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全)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上学期的科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课程安排
第一课:天气与气象观测
-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 研究气象观测的方法和工具
- 进行简单的气象观测实验
第二课:力的作用
- 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 掌握力的三要素:方向、大小和作用点
- 进行简单的力的实验和观察
第三课:光的传播
- 研究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 进行简单的光的实验和观察
第四课:生态保护
-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方法和措施
第五课:水的循环
- 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和原理
- 研究水的净化和资源利用
- 进行简单的水循环模拟实验
第六课:物质的性质
- 掌握物质的固定和可变性质
- 研究物质的常见变化和反应
- 进行简单的物质实验和观察
教学方法
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实验、观察、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将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注
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将进行日常课堂观察、实验报告评定和小测验等形式的评估。

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将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

详细的教案
将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进行编写和完善,以确保教学有效性和学
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动植物的身体结构及其功能,并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工具:电子白板、投影仪、标本、实验器具、图片和视频资料等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植物和动物分类知识,并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植物和动物进行联系。

2.明确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动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以了解各种动植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探究(30分钟)1.展示标本:展示几个植物和动物的标本,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部位。

–植物标本:叶子、茎、根等–动物标本:头部、躯干、四肢等2.引导思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部位有什么功能?为什么植物和动物会有这些不同的部位?3.观察视频:播放一段与身体结构相关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身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4.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给学生配发实验器具和材料,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动植物身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示例实验1:比较不同种类植物叶子的结构和功能–示例实验2:观察不同种类动物的嘴部结构和功能讨论总结(20分钟)1.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并总结动植物身体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2.班级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报告,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并引领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总结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确保学生理解并牢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概念。

课堂延伸(10分钟)1.学习拓展: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和记录植物和动物的身体结构,以扩展他们的科学知识。

2.提问挑战: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如为什么企鹅的翼是变成了鳍?为什么大象的鼻子那么长?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内分组实验的实验报告,并提交老师检查。

2.调查自己周围的植物和动物,写一篇观察报告,描述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探索和实践,学生们对动植物的身体结构及其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30篇)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30篇)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30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教材分析《光和影》这篇课文内容的安排是从手影游戏开始引出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进而深入研究影子的几个特点。

同时让学生认识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及产生影子需要什么条件这一活动导入。

第二部分:联系实际说明什么叫光源。

第三部分:通过三个实验,探究影子的位置、大小及形状变化的特点。

第四部分:简单介绍投影的运用。

学情分析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及五年级学生喜爱游戏及动手实验的特点,应按教科书的安排及要求,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用不同彩色粉笔分别记录投在“屏”上的影子。

再根据影子进行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光:使人能看物体的那种物质。

2、影子的形成条件:光、遮挡物、屏。

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3、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所发出的光。

4、影子的特点:①位置②大小③形状5、投影:光源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

如我们教室里的实物投影仪。

过程与方法1、认识光、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

2、分组进行光和影的三个实验。

3、分析、推理影子的特点。

4、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过程要用直观的演示及实验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电筒、大号电池(作遮挡物)各八只,4开图画白纸24张,红、黄、蓝彩色粉笔各八支。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2、板书课题3、通过闭眼活动引出下一个环节二、认识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1、打开实物投影仪。

2、用手在投影仪及黑板中间作各种手影。

3、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光源及影子的形成需要的三个条件。

三、进行影子特点的三个实验1、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

2、说明三个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放下窗帘、准备工作。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推理、验证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含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科学的特点。

3. 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的过程。

第二章:探索物质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培养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物质,让学生分析其组成。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2. 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措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和环境,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章: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对机械世界的探究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制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原理:杠杆、滑轮、斜面2. 简单机械的应用:工具、机械装置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让学生了解其原理。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简单机械的特点。

3. 开展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

第五章:人体的奥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对人体奥秘的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CONTENCT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知识点梳理与重点难点解析•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课堂互动环节设置及效果评估•课后作业布置与批改反馈机制建立•考试复习指导与成绩评定标准制定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内容概述涵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010203以科学探究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采用“主题-探究-实践”的教材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材特点与结构02教学方法与手段80%80%100%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科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通过模拟实验、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科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创设情境鼓励创新确定探究主题组织探究活动分享交流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确定合适的探究主题,明确探究目标和任务。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分组合作明确分工评价反馈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定期对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030201合作学习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1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

