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_社会其它论文_社会论文__28279 精品论文

合集下载

论耻感教育与社会风气

论耻感教育与社会风气

主义等腐朽思想不断渗透之下 , 许多人在某些欠文 明 、 不道德的 几乎具有 与伦理道德的文化生命 同在 的意义I l l 。
行பைடு நூலகம்面前 内心深处的羞耻感逐 渐淡 化了 ,心里没有了评判荣辱
那什 么是耻感 呢?有学 者作 了这样 的解释 :耻感就是羞 耻 “
是非的标准 ,对 自己的错误 言行或 不检 点举 止再也不会感到脸 感和知耻感。羞耻感是指个体因 自己的言行或 品质不符合社会 红、 羞愧 。 道德耻感 的淡化使得社会 上出现 了荣耻是非颠倒 的现 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 的情绪体验 。知耻感则 象, 在很大程度上 已经影响 了我 国的社会风 尚, 从而严重地破坏 是在理解 了耻辱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耻辱 自觉的规避和抵制 。” 了我 国社会 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 如何加强耻感教育 , 提升社会风 也有 人认 为 :耻感是社 会或行为 主体 按照一定 的善恶标准 , “ 对 气 已经变成我们社会 主义建设 中急需解 决的重要 问题 。 主体行 为作 出否定性评价 时 , 为主体所产生 的愧疚 、 行 羞耻 、 不 安等心理体 验 , 人们为善去恶 、 是 积极 向上的 内在 驱动力 , 它驱


耻 与 耻 感
使人们求荣免辱 、 维护尊严 , 是一种高度的精神 自觉。 了耻感 , 有
人们 内心深处就会产 生关 于是 非 、善恶的意识 ,并外显为对丑
堕落 的憎恶和对美善 、 上进 的向往 , 就能 自觉地有所不 为 、 自 中 国历朝历代 的文人 志士都很重 视“ , 耻” 有许 多经典 的论 恶 、 律、 自制 。 [ ”1 3 或者认为 :耻感意识是指出于 自律 而对过错所产生 “ 述。 他们 有的把 “ 看作是做人的标 准 , 耻” 比如孑 子说 “ 己有耻 , L 行 使 于四方 , 不辱君命 , 可谓 土矣 ” ( 论语 ・ 子路》 。同时认为“ ) 道之 的一种耻辱感 。耻感 以一种 自觉 意识并从 内心赞同为合理的价 以政 , 齐之 以刑 , 民免而 无耻 , 道之 以德 , 之 以礼 , 耻且格 ” 值 规范存在为前提,在一般意义上 产生 于针对 自己所做 或与 自 齐 有 ( 论语 ・ 《 为政 》 ; 子也指 出 : 无恻 隐之心 , )孟 “ 非人 也 , 无羞 恶之 己相关行 为事件 的 自我否定性评价。” 我们 以上说 的耻感主要是指人 内心羞愧 、屈辱的一种情感 心, 非人也 ; 无辞让之 心 , 非人也 ; 无是 非之心 , 非人也 。恻 隐之 心, 1 _之端也 ; 羞恶之心 , 义之端也 ; 辞让 之心 , 礼之端也 ; 是非之 体验 。总的说来 ,耻感是基于道德个体对 自身行 为不 正当的反 心, 智之端也 。 之有是 四端也 , 人 犹其有 四体也 。 ( 孟子 ・ ”《 公孙丑 思 ,是个人 良好道德 品质 的保证 ,也是培养 自律 习惯 的重要基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社会风气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社会风气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道德、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核心价值理念。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一、建立正确的道德导向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传承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导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同时,关心集体利益和他人的权益。

二、加强道德教育与引导要想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与引导。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全面培养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

我们要始终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只有通过具体行动,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者和领路人。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

各级媒体应充分利用宣传平台,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和理念,通过正面的宣传报道,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也应加强责任担当,通过多种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自的工作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果。

总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实际行动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风气的基石,推动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耻感文化的内涵及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

耻感文化的内涵及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25期耻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避辱心理,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

