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与推进乡镇城市化的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村庄结构、低效的农田利用方式、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因素导致了农村人居环境污染、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加剧。

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相关政策出台、整治项目实施等措施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相对较弱,一些不文明习惯和行为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破坏。

其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资金投入较大等问题也制约了整治效果的提升。

此外,一些地方在整治过程中存在拆迁难、补偿不公等问题,导致了工作的滞碍和推进的困难。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解决方案为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综合施策,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要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行为。

其次,要加大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同时,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要注重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农民、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四、结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农民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加强研究、总结经验、推进实践,才能真正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能够引起更多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的关注,促进该领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完善。

《2024年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范文

《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如何有效地整治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已成为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和对策,以期为未来的农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卫生状况不佳、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提升。

三、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

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如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等,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健康需求。

(二)推进环境卫生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处置,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根据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等绿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政策法规完善政策法规是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的关键。

我们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对策建议(一)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攀升,但同时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1.生产方式单一,污染问题突出中国农村地区以农业生产和手工制造业为主要产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大量农村居民依赖于传统产业为生。

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往往都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缺乏环保意识和技术手段的综合影响。

造成了一些环境污染,比如污染水体和大气,给当地的百姓的生活造成困扰。

2.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问题突出中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运输设施的落后更加严重,这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较差,出行非常不方便。

由于很多农村地区山高、路险且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缺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这给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环保意识普及不高中国农村地区环保意识的普及程度较低,许多居民缺乏环保意识,在使用自来水、添药材、焚烧生活垃圾等方面存在大量的随意行为。

这种情况导致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仍然比较严重,人居环境质量存在不小的问题。

二、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1.继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农村地区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产业,在推广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型农业业态的同时,要顺应产业需求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解决污染问题。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设施,将城市的先进设施与农村地区结合起来,加强县乡道路建设、特色旅游路线等,提高便捷性和安全性,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3.积极推动环保意识的普及目前许多农村地区还缺乏环保意识,因此有必要开展大规模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了解环境保护理念和方法,提高环境意识。

4.提高城乡统筹能力中国农村地区的城乡差距还比较大,要加强城乡融合,提高城乡统筹能力,着重突出农村地区优势特色和人文历史,打造特色小镇、休闲旅游综合体和乡村旅游新型业态,改变农村地区的面貌。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涉及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更关乎着乡村振兴的成败。

如何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分析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人居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卫生问题。

农村地区存在着一些卫生问题,比如村庄内垃圾乱丢、污水横流、卫生厕所缺乏等情况。

2.村容村貌问题。

部分农村地区的路面破旧不堪,房屋老旧,没有规范的村庄规划和整齐的村落格局。

3.农村设施问题。

有些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破旧不堪,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4.乡村环境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生态破坏等问题,乡村环境恶化。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1.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

农村地区应加大投入,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加强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2.加强村容村貌规划和改造。

通过制定规范村庄规划,引导村民进行房屋和村落格局整治,提升农村地区的环境整体形象。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供水、供电、路网等公共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4.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农村地区的水土保持、植被修复和生态修复工程,改善乡村环境质量。

5.加强村民自治和参与。

通过发挥村民自治、居民参与的作用,吸引和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形成各方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局面。

以上路径探索旨在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开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

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

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的身心健康。

为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迫切需要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路径和对策。

本文将针对2035年的远景目标,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路径和对策展开研究。

二、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目前,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一方面,由于农村工业污染的加剧以及农民生活习惯改变,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垃圾诱发的土地和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由于大规模生养殖业的发展,农村地区也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也直接威胁到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三、整治提升路径3.1 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首先,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起到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应加强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垃圾处理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在农民、企业和政府之间形成利益平衡,促使各方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

3.2 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机制其次,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社会治理的一项主要任务。

应建立赋予政府权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构,制定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整治提升中的职责和任务。

同时,形成农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机制,提高整治提升的绩效。

此外,应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联动机制,加强资源共享,提高综合治理效果。

3.3 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再次,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管道和农村水源保护等工程项目的建设。

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垃圾围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问题频发。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政府、企业和农民纷纷投入到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

本文将对农村环境整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环境整治政府在农村环境整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支持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范了农村环境整治行为。

例如,制定了《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各地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和治理。

