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类文献

合集下载

【儿科文献】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儿科文献】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儿科文献】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

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了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不断充实发展。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我国儿科医学起源很早,4000年前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了20余种病名,其中涉及儿科的有“龋”(龋齿)、“蛊”(寄生虫病),直接记载小儿疾病的有“贞子疾首”,是指商王武丁婡妃之子头部生病。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小儿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五十二病方》这部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里,有“婴儿病癎”、“婴儿瘛”的记述。

《黄帝内经》论述了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以及泄泻、喘鸣等病证的诊断及预后。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病、以脏腑辨证论治杂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一时期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疗小儿气鬲病,并记录为儿科最早的医案。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了儿科、产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儿科医学著作,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隋唐时期,在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中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

详论儿科病因证候255候;将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提出了“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正确的小儿养育观。

中医儿科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儿科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儿科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医儿科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医儿科学人文精神考释.《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6期.陈慧.程燕.[2].民国时期中医儿科学发展概况.《西部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0期.赵艳.[3].中医儿科学学科的学术概念和发展战略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2期.汪受传.郁晓维.[4].中医儿科学教学改革的思考.《河北中医》.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6期.张玲.[5].创造性案例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5期.蒋利群.孙爱英.赵申武.马新华.刘珍.赵平.[6].中医儿科学创造性案例教学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江苏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0年4期.蒋利群.[7].横向思维教学法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2期.李冬梅.王文丽.施雷.[8].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10期.张雪荣.李云海.[9].谈多媒体在中医儿科学教学应用中的利弊.《甘肃中医》.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0年2期.吕晓武.[10].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医儿科学CAI课件开发中的应用.《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7年5期.陈晓征.汪受传.蒋斌.胡宁.赵霞.二、中医儿科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医儿科历史文献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郑庆海.中医医史文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学位年度)[2].防风散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研究.作者:洪金玲.中医儿科学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学位年度)[3].“伏九贴敷疗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作者:张霞.中医儿科学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4].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作者:余婧.中医儿科学广西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5].《小儿药证直诀》证候和色诊象特点研究.作者:赵薇.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5(学位年度)[6].治喘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寒哮)的临床疗效研究.作者:任源.中医儿科学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2005(学位年度)[7]小儿抽动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周蕾.中医儿科学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8]过敏性紫癜IL10、TNFα的变化与中医证的相关性研究.作者:罗立欣.中医儿科学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2005(学位年度)[9].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赵倩义.中医儿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10].12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型分析.被引次数:6作者:宁彦柳.中医儿科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2(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医儿科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DoesthereportingofrandomizedclinicaltrialspublishedinChinesepe diatricsjournalsimproveaftertheCONSORTStatementisadopted?.Ma,B.Ke,F.Y.Chen,Z.M.Qi,G.Q.Li,H.M.Liu,W.J.Zhang,Y.Hu,Q.Yang,K.H.《Contemporaryclinicaltrials》,被SCI收录SCI.20125[2]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theblaKPC2geneinclinicalisolatesofc 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pneumoniaefromthepediatricwardsofaChinese hospital.Liu,Y.Li,X.Y.Wan,L.G.Jiang,W.Y.Li,F.Q.Yang,J.H.《Canadianjournalofmicrobi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0[3]TwocompoundframeshiftmutationsinsuccinatedehydrogenasegeneofaC hineseboywithencephalopathy.Ma,Y.Y.Wu,T.F.Liu,Y.P.Wang,Q.Li,X.Y.Ding,Y.Song,J.Q.Shi,X.Y.Zhang,W.N .Zhao,M.Hu,L.Y.Ju,J.Wang,Z.L.Yang,Y.L.Zou,L.P.《Brain&Development》,被SCI收录SCI.20145[4]Comparativeanalysisofthevirulencecharacteristicsofepidemicmeth 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strainsisolatedfromChinesechildre n:ST59MRSAhighlyexpressescoregeneencodedtoxin.Li,S.Sun,J.Zhang,J.Li,X.Tao,X.Wang,L.Sun,M.Liu,Y.Li,J.Qiao,Y.Yu,S.Yao ,K.Yang,Y.Shen,X.《APMIS:ActaPathologica,MicrobiologicaetImmunologicaScandinavica》,被SCI收录SCI.20142[5]Followupstudyof25ChinesechildrenwithPLA2G6associatedneurodegen eration.Zhang,P.Gao,Z.Jiang,Y.Wang,J.Zhang,F.Wang,S.Yang,Y.Xiong,H.Zhang,Y.Ba o,X.Xiao,J.Wu,X.Wu,Y.《Europeanjournalofneurology:theofficialjournaloftheEuropeanFederatio nofNeurologicalSocieties》,被SCI收录SCI.20132[6]GeneticandbiochemicalfindingsinChinesechildrenwithLeighsyndrome.Ma,Y.Y.Wu,T.F.Liu,Y.P.Wang,Q.Song,J.Q.Li,X.Y.Shi,X.Y.Zhang,W.N.Zhao,M .Hu,L.Y.Yang,Y.L.Zou,L.P.《Journalofclinicalneuroscience:officialjournaloftheNeurosurgicalSoci etyofAustralasia》,被SCI收录SCI.201311[7]Integrativemedicineasadjuncttherapyinthetreatmentofatopicderma titisTherol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ietarysupplements,andotherm odalities.Dinicola,C.Kekevian,A.Chang,C.《Clinicalreviewsinallergy&immunology》,被SCI收录SCI.20133[8]PlasmaglobotriaosylsphingosinecouldbeabiomarkerforFabrydisease withaChinesehotspotlateonsetmutation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inoncol ogy:Gastriccancer.Chongqing,T.Liubao,P.Xiaohui,Z.Jianhe,L.Xiaomin,W.Gannong,C.Siying,W. Lihui,O.Ziying,Z.《PharmacoEconomics》,被SCI收录SCI.20143[10]MaternalPCMT1genepolymorphismsandtheriskofneuraltubedefectsin aChinesepopulationofLvlianghighriskarea.Zhao,H.Wang,F.Wang,J.Xie,H.Guo,J.Liu,C.Wang,L.Lu,X.Bao,Y.Wang,G.Zhong ,R.Niu,B.Zhang,T.《Gene:AnInternationalJournalFocusingonGeneCloningandGeneStructureand Function》,被SCI收录SCI.20122四、中医儿科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新版《中医儿科学》本科教材的优势与特色.侯树平,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2]《中医儿科学》教材编写之我见.韩新民,2013第三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3]《中医儿科学》教材编写之我见.韩新民,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4]病案讨论教学法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李建.汪蕾,2012第十届全国儿科医学教育研讨会暨全国儿科继续医学教育研讨会[5]七年制《中医儿科学》PBL与LBL双轨教学法探讨.吴力群,2012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6]《中医儿科学》"专题教学法"的运用.陈捷,2011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分会第十届全体会议暨学术研讨会[7]临床模拟操作法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体会.尹蔚萍,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8]《中医儿科学》临床见习改革思路探讨.姜之炎,20102010年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二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9]中医儿科学教学体会.刁娟娟,2009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10]《中医儿科学》教学之详略谈.陈捷,2009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

