对稳定的知识框架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是新形势下的对政治课的新需求。
作为一位中学政治教师,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本人也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政治课教学。
本人将从以下几方面,即生成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生成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生成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及运用,生成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生成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意义生成教学模式主要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以及学生的现有知识,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来理解新学的知识,并且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模式。
其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充分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
生成教学模式是对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意义:(一)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也是搞好教学活动的前提,而生成教学模式则改变了学生过去完全被动的状况,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并克服原来的单一的课堂教学的形式。
(二)生成教学模式有利于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体现教学的正对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原有的教学模式更具有多层次和灵活性,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学有所得。
(三)生成教学模式有利于减轻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负担,形成有利于教学良性互动的合力,既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又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推进学生和教师的单向角色向平等双向角色的关系转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应用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模式应用探析发布时间:2021-09-17T05:21:19.81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4期作者:陈昌平[导读] 课改在不断的进行,在此过程中,初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陈昌平福建省连江县官坂中学福建福州 350513摘要:课改在不断的进行,在此过程中,初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要真正的以学生去作为中心,更好的进行作文的教学,让学生可组织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想,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文章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语文核心素养从古到今,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都非常重要。
现今作文不仅仅影响到他的语文水平,而且对于一个人的各项能力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所以,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语文作文教师引导学生更好的去创作,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有效的提升,进而让语文的学习去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但是写作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要怎样写,有一些学生即使是有自己的材料,但是却不可更好的把这些材料组织出来,写出来的文章不能打动人心。
所以,针对学生在写作时出现的种种状况,需要语文教师去帮助他们分析。
语文教师采取合理的策略,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的把写作变成自身的一种爱好,在写作的过程中文思泉涌,写出深入人心的作文。
一、现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情况虽然在语文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去作为中心,更好的进行作文的教学,但是调查显示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照本宣科,一味的去给学生讲解比较死板阅读的知识,显示出了阅读的本位,而并没有显示出学生的本位。
教师强调的更多的是阅读,一些教师认为,只有学生学会阅读读好了才能够写好,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强,自然而然的他们也就会写作了,显然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中的小组建设
迤那二中陈昌盛
从2011年4月到重庆参加“首届全国区域教育发展与特色学校建设论坛暨初中课程改革现场观摩研讨会”至今,我们逐步走入新课改。
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新教法,新学法。
下面,我将从小组建设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共勉。
学生的合作学习新课改理念下一堂好课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小组建设在整个新课改中尤为重要。
新课改主张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自主展示,合作探究。
自主预习发现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由老师重点讲解。
刚接触新课改时,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小组建设上吃了不少亏,走了许多弯路。
认为小组建设就是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坐在一起,以便更好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的角色有所改变,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唤醒,学生们对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经常向我反映,我也得到许多启示,总结了以下小组建设应注意的几个地方:
一、小组建立
小组的建立首先通过调查,掌握每个学生的性别、性格、特长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小组初步建立后的调整创造条件。
1.小组规模
结合实际,我认为:最佳的小组合作人数应在4——6人之间,其中又以“四人小组”为佳。
因为不论对于学习还是管理来说,四人小组可以最大范围内的实现学生的互动,有利于学生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
小组规模越大,某个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
2.小组座次
为了更有效的协同合作,座次的安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学生之间必须坐的足够靠近,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更方便的交换信息和小声地讨论问题。
这样,座位的安排就促进了合作。
例如,一个学生离其他组员太远,或是一个组两头的同学无法方便的沟通。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座次的安排同样重要。
3.小组成员成绩优差结合;
4.小组成员性格开朗与内向结合。
二、小组的管理
小组管理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热情。
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放权给学生,充分发动学生,突出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方,凡事让学生参与:制度让学生
自己来定,管理让学生自己来落实,评价让学生自己来评,干部让学生自己来选,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舞台。
具体应确定小组的组名、小组公约、口号、小组目标、组员分工等。
为了使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对组员分工是必要的,恰当的组员分工可以使地位较低的学生得到发言;看到他们的贡献;明显注意或关照到他们;减少他们挫败感,从而使他们更多参与到小组的活动。
三、小组的评价
小组评价以肯定、激励为主。
主要以课堂表现评价、作业情况评价、考试成绩评价三方面:
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各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的积极性,每天由学习委员如实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
2.作业情况评价:包括各科自学提纲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各学科知识的反馈和巩固情况等。
每天由各组学科组长交换负责评价相邻小组各成员的自学情况,学习委员做好每天的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
3.考试成绩评价:结合平日检测及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的成绩,对各小组的单科成绩、反馈纠正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并予以奖励。
总之,小组建设的本质就是研究如何发动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有意义。
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之一。
新课改,给我许多思考,将我带入了一个广阔的实验天地。
新的改革和尝试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不断地去更新观念,注意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自己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不断去实践、积累、探究,才能达到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