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任静
椎管内肿瘤护理常规
椎管内肿瘤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临床分期:(1)刺激期:神经根痛,病变早期出现,性质多为电灼、针刺、刀切或牵拉感,咳嗽、喷嚏和用力排便增加椎管压力而诱发疼痛或加剧。
夜间和平卧痛是椎管内肿瘤较为特殊症状,患者常被迫“坐睡”。
(2)脊髓部分受压期:受压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障碍,髓内肿瘤是从上而下发展,髓外肿瘤则由下向上发展。
(3)脊髓完全受压期:压迫平面以下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而且为不可逆的。
2、临床特点:(1)感觉障碍:为感觉不良和感觉错误,前者有麻木、束带或蚁行感等,后者将冷误为热,抚摩误为刺痛。
(2)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为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可伴有少汗等;腰脊髓段以上肿瘤压迫脊髓时膀胱反射中枢仍存在,膀胱充盈时,可产生反射性排尿;腰骶段肿瘤可产生尿潴留,膀胱过度充盈,产生尿失禁;腰节以上脊髓受压产生便秘;腰节以下脊髓受压产生大便失禁。
(3)运动障碍及反射异常:在肿瘤平面表现支配区肌群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迟缓性瘫痪)及反射减弱或消失,在肿瘤压迫平面以下,则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瘫痪)及发射亢进,圆锥和马尾部肿瘤表现为下神经元瘫痪。
3、各节段脊髓肿瘤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高颈段(C1—4)肿瘤:枕颈区放射性痛,四肢痉挛性瘫痪,躯干、四肢的感觉障碍,膈神经受损可有呼吸困难和窒息感。
肿瘤在C2以上可有枕大孔区症状,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后组颅神经损害或小脑共济失调。
(2)颈膨大段(C5—T1)肿瘤:肩及上肢放射性痛,上肢迟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病灶以下感觉障碍,伴有霍纳氏综合征,颈段肿瘤只有40%患者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
(3)胸髓段(T2—12)肿瘤:胸腹部放射痛和束带感,上肢正常,下肢痉挛性瘫痪并感觉障碍,比较多见括约肌功能障碍。
(4)腰膨大段(L1—S2)肿瘤:下肢放射痛,迟缓性瘫痪及感觉障碍,会阴部感觉障碍,明显的括约肌功能障碍。
(5)圆椎肿瘤:明显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早。
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术后并发呼吸肌麻痹的护理
定 是 否 牢靠 , 时 调节 呼吸 机 支 架 , 随 妥善 固定 呼 吸机 管 道 , 防 止 牵 拉过 度 致 导 管 脱 出『 经 常 检查 切 口周 围皮 肤 有 无 血 迹 、 引 . 痰 迹 或 湿 疹 , 05 用 . %碘 伏 消 毒 2次 /, 管 套 管 的 纱 布 应 保 d气 持 清 洁 , 换 2次,。 更 d 223 引流 管 的护 理 .. 术 后 患 者放 置 了硬 膜 外 引 流 管 。 应保
道 , 于 吸 出 。在 吸痰 前 后 给 高 浓度 氧气 l 2m n 选 择 小 于 便 ~ i, 气 管 内套 管 直 径 12的 软 质 吸 痰 管 ,送 达 气 管 分 叉 处 上 提 / 1e 后 。 取 边 旋 转 边 吸 引 边 上 提 的吸 引方 法 . 分 吸 出气 m 采 充 管 内 分 泌 物 , 引 时 间 不 超 过 1 . 压控 制 在 1 .— 6k a 吸 5S 负 O7 1 P
现将 护 理 体 会 报告 如下 。
1 临 床 资料 患 者 , , 2 0 — 7 始 无 明 显 诱 因 突 感 右 下肢 无 力 , 男 于 080 开 渐感 右上 肢 、 上 肢 、 下 肢 无 力 。2 0 — 9始 感 颈 部 疼 痛 。 左 左 080 呈 阵发 性 , 作 多 在 夜 间 睡 眠时 , 伴 有 左 上 肢放 射痛 , 右 发 并 感
原 发 性椎 管 内肿 瘤 09 25例 , 脑 瘤 的 发 病 率 为 低 … 根 .~ . 较 。
肢 体 活 动 情 况 , 给 予 低 流 量 持 续 吸 氧 (— / i)监 测 血 并 2 3Lm n , 氧 饱 和度 和血 氧 分 压 。 液 过程 中要 注 意 滴 速及 有 无 输 液 反 输 应, 防止 输 液 过 多 或不 足 , 以保 持 循 环 系 统 的 稳定 。
导航-术中三维影像系统 (1)
椎弓根技术 髋关节置换(尤其臼杯位置) 膝关节(截骨平面、双侧软组织平衡) 椎体成形术(较少患者、医师辐射量) 胫骨、股骨髓内钉(远端锁钉) 股骨颈、转子间骨折、骨盆骨折(尤其 是髋臼骨折)
优越性
20%;28%; 术中一次扫描,减少医师的X线被动辐射 量; 可从三维图像测量钉道长度、角度及螺 钉直径、手术更精确、简便、快速; 减少手术窗口、减少出血
注意事项
术中保证患者体位固定牢固; 保证参考架固定牢靠; 避免激光射入人眼;
脊柱手术导航步骤
确认 导航
安装参 考架 暴露 3D扫描
收费
3500-8000元 国家尚无收费标准 东直门医院大部分患者接受
三维C臂
导航
导航软件界面stealth2statio软件
导航-术中三维成像系统
骨二科 任静、刘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 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 型综合性中医院。 骨科中心是目前国内骨科设 备最先进、最完备的著名重 点学科建设单位。 主任:徐林
发展史
有框架--------无框架 声学(超声)--磁学(电磁场)--光学(红外 线) X线-------2D-------3D 术前(注册、配准)--------术中
