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心理大纲详解-心统(改)

合集下载

安东尼罗宾心理教程

安东尼罗宾心理教程

每当要开始进行之际我就会对他们这么说,如果他们不下定决心要马上改变,我是无能为力的。
我之如此慎重其事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对他们每次收费三千美元,除非他们能在今天的这段时间里改变,否则我实在不希望他们这笔钱花得冤枉。
那些经常来找我寻求改变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当他们明白我的心意后常常会很感动,因而在那段时间里至少会花上半个小时向我陈述改变的决心,并且会充分照我的指示去做。
狗食减肥法
最近有一位参加我研讨会的女士,在课堂上公开传授了一招她所发明而保证有效的减肥方法。
她说她和一位好友多次发誓要进行减肥,可是都因为贪吃而违反诺言,最后她二人下定决心,这一次要想不再食言,就必须有些“苦头吃”才能帮助她们度过,而这个苦头要比她们所能想到的更狠才行。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里,都学会了独有的思考和行为,让自己能消除痛苦而得到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时有沮丧、乏味、生气或压力甚重的感觉,为了消除这些负面的情绪,有人采用逛街、吃东西、谈情、吸毒、酗酒、骂孩子等方式。
不管他们是不是知道,不过这种办法多多少少还能帮他们舒解。如果我们想有所改变,不管是用何种方法,都得经过下述六种简单步骤。
有一次在芝加哥我办了一场三天两夜的研讨会,在课堂上我就施展了一手如何中止一个学员的旧习惯。
这位仁兄公开告诉大家,他想戒掉好吃巧克力的毛病,他好吃的程度简直吓人,因而赢得“巧克力贪吃鬼”的浑号,他甚至自豪地穿着一件特别的T恤,上面印着这样一行字:我爱大家,但我更爱巧克力。
一方面我们想改变,不希望因为抽烟而得癌症、不希望因为发脾气而失去朋友、不希望因为怒责孩子而让他们误会不爱他们,总之我们就是不希望如此;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害怕改变,因为若是上面所说的未必成真,那又何必要去委曲自己?

MJ心理大纲详解教心

MJ心理大纲详解教心

M J心理大纲详解教心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从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二级学科,它的主要对象是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的应用,具体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的需要,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的指导。

作为心理学科——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使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纵深发展作为教育学科——研究如何应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去设计、改革、优化教育模式,以提高教育水平,加速人才培养(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柏拉图的思想:知识即回忆亚里士多德:记忆三定律(相似律、相对律、邻近律)洛克:白板说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1920)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第一本以教心命名的专着,这时期形成了学习理论两大流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2)发展时期(1920—1960)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3)成熟时期(1960—1980)西方教育心理重视为学校教育服务,认知学习理论发展并兴盛,发展出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人本主义思潮出现(4)深化拓展时期(1980—)教育心理体系发展越发完善,研究越发深入,视角越发综合,建构主义作为人质学习理论的心发展影响很大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①在学习观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②在研究领域上日益纵深发展③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多元化④研究国际化、本土化⑤越发综合化和跨学科化二、学习及其类型学习和减肥是人类自虐的两种基本方式。

——加菲猫(一)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心理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

注意:由于公式都是以图片形式保存的,所以这里显示不出来,Word和PDF版本是带全部公式的《心理统计学》前言这门课占35分,结构一般是(9个单选+1个多选+1个简答或综合),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分值权重感觉比测量要大一些,特别是大题,不过大致差不多。

心理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让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那么心理统计学可谓是最大的功臣。

没有心理统计学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数据。

心理学的理论就仅仅是个理论,上不了台面。

世界上只有一个东西不会撒谎,那就是数据,一个理论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支持,那么这个理论的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心理统计学就承担了这么一个工作,为你的理论在数学上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总所周知,高等数学是心理学本科的必修课之一,很多人认为心理统计学难学和数学不好有关,虽说心理统计和数学都是和数字打交道。

不过,他们确真没多大联系。

打个比方,学心理统计学就好比是学电脑,会使用就行(office的使用)。

学数学就好比学编程,掌握程序的来龙去脉(编写office的程序)。

心理统计学对于心理学是一种工具。

学好这个是为了将来运用SPSS这些统计软件做准备的。

(当然,如果你追求更高层次的数理统计,硬要搞清楚这些公式怎么来的,也好,不过最好等考上了,再慢慢研究也不迟)本宝典也好比是心理统计学这个工具的使用手册,不过还需两件神器:智力正常的人脑+按键正常的计算器(带统计功能)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1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1年版)高教《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北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心理与教育统计学》邵志芳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版)《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2011第三版《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白云子《心理统计常用公式总结》开始一、描述统计所谓描述描述统计,就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