二、企业参与的农村环境整治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中。

一些大型企业在农村地区设立了环保基金,用于支持当地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

通过企业的参与,农村环境整治事业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支持。

三、农民自发开展的农村环境整治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农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些农村地区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清理垃圾、整治污水,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农民参与其中不仅提高了农村环境整治的效率,也提升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农村环境整治面临的挑战尽管农村环境整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滞后,环保意识不强。

其次,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再者,农村环境整治面临的问题繁多,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治理。

五、农村环境整治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农村环境整治将从规模化向精细化发展,重点是提高农村环境整治的精准度和效率。

政府、企业、农民将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同时,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将会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整治技术水平。

六、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规划、加强监管和强化宣传教育。

科学规划是推动农村环境整治的前提,要注重整体规划和重点突破。

加强监管是保障农村环境整治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环保政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一、引言当前,乡村振兴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备受关注。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乡村形象的提升。

由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有必要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1.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然而目前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垃圾污染严重。

2.农村环境卫生问题。

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环境卫生较差的现象,乱倒垃圾、污水漫流等问题比较突出。

3.村庄建设问题。

一些农村村庄建设规划不合理,村庄环境混乱,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1.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

针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设施的覆盖率和处理能力。

2. 强化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监督,鼓励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卫生,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3. 推进农村村庄规划建设。

加强对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村庄规划制度,推进农村村庄整治提升工作,提高农村村庄建设质量。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方式1. 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检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2. 强化社会力量参与。

社会力量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支撑,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类环境宣传活动和环境保护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格局。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一、引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落后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1. 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城市依然滞后。

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缺乏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更是制约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农村地区由于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排放不规范等原因,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农村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尚未形成常态化,导致垃圾随意堆放,影响环境美观和健康。

同时,一些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老化或缺乏,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等水源中,给水质带来一定的污染风险。

3. 农村居住环境欠佳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相对差强人意。

房屋质量不高,很多房屋存在着老化、漏水等问题;室内设施简陋,缺乏家居舒适感。

同时,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饮食卫生意识较低,导致食品安全隐患。

三、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展望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路网布局,加快道路修建和改造,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加强农村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推进环境卫生改善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环境卫生问题的整治力度。

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网络。

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建设,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防止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3. 提升农村居住环境质量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引导和监督,推动农村居民改善生活环境。

加大农村改造力度,提高房屋的质量和舒适度,确保居民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同时,加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食品安全和居民卫生习惯,降低疾病风险。

四、结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伴随国家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也越发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逐渐提升上日程。

尤其是自2018年国家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来,各地区农村环境治理发展至今可谓是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街道垃圾桶设置、农村厕所改造等项目,使得农村地区卫生治理实现了进步和改善。

下文中重点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和甘肃省某农村地区的改善进行探讨,促进发展农村振兴计划,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品质。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分析1、主体性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国家、基层政府、企业、居民这四者均为参与主体,且四者之间分别为四个维度扮演不同角色、负责不同内容。

国家近年来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导文件,重点强调的就是主体性地位和价值的体现。

但是就目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而言,各主体之间缺乏一定的配合性和协调性,农村居民的主体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反而在整个整治工作中十分被动,直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也没有绝对发挥出来。

所以说,如何促进各主体之间协调发展,保障农村居民的主导性成为核心问题。

2、内容性问题所谓的内容性问题,指的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的具体内容和重点任务。

当前国家所发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方案》中表示,加快推进村庄改善计划、加强农村地区基础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深度推进整治人居环境为工作重点,并且要求农村公路建设、卫生厕所普及、垃圾收运处理、通信工程建设等加快跟进城市化发展步伐,从根本上促进实现“村容村貌变美了,生活环境变好了”这一目标。

所以说,基层政府工作规划制定中,如何完美融合所有要求与重点至关重要,做好各方面内容的衔接也十分关键,同时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的表面工作和形式化主义。

3、治理模式分析通常来说,各地方农村基础环境状况差异较大,尤其是甘肃这种西北方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村庄环境状况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这就要求治理模式的应用不可一概论之。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路径探索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农村人居环境的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路径。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房屋老旧、卫生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