耻感意识是人履行社会道德义务和培养道德责任感的前提,耻感不在,良知和道德责任感就无从谈起;耻感缺失,则做人无以治己,做事无以治事。

因此,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帮助大学生培养耻感意识,构筑抵御各种诱惑的坚固防线,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耻感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华民族有着重视耻感的悠久文化传统,历代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和格外关注对人的耻感的培植和养护,并把知耻心的养护视作个体道德修养和大众道德文明教养的根基。

在我国的道德典籍中,存在着大量关于耻感意识以及耻感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知耻是人之为人的标准。

孟子认为,知耻是人性的标志,有无羞耻心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即“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又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意思是说:人不可以不知道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不知羞耻。

南宋朱熹对孟子的观点进一步解释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

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

”同时,陆九渊也强调:“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就是说:对人危害最严重的莫过于没有羞耻心,人如果不知羞耻,又怎么能称得上是人呢?可见,在圣贤先哲看来,有无耻感,能否知耻,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不知耻,没有羞耻心,即使具有人的形体,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

其次,知耻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化,认为德教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避免犯罪,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民众知耻是道德教化成功的前提。

之后,很多的思想家都表述了大致相同的见解。

周敦颐说:“必有耻,则可教。

”范群说:“夫耻,入道之端也。

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1)

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1)

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要重视培育“耻感文化”(1)【摘要】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必须重视在全社会培育“耻感文化”,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全体人民都能争荣拒辱,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耻感文化”;社会风气;社会稳定“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类型所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社会风气、国家治乱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天下之治乱,系乎风俗”;2,“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士皆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3,“风俗美则小人勉慕于仁义,风俗恶则君子亦婉转于世尚之中,而无以自异”;4,以自己的言行“转移风俗以陶铸一世之人”是士人的责任。

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告诫过我们:“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建设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可见,社会风气对一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至整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一个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又离不开“耻感”文化培育。

一、“耻感文化”及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耻感”,也就是知耻心。

知耻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清末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所有不为,皆赖有耻之心。

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

耻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也是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

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善恶观念。

划清善恶界限,支配行为趋善避恶;耻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们的一种厌恶丑恶的心理状态。

近善远恶,择善而行;耻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基准或尺度。

以善为荣,以恶为耻。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应着眼于“耻感文化”的培育,使公民分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给了每个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论怎样选择,都不能背离做人的底线,都不能颠倒是非,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耻为荣。

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论文]

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论文]

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论文]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对我们提高道德认识,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强化知耻之心,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亦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

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

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康有为也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这也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

“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不仅个人的文明生活与人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的治乱也总是与人们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的。

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

因此,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政治家在治国的同时,无不注重人心的治理。

行自身出,身由心使。

俗语云:“人心齐,泰山移。

”说的就是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力量。

古人所谓“人心正则国治,人心邪则国乱”,虽有唯心主义的意味,但其中确实包含有深刻的道理。

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管仲,可以说是在治国实践中注重社会耻感的第一人。

众所周知,他曾经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盛极一时,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正是这样一位十分成功的政治家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

他认为,立国有四大纲,而耻居其一。

缺了一纲,国家会倾斜不正;缺了二纲,国家会危殆不安;缺了三纲,国家会颠覆不立;四纲都不存在了,国家就会彻底灭亡。

一般认为,耻感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种羞耻之心,关联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而已。

何以管子如此看重知耻之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把耻提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论“耻感”文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论“耻感”文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 作者简介】 罗诗钿( 96一) 男 , 17 , 江西泰和人 , 上海大学社科学 院思 想政 治教 育专业博 士研 究生 , 究方向 为新 时期 思 研
想政 治教育、 哲学价值论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研 究、 社会评价论研 究) 。
7 4
悦体验的“ 荣感 ” 以及对 恶的痛 苦体验 的“ 耻感 ” 为 成 道德意志形成 的必 不可少 的环节 。他进 一 步强调 , 道
“ 为道德 的评价标 准并在个 体 良心 和道德信 仰 的 耻”
确立中起规 范作用 的文化逻 辑就是 “ 耻感 文化 ” 中 。
国“ 耻感文化 ” 在社会 主义荣辱 观确立为 个体道 德信
仰中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方法论意义 。