艾森克-认知心理学(第5版)笔记

艾森克-认知心理学(第5版)笔记

认知心理学目录认知心理学 (1)1.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3)1.1实验认知心理学 (3)1.2认知神经心理学 (3)1.3计算认知科学 (4)1.4认知神经科学 (4)2.视知觉的基本过程 (5)2.1大脑系统 (5)2.2颜色知觉 (6)2.3无意识知觉 (6)2.4深度和大小知觉 (7)3.物体识别 (7)3.1知觉组织 (7)3.2物体识别理论 (7)3.3物体识别所涉及的大脑系统 (8)3.4面孔识别 (8)3.5视表象 (9)4.知觉、运动和行动 (9)4.1直接知觉 (9)4.2视觉指导的运动 (9)4.3计划一控制模型 (10)4.4运动知觉 (10)4.5变化视盲 (10)5.注意与操作的局限性 (10)5.1听觉的集中注意 (10)5.2视觉的集中注意 (11)5.3跨感觉通道效应 (12)5.4视觉搜索 (12)5.5分散注意 (13)5.6自动化加工 (14)6.学习和记忆 (14)6.1记忆结构 (14)6.2工作记忆 (15)6.3记忆过程 (15)6.4内隐学习 (15)6.5遗忘理论 (16)7.长时记忆系统 (16)7.1陈述性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7)7.2程序性记忆和知觉表征系统 (17)8.日常记忆 (18)8.1自传体记忆 (18)8.2难忘记忆 (19)8.3目击证词 (19)8.4前瞻记忆 (20)9.概念和范畴 (20)9.1概念组织 (20)9.2概念学习 (21)9.3概念的涵义 (21)10.阅读与言语知觉 (21)10.1单词识别 (22)10.2朗读 (22)10.3 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 (22)10.4 听讲 (22)10.5 口语单词识别理论 (23)10.6 认知神经心理学 (23)11.语言理解 (23)11.1句法分析 (23)11.2语用学 (24)11.3容量有限理论 (24)11.4段落加工 (24)11.5故事加工 (24)12.语言表达 (25)12.1口语的基本特征 (25)12.2口语表达理论 (25)12.3口语表达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 (25)12.4写作:基本过程 (25)12.5拼写 (26)13.问题解决与专家技能 (26)13.1问题解决 (26)13.2训练迁移 (26)13.3专家技能 (26)13.4关于专家技能的理论 (27)14.创造与发现 (27)14.1创造 (27)14.2假设检验 (27)14.3科学发现 (27)15.判断与决策 (27)15.1判断 (28)15.2决策 (28)16.推理与演绎 (28)16.1演绎推理 (28)16.2演绎推理理论 (29)16.4思维和推理所涉及的大脑系统 (29)16.5人是理性的吗? (29)17.现实与展望 (29)17.1意识的本质与功能 (29)17.2意识理论 (30)17.3无意识知觉 (30)17.4意识是一元的吗? (30)17.5脑成像研究在衰退吗? (30)18.认知与情绪 (30)18.1情绪的认知决定因素 (30)18.2多水平理论 (30)18.3心境与认知 (31)18.4焦虑、抑郁和认知偏向 (31)19.华东师大2011年心理学考博真题 (31)1.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成信息获得、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可以而且应当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MJ心理大纲详解-实心

MJ心理大纲详解-实心

实验心理学一、实验心理学概述科学: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并可自我矫正的事业,它是循环往复的科学通常始于分析,即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基本因素。

对思想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包括:描述、预测和解释,他们分别对应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观察、相关、实验研究,在正确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就能通过改变现在从而对未来加以控制。

理论:把多个事件事实和概念组织成紧凑连贯的体系的一组相关的解释性表述理论有两大功能,一是能为科学家组织数据提供便利方法,二是让科学家在研究之前对事件做出预测在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上,数据和理论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理论是永远不能够被证真的,只能被证伪。

评估理论好坏有明确的三条标准:简洁性、准确性、可验证性归纳与演绎:科学家强调经验观察,把科学的过程视为从数据到理论的过程,这就是归纳,用归纳法所进行的推理过程是从特定数据出发导出一般的结论,相反,强调从理论推出特定结果的方法是演绎。