第一部儿科专著

第一部儿科专著

第一部儿科专著
《颅囟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为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颅囟经》论述了儿科脉法,指明小儿脉候至数之法与成人不同,再列论病证病因及疗法,深中肯綮,要言不繁。

述小儿疳痢、火丹等证,皆发前人所未发。

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宋代名医钱乙幼科冠绝一代,其源即出于此书。

《四库全书》在此书《提要》中考证:历代史志至唐艺文志,以上皆无此书名,自宋艺文志始有,因而疑为唐末宋初人所撰。

宋志所载,题师巫撰。

师巫为周穆王时人,疑为托名。

《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医药卷》断为东汉卫汛撰。

卫汛,少从张机学医,擅长妇科、儿科,撰有《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等。

原书明代以后已佚,《四库全书》据明《永乐大典》辑出。

有《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清光绪四年刊,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最新 医学专业儿科学参考文献范本-精品

最新 医学专业儿科学参考文献范本-精品

医学专业儿科学参考文献范本第一章绪论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2.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学教研室主编.儿科学教程自学辅导书.1999年第二章生长发育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242.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教研室编.儿科学教程自学辅导书.1999第三章儿童保健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1192.叶广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启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11(2):68~693.张家禄,张为.重视青少年心理卫生, 培养非智力心理品质.湖北预防杂志,2001,12:100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7~3952.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51第五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68,73~872.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6~98,536~5483.吴梓梁主编.小儿内科学.第1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402~14274.惠琪,王如文.母乳喂养研究的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5,10(1):47~485.Behrman RE, Kliegman RM and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 Science Press,Harcourt Asia, W.B.Saunders,2001,235~237第七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冯泽康,余宇熙.曾振锚等主编.中华新生儿学.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严仁英主编.实用优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韩玉昆,傅文芳,许植之主编.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5.张家骧等.新生儿急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陈自励等.新生儿临床用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第八章遗传代谢性疾病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Behrman RE, Kliegman RM and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 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 W.B. Saunders, 20013.吴梓梁主编.小儿内科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第九章免疫性疾病1.Groves Am.Rheumatic Fever and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an overview,Trop Doct.1999;29(3);129~1322.Saxeua A,Diagnosis of rheumatic Fever;current status of Jones criteria and role of echocardiography,Indian Pediatr,2000.67(4):283~2863.冯建章主编.当代心脏病学.广州:广东出版社,2000,774~7894.郭晓碧,郭衡山.急性风湿热诊断与治疗进展.新医学,2001,32(5):306~3085.蒋明,朱立平,林孝义主编.风湿病学(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2656.Dajani A.S. et al. 1993;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ic fever;Jones criteria updated 1992,circnlation 87:3027.Rowley AH, shulman ST, Kawasaki syndrome. Pediatr Clin Nor Am 1999: 46:3138.Russell C. Dale, Moin A. Saleem, stelhen Daw, et al. Treatment of Kawasski disease with oral prednisone and aspirin. J Pediatr 2000:137(5):7239.吴梓梁主编.小儿内科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148~115210 董永绥.儿科免疫学.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711.易著文主编.疑难儿科学.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41~65112.陶义训主编.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3~24313.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薛辛东主编.儿科学(七年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Behrman RE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Philadephia: W.B.Sauders Company,2000第十章感染性疾病1.李平忠.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展.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2,25(2),49~532.Joan S. Polio Eradication Plan. JAMA,2004,291(7):8133.Patriarca PA, Suffer RW, Oostvogel PM. Outbreaks of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1976-1995. J Infect Dis,1997,175(Supppl 1):S165~1724.Morag A, Ogra PL .Polioviruses. In:Behrman RE, KliegmanRM,Jenson HB.(eds):尼尔逊儿科学(英文影印版).第16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46~9515.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98~8026.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薛辛东主编.儿科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Behrman RE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Philadephia: W.B.Sauders Company,2000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6~13002.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2~3013.叶孝礼等.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防治经验交流会简介.中华医学杂志,1983,21:350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疾病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40~1216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379~3833.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常见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0):641~454.易著文,王秀英主编.儿科临床思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44~46第十三章心血管系统疾病1.Braunwald E. He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5th Edition, Volume 2, Harcourt Asia,W.B.Saunders,1999,893~99.2.Freed MD, Plauth WH. The pathology, pathophysiology,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Alexander RW, Schland RC, Fuster V. Hurst’s the heart. Ninth edition, Newyork: McGraw-Hill co,1998:1925~1994.3.Behrman RE, Kliegman RM,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pediatrics.16th edition. Singapore: Harcourt Asia, W.B. Saunders, 2001:1362~1423.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0~332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Behrman RE, Kliegman RM and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 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 W.B. Saunders, 2001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1.Behrman RE, Kliegman RM and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 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 W.B. Saunders, 2001,1461~14712.William WHJ,Anthony RH and Myron JL et al. Current Pediatr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15th ed.2001,741~93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03~1725第十六章神经肌肉疾病1.杨锡强,易著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薛辛东主编.儿科学(七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3.Behrman RE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Philadephia: W.B.Sauders Company,2000第十七章内分泌疾病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Behrman RE, Kliegman RM and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6th ed. 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 W.B. Saunders, 20013.吴梓梁.小儿内科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儿科类文献