德行为 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评价 , 价值 主体 ( 民众 ) 通过 对道德行 为的社会价值所作 出的客观评价和主观体 验 ( 表现为“ 荣感” “ 和 耻感 ” , ) 这种 主观体验 ( 心理 ) 的
“ 耻感文化” 罪感文化” 和“ 的提法 , 最早出现在美 国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研究 日本 的《 菊与刀》 书中。 一 “ 耻感文化 ” 用于 描述 日本 以及 中国等东方社 会 , 罪 “ 感文化 ” 于描述 西方社会 。“ 用 提倡 建立道 德 的绝 对
是指导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 同理想” 它们主 , 要体现着信仰的导向作用 。“ 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是 精神 品质方面的刻画 , 社会 主义荣辱观是道德 风 尚方
德信仰 。 黑格尔在 《 哲学 原 理》中指 出, 法 道德 意 志通 过 善、 恶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形成。因而 , 作为对善的愉
“ 要成 为信仰 ” 引领 我 们 当前 的社 会 生活 之 意谓 。 并 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中 ,马克思 主义 “

耻感教育毕业论文

耻感教育毕业论文

耻感教育毕业论文标题:耻感教育在青少年身教中的重要性探究摘要:耻感是一种情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尤其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通过对耻感教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对青少年身教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说明耻感教育在塑造青少年品德和促进个人成长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耻感教育;青少年;身教;品德塑造;个人成长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青少年教育备受关注。

许多家长和教育者意识到,仅仅注重学业成绩和知识传授是不够的,同样重要的是培养青少年的品德和个人成长。

耻感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青少年身教和品德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就耻感教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在青少年身教中的实践案例进行探究,以期为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耻感教育的定义与特点耻感是指因违反道德规范、失去面子或引起他人轻视而产生的内疚、懊悔、不安或尴尬等情感体验。

耻感教育是通过培养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敏感性和内疚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耻感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个体化:耻感是个体内心的情感体验,每个人对于耻感的感受和反应都有所差异。

教育者需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性,采取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2. 长效性:耻感教育是一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过程。

仅仅培养一次耻感是不够的,教育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 社会性:耻感是一种社会情感,它的产生和表现都与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评价密切相关。

耻感教育需要引导个体逐渐建立起对他人评价的敏感性,形成对社会规范的尊重和遵守。

三、耻感教育在青少年身教中的实践案例1. 培养自律意识:通过让青少年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由于自己的疏忽或不负责任而带来的尴尬和耻辱,引导他们主动遵守规则、自觉约束,培养自律意识。

2. 培养责任感:通过让青少年承担一些社会实践任务,让他们真实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意识。

八荣八耻的论文

八荣八耻的论文

精选范文:八荣八耻的论文(共2篇)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校大学生的荣辱观如果按照科学的程度来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层次高的是少数;中间层次的是多数;层次低的也是少数。

总的来讲,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

他们不仅思想观念新,创新意识强,而且正在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生力军。

从大学生的数量和他们未来的重要作用看,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但是,目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在对待祖国、人民这样一些在老一辈人心目中非常神圣而崇高的观念,在一些大学生心目中淡漠了。

他们对个人利益想得多,而对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利益却想得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有个别的学生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害怕吃苦,不愿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这些学生,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对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不起精神,整天在校园无所事事,白白消磨时光,有的连自己的学业都无法完成。

在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妨碍到他们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

大学生未来地位的特殊性和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对他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结合高校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在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参观考察、听英雄模范作报告等方式,加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的教育。

用科学的荣辱观理论武装他们,用先进人物在科学荣辱观指导下表现出来的优秀事迹引导他们,用我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励他们。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凝练出来的一套基本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指导全社会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优化与提升,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

政府、学校、媒体等各个社会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制作宣传片、海报等,向公众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学校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媒体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正面价值观的宣传报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

教育机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守法意识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道德行为的良好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引导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组织力度,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志愿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引导市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此外,各类社会组织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活动,引导人们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肃纪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有严肃的纪律保障。

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违法违规者要依法从严处理,树立法纪意识。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倡议书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倡议书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倡议书
近年来,我们社会风气日益受到关注和关注。

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全体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然而,在一些地方和行业,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现象。

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社会的整体形象,也阻碍了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呼吁全体公民携起手来,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首先,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推崇诚信、友善、守法、廉洁等美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诚信相待、尊重他人、守法自律的社会氛围。

