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介绍 (1)
威宁县旅游简介
威宁旅游概况------威宁行政区划全称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部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区,地处云、贵、川三省之交通咽喉要塞!全县总面积约为6295平方公里,是贵州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县城的海拔为2200米,县境内的海拔最高处为2897米,被地理学家称之为贵州屋脊.在这里居住着近百万辛劳耕耘的威宁各族人民,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县人口已达130万人,在全国来说也可以算得上人口大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44%.透过精确的卫星图像,可以测算到“街心花园”准确的经度以及纬度为104.1515",26.5251"。
威宁县旅游资源开发可划分为六个旅游功能区一、中心旅游区中心旅游区范围包括草海湖泊——湿地水域及其周边地区。
本区既是威宁县集高原湖泊——湿地山水风光、候—留鸟栖息地、历史文化遗存和多民族聚居地风俗民情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区,也是威宁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所在地。
兼具全县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县城)和高原湿地生态旅游观光、科学考察以及历史文化体验功能。
1、县城旅游中心地亚区:主要景点(区):草海镇城区及(或)拟建的新城区。
凤山寺、玉皇阁、万寿宫(江西会馆)、涌珠泉等。
2、草海湿地——湖泊生态旅游亚区主要景点(区):草海湖泊——湿地水域及沿岸乡村。
阳关山、刘家巷(六孔桥古驿道)、簸箕湾等村落。
3、杨湾桥水库湖光山色——回族风俗民情亚区主要景点(区):杨湾桥水库及周边村落;杨湾桥清真寺等。
二、东部旅游区(重点旅游区)该区邻近中心旅游区,靠近326国道。
主景区位于盐仓、板底两乡范围内。
高原岩溶丘陵上壮丽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规模宏大的天然牧场风光和浓郁传统的彝族风俗民情是其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
该区是体验彝族风俗民情、开展草地生态旅游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主要景点(区):位于盐仓、板底两乡,面积数十万亩的百草坪天然草场;凉水沟畜牧良种(波尔山羊,美丽努绵羊,考力代)繁殖基地及丘陵——山地人工草场;幺站天然林——杜鹃花保护区、盐仓彝族向天坟、板底彝族村寨等。
威宁八大景点及介绍
威宁八大景点及介绍威宁是贵州省毕节市下辖的一个县,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
这里有着许多著名的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威宁县的八大景点。
一、威宁大峡谷威宁大峡谷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北部,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野生动物保护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峡谷中有许多壮观的景观,如天门洞、三清洞、龙门洞等,还有许多瀑布和溪流,如龙潭瀑布、神龙瀑布、龙潭溪等,让人流连忘返。
二、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和威宁县交界处。
瀑布高达77.8米,宽101米,气势磅礴,水流如悬崖倾泻,声势惊人,是观赏瀑布的绝佳地点。
三、翁贵温泉翁贵温泉位于威宁县的西北部,是一个集温泉、山水、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温泉水温度高达70℃,富含多种矿物质,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周围还有许多山水风光,如翁贵河、龙潭溪、百花谷等。
四、百花谷百花谷位于威宁县的西南部,是一个以山水风光和花卉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谷内有许多花卉品种,如牡丹、玫瑰、海棠、芍药等,还有许多山水景观,如瀑布、峡谷、溪流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五、观音洞观音洞位于威宁县的东北部,是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洞内有许多佛教雕塑,如观音像、弥勒像、阿弥陀佛像等,还有许多佛教文化遗址,如佛教经幢、佛教经典等,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天龙山天龙山位于威宁县的中部,是一个以山水风光和文化历史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山上有许多风景区,如天龙岩、天龙湖、天龙洞等,还有许多文化历史遗址,如天龙寺、天龙庄园等,让人感受到天龙山的神秘与魅力。
七、白果山白果山位于威宁县的南部,是一个以山水风光和野生动物保护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山上有许多野生动物,如猴子、松鼠、兔子等,还有许多山水景观,如溪流、瀑布、峡谷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八、金钟山金钟山位于威宁县的西部,是一个以山水风光和文化历史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山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如金钟山寺、金钟山庄园等,还有许多山水景观,如瀑布、溪流、峡谷等,让人感受到金钟山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美丽。
我可爱的家乡威宁
• • • • •
威宁——一座美丽的高原古城。 这里的凤山最美丽! 这里的草海最清甜! 这里的《阿西里西》最动听! 这里的人儿最亲切!
