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备课方式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的备课创新

新课改下的备课创新

浅谈新课改下的备课创新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中处于核心位置,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抓住了课改中的关键。

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是21世纪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课堂上。

敢于创新的人性化课堂教学过程,要实现这一含有新课程理念的人性化课堂教学过程就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备课过程作为后盾,因为在新课改中备好课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在新课改下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备课中应渗入新课程理念新课改下教材更新,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知识型”备课理念,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备课之中。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对一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

”这就说明我们备课首先要备自己。

所备的课里面包含教师的人格和形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孜孜不倦以求精益求精,教师要克服浅尝辄止、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盛气凌人的弊端,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备课中常备常新。

教育家叶圣陶说:“给学生切合实际的引导和指点还在于教师消化那些书而不是转述那些书。

”由此可见备课不是简单的复述课文内容,而是通过备课构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备课中要考虑到学生为课堂主体,要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高效的备课,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思索和探求。

二、备课要突出科学性、针对性、方向性、预见性、创造性备课的科学性要求准确把握知识体系,灵活地安排课堂结构,把教材、教师、学生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备课的针对性要求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备课,所备课要有实用性和引导性。

例如在学习《师说》一文时,我根据班上学生文言基础差的实际,把课文基础知识、学生作为备课的中心,让学生多读文章,让学生感知文章,我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我问学生你们对“老师”有什么理解?老师的作用是什么?韩愈对“老师”是怎么理解的?我在备课中逐渐深入,突出课文内容的针对性。

备课的方向性要求课堂必须要有思想性,它决不是自由主义的论坛。

课本内容都闪现着智慧的火花、科学的见解,渗透着高尚的情操、做人的真谛,由此在备课中要有方向性。

新教师如何备课与上课

新教师如何备课与上课
方面。
记录学生进步
及时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和变化,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 价,培养其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 力。
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及时反馈
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及 时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
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个性化指导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 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
寻求同事或导师的建议和帮助
与同事或导师交流自己的教学经 验和困惑,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
议。
观摩同事或导师的课堂教学,学 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借鉴
成功的经验。
邀请同事或导师来听自己的课, 接受他们的评课和指导,不断改
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加教育培训或研讨会以提高教学水平
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和研讨会,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方 法。
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制定明确 、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 计划,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安排
、教学方法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 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如课件、教案、图片 、视频等。
讲解清晰,重点突
明确教学目标
01
在上课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保教学内容与
教学目标一致。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02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概念和原理,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
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03
在讲解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条理分明地阐述知识点之间的逻

教师备课方法,案例

教师备课方法,案例

教师备课方法,案例教师备课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备课方法:1. 目标导向备课: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目标要求,同时注意学生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

2. 教材分析备课: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3. 学生主体备课: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4. 实践性备课:注重实践操作和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 互动性备课: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设计多种形式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一个基于目标导向和学生主体备课的案例: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

学生的年龄在7-8岁之间,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部分学生对加减法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到畏惧或不感兴趣,需要采取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材中包含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同时也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加减法运算能力。

教学策略和方法:1. 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包括口算、笔算、听算、游戏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加减法运算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加减法运算能力。

4. 通过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5.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和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中学集体备课实施工作方案

中学集体备课实施工作方案

中学集体备课实施工作方案一、集体备课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同伴合作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价值。

而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

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教研中,每个人的看法都进行了改造和重组,每个人都获得了新意义的“学习共同体”。

这有利于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对课标、教材的整体正确理解;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课改中来。

二、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

备课组由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同学科教师人数较少的,可由相近学科的教师组成联合(综合)备课组。

人数较多的备课组,可下设年级学科备课组。

备课组一般设有组长一人,主持日常工作。

三、备课组的工作任务1、学期之初研究制订本年级学科教学计划,确定教学进度、进行集体备课分工和提出基本要求。

2、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研究教材,组织集体备课,制订本学科教学案。

4、确定符合本年级、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搞好单元过关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阅卷工作,充分发挥单元过关考试和期中、期末考试的过程评价作用。

6、制订优生优培、学习困难生提高和分层次教学的计划和措施。

7、备课组以随机研究和集中研究相结合,每周至少活动一次。

四、集体备课的步骤:(一)备课组长提前通知本组所有成员集体备课的内容,所有成员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形成草案。

(二)集体研讨1、由备课组长决定主备人。

2、主备人进行试讲或说课。

主备人主要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知识的重难点及突破措施等。

3、讨论修改。

由其他教师参与讨论,认真研究,讨论重点放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上,并达成共识。