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对我们现时呼吸的观察,为下节心脏与血管的认识打下基础。

2.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同学们科学认识到人类不停的呼吸是为人体的正常运行提供怎样的化学必备物质,让同学们科学认识呼吸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科学课己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但是学生们在课堂的自制力和该观察什么,怎样提问题,以及怎样将自己的观察结果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图片、图表表达出来等问题上还存在不足,而且,学生往往不能按照要求带来课上探究所需的材料,影响教学的'进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3、情感与价值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看到的现象。

【教学重点】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鱼、水、水草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态瓶,确定实验方案:1、交流: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还好吗?2、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态瓶里的动植物生活的比较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完美版)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课教学目标:1.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2.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3. 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教学重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教学过程:一、引入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

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2.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3.学生讨论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一说明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二课教学目标:1. 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2. 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3. 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实验设计,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教学准备: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计划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二、配备实验装置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

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三、猜测实验结果让学生猜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发生变化可能要多长时间,几天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即时发现变化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课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3. 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理解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中所涵盖的主题。

2. 学生将能够应用科学原理和概念来解决与所学主题相关的问题。

3. 学生将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学会书写科学报告。

教学重点:1. 了解科学上册全册中的主题和内容。

2. 理解并应用科学原理和概念来解决问题。

3.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科学原理和概念的应用。

2. 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材和教辅材料。

2. 电脑、投影仪和音频设备。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4. 学生个人或小组学习资料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物质的分类与属性教学目标:1. 学生将能够理解物质的分类与属性的概念。

2. 学生将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鉴别物质的属性。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概念解释物质的分类与属性。

教学步骤:1. 引入和概念讲解:a. 引入话题:“我们周围的物质有很多种类,我们如何分类它们呢?”b. 讲解物质的分类与属性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常见物质的例子。

2. 实验和观察:a. 分发实验器材和材料给学生,并指导他们进行实验。

b.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c.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来鉴别物质的属性。

3. 归纳和总结:a. 学生小组分享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b.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释物质的分类与属性。

c. 教师提供反馈并纠正学生的理解。

4. 拓展和应用:a.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应用所学概念解决与物质分类与属性相关的问题。

b. 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并分享他们所得出的结论。

5. 结束和反思:a.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学生分析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进步,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观察结果。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和实验报告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1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11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大洋路学校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集五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2、种子发芽实验(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蚯蚓的选择5、食物链和食物网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8、维护生态平衡光1、光和影2、阳光下的影子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5、光与热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地球表面的地形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2、用橡皮筋作动力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4、测量力的大小5、运动与摩擦力6、滑动与滚动7、运动与设计8、设计制作小赛车始业教育课【教学目标】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师:我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家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

师:真没想到,大家对科学这么有兴趣。

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

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

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书:《五年级科学上册》Unit 1:生物与环境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物的特征和生物界的分类;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掌握生物对环境的依赖与适应。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生物界的分类a. 使用特征词语描述生物b. 认识生物的五大界c. 认识人类将动植物分在不同界的原因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a. 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空气、水、土壤)b.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3.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与适应a. 生物的对空气、水、土壤的依赖与适应b. 生物对光线、温度、湿度的依赖与适应教学步骤:课时一:导入: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描述生物的特征。

步骤:1.学生观察图片,描述生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特征词语。

课时二: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五大界。

步骤:1.以动物群落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分类。

2.介绍生物的五大界,并解释为什么人类将生物分在不同界中。

3.活动: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归类生物为不同界。

课时三:导入:通过实验与观察,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步骤:1.通过实验展示生物对空气、水、土壤的依赖。

2.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课时四: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步骤:1.提供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生物的适应特征。

2.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对光线、温度、湿度的依赖与适应。

3.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生物的适应特征。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2.检查学生对课堂案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身边生物的调查报告。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学习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 1. 科学方法与科学实验;2. 环境与生物保护; 3. 物质的变化; 4. 光与视觉; 5. 水的循环; 6. 天文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2.环境与生物保护的知识;3.物质的变化过程。

3.2 教学难点1.科学方法的灵活运用;2.物质的变化过程的理解;3.天文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 针对不同内容,采用讲授、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其探究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5.1 科学方法与科学实验1.讲解科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科学方法的运用;3.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5.2 环境与生物保护1.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探究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3.进行小型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3 物质的变化1.学习物质的属性和物质的变化过程;2.进行简单的物质变化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3.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