农民居住条件差、生活环境差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政府引导政府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三、社会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各界人士可以积极参与农村建设,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共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科技支持科技的发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五、文化传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也需要注重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传统。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传承乡土风情。

六、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让他们懂得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七、生态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仅是建房子、修路灯,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积极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八、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经济支持。

九、农民参与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必须积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鼓励农民参与自身居住环境的改善,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自豪感。

十、城乡互动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推动城市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城乡融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

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政府、社会和农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对策

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对策

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对策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现状入手,探讨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涉及到生活垃圾处理、农村污水治理、室内空气质量改善等多个方面。

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许多家庭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导致垃圾随意丢弃,给农村人居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和安全隐患。

同时,许多农村家庭没有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周围的河流和地下水中,造成水质污染。

此外,一些农村家庭长期生活在简陋的房屋中,室内空气质量差,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整治。

首先,加大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力度,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农村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垃圾分类的相关设施和经费支持,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其次,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农村居民应建设合规的污水处理设施,防止直接将污水排放到环境中。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和政策扶持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改建和更新。

此外,加强室内环境质量改善。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村居民进行房屋改造,提高住房的质量和舒适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加强农村居民关于室内环境相关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此外,政府还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协同发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需要各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同配合。

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整治工作的有序展开。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农村居民的沟通与互动,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居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与方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与方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与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与方法,以期为农村环境改善提供一些参考。

一、概述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的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现如今,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环境污染和生活垃圾处理成为突出问题,对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

二、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

首先,动员政府投入更多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改善农村的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

其次,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此外,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农村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效能化水平。

三、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村环境污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执法机构,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环境质量信息,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另外,倡导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种植和养殖技术。

四、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

应该建立全面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包括垃圾分类、运输、处理和回收利用等环节。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垃圾处理中心,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同时,倡导农村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的好习惯,加强对垃圾处理的宣传和教育。

五、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服务。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在医疗方面,应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同时,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建设更多的养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六、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要关注物质方面,也要注重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美好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分析以及治理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一、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和问题分析1.1 农村人居环境现状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体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废弃农村房屋和垃圾随处可见,造成环境卫生严重缺失。

其次是农村人居环境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电路通畅度低,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不足。

农村环境面临着水土流失、水资源缺乏、空气污染等问题,地域性环境问题凸显。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农村传统建筑物的损坏和废弃,农村老房子缺乏修缮,导致废弃物遍布,不仅影响美观,更是对环境健康的挑战。

缺乏科学的垃圾处理和环保意识对农村环境问题也构成严重影响。

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缺乏环境教育,不注重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设施不足也是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2.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政府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应该加强引导和政策支持。

一方面,通过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农村地区修缮老房子,提高环境卫生。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支持农村环境修复和建设。

2.2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农村居民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2.3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改善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也要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挑战,同时也给农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政府和社会各方都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由此,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一、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以下问题:(一)生活环境差:许多农村地区没有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垃圾随意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二)道路交通不便:农村道路建设较为落后,主干道和支路不连通,交通瓶颈难题亟待解决。

(三)产业结构单一:农村无法实现多元化发展,严重依赖农业,存在土地流转困难和农民收入低等问题。

(四)文化建设不足:农村教育、文化设施落后,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发展缓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提高交通通行效率,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发展。

(二)推进农村多元化发展农村多元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政府应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扶持农村创业创新,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民收入提高。

(三)加强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村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强化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

政府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制定农村环保法规,规范农村环境管理行为,打击非法排污和垃圾倾倒等违法行为。

三、结论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的重要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多元化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策略及实现路径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策略及实现路径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策略及实现路径一、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农村人居环境是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空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自然环境恶劣。

农村水质差、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人文环境缺陷。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滞后、社区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问题尤为突出。

第三,农村生活质量低。

农村住房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娱乐设施缺乏等问题经常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1. 突出自然环境保护。

建立健全农村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同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定期评估,确保农村污染治理效果。

2.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文化、体育和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

3.完善基础设施。

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重点完善交通、供水和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设施,缓解供水等基础设施压力,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4.推动房屋改造和卫生环境改善。

农村居住环境改造应突出卫生改善和房屋关键设施安装,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居住舒适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打造美丽农村导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推进农村居住环境卫生改善。