主备人执笔记录每个人的建议。

4、定稿。

主备人于集体备课的当天依据修改的建议,定稿形成统一的教学案,并复写或打印分发给备课组的每位成员。

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学科的集体备课

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学科的集体备课

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学科的集体备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教学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发挥集体作用,集众人的智慧,创造性的开展各项教学实践活动。

在我们进行课堂教育时,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的任务呢?我认为通过集体备课,是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前提和关健。

根据我校近三年进行集体备课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个人的心得与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学习新课程的要求,从新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体备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早被运用,也形成了许多好的方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集体备课要如何开展呢?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要求,对信息技术的集体备课形成新的认识。

首先,以往的备课重视的是教师如何“教”;而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探究的是“以学定教”。

从发挥教师的作用上看,以往的备课,教师只是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如何传授好教材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的创造性很难体现,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融于教学之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从关注学生方面来看,以往的备课往往是教师教学的一个流程,而教学设计则是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过程。

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使之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让他们不断爱到鼓舞和激励,让他们学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

我认为集体备课最主要的就是搞好教学设计。

其次,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

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受到自己的经验背景、生活阅历、文化基础和独特的个人感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可能形成统一的理解,也就不需要统一的模式。

因此,集体备课单单研究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研究教学对象的先前经验,发挥教师的自身能动性,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先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出符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案。

备课组新课改共成长论文

备课组新课改共成长论文

备课组与新课改共成长【摘要】本文通过对在高中新课改形势下的备课组的研究,对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可行性方案的实施、带来的效果进行了阐述,备课组在良好环境下运行的模式,对促进教师学生的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备课组师生成长一.备课组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人的智慧,特别是在进入新课改的新形势下,集体力量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更加需要搞好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二.备课组研究和方案的实施1.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在以往,我们注重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挥汗如雨的讲,学生在大量的习题中成长。

在新课改教育思想的转变后,我们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的是引导开路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掌握知识,解决困惑。

在以化学中最基础的实验来说,以前的教学中都是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记住现象分析实质。

而现在我们都采用学生分组实验,四名同学为一组,在课前的预习后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中学生自己观察现象,解析原理,归纳总结。

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爱上化学也觉得化学的学习是轻松愉快的。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观。

2.备课组的研究那么如何搞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在综合分析了我校高一班级的层次问题,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做法:(1)集体备课的方式为了一堂课能达到学生学得轻松同时对学生知识能力与学习技能的提升达到目标,所以对老师的课前备课方面必须做到非常充分。

我们采取轮流备课制,其他老师也都需要先研究教材、课标、课后习题,整理出自己的备课思路。

每周开两个小时的备课组讨论活动,在讨论中,由负责备课的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其他老师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最后进行修改完善,达到一个最佳方案。

新课改中如何备课

新课改中如何备课

新课改中教师如何备课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

但在新课程理念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因此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一、新课改前后备课的区别(一)从备课着眼点看以往的备课关注的是“课”,教师为如何讲而做准备;而现在关注的则是“学”,探究的是“以学定教”,展示的是教师如何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的状态。

(二)从发挥教师的作用上看以往的备课,教师只是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教师变成了教科书的“传声筒”,因此,教师的个性,教学的创造性很难体现;而现在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要求教师必须把自己融于教学之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整体着眼,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三)从关注学生方面来看以往的备课往往是“目中无人”。

而现在则“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既关注“意料之中”的事情,即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过程,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机会和环境,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尽量预想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注重教学资源的生成。

二、当前备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备课搞“形式”有的老师为了在自己的备课本中努力体现所谓的“新课程理念”,将若干年前陈旧的“教案”摇身一变做成“学案”,没有教后反思,缺少二次备课的种种要求,把以往的教学过程毫无理据地分解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内容依旧,教法依旧,实际的课堂教学“换汤不换药”,备课只是一种做表面文章,成为应付上面检查的形式主义。

新课改应从备课改起

新课改应从备课改起

新课改应从备课改起说起备课,我和老师们有过同样的经历,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很大一部分的“辛勤”劳动都花在了备课上。