AMPK对脂质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Vol.25.No.5 Sep.2019540第25卷5期2019年9月文章编号1006-8147(2019)05-0540-04AMPK对脂质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任静,朱仲玲综述,阎昭审校(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60)摘要AMPK是能量代谢的中心调控因子,在脂质代谢调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拟对AMPK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脂质紊乱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及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关键词AMPK;脂质代谢;激活剂中图分类号R969.1文献标志码A脂类是机体储能和供能的主要物质,也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质代谢指生物体内脂类在各种代谢酶的作用下进行多步骤、复杂的生化反应,包括消化、吸收、合成、分解及转运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011。
脂质代谢紊乱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 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能量代谢的调控中枢,能够调节多种脂质代谢相关酶及转录因子,在维持脂质代谢稳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叫本文对AMPK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做一综述。
1AMPK的结构AM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以!-,"-和#-亚基组成的异源三聚体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031。
!亚基为催化亚基,决定蛋白激酶复合物的活性,其172位苏氨酸(Thr172)为磷酸化激活位点041。
"亚基为AMPK的结构核心,存在"1和"2两种亚型。
当糖原大量储备时,AMPK01糖原结构域与糖原结合,以抑制AMPK活性。
AMP或ATP通过与AMPK的#亚基Bateman 域结合,抑制STK残基Thr172去磷酸化,激活AMPK051。
椎管内肿瘤护理查房
3 椎板变薄消失 4 椎间孔扩大 发生于神经根肿瘤 5 横突、肋骨头破坏,椎旁见软组
织肿胀
转移性肿瘤最多,其次为 同时生长的硬膜内外肿瘤, 少数原发于硬膜外的病变。
相关知识
基本概念 临床表现 分类
病史汇报
大
纲
护理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评价
4.出院后应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的站立。
有体温异常的危险
—与感染、术后吸收热、有关。
观察生命体征,及时测量体温。 补充营养和水分。 促进患者舒适,多休息,进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降低体温: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评价:患者术后发热及时得到处理,未发生并发症。
有营养失调危险
—低于机体需要量。
遵医嘱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如静脉滴注脂肪乳氨基酸。 营养状况的监测: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包括每天的摄入量和实验室相 关的指标的变化。
病史汇报
2015.6.6患者出现腹部膨隆,请消化内科会诊,予清洁灌肠。6.7拔除头 部引流管,腹部膨隆较前一日有所改善,继续清洁灌肠及腹部皮硝外敷。 6.13腹部膨隆消失,进普食。6.16患者出院。
相关知识
基本概念 临床表现 分类
病史汇报
大
纲
护理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评价
出院指导
护理诊断 术前
评价:患者未发生低蛋白血症。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肢体活动障碍有关。
卧硬板床、海绵垫,每2 h轴线翻身,防止脊髓损伤,保持肢体功能位 受压部位采取局部减压。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理化因素刺激。 评估肢体感觉活动情况,及早实施功能锻炼。
评价:患者未发生压疮。
腹胀及排便形态的改变
SEP对颈及胸椎管内肿瘤手术脊髓功能监护作用
第48卷 第6期2012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QINGDAO UNIVERSITATISVol.48,No.6December 2012[收稿日期]2012-05-13; [修订日期]2012-08-13[作者简介]齐宗华(1965-),女,副主任技师。
SEP对颈及胸椎管内肿瘤手术脊髓功能监护作用齐宗华,刘勇,陈伯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山东青岛 266003)[摘要] 目的 观察体感诱发电位(SEP)在颈、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对脊髓功能的监护作用。
方法 颈、胸椎椎管内肿瘤病人105例,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采用SEP监测脊髓功能的变化。
结果 105例颈、胸椎椎管内肿瘤病人中,有8例因疾病原因术前记录不到SEP,仍坚持监护,肿瘤切除后有2例出现SEP。
余97例中10例肿瘤切除时出现SEP异常,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
假阳性5例,均为术前神经症状较重,SEP波幅低、波形弥散者。
出现假阴性2例,表现为术后肢体活动不灵,24h内肢体功能均恢复。