其次,我们应该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却是构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石。

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心用行动去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温馨和睦的社会大家庭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基本内涵,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观、社会主义家庭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社会主义友善观五个方面。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基础,对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在教育领域加强宣传。

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场所。

学校应该注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贯穿于社会各个方面。

政府应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对非法活动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也应该肩负起责任,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遵守职业道德,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媒体也应该注重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实践,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家庭的重要支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培养子女健康成长是家庭的主要责任。

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亲子关系的和谐也是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做到尊重、理解、信任,以身作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外,广大公民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相互尊重,关注他人,帮助他人。

只有通过广泛的参与和行动,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总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应该从教育、社会各方面、家庭以及广大公民自身等角度入手,共同努力,为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坚持不懈地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建设一个和谐、文明、富强的社会。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良好社会风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于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重点探讨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含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多个方面的价值观念,是引导全民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良好社会风尚的价值导向。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维护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全社会普遍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够使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中保持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摒弃不良嗜好和作风,才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法律保护和管理,确保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的法治性和规范性。

2.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不同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育和生活中。

通过文艺汇演、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人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搭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政府应该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包括网络、电视、报刊、图书馆等多个渠道,以满足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并且,这些平台的建设也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4.培养优秀人才和榜样力量“引领者先行”,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人才和社会榜样来带动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于优秀人才和先进模范的培养和表彰,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人们发扬优秀品质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初三作文议论文《讲究礼貌,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500字(共8页PPT)

初三作文议论文《讲究礼貌,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500字(共8页PPT)
讲究礼貌,培养良好 的社会风气
初三作文议论文 500字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女中学 生在电车上为一位外国朋友 让座,却遭到几个青年人的嘲笑:
“真是崇洋媚外!”为此,引发了一 场争论。有人说,这名女中学生讲究
文明礼貌,没有错;也有人说, 民 这是一些中国人长期以来缺乏 族自信的表现。
关键词:这样,一件,一位,女中

关键词:中国,自古,礼仪之邦,
讲究,文明礼貌,世界,文明,几个,世 纪,以来,由于,中国,统治者,封建迷 信,文化大革命,诸多,因素,我们,国 民素质,普遍,偏低,中国,公民,出国, 旅游,学者,讲究,文明礼貌,国际,社 会,鄙视,我们,中国,人民,感到,耻 辱,严重,影响,中国,国际,形象。
初三作文议论文《讲究礼貌, 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是否讲究文明礼貌是一个国 家人民素质高低的体现,一
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不仅取决于
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 入的高低,也取决于人民素质的高
低。提高国家人民素质也是中华民族
复兴的重要部分。 重 由此可见讲究文明礼貌的
要性。
关键词:是否,讲究,文明礼貌,
一个,国家,人民,素质,高低,体现,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不仅,取 决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高 低,取决于,人民,素质,高低,提高, 国家,人民,素质,中华民族,复兴,重 要,部分,由此可见,讲究,文明礼貌, 重要性。
初三作文议论文《讲究礼貌, 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文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讲究
明礼貌是世界文明的。但近
几个世纪以来,由于中国统治
者封建迷信和文化大革命等诸多
因素,我们国民素质普遍偏
低。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留学
者,类有不讲究文明礼貌之举,这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社会风气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社会风气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社会风气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我们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倡导的重点,它强调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精神文明建设则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框架,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我们能够增强民众的文化修养,提升道德品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素质提升。

其次,培养良好社会风气能够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互助互爱。

在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彼此理解、宽容,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只有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再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观,而这些正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只有在自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最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能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

人们需要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寄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可以培养个人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健康,提升自我修养和情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总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良好社会风气,对于我们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让我们共同努力,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共同营造和谐、进步的社会风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有关八荣八耻的论文

有关八荣八耻的论文

有关八荣八耻的论文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对我们提高道德认识,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强化知耻之心,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公务员之家“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亦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

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

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

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康有为也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

”这也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

“不耻则无所不为。

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不仅个人的文明生活与人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的治乱也总是与人们的知耻之心联系在一起的。