下面的几个镜头是我当老师以来的几个真实写照:镜头一:左边一本星级教案,右边一本备课本,埋头苦抄,时间长了,呜呼一声:“手好酸啊,才抄了两课时”。

镜头二:放假时领上下学期的教案本,假期里抄完下学期的教案。

镜头三:如今盛行“电脑备课”下载一点教案,还不是小菜一碟吗?君不见,甲、乙、丙、丁……一学期的教案居然连标点符号都是惊人的相似。

镜头四:学校规定,机打教案不行,学校检查需要手写教案。

上有规定,下有对策,把以前手抄的旧教案进行技术改造,应付检查也就过去了。

总之,这样的劳作有价值吗?与我们的收获成正比吗?据有关专家统计,中小学老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其劳动总量的50%,而在这其中,备课又是牵扯我们时间精力最多的一项内容。

眼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令渐入深水区,而我们最为基本的工作方式——备课的改革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备课呢?备课≠写教案就备课而言,一个偏狭的认识造就了长期以来的管理误区:备课=写教案。

许多教育管理者们大多把教师的备课盯在写教案上,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

谁的备课本上项目齐全,字迹工整,书写页数多,谁就得分高。

而事实上,那些教案书写未必工整,形式未必整齐化,甚至喜欢在教案上深加修改的老师,课堂效率却相对较高。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反思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备课不是备在形式上,而是备在心里。

备课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备课即大备课,终身备课;狭义的备课即我们通常所谓的写教案,基本要有“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从直接关系上看,临上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备课,准备教具是备课,到网上、图书室查阅资料是备课,与别人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等也是备课,从间接关系上看,教师的读书学习,开会研讨,写教学随笔,参加社会实践等也是备课。

在语文界流行着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将其与教师的备课联系起来,完全可以延伸出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备课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备课浅谈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备课浅谈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备课浅谈

王 双双
陕西 ・ 西安 7 1 0 0 6 2)
学的起点和支柱 , 是决定课 堂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杆。特别是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
改背景下 , 在通过课 堂教学来调 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 备课发挥着至关重要 的作 用。 本文主要从以往备 课 中存在 的问题和备课 的重要性 以及备课 的要求三方面入手, 谈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地备课 。
关键词 备课 新课 改 学 生主 体
中图分类号: G6 ’ r 、
文献标识码 : A
并 将教 学 内容 融入 到 自己的 教 学风 格 中,而 不 是充 当教材 的 “ 传话筒” 。 总之 , 备课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 的一个环节, 其往往 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质量 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 教师必须要提高对课前备课的重视度 。 3备课的基本要求 3 . 1 备课少不 了‘ 备 学 生” 在 新 课 改背 景 下 , 有 效 备 课 的过 程 更应 是 一个 “ 备 学 生” 的 过程 教 师在 备 课 之 前 只有 充 分 了解学 生 的 学情 ,并结 合 学 生 的实 际情 况 进 行 备 课 ,才 能 更 好 地体 现 学 生作 为 教学 目 标的教学宗 旨。 个体差异 : 忽视了学生 的成长需要和可能达到 的发展水平, 也 3 . 2教 学 目标 明确 化 就 是 忽视 了学 生“ 最近 发展 区” 。 所谓教学 目标的明确化是指制定的教学 目标既要符合课 ( 4 ) 在教学过程中, 忽视 了用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 堂标准的要求 , 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 做到有的放矢 。 和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 间的复杂关系。应加强课堂 3 - 3 教 学 内容 综合 化 教 学 中教 师 和 学生 之 间 的有 效 、 合 理地 互 动 。 为 了 响应 新 课 程 “ 淡化学科界限, 注重 学 科整 合 ” 的教 学 ( 5 )过 多地 强 调 以教 材和 教 学 参 考 书 为 中心 进行 教 学 内 号召, 教师在备课时, 在 强 调本 学科 重 、 难 点 的 同时 也要 强 调 容研究 , 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完全不假思索地借 学科 整 合性 、 兼 容 性 和 丰 富性 , 利 用 更 多 的课 外 资源 为课 堂 教 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教学思路 。 学所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1 . 2 教 学 内容 的认 识 问题 3 _ 4教 学模 式多样化 ( 1 ) 只是注重各个知识点的把握 , 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内 传统的教学模型千篇一律 ,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 在联系 ,不能从整体上和 更深层次地把握教材知识之 间内在 思维能力的提高 ,更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教学模式多 的结构和逻辑联系 ;忽视 了抽象 的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和生 样化则要求教师具有 自己独树一帜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 已 命实践的紧密联系 , 使课堂教学不仅离散化而且形式化。 有 的教学资源, 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更多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 ( 2 )对教学 内容的预先设计与动态 生成关系的认识存在 学 中的 主体 作 用 。 偏差 。教 师在 课 堂 教 学过 程 中 ,要 改变 以往 那 种 机械 封 闭 式 3 . 5课堂教 学的实效性 的硬性预设,转变为一种灵活开放而又为教学过程 的实施留 备课时要讲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保证课堂活动不流于 有一 定 弹 性空 间的 预 设 ,促 进 学 生 实现 真 实 的主 动发 展 和 思 形 式 , 保 证 课堂 学 习交 流 和师 生互 动 的广 泛 性 和效 率 。 维创新, 丰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思维的开拓。 3 . 6重视 课 后 备 课 2备课 的重要 性 课后反思, 进行二次备课 , 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备 “ 凡事预则立 , 不预则废” 。备课是课堂教学 的预先设计, 课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 的准备,更是作为教师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课作为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 教 学 思想 、 方法 轨 迹 的记 录 , 也 是 教 师认 识 自己 、 总结 教学 经 过程 , 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验 的 重要 资 料 。 ( 1 ) 备 课 作为 课 堂 教学 的第 一个 重 要 环 节 , 统 领整 个 教学 综上所述, 在新课标要求下 , 有 效、 合理地课前备课是提 过程的作用 , 是引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的先驱, 是提高教学质 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是发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要求的重 量 的必 须环 节 。 要条件 , 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更是推进新课程改 ( 2 )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预设, 其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 革 的 重要 途 径 。 成, 并 与 动态 生成 紧 密 结合 , 促 进 课 堂 教 学合 理 、 高 效 地完 成 ; 也是师生有效互动 的前提和保证 , 有利于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参考文献 全 体 学 生参 与 的课 堂“ 教” 与“ 学” 的 新 型教 学 方 式 。 【 l 】 吴亚萍, 王芳等 备课 的变革【 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杜。 2 0 0 7 . 2 】 刘寒森. 浅谈如何备课 极其重要性【 J 】 l 科技信息, 2 0 0 9 , ( 2 0 ) : 5 0 0 . ( 3 ) 备 课是 教 师提 高知 识 水 平 、 教 学 能力 和 总 结教 学 经验 【 【 3 ] 赵凌云, 王传民. 新课改下教师应如何备课【 J 】 . 新课程研究, 2 0 1 1 . 0 7 , 2 2 9 ( 2 1 ) 的阶梯。教师在备课过程 中通过深钻教材和吃透教材达到超 【 4 】 武君仁 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备课【 J 】 l 科技咨询, 2 0 0 8 , ( 0 9 ) : 1 2 2 . 越教材, 形成 自己对教学 内容的独特见解, 做到 “ 心 中有书” ,