科学的观察都是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因此所归纳的理论或规律必然有其局限性,以至不同的情景下的誓言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相反,演绎的立场是用一个理论能预测并被所有实验证实,但事实是任何理论迟早会被推翻或更新。

正是这种不断变化说明了科学的自我校正的性质。

通过归纳和演绎的结合,科学的理解会越来越透彻。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实验心理学: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在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心理学附属于哲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第二阶段的开始。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使心理学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今天,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了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离不开以往众多研究者的贡献:(1)费希纳1860年,费希纳出版了第一部系统的心理物理学专著《心理物理学纲要》,这部纲要的出版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MJ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心理学导论(小白修订版)

MJ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心理学导论(小白修订版)

考研专业课大纲解析心理学导论心理学导论大纲解析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宏观的层面来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团体与社会心理和动物心理;从普通心理学的狭义来理解,主要是指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在普通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部分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注意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情绪情感过程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所做的事情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

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主动地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以上三者关系:认知过程是情感、意志过程的基础;同样,只有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人才能自觉地进行意志行动;反过来,情感、意志过程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人格:人格与个性之间的差别:人格是对个体总的、本质的阐述,即既从个体的差异性,也从总体上和本质上说明个体行为的特征;个性特指个体差异,它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

心理动力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趋向,是人从事活动的指向性和基本动力。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

心理特征是人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结合,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过程与人格间的关系:没有心理过程,人格就无法形成;反之,人格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过程。

首先,心理动力与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人的心理过程总是在某种心理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

其次,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而已形成的心理特征又会影响和制约人的心理过程。

哲学是心理学的“父亲”,生理学是心理学的“母亲”。

MJ心理大纲详解-发心

MJ心理大纲详解-发心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换句话说,它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

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包括两部分:①认知过程特征:感觉、知觉、意识、记忆、思维、语言(言语) ②社会性发展特征:动机、情绪(情感)、能力、人格个体心理因素的发展还另外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生理因素:身体器官以及由器官决定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②社会背景:家庭、社会、教育(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总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的任务仍然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具体包括:①描述个体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 ②揭示和测量个别差异③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④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⑤提出指导个体发展的具体方法(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时间 女孩年龄 纵向研究 横断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我们想了解随着时间推移个体如何发生变化以及成长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颇具挑战性的工作,这里介绍四种主要的用于发展研究的方法。

1.横断研究横断研究:在同一时刻观测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

样本可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

通过研究,对与年龄或生理成熟度有关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得出变化和差异的规律。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 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 也较追踪研究。

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

2020心理学综合考试核心要点汇总 - Mind版本

2020心理学综合考试核心要点汇总 - Mind版本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可分为视觉、听觉等等
2-绝对感受性与绝 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01 年选2,09 年选 2)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 E=1/R 。E 代表绝对感受性, R 代表绝对感受阈限
第三章:感觉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 起不同的作用
1、试说明神经冲动得传导方式
思考题
2、大脑皮层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什么是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
4、简要说明鲁利亚三个机能系统理论的特点及意义
1-感 觉 (08 年选 2)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用生理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
冯特
行为主义的研究: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华生,斯金纳
4-当代心理学的重 要的研究取向 (02年论 1)
精神分析的研究: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 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强 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
神经冲动的传导
神经元内神经冲动的传导:电传导,通过电位的变化传递信息 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化学传导,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传递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 构成了极其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网络(神经回路)
布鲁德曼的皮质分区图为大家所公认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4-大脑皮层的分区及功能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 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视觉区位于 枕叶内,听觉区位于颞叶内 (08 年选1) 初级运动区,也叫躯体运动区,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等

