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下图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土高 原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严重的现象。造成这
一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有( A )
①长期大规模农耕活动的影响 土地过度开垦 A.①②③ C.①③④ ④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②人口的增加导致
③统治者大肆修建宫室陵苑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破坏的关系,近 代黄土高原工业化建设很少。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根据题干信息 分析,这场运动学习的是“表面的近代化”的改革,而没有 学习“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说明这场运动存在实质上 的缺陷。由以上分析,应选C项,洋务运动只学习了西方近 代工业技术,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所以失败。
6.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
10.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 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
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
“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 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 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 ) B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 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D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解析】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科 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

总结提升知识网络时空定位1.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四大阶段:“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中国的近现代工业化 1.中国近代工业化(1)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

①起步阶段(1840—1895年):洋务运动开展,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迈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步。

同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②初步发展阶段(1895—1927年):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民族工业初步发展,1912—1919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黄金时代”,纺织业、面粉业等发展迅速。

③曲折发展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

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但官僚资本主义的出现却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抗战时期,由于日本侵华,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工业化。

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中国工业化陷入困境。

(2)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3)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影响:①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②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民主改革和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

③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

2.中国现代工业化(1)现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①“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②1958年“大跃进”加速工业化速度,导致工业化畸形发展。

③1978年以来,发展乡镇企业,增强了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政企分开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三资”企业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企业崛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第8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7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新人教版考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自然经济的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2)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1)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2)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减少了在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

3.影响(1)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主要活动(19世纪60—90年代)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4.影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瓦解作用。

核心问题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史料一鸦片战争后,①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

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②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③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史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⑤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④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⑥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⑦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通用版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通用版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跟踪检测评估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解析

跟踪检测评估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索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鸦片斗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

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

当地一些特地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

材料说明( )A.农产品商品化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自然经济起先解体 D.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转型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经济的解体而非农产品商品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呈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且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经济的解体,故B项错误;由材料“鸦片斗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

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

当地一些特地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可知鸦片斗争后,西方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由材料“特地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可知是家庭手工业的解体而非转型,故D项错误。

答案:C2.有学者认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启动并非始自中心,而是地方,中国早期近代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部分区域的近代化。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 ) A.晚清政府限制私人投资工商企业B.早期近代企业多由地方要员举办C.通商口岸地区小农经济最早解体D.江南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由材料“部分区域的近代化”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可知早期近代企业多由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官员举办,故B项正确。

答案:B3.[2024·济宁市模拟]下表为1875~1894年上海等三口洋(工业制成品)、土货(土特产品)净进口货值(五年平均)的数据。

该数据表明( )单位:千关两B.商品输出始终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C.自然经济的抑制作用渐渐消逝D.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解析:题目中并未牵涉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学问,甲午中日斗争后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侵华方式,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学问,近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照旧是自然经济,故C项错误;依据题意,中国进口的洋货和土货不断增加,体现了中国不断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D项正确。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二. 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难点: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堂教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征与写照,它成为中国平民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

自然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因而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但自然经济是与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相适应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必将解体。

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表现有(1)“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自然经济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解体呢?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鸦片战争后,大量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产品自然经济解体给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自然经济二. 洋务运动(19世纪60-70年代)什么叫“洋务”,什么是“洋务运动”呢?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具体实践有哪些呢?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关的事情。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1. 背景当时清朝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的内忧和外患,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危机。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2. 目的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 代表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4. 方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体西用)5. 内容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有哪些呢?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和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

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经济结构形式
① 所 占 比 重③
1840 60

80


1900 14 20 27
(年) 40 49 52 56 60
注:①自然经济 ②洋务经济 ③外国资本主义
④民族资本主义
⑤官僚资本主义
1.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到1949年,占主导地位 ) ①解体的原因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历史原因)。 其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最主要的原因)。 再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另外,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 改变,交通事业的发展等等。 ②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首先,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即“织”与“耕”分离. 其次,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③
《全球通史》载:1850-1899年,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 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 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其比例是4:1 ;1902-1904年的 两年中,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1940年,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 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回答:
带有强制性(侵略的冲击);解体的速度不平衡。 ④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 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
2.洋务经济 ① 兴衰过程:
(1)19c60s,开创军事工业。 (2)19c70s,创办民用工业。 (3)甲午战争后,清为扩大税源和抵制列强在资本输出,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洋务企业垄断地位丧失。 ②特点:
专题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考大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能力检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能力检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含解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能力检测一、选择题1.(2012年9月江西南昌一中高三月考15题)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近代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经济结构,如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同时并存,这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①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②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多元化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11年5月烟台市三模11题)光绪初年有人说:“外洋工料尤易冒浮,报价每至四五倍之多。