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

浅谈高中新课改后如何备课【摘要】课程改革给所有的课程带来新的气息,历史也并不例外,但同时也给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是中学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师;课标;备课1研读课程标准,建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成功教学的关键因素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教师从事教学目标设计的源头。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要研读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规定了学课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等。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加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最重要的是课标建构了每一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即三维目标。

如要确定人民版教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可进行如下设计:1.1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2教材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上的政治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1.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难点: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再如,人民版关于“辛亥革命”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有“史学争鸣”一环。

它是针对课文存在的在史学界有不同观点或争议的历史问题做一个介绍,引起学生对该历史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比如在讲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时,教科书的“史学争鸣”栏目内容是:“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分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

集智备课——新课改中亮丽风景

集智备课——新课改中亮丽风景

集智备课——新课改中亮丽风景作者:任春梅吴俊功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4期新学期伊始,吉林省东辽县进行了备课的改革,这种改革使教师从沿袭多年的、形式主义的、应付式的、低效的以写教案、抄教案为主的繁重的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把精力真正花在具有实质意义和价值的备课上。

吉林省东辽县的这次备课创新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一、创新四种备课方式,使备课更加灵活1. 年级备课组。

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等,采取这种组织方式,定期进行分工与集智,交流与整合。

每一单元(模块)一次或每月一次等,制度化、经常化。

2. 学科备课组。

如小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地方、体音美等,任课教师跨年级教学,适合这种灵活性更强的学科备课方式。

地点机动、内容灵活、方式多样,有利于相互整合与创造。

3. 班级备课组。

即同一教学班任科教师(含体音美等学科教师)在班主任的主持下进行定期性的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协商与沟通方式。