5.倡导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让农村居民明确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实现路径1.政府引导。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并引导,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政府应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意识和重视度,精准制定改善计划。

2. 增加投入。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组织共建机制,积极推进集体建设模式。

同时可以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投资,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3.引导农民参与。

与农村居民密切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搭建沟通平台,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金融扶持力度,促进农民投入和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中来。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路径研究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品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城乡差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为此,需要深入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路径,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理策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1. 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滞后在许多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严重滞后,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2. 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手段,农村地区存在垃圾乱倒、污水横流、污染严重的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3. 农村人居环境软件水平亟待提升农村居民的素质水平和文明程度与城市居民相比普遍较低,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如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这些都对农村人居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1. 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建立起健全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包括建立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并落实相关责任主体。

还要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素质。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件水平。

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起健全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网络,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人居环境乡村问题研究报告

人居环境乡村问题研究报告

人居环境乡村问题研究报告人居环境乡村问题研究报告一、引言人居环境是指人们居住和生活的自然和人造环境,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有深远影响。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一系列困扰。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人居环境乡村问题,发现其原因,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

二、人居环境乡村问题的现状1. 环境污染:农村地区存在着空气、水质、土壤污染问题,大量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导致农田产出质量下降,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2. 生活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乏供水、供电、供暖等公共设施,住房条件差,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3. 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乱倒垃圾、乱建乱拆现象,对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居环境乡村问题产生的原因1. 计划经济时期的遗留问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工作重点放在集体经济的发展上,而忽视了人居环境建设,留下了许多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

2.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地区缺乏经济实力改善人居环境,造成了农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 农民意识的缺失:由于农村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民环保意识淡薄,对人居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一些不良行为。

4. 政策扶持不到位:政府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投入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限制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和建议1. 强化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地区进行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

2. 加强教育引导:加强农村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3.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居住条件。

4. 规范行为习惯:加强农村的环境管理,倡导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制止乱建乱拆行为,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了当前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不仅仅是简单的美化乡村面貌,更是要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使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地方。

本文将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政府引导,发挥政府作用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政府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引导,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政府还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导和考核,确保整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政府发挥好作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二、加强农民群众参与,形成合力要想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农民群众的参与至关重要。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只有动员和组织好农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形成整治工作的合力。

在整治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使整治工作得到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农民群众参与整治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发挥专业化团队作用,提高整治效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团队的作用,提高整治工作的效率。

通过引进优秀的设计和建筑团队,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整体改造,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还可以引进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等专业团队,对农村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效率和质量。

只有发挥专业化团队的作用,才能使整治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倡导绿色环保,营造宜居乡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营造宜居乡村环境。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快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步伐。

在全国范围内,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的是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本文将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调研分析,探讨具体的整治措施和效果。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自从2014年开始,中国政府发起了“美丽乡村”工程,加大了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投入力度。

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面积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地区,农村环境整治的部门也在不断完善。

具体来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工作重点集中在改善农村安全用水、垃圾处理等方面,二是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四年的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目前,全国范围内有99%的村庄已经完成卫生清洁整治,城乡环境差距逐渐缩小。

许多偏远地区的居民也逐渐享受到了更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大量的垃圾得到妥善处理,森林草原和湿地的环境质量也明显提升。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措施1.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制度建设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制度。

特别是在有配套条件的地区,垃圾分类制度建设的效果更明显。

通过分类垃圾,废品可以更好地回收利用,有害垃圾也可以得到妥善处理,确保环境的清洁。

2.推广生态厕所生态厕所是以污水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为目的的公共厕所。

与传统公共厕所不同的是,生态厕所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厕所污染问题。

在一些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地区,生态厕所已经成为推广的重点,预计未来生态厕所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

3.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在农村,水资源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

2017年,中国财政部和水利部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旨在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难问题。

工程涉及全国千余个县和2.3亿人口的农村水资源。

4.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唯有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才能让整治持久生效。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路径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路径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路径探究一、背景随着国家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化的加快推进,使得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城乡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针对城市环境问题,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限制,农村环境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治理难度较大。

二、农村环境问题分析1.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化肥和农药等成分,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会直接进入水体和土壤中,从而造成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