……故人谓机器局管事一年,终身享用不尽。

”此言论A.揭露洋务企业经营管理腐败 B.批评外洋工进行敲诈勒索C.指出洋务官员待遇过于丰厚 D.说明顽固派阻挠洋务运动3.(2011年12月山西诊断14题)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三次(分别为1877年、1883年和1889年)签订“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上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

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成立A.开启中国水上运输近代化进程 B.借鉴了国外先进管理方式C.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 D.没有摆脱对外资企业的依赖4.近代中国民族企业最早起步于()A食品加工 B. 船舶制造 C. 开矿冶炼 D.交通运输5.(2012年5月南京市三模6题)《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

……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

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

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材料显示①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②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发展机遇③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④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6.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条件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7.我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发昌机器厂创办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8.(2011年11月江西四市联考8题)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演变1、列强攫取经济特权及其危害:(1)过程: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2)内容及危害:开埠通商严重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经商,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地,扩大了外国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仅破坏了中国内河航运权,而且造成了中国旧式航运业的衰落;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从而有利于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随后葡、比、荷等国纷纷与清政府签订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表现:中国历经鸦片战争,从完全独立、自主和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量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

(标志:19世纪50年代江南棉纺织业的衰败。

)②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并大量出口,自给自足的成分逐渐减少,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③中国经济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原因:①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特权,对中国大量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结果。

②从根本上说是工业文明的冲击。

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①背景及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主义和商品输出减少;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②表现: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2)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原因: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国民政府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铁路国有化、统一财政、改革税制、关税自主等措施,由此国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高考复习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18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

【高考复习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18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
•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第18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 命 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题 研 析 对 测
目标引擎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①自然经济解体的背 景、表现及影响;②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 影响;③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表 现。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①甲午中日战争 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及影响;②第一次世界大 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③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期和后期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 展的原因、表现及特点。
第18讲 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
返回目录
• 考 ②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李鸿章创办 点 分____________ 层 轮船招商局 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 突布局。 破 ③筹划近代海防: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
福建 三支海军。 ________ ④兴办近代教育:洋务派创办了___________ 京师同文馆 等一批 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 考 2.洋务运动 点 分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陷入________ 内忧外患 层 突的窘境。 破 (2)兴起: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
“___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3)活动 ①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曾国藩创办 ______________ 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 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 考 3.洋务运动对近代民族工业的影响是什么? 点 分 (1)积极影响:①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 层 突解本国的封然经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 破一定的推动作用;②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高考历史 (山东省选考专用)
模块二 近代历史
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
五年高考
考点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A组 山东省卷、课标Ⅰ卷题组
1.(2019课标Ⅰ,28,4分)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4.(2016课标Ⅰ,29,4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
“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一些西方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军备优势,这与 洋务运动兴办军事企业、编练海军、举办民用工业和新式教育,多方面推进近代化并取得明 显成效有关,故C项正确。当时中国未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A项错误;B项中“集权制度” 与题干材料中“军备优势”的叙述不符,排除;当时中国是西方侵略的主要对象之一,不会获得 更广泛的外部援助,D项错误。 答题指导 某些西方人士因何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呢?联系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 代化的第一步等知识即可解答。 评析 本题以西方人士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预估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所 作的努力,构思巧妙,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围绕“军备优势”分析思考。
5.(2015课标Ⅰ,28,4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 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 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答案 D 1852年时,尽管东南沿海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对西方 工业品仍有顽强的抵制力,这导致西方工业品很难在中国销售。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曼彻斯 特上等棉布在中国被认为是“无用的”、被在华英国商人当作生丝包装布使用,说明英国棉 布在中国滞销,故选D项。B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反映。A、C两项与题干材料表达的意思不 符。 答题指导 上等的曼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棉布在中国“无用”,“无用”意味着基本没有什么市场,在中国 很难销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要点探究+高考透析)8.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要点探究+高考透析)8.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2)表现
①洋纱取代土纱,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_纺_”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③服务于国际市场,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3)影响
①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封建统治基础动摇(dòngyáo)。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十八页,共46页。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zīběnzhǔyì)发展的因素及启 示
第十九页,共46页。
第二十页,共46页。
要点史实(shǐshí)探 究
第二十一页,共46页。
要点一 洋务运动
【史料】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
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
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2)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工业基本上是以利 润、市场为基准,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3)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的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政治上 (1)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促使中国资产阶级产 生和无产阶级成长。 (2)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zhuǎnbiàn)。洋 务运动期间设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 理衙门,后改为外务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第八(dì bā)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页,共46页。
单元(dānyuán)主题概 述
第Hale Waihona Puke 页,共46页。19世纪四十年代至1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四十
世纪六七十年代
年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8.17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8.17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8.17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某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经济时引用下列数据:从1895年到191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上海投资办厂资本2 090.3万元,占在华投资总额42.8%;同一时期,民族资本在上海新办厂投资额为2 799.2万元,占全国总额6%。