儿科类文献

《保婴撮要》
20卷,明·薛氏父子薛铠、薛己合撰,成书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薛铠字 良武,精于医学,尤善儿科,撰《保婴撮要》10卷。薛铠死后,其子薛己于前 10卷中增加验案,并续补后10卷,成20卷。薛己为明代著名医家,对内、外、 妇、儿、骨伤各科均有很深造诣,一生著述甚多。
薛己学术上深受钱乙、陈文中及李杲影响,重视脾胃,尤其重视脾胃阳气升发作 用。同时,又能注重肾的阴阳生化,在治疗上强调温补脾胃,善用甘温,力避克 伐滋腻。他所总结的脾胃病四证四方,即饮食不适用枳术丸、脾胃虚弱用四君子 汤、脾胃虚寒用四君子汤加炮姜、命门火衰用八味丸;以及用六味丸、八味丸调 治肾命阴阳水火等法,给后世很大影响。本书卷1为总论部分,论述初诞法、护 养法、虎口三关色脉诊法、脐风噤口证治、五脏所主证治。
创制简便成药
钱氏根据儿科发病急、变化快,小儿不易服药的临床特点, 对于药物的剂型、服法等诸方面,十分注意,以适应儿科 病的具体特点。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载方120首,除 口服汤剂23首外,余皆为丸、散、膏剂及外用药。这些方 药用药精、药味少、剂量小,易为小儿所接受,由于剂量 小,又易于脾胃受纳吸收。
善于化裁古方
钱氏于处方调剂,十分注重前人的经验。但其又不固守古方,而是结 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个人的用药体会,灵活加减,予以化裁, 或在药味上进行加减,或在剂型、服法上变更。
如其创立的地黄丸,就是从《金匮要略》的崔氏八味丸减桂、附化裁 而成,成为后世滋补肾阴的千古名方。在香连丸的基础上加白附子以 祛寒,就化裁出白附子香连丸。香连丸加入豆蔻仁、诃子肉、没石; 又化裁成没石子丸。以上虽均治腹痛泻利诸症,但各自在寒温通涩方 面已有变化,充分表现出钱氏对古方认真钻研,灵活化裁的学术特点。

儿童口腔经典文献

儿童口腔经典文献

儿童口腔经典文献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童口腔健康的经典文献推荐:1. "Oral health in America: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 美国卫生部长办公室出版的一份关于美国口腔健康问题的报告,介绍了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状况和挑战。

2. "Preventing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at High Caries Risk: Prenatal and Infant Oral Health Care" - 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的关于高龄儿童预防龋齿的指导意见。

该文献涵盖了产前和婴儿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措施和建议。

3. "Guideline on fluoride therapy for dental caries prevention" - 美国儿科牙科学会(AAPD)发布的关于氟化物治疗预防龋齿的指导意见。

该文献提供了儿童氟化物治疗的建议,包括氟化物的使用适应症和剂量。

4. "Pediatric oral health for the primary care provider" - 美国儿科学会(AAP)出版的一本关于儿童口腔健康的手册。

该手册旨在帮助初级保健提供者更好地了解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提供相关建议和策略。

5. "Dental cari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ietary factors in preschool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 这是一篇系统综述,研究了饮食因素与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关联性。

该文献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结果,并提供了饮食建议以预防儿童龋齿。

这些经典文献都提供了关于儿童口腔健康的深入研究和专业指导,对于相关专业人士和家长来说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儿科学2000~2002年度高被引文献和作者分析