威宁是我们可爱的家乡,这里的 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与我们息 息相关。热爱威宁,建设威宁,是 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热爱威宁, 建设威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 事做起,为威宁美好的明天添砖加 瓦。
幽静清凉的凤山古寺
诗情画意的勺圃万亩草场
• 威宁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县,在这块神奇 的土地上,居住着10多个少数民族,你知 道哪几种少数民族的人数较多吗?你还知 道他们的民俗习惯吗? • 彝族 • 回族 • 苗族
• 彝族火把节的日期统一为农历的六月二十四。“火把节” 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 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 摆好宴席,把它敬神,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 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 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人们接过毕摩手里用蒿草扎成 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据说可以驱虫。效仿阿什嫫以 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 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 活动。小伙们举行赛马、摔跤、唱歌、斗牛、等活动。姑 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歌,跳舞。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 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 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 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 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 贵州省的西大门。全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2200米,县城因常年阳光明媚,被贵 州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夏无酷暑,是 理想的避暑胜地。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精)
马摆大山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麻乍乡境内,距县城 40公里,326国道从西北脚经过,交通便利。主峰海拔2763米,山顶平缓,东西宽 5.8公里,南北长7公里,面积约40平方公里。该山地处滇黔交界,隶属乌蒙山脉,是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冬季日照居威宁之首,风和日丽;夏天气候凉爽,绿草如茵。乌 蒙山脉在威宁史上曾为彝族土司乌撒家统治,而马摆大山一带属乌撒侄子马摆家的地 盘,故名叫“马摆大山”,这在古彝文献《彝族源流》等书籍中还能找到佐证。 马摆大山风光奇异独特,大山上集万亩草坪、高山流水、千亩杜鹃、千年“趴地 松”岩格新村等景观于一体,这里可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并有“一山一湾, 一湾一滩”的奇景,溪流还汇成高海拔的“马摆天池”和众多瀑布。在大山的山腰、 峡谷间,是长年翠绿的树木,其中生八角树、江子树和野竹林,真可谓是“一座具有 复合型景观的高山大草原”。大山虽然山顶平缓,但山势陡峭,其山体庞大,巍峨雄 壮,因特殊的地域地貌,马摆大山的高山草原,代表了乌蒙山脉的一种有别于西藏、 新疆及内蒙的草原景色,被人称作“最后一片美丽得让人落泪的草原”。万亩草场在 大山上没有明显的脊梁,广博而空旷的原野,看上去同想象中“天苍苍野茫茫”的北 方大草原完全一样。在南北长7公里,东宽5.8公里的山顶上铺满了软绵绵的、厚厚的、 各种各样野草,其间还夹杂着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花,夏秋绿草茵茵,草花盛开,富有 高山草原特色,诺大个平实且具有高低徐缓错落的天然草原,虽可以远望却一眼无法 穷尽,地势的起凸隐显令人难以预想和捉摸不透, 每走一小段,就会呈显出不同的一幅新画面来。
概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西大门,位于贵州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 南省毗连。全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盖率33.28℅,县 境中部为平坦开阔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贵州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 治县,属于毕节市管辖,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据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 23.1℅,三个主体少数民族彝族占8.9℅,回族8.2℅,苗族5.6℅.县人民政府驻草海 镇。 高原草场面积大,畜牧业发达。特产威宁荞酥,火腿,盛产黄梨和苹果,有美味的洋芋, 小粑粑,还有可口的正宗黔西羊肉粉。农收产品加工业发达。县城西边有美丽的草海,中河 区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止。 森林面积18万公顷。有煤,石膏,铅、锌、铜等矿产资源。产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 豆类,荞麦,甜菜。工业以煤炭,地毯工业为支柱。贵昆,贵大铁路过县境。名胜古迹有石门 坎教堂,双霞洞摩岩石刻,黑颈鹤草海保护区,凤山寺,百草坪,马摆大山等等。
威宁县民族风情
威宁县民族风情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毕节市辖县。
位于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
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约1263816;其中彝、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4.3%。
民族风情威宁是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汉、彝、回、苗、布依等18个民族。