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已经致使农产品质量下降,不仅危害了人体健康,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2. 禽畜养殖污染近年来,农村大规模发展养殖业,但由于缺乏规范监管和科学管理,导致禽畜粪便、养殖废弃物等物质排放量激增,极大地污染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

企业和个人均有不正当的方式来处理粪便和废弃物,这种高浓度污染会导致环境恶化,影响空气、土地和水的质量,危害人体健康。

3.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由于没有妥善的垃圾处理机制,垃圾随意倾倒和焚烧等不良行为屡禁不止,其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三、农村环境治理探究1. 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农村环境治理的首要手段。

国家应在政策、标准、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观念,发挥自身主体作用,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2. 加大科技支持科技的发展对农村环境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新型农业技术,以及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禽畜养殖污染,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3. 强化监管力度强化监管立法是农村环境治理的关键举措之一。

要对农业、禽畜养殖等行业统一规范和加强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城乡环境协同治理,形成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政治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企业家2011年第5期(下)总第373期区域经济·Regiona l Economics一、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农村人居环境就是指农村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综合,其中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状况,是衡量人居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

”[1]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非常落后,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垃圾污染严重,人居环境脏、乱、差。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排放量日益增大,正在逐渐打破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

“据测算,全省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780万吨,生活污水约6亿吨,年产畜禽粪便1.6亿吨,各类农作物秸秆1000万吨,畜禽养殖和农业生产排放的固体废物、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已经超过工业和城镇生活排放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污染源。

”[2]调研中发现,我省农村普遍缺乏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甚至连最基本的垃圾投放站和垃圾填埋处理场也没有,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柴堆、土堆、粪堆随处可见,家禽、家畜乱跑乱拉,环境“脏、乱、差”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损害农民健康。

另外,乡镇企业发展带来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也较为严重。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固体废物的大量堆放,造成土壤、水体被有害、有毒化学物质、病原体、放射性物质等污染,导致土壤结构改变、水质变化。

这种污染进入土壤还将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有碍植物根系增长,或在植物体内积蓄,危害人体健康。

2.乡村绿化综合效果不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新农村绿化是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民生工程。

”[3]国家和省各有关部门都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在实施乡村绿化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乡村环保绿化工作效果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破坏绿化树木等现象时有发生。

调研时发现,有的村年年种树搞绿化,但却“年年不见绿”。

有的村已经多年没有栽树搞过绿化了,上边年年发号召,下边基本没动静。

认为绿化美化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硬指标,好坏没人过问。

而且绿化投资大、见效慢,花钱栽树不如上项目。

另外,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也较差,认为植树不能代替致富,种花种草不能解决温饱。

因此,农村中砍树、盗木、毁林的不法现象时常发生,尤其是农民承包土地的周围、国道、省道两侧种植的树木,常常是白天栽上,夜里拔掉。

二是缺乏公共绿地,村民们没有休闲娱乐的自由活动空间。

自然村庄一般被大面积农田、经济林所包围,具有较好的生态条件。

但村庄内部除了河道两侧、山跺上常有一些自然植被,其他则基本为农民在自留地和前后院落四季轮种的农作物,村内缺少供村民使用的公共绿地。

三是绿化工作规划滞后、缺乏特色。

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村的乡村绿化工作存在着许多盲目建设的现象,缺乏乡村绿化的整体意识,且大多没有什么乡村特色。

3.人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生活质量水平不高在我国,农民生活设施建设刚刚起步,属于农民生活基础设施中的人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严重不足。

“2005年,有关部门对全国部分村庄进行实地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

”[4]调研发现,目前全省大部分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有的即使实施了改厕,也只是加装三格式化粪池,不让粪便裸露,污水仍然得不到处理;农村自来水也没有完全普及,目前全省大部分农村还没有自来水,有的村即使有了自来水设施,也没有全天开放,而且经常发生故障,维修困难;农村道路路况也较差。

虽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修建了便民路,但路面硬化的极少,村内的路大都仍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没有改善。

再加上缺乏维修和管理,路面变得越来越差,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而且影响了环境;农村里的养殖场也没有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也没有相应的设施,生产污水直接渗漏到养殖场里或流到场外排水沟内。

而家庭养殖户的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则混流随意排放出院,流到街道上。

没有村庄下水道系统,没有集中的化粪池,村内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基本是一片空白。