儿科学2000~2002年度高被引文献和作者分析

域 选题 的热 点 是 :新 生 儿 缺 氧 缺 血性 脑 病 及 其 他 新 生 儿 疾
病 , 炎 、 喘 及其 他 呼 吸 系 统疾 病 , 产 儿 研 究 , 敏 性 紫 肺 哮 早 过
癜性 肾炎及 其 他 肾病 ,胃功能 障 碍及 其 他 消化 系 统疾 病 , 川 崎病 及 其他 心血 管 疾病 , 其他 危重 症 研究 。
31 . 2
培养 及药 敏试 验 , 时合 理使 用 抗 生 素 。 极 控 制感 染 . 及 积 同时 降低其 他并 发 症 的发生 , 以降低 死 亡率 。
肝性 脑 病 、 肾综 合 征 、 发 性 肝 癌 发病 率虽 然 并 不 太 肝 原
高 , 往 往提 示预 后不 肝硬 化患 者 肝 功 能储 备 、 术 风 险及 预后 做 出一 手 个 正确 的评 估 , 临床上 一直 采 用 C i — uh分 级 。对 于本组 hl P d g 资料 中 , 种 不 同病 因 的肝 硬 化患 者 的肝 功能 分 级 以 B级 居 各
多 ,说 明 就诊 的患 者 均 已 出 现 不 同程 度 的肝 功 能 损 害 的表
通过 分 析儿 科学 2 0 ~ 0 2年 度 高被 引 文献 和其 作 者 , 析 00 20 分 高被 引 文献 的规 律 , 讨 提高 刊 出论 文影 响力 的策 略。 探
1研 究 方 法
数据 来 源: w . k.e。选 择儿 科 学领 域 2 0 ~ 0 2年 w wc i t n n 0 0 20
关疾 病 诊 断标 准 和 治 疗 指南 的 文献 被 引 次 数 ( 0 ~ 0 1 3 4 0次 ) 远 高 于其他 文 献 (4 8 5 ~ 4次 ) 。 纳入 文 献按 研究 类 型统 计见 表 1 。表 1 明 ,综合 探 讨 表 和临床 报道 类 文献 量较 大 。 纳 入文 献 按选 题 统 计 结 果 见表 2 。结 果 表 明 . 科 学 领 儿

幼儿创造能力能力参考文献

幼儿创造能力能力参考文献

幼儿创造能力能力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幼儿创造能力的:
1. 李明宇. 幼儿创造力培养对策研究[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 王睿, 郝愉. 幼儿自主创造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 实用儿科临床
杂志, 2019(3): 203-206.
3. 赵富文. 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探索,
2019(11): 136-137.
4. 胡修宁, 郑莉莉. 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 实用儿科临床
杂志, 2016(20): 1615-1617.
5. 冯明, 江玲姬.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发展创造力[J]. 现代教
育管理, 2018(5): 44-45.
6. 孙杨, 郑飞飞. 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研究进展[J]. 中小学教育实践
与研究, 2015(6): 68-69.
7. 石星, 张润龙.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究[J]. 现
代学前教育, 2017(5): 19-20.
8. 郎勇勇, 林若兰. 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 城市教育研究, 2019(4): 52-54.
9. 杨桂英. 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J]. 生活教育导刊, 2017(23): 97-98.
10. 乔颖颖. 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2): 34-35.
这些文献可以提供关于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策
略和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参考和启示。

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题目或兴趣,选择相关文献进行深入了解。

幼儿教育类参考文献大全

幼儿教育类参考文献大全

幼儿教育类参考文献大全在幼儿教育领域,参考文献是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必不可少的资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的理论、实践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下面是一份幼儿教育类参考文献大全,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综合性著作1. 《幼儿教育心理学导论》——儿童心理学专家XXX著该书系统介绍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对幼儿发展、学习和教育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2. 《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专家XXX著本书结合国内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案例,全面介绍了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教育工作者提升教学效果。

二、幼儿发展与教育1. 《幼儿心理发展研究》——心理学家XXX著该研究综述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感知、认知、语言、情绪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思维和行为的特点,指导教学实践。

2. 《幼儿早教理论与实践》——幼教专家XXX著书中详细介绍了早期教育对幼儿智力、情感和社交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游戏、音乐、美术等活动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教育学家XXX著该书介绍了幼儿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引导、评价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幼儿游戏教育》——教育心理学家XXX著本书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四、特殊教育与幼儿发展1. 《早期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特殊教育学家XXX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早期特殊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巧,针对幼儿的不同发展障碍提供了专业指导,有助于教师了解和应对特殊幼儿的教育需求。

2. 《幼儿特殊教育的个别化教学策略》——特教专家XXX著本书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幼儿,提供了一系列个别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特殊幼儿的学习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