各民族相依共存,和谐相处,组成了一个100多万人口的大家庭。
彝村、回屯、苗寨星罗棋布。
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苗族花山节,场景恢宏、气氛热烈。
摔跤、赛马、射弩、扭扁担、荡秋千等民族竞技活动丰富多彩。
彝族的大型歌舞组合阿西里西及弹月琴、唱对歌等,苗族的大型迁徒舞及芦笙舞,唱情歌、吹芦笙以及布依族的插秧歌,无不洋溢着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展示出迷人的民族风彩。
各民族迥异的生活习俗、婚丧礼仪、图腾崇拜、服饰装扮以及回族的挑花剪纸、苗族的蜡染编织、布依族的刺绣竹编等民族工艺,这一切犹如一个个精美的光环,焕发出神秘诱人的光彩,犹如一块缀满珠玑的轻柔酥软的纱幔,纱幔之中是一方神奇的土地。
彝族、回族、苗族三个主体少数民族酿就了威宁浓郁的民族风情,有热烈奔放的彝族火把节、庄严肃穆的回族古尔邦节、欢快明朗的苗族花山节等节日活动。
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原始古朴的民族舞蹈,独特的音律,淳厚的风情,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彝族“撮泰吉”“撮泰吉”是彝语。
“撮”意是人,“泰”意是变化,“吉”意是游戏、玩耍、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变人戏”。
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剧活化石”。
“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以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
1祭祀。
由包头布把头顶缠成锥形,身上和四肢用白布缠紧以象征裸体;戴着面具,用类似罗圈腿的步伐,表示先人初学直立行走形态的一群演员表演。
开场时,在场地四角点燃灯笼,由惹嘎阿布发号施令,领着几个“撮泰”老人,手柱棍棒,踉踉跄跄,像从遥远的原始森林里走来,发出猿猴般的吼叫声。
威宁旅游景点
威宁旅游景点威宁,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介绍威宁旅游景点的详细内容。
一、红枫湖风景区红枫湖风景区位于威宁县西南部,距离县城约50公里,是一个以湖泊和红枫林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区。
这里是贵州省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湖泊面积达到了7.8平方公里。
湖泊周围的红枫林在秋季时变得格外美丽,成为了拍摄红叶的好地方。
除了红枫林,这里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如梅花山、白云山、金龟山等。
此外,游客还可以在湖边漫步,欣赏湖面上的美景,或者乘船游览湖泊,感受湖光山色之美。
二、龙洞沟风景区龙洞沟风景区位于威宁县境内,距离县城约80公里,是一个以峡谷和瀑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区。
这里的峡谷深邃幽静,有着许多奇峰怪石和清澈的溪水。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龙洞沟瀑布群,这里有着数十处不同大小的瀑布,形态各异,有的如银带飞瀑,有的如珍珠串般的小瀑布,还有的如玉龙升天的壮观景象。
这里的瀑布群被誉为贵州省最美的瀑布之一。
此外,游客还可以在峡谷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原始风貌,或者进行一些冒险活动,如攀岩、漂流等。
三、龙场古镇龙场古镇位于威宁县北部,距离县城约30公里,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镇。
这里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为主,有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民居和商铺。
古镇中最著名的景点是龙场古街,这里有着许多古老的商铺和店铺,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苗家菜肴和特色小吃。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古镇中的许多古迹,如龙场文庙、龙场古城墙等,感受到这个古镇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毛儿盖风景区毛儿盖风景区位于威宁县东北部,距离县城约60公里,是一个以高山草甸和原始森林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区。
这里的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气候凉爽宜人,空气清新。
这里的主要景点是毛儿盖草原和毛儿盖森林公园,这里有着广阔的草甸和原始森林,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此外,游客还可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露营、骑马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威宁彝族苗族自治县演示汇报
经济状况
2009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49.62 亿元,增长 14.24%; 完成财政总收入 5.018 亿元,同比增长 16.11%;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完成 18.8 亿元,增长 45.4%;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33.88 1 亿元,同比增长 26.7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09 亿元,增长 24.57%。 城镇居 民可支配收入 10735 元, 同比增加 837 元,; 增长 8.46%; 农民人均纯收入 2553 元,同比增加 282 元, 增长 12.42%; 城镇失业 率控制在 4.3%以内。
是一种特色食品。先把切好的火腿、笋子、豆腐、 腌菜、葱姜蒜辣等用油炒好后,再将荞面合水赶 成皮,将炒好的馅子包进去,将小粑粑放进锅里, 圆放成几圈,锅底放点水,盖紧锅盖,不让漏气, 直到锅里水烧干、稍过片刻,小粑粑里面的油浸 了出来,锅底吱啦吱啦直响。
三、民族风情
撮泰吉节
撮泰吉是一种古老的戏剧 形态,被称为“戏剧活化
石”。“撮泰吉”为彝文
译音,意思为“变人戏”, 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到十
五演出,以驱邪祟、迎吉
祥、祈丰收。
开斋节
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译,音译 “尔德·费图尔”。亦称“肉孜节” 或“小节”。与“宰牲节”同为伊 斯兰教两大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