这些数据表明在1895—1911年( ) A.外国资本主义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B.外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C.中国民族资本的投资总额远超外国资本在华投资D.当时的政策和外部条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快速发展2.“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

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

”这首近代上海的竹枝词反映的是( )A.洋务运动兴办近代民用企业B.甲午战争后兴起“实业救国”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D.南京国民政府促进经济发展3.“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散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

”由此可见,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的主要作用是( ) A.列强控制中国水运局面被打破B.人们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C.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被扭转D.人们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4.据《中国近代史新编》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

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 A.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B.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5.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任的杭州知府林启曾说:“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在中日竞争中处于下风B.在向日本学习先进技术C.蚕业受到工业文明冲击D.改变了盲目自大的认知6. 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人教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人教

课时规范练23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2018广东四校联考,28)下面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43年税率为6.54%,1858年税率为5.72%,可见关税依然存在,无法体现关税自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根据表中印花布1843年税率为14.25%,而1858年税率则为4.98%,棉纱1843年税率为6.94%,1858年税率为4.86%,可见对棉纺织业的冲击最大,故B项正确;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应该以出口数据说明,故C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故D项错误。

2.(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7)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国内标志有“福新”“茂新”等品牌产品也充斥着市场,这些无疑造成了“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的现象。

以上现象说明( )A.列强加紧了对华商品输出B.国内民族企业获得长足发展C.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D.自然经济模式受到内外夹击,皆为所夺”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二是标有“福新”“茂新”这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强调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具有片面性,故A项错误;民族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故B项错误;题干只是强调“华民生计,皆为所夺”,并不能得出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故C项错误;自然经济模式受到外部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和内部民族企业的排挤而逐渐解体,故D项正确。

3.(2018安徽黄山一模,7)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英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C.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但它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商品输入过多,依据价值规律价格会下降,英国总体输华值依旧会上升,这与图中的数据变化有升有降不相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848—1852年英国商品输华值呈现下降,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市场的依赖性较小所致,故C项正确;中国征收内地税,影响了英国通过扩大销售范围来增加商品输华值,但也不是英国商品输华值下降的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通史B版)202x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

(通史B版)202x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广东普通高考适应性考试)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骞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

据此可知耆英(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解析:C 据材料,耆英的意思是用贸易为饵安抚英国人,而不是实施制裁,故C项正确,B项错误。

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工业资产阶级的追求,耆英提出该观点是对英国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作出的被动策略,并非认识到自由贸易的优点进而肯定,故A项错误。

从仍然称呼英国人为“夷人”可以看出天朝上国的心态没有得到调整,故D项错误。

2.1882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李鸿章建议,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应按股份公司成例,“由众股东公举董事、总理、协理,由总理、协理慎选总管五人,报告董事会公决”;在漕粮运输方面“虽有海运委员总理,本公司亦当委一熟悉米色、公正无私之员,随同海运总理稽查,以免偷换”。

当时这一建议的目的是( )A.改变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性质B.维护和扩大股东权益C.减少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D.扩大官方的经营权力解析:B 轮船招商局采取股份经营的模式和管理模式,维护的是股东的权益,故B项正确;材料中属于管理和经营的模式,该企业性质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这一建议有利于增强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故C项错误;材料目的是保证股东的权益,不属于扩大官方经营权力,故D项错误。

3.下表是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的统计结果。

该结果反映出( )A.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地主及买办转变而来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C.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D.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解析:A 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买办阶层与官僚地主占有的企业数居多,这说明了早期的民族资本家多是由买办与官僚地主转化而来,故选A。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细分考点+题型专练)考点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细分考点+题型专练)考点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含

考点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巩固提升限时训练·提升能力编者选题表1.关于下表现象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C.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表中的现象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的大大降低,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便利了英国的商品输入,也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所以A、B、C三项均正确;出口税率的降低才能便利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因此D项不正确。

2.(2014深圳调研)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

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大多从事( )A.冶金采矿业B.纺织服装业C.农产品加工D.机械制造业解析:C 鸦片战争后很长时间里,西方殖民者的资本输出服务于商品输出,所开设的工厂主要服务于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