中医儿科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儿科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儿科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医儿科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文献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6期.虞舜.汪受传.韩新民.赵霞.张伟慧.何锦婷.陈争光.徐珊.[2].试论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观.《辽宁中医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8期.蒋利群.[3].贵阳市中医临床处方饮片用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7期.蒋利群.[5].中医临床处方饮片用量调研报告《中国中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20期.杨洪军.唐仕欢.黄璐琦.周超凡.[6].中医儿科专科医师培训的经验探讨.《中医药导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8期.陈晓刚.[7].中医儿科优势在患儿家长中认知度调查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2期.矫金玲.姚国芳.黄丽先.齐晓国.赵清宴.董小双.钟翠萌.李鹏飞.王晓艾.[9].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的调查和思考.《中医教育》.2015年4期.王俊宏.刘玉清.刘玲佳.[10].准确把握学科内涵促进中医儿科快速发展.《中国医院管理》.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10期.董志强.二、中医儿科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医儿科标准数据库建设研究.作者:李楠.中医儿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2].中医儿科历史文献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郑庆海.中医医史文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学位年度)[3].中医胎毒思想研究.作者:李颖.科学技术史浙江大学2011(学位年度)[4].宋代儿科文献学术成就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王治华.中医医史文献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2005(学位年度)[5].补肺法儿科文献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桂菊.中医医史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6].罗笑容名老中医学术观点及辨治小儿泄泻的临床用药分析.作者:邓丽君.中医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学位年度)[7].李家凤教授特色治验整理.作者:杨艳.中医儿科云南中医学院2006(学位年度)[8].倪珠英诊治小儿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作者:涂一世.中医儿科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2008(学位年度)[9].升阳益肾法治疗小儿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丽琛.中医儿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10].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王秀丽.中医儿科学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医儿科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ResearchonthepatternofTCMandseverityforatopicdermatitis:Aretro spectivestudy. WeiZhaoXiuMeiMoDaCanChenChiLiuJunFengLiuQingWuHongYiLi2014[2]DrugdiscoveryforDNAbreakrepairsystembyscreeningfromTCMdatabase andmoleculardynamicsapproach.Chang,T.T.Sun,M.F.Chen,K.C.Wong,Y.H.Yang,S.C.Chen,H.Y.Tsai,F.J.Fisher ,M.Lee,C.L.Fang,W.C.Chen,C.Y.C.《Molecularsimul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7/9[3]Heavymetalandpesticidecontentincommonlyprescribedindividualraw ChineseHerbalMedicines.Harris,E.S.J.Cao,S.Littlefield,B.A.Craycroft,J.A.Scholten,R.Kaptchuk, T.Fu,Y.Wang,W.Liu,Y.Chen,H.Zhao,Z.Clardy,J.Woolf,A.D.Eisenberg,D.M.《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20[4]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ridiopathicprecociouspuberty:Ahosp italbasedretrospectiveobservationalstudy.Yu,C.H.Liu,P.H.Van,Y.H.Lien,A.S.Y.Huang,T.P.Yen,H.R.《Complementarytherapiesinmedicine》,被SCI收录SCI.20142[5]U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ducesexposuretocorticosteroid amongatopicdermatitischildren:A1yearfollowupcohortstudy.Chen,HsingYuLin,YiHsuanWu,JauChingHu,SindyYang,SienhungChen,JiunLiang Chen,YuChunLo,SuShun《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DevotedtoBiosc ientificResearchonIndigenousDrugs》,2015[6]Chinesenursingstudents'attitudestowar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 ne..HonKLTwinnSFLeungTFThompsonDRWongYFokTF 《The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被SCI收录SCI.20065[7]Dooutcomesofacupunctureforbackpaindifferaccordingtovaryingsoci oculturalcontexts?theviewfromchina.Volinn,E.Yang,B.He,J.Sheng,X.Ying,J.Zuo,Y.《Thejournalof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medicine:researchonparadigm, practice,andpolicy》,被SCI收录SCI.20135[8]Longtermeffectsoftransientcerebellarmutismaftercerebellarastro cytomaormedulloblastomatumorresectioninchildhood.. HuberJFBradleyKSpieglerBJDennisM《Child'snervoussystem:ChNS:official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 orPediatricNeurosurgery》,被SCI收录SCI.20062[9]Perceptionsabout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useamongChi neseimmigrantparentsofchildrenwithcancer.Watt,L.Gulati,S.Shaw,N.T.Sung,L.Dix,D.Poureslami,I.Klassen,A.F.《Supportivecareincancer:officialjournaloftheMultinationalAssociation ofSupportiveCareinCancer》,被SCI收录SCI.20122[10]CD4+effectorandmemorycellpopulationsprotectagainstCryptospori diumparvuminfection.McNair,N.N.Mead,J.R.《Microbesandinfection》,被SCI收录SCI.20138/9四、中医儿科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从中国走向世界中医儿科的现代国际拓展.汪受传,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2]基于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的调查和思考.王俊宏.刘玉清.刘玲佳,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3]温振英谈中医儿科发展史及中医儿科教材改革.郑军,20102010年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二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4]中医儿科标准数据库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分析.李楠.韩新民,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5]中医儿科走向世界之我见兼谈中医儿科的特色与优势.张奇文,2009全国中医小儿推拿学术沙龙会议[6]《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制与解读.汪受传.陈争光.徐珊,2011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7]中医儿科直肠用药常用操作方法比较.李长太.吕翠田,2014世界中联第六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8]《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研究工作报告.汪受传.虞舜.赵霞.戴启刚.陈争光.徐珊,2012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设想.夏桂选.徐荣谦,20102010年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二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10]中医儿科的发展应重视小儿用药体系的建立——从麻黄看儿科用药的独特性.高修安,2009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

中医儿科学名著

中医儿科学名著

中医儿科学名著
中医儿科学名著
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儿科学更是有着独特的贡献。

下面将介绍几部中医儿科学名著。

一、《儿科心法集注》
《儿科心法集注》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所写的一部名著,其内容主要涉及到儿科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保健的技巧。

此书结合作者多年的诊治经验,提出了“先天禀赋优劣、后天所受影响、病机的发生和变化、治疗方法的应用等”等方面的思想,对于儿科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儿科医案心得精选》
《儿科医案心得精选》的作者是清代著名医家刘鹗。