结论 颈、胸椎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应用SEP监测脊髓功能可即时反映脊髓的功能状态,是一种可靠的脊髓功能监护手段。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脊髓[中图分类号] R6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4488(2012)06-0491-02THE ROLE OF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IN MONITORING FUNCTION OF SPINAL CORD AT SURGERY FORINTRASPINAL TUMOR OF SERVICAL AND THORACIC VERTEBRAE QI Zonghua,LIU Yong,CHEN Bohua (Departmentof Orthopedic,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Qingdao 26600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ole of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in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spinalcord function at cervical and thoracic intraspinal tumor(IST)resection. Methods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105patients sufferingfrom cervical and thoracic IST,their spinal cord function were monitored at surgery by SEP. Results Of the 105patients,SEPwas failed to be recorded in eight patients prior to surgery due to the disease,but the monitoring remained.Postoperatively,SEPwas detected in two of them.Of the rest 97patients,an abnormal SEP appeared at surgery in 10patients,and manifested differentdegrees of neurologic symptoms after surgery.False positive was noted in five cases,all of them showed preoperative comparativelysevere symptoms of nervous system,low wave amplitude,and diffusion of waveform;false negative was recorded in two cases,ap-pearing as postoperative stiff activities of the limbs,which were recovered in 24hours.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SEP,in pos-terior approach for cervical and thoracic IST resection,can immediately and reliably reflect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spinal cord.[KEY WORDS] canal neoplasms;evoked potentials,somatosensory;spinal cord 颈、胸椎椎管内肿瘤手术危险性大,而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且不损伤脊髓是手术的终极目标。
医院椎管内肿瘤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椎管内肿瘤患者护理常规【概述】椎管内肿瘤包括椎管内脊髓、硬脊膜、神经根、血管、脂肪等组织发生的原发性肿瘤和从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椎管内的转移瘤。
根据肿瘤与脊髓、脊膜的关系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下和硬脊膜外肿瘤三大类。
髓内肿瘤占23.8%,主要为胶质瘤和室管膜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约占51%,主要为神经鞘瘤和脊膜瘤。
硬脊膜外肿瘤约占25.2%,多为肉瘤、转移癌等恶性肿瘤【临床表现】1.感觉障碍髓外肿瘤出现沿神经根分布区域扩散的根痛;髓内肿瘤刺激脊髓内后角细胞或感觉传导束时,表现为酸痛或烧灼痛;麻木感、蚁走感、束带感、寒冷感、奇痒感和感觉错乱等;感觉缺失,如痛觉、温觉、触觉和本体觉的丧失。
2.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僵硬、无力、活动不便、肌肉萎缩和肌束颤动等。
肿瘤发生部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弛缓性)瘫痪;肿瘤平面以下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
3.反射异常肿瘤所在节段反射减弱或消失;在此节段以下,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反射。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膀胱、直肠功能障碍,阴茎异常勃起或勃起不能,汗腺分泌异常和皮肤营养障碍等。
5.其他症状可出现棘突压痛,三叉神经和后组脑神经损害症状。
呼吸、循环及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肿瘤所在部位的椎旁肿块,以及皮下肿瘤、皮肤咖啡色素斑、血管瘤和多毛等各种皮肤异常。
6.辅助检查(1)脑脊液检查:常见蛋白质一细胞分离现象,即蛋白质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
(2)脊柱X线平片:椎间孔扩大与破坏,椎管扩大,椎体及其附件的骨质吸收、变形、破坏,椎管内钙化斑和椎旁软组织影,以及伴发(尤其在儿童病例)的脊柱畸形和隐形神经管闭合不全。