MJ心理大纲详解第2版—实心

MJ心理大纲详解第2版—实心

本版的特色
《MJ 心理大纲详解第二版》与前版相比,排版更加紧密,措辞较为严肃,内容愈发充实, 理解相对深刻,错误尽量避免。除此之外,本版力图在作者的理解范围之内,为每个章节在 开头用幼圆体字都加上一些引言性质的论述或精辟经典的总结。还有就是,本版的编制参考 了更多国外相对专业的心理学教材, 尽量在摆脱国内无聊课本的束缚和紧贴考研八股大纲的 思路之间找到合适而微妙的平衡点。
MJ’s Notebook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Ⅱ
—实心 MJ 心理大纲详解u 编著
MJ 心理大纲详解第 2 版—实心
写在前面
肉麻的惆怅
仍然是辞旧迎新最浪漫的季节,而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转眼间已经是我考心 理学研究生的第三年。还记得零六年八月份刚决定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时候的心动,还记 得零六年十月份写第一版《MJ 心理大纲详解》时的激情。考研人心里的感慨恐怕只有我们 自己才最清楚。
作者的简介
为避免一些战友对本书作者及来源的误会,这里有必要再次说明。本书出自同样考心理学研 究生的学生之手,与任何大学心理系教师无任何联系。作者 MJ 是一名跨专业考生,并且目 前还没考上。 望读者本着科学的批判性精神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怀疑和审查, 万不可盲目轻信 。
使用的说明
本书适合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是跨专业时间非常紧迫的考生,没有时间或条件对照大纲查 阅各种教材版本;二是对于已经认真看过教材对知识基本掌握的同学,可以把本书当做考前 背诵或者系统复习的参考。强烈建议不要在初学时直接看这本书。另外,目录部分配有重点 说明,作者根据以往各校历年试题,在经常出题的重点知识点上做了标记。并且,电子版的 pdf 文件允许使用文章结构图,有助于快速查阅。
版权的问题

MJ心理大纲详解-心统(改)(已经打印)

MJ心理大纲详解-心统(改)(已经打印)

统计是一种形式的交流手段,它用抽象的符号去代表概念、事件,并把他们按照有效的方式结合起来。

任何行为科学家都可以用统计学这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来和他人交流他们研究的结果。

统计也是一位先知。

每当我们对自己辛辛苦苦做研究得到的数据感到迷茫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这些结果翻译成先知能懂的国际语言,然后向他请教到底我们的结果能不能说明问题?能说明什么问题?先知会一如既往地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而这答案能令全世界的人心服口服。

最后,我们把统计定义为一个收集数据且对其进行组织、总结、描述并基于这些数据做出决定和推论的过程。

(1)基本概念总体:具有某些共同的、可观测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样本:由于不能或没必要对整个总体进行研究,我们只能从总体中选择出一些个体代表总体,这些个体的集合叫样本。

变量:本身是变化的或者对于不同个体有不同值得特征或条件。

常量:本身不变且对不同的个体的值也相同。

参数:描述总体的数值,它可以从一次测量中获得,也可以从总体的一系列测量中推论得到。

比例:全组中取值为X的比例,p=f/N插值法:一种求两个已知数值之间中间值的方法,其假设所求解点附近数据呈线性变化。

统计量:描述样本的数值,与参数的获得方式相同。

随机取样:从总体抽取样本的一种策略,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

取样误差: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距。

偏态分布:分数堆积在分布的一端,而另一端成为比较尖细的尾端,其与对称分布对应。

次数分布:一批数据在某一量度的每一个类目所出现的次数情况。

离散型变量:由分离的、不可分割的范畴组成,临近范畴之间没有值存在。

连续型变量:在任何两个观测值之间都存在无限个可能值,它可被分割成无限多个组成部分。

(2)学习建议①将注意放在概念上,心理统计应该是一门概念性的科学,而非纯数学。

②一定要将统计方法与心理学研究的情景结合起来学习。

③弄懂一个概念再开始学习下一个,心理统计中的概念应用性较差却是之后做题的基础。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常用统计参数【圣才出品】

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常用统计参数【圣才出品】

第2章常用统计参数【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和地位量数的概念、性质和作用,理解各种量数的适用条件及特点。

2.识记相关、散点图及相关系数的概念与彼此之间的关系。

3.掌握各种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量数对测量数据的数据特征进行描述。

4.掌握各种常见相关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2.1复习笔记一组变量的次数分布,一般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中心位置:用以度量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描述它们的中心位于何处,故对其数量化描述称为位置度量数或集中量数。

离散性:反映一组数据的分散程度,即次数分布的离散程度。

对其数量化描述称为次数分布变异特性的度量或差异量数。

中心位置相同的次数分布,其离散程度不一定相同。

对任何一个已知的次数分布,均可以计算出反映上述统计特征的量数。

在教育与心理统计中,总体统计特征的量数称为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如μ,σ2,ρ等;样本统计特征的量数称为统计量,用英文字母表示,如X,S2,r等。

一、集中量数集中量数是指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数,等等,其作用都是用于度量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

(一)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均数)是用以度量连续变量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最常用的集中量数。

1.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1)总体平均数如果一个总体X 包含N 个元素,x i 是这个总体中的第i 个元素,则称x i 为第i 次观测值,那么对x 来讲,该总体的算术平均数被定义为:11=Nii x N μ=∑式中:μ——总体算术平均数;N——总体容量;i x ——第i 次观测值。