荞 酥
“黔西、大方一枝花,威宁、赫章苦荞粑。”这是一句赞 美威宁传统名点—荞酥的古老民语。 威宁属高寒山区,盛产苦荞、甜荞,常以荞粑为主食。苦 荞味苦,但用苦荞粉精心制作的荞酥却甜美芳香,为众多 黔点中的姣姣者。 荞酥的出现至少已有 600多年历史。相传明太祖朱元璋, 曾认奢香作义女,明初袭其夫蔼翠贵州宣慰使职。1368年, 朱元璋过生日,奢香进京贺寿,想用贵州特有的苦荞面做 一种寿糕送“父皇”。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情简介1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情简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的西大门,全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盖率31.7%;县境中部为开阔平缓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县。
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
2010年末总人口14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4%。
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威宁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
威宁既是贵州的“屋脊”,又是滇东北走廊的交通要塞,326国道过县境129公里,102省道过县境157公里,铁路里程187公里。
威宁县物产资源种类繁多,盛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等粮食作物,烤烟、芸豆、蘑芋等经济作物和苹果、黄梨、核桃、板粟等干鲜水果;中药材有党参、天麻、黄柏、三七、半夏、杜仲、厚朴等。
其中马铃薯常年产量在15亿公斤以上,品质优良,为全国之冠。
全县拥有成片草场和草山草坡320万亩,各类牲畜常年存栏达157.22万头(匹、只)以上,出栏77.47万头(匹、只)以上,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铅、锌、铜、金、银、铝、石膏、泥炭、硅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岗石等30余个品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50亿吨。
威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据文献记载,威宁秦朝为汉阳县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1954年11月11日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是全省乃至全国成立较早的自治县。
历史的沧桑巨变,为威宁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中水汉墓群、彝族向天坟、奢香古驿道遗址、千年古刹凤山寺、明代疆界碑、吴三桂金殿、蔡锷点兵场、石门坎柏格里墓、云贵红军桥等。
自2009年9月6日-7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对我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国务院扶贫办把我县作为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县来推进(简称“威宁试点”)。
威宁简介
威宁简介威宁,绽放在云贵高原上的美丽山城,徜徉在连绵起伏群山的怀抱中,如诗胜画。
草海,高山上的湖水,高原上的明珠,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弥散着传奇的色彩并紧紧镶嵌在每一个威宁人的内心深处,魂牵梦系。
草海与威宁唇齿相依,肝胆相照,草海以她睿智的胸怀包容着季节的变幻与生活的变迁所带来的一切,并以她豪迈的气慨出现在威宁这块充满生命力的古老热土上。
威宁人民在以勤劳勇敢的崇高品质作为对草海回报的同时也赋予了草海以灵魂,草海从此与威宁人民脉络相连,息息相通。
威宁行政区划全称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部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区,地处云、贵、川三省之交通咽喉要塞!全县总面积约为6295平方公里,是贵州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县城的海拔为2200米,县境内的海拔最高处为2897米,被地理学家称之为贵州屋脊.在这里居住着近百万辛劳耕耘的威宁各族人民,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县人口已达111.8万人,在全国来说也可以算得上人口大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44%. 透过精确的卫星图像,可以测算到“街心花园”准确的经度以及纬度为104.15'15",26.52'51"。
请点击上图获取威宁与相邻地区的交通路线的高精度卫星图像全县境内地势由东南往西北平缓抬升,中部形成独特的大面积高山平原,四周切割剧烈,高海拔、低纬度,立体气候突出,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县年均日照时间在1800小时以上,被地理学家们称为贵州的太阳城.在这里你常常可以看到深深印在人们质朴笑脸上的高原红.请点击上图获取威宁城区地形的高精度卫星图像威宁蕴藏着大自然赐予的丰富自然资源,马铃薯(本地常称为洋芋)是大宗经济产品,年产8.6亿公斤以上,烤烟属云南清香型,宜栽面积60万亩,荟豆、双白边瓜子是广受欢迎的主要产品,黄豆、荞麦产量高、质量好,有草场286万亩,各种牲畜存栏110万头,其中威宁绵羊文明遐耳,年出栏肥猪20万头以上,多为山地放牧型乌金猪,是腌制火腿的优质原料;全县有宜林面积300多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00多万亩,经果林中主栽的大黄梨系全国八大名梨之一,常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金冠”苹果常年产量500多万公斤,建有以梨、苹果、核桃为主的果园5.57万亩,全县已探明煤矿储量50亿吨以上,赤铁矿储量1亿吨以上,铅锌、石膏、硅、铜、高岭土、冰川石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已查明中药材1000多个品种,天麻、杜仲、潞党、半夏等属独特珍贵药材;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草海,是黑颈鹤越冬之地,年均气温10.6C,7月平均气温17.7C,年日照时数1805.4小时,是贵州省光照之冠,有利于兴建避暑山庄,发展旅游业.自治县成立以来,威宁县以上述资源为依托,加大改革和建设的力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置于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实验区”之内,又处于攀西——六盘水开发的大环境中,加上国家赋予自治县的优惠规定和权利,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势在必成,是投资者易见效益的理想场所。