这本书主要是刘鹗多年临床实践的总结,在其中作者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的防治方法,同时对于如何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等方面,也为中医儿科治疗提供了很多的参考和借鉴。

三、《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的原作者郝详明是清代的一位著名医家,此书记载
了作者多年来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所收治的各种疑难杂症,并详细描述了临床治疗的方法和心得。

这本书不仅为临床历史学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也为儿科医生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四、《小儿药证直诀》
《小儿药证直诀》是清代医家李承森所著。

该书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各种儿科病症及其对应的药物加以归纳总结,并制定了相应的药方给予治疗。

此书在中医儿科治疗方面成果显著,不仅为医生们提供了指导,也达到了预防儿童疾病的效果。

总之,上述几部中医儿科学名著在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医儿科工作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与指导价值。

我们应注意利用这些古代医家的经验,不断完善中医儿科治疗技术,在儿科医疗领域中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

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

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在儿科学文献中,肺系病症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其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指儿童因肺炎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状。

一、肺炎喘嗽的发病原因肺炎喘嗽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其中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其次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

寄生虫感染则是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

二、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咳嗽、喘息、呼吸急促、胸闷等。

咳嗽通常是湿性咳嗽,有时伴有痰液。

喘息通常在咳嗽之后发生,表现为呼气期呼吸困难、胸部紧迫感。

呼吸急促是肺炎喘嗽的常见症状之一,儿童出现呼吸急促时,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胸闷是指儿童在肺炎喘嗽时出现的胸部不适感。

三、肺炎喘嗽的诊断与治疗肺炎喘嗽的诊断主要依靠儿科医生的临床判断和相关的检查结果。

临床判断通常包括儿童的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线等。

治疗肺炎喘嗽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喘嗽,应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②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喘嗽,应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③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对于儿童出现喘息、呼气困难等症状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

四、肺炎喘嗽的预防措施肺炎喘嗽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清洁;②注重个人卫生,定期洗手,避免接触有病毒、细菌等的人或物品;③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④预防性接种,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相关接种计划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五、肺炎喘嗽的注意事项儿童出现肺炎喘嗽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避免儿童暴露在不良的环境中;②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物质,如烟草、油烟等;③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种儿科中文核心杂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四种儿科中文核心杂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表 2 四种 儿 科 中文 核 心 杂 志 在 统 计 时 间 段 的 基 金论 文 情 况 『 n ( %) 1
时间 , 通过检索《 中国期 刊全 文数 据库》 , 对上述 4 种核心 杂志分别从
论文总数 , 基因论文情况 , 论 文著 者及其著者单位 , 词频靠前 的儿 科 疾病和 副主题 词进行分析 、 比较 , 统 计结果形成 图表 和文字 , 便 于临
2 . 2四种 杂志的基金论 文情 况 基金论文往 往代表 了某 研究领域 的 新趋势 、 ” 制高 点” , 在 各项评价指标 中 , 应该适 当增 加” 基金论 文 比” 这个指标的权重 , 更能代表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_ 引 。对 四种杂志的基 金论文进行 了分类 统计 , 将基金论文分为 国家 自 然, 其他国家级 , 部 级和地方级 , 总数及其 所 占总论文数的 比例见表 2 。四种杂志 中, 实 用儿科临床杂 志的基金论 文总数 最高 , 占该杂志 的全部 统计论文数 的 比例也是 最高 的 , 中 国当代儿科 杂志的论文数 量虽然最 少 , 但是 基金论文数 的比例 和第一名 接近 , 论文的质量较 高。同时这两个杂 志的国家 自 然基金论文数 和比例也是最高 的。
依 次做 分组浏览 ,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辅 助 E x c e l 进行二次统计[ 2 1 。
2结 果
2 . 1四种杂志的载文量情况 l 床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 杂志 , 从 2 0 0 7年~ 2 0 1 1 年, 出版 频率不变 , 为月刊 , 临床 儿科杂志呈 现逐年递 增 的趋 势, 2 0 1 1年达到最高的论文数 4 0 5篇 , 平均3 8 5篇 , 该杂志在 保证论 文质量 的情况下 , 稳 步增 加论文的信息量 。中国实用儿科 杂 志5 a 期间论文数 量基本维持在 4 0 0篇上下 , 平均4 0 4篇 , 保持论 文

儿科护理延伸护理的参考文献

儿科护理延伸护理的参考文献

儿科护理延伸护理的参考文献儿科护理是专注于儿童健康和发展的护理领域。

在儿科护理中,延伸护理是指为了满足儿童特殊需求和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儿科护理延伸护理的参考文献,这些文献提供了关于儿科护理延伸护理的相关信息和指导。

1.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s (AAP). (2015). Guidelines for the acute medical manage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36(1), e2016-e2038.这篇文章提供了处理儿童严重颅脑损伤时的护理指南。

它包括对儿童急性脑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详细介绍,帮助护士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管理。

2. Ramelet, A. S., & Gillier, C. (2016). Pediatric pain management: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o the community. 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 31(6), e339-e345.这篇文章探讨了儿童疼痛管理的不同方面。

它提供了从急诊科到社区的儿童疼痛管理的指导,并介绍了一些儿科护理中常见的疼痛管理技术和方法。

3. Williams, A. K., & Stark, A. R. (2018).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graduate follow-up programs: Current statu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Clinics in Perinatology, 45(3), 597-613.这篇文章讨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毕业后的随访计划。