(2)样本平均数当无法对总体进行全面观测时,对于样本X ,其算术平均数被定义为:11n i i X x n =∑式中:X ——样本平均数;n ——样本容量。

2.加权平均数若已知各组平均数和各组人数,要求总的平均数时,则要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总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12,,,k n n n …——各组人数;12,k ,X X X …,——各组平均数;12t k n n n n =+++…——总人数。

《心理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使用)

《心理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使用)

《心理统计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使用)Ⅰ前言《心理统计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是专门为处理实验、调查数据而开设的。

是研究数据分布、抽样、描述统计、及进行统计推断的学科。

主要是通过集中量数、离散量数指标来描述数据特征,并通过假设检验和特定的数学模型来进行统计推断,以得出基于概率的统计结论。

掌握了该门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可为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助于深入理解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等课程的知识及理论,最后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利器来完成科学性较好的论文。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78学时, 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24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2.25:1。

四教材:《心理统计学》,姚应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13年8月。

II 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习心理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心理统计资料的类型,熟悉心理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以对心理统计学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心理统计资料的类型。

(二)熟悉心理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三)了解心理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一)心理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统计学与心理统计学的概念、心理统计学的主要作用、学习心理统计学的意义。

(二)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变量和变量值、同质和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误差、概率。

MJ心理大纲详解-测量 修改可打印版

MJ心理大纲详解-测量  修改可打印版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心理测量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做出重要的决定。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1)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组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其本质上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心理测验有三个要素,即行为样组、标准化、客观性。

(2)心理测量的特点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

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1)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①能力测验——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②成就测验——经过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③人格测验——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2)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①个别测验——一名主试在一段时间内测量一名被试②团体测验——一段时间内一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3)按测验目的分类①描述性测验——仅仅是进行描述②诊断性测验——对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预先做出的诊断③预示性测验——了解人的潜能和未来的表现(4)按测验要求分类①最高作为测验——被试尽可能做出最好的表现②典型作为测验——被试按通常的习惯和没有压力的方式做出反应(5)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①常模参照测验——将被试的水平与常模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为目的②目标参照测验——将被试水平与一个绝对标准比较③潜力参照测验——将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3.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1)基本定义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心理大纲详解-实心.doc

心理大纲详解-实心.doc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科学: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并可自我矫正的事业,它是循环往复的科学通常始于分析,即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基本因素。

对思想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包括:描述、预测和解释,他们分别对应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观察、相关、实验研究,在正确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就能通过改变现在从而对未来加以控制。

理论:把多个事件事实和概念组织成紧凑连贯的体系的一组相关的解释性表述理论有两大功能,一是能为科学家组织数据提供便利方法,二是让科学家在研究之前对事件做出预测在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上,数据和理论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理论是永远不能够被证真的,只能被证伪。

评估理论好坏有明确的三条标准:简洁性、准确性、可验证性归纳与演绎:科学家强调经验观察,把科学的过程视为从数据到理论的过程,这就是归纳,用归纳法所进行的推理过程是从特定数据出发导出一般的结论,相反,强调从理论推出特定结果的方法是演绎。

科学的观察都是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因此所归纳的理论或规律必然有其局限性,以至不同的情景下的誓言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相反,演绎的立场是用一个理论能预测并被所有实验证实,但事实是任何理论迟早会被推翻或更新。

正是这种不断变化说明了科学的自我校正的性质。

通过归纳和演绎的结合,科学的理解会越来越透彻。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实验心理学:应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在实验心理学建立之前,心理学附属于哲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第二阶段的开始。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使心理学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今天,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了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离不开以往众多研究者的贡献:(1)费希纳1860年,费希纳出版了第一部系统的心理物理学专著《心理物理学纲要》,这部纲要的出版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心理健康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讲义(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测量的概述)

心理健康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讲义(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测量的概述)

第二章心理测量的概述一、一般测量概述(一)测量及其种类1.测量的定义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掌握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之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2)“事物的特征”,是指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特定属性。

(3)“量具”,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

(4)“定量描述”,是指任何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特征的量的确定。

“数量”不仅指事物特征的符号,而且指一种有序的量。

数量具有四个特征: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

2.测量的精确度测量的精确度既与测量对象的性质有关,也同测量时所用的工具有关。

(1)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

可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把它分为三种类型: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

(2)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尽可能使用技术精密的测量工具,是保证测量精确度的重要条件。

3.测量的分类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测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物理测量:即对事物的物理特征的测量。