3.(2013珠海一模)在工业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

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厂B.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C.1902年荣氏兄弟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新面粉厂D.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大生纱厂解析:B 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依靠政府力量”,江南制造总局为官办军用企业,B项正确,A、C、D三项都依靠民间力量(私人)。

4.19世纪60年代后,日本兴起机器棉纺织业,使中国棉花出口量剧增,从1868年的587 821两激增到1895年的11 202 661 两,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

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①使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③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④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可采取排除法解答。

材料反映的是“棉花从入超转成出超”,而不是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由此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版必修2

第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3个关键点(1)一个趋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2)两个特征: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有关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4个关键点(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两个阶级:壮大了无产阶级;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

(3)三大障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4)四个阶段:“春”(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夏”(国民党统治前期),“秋”(抗战时期),“冬”(解放战争时期)。

课题(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回扣教材知识]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1)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破产及其与农业的分离。

“耕”与“织”、“纺”与“织”的分离。

东南沿海一带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部分农副产品(如丝、茶)日趋商品化。

(3)外商企业的出现①目的:对华侵略的需要。

②类型:船坞、船舶修理、砖茶、印刷厂等。

③地区: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

④影响:是中国出现得最早的一批近代企业,无产阶级开始形成;推动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影响(1)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货币财富积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3)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

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doc

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纲要求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提示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一经济结构的变化考点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耕织②小农③商品市场④“自强”⑤安庆内军械所⑥江南制造总局⑦“寓强于富”⑧开平⑨发昌⑩继昌隆⑪实业救国⑫棉纺织业⑬敲诈勒索考点二①社会政治②国货③对华商品输出减少④反帝爱国斗争⑤面粉业⑥军事⑦经济掠夺⑧“委托经营”⑨劳动力○10“经济统制”⑪统购统销[巧学妙用]1.图示解史——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关系2.构图解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3.图示解史——洋务运动4.易误辨析——近代化≠工业化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

近代是工业化及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6.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7.图示解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春”——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受空前的洗劫和破坏;“冬”——解决战争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

考法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考题1】(2016·湖北华中名校押题金卷)读下面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理解是(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示意图A.民族工业获得全面快速发展B.轻重工业所占比例趋于合理C.图示现象主要受国际原因影响D.辛亥革命改变了民族工业处境答案 C『方法突破』统计图表反映历史现象的数量属性,其优点是清楚、简洁地替代了语言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检测试题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骞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

据此可知耆英(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解析:C 据材料,耆英的意思是用贸易为饵安抚英国人,而不是实施制裁,故C项正确,B项错误。

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国家工业资产阶级的追求,耆英提出该观点是对英国咄咄逼人的侵略态势作出的被动策略,并非认识到自由贸易的优点进而肯定,故A项错误。

从仍然称呼英国人为“夷人”可以看出天朝上国的心态没有得到调整,故D项错误。

2.1882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李鸿章建议,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应按股份公司成例,“由众股东公举董事、总理、协理,由总理、协理慎选总管五人,报告董事会公决”;在漕粮运输方面“虽有海运委员总理,本公司亦当委一熟悉米色、公正无私之员,随同海运总理稽查,以免偷换”。

当时这一建议的目的是( )A.改变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性质B.维护和扩大股东权益C.减少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D.扩大官方的经营权力解析:B 轮船招商局采取股份经营的模式和管理模式,维护的是股东的权益,故B项正确;材料中属于管理和经营的模式,该企业性质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这一建议有利于增强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故C项错误;材料目的是保证股东的权益,不属于扩大官方经营权力,故D项错误。

3.下表是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的统计结果。

该结果反映出( )A.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地主及买办转变而来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C.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D.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解析:A 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买办阶层与官僚地主占有的企业数居多,这说明了早期的民族资本家多是由买办与官僚地主转化而来,故选A。

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资本数额和发展问题,排除B、C、D。

4.福州船政局从创办之初到1905年先后三批招用洋员,有名可查者达81人。

这些人员包括监督、帮办、总监工、工程师、匠首、工人、教师、职员、医生、翻译等。

其中教师竟达30名左右,约占雇聘洋员的40%。

这表明( )A.福州船政局注重人才的培养B.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趋势C.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D.洋务企业被外国人控制解析:A 材料显示福州船政局从创办之初到1905年先后三批招用洋员的比例中,教师占比例较大,说明该机构注重人才的培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教育的信息,故B项错误;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器物,故C项错误;洋务企业主要是官府控制,故D项错误。

5.读下表,由此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基本状况A.政府投资侧重于民用企业B.我国借鉴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C.政府成为民族工业的主要资金来源D.政府投资有效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解析:B 表格显示清政府在工矿、纺织和铁路运输领域的投资状况,尤其是近代铁路体现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正确;A、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C项史实错误。