人人知耻,则正义流行;人人无耻,则邪恶大行其道。

因此,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政治家在治国的同时,无不注重人心的治理。

行自身出,身由心使。

俗语云:“人心齐,泰山移。

”说的就是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力量。

古人所谓“人心正则国治,人心邪则国乱”,虽有唯心主义的意味,但其中确实包含有深刻的道理。

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管仲,可以说是在治国实践中注重社会耻感的第一人。

众所周知,他曾经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盛极一时,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正是这样一位十分成功的政治家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

他认为,立国有四大纲,而耻居其一。

缺了一纲,国家会倾斜不正;缺了二纲,国家会危殆不安;缺了三纲,国家会颠覆不立;四纲都不存在了,国家就会彻底灭亡。

一般认为,耻感只不过是个人的一种羞耻之心,关联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品质而已。

何以管子如此看重知耻之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把耻提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社会风气·荣辱观·羞耻感

社会风气·荣辱观·羞耻感

社会风气荣辱观羞耻感
朱贻庭;赵修义
【期刊名称】《伦理学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改善社会风气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标.愈益泛滥的不良社会风气表明,荣耻不辨,耻感消解已成群体性的现象,出现了一种"去羞耻化"(实质是"去道德化")倾向."耻不从枉",知耻而后正;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关键在于"知耻"、"有耻",在于要激发和培育"耻感".耻感或羞耻心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人格的基本点,人有耻感,是保持做人尊严的自因.因此,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尊重人格,保护和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耻感,培育公民的自尊心,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页数】6页(P1-6)
【作者】朱贻庭;赵修义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064;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
海,20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52
【相关文献】
1.紧紧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 [J], 祖连芹
2.荣辱观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J], 挚心
3.略论社会风气与荣辱观 [J], 龚海艳
4.《论社会风气结构》:社会风气基础理论的新开拓 [J], 李长莉
5.“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根本指向在于匡正社会风气 [J], 张澍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讲究礼貌,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_初中初三作文500字

讲究礼貌,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_初中初三作文500字

讲究礼貌,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女中学生在电车上为一位外国朋友让座,却遭到几个青年人的嘲笑:“真是崇洋媚外!”为此,引发了一场争论。

有人说,这名女中学生讲究文明礼貌,没有错;也有人说,这是一些中国人长期以来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

首先,我肯定这位女学生的做法。

她的做法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外国朋友的友好,也体现了中国学生的优秀品质,她的做法讲究文明礼貌,值得我们肯定。

讲究文明礼貌,培养良好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我们国家一直在社会所提倡的优良传统。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讲究文明礼貌是世界文明的。

但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中国统治者封建迷信和文化大革命等诸多因素,我们国民素质普遍偏低。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留学者,类有不讲究文明礼貌之举,这是国际社会所鄙视的,也是我们中国人民感到耻辱的,它严重的影响了中国在国际的形象。

是否讲究文明礼貌是一个国家人民素质高低的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不仅取决于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高低,也取决于人民素质的高低。

提高国家人民素质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部分。

由此可见讲究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我们要讲究文明礼貌,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国富民强。

优秀作文库 (作文库)。

八荣八耻论文-荣辱教育切忌表面文章

八荣八耻论文-荣辱教育切忌表面文章

读今天胡主席的八荣八耻,让我想起了一个快被自己的情绪埋没的"依德治国"的论调. 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能只停留于口头上,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中。

在最近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山东寿光市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演讲中又多了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内容。

在他看来,“八荣八耻”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的道德标杆。

王乐义认为,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了,道德建设却面临着新难题。

在广大农民中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对于提高整个农村的精神风貌意义重大。

他说,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尤其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筑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首先要把社会风气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抵制什么、提倡什么,要旗帜鲜明。

知荣明耻是做人的根本,作为党员干部更要知党情报党恩,先为老百姓趟出一条致富路,要做学科技、用科技的模范带头人。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那么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就可以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要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提高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书田说。

20年前的一件事情至今让王书田记忆犹新。

当时,他在基层派出所当民警,两位来自西安的初中生丢了钱无法返回,便来到所内借钱,并说回去后一定将钱寄还,正在值班的他什么也没有想就掏出2元钱送他们上了车。

过后几天,他收到了两位学生寄来的感谢信并带着2元钱。

这件事虽小,却表现了当时人们的道德素质和诚信。

王书田认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带动群众、教育群众,并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同时注意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有高尚情操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