5.4 光与视觉1.学习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现象;2.进行简单的光传播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3.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理解视觉形成的原理。

5.5 水的循环1.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水资源的重要性;2.观察和分析实际的水循环情况;3.学习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5.6 天文知识1.学习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2.通过观察星象、探究宇宙的奥秘;3.学习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特点。

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物质变化的应用实例
01
生活中的物理变化
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制作温度计;利用物质的导电性质制作电线等

02
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燃烧提供热量和光照;酸碱中和用于清洁和去污;金属生锈需要防护等

03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例如,氢气密度小可用于填充气球;铜具有导
电性可用于制作电线;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和焊接等。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昼夜交 替。
四季变化的原因
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导致南北半球接受 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变化。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变化
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宇宙探索的历程和成果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再到现代宇宙观的形成。
04
物质变化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过程
物理变化
物质在形状、状态等方面发生变化,但化学组成不变。例如,水 的三态变化、金属热胀冷缩等。
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组成上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例如,燃烧、生锈、 酸碱中和等。
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质与分类
植物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形成花芽 ,进而开花、结果,完成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茎 和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 断生长壮大。
植物生长的条件
光照
温度
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有的需要 强光,有的需要弱光。
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酶的活性。不 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有的喜温,有 的耐寒。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案。

一、教材结构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材总共分成六个章节,分别是“揭开压强和浮力之谜”、“电能的探究”、“发挥物体间的作用力”、“观察生态环境”、“探索酸、碱、中性物质”和“太阳能的应用”。

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多个知识点,通过实验、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并在教材的最后附上了一些练习题目,方便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

二、教学方法
1.实践引导法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材以实践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探究和推理能力。

在科学实验部分,教材会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程序,并从实践中发现自然规律及原理。

同时,老师也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践探究。

2.任务驱动法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材通过任务,带领学生学习科学。

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将知识点转化为任务形式,透过任务使学生建立自主学
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问题导向法
由于小学生自身认知能力有限,不能独立地发现和探究所有的自然现象,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去探究对应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理解对应的科学知识。

同时,问题导向法也能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

三、小结
小学五年级上全册科学教材具有很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强调实践与探究的原则,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科技素养的培养。

因此,科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自主学习和问题导向,结合教学材料合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学生的能动性引发尽善尽美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全册)

五年级科学教案上册(全册)

数据收集与分析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动物行为变化与 环境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阐述动物行为与环境 适应性的关系,理解自然选择对动物 行为的影响。
04
物质变化与化学反应
物质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气 味、状态、密度、硬 度等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 系:如金属导电、塑 料绝缘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 氧化性、还原性、酸 碱性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 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 精神。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 重科学事实和证据,注重实验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0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植物的生长过程
01
02
03
种子萌发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条件下开始萌发,长出根 和芽。
幼苗生长
幼苗在阳光、水分和养分 的滋养下,不断生长壮大 。
域,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03
地球与宇宙科学
下册将探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
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
题。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本册学习,我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 学的基础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如蚂蚁、蜜 蜂、猫等,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日常行 为,包括觅食、防御、繁殖等。
绘制动物行为记录表,记录观察日期 、时间、动物种类、行为类型等信息 。
观察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借助放大镜、录音 设备等工具,详细记录动物的行为特 征。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案内容:第1课:地球的形状1.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地球图片,了解地球的形状。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圆的?3.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地球的引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2课:地球的运动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通过地球仪演示。

2.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第3课:太阳系1.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行星、卫星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行星有哪些特点?3.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太阳系的运行规律。

第4课:天气与气候1. 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以及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因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天气变化?3.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第5课:自然资源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包括水、土地、矿产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3. 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及太阳系的组成。

2. 能够分辨天气和气候,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因素。

3. 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三、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及太阳系的组成。

2. 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教学难点:1. 地球的运动规律。

2. 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运用地球仪、图片等教具,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3. 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案编辑专员敬上六、教案内容:第6课:生物多样性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3. 学生通过观察、调查,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第7课:生物的适应与进化1. 让学生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以及生物进化的原因。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科学探究方法1.1 观察与实验学习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提高观察能力。

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学会记录实验现象。

1.2 假设与验证学习提出科学问题,并尝试给出假设。

通过实验或观察,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1.3 收集与分析学会收集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第二章:地球与宇宙2.1 地球的面貌学习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2.2 天气与气候学习天气现象的产生和变化。