6.据统计,1865~1894年中国共有商办新式企业139家,创业总资本约455万两,其中上海有29家,广东有95家,从资本数量来看,上海为244.5万两,广东为184.2万两。

这表明当时( )A.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生产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的中心解析:A 据材料分析,1865~1894年中国商办新式企业大多分布在上海、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其他地区比较少,这反映出新式企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生产方式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时间是“1865~1894年”,而C项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广东是全国经济贸易中心,故D项错误。

7.《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中国的人口在十八世纪至少增长了一倍,这个总的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到 1850 年。

”这种人口增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许多人从人口稠密的地区迁出,促进迁入地的资源开发、利用B.人口迁入地物资紧张,使社会矛盾激化,加速清朝灭亡C.消费人口的巨大增长,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D.银行业和信贷业进一步发展,商业资本控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解析:D 近代的历史发展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人口增多,导致劳动力过剩,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有利于推动工商业的发展,银行业、信贷业及商业资本控制的手工工场随着人口增长、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符合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需要,故D项最符合题意。

8.“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材料表明( )A.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解析:A 据“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A项正确。

9.有资料统计表明,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在前清光绪、宣统年间通常用五、六千人……这般工人的籍贯多半是广东、宁波、湖北、安徽、天津等处”。

甲午战后的上海,“劳工的出身地极不统一”,来自全国各地,致使“工人伙多,有用之不竭之势”。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近代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D.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解析:A 由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工人主要来自沿海沿江自然经济解体较早的地区到甲午战后工人来自全国各地,且人数众多,可知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故答案为A项;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更多劳动力,B项因果关系倒置,故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劳动力来源和数量的变化,而不是上海经济的发展,故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故排除D项。

10.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C.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解析:B 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及民族企业对自然经济均产生瓦解作用,故1为自然经济;洋务企业对民族企业有诱导、压制的作用,故3、4应为洋务企业及民族企业。

外资企业刺激了民族企业的产生,两者之间有抵制、竞争关系,故2为外资企业,B项正确。

11.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它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

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这反映出( )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解析:D 材料体现了福州周边农村机坊数量和农民从事纺织业的加工生产,未体现农业状况,故排除A项;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表现是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与材料中农民加工生产交给厂商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中信息“机坊”“农民或自置织机”表明农民生产所用仍是手工劳动并非机器生产,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得出村民以发包的形式加工,“论件给资”体现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故答案为D项。

12.鸦片战争后我国某些地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民国初年尚有地区“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这些现象说明近代经济( )A.传统结构没有改变B.新式工商业薄弱C.城乡发展差异明显D.地区发展不平衡解析:D 鸦片战争之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新式工商业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城乡发展的差异,故C项错误;材料中说明鸦片战争后某些地区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民国时期仍有部分地区存在“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故D项正确。

【新知生成】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该地成为西方国家商品的倾销市场,二是沦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表现为该地大量出口原料,比如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

13. 1875年英国驻九江领事商务报告称:本埠周围产茶地区的发展是很有趣味的,距本埠87英里的建德县是1861年才开始种茶的,今年提供的茶大大增加了。

这说明( )A.英国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B.九江地区农业走向衰落C.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加速D.民族工业开始出现繁荣解析:C 通商口岸附近种茶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增强,不能体现英国加紧侵略,故排除A项;种茶也属农业的范畴,是种植作物种类的变化,不能体现农业的衰落,故排除B项;茶叶种植,表明农民的商品化意识增强,促进农业商品化发展,故答案为C项;材料论述的是农业,与民族工业无关,故排除D项。

14.1872年,李鸿章在一封奏折中怒斥当朝士大夫们“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攘外”。

这说明李鸿章( )A.镇压太平天国压力巨大B.抗击英法联军反遭误解C.推行清末新政不被理解D.开展洋务运动阻力重重解析:D 材料提供时间为1872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结束,故排除A项;抗击英法联军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故排除B项;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此时的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苟安”之状,体现了开展洋务运动的阻力重重,故答案为D项。

15.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

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

该材料表明(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D.中国应大幅提高关税禁止商品输入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表明棉布、棉纱等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为绝大多数,这表明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附庸,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

16.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

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解析:D 从材料信息“沿海各口”“川、楚等省”可知,洋纱、洋布不仅在通商口岸使用,在内陆地区也大量使用,A项错误;当时洋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有所降低,但绝对不是“萎缩”,B项错误;C项材料无体现;材料中的时间为“1893年”,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发展较快,对棉纱的需求大增,其生产的棉布也在客观上抵制了洋布的进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