(3)脊柱MRI:是目前诊断椎管内肿瘤(包括复发肿瘤)最有效的手段,它能明确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并能据此推断出肿瘤的性质。
(4)椎管造影:对不具备条件行MRI检查或因为人体内有金属异物不能进行MRl检查者,可行此检查。
MR 椎管内肿瘤殷艳霞.ppt
CTM
可清楚区分软组织病变与受压的硬膜囊, 表现为整个蛛网膜下腔包括脊髓受压移 位或包围性狭窄
MRI
不同疾病表现不一 转移瘤:部位和形态特征同CT 溶骨T1低信号,T2高信号 成骨T1低信号,T2低信号 对椎管内和脊髓侵犯的范围显示优于CT
定性诊断
转移瘤 硬膜外肿块边界常不清楚或呈弥 漫性侵润,附件脊椎常有溶骨性破坏, 少数也可由椎旁软组织经神经孔侵入, 年龄大是考虑的一个要点
定性诊断
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好发于颈胸段,起源于 神经根的神经外膜,肿瘤呈球形或“哑铃状” (椎管外扩展),其中神经纤维瘤有多发的倾 向,肿瘤易引起骨质的改变,椎管椎间孔压迫 扩大变形
MRI能清楚显示肿块,T1W等或稍高信号,边 缘光滑清楚,脊髓受压移位,蛛网膜下腔增宽, T2W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
侧位 椎管前后径增大
椎体变形 侧位 后缘受压破坏,呈向前的弧形 凹陷
椎板变薄消失
椎间孔扩大 发生于神经根肿瘤
横突、肋骨头破坏,椎旁见软组织肿胀(向椎 间孔外生长的肿瘤)
椎管内肿瘤钙化 少数肿瘤可发生钙化,有助于 定性诊断 如血管细胞瘤 脊膜瘤
良性:骨质压迫边缘清、硬化 恶性:侵润破坏边缘模糊不清 对定位定性诊断价值不大
脊膜瘤好发于胸段,其次为颈段,腰骶段少见, 肿瘤有广基底与脊膜相连,并出现脊膜增厚; 有时见钙化或邻近骨质增生为特征
MRI:T1W等或低信号,T2W轻度高信号,钙 化均为低信号
增强后肿瘤呈均匀,持久强化
神经鞘瘤
占椎管内肿瘤29%,起自施万氏细胞; 完整包膜,常与脊神经相连,易囊变,
椎管内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肿瘤的发病部位
髓内肿瘤 髓外膜下 硬膜下 髓外膜外 硬膜外 哑铃状 硬膜内外,通过椎间孔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作者:巩远方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3期巩远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患有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均于手术前进行临床核磁共振检查,于术中进行临床病理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结果 65例患者中诊断出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于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血管母细胞瘤2例、星型细胞瘤15例、神经鞘瘤3例、转移瘤12例、脊膜瘤12例、室管膜瘤9例、神经纤维瘤7例、脂肪瘤5例,发现两种检查方法检查出患有的肿瘤类型完全符合,符合率达到100%。
结论核磁共振对于椎管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在临床具有广泛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 核磁共振;椎管肿瘤;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739.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b)-0156-02[作者简介] 巩远方(1982-),女,汉族,山东新泰人,本科,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助教,主要从事影像诊断学教学。
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兴临床诊断技术被逐渐应用到临床中,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被临床医师及患者普遍接受[1]。
核磁共振的物理原理主要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的自旋能级被外磁场作用下发生塞曼分裂,并且共振吸收某一恒定频率辐射的物理现象[2]。
从物理光谱学上看,核磁共振波具有专门的核磁共振波谱,当共振频率达到相应射频波段时,由核在塞曼能级上进行自旋跃迁。
核磁共振技术是在1973年从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领域引入至医学领域,自引入此种技术开始,在临床诊断疾病上就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核磁共振成像可直接呈现3D立体层级图像,有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三条轴线。
椎管内多发神经源性肿瘤1例
椎管内多发神经源性肿瘤1例王琪; 曹庆勇; 邹静; 贺春妮【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118-119)【关键词】神经源性肿瘤; 椎管内肿瘤; 磁共振成像【作者】王琪; 曹庆勇; 邹静; 贺春妮【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磁共振室山东烟台 26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 R739.42患者,男,57岁,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排便后疼痛明显,未经诊治;之后一直出现腰部疼痛不适,夜间排便后明显。
查体:腰椎棘突及周围组织压痛,叩击痛,右股部外侧放射痛,双下肢活动良好,双下肢感觉无减退。
MR示胸腰椎椎管内多发类圆形、结节状异常信号(图1,2),增强扫描病灶均明显强化(图3,4,5)。
手术探查T12水平椎管内偏右侧见肿瘤,肿瘤位于硬膜囊内、脊髓及马尾束外,呈纺锤状,大小约35mm×25mm×25mm,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密布血管,肿瘤上下缘带血管蒂并少量神经纤维束,完整切除肿瘤并送病理。