现存《永乐大典》儿科文献研究

现存《永乐大典》儿科文献研究

现存《永乐大典》儿科文献研究《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百科全书,是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翻译和编辑的。

该书共22,937卷,包括了当时中国所知的各种学科和知识,难怪被称为“东方文化巨典”。

尽管《永乐大典》在多次战乱和天灾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但仍有一部分明代版本的《永乐大典》得以流传至今。

因此,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科技,《永乐大典》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中,儿科文献则是研究中国古代儿科医学和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

《永乐大典》儿科文献的特点首先要了解的是,《永乐大典》的儿科文献并非集中在某一个编目下,而是分散在整个大典中。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断片化的知识传承方式,儿科医学也不例外。

另一个特点是,《永乐大典》中的儿科文献涵盖了很广泛的主题和内容,比如儿童喂养、儿童饮食、儿童疾病、儿童心理、儿童教育等等。

其中,关于儿童疾病的文献最为丰富,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医学对于儿科疾病的重视程度。

此外,由于古代中国医学注重辨证论治,因此《永乐大典》中的儿科文献几乎都是集成于其他类别的著作之中,并不是单独成篇的,这也给后人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永乐大典》中的儿科文献举例《永乐大典》中的儿科文献数目相当庞大,下面仅选取一些较为典型的例子作为说明。

《太素》《太素》是一部大型医学著作集,收录了当时中国医学界流传的各种知识和经验。

在其中的“内经”和“外经”两个部分中,都涉及到了儿科医学。

在“内经”部分中,有关于儿童保健和喂养的内容,其中介绍了婴儿及幼儿时期的膳食、饮食要求和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详细说明了各种儿童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如惊风、小儿积食等。

在“外经”部分中,则详细介绍了小儿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例如,该书提到了水痘、麻疹和痱子等多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并给出了详细治疗方案,并特别强调了在治疗时要依据患者的体质、病因和发展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朱权编写的集合了当时中国古代药学知识的巨著,该书共有60余卷。

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儿科护理学第三版参考文献引用格式
当引用儿科护理学第三版时,可以按照以下格式进行参考文献引用:
书籍的引用格式:
作者姓, 作者名. (年份). 书名.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例如:
Smith, J. (2020). 儿科护理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章节的引用格式:
章节作者姓, 章节作者名. (年份). 章节标题. In 书籍编辑姓, 书籍编辑名 (Eds.), 书名 (版次, pp.页码范围). 出版地: 出版社.
例如:
Johnson, L. (2020). 婴儿喂养与营养需求. In Smith, J. (Eds.), 儿科护理学 (第三版, pp. 57-72).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请注意,具体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可能根据所使用的引用规范(如APA、MLA等)有所略微差异,上述仅为一般常用格式,具体还需根据您所使用的规范进行调整。

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

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

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病症肺炎喘嗽儿科学文献知识:肺系疾病:肺炎、喘嗽肺炎和喘嗽是常见的肺系疾病,特别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了解这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儿童生病时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肺炎和喘嗽的相关信息,包括疾病的定义、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的感染。

细菌,病毒或真菌可以引发肺炎。

在儿科中,病毒性肺炎更为常见。

肺炎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以及体力衰弱等。

对于特别弱小或有免疫缺陷的儿童,肺炎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有肺炎症状的儿童,尤其是年幼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儿童,家长应尽快求医。

喘嗽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常伴有哮喘发作。

喘嗽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尖锐的呼吸声、呼吸困难和胸闷。

喘嗽发作一般会发生在夜间,并且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

孩子因喘嗽而失眠、食欲不振,严重时还会引起气促和疲劳。

与肺炎相比,喘嗽并不能直接危及生命,但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喘嗽可能引发并发症,例如呼吸道感染等。

针对这些肺系疾病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对于细菌性肺炎,通常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消灭细菌感染。

但对于病毒性肺炎,抗生素无效。

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退烧药以缓解症状,同时保持充分饮水和休息。

对于喘嗽,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来扩张气道,减少喘息的发作。

对于严重的喘嗽病例,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或吸入类固醇来减轻炎症反应。

除了治疗,预防也是关键。

对于肺炎和喘嗽,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首先,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疾病预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应经常洗手,并避免与生病的人接触。

其次,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肺炎球菌疫苗。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关键,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的睡眠和经常锻炼。

最后,对于已经患有喘嗽或肺炎的儿童,家庭应该提供温暖和舒适的环境,避免潮湿和寒冷的天气。

总结起来,肺炎和喘嗽是常见的儿科肺系疾病。

肺炎是一种肺部感染,而喘嗽则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常伴有哮喘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

(四)调剂制方特色

钱氏强调五脏辨证,其制方调剂多围绕着五 脏的寒热虚实而设,如心实热用导赤散,心 虚热用生犀散;肝实热用泻青丸,肝虚热用 六昧地黄丸;脾虚用益黄散,脾湿热用泻黄 散;肺虚用阿胶散,肺热用泻白散;肾虚用 六味地黄丸等。从脏腑的寒热虚实而立方, 为后世所习用,对中医方剂学作出了贡献。


因此,在小儿疾病的具体治疗时,以上述理论为指 导,反对妄用攻下。例如,他在《小儿药证直决》 中说:“小儿疳病,皆愚医之所坏病。”认为疳病 的产生与误治有关。具体而言,钱氏又进一步阐发 说:“小儿易虚易实,下之既过,胃中津液耗损, 渐令疳瘦。”又说:“故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 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均强调了妄用攻下并 非小儿治疗之所宜。因此,对于儿科疾病,除非必 下不可之证,可以根据体质年龄及正邪的具体情况 而使用外,钱氏认为一般情况下均不宜妄用。
善于化裁古方