威宁景点活动策划方案设计
威宁景点活动策划方案设计一、基本情况介绍1.1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威宁县地处贵州省西南边界,总面积为4156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
县境内有彝族、回族和苗族人民,他们保留并传承了彝族、回族和苗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威宁县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如黄连大峡谷、猛毒药山、旧屯山、聚宝苗乡等。
1.2 威宁旅游资源概况威宁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山峦、河流、峡谷、湖泊等。
其中,黄连大峡谷是威宁县最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被称为“小黄山”,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县内还有许多特色村落,如马场村、毛家大院等,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彝族、回族和苗族的风土人情。
二、目标与定位2.1 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将威宁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向游客宣传和推广,增加威宁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威宁旅游,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2 定位威宁县以其独特的彝族、回族和苗族文化作为切入点,将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结合起来,打造一个集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和户外探险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威宁县的旅游特色在于其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绝美的自然风光。
三、活动策划3.1 主题活动3.1.1 "彝趣威宁"彝族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彝族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体验活动,使游客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的魅力。
3.1.2 "回韵威宁"回族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回族民歌、舞蹈、唱念做打等艺术展演,让游客领略回族的独特风情,感受回族民族文化的瑰宝。
3.1.3 "苗意威宁"苗族传统节日活动在苗族传统节日(如苗族龙船节、花山苗年等)期间,举办苗族特色的庆祝活动,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苗族的独特风俗和民俗文化。
3.2 活动内容3.2.1 主题活动演出在威宁县的特定场地(如景区、文化广场等)举办主题活动演出,邀请当地彝族、回族和苗族的文化团队进行舞蹈、音乐等演出,给游客带去视听上的享受。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简介
2020/5/11
位于马摆大山东、西、北山腰之间,有各种野生杜鹃上千亩。每到中春至中夏近三月的时间里有余, 马摆大山又变成一个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在种类繁多的杜鹃花中,要数白杜鹃甚是可爱,清纯如芙蓉。 每年四五月间开放时,就像给马摆大山系上一条白色的腰带。这里的杜鹃花较大方的“百里杜鹃”,花 期要晚得多。在欣赏完大方的“百里杜鹃〞好有“百里杜鹃”的余韵,正是欣赏的好季节。在马摆大山 南部黑龙潭梁子周围,生长着近千亩的马尾松,高不过一尺五,多数一尺来高,枝条间却缀满了累累松 果,当地人称长不大的小松树,所以又有“小矮松”、“趴地松”之名,人们还戏称其为“侏儒松”。 据说,这种“趴地松”在乌蒙山地区仅马摆大山有成片生长,虽成片不成林,但属大自然中的一大奇观。 据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讲,这片小矮松在他们还小的时候了,在他们道之前也不知道长了多年,现在还 是这样大。据说有上千年的历了。 这连片的小矮松密密麻麻地趴在马摆大山的山顶,犹如毡子一般,穿 行于其中,你会感受到她的热情与好客,总想将你挽留做客。不时“扑哧”一声飞起的野鸡会吓你一跳, 抑或是一只直上云天的叫天子云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马摆大山四周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其山体 庞大,仿佛是一只巨大的鳄鱼从可渡河向草海爬去,头朝草海,尾在河沿,四肢是山峰周围不规则的几 列山脉。马摆经过大自然的风化雕琢,使东缘山谷悬崖万丈,峡谷沟壑幽深,险峻异常。一年四季时有 云雾缭绕,风起云涌,景象万千,其奇特之处在山与山之间形成的无数山涧,山涧溪流纵横,树木茂盛, 植被繁多。岩格新村位于马摆大山西北部,326国道从村中经过,村中居住着数十户回民,一些土制墙的 瓦屋错落有致座落在大山脚下,在绿树成荫的土墙瓦屋旁,一些钢筋混凝土的“新农村”房屋如雨后春 笋般出现。新颖独特的样式加上雪白的瓷砖和漆得铁红的门窗,和绿树交相辉映。清真寺旁还有数株千 年枫树,据林业专家测定,树龄有1200年以上的,堪称枫树中的老祖宗。岩格箐新农村属毕节地区回民 村寨新农村试点村,古木尚多,高大的黄松、青松成林,生态良好,民 风纯朴,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给巍峨的马摆大山增添了特有的风韵。
威宁简介PPT课件
位于威宁县境内的红枫湖是贵州省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清澈的湖水、秀美的湖光山色和 丰富的水产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潜水、观赏鱼群,也可以在湖畔 的度假村享受宁静的度假时光。
威宁县博物馆