病理诊断:神经鞘瘤(图6)。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全部椎管内肿瘤的1/3左右。
MRI可以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目前被认为是椎管内肿瘤定位及定性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
神经鞘瘤较神经纤维瘤常见,神经鞘瘤好发于20~6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神经纤维瘤好发于20~40岁,无性别差异[1]。
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根性疼痛,以后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及运动障碍。
病理上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膜的施万氏细胞,故又称施万氏细胞瘤,肿瘤常呈孤立结节状,有完整包膜,常与1~2个神经根相连,与脊髓多无明显粘连[2]。
镜下肿瘤有两种组织形态,一种为束状型,一种为网状型。
神经纤维瘤起源于神经纤维母细胞,组织学上可见施万细胞、成纤维细胞、有髓鞘或无髓鞘的神经纤维等多种成分存在[3]。
两者在病理上常混合存在,组织结构大致相仿,区别较为困难。
MRI诊断椎管内多发脊膜瘤一例
MRI诊断椎管内多发脊膜瘤一例
谢玉海;范影;赵雷;史晓飞;曹莉;哈传传
【期刊名称】《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2012(003)006
【总页数】2页(P478-479)
【作者】谢玉海;范影;赵雷;史晓飞;曹莉;哈传传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安徽,太和,236600;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安徽,太和,236600;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安徽,太和,236600;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安徽,太和,236600;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安徽,太和,236600;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安徽,太
和,236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2;R739.42
【相关文献】
1.椎管内脊膜瘤的MRI诊断 [J], 杨兴亮;延晓勇;张博
2.椎管内脊膜瘤34例的MRI诊断分析及临床意义的评价 [J], 李松;罗松;杨筠;瓦为民;赵雪沅;何韶清;房泽云
3.低场MRI在椎管内脊膜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崔胜宏;杨兴亮;张博;田娟
4.椎管内脊膜瘤的MRI诊断 [J], 司丽亚
5.MRI诊断散发型椎管内多发神经鞘瘤病一例 [J], 段志玲;罗军德;黄聪;马雯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2例椎管内肿瘤的MR征象的分析
42例椎管内肿瘤的MR征象的分析
兰鹰;杜勇
【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8)002
【摘要】@@ 为了回顾、分析、总结我科42例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的MR征象.可以看出MR是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选,尤其是在定位、定性上有重要的价值.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兰鹰;杜勇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2
【相关文献】
1.超声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诊断急性阑尾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J], 樊文胜
2.21例椎管内肿瘤MR征象分析 [J], 丁庆国;胡春洪;钱伟新;张明波;丁乙
3.COVID-19恢复期MSCT征象及核酸复阳与非复阳MSCT征象对比分析 [J], 陈露;魏文洲;刘远健;王建春;袁波
4.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征象的探讨(附70例病儿与50例正常婴儿X线征象对照分析) [J], 刘贤富;胡晓平;郭俊渊
5.显微手术治疗颈段椎管内肿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 游海霞;李凯璐;林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椎管肿瘤的MRI诊断
椎管肿瘤的MRI诊断
居胜红;高广如
【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1999(18)1
【摘要】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定位、定性及鉴
别诊断水平。
方法:收集6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重点分析肿瘤在MRI上的形态、边界、信号特点及增强情况。
结果:髓内肿瘤,尤其当肿瘤很小时,其边界不清、三方位成像始终显示脊髓增粗的特点至关重要;在对髓外膜内肿瘤的神经鞘瘤与脊膜瘤鉴别中,观察T2WI的信号强度最有意义,并有其病理学根据;硬膜外肿瘤中,转移瘤最多见,但也有少量良性肿瘤。
结论:椎管内肿瘤在MRI上各有特征。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居胜红;高广如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2;R730.54
【相关文献】
1.MRI和螺旋CT诊断椎管肿瘤的效果比较 [J], 崔慎栋;林德政