这种沟通是在固定周期内、短暂的闲聊式沟通(如每周一早晨或者周五的下班前)。

有利于每个任课教师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掌握和学科教学现状的分析,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呼应与整合,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目标。

4. 独立备课。

这是备课工作的最终的归宿点和备课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加强独立备课、解决无效备课和假性备课(迎检式、抄袭式、摆设式),是当前着力要解决的难题。

独立备课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创造性劳动的基础。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克服假性反思。

二、完善四种备课制度,使备课趋于合理1. 第一次备课。

县级层面的名师、骨干教师,示范引领性备课。

旨在推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改革与创新,推进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在一体式教案里富有示范性备课教案,便于教师随时进行学习和参考。

2. 第二次备课。

这是在县级第一次备课基础上乡镇中心校层面的分工集智备课。

这种备课半月或者一个月一次为宜。

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有效集体备课

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有效集体备课

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有效集体备课的探究摘要:新语文课程改革之后,为了在新的平台上确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靠教师单兵作战是万万不行的,必须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发挥群体优势,进行集体备课,确保增大教研容量,提高备课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本文主要引导语文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认识语文集体备课的目标;对新的语文备课方式以及如何规范管理,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集体备课新课程标准本质目标新方式实效性新课改提倡语文教师的备课要从繁重的书写中解脱出来,不再流于形式。

要想完成好这项任务,本人觉得最好的策略是“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集体备课能发挥教师的团队精神,让知识点得到全方位的落实,符合新课标改革的需要。

在此,笔者对集体备课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语文集体备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备课、教学的要求,而能培养语文教师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最佳方式就是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倡导“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教师之间只有通过集中在一起思考一番,探究一番,有了探究的经验,课堂上就能更有办法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课堂气氛更活跃;在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就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在中心发言人提供的参考教案的基础上,另外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

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没有哪些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如有不能解决的,在集体备课时,提出来讨论解决,在课堂上跟学生讨论时就心里有数了。

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质量自然可提高。

二、语文集体备课的新方式明确备课的方向是前提,而备课方式的好坏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

面对新课改,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面对新课改,教师应该如何备课

面对新课改,教师应该如何备课摘要:面对课程改革,教师在学习课程标准、备课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应、理解课程改革,通过备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落实新的课程目标。

就教师面对新课改应该如何备课问题进行一些简单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备课;教材一、备好教材,心中有书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供教师和学生阅读的重要材料。

要备好课,必须加深对教材的了解。

教师对待教材要有较为科学的态度,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教师要依据自身的实践和研究,探究学科课程与教材,以课程、内容的创造性使用为前提,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实现教材功能的优化。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凭借,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它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

教师研究教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把握教材。

把握了教材的特色,教师才能准确理解编写者的意图,与教材真正进行对话。

在把握教材特色的同时,教师还应了解整套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和知识体系。

确切了解整套教材在各个年级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统观全局;从单元序列中了解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把握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把握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有哪些程度的差别。

2.激活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应在对教材内容合理的挖掘过程中寻找其他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打开”课本,寻找“亮点”,使教材在进入教学过程前为知识的传递提供可能。

因此,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操作化、活动化,从而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拓展教材。

在当今社会中,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

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充分研究教材中可拓展的地方,引导学生将学习的范畴由教材向外延伸。

在新课程指引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从教材所呈现的知识、能力、情感等系统引发出去,向其他学科、其他时空开放和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突破传统教学的有限空间。

备课研课思课评课改课

备课研课思课评课改课

备课研课思课评课改课摘要:一、备课: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素材二、研课: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三、思课:反思教学过程,发现并解决问题四、评课:评估教学效果,获取反馈并改进教学五、改课: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持续优化教学正文: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优质教学体验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备课、研课、思课、评课、改课这五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基石。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素材。

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研课】研课是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我们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知识传授。

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也是研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课】思课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课后,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也是为了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重复犯错误。

反思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评课】评课则是评估教学效果、获取反馈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生的成绩、课堂表现、课后反馈等多方面信息,我们可以了解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在评课过程中,要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

【改课】根据评课的反馈,我们需要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改课是对教学策略的优化,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在改课过程中,要敢于承认错误,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持续优化教学。

备课、研课、思课、评课、改课这五个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不断完善教学的循环过程。

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在教学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集体备课方案

集体备课方案

集体备课方案集体备课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学校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围绕课堂教学改革,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主要内容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数学组全体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共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困难,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关注学法,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

充分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重点探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悟,展示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