(2)生理测量:即对机体生理特征的测量。

(3)社会测量:即对社会现象的测量。

(4)心理测量:即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测量。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参照点和测量的单位。

1.测量的参照点(1)参照点的定义测量的参照点是指测量工作中的量的起点。

(2)参照点的分类①绝对参照点,即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②相对参照点,即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3)参照点的常见使用情形①最为理想的测量参照点当然是绝对参照点,因为它的意义最为明确。

②在人们难以找到绝对参照点的情况下,就必须改用相对参照点。

2.测量的单位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所有的人的理解都是相同的,没有歧义。

(2)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第一个单位与第二个单位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个单位与第三个单位之间的距离。

心理重点提纲整理

心理重点提纲整理

题型:一、填空40’二、简答30’三、论述30’第一部分:适应一、适应的评价标准:1、一种共处的和谐状态2、所谓适应,是指有机体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交互的、有弹性的历程。

3、当个人需求与环境发生作用时,假设不能如愿以偿,通常会造成两种情形,其一为形成悲观消极心理,其二为从失败中学习适应方法。

4、成功的适应才能增进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失败的适应就会造成心理不健康和不良人格。

二、健康的概念:1、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界定了“健康”的概念:健康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都处于完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2、1990年,引入“道德健康”的概念3、整体健康大于四维健康之和4、健康不是十全十美,而是一种良好状态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健康既是内隐的行为也是外显的行为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协调状态健康是一种和谐关系健康是自我内部和谐健康是自我与环境和谐的统一三、四维健康:生理健康是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理健康是根本——心理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健康是能力——出世入世道德健康是灵魂——super ego四、求助途径:关注自己,保护自己——提升健康意识哭也一天,乐也一天——培养积极心态活在当下,把握现在——拥有健康生活第三只眼看世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成长我的地盘我做主——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寻求帮助不是弱者——学会求助第二部分:自我一、自我的层次1、物质自我——躯体自我躯体外自我〔温饱感、饥饿感、舒适感、病痛感、对身高、体重、容貌、性别的认识〕2、精神自我——内在自我、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智慧、兴趣、爱好、气质、能力、性格、情绪等的认识和体验〕3、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地位、角色、权利、义务、责任、力量等的认识〕二、自我的意识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感觉、观察、分析、评价自我体验:情绪层面上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信、自豪、自傲、自卑、自怜、自责、自弃、责任感、优越感······自我调节:意志行为,监督控制——自主、自立、自强、自制、自律、自卫三、自我的概念理想自我——希望自己是谁——完善自我的境界,个人追求的目标必须自我——自己应该是谁——自我立场对目前状态的评价和看法镜中自我——别人看我是谁——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四、大学生发展任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1、自我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人感以及与其相关的公民意识更加突出2、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增强,人生定位趋于合理3、自我体验丰富强烈,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个别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和情境性4、自我意识呈现错综复杂的矛盾状态,在自尊与自卑、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独立与依赖、开放与封闭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尖锐的矛盾5、自我探索能力显著增强,自我完善的愿望十分强烈,而且自我意识的发展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自我探索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大学生个性的完善,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控能力显著提升:1、意志行动的自制力稳步发展,意志行动的理性成分进一步增加,抵御外界刺激、干扰或诱惑的能力明显增强2、意志行动的坚定性日趋增强,坚持性和顽强性都有了新的提高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但未成熟:1、对社会生活的关心程度明显提高2、对政治、历史课程的兴趣有所增加3、对人类本性及其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4、对人生、价值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仍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冲击性格特征形成的关键期:已相对稳定,基本成型,仍存在一定可塑性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调整:1、自卑:自卑,就是自己否认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是一门语言艺术。

如同其它语言那样,统计是一种形式的交流手段,它用抽象的符号去代表概念、事件,并把他们按照有效的方式结合起来。

任何行为科学家都可以用统计学这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来和他人交流他们研究的结果。

统计也是一位先知。

每当我们对自己辛辛苦苦做研究得到的数据感到迷茫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这些结果翻译成先知能懂的国际语言,然后向他请教到底我们的结果能不能说明问题?能说明什么问题?先知会一如既往地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而这答案能令全世界的人心服口服。