2.MRI诊断原发性椎管肿瘤的价值 [J], 王曼玲;孙兴龙;焦志全;龚洪;王占莲
3.42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分析 [J], 方俊标;邱士军;李楚池;胡创武;许素玉;陈育
珠
4.MRI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J], 王薇
5.少见和不典型椎管肿瘤的MRI诊断和误诊分析 [J], 高明勇;张永芬;卢瑞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椎管内转移性肿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如何诊断鉴别,椎管内转移性肿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脑脊液动力学试验、脊椎平片、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一、检查:1.脑脊液动力学测定,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梗阻,脑脊液蛋白含量常增高。
脊柱X线平片对椎管内转移瘤的价值比其他椎管内任何肿瘤为大。
其主要特征是椎管周围骨质疏松破坏,以椎板及椎弓根骨质破坏最常见,其次为椎体破坏引起压缩性骨折。
CT扫描对椎管内转移瘤的主要价值在于能明确椎管周围骨质破坏情况,通过轴位骨窗像或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椎体、椎板及椎弓根处骨质破坏情况。
对肿瘤本身轮廓显示则不如磁共振敏感。
磁共振对脊髓及其椎管病变特别敏感,首先能准确定位并对受累节段的脊髓、椎体、椎板、椎间孔等结构能明确分辨,因受肿瘤压迫邻近脊髓水肿或受压变形,常为高T1及高T2信号。
注药增强检查后,往往发现病变能明显强化。
总之,通过磁共振检查能够准确发现椎管内转移瘤的位置、肿瘤本身特征,邻近脊髓与神经根的受压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最准确的信息。
2.腰椎穿刺。
3.脑脊液常规检验。
*以上是对于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椎管内转移性肿瘤易混淆疾病。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如何鉴别?:*一、鉴别:1.慢性腰背疼痛:以椎间盘突出或椎关节增生最为常见。
转移瘤的疼痛固定,持续进展不因休息或体位改变而缓解,常规镇痛剂效果不佳。
对中年以上有上述疼痛者,应进行必要的检查。
2.脊柱结核:脊柱结核患者有时无明确的结核史,当结核引起椎体及邻近结构的破坏时,放射影像学常难以区别,临床上,经针对性的检查与一般保守治疗仍不能明确者,应行手术探察,进行针对性治疗。
3.嗜酸性肉芽肿:常有腰背疼痛,与椎管转移瘤相似,但此症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外周血中白细胞及嗜酸性细胞居多,病情稳定,可作长期随访观察,无特殊治疗。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手术护理配合
冯蕾;李菁菁;李艳荣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3(007)024
【摘要】目的探讨椎内肿瘤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0例椎内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资料.结果 40例椎内肿瘤患者,28例完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结论精心的手术护理配合熟悉手术步骤,物品准备充足,注重手术细节,保证手术成功.
【总页数】1页(P218)
【作者】冯蕾;李菁菁;李艳荣
【作者单位】163001 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 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 大庆油田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放大镜下颈胸段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切除术112例报告 [J], 谢湘涛; 胡朝晖
2.微钛板内固定椎管重建术在儿童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J], 李涛;裴航;吕强;齐林;牛光明
3.半椎板显微入路手术应用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J], 何春柳
4.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J], 李慧;王露露;王庆英
5.旁正中椎板切开复位技术在腰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J], 冯兆海;熊鑫鑫;石鑫;郝玉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RI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
MRI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
张壮岱;张卫平;祝玉芬;刘长安;钱宇航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
【年(卷),期】2007(20)7
【摘要】目的:评价MRI检查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的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MRI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术前MRI定位诊断准确率97.1%,定性诊断准确率70.6%,提示发病部位、信号强度及强化特征是MRI诊断椎管内肿瘤最重要的依据.结论:MRI是当前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率.