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3 宇宙的奥秘学习宇宙的组成、恒星、行星等基本概念。

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第三章:生物与生命3.1 生物的特征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长、繁殖、应激性等。

了解生物的分类和生物链。

3.2 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

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3 动物的生存学习动物的生活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了解动物的捕食、防御、繁殖等行为。

第四章:人体的奥秘4.1 人体结构学习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大脑、心脏、肺等。

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

4.2 人体的功能学习人体的感觉、运动、排泄等功能。

探索人体如何保持平衡和协调。

4.3 健康生活学习健康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

了解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第五章:科学技术与社会5.1 科学的应用学习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子设备、交通工具等。

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5.2 简单的机械学习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制作简单的机械模型,体验机械的作用。

5.3 生活中的能源学习不同类型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化石能源等。

了解能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第六章:物质与变化6.1 物质的性质学习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等基本状态。

探索物质的密度、颜色、硬度等性质。

6.2 物质的分类学习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了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6.3 化学变化学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如化合、分解、置换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的水钟》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的水钟》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的水钟》1. 引言五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我们的水钟》,是一节关于水的特性和运用的课程。

这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水的密度和浮力等概念,同时引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评估,并就我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共享。

2. 水的特性与运用在教案中,教师首先介绍了水的密度和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物体能够在水中浮起,而另一些物体会沉下去。

通过简单的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水的浮力,从而理解水的密度和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这种由浅入深的探讨方式,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水的特性,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 水钟的制作教案中的重点活动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水钟。

通过制作水钟,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水的理解。

制作水钟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还能够培养实践能力,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水的密度和浮力的概念,还掌握了制作水钟的方法。

他们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未来,老师可以通过更多生活化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的特性和运用,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内容安排非常赞赏。

通过简单直观的实验和动手制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水的特性和运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总结而言,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的水钟》通过对水的特性和运用的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是一节富有价值的科学课程。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对《我们的水钟》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

2011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11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大洋路学校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集五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2、种子发芽实验(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蚯蚓的选择5、食物链和食物网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8、维护生态平衡光1、光和影2、阳光下的影子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5、光与热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地球表面的地形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2、用橡皮筋作动力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4、测量力的大小5、运动与摩擦力6、滑动与滚动7、运动与设计8、设计制作小赛车始业教育课【教学目标】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师:我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家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

师:真没想到,大家对科学这么有兴趣。

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

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

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集五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2、种子发芽实验(二)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4、蚯蚓的选择5、食物链和食物网6、做一个生态瓶7、改变生态瓶8、维护生态平衡光1、光和影2、阳光下的影子3、光是怎样传播的4、光的反射5、光与热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地球表面及其变化1、地球表面的地形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运动和力1、我们的小缆车2、用橡皮筋作动力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4、测量力的大小5、运动与摩擦力6、滑动与滚动7、运动与设计8、设计制作小赛车始业教育课【教学目标】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蜡烛在水面下燃烧的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教学过程】1、自由谈话,了解学生:师:我们学习科学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大家对什么活动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

师:真没想到,大家对科学这么有兴趣。

那么,在两个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学有关的呢?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跟科学相关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些事写下来,这就是很好的科学小论文,到时候老师会组织大家参加全国小学生科学小论文比赛。

2、了解教材,明确任务: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一起探索科学奥秘了。

那么,五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组织学生看封面:一个孩子正在观察生态瓶,特别突出的一点是这个孩子正在记录,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中求真、记录的重要性。

旁边的四幅小图,分别代表着本册的四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让学生自由看目录和里面的内容,然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制定制度,选课代表:说明平时学习以4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各大组科学组长和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讲解每月科学之星评选方法(从作业、器材准备、上课、合作等方面加星)4、做小实验,激发兴趣: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这让老师非常高兴,为此我想跟大家一起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称是:在水面让蜡烛燃烧。

出示实验器材(蜡烛、水、空盆一个),问学生能不能做到,并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

教师进行演示:先把蜡烛牢固地竖立在一个空盆的底上,点燃后轻轻地往盆里倒凉水,直至与蜡烛边缘相平为止。

一会儿,蜡烛的火焰就降到水面以下了(如图所示)。

基本原理:燃烧,水降温,使周边的蜡烛不能达到溶点溶化,通过蜡芯支持燃烧。

小结:在我们这册科学教材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活动和实验,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

(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

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

(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三、交流实验信息: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

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4、蚯蚓的选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