威宁县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 和民族民俗文物。游客可以在博物馆内了解到威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同时也可以欣 赏到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色。
民间舞蹈
威宁的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如苗族 的芦笙舞、彝族的鼓舞等。
传统戏剧
威宁的传统戏剧包括阳戏、地戏等 ,这些戏剧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
04
威宁经济
农业经济
农业产值
农业现代化
威宁自治县的农业产值占据了全县总 产值的较大比重,是当地经济发展的 重要支柱。
威宁自治县正在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现代文化交流
威宁地区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彝族 文化和苗族文化等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和发展。
03
威宁文化
语言文化
01
02
03
语言种类
威宁境内有多种方言,包 括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 言。
汉语方言
威宁的汉语方言属于西南 官话,与四川、重庆等地 的方言相似。
少数民族语言
威宁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 ,如彝族、苗族等,他们 使用各自的民族语言。
近代社会问题
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速,威宁 地区也面临一些社会问题,如
贫困、教育落后等。
现代历史
现代政治发展
威宁地区在现代政治发展方面取得了 一些进展,如基层民主建设等。
现代经济发展
威宁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 别是旅游业和农业方面。
贵州威宁简介
贵州威宁简介
贵州威宁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临河相连,东接湖南省祁阳县,西依兴义市,息烽县,北倚永山特殊管辖区。
是贵州省少数民族和经济衰落特殊县。
威宁县建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
的历史,自清代的民国年间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兴义市为中心的院落
型城镇,被贵州省评为“全省最美古镇"。
它也是贵州省苗族服饰、弦
乐音乐、医药民俗、佛教文化、游牧经济等特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
地理根据地。
威宁县拥有2个国家级苗族文化旅游区,2个国家级苗族民俗旅游区,1个省级苗族文化旅游区和3个省级苗族民俗旅游区。
威宁旅游景点
威宁旅游景点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的南部,地处云贵高原、黔中丘陵和川西山地的交汇处。
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自然风光十分优美,被誉为贵州省最具特色的旅游胜地之一。
以下是介绍威宁旅游景点的详细内容。
一、鸡冠山鸡冠山位于威宁县城东南约40公里处,海拔2390米,是贵州省的第二高峰。
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凉爽宜人,是避暑胜地。
鸡冠山景区内有瀑布、溪流、山泉等自然景观,还有古老的宗教建筑和文化遗址,如明代的云岗寺、清代的石羊岩、石人洞、石马洞等。
二、苗岭风景区苗岭风景区位于威宁县境内,距离县城约60公里。
这里山峦叠嶂,森林茂密,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苗岭风景区内有苗岭大峡谷、苗岭峰林、苗岭森林公园等景点,其中苗岭大峡谷是国家AAAAA级景区。
这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如苗岭古城、苗岭古寨、苗岭鼓楼等。
三、鼓楼风景区鼓楼风景区位于威宁县城南约10公里处,是威宁县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鼓楼是彝族传统建筑,高约20米,是彝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鼓楼风景区内有鼓楼广场、鼓楼博物馆、彝族文化广场等景点,还有美丽的湖泊、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的公园等。
四、银河洞银河洞位于威宁县城北约30公里处,是一处地下溶洞。
这里的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钟乳石景观奇特,如同银河倒悬,故名银河洞。
银河洞内有地下河流、水晶宫、天空之境等景点,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探险体验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五、鬼斧神工鬼斧神工位于威宁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是一处奇特的地质遗迹。
这里的石柱、石笋、石幔、石花等钟乳石景观形态各异,如同鬼斧神工,故名鬼斧神工。
鬼斧神工景区内有天坑、地下河流、地下瀑布等景点,是一处集地质、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以上是威宁旅游景点的简要介绍,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十分独特,值得一去。
同时,威宁县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如彝族酸汤鱼、彝族酸菜鱼、彝族烤鸡等,让您在旅游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方美食。
贵州省威宁县简介
威宁县么站中学简介
• 么站中学创办于 么站中学创办于1958年,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 年 占地面积 万多平方 是一所正在建设和完善中的初级中学。 米,是一所正在建设和完善中的初级中学。 • 有教师94人,学生2236人。 有教师94人 学生2236人 • 有教学楼三幢(其中一幢在建),学生宿舍 有教学楼三幢(其中一幢在建),学生宿舍 ), 一幢,食堂一个。 一幢,食堂一个。 • 有篮球场、简易运动场、图书室,基本配备 有篮球场、简易运动场、图书室, 了理化生、体育等器材。 了理化生、体育等器材。
பைடு நூலகம்
• 学校的教学楼
• 学校教学楼
草海风光
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
草海之夏
草海之冬
• 欢迎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到 欢迎各位领导、
威宁观光、避暑! 威宁观光、避暑!