【总页数】4页(P31-33,封3)
【作者】张壮岱;张卫平;祝玉芬;刘长安;钱宇航
【作者单位】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05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2
【相关文献】
1.探讨动态增强MRI强化曲线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J], 陈宇;徐坚民;王小宜;彭树生;孙国平;龚静山;李莹;张景忠
2.MRI检查对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J], 徐长金
3.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J], 李澄;杜芳
4.MRI对椎管内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J], 王超;齐海燕;周吉明
5.胸腰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征和MRI诊断价值分析 [J], 夏远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列腺癌功能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
前列腺癌功能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
任静;宦怡
【期刊名称】《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年(卷),期】2010(33)4
【摘要】近年来,随着MR技术的发展,一些功能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MRI和MR波谱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前列腺研究.通过其对组织生理、病理和血供改变的观察,获悉活体器官功能状态,为前列腺癌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分期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5页(P351-355)
【作者】任静;宦怡
【作者单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功能磁共振成像无创性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J], 张娜
2.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并减少不必要穿刺及过度诊断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J], 王晓庆
3.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J], 孙碧霞; 张皓; 张旭霞; 骆伊丽; 岳梦颖; 鲁忠燕
4.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J], 张龙
5.基于注意力区域不同组分特征的磁共振成像前列腺癌包膜侵犯诊断研究 [J], 张一鸿;侯莹;包婕;王成龙;宋阳;张玉东;杨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任静;严翔;袁红梅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24(64)10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是乳腺影像学检查中基本诊断工具之一。
但超声具有依赖操作医师经验的特点,尤其是面对一些良恶性表现模糊的乳
腺结节,需寻找能更加准确诊断乳腺疾病的检查工具。
超声影像组学可提取出大量
肉眼无法识别的高通量特征,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
【总页数】5页(P96-100)
【作者】任静;严翔;袁红梅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分类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3.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应用于乳腺肿瘤
进展4.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5.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
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CT扫描检查CT平扫的诊断意义不大,静脉注射增 强对比剂可清楚显示肿瘤影像。椎管造影CT扫描 (CTM):髓内肿瘤表现为脊髓增粗、蛛网膜下腔变 窄;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显示脊髓移位、变形,蛛网膜下 腔在肿瘤侧明显扩大,在肿瘤对侧变窄;硬脊膜外肿瘤 显示脊髓移位、变形及双侧蛛网膜下腔变小。
3、脊髓磁共振(MRI)检查这是目前最有诊断价值的 辅助检查方法。不仅能从矢状位、冠状位、轴位三个方 向立体观察病变,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还能观察到病 变与脊髓、神经、脊柱骨性结构的关系。经过注射顺磁 性造影剂Gd-DTPA后,根据某些肿瘤自身的影像学特 点就能作出定性诊断,这样术前就能对肿瘤做出定位诊 断,甚至可确定部分肿瘤的性质,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及 综合治疗帮助很大。
椎管内肿瘤的处理
手术治疗 因3/4椎管 内肿瘤属良性病变,如 能早期做到肿瘤全切, 其预后良好。对恶性肿 瘤,经过手术切除大部 分肿瘤并做充分的减压、 并辅以术后放疗,也可 获得一定时期的缓解。源自髓内室管膜瘤术前准备
1. 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 皮肤准备范围以病变为中心上下五个椎体的皮肤。 3. 手术前夜给开塞露灌肠。术前12h开始禁食禁水。