钱氏于处方调剂,十分注重前人的经验。但其又不固守古方,而是结 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个人的用药体会,灵活加减,予以化裁, 或在药味上进行加减,或在剂型、服法上变更。 如其创立的地黄丸,就是从《金匮要略》的崔氏八味丸减桂、附化裁 而成,成为后世滋补肾阴的千古名方。在香连丸的基础上加白附子以 祛寒,就化裁出白附子香连丸。香连丸加入豆蔻仁、诃子肉、没石; 又化裁成没石子丸。以上虽均治腹痛泻利诸症,但各自在寒温通涩方 面已有变化,充分表现出钱氏对古方认真钻研,灵活化裁的根据儿科发病急、变化快,小儿不易服药的临床特点, 对于药物的剂型、服法等诸方面,十分注意,以适应儿科
病的具体特点。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载方120首,除 口服汤剂23首外,余皆为丸、散、膏剂及外用药。这些方 药用药精、药味少、剂量小,易为小儿所接受,由于剂量 小,又易于脾胃受纳吸收。

对于望诊,钱氏根据自己的体会,特别注重面部及眼睛的望诊,提出了 “面上证”和“目内证”的望诊经验,很有意义。
面上证:左腮属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如果上 述部位之某部出现赤色,则可根据其五脏归属而定为某脏热证,为医者 提供了快捷的临床诊断方法。 目内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淡黄者虚,黄者脾热, 无精光者肾虚。这二种诊断疾病的方法,简单易行,是在《素问· 刺热篇》 《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 大惑论》等篇的启示下,根据五脏证治, 五行五色五脏理论提出来的,不仅可以审证求因,诊断疾病,还可以根 据五行乘侮之理,预测疾病的转归。
选药柔和,反对过用攻伐之品

钱氏这种处方选药原则,是针对小儿阳气未盛,阴气未充的特点,故 其患病后过用温燥之品,既易损伤阴津,又易助火生热,故少用燥烈 之品,选用柔和滋润药物。如其用阿胶散补肺气之虚,即选用阿胶、 杏仁、鼠粘子、马兜铃等品养阴化痰补虚润肺,另用糯米、甘草以补 益脾气,全方并不温燥;又如其对于脾胃久虚的呕吐泄泻,选用白术 散。该方由人参、白术、茯苓、藿香、木香、甘草、葛根组成,虽为 健脾祛湿之剂;但不选择豆蔻、干姜、丁香、陈皮等温燥之品,且于 方中加入葛根以生津,防止阴津的耗伤
(一)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钱氏论述儿科疾病,首先从儿科生理特点人手研究,并加以阐发。他认 为:小儿在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 弱”。因此,在病理上则“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小儿初生不久,脏腑发育尚未成熟,虽然五脏六腑均已形成,但尚处于 发育阶段,因此要较成人脆弱。也正由于此,脏腑的气血尚未充盛,功 能活动能力亦不如成人,因此,感受邪气之后,易为邪气所伤,多见邪 实之证。但另一方面,邪气侵犯人体之后,由于小儿脏腑气血未充而柔 弱,邪气易损正气,又易使小儿气血受损而转为虚证。其阳气不充盛, 被耗伤则生寒;其阴精未充足,被耗伤又可生热。故在病理上“易虚易 实,易寒易热”,变化迅速,为其特点。


(三)儿科五脏辨证

其先列“五脏所主”,提出了五脏的主证,并辨别其寒热虚 实。
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肝主风,实则目直,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欠气”。 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肺主喘,实则伺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 气,长出气”。
儿科类文献
《小儿药证直诀》

又名《小儿药证真诀》。3卷,宋· 钱乙撰,本书是中医儿科学最重要的 一部早期著作,钱乙在继承《颅囟经》成就的基础上,对小儿生理病理 特点论述精详,认为:“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 柔弱,易虚易实”,因而在治疗上,“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 服寒则生冷,服热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后世儿科奉为金科玉律。 在论述疾病时,创立五脏辨证法,分别创制泻白散、泻青丸、益黄散、 导赤散、地黄丸之类方剂治疗。钱氏以五脏虚实辨治儿科诸病,对后世 影响极大
小儿难以用语言完整表述自己的病症,婴儿 因不会语言,更难从问诊中把握病情,故古 人称儿科为“哑科”,再加上小儿疾病发病 急、变化快,对儿科病诊断造成困难,故望 诊、切诊显得十分重要。
钱乙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记述了钱 氏对小儿疾病诊断的简易有效的诊法。钱乙 对小儿的脉象归纳为六种,使切脉之法更适 合儿科临床。他说:“脉乱不治,气不和弦 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 对儿科常见的病机、病因从切诊中作出很好 的总结。
《幼幼新书》
40卷,南宋潭州知州刘昉主持,这是中医儿
科学古籍中规模最大的一部专书,全面系统 地总结了我国北宋以前的儿科学医疗经验与 理论成就,内容极为丰富。
又如,其在《小儿药证直诀》里沦及腹胀时
说:“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 则生冷,服热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明 确指出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其患病后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用药治疗时,过用寒 凉或温热之品都是不适宜的,-—定要审慎行 事,这在儿科临床上是很有意义的。
(二)儿科诊断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