•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 贵州的景点 贵州的景点:
• • • • • •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 梵净山。 梵净山。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 威宁草海等。 威宁草海等。 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比如苗族的花山节、 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比如苗族的花山节、 彝族的火把节等。 彝族的火把节等。
贵州省威宁县简介
1、 1、威宁县位于贵州省西北乌 蒙山腹地,属于毕节地区。 蒙山腹地,属于毕节地区。是 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 贵州省面积最大、 有彝族、回族、 县。有彝族、回族、苗族等少 数民族。 数民族。 2、冬暖夏凉,是避暑的好地 、冬暖夏凉, 。(7月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17.9℃) 方。( 月平均气温
我的家乡威宁
Charming
THA NK YOU 感谢观 看
威宁欢迎您的到来
草海细鱼
牛干巴
羊肉粉
又称“虾子鱼”、“黄辣丁”,长约寸许, 不会长大,肉厚味佳,系将草海鲜鱼捕起后 经风干或微火烘焙而成。草海细鱼兼有虾味, 这是由于草海细鱼尤其喜欢吃虾,肚子里总 是存放一只没有消化的虾,便有了此特色。
威宁回族群众于每年秋冬时节选取肥壮 肉牛的后腿等部位的优质牛肉,辅以适量食 盐、花椒等调料,采用搓揉、腌渍、晾晒、 风干、煎炸等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牛 肉食品,其味道独特、营养丰富,为各族群 众所喜爱。
开
各自凭意愿集资或集物,共
斋
同分享,并在会礼结束后,
节
把一家一户送到清真寺的“油
香”当众散发,每巡一人一个,
大家共度欢乐,互问吉祥。
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凡苗族聚居之村寨, 不论男女老幼,都穿着节日盛装,自带午餐;年 轻人带上芦笙和短笛,成群结队地到多年来约定 俗成的山坡上“耍花山”,也叫“赶花场”。届时,将 举行芦笙舞和穿衣、穿针、射弩、赛马、绩麻等 竞赛和表演。
百 草 坪
马摆大山景区是一个集
草坪、草坡、峡谷、海子等
风光为一体的高山体闲度假
马
旅游区,位于距草海40公里
摆
的麻乍乡境内,面积近30平
大
方公里,最高山峰海拔2763
山
米,是滇黔重要的地理分界
线。其山体庞大,巍峨雄壮、
气势恢宏,集中体现了独特
的喀斯特地形地貌。
石门坎是威宁最西北的 一个苗族聚居区,在上个世 纪初至四十年代,曾经是“西 南苗族文化的复兴地”和“西 南文化最高区”。
彝族撮泰吉是一种古
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
介绍贵州威宁我的家乡
介绍贵州威宁我的家乡
贵州威宁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县,位于遵义市西南部,毗邻四川省泸州市、川黔两省交界处。
威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中国的稀土重要产区之一。
威宁境内的森林、风景、土特产和人文景观都非常吸引人。
1. 独特的民俗文化:威宁是著名的苗族聚居区,苗族文化是该区域的主体文化,苗族的服装、音乐、舞蹈、饮食、民居等都非常有特色,而且保存完好。
2. 丰富的旅游资源:威宁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百花湖、龙泉山、金凤山等自然景观,苗族古寨、苗绣大观园、古香古色的苗式建筑等人文景观,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3. 特色美食:威宁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美食高地,拥有各式各样的美食,如蜜汁火腿、脆皮烤鱼、松子粉圆、酸汤鱼等。
其中最有名的是威宁火锅,是一种用红油等多种辣椒调味的口味浓郁、味道鲜美的火锅。
4. 独特的手工艺品:威宁是一个具有丰富手工艺品文化的地区,如苗绣、苗银、苗木雕、苗鼓、苗笛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
威宁的手工艺品精美绝伦,深受游客的喜爱。
5. 人文底蕴:威宁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里孕育了许多知名的历史人物,如鸦片战争的重要人物杨芳、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人士杨洪基等。
同时,威宁也是一座集中了许多古建筑的古城,这些传统的建筑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
贵州威宁简介
贵州威宁简介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贵州省的边陲县之一。
威宁县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山峦叠嶂,风景秀丽。
这里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和民族文化旅游区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威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民族有彝族、回族、苗族等,其中彝族占人口总数的70%以上。
这里的民族文化非常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彝族的歌舞、手工艺品、传统服饰等等,感受到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威宁县境内有着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著名的景点有: 1. 云台山:云台山是贵州省的第一高峰,海拔2168米,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景点。
这里有着雄奇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和丰富的植被,是一个徒步旅行和登山的好去处。
2. 红枫湖:红枫湖是一个以人工景观为主的旅游景点,是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这里有着美丽的湖泊、绿树成荫的公园和各种娱乐设施,是一个适合家庭出游的好去处。
3. 金钟山:金钟山是一个以宗教文化为主的旅游景点,是一个集观光、朝拜、修行为一体的佛教胜地。
这里有着古老的佛教建筑、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是一个适合信仰者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朝拜和游览的好去处。
除了以上景点,威宁县还有着众多的民俗村落和少数民族文化村,如彝族村落、回族村落、苗族村落等等。
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民族文化,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手工艺品,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贵州威宁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