三、组织建设组长:王兆权组员:农恩红、赵艳琼、刘晓凤、郭鑫、陆新、王恩艳、余仕凤、黄美树主持人:王恩艳主备人:郭鑫记录人:余仕凤四、集体备课时间及地点时间:2018年10月31日(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五、具体操作1、集体备课课题:《》2.主备人(郭鑫老师)初备。

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主备人形成初案)3.集体研讨。

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人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备课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形成共案)4.实施人二次备课。

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所有备课组成员根据集体讨论和自己对主备人教案的解读,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

(形成个案)5.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师根据自己的个性教案教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6.教后反思。

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三次备课)7.备课流程图:个人初备(主备人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实施人二次备课(形成个案)→教师授课(课堂教学)→教后反思(三次备课)六、活动总结由教务处王兆权副主任对本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进行总结。

新课改常见的十大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常见的十大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常见的十大课堂教学模式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

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

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

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一、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内容。

二、教师必须全员参加,不迟到不早退。

三、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理念。

四、严格按照集体备课的“五步走”的要求去做。

五、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课(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七、建立全面备课的观念,备教案,备教具制作和演示,备课外知识,切实做好上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八、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同年级同学科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

九、精心设计板书,增强板书的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十、所有学科都要有教案,教案书写工整,格式美观,项目齐全,具体实用,且有创意,有个性,提倡“课本注释+简案”备课。

十一、及时充实教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中备课方式的探究
“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这是人们对数学习惯性的认识。

难道数学真的很无趣吗?不,只要我们的老师精心备课,认真把新课改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教学中,数学并不枯燥,也不乏味,它是立体而生动的。

面对新课改巨浪的不断冲击,数学课程改革以面向新世纪的大众数学思想为指导,在数学内容选择和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进行新课改备课的探索与教研,进行数学课程设计问题的研究,来挖掘教材的内容实质及其精髓。

一、如何把握新课改精神实质,进行有效备课呢
1、新课改理论是数学课程设计的基础
数学教师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和对数学理论的掌握。

因而备课时,课程设计一定要以学习理论为指导,而且课程设计者对学习理论理解得越好,他们所
设计出的方案则越符合学习规律,那么这种课程模式也就越适合学生的学习。

所以,如何在数学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数学学习理论,是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领会数学本质的大问题。

2、数学教学目标对数学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师生相互作用活动的安排,对教学效果的测量和评价都起着定向和制约作用,只有目标明确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因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
今天,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就应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体现出来,然后才能落
实到教学活动中去,每一位老师在上课前,每节课该如何进行,应该在自己心里有一个整体设计。

3、渗透素质教育,实施开放式教学
现代教学观认为,只有开放,教学才具有活力,才富有生命力,才
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开放式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等方面都应该有所体现,例如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是开放式教学的最好实例,而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呼唤着开放式的教学。

在讲授初一上册《日历中的方程》这一节知识时,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日历,从方正图、十字形、h字形、斜对角线等、动脑思考探索,发现日历中有很多种规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觉得数学生动活泼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4、集体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创设一些精彩的教学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省力杠杆,良好的学习情绪可
以促进学生智力的超常发挥。

而要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设计一些直观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考的乐趣。

那么,设置精彩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更是如此。

比如上初三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的图象》,我们设计让学生欣赏喷泉,欣赏姚明投篮的动画片,都是抛物线,通过创设精彩的情境,
把学生带入到你创设的情境中,激发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结合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5、教学方式的启发性与创造性是新课改的关键
教师积极运用启发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教材和练习时,能够引起有意义的思考。

教师设计课程时,要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思考习惯,而且可使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更深刻。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特别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善待学生的质疑。

从某种角度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讲授初一上册《视图》这一部分的知识时,以前的旧教材没有这节内容,平时学生见得也少,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我们数学组收集了十几个正方体的小盒子,上课时,采取6人一组,分组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角度来观察这些小正方体的立体实物图,然后画三视图,下来同学之间互动摆立体图,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掌握了“三视图”的知识。

通过教师的开发,顺利完成了任务。

刚拿到教材时,我们都感到无从下手,通过几年的教学,我觉得教材采用螺旋式发展,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教材采用从我们身边的数学开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注重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精神,而以前的旧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成了解题的机器,现在我觉得数学教学更具有趣味和挑战性,
这就要求作为新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实践者,研究者,不断地用新课程的精神指导自己,在新课程中不断探索,学习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

让学生喜欢数学,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真正为社会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