二、农村人居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农村人居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收稿日期:2011-04-13作者简介:刘艳菊(1979-),女,辽宁铁岭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民生哲学与“三农”问题研究。

论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与推进乡镇城市化的路径研究刘艳菊(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摘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关乎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与城市相比依然非常落后,垃圾处理、乡村绿化以及人居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因此,建议从关注民生发展、稳步推进乡镇城市化的角度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宜居村庄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加以完善和增强,从而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后的现状。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乡镇城市化;路径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10-0036-02361.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太差,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再加上对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重视不足,导致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和生活习惯。

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一时还难以扭转。

再加上长期以来对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使得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总体还不够强。

因此,乱倒垃圾、乱堆粪便,破坏绿化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农村污染严重。

2.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较高,村镇财政负担困难。

新农村建设以来,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一些农村也都实施了农村农户改畜,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拮杆汽化站等,但有的地方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这些设备设施的使用及维护、用电等都需要钱,村镇财政负担困难。

调研中发现,有的村镇的污水处理系统,只有在来人检查时打开,领导一走就关了。

主要就是因为这些设备设施的维护资金,财政支持不了。

另外,大部分农村根本没有能力建设环境污染处理设施。

以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为例,一般一个垃圾收集系统需要50万元/村,而要建成一个正规的垃圾填埋场需要上千万的资金,这么巨大的数额村镇财政根本负担不起。

因此,大部分村都没有垃圾处理系统和水污染处理系统等。

3.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卫基础设施缺乏。

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对农村环卫工作有所忽视,在对全盘工作的安排上,重经济发展,轻环境卫生改善。

再加上国家、集体在农村环卫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很多村镇缺乏必要的基础卫生设施,如公厕、垃圾箱、垃圾运输车、垃圾处理厂等。

4.缺乏可行的农村环境监管机制,村规约束力差。

调研中发现,在很多村屯都能见到《村规民约》里有“不准乱倒垃圾”之类的条款,可这些条款的约束力却很差。

因为有了条款要是执行不力或者只罚不管,问题依然不能得到解决。

因此,主要还是缺乏可行的农村环境监管机制。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乡镇城市化的对策建议1.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着力改善农民生存环境。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因此要从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出发,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切实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投入。

政府应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自来水以及水污染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农村改厕和畜禽粪便处理、乡村绿化等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

2.统筹城乡环卫事业发展,实现城乡垃圾处理系统一体化。

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城乡发展差距在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上的集中体现。

因此,为了改善民生,改变农村人居环境落后的状况,必须统筹城乡环境发展,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首先,要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其次,要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环卫事业发展,要把农村垃圾处理纳入城市环保系统之中,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规范化、装备化、组织化。

再次,要加强农村环保队伍建设,组建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并且聘请村级环保协管员,延伸环保管理链,实施县、乡、村三级环境保护联动机制。

3.加强村级绿化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建设绿色宜居村庄。

首先,要继续加强农村绿化建设,加快实施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等绿化工程,增加农村公共绿地和文化广场等,努力创造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农村居住空间和村民文化交流环境,使新农村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富有现代人居环境韵味。

其次,要把农村的绿化美化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列入农村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做到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统筹兼顾,同步进行。

再次,要加强农村绿化的保护和长期管护。

要建立管护机制,组建管护队伍,配备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保障绿化成果;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侵占绿地、毁坏绿化、盗窃树木等违法行为,保护好已有的绿化成果。

4.加大宣传普及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要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以及通过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帮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要积极倡导、教育和宣传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从革除不良卫生习惯、建设现代新型农村环境卫生入手,建设绿色宜居家园。

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政策引导,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结合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不断增强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培育农民关心生态、关心环境卫生的良好风尚。

5.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

首先,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实施农业生态工程,加快发展“种植———加工———养殖———沼气”的循环经济。

如:充分利用农村剩余桔杆、有机食品副产品等资源,组织农民发展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生产,然后利用畜禽粪尿生产有机肥等,以解决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环境问题。

其次,要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卫生工程,制定卫生保洁村规民约,村民门前实行三包,垃圾要倒放在指定的垃圾箱内。

再次,要建立农村环卫队伍,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的日常化管理。

要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

此外要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6.加强农村污染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