最后,我们把统计定义为一个收集数据且对其进行组织、总结、描述并基于这些数据做出决定和推论的过程。

(1)基本概念总体:具有某些共同的、可观测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样本:由于不能或没必要对整个总体进行研究,我们只能从总体中选择出一些个体代表总体,这些个体的集合叫样本变量:本身是变化的或者对于不同个体有不同值得特征或条件常量:本身不变且对不同的个体的值也相同参数:描述总体的数值,它可以从一次测量中获得,也可以从总体的一系列测量中推论得到比例:全组中取值为X的比例,p=f/N插值法:一种求两个已知数值之间中间值的方法,其假设所求解点附近数据呈线性变化统计量:描述样本的数值,与参数的获得方式相同随机取样:从总体抽取样本的一种策略,要求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取样误差: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距偏态分布:分数堆积在分布的一端,而另一端成为比较尖细的尾端,其与对称分布对应次数分布:一批数据在某一量度的每一个类目所出现的次数情况离散型变量:由分离的、不可分割的范畴组成,临近范畴之间没有值存在连续型变量:在任何两个观测值之间都存在无限多个可能值,它可被分割成无限多个组成部分(2)学习建议①将注意放在概念上,心理统计应该是一门概念性的科学,而非纯数学。

②一定要将统计方法与心理学研究的情景结合起来学习。

③弄懂一个概念再开始学习下一个,心理统计中的概念应用性较差却是之后做题的基础。

④做题按照推荐格式能避免出错几率。

(3)统计检验总表一、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指用来整理、概括、简化数据的统计方法,侧重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一)统计图表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明确、生动直观地表达数量关系,具有一目了然、整洁美观、容易理解等特点。

它们是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以简化的形式加以表现的两种最简单的方式。

在制定统计图表之前,一般首先要对数据进行以下两种初步整理: ①数据排序:按照某种标准,对收集到的杂乱无章的数据按照一定顺序标准进行排列 ②统计分组: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将所得到数据划分到各个组别中去1.统计图统计图:用点、线、面的位置、升降或大小来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一种陈列形式 组成:坐标轴、图号、图题、图目、图尺、图形、图例、图注 分类:条形图、圆图、线性图、直方图、散点图、茎叶图2.统计表统计表:将要统计分析的事物或指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以代替烦琐文字描述的一种表现形式 组成:隔开线、表号、名称、标目、数字、表注 分类: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二)集中量数集中量数又叫集中趋势,是体现一组数据一般水平的统计量。

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

1.算数平均数(1)定义算数平均数:即所有观察值的总和与总频数之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 平均数一般与标准差、方差相结合使用。

1nii X X N==∑(2)特点①在一组数据中每个变量与平均数之差的总和等于零②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加上一个常数C ,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加常数C ③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乘以一个常数C ,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乘以常数C(3)意义算数平均数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集中量数,它在大多情况下是真值最好的估计值。

(4)优缺点优点:反应灵敏、计算严密、计算简单、简明易解、适合于进一步用代数方法盐酸、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 缺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不能在出现模糊数据时计算2.中数(1)定义中数: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数据比它大,一般数据比它小 等价于百分位数是50的那个数。

(2)算法①数列总个数为奇数时,第 (n+1)/2 个数就是中数②数列总个数为偶数时,可取位于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作为中数③分布中有相等的数时,将重复的数字看成一个连续体,利用中间分数的精确上下限使用插值法 (3)优缺点优点:计算简单、容易理解、不受极端值影响、能在有模糊数据情况下使用、可在顺序型数据时使用 缺点:代表性低、不够灵敏、稳定性低、需要排序、不能进一步做代数运算3.众数(1)定义众数: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众数可能不只一个。

在正偏态分布时,平均数最靠近尾端,中数位于其与众数之间。

(2)优缺点优点:能在数据不同质的情况使用,能避免极端值干扰缺点:不稳定、代表性差、不够灵敏、不能做进一步的代数运算(三)差异量数差异量数就是对一组数据的变异性,即离中趋势特点进行度量和描述的统计量,也称为离散量数。

1.离差与平均差离差:分布中的某点到均值得距离,其符号表示了某分属于均值之间的位置关系而数值表示了它们之间的绝对距离 离差之和始终为零。

X μ=-x平均差:次数分布中所有原始数据与平均数绝对离差的平均值..i X X A D n-=∑2.方差与标准差和方:每一个离差值平房求和由于离差正负值互相抵消无法代表离中趋势我们引入和方的概念 (1)总体的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乘方后的均值,即离均差平房后的均数 作为样本统计量用符号s 2表示,作为总体参数用符号σ2表示,也叫均方。

2SS Nσ=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作为样本统计量用符号s 表示,作为总体参数用符号σ表示。