这里是一个适合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也是一个适合探索和发现的好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海水体偏碱性(PH值为8.0),富容氧水 体,湖水透光性良好,利于浮游和水生植 物的生长,为底栖动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 存环境,为鸟 类提供丰富的动、植物食源
草海是黑颈鹤在中国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鹤在10月中、下旬到达,3月中、下旬离去。
历史上,草海曾于1893、1958、1972年三度 遭到人为的影响,水面干涸,1981年贵州省 政府决定动工恢复草海,1982年蓄水2700万 立方米,恢复水面25平方公里,1985年建为 威宁草海综合自然保护区,以高原湿地生态 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候鸟保护、水生 养殖、旅游疗养三结合之地。
二.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3°36'-104°45,北纬26°30'27°25'。位于贵州省境西北部,北、西、 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
三.自然气候
三.自然气候
威宁县地处贵州省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温 差大,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10℃左右, 年均降水量89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800 小时,无霜期180天。
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将整个撮泰吉演 。 出推向高潮,表演者走村串寨,扫除灾难和瘟疫, 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每到一家,他们都要坐 在火塘边念一段吉祥祝辞,并向主人索要鸡蛋和麻, 走时再从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后来到寨边路口, 把三个鸡蛋埋入土中,点燃茅草,将其余鸡蛋煮熟 分食,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
每年回历九月,进入斋月。每个成年穆斯林(回教 徒)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 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斋”才恢复正常饮食生活。
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凡苗族聚居之村寨,不 论男女老幼,都穿着节日盛装,自带午餐;年轻 人带上芦笙和短笛,成群结队地到多年来约定俗 成的山坡上“耍花山”,也叫“赶花场”。届时, 将举行芦笙舞和穿衣、穿针、射弩、赛马、绩麻 等竞赛和表演。
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 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 威宁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 被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
四.历史文化
威宁,取威镇安宁之意。
春秋时为莫国之地。汉属犍为郡。唐置羁 縻宝州。元置乌撒路,后升为乌撒乌蒙宣 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乌撒卫, 隶云南都司;永乐十一年(1413)改隶贵 州都司。清康熙五年(1666)改乌撒府为 威宁府。1914年改府为县。1954年11月成 立民族自治县。
五.主要景区
威 宁 草 海
草海是一个由岩溶堰塞形成的淡水湖,常年积水, 清澈见底,湖中水草繁茂,故得名草海。登山俯 望草海,周围青松葱郁,湖山辉映,景色如画, 因而草海又称“松波湖”。草海,与青海湖、滇 池同为中国三大高原湖泊,被称为“物种基因库”、 “天然博物馆”、“鸟的王国”,有“高原明珠”的美 誉。
我的家乡:威宁县
小组成员:杨佳佳、李朓云、 陈祥仙、柏大鹏、 沈长艳、涂立波 齐思思、曾敏
概述
地理位置 自然气候 历史文化 主要景区 民族风情
一.概述
威宁县,全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贵州 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毕节地区辖县。位 于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 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88.52万;其中彝、 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4.3%。
六.民族风情 1.彝族撮泰吉
2.回族开斋节 3.苗族花山节
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剧活化 石”。“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 人戏”,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 以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撮泰吉表演主 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 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 农耕、繁衍的历史。
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 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 上。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 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 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 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 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 一
草海属长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横江的上源湖泊, 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水面海拔高度 2170米,比泰山主峰还高600米。湿地与农田为邻, 湖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年补给水 量800~900万立方米,湖区平均水深2米,最深处5米, 湖中遍布水生植物,现有海菜花、芦苇、蒲草、水葱、 紫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4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