(1)高颈位手术:麻醉清醒后观察四肢肌力活动,特别 要留意呼吸幅度、频率情况。 (2)胸椎手术:上肢不受影响。术后观察下肢肌力活动 及感觉平面变化。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感觉障碍平面上 升或肢体活动力量有减退,应考虑迟发椎管内出血或脊 髓水肿,应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紧急措施。 (3)马尾部手术:观察下肢肌力活动度情况及肛周皮肤 感觉,有否便意。马尾区手术术后容易出现大便干结, 必要时灌肠处理。 5.截瘫患者按截瘫护理。 6.椎管内肿瘤术后6—8h不能排尿的患者给予导尿并保 留,3d后须继续保存的,应定时冲洗,按保存导尿护理 常规。
椎管内肿瘤的分类
病变部位:分为髓内、髓外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 、 硬膜外肿瘤 ) 1、髓内肿瘤 脊髓内肿瘤主要为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 瘤,约占全部脊髓肿瘤的20%。髓内肿瘤常侵犯多节 段脊髓,累及后根入髓区可引起根性痛 。 2、髓外肿瘤包括硬膜下及硬膜外肿瘤。前者常见的是 神经鞘瘤(包括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约占全部脊髓 肿瘤的55%。后者占25%。髓外肿瘤累及脊髓节段一 般较少。多无肌肉萎缩,但马尾区肿瘤晚期下肢肌萎缩 明显。
4. 术前保留导尿,安置无菌尿袋。
术后护理
1.搬动患者时要保持脊柱呈水平位,尤其是高颈位手术, 必须加用围领固定后搬动,应留意搬动时颈部不能过伸 过屈,以免加重脊髓损伤导致严重后果。 2.手术后体位,高颈段手术取半卧位,脊胸段髓手术取 侧卧位,腰骶部手术取俯卧位压沙袋。术后翻身时留意 保持脊柱水平位,勿扭曲。 3.麻醉清醒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出现呕吐暂不进食。 4.术后24小时注意观察脊髓肿瘤患者肢体活动,每2小 时1次。以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硬膜外血肿。
椎管内肿瘤的辅助检查
1、X线脊柱平片脊柱X线平片常用正、侧位和双斜位检 查,有30%~40%的椎管内肿瘤可引起相应节段椎骨骨质 的改变,包括椎管直径增加,椎弓根变窄;根间距增大; 椎间孔扩张;椎体后缘受压吸收、椎体及邻近骨质吸收 和破坏、椎管内钙化斑及椎旁软组织(肿瘤)影。以椎间 孔和椎弓根改变最常见。
椎管内肿瘤
神经外科四病区
任静
椎管内肿瘤简介
椎管内肿瘤,又称为脊髓肿瘤,包括发生于脊髓本 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的各种组织(如神经根、硬脊膜、 血管、脂肪组织、先天性胚胎残余组织等)的原发性肿 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椎管内肿瘤可压迫脊髓和神经, 引起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 。
椎管内肿瘤的发病原因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男女 发病率相近,但脊膜瘤女性多见,室管膜瘤男性多见 。 脊髓肿瘤的性质,成人以神经鞘瘤最多见;其次是脊膜 瘤;余依次为先天性肿瘤、胶质瘤和转移瘤。儿童多为 先天性肿瘤和脂肪瘤;其次为胶质瘤;第三位是神经鞘 瘤。脊髓肿瘤可见于脊髓的任何阶段和马尾神经,但以 胸段最多见,其次是颈段,再次是腰骶段和马尾。病程 一般为6个月至2年,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加重,病程 中可有暂时性缓解。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髓内肿瘤
硬脊膜外肿瘤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1、神经根性疼痛 :为神经根或硬脊膜的刺激所致。 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 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常呈间歇性发作,在用力咳 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或诱发。 2、感觉障碍:表现为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 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 3、运动障碍:颈髓病变可出现四肢肌力减弱;胸腰 段损害表现为下肢无力、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阳性等; 腰骶段病变表现为马尾神经受损体征、肌张力及腱反射 低下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萎缩。 4、直肠、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括约肌功能损害, 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健康指导
1.了解患者心理反应,给予鼓励,使之增强恢复的信 心,并说明功能的恢复会有各种可能性,如痊愈、好转、 部分好转,并也有恶化的可能,使家属思想上有所准备。 2.预防褥疮按时翻身,保持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平整。 对已产生的褥疮应积极治疗,对症处理。 3.感觉麻木或消失的肢体应当心烫伤,瘫痪肢体要保 持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足下垂等。 4.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导尿管应保持尿道口的清洁, 做好保留导尿护理。便秘时可用轻泻剂。 5.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做到自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相结合。用能动的肢体带动瘫痪肢体活动,促进肢体功 能恢复,并教育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 6.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 多食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