σ=(2)样本的方差和标准差样本的变异性往往比它来自的总体的变异性要小。

为了校正样本数据带来的偏差,在计算样本方差时,我们用自由度来矫正样本误差,从而有利于对总体参数更好的无偏差估计:21SS Sn =-S =(3)性质①每一个观测值都加一个相同的常数C 之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来的标准差 ②每一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常数C ,所得到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 (4)意义方差与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它们是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分析中最常用的差异量数,它们的优点有: 反应灵敏、计算严谨、计算容易、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影响小、意义简单明了3.变异系数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能用绝对差异量来比较不同样本的离散程度,而应当使用相对差异量数,最常用的就是差异系数。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所使用的观测工具不同,所测的特质相同②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使用的是同种观测工具,所测的特质相同,但样本间水平差异较大差异系数:一种最常用的相对差异量,为标准差对平均数的百分比100%s C V X=⨯(四)相对量数1.百分位数百分位数:在整个分布中,在某一值之下或等于该值的分数的百分比,所对应的分数百分位数和百分等级是同一操作定义的两端。

当我们求累计次数占总体的百分比是,所对应的分数和百分比的值分 别为百分位数和百分等级。

2.百分等级百分等级: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所占总体的百分比百分等级一定要对应分数区间的精确上限。

百分等级和百分位数都可以由已知数据用差值法求解。

3.标准分数(1)定义标准分数: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也叫Z 分数 离平均数有多远,即表示原始分数在平均数以上或以下几个标准差的位置。

X X Z s-=(2)性质①Z 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 ②一组原始分数转换得到的Z 分数可正可负,所有原始分数的Z 分数之和为零 ③原始数据的Z 分数的标准差为1④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所有Z 分数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 (3)优点①可比性——不同性质的成绩,一经转换为标准分数,就可在同一背景下比较 ②可加性——不同性质的原始数据具有相同的参照点,因此可相加 ③明确性——知道了标准分数,利用分布寒暑表就能知道其百分等级④稳定性——转换成标准分数之后,规定了标准差为1,保证了不同性质分数在总分数中权重一样 (4)应用①比较几个分属性质不同的观测值在各自数据分布中相对位置的高低 ②计算不同质的观测值得总合或平均值,以表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③若标准分数中有小数、负数等不易被人接受的问题,可通过 Z'=aZ+b 的线性公式将其转化成新的分数(如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五)相关量数由于实验法适用范围的限制,有的时候我们只能对变量间进行相关研究,也就是看两者是否有互相跟随的变化关系。

相关研究所得到的是一种描述统计,我们仅仅能用其描述两个变量互相跟随的程度大小,至于他们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或者是共变关系则不可妄下定论。

相关系数:两列变量间相关程度的数字表现形式作为样本的统计量用r 表示,作为总体参数一般用ρ表示。

正相关:两列变量变动方向相同负相关:两列变量中有一列变量变动时,另一列变量呈现出与前一列变量方向相反的变动 零相关:两列变量之间没有关系,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或无规律变化1.积差相关也就是Pearson 相关。

(1)前提①数据要成对出现,即若干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两种不同的观测值,并且每队数据与其它对子相互独立 ②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的,至少接近正态 ③两个相关的变量是连续变量,也即两列数据都是测量数据 ④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是直线性的(2)公式X Y X Y xy r -===∑∑∑r 也就等于X 和Y 共同变化的程度除以X 和Y 各自变化的程度。

2.等级相关也就是Spearman 相关(1)适用范围①当研究考察的变量为顺序型数据时,若原始数据为等比货等距,则先转化为顺序型数据 ②当研究考察的变量为非线性数据时(2)公式将原始数据转化为顺序型数据,仍然用Pearson 相关公式计算即可。

3.肯德尔等级相关(1)肯德尔W 系数也叫肯德尔和谐系数,原始数据资料的获得一般采用等级评定法,即让K 个被试对N 件实物进行等级评定。

其原理是评价者评价的一致性除以最大变异可能性。

()()2223112ii R RNW KNN-=-∑∑R i 代表评价对象获得的K 个等级之和 N 代表等级评定的对象的树木 K 代表等级评定者的数目(2)肯德尔U 系数#其与肯德尔W 系数所处理的问题相同,但评价者采用对偶比较法,即将N 件事物两两配对分别进行比较()281(1)(1)ijij r K r U N n K K -=+-⋅-∑∑r ij 为对偶比较记录表中i>j 格中的择优分数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1)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一列数据为等距正态变量,另一